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 30《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貼在林保華部落格:

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 台灣需要文藝復興;18%的來龍去脈;溫家寶事件改革契機?胡德平訪台;A股衰冠全球;馬不滿意度76.6%

 

台灣真的需要文藝復興    林保華

 

難得台灣有個沒有選舉的“假期”,是開展社會運動的好時刻。馬總統配

合的很好,推出一些爛到不能再爛的經濟政策,導致民怨沸騰,勞工上街

。特偵組對林益世案的起訴,也讓司法這個正義的最後防線的防線也幾乎

瓦解,也應該是呼籲司法改革的好時機。

 

此外,文化問題也不能忽略。我對台灣文化是生疏的,但是我一直在思考

中國的問題與台灣的問題有許多類似之處,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列寧主義政

黨雙胞胎固然是一個,但是逆來順受的奴性卻與好鬥的列寧主義沒有什麼

關係,卻與“中華文化”不可分割。

 

也因為是沒有選舉的“假期”,也有機會多參加一些文化活動,秋高氣爽

,也似乎是開展這些活動的好時機。例如,玫瑰古蹟的蔡瑞月舞蹈社最近

開展了許多活動,“老革命”史明接連三天的活動,有舞蹈也有默劇,展

現他一生的革命活動,包括理論建設。詩人李敏勇也有他的新書“是春天

為我們開門的時候了”的發佈會,台灣正處於政治、經濟的嚴冬時刻,看

到“春天”兩字,在失望無助的心理,冉冉升起“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

會遠嗎”的希望,哪怕這個希望是非常的微小,但是經過詩人浪漫的筆觸

,微小有希望慢慢變大。

 

十月二十日這天,可是有兩場活動同時舉行,無法分身。一個是宜蘭文化

局演藝廳,由蔣渭水基金會主辦的“破曉----大稻埕的天光”鋼琴小提琴

雙協奏曲的演出,一個是真正在大稻埕的“台灣文化日”大稻埕1920年變

裝遊行。後者早早就預約好去“觀禮”,而前者去年已經看過演出,所以

只能出席記者會。

 

對台灣文化缺乏了解的我,到本世紀才知道“大稻埕”這個地名,上個世

紀雖然台灣來過多次,只知道有萬華而不知道有大稻埕,萬華就是艋舺也

是本世紀才知道的事。這些,都是更多的了解台灣本土文化的結果。

 

2003年應楊憲宏之邀,在《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寫專欄,才知道

“義美”這家寶號,再知道它從大稻埕發跡,再慢慢知道大稻埕在台灣經

濟發展的地位。也是搬來台灣後,才通過“一府二鹿三艋舺”而稍稍了解

一些台灣當年的經濟歷史。有一次從美國來台灣,參加林重謨委員的飯局

,在座的就是大稻埕的一些企業家。

 

今年早些時候參加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在小藝埕的活動,才知道周奕成已

經進駐大稻埕從事“復興”大稻埕的工作。這以前,由筱峰兄的介紹,有

幸認識了蔣渭水的後人蔣朝根,他有介紹大稻埕行程的活動,但是就一直

沒有下決心參加。這次決定觀禮,正好又遇上美國來的朋友,沒有時間見

面了,就約在那裡見,不料他也是大稻埕出身的,上輩就是引進默劇來台

灣的專業人士,也可見大稻埕的後代已經四面開花。

 

我是學中共黨史出身的,每次看到居家附近一家冰室,寫著1920年創業,

下意識的反應就是:嘩,比共產黨還早!蔣渭水的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

21年,嘩,與中國共產黨同時!共產黨用馬列救中國,已經失敗。蔣渭水

用文化來救台灣人的病,因為他的早逝與種種原因,也還沒有成功。

 

就大稻埕的復興,蘋果日報發表社論說:

 

1920年代的大稻埕是本島有志有識之士麇集處,它相對於日本殖民者聚

居的城內,形成一種文明的張力,即使戰後初期亦能維持飽和的能量。

 

“可惜,戰後在黨國體制的摧殘下,大稻埕形塑的文明張力虛弱了;而愈

來愈高調、虛矯的東區文化,就和天龍國的意象一樣,和廣大台灣人無涉

了。

 

“所以,復興大稻埕不僅於觀光經濟層面,更是重新喚回台灣人的自覺自

信心。時值價值崩壞的黯淡時光,如何讓大稻埕再現文藝復興,對台灣有

心者而言,就是重組歷史與空間想像力的嚴酷考驗了。”

 

善哉斯言。1919年的“打倒孔家店”雖然有些偏激,但是大方向沒錯,也

帶來當年的文化繁榮百家爭鳴。可如今國共兩黨都在復興孔家店,導致國

事日非,抓住中華文化的這個糟粕,復興真正的包容性的台灣文化與台灣

文明,才能復興台灣。

 

近來有些中國遊客大讚台灣文明,但是卻誤解為是國民黨散播的四書五經

那一套,我們必須正本清源,拿出真正的台灣文化與台灣文明給他們看,

逼民被誤導。

極光電子報  2012.10.29

http://www.taup.org.tw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

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要了解中國最新重要資訊,請觀看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網

http://www.twyac.org內的“共產中國”網站:

http://redchina.ning.com

 

