2011 10 8《綠色參考》

(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評論。)

 

全文貼在我的部落格:

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解體中共最重要;中國喬布斯在哪?中國崛起應汲取德日教訓;川藏區2人自焚 本月第3宗;蘇嘉全與連戰;佔領華爾街不是茉莉花

 

林保華:解體中共最重要 (在東京的演講)

 

笑稱自己是中國第一代憤青的著名政論家林保華105日在東京作題為「由日、台、中、維吾爾等的危機與轉機說起」的演講(攝影:張本真/大紀元)

【簡體版】 【打印機版】

【字號】大   

【大紀元20111006訊】(大紀元記者張本真東京報導)著名中共黨史專家、政論家林保華105日在東京演講,強調在所有的危機中,解體中共最重要。

林保華應日本台灣研究論壇和日本維吾爾協會邀請,作題為「由日、台、中、維吾爾等的危機與轉機說起」的演講。

中國第一代憤青

1938年生在重慶,出生2個月隨父母到印尼,1955年返回中國,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畢業,他笑稱自己是中國第一代憤青。從在印尼小學、中學就開始的受共黨宣傳影響,經過長期的共黨洗腦教育,而21年在中國就是因為看到太多太多,1976年投奔自由香港時已經徹底認清中共。

談到由憤青到反共,他感慨,中共大躍進時3,500萬人死,自己在中國卻連有餓死人的事情都不知曉。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三天離港到美,原以為將在美國終老的林保華,2006年又往台,決定把台灣當成最後一站,他認為做哪個國家的人不是太重要,首先是做一個人。21年在中國不能做真正的人的教訓,讓他發誓要一直研究和揭露中共。

全世界應聯合起來對付中共

林保華認為中共的目標是先拿下臺灣,然後是日本,再是美國。而2,300萬臺灣人對付控制13億中國人的中共很困難,但自由世界聯手可以反包圍中共。

中共玩弄權謀讓西方均被騙。但是其自稱最愛和平,卻在其「崛起」後讓周邊都疑惑。他舉例,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施暴(時報)最近文章,917社論--反制軍售,臺北應進入報復目標。927文章--當前是在南海動武的良機,好戰言論世間罕見,而在中共黨報公然出現。

最近在台北舉行的亞洲女排錦標賽,中國女排以三比一擊敗日本隊,因為大部份觀眾都為日本隊打氣,中國隊隊醫賽後在微博對臺灣人狠狠發聲:做個中國人比作日奴和韓奴要驕傲得多的多。

這些都在說明共產黨本質殘暴,其借民族主義發作,全世界都是其敵人,所以全世界應聯合起來才能對付中共。

臺日關係 唇亡齒寒

如果中共拿下第一個目標臺灣,則第一島鏈斷裂,日韓就非常孤立。

中共說臺灣、新疆、西藏是核心利益,現在南海也是核心利益,那樣它國船隻進入就可被拒絕。

新疆,顧名思義,新的疆土,可中共卻口口聲聲稱自古以來就是……;對於日本,因為有徐福東渡的傳說,所以更加自古以來就是……,所以將來日本也可變成其核心利益。

蔡英文希望台日應該儘快達成FTA,而馬英九原來說台灣與大陸達成ECFA之後,多個國家即可與台灣達成FTA,但是中共以FTA是國家間協定為理由,指若蔡英文當選不可,所以日本對台灣最大的支持就是儘快與台灣達成FTA

中共報復可能性不大

談到九二共識,它沒有經過民主程序,現在馬英九政府幫助大陸恐嚇台灣,如果不接受之就會遭大陸報復。

但是實際上中共總書記是文官,不懂打仗,胡錦濤、習近平都不會讓自己的權利縮小,讓給軍人,所以不願打仗。同時中國軍隊最腐敗,打起來沒有好處,只是借恐嚇打仗增加軍費,好裝進自己腰包更多錢。

防止中共挑撥美日關係

中共最主要戰略目標是美國,所以需要拉攏日本對付美國。比如,朱鎔基到日本拉二胡,溫家寶到日本打太極拳,這樣的表演到美國絕對不會做。

實際中共有種族主義思想,以為中日膚色相同應該共同對付美國。

因此中共會見縫插針,挑撥美日關係,日本不能被其迷惑,守住民主的共同理念。

除了「美日安保條約」,日本應該仿照美國,設立對台關係法來保證雙邊關係。而此敏感一步,需要選擇中共無暇顧及的時機。

最重要的是解體中共

事實表明,誰能擺脫中共統治,誰就幸福。

64」之後,支持上海、廣東、福建獨立,支持所有新疆、西藏等地獨立。100週年的辛亥革命最成功之處是各省宣佈獨立、自治,因此達致思想自由,而統一後,不論蔣介石、毛澤東都隨便抓人。

目前藏族世界都關心,對維吾爾族關心就太少。特別10年前「911」事件之後,中共將維吾爾打成恐怖形象。因此才有前年第一次到日本會見熱比亞。

各反共力量重要的是不要有狹隘民族主義,最重要的是解體中共,建立民主國家,只要共產黨倒臺了、專制統治倒臺了,中國成為民主國家都好商量。

-------------------------------------------------------------------------------------------------------------------------------------------------

 

中國喬布斯在哪? 網民聲聲問

大陸新聞組北京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7, 2011 06:00 AM | 1579 次 | 0 

 

 | 3   |   |  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喬布斯逝世的消息在中國網民中激起強烈震波。中國蘋果迷在網上和蘋果專賣店紀念這位傳奇式的美國人之際,也紛紛反思「中國能有喬布斯嗎?」網路專家們說,沒有一個民主、寬鬆開放的環境,中國很難造就一個像喬布斯這樣富有創意、影響世界的企業家。

美國之音報導,在網民最活躍的新浪、騰訊和百度博客上,中國網民以鋪天蓋地之勢發表了他們對這位傳奇式人物去世的感言。許多網民以教父、教主或幫主來表達他們對喬布斯的崇敬,稱讚他有超人的遠見和創新能力。一些網民說,喬布斯領導創造的蘋果手機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手機用戶快速進入微博時代,為信息的自由流通和公民意識的增強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就在喬布斯走進歷史之時,「中國的喬布斯在哪」也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網民的呼聲。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呼應中國網民的吶喊,在微博上用中文發表評論,稱喬布斯透過創新、領導能力、承擔風險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推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創意產業,創造了就業機會,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評論最後說,「中國的喬布斯是誰?」

「中國何時能有自己的喬布斯?」中國網民的這個想法早在喬布斯去世前便已存在。新華社報導,早在上個月舉行的達沃斯論壇上,一家跨國公司亞太地區主管馬克與媒體對談,被問及「中國何時有自己的『蘋果』」?馬克擺弄著手裡的iPad笑著說:「這要看中國的企業什麼時候擺脫模仿階段,真正有自己的創新。」

「蘋果手機在中國生產,這證明中國現在很多企業有能力生產出世界一流產品,」馬克說,「我在日本工作,日本的汽車一開始也是以模仿為主,但現在已經在世界上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品牌,也許這會是中國企業的將來」。

馬克的話沒有錯,但他忽略了中國大環境的影響。網路專家普遍認為,中國需要民主、開放的大環境才能造就下一個喬布斯,北京當局的禁錮政策扼殺了中國喬布斯的出現。

美國之音報導指出,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莫乃光持相同看法,他說,中國有很多富有創意的人,但是中國需要民主、開放的大環境才能造就像喬布斯這樣真正震撼和影響整個世界的創業家。莫乃光說:「我覺得需要民主跟開放。中國出現這樣一個人物,在商業方面有機會出現一家像蘋果這樣的公司,我相信短期內沒有這個可能。也沒有這個條件,因為國家和政府的控制(程度和範圍)很高很大。」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中國喬布斯在哪? 網民聲聲問

 

滿城爭說喬老爺

雲上風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7, 2011 06:00 AM | 350 次 | 0   | 2   |   | 

誰都敢說,蘋果的喬布斯逝世,中國一定會驚天動地的動一動,因為喬布斯及其蘋果產品在中國的用戶是成千上萬的,喬布斯本人的中國粉絲也實在太多。但誰也料不到,喬布斯之死,在中國會引來這麼大的反應。

這反應之大,至少在北京,已成滿城爭說之熱。北京和全國多家晚報,星期四這天都大版面報導喬布斯逝世的消息,其中北京晚報更是以破天荒的頭版近整體的巨幅喬布斯之像。

在北京的蘋果專賣店,跟全球多數兄弟店一樣,一早就有「果粉」們帶著鮮花來悼念喬布斯。不同的是,北京警察太敏感,一聽悼念就緊張,再一聽是外國人就更緊張。所以他們不許人擺放鮮花,怕鬧成廣場事件。蘋果店店員只好把花收到室內去。

除悼念活動,北京再一反應快的,是賣書小販。在清華大學門外、中關村街頭,那些擺賣盜版書的小販,這天擺出大量有關喬布斯的書,如《活著就為改變世界》、《蘋果風暴》、《喬布斯的秘密日記》等。聽說官辦的圖書大樓,有關書籍也是熱銷。

更值得琢磨的,還是人們對喬布斯的議論,因為從早到晚,這都是最熱門的一個話題,特別是將喬老爺之死與中國聯繫起來看的議論。

譬如有人說,喬布斯之死,破除了一個成見,因為長期以來中國人人都在說有仇富現象,但面對喬布斯這樣一個巨富,現在看來由大學者到小刁民,人人爭說喬布斯,又人人都喜歡喬布斯。

在知識界聽到的說法,就更有意思了,知識界討論的,主要是喬布斯的身前身後事,是如何的偉大。但一聯繫到中國麻煩了,如有人說喬老爺如何偉大,與之相比,中國的IT企業做得再大,不過是小販。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滿城爭說喬老爺

------------------------------------------------------------------------------------------------------------------------------------------------------ 

 

邱震海:崛起期中國應汲取德日教訓
2011-10-05

早報導讀

  當中華民族這個老實人數百年歷經磨難後,又一次迎來盛世時,這個老實人內心的愉悅是無與倫比的,內心的衝動是觸手可摸的。恰恰在這個時候,中國的周邊又不太平,而且還將越來越不太平。於是,歷史上從未有過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的中國人,其內心的衝動是否可能會演變成另一場騷動?

今日中國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傾向,就是民間對軍事的近乎狂熱般的熱情。只要對近年中國各地電視臺的欄目收視率做一個粗略關注就可發現,任何與中國發展有關的題材,只要與軍事沾上點邊,那基本上就不愁成不了收視拉動器

  一般來說,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有著相當數量的軍事愛好者或發燒友,這是一種無可非議的常態。但如果當這種對軍事的熱情,從軍事發燒友較大規模地蔓延到民間,並在民間形成一股對軍事的熱情,人們就需要予以謹慎的對待了。

今日中國:軍事發燒,思想漠然

  對現階段的中國而言,這在相當程度上是中國崛起並隨之帶來的民族自豪感的反映。經歷了過去數百年的積弱貧窮之後,在中華民族的集體心靈深處,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悲情。這種悲情既見之於中華民族百年前的焦慮和騷動,也見之於其今天的自豪與某種程度的膨脹。

  對一個曾經積弱貧窮的民族來說,渴望強大無可非議,但強大的目的又是什麼?強大的途徑到底在哪里?對軍事的熱情若不伴隨對思想的追尋,那麼前景便有點堪憂了。

  今天中國的實際情況正是如此,亦即在軍事熱上升的同時,是民間對思想的淡漠。從人性的角度說,一個對思想不感興趣的人,可能是一個能幹之士,但必定不是一個有深度的人;以此類推,一個對思想不感興趣的民族,可能是一個發展迅速甚至具有極大潛能的民族,但必定不是一個能長久持續穩定發展,而且能穩健地把握自己發展方向的民族,因為在這個民族的內心深處,充滿了浮躁和茫然。

德國崛起期:理性民族的愚昧
這種思想的漠然,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百年前的德國和日本。百年前的德日兩國一如今天的中國,經濟、軍事迅速發展,但思想卻處於低位元運行的狀態。
  在歐洲,英國工業革命後,英、法、荷蘭等國,都歷經了思想啟蒙和資產階級革命的浪潮。一方面是經濟和軍事實力的高度發展,另一方面則是由知識界啟動的大規模的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的進程;兩者數百年的進程,伴隨著英、法、荷蘭等國的政治歷史。