 

(林保華按:長期困擾台灣的18趴是怎麼一回事?下文介紹其來龍去脈及對台灣社會形成的沉重負擔,以致可能出現希臘化的危機,乃至對社會公義的損害。)

 

歷史沿革 一紙行政命令 一路比照適用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退休軍公教人員享有十八%優惠存款爭議,再因退休軍公教的年終慰問金問題浮上檯面。十八%優存雖在兩次政黨輪替以來經過數次修正,但動輒八、九成的超高所得替代率,比民間存款利率多了十六%,加上龐大的政府財政負擔,讓十八%優存備受質疑。

 

早年軍公教所得偏低,政府發給的一次退休金,不足以保障退休生活。民國四十七年訂頒「陸海空軍退伍除役官兵優惠儲蓄存款辦法」,明定軍職人員領取之「一次退休金」可以辦理優存;民國四十九年,公務員比照辦理;民國五十四年,教育人員也跟著比照。軍保及公保養老給付同樣一路比照跟進。軍公教就這樣以一紙行政命令,一再擴大適用範圍,但卻一直沒有法源依據。

 

優存利率四十九年開始實施時,採取「一年期定存利率加五十%」,後來利率不斷起伏,優存利率一度高達二十一.二五%,但也曾降至十三、十四%;所以政府在六十八年七月,將優存利率下限訂在十四.二五%。利率隨後穩定攀升,卻在七十一年間大幅滑落至十四.二五%。在退休人員不斷陳情下,政府於七十二年將優存利率下限提高到十八%,並且不再浮動,施行至今。

 

最早的退休制度,是政府撥款支應的「恩給制」;八十四年七月實施「退撫新制」後,除公務員須自提部分費用成立退撫基金,以提高退休所得,同時限制八十四年七月一日前之年資才能辦理優存;教師舊制年資隨後訂為八十五年二月一日以前,軍人則是八十六年一月一日以前。

 

隨著軍公教所得不斷改善,加計十八%後,部份人員退休總所得甚至高於現職所得,引發外界詬病。民進黨執政後在九十五年改革,降低十八%優存額度。馬政府隨後在九十九年將十八%優存法制化,之後再將優存額度上限訂在兩百萬元。

 

但十八%的利率比民間存款利率高了超過十六%,差額全由政府補貼,造成政府負擔沉重不堪,因此,持續受到各方質疑。

自由時報

 

 

差距日增 軍公教起薪 超過勞工的1.5

 

〔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十八%優惠存款制度源自早年軍公教待遇偏低,藉由高利率存款提升退休保障。比較歷年軍公教人員與勞工等其他行業起薪,民國六十年代軍公教人員起薪確實偏低;但民國六十九年情況即已翻轉,開始變成軍公教起薪優於其他行業。

 

到了民國九十年代之後,軍公教人員的起薪更已超過勞工等其他行業起薪的一倍半,成為國內較高收入的一群。

 

69年開始翻轉 成高薪群

 

目前軍公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已幾乎是一般勞工的兩倍,軍公教人員在薪水高、所得替代率更高的前提下,相較銀行一年定存利率不到二%,退休軍公教人員還繼續享有十八%優存,很難不受爭議。

 

根據人本文教基金會及軍方概略的統計,民國六十三年,國中小教師(薪額一九○點)起薪三四八○元、公務員(薪點三三○點)起薪一九八○元、軍人(上尉)起薪約一五○○元,確實都比勞工等其他行業的平均起薪三五八六元還低。

 

但是到了民國六十九年,國中小教師起薪已經提高為七四八○元、公務員也增加到六五八○元、軍人約近七千五百元,勞工等其他行業則為六一七五元,軍公教人員起薪從此高於勞工。

 

從民國七十年代起,軍公教人員起薪高於勞工的態勢即不曾改變,且差距愈來愈大。民國八十年代,公教人員與勞工差距擴大到超過一.二五倍。到了九十年代,兩者差距更已擴大到一.六五倍。

 

民國九十二年,國中小教師的起薪已達三萬九五二五元、公務員三萬七一七五元,勞工等其他行業起薪兩萬三七四二元,教師更是勞工的一.六七倍。軍人在八十至九十年代初期,起薪約一萬七千多至兩萬五千元左右,仍比勞工高,但是不如公教人員;九十年代起,軍人起薪才開始明顯調升。

 

差距拉大 18趴更受質疑

 

近年勞工薪資受經濟不景氣衝擊,不進反退,但軍公教仍在去年調薪三%,雙方的差距再度拉大,也導致退休軍公教的十八趴成為質疑的焦點。

自由時報

 

 

18趴若不改 至少還要花兩兆

 

〔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勞保將提前破產,引爆財政包袱;退休軍公教人員仍可領年終慰問金,引爆公平性的爭議。兼具財政包袱與公平性爭議的十八%優存利率,預計將在三年後的民國一○四年達到付款最高峰,屆時一年將需支付高達一千四百億元,較去年的八百億元一下子暴增六百億元;估計到民國一三七年十八%制度才會完全落日,國庫至少要再負擔超過兩兆元。