  二戰後,當清算納粹罪行時,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希特勒只能產生在德國;希特勒若是產生在英法兩國,那麼以這兩國人們的幽默,都早已將他趕下了台,或者根本就不會讓他上臺。其實,將希特勒在德國起家歸咎於德國人缺乏幽默,是膚淺了一點。希特勒之所以只能產生於德國,而不可能產生于英法兩國,真正的原因在於英法在經濟崛起期歷經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的進程,現代文明、民主、自由、公平的思想早已深深地紮根於這兩個民族人們的心靈深處。因此,若希特勒產生在英法兩國,鼓噪德意志民族優越將猶太人從地球上滅絕時,法國大革命後早已深入人心的人生來平等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將會與這一法西斯思想產生嚴重衝突,而最終會成功地將希特勒拉下馬,或根本就不會讓納粹思想盛行于英法兩國。

  而德國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當英、法、荷蘭等國正在經歷人道主義、思想啟蒙的洗禮時,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黑暗統治之下,專制主義體制猶如一張大網,將德意志任何燦爛思想的火種扼殺在萌芽狀態之中。那個時代的德國人,就其靈性而言,充滿了高度的理性和邏輯精神;但就其思想文明程度而言,卻又處於極度的愚昧之中。因此,千萬不要以為一個優秀的民族就必然會走向現代文明,正如千萬不要以為一個高智商的人就必然會成為思想開明之士一樣。理性、邏輯和精神愚昧,在1945年前的德國,竟然如此天衣無縫地融合在德意志民族的集體精神世界的深處。

  換言之,在德國崛起的年代裏,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世界沒有同時展開一場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的進程,這一點與法國和英國的情況形成截然反差。因此,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意志民族猶如一個完成發育的強壯少年,一夜醒來,發現全球市場和勢力範圍已被攫取和分配殆盡,而此時少年的肌肉已足夠強壯,再加上手上又正好有一挺重型機槍,因此德國加入世界範圍的帝國主義的爭奪便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兩次均由德國發動的世界大戰的悲劇也就在這時埋下了伏筆。

  也許我們沒有權利指責每一個普通的德意志民眾。作為普通民眾,每個人都有人性的優點和弱點;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可能苛求每一個普通民眾都成為思想深邃的聖人。但我們卻有足夠的理由指責那個年代的德意志知識精英,因為他們在德意志民族的崛起期,沒有承擔起足夠的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的重任。

崛起期日本:茫然的愛國主義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崛起期的日本民族身上。1860年代,和中國一樣被西方的船堅炮利打開了國門的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的進程。這是日本民族的第一次現代化努力,可謂成功和失敗參半,其經驗教訓十分值得今天的人們梳理和總結。就成功的一面而言,明治維新與近鄰中國的洋務運動相比,無疑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導致日本在三十年不到的時間裏,從一個落後的農工業國一躍而為先進的工業國和軍事強國,並加入到世界列強的對世界的爭奪中。

  然而,正是這種對世界的爭奪,種下了日本民族在二十世紀悲劇的種子,其根源來自于明治維新期間日本沒有同時展開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的進程。相反,在明治維新的歷史進程中,日本始終存在兩種國家主義的傾向,一是由官方推動的國家主義,另一類則是以國民為中心的國家主義;前者後來發展成為軍國主義,而後者則與自由主義、平民主義結合,發展成為在野運動的思想基礎。

  按照日本當代思想家松本三之介的觀點,在野的自發的國家主義,與官方推行的國家主義,在兩個基本點上是相通的,一是國家獨立,二是政治價值高於一切。值得注意的是平民國家主義的政治高於一切的價值觀,它來自于成為國民之前的文化心理因素,即認為政治權力萬能,對權力頂禮膜拜的臣民的心理,很容易使人對政治心馳神往。


松本三之介認為,近代日本的精神道路,是圍繞著國家主義這一核心所作的向心運動,即便是對平民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理解,也總是離開它們的現實基礎——市民生活和個人自由,而從國家主義的立場,作急功近利的解釋。例如明治時期的首要問題是國家獨立問題,國家主義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指導思想和精神支柱,理所當然地自明治精神結構中佔據主導地位,而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則必須圍繞著國家主義來展開,充當國家主義的輔助工具。
  
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明治時代大思想家福澤諭吉的思想演變歷程。福澤早年鼓吹開化和自由思想,而晚年卻成為了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者。福澤在明治時代風靡一時的《文明論之概略》中認為,文明是人類萬事的目的,只要有利於文明的發展,則無論君主制或共和制都可以不聞其名而取其實;以此類推,無論和平還是戰爭,只要有利於文明的發展,哪怕將整個日本置於背水一戰的地步,縱然全國4000萬人種盡滅,也不後退一步。甲午戰爭後,福澤為日本打敗了過去的老師——中國而激動得熱淚盈眶,狂呼日本的勝利是文明對野蠻的勝利,均源於這一十分茫然的思維邏輯。

  這一茫然思維邏輯的後果,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日本身上,已經可以看得很清楚。換言之,如果明治崛起時代的日本的思想家能少一點茫然,多一點對其國民的思想引領,而不是誤導,那麼當日本真正崛起之後,日本民族所經歷的磨難也許就會少很多。

  當然,歷史不可重複,但歷史的教訓卻可以汲取,尤其對百年後同樣處於崛起進程中的中國。

警惕茫然走向騷動

  這種警示,並不是指中華民族必然會走向對外武力之路。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基本上是一個平和、安詳的民族,但老實人也可能有騷動的一面。當中華民族這個老實人數百年歷經磨難後,又一次迎來盛世時,這個老實人內心的愉悅是無與倫比的,內心的衝動是觸手可摸的。

  恰恰在這個時候,中國的周邊又不太平,而且還將越來越不太平。於是,歷史上從未有過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的中國人,其內心的衝動是否可能會演變成另一場騷動?雖然這一定不是百年前中華民族處於低谷時的騷動,雖然人們尚無法預知未來幾十年複雜的地區戰略格局將導致中國人做出什麼樣的抉擇,但目前中國民間這種軍事發燒,思想漠然的狀況,無論如何都會使中國的未來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更何況,即便有一天中國民間忽然對思想感興趣了,人們也要十分警惕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民間對軍事的狂熱很可能在下一階段就導致極端思想的產生。屆時,若中國再沒有現代文明思想佔據主導地位,那麼情況就有點堪憂了。
  作者是鳳凰衛視評論員

 

孔子世界和平獎 才啟動就喊卡

大陸新聞組北京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7, 2011 06:06 AM | 925 | 2  | 2  |  |

在諾貝爾和平獎公布前夕,由文化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設立的「孔子世界和平獎」公益基金正式啟動,與諾貝爾和平獎公開較勁、一別苗頭。但是,文化部昨晚突然緊急下令停止「孔子世界和平獎」活動,「叫停」舉動十分不尋常,觀察家分析,顯示官方對這個「山寨版和平獎」的矛盾心態。據了解,這已是近期第二個被叫停的「孔子和平獎」。

活動未立項未報批?

 

新京報報導,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透過文化部官網發聲明稱,經該基金會理事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立即停止「孔子世界和平獎」的一切活動。基金會副秘書長蔣曄稱,叫停是文化部的意思,「只是不要活動了,但項目還存在」。停止的理由則是「此項活動只是部分教授提議與該基金會合作,目前活動還在協商之中,並未立項,也未向上級有關部門報批」。

 

就在上月底,文化部主管的中國鄉土藝術協會也發布決定稱,停止中國鄉土藝術協會傳統文化保護部主辦「第二屆孔子和平獎」頒獎活動,並撤銷中國鄉土藝術協會傳統文化保護部。叫停理由是「第二屆孔子和平獎」啟動儀式發布會,事先未上報;並擅自將部門名稱改為「文化部中國鄉土藝術傳統保護部」,已嚴重違反了文化部社會團體管理暫行辦法和協會的有關規定。

 

孔子和平獎上月叫停

 

報導指出,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北京民主人士劉曉波,北京當局氣憤和批判之餘,由民間人士創立「孔子和平獎」,進行反制。首屆「孔子和平獎」授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但頒獎時連戰缺席,文化部也撇清與此獎項的關係。上月初,「孔子和平獎」又宣稱,普亭等入選「孔子和平獎」候選人,文化部擔心此獎淪為「鬧劇一場」,緊急叫停「孔子和平獎」,並另起爐灶。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新設的「孔子世界和平獎」公益基金管委會主任、北京清大教授羊滌生,其實也是去年民間「孔子和平獎」評委會主要成員。官、民「孔子和平獎」之間存在何種關係,值得推敲。被稱為「山寨和平獎」的「孔子世界和平獎」,是否能獲得國際重視和尊重,還有待觀察。

 

對於活動被叫停,羊滌生表示,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是其上級單位,「他們提出立即停止一切活動,我們就照辦唄」。「我們相信還是需要世界和平的,這個方向不會錯的,這次聲明也沒有說要撤消這個基金,只是不要活動了,但這個項目還是存在的」。

 

據了解,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發布停止「孔子世界和平獎」的一切活動的聲明後,立即引起一邊宣布開展活動,一邊又叫停的質疑。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蔣曄昨日表示,他也是剛接到消息。蔣曄說,上次跟我一起開會的是發起方的幾個專家,宣布這項公益基金的啟動和籌備的開始,其實目前還在籌備期,還要辦有關手續。這還不是評獎的開始。蔣曄表示,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是一個非政府組織,文化部是主管單位,停止一切活動這是部裡的意見。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孔子世界和平獎 才啟動就喊卡

 

四川藏區2人自焚 本月第3

 

【明報專訊】四川藏區再發生藏人自焚事件。外電報道,阿壩州昨日上午有2名藏族人自焚,至少1人死亡,使今年在四川藏區自焚的藏人增至7個,至少4人死亡。

 

法新社引述總部在倫敦的「自由西藏」稱,19歲曲培和18歲卡央昨日在格德寺附近自焚,其中曲培死亡,但卡央情不明,兩人以前曾是格德寺僧人,目前是上塔瓦村村民。

自由西藏並稱,此前有傳單在當地街市和寺廟間流傳,警告「如果中國在該寺院和該地區的政策繼續」,將會有更多的死亡事件。

阿壩州今年6自焚事件

今年以來,阿壩州已發生6次自焚事件,今次已是本月第3次,對上一次是本月3日,一名18歲的藏僧自焚,警方及時熄滅。今年316,該寺一名僧人自焚後被僧人藏匿達11小時後傷重不治,3名喇嘛8月被以「故意殺人罪」重判。

 

中日首腦外交 日正加緊推動

編譯中心綜合6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7, 2011 06:00 AM | 488 次 | 0   | 1   |   | 

日本官方電視台NHK報導,日本政府下周將派遣副外相山口壯訪中,為首相野田佳彥和外相玄葉光一郎訪中鋪路。另據BBC報導,中日兩國政府正在為山口與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副外長武大偉會談做安排。

據體報導,日本防衛大臣一川保夫6日在防衛省內與中國駐日代表程永華舉行會談時,雙方討論到一川訪中事宜;一川並表示,如果日程合適,將盡早訪問中國大陸。

日韓外交本周也啟動,除了玄葉6日起訪韓外,執政民主黨政策調整會長前原誠司也宣布9日訪韓,野田佳彥也將在18、19日造訪,和總統李明博舉行高峰會談。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中日首腦外交 日正加緊推動

 

中國錢坑等台資來填

愚工

 

《新華社》十月五日報導,溫家寶近日到浙江考察時指出:「我國經濟運行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充分估計形勢的複雜性和嚴峻性」,並且指示:明確將小微企業作為重點支援對象,加大金融財稅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切實防範金融風險。妥善處理企業之間擔保、企業資金鏈斷裂問題,防止風險擴散蔓延,防範區域性風險。

 

溫家寶在這個時間點對浙江的考察與講話,佐證了「中小企業爆發倒閉潮」與「民間借貸危機或處爆發前夜」的市井傳言,佐證了九月二十六日發表於中國廣州的《羊城晚報》,隨後被《新華社》等官方主流媒體大篇幅轉載,一篇題為「龍頭企業老闆屢現出逃,民間借貸或引爆連環危機」的新聞報導,佐證了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何志成,先後發表的「中國經濟出現斷崖式減速」、「銀行業大量資金流向體外是個極危險的信號」及「未來三個月樓市或現斷崖式下跌」等三篇文章的論述與警告。

 

中國自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開始至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止,九次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平均不到一個月就提升○.五%,銀行準備金率升至廿一.五%的歷史高點。誠如《羊城晚報》及何志成兩者不約而同的分析,銀根緊縮的政策扮演了「壓倒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的角色,也為「民間高利貸的金融體系提供了生存空間」,更「推波助瀾了地下金融風暴的形成」。在銀根緊縮之際,台商帶著錢進中國投資是最受歡迎的。值此馬英九政府慫恿國人到中國投資之際,提供國人深入了解中國的參考。(作者為台商)

自由時報

 

蘇嘉全與連戰

聯合報 1999 社論:連戰靠農地獲利達十餘億元

 

 

黑雨2011/10/07

這陣子,自己選情危急的立委邱毅猛攻蘇嘉全「假農民」與「豪華」農舍的問題,自以為抓到民進黨的痛處。同時,馬英九也在 10 3 日宣布前副總統連戰第四度擔任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我方領袖代表。當國民黨大力猛打「假農民」與「農地」議題時,似乎忘記,在 1999 12 4 日的聯合報社論標題就是「從連戰買農地看農發條例的爭議」。馬英九跟國民黨口口聲聲為了農地正義,追打抹黑出身屏東農家的蘇嘉全,另一方面還敦請靠著農地累積十幾億財產的連戰代表馬去參加 APEC,這若不是雙重標準、欺騙台灣人民,那又是什麼呢?

 

這篇 1999 年底的聯合報社論開始第一段就寫著:「當『農發條例修正案』引發強烈議論之際,竟然傳出副總統連戰及其父前內政部長連震東,在四十年前曾以「假農民」身分購置「農地」五筆;後來這些農地變成了商業用地。據謂,若以目前市價計,連家因此可獲利達十餘億元。這件連府購地的往事,若與如今『農發條例』所引發的種種議論對照而論,實有許多發人深思的啟示。」

該社論也寫到,「根據連戰的財產申報,坐落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五段的這五筆土地,上面已蓋滿高樓,目前確實登記在連戰名下。現在引起的議論是:

一、這五筆土地原屬『農地』,據當時法規,『非農民』不可購置『農地』;但連震東當時任內政部長,連戰當時是台大學生,其後則在美國留學,應當皆不具「自耕農」的身分,然則,如何購得這五筆『農地』?

二、連震東當時即是政府大官,極有可能熟知『內線資訊』,倘購地時即預知『農地』即將變成『商業用地』,則恐不免涉及運用政治特權來圖利私囊。

三、相對而言,當時將『農地』售給連府的『農民』,倘若因不悉『內線資訊』而平白將『點土成金』之機緣賤售他人,則這類交易不啻是對於政治弱勢者的剝削,對售地者極不公平」。

( 聯合報社論網頁已經整頁快照存檔:http://issue.udn.com/FOCUSNEWS/GROUND/HOUSE/h5-12041.htm )

 

 請按此處放大圖檔

 

 

幾乎多數台灣人都知道,連戰家產甚多,可能高達幾十億,但他父親過世前還宣稱家裡有負債。那麼,馬英九跟邱毅要不要告訴我們,為何你們的國民黨大老、即將代表馬英九去參加 APEC 會議的連戰,能從家裡負債靠著「農地」撈取十幾億的財富呢?為何你們閉嘴不提呢?

蘇嘉全出身屏東農家,卻受到如此的批評,但連戰是「假農民」,卻受到馬英九高規格禮遇派為國家代表,這是哪門子的公平正義呢?現在在火力砲轟蘇嘉全的泛藍聯合報,要不要也順便告訴我們,你們為什麼違背了以前追求「公義」的「熱情」,現在只管蘇嘉全,卻對連戰這種靠著「農地」累積財富的行為不聞不問、甚至還樂見他代表馬英九去參加 APEC 台灣呢?你們的正義之劍,難道遇到國民黨跟馬英九就會轉彎嗎?

聯合報為什麼在 1999 年底要用社論砲轟連戰呢?理由很簡單,因為那時候是宋楚瑜代表泛藍體系參選,是所謂的「正統」,所以他們才會如此痛批連戰。可是,現在連戰變成馬英九的「國之大寶」、甚至是 APEC 代表了,聯合報當然不敢再提呀!這種為了自己意識型態而選擇性攻擊的「正義」,簡直是偽善到了極點,哪裡是正義呢?

蘇嘉全的農舍不過 900 多萬,了不起全部拆除,但連戰的「農地」卻為他賺入十幾億。邱毅不是很「正義」嗎?馬英九不是要追求「正義」嗎?那麼這兩個寶貝,為何緊追著真正農民子弟蘇嘉全要求「正義」,卻獨獨放過連戰呢?邱毅、馬英九、跟聯合報,為什麼不趕快替國家追回被連戰利用「假農民」與「農地」名義圖利吞佔的十幾億資產,反而還滿心歡喜聘任他去當 APEC 特使呢?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敦義說「白海豚會轉彎」,泛藍的正義,當然也是會轉彎的。

............

社論-副總統參選人的道德標準不能這麼低

 

2011-10-08

中國時報

【本報訊】

     過去,一位資深立委的名言是:「過去可以,現在為何不行」;蘇嘉全的豪華農舍爭議後,也許會出現另一名言:「別人都可以鑽法律漏洞,為何我不行」;只是,當競逐國家大位的人,面對外界質疑時,卻淪為硬拗強辯,政治倫理標準可以降到如此之低,對台灣社會的傷害是難以想像的。

     藍營這次猛轟蘇嘉全的豪華農舍,確實碰觸到農地使用、農民收入等盤根錯節的敏感問題,但是,在法律模糊地帶,卻也是檢驗政治人物操守的良機。

     回到十一年前,當時《農發條例》的立法精神是,為方便農民就近從事農業經營,開放農業用地興建農宅,但是為了避免農地被蠶食鯨吞,該法明定,農舍興建面積僅能是農地的十分之一,另外十分之九必須要做農業使用。簡而言之,在兼顧農民生計與農業生產的原則下,《農發條例》的精神就是要「農地農用」。

     不過,就如台灣許多法律一樣,《農發條例》又開了方便之門,明定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之自然人就是農民,解釋空間相當大,形同是開放任何人都可以買賣、興建農舍;甚至在行政命令中還認定「休耕」也算是農業使用,如此一來,如果有人刻意曲解,農地也未必要農用了。

     面對外界的質疑,一開始蘇嘉全姿態相當高、大搞民粹的說,「難道農舍就該破爛?」不然就是試圖轉移焦點,「馬英九是不是美國人比我的農舍重要?」本來是操守的檢驗,話鋒一轉就成為都市人在欺負農民。

     當農舍問題愈鬧愈大,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帶過時,蘇嘉全竟然將問題丟回農委會,他希望農委會能將何謂「農民」、「農地農用」的定義釐清,讓全國各縣市政府和所有農地擁有者,都有共同的標準可循。

     這些說詞若是出自一般民眾口中,確實是很好的辯詞,畢竟,法律規範模糊,有相當大解讀空間,民眾可遊走法律邊緣,卻未必違法;但蘇嘉全擔任過屏東縣長、內政部長及農委會主委等職,農委會是農業用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是申請核准及違規取締權責機關,蘇嘉全不能推託說不懂「農地農用」精神,即使法律有漏洞可鑽,他也應秉持「有所不為」原則,堅持農地農用的精神。

     這幾天蘇家緊急將農舍旁的柏油路路面刨掉,農舍也一夜間長出五、六十盆果樹盆裁,要不是之前掛羊頭賣狗肉,讓豪宅混充農舍,這些變動所為何來,更證明蘇嘉全之前說詞是硬拗,如果之前從未從事農作,蘇嘉全和妻子洪恆珠算不算「農民」?答案已經非常清楚,根本不用等農委會解釋。

     蘇嘉全不但曾經身為高官,更是主管機關,卻知法玩法、硬拗不肯認錯,受傷的不只是個人及民進黨形象,台灣農業政策調整契機跟著重挫;當年《農發條例》留下方便之門,導致農地違規使用問題嚴重,內政部、農委會之前曾試圖修法,堵住假農民漏洞,限制農民資格,讓農地回歸農地農用,同時也回應這一、二年來興盛的「護我土地」行動;但這項修法動作卻遭到建商強力阻擋,卡在立法院;現在,有了蘇嘉全的惡劣示範,全台違規使用農舍人士,更可振振有詞、有樣學樣,反過來批評農地管制措施,是在欺負農民!

     二○○八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擔任共和黨候選人麥肯副手的裴琳,只因多花了共和黨幾萬元的置裝費,就引來強烈批評,相較之下,蘇嘉全的豪華農舍,不只是奢華浪費爭議,而是以身試法的惡劣榜樣;更何況,蘇家爭議族繁不及備載,除了豪華農舍,從祖墳、違規夜市、到之前的假冒殘障車牌,可說是連連出包,對任何民主國家副手參選人而言,這都已經不能算是小瑕疵。

     現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及該黨大老,應該是最頭痛的;蔡英文是騎虎難下,換不換副手都凸顯她的判斷力有問題;蘇嘉全若再硬拗下去、不肯認錯,如果因此真的拖下民進黨總統選情,則不論他的豪華農舍是不是只花九百萬,對民進黨來說,這個代價實在太大了!

 

百年?放手吧!

台灣的政局需要的是一位能處理「中華民國」的政治家,而不是競奪「中華民國」殘餘價值的政客。處理,意味的是類似處理破產公司,經由消滅而轉化、重生。泛中國國民黨人無法承擔這樣的課題。

 

從年初開始的「中華民國」百年慶迷思,彷彿吃了迷幻藥的政治病。這也百年,那也百年。到了十月,變本加厲的動作,讓人不知道該哭還是笑!

 

十月一,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慶日,那麼,「中華民國」不就是國殤日嗎?這個日子的歷史意義,在中華民國的黨國論者心中,硬是視而不見。在欺罔中,藉著在據占地形成的迷惘,抗拒台灣的召喚,只為了殖民統治權力。

 

十月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被以辛亥革命百年處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被以殘缺化的中國看待,必欲收拾而後已,威脅、利誘,手段盡出。面臨民主化考驗的中國國民黨,因應的策略是:曲意奉承,屈求中國共產黨扶持它以中制台。

 

從壓迫台灣人民反共到威脅、利誘台灣人民接受它親共。這世界還有如此厚顏的政治力量嗎?看吧!十月十,要燃爆的煙火,以金錢燒成的璀璨華麗,就能燃起一個國家的真實和希望嗎?

 

愈不能認清「中華民國」的國家條件,愈不能處理這個殘餘國家的問題—有些說法,甚至只認為它是一個流亡政府—這樣觀照時,宋楚瑜即使行政能力比馬英九好得多,也一樣只是政治的守墓人,爭奪國家之棺而已。

 

泛中國國民黨人不能,不會、也不願面對他們扶持的國家的問題性,只想欺騙台灣人和他們的跟隨族群。熾熱的煙火其實照著淒涼的亡國氛圍。捫心自問,他們也清楚得很。否則不會一窩蜂移民他國,有權力位置的人成為另一類「台獨份子」。

 

讓泛中國國民黨以外的政治家來處理「中華民國」吧!如果包袱那麼重,放手吧!(作者李敏勇,詩人)

自由時報

 

九二共識 回歸一中

陳儀深

 

一九七一年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她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蔣介石的代表也就是中華民國政府的代表,有人因而說這件事與台灣無關,台灣(人)不必太關心。

 

然而,外交部檔案顯示,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八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瑞拋出震撼彈,一方面說出台灣、澎湖的主權是「懸而未決」的問題(unsettled question),一方面又說到此一問題應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談判解決。記者會上有內行的、敏銳的記者遂追問,哪一個政府才是中國合法之政府?發言人避而不答。再問,由兩個中國政府自行談判解決台灣問題,豈不是承認台灣主權屬中,只是美國不想介入「兩個主張主權之中國間」的爭議?

 

發言人布瑞招架不住,只聲明美國政府對此問題的立場前後一致,今日所提者並不是新的政策。不過,當天下午布瑞又召開記者會針對上午的「未盡事項」補充說明,他說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只是盟國申明(台灣將歸屬中國的)意向,但此一意向從未正式付諸執行,包括與日本簽訂和約時亦然。

 

由於一九七一年美國已準備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直接衍生的問題是中華民國或台澎怎麼辦?既然美國政府迴避「獨立的台灣」,蔣介石也不要「兩個中國」,難道要讓台澎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美國當然亦不樂見,難怪這項和談提議很快被尼克森總統出面滅火—並稱之為「完全不切實際」。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中華民國一旦失去中國代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唯一代表中國的話,如果台澎地位確定屬中,那麼中華民國將安住何方?所以一九五○年韓戰爆發時美國杜魯門總統楬櫫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至一九七一年仍然是維持分立現狀所必需的理據。四十年過去了,迄今國際的、法律的處理尚未發生,李登輝的兩國論或民進黨立基民主選舉的「有效自決說」才是求生之路,馬英九的九二共識則是開倒車回到一中,必是台灣的死路。(作者為前任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自由時報

 

蘋論:升旗 國慶變陷阱

2011 1008 台蘋

 

早先國民黨執政時,國家慶典綠營都缺席。陳水扁執政8年,元旦升旗、國慶大典,藍營大老、領袖都不出席。我們於是知道,綠營只要執政,就不反中華民國;而藍營只要失去政權,就不理睬中華民國。全世界沒見過這樣的國家,真讓人大開眼界。

今年中華民國100年國慶日,蔡英文該不該出席國慶大典,成為綠營內的爭執焦點。本來多數人主張蔡應去參加,表示接受中華民國,目標是爭取中間及淺藍的選票,也做給美國和中國看──民進黨對台獨已存而不論,不會再製造麻煩。結果扁派極力反對,轉變了本來就勉強贊成蔡去參與慶典的同志們的想法,最後蔡決定不去。

 

 

蔡英文左右為難

其實,不論蔡去或不去,藍營都可以操作。去,藍營就說蔡放棄台獨,認同國民黨的理念。這將傷害深綠選民的感情,票投不下去。不去,話就更多了。這本來就不是單純的國慶節目,而是政治陷阱。把國慶弄成政治陷阱,也是全球民主國家的奇景。

扁執政時,把元旦升旗、國慶大典當作政治圈套給藍軍穿小鞋,發請帖給藍軍高層。藍營高層也陷入兩難:去,是給扁朝背書,心有未甘,何況認為扁朝內心根本不承認中華民國;不去,給綠營譏諷藍營的機會,結果是都不去。現在風水輪流轉,藍營執政,也發請帖讓蔡英文左右為難了。

 

 

黨不等同於國家

國號、國旗、國歌是國家認同的符碼,兩黨的態度南轅北轍,顯示台灣認同的破裂。可笑的是,在野黨把執政黨行政當局看成國家本身,因此就杯葛任何國家的象徵性符號。扁執政時,國民黨把扁當局等同中華民國及台灣,認為國家遭扁所竊,拒絕參加慶典。馬執政後,民進黨把馬當局等同中華民國及台灣,覺得國家遭竊,也拒絕參加國家慶典。頭腦清楚的人都知道行政當局不等於國家,很多人愛國家,但痛恨政府,只有威權專制的政府與領導人,才把自己以及自己的黨等同國家看待。那是黨、政府、國家的三位一體宗教,不是民主政治的觀點。

升旗、國慶鬧劇還要上演多少年,才讓人民走出認同鬥爭的陰影?

 

台北札記﹕台灣朝野冷對雙十百年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各項紀念辛亥百年的活動在全球各地展開,最熱心於紀念辛亥百年的是海外華人,其次是中國大陸,令許多人納悶的是辛亥革命後建立的中華民國政權雖在台灣延續下來,但其官方與民間態度對此卻最為冷淡。

 

台灣朝野對辛亥革命冷淡主要是來自兩個政治上的因素。首先,自政治民主化後,國民黨已無心重返大陸,只思偏安台灣,雖然辛亥革命由國民黨領導,但那是當年的中國國民黨,現在國民黨掌權的都是在台灣成長並幾乎與大陸隔絕的一代,所以也有人認為其本質上已變成台灣國民黨。

國民黨只求執政 不談使命

這個政黨以執政為目標,既不談建黨使命,更不宣揚辛亥革命以來的立國精神。辛亥革命對現在的國民黨而言,地理與時間距離都太遙遠。而民進黨同樣以執政為目的,還變本加厲否定中華民國,視國號為取得政權的最大障礙。如果民進黨只反對國號,放棄以族群鬥爭作為獲取政權的手段,還會有多少藍營民眾繼續堅持國號,相當令人懷疑。

為爭中間票 盡量避免族國議題

台灣正面臨總統與立法院選舉,國民黨為爭取中間與淺綠選票,策略上盡量避免觸碰族國認同議題,雖然表面上繼續堅持國號正朔,但根本原因是不想因台獨問題引起兩岸戰爭。此種工具性思維自然降低了慶祝雙十的熱情,甚至連慶祝活動在現實政治的作用都避之唯恐不及。

政治精英如此,民間自然風行草偃,他們關心物價、樓價、股價等切身利益,對政治日趨冷漠。連五千年文化傳承都只注意哪些可拿來搞創意產業,對百年前的政治事件當然更提不起興趣。

政黨世俗化本來就是民主政治的常態,但公民教育卻不能「世俗」,沒有國家認同,政治上將永遠動盪不安,族群和諧亦遙不可及。辛亥革命畢竟是終結中國數千年帝制的重要事件,不論是「民國」還是「人民共和國」,對中華民族來說,這事件的歷史意義比任何現在或未來的國號都重要多了。

金柚子

 

經濟快樂丸 ㄟ擱發瘋

羅承宗(崇右技術學院財法系助理教授)

 

馬總統日前在雲林廟口開講大談消費券政績,面對現場民眾「再發一次」起鬨,馬總統哈哈大笑以對,似對消費券政策相當自豪。但事實上去年七月審計部決算報告,早甩馬政府一大耳光。

析言之,發放消費券財源約八百多億,馬政府並非藉由刪減不必要或無急迫性計畫等手段調度,而全數以舉債支應。未來政府與子孫不僅要還本,也要付息。倘若借錢消費效益能延續後代,尚無可厚非。但根據前述審計部報告顯示,消費券政策對該年度經濟成長率貢獻約○.二八至○.四三%,並非馬政府高估的○.六六%。審計部亦指出,民眾不會因消費券購買較貴或較多商品,顯示消費券替代效果偏高,流通乘數效果有限,經濟貢獻未如預期。換言之,又是一個「六三三」。

馬政府敗壞財政紀律、債台高築已非新聞。倘若台灣人民仍沉溺此種「經濟快樂丸」伎倆而不自覺。那麼未來不管換哪一黨執政,你的子孫都將在財政崩壞的悲慘世界裡浮沉掙扎。

 

自由時報  2011.10.08

 

辦綠勇夫 逢藍便緩

李彥賦(台灣青年智庫文宣部主任)

 

日前法務部長曾勇夫所引發的失言風波,已讓其麾下特偵組等檢調系統辦案公信力盡失,而每到選舉,檢察官對於人民告發案件的差別待遇,也逐漸坐實了人民的疑慮:辦綠的速度永遠超越辦藍。

去年五都選舉時,因陳菊市長在凡那比風災期間回官邸休息二十分鐘,邱毅便依刑法公務員廢弛職務釀災罪向雄檢告發,兩日後,雄檢便立即傳喚市長官邸的兩名警衛。約一年後的今天,邱毅再以蘇嘉全農舍爭議涉及刑法偽造文書罪嫌向屏檢告發,沒想到屏檢這次的搜證效率更為驚人,也在兩日內直接殺到蘇宅拍照蒐證。台灣的檢察系統似乎已經成為邱毅政治表演下的配合單位。

相較於此,檢調對於國民黨籍官員涉賄的辦案效率似乎有待加強。在兩個月前的總統臉書弊案,被告馬英九跟羅智強犯的可是侵占國家財產的重大貪污案件,但至今似未見任何單位大動作的前往總統府或馬辦約談涉案事務官、蒐集相關契約及電磁紀錄等關鍵性證據。幾十株金桔果樹的證據保全急迫性,難道比那些即碎或即刪便隨之消滅的貪污證據還要來得高嗎?

馬總統在「黃金十年」的「廉能政府」願景中,表示將積極回應民眾對於司法改革的訴求,而在「檢察一體」的要求下,強制處分的施行方式與時間應該要有一致性的標準,但如果檢調單位繼續複製五都大選的辦案標準,那又如何讓人民信任「這不是一個口號」呢?

 

自由時報 2011.10.08

 

探針:「佔領華爾街」不是茉莉花

20111008 港蘋

(6)瀏覽人次:2,000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這幾天,「佔領華爾街」( Occupying Wall Street)行動不斷壯大。除了長期留守的幾百至上千名常客外,一些工會、民間團體也開始投入行動,令參與遊行的人數大幅上升至過萬人,並吸引到不少主流傳媒的注意。有論者更把「佔領華爾街」行動跟中東地區爆發的「茉莉花革命」相提並論,認為是人民力量在挑戰腐朽的政治經濟體制。

美國是個開放、自由、民主的國家,人民有充份權利表達訴求,有堅實的憲法保障,也能透過票箱令國家轉變方向。一些民眾在某些城市遊行示威表達不滿是政治常態,不是甚麼奇怪的事,更不至於可以推翻既存的政治經濟秩序,把「佔領華爾街」跟茉莉花革命相比實在不倫不類。

其實,類似「佔領華爾街」之類的群眾抗爭運動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時此起彼伏,甚至更為激烈。最大規模、最暴烈的是一次大戰退伍軍人的「 March on Washington」行動。當時是一九三二年,飽受失業、貧窮煎熬的一戰退役軍人及家屬在 Walter W. Waters號召下決定向華盛頓進軍,希望聯邦政府能讓他們提前領取特惠津貼( bonus),不用等到一九四五年。總共有四萬多人參加,他們在華盛頓近郊一片爛泥地紮營,長期抗爭,希望國會能盡快修改法例,讓退伍軍人可以盡快拿到錢解決燃眉之急。但是,不管是胡佛總統( Herbert Hoover)的政府或國會兩黨都不支持軍人的要求,也不打算大灑金錢紓緩退伍軍人的困難。

僵持幾個月後,華盛頓警方採取行動想驅散紮營的人,遇到反抗,衝突中警員開槍,殺死了兩名退伍軍人。為免夜長夢多,胡佛下令出動軍隊驅散人群。

除了這次大鬧華盛頓的抗爭外,全國不同地方湧現多種多樣的抗爭組織及領袖,希望改變現存政經秩序。一位名為 Francis Townsend的加州醫生提出政府成立養老金照顧年過六十的老人,讓他們安心退休,把職位留給年輕人,以解決失業問題。短短一年間, Townsend的計劃得到多個州不同組織響應,對政府形成巨大的影響力。此外,還有紐約的 Charles E. Coughlin神父,他透過電台廣播四處宣揚反資本主義的訊息,認為華爾街的金融大亨都是披着羊皮的狼,都是殺人不見血的惡徒,必須剪掉他們的爪牙,制止他們為害社會。他認為最佳辦法是把整個銀行、金融業國有化,令金錢不再為私利服務,改為替社會服務。曾經, Coughlin的廣播有近千萬人收聽,支持者遍及全國。

當然,一時的激情,一時的抗爭沒有搖動美國的體制。沒多久,這些運動、「先知」就被吸納進主要政黨中,成為民主、共和黨的某一翼;又或是因為越走越偏而失卻支持。今次「佔領華爾街」運動來勢洶洶,但也許過不了多久主要政黨以至奧巴馬政府就能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政治本錢,在選戰中提高自己的勝算。不管怎樣,目前美國的處境跟三十年代極為相似,出現各種另類的抗爭行動,思潮實在正常不過。

 

盧峯

逢周二、六刊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