 

還要36年才能完全落日

 

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發放對象,改為只針對月退俸兩萬元以下的退休軍公教,以及因公殉職軍人與遺眷;時移勢易,早已不合時宜的十八%優存制度是否應比照相同模式進行改革縮減,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八十四年七月實施軍公教退撫新制,在此之後的年資不得再享十八%優存。根據銓敘部統計,至今年六月中旬為止,領取十八%優存者,已有近五十一萬戶。其中因馬政府在九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讓十八%法制化,並讓先前扁政府時期所調降可享十八%的額度可以回存,結果自一百年一月二日開放回存,一個月內回存金額就高達兩百七十億元,有八萬六千多人開新帳戶回存;扣除重複開戶者,實際領取十八%者,約有四十二萬三千人。

 

雖然民進黨執政時,在九十五年實施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以所得替代率計算公式,下修可以享受十八%優存的額度;但馬英九讓十八%額度可以回存,進一步增加十八%的存款金額,目前能享受十八%的存款,就已高達四千五百億元,而且還會愈來愈多。

 

隨著擁有十八%舊制年資者的退休軍公教人數愈來愈多,政府補貼十八%(台銀承擔四.四五一%,政府補貼十三.五四九%)的金額也跟著水漲船高,從九十年的三九八億元,一路攀升到一百年的六六二億元,十年間就增加了兩百六十四億元。

 

若包括台銀承擔的部分,政府為十八%支付的利息從九十年的五八四億元,一路增為一百年的八○一億元。根據銓敘部退撫司長呂明泰九十八年在立法院答詢時的估算,軍公教退休人數預計將在一○四年達到最高峰,屆時約有五十一萬符合資格的軍公教退休人員同時領取十八%,利息約需一千四百億元;十八%補貼要到一三七年才會完全消失,國庫至少需再支付兩兆元。

 

陳內閣改革還需跨大步

 

民國九十八年的國民平均壽命為七十八.九七歲,一百年平均壽命為七十九.一六歲,在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的情形下,這項支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陳內閣限縮退休軍公教能領取年終慰問金的人數,省了一百八十億元;但三年後,十八%利息負擔就會比現在再暴增六百億元,改革的步伐顯然還得再跨得更開才行。

自由時報

 

 

分擔18 縣市欠台銀315

 

〔記者鄭琪芳、盧冠誠、王貝林、項程鎮/台北報導〕退休軍公教十八%優惠存款,一年利息負擔已增至八○一億元,其中,六六二億元由中央及地方政府負擔,一三九億元由台灣銀行負擔,不僅讓地方財政雪上加霜,更嚴重侵蝕台銀獲利。九十三年原台南縣政府就曾提釋憲,希望十八%優存由中央自行負擔,但大法官議決不受理;另外,過去台銀也曾多次表示,希望不要再負擔十八%優存。

 

地方盼中央自負差額 曾提釋憲

 

十八%優存雖然歷經多次改革,且民國八十四年以後的年資不再適用,但目前退休的軍公教人員,絕大多數都還有八十四年以前的年資,由於退休人員持續增加,加上市場利率不斷下滑,十八%優存的利息負擔有增無減。

 

根據統計,民國九十年底十八%優存戶數逾三十四萬戶、利息支出五八四億元;一百年底增至近五十一萬戶、利息支出達八○一億元。更驚人的是,預估到三年後的民國一○四年達到付款最高峰,屆時一年需支付利息將高達一千四百億元,一直要到民國一三七年十八%制度才會完全落日,國庫總共至少要再負擔超過兩兆元。

 

12縣市無力支應 都由台銀墊付

 

由於十八%優存負擔沉重,很多地方政府無力支應,早已入不敷出的財政更形惡化,因而積欠大筆費用,只能由台銀先行墊付。據統計,截至今年九月底止,包括高雄市、新北市、台南市、屏東縣、嘉義縣、台中市等十二縣市,共積欠十八%優存利息三一五.一七億元,由台銀先行墊付。

 

各縣市中,高雄市積欠近一二○億元最多,新北市五十六億元居次,台南市四十三億元排名第三,屏東縣及嘉義縣也都超過二十億元。對此,高雄市財政局主任秘書曾美妙表示,實在是因為財政困難,無法一次還清欠款,但已與台銀簽約,分十年償還。

 

事實上,九十三年原台南縣政府曾聲請釋憲,表示不再願意支付十八%優存欠款,並希望中央政府自行負擔利息差額,但大法官會議於九十五年一月議決不受理。

 

一位退休的台銀主管表示,地方政府受限財政困頓,無法如期清償十八%優存欠款,台銀沒辦法向地方政府討錢,且有些縣市只要政黨輪替,就會推給前朝,導致欠款遲遲無法收回。

 

台銀年擔逾百億利息 全民買單

 

另外,負責辦理十八%優存的台銀,一年也要負擔利息一百多億元,超過台銀一整年的盈餘,嚴重侵蝕台銀獲利。目前台銀資本額七百億元,但過去五年負擔的十八%優存利息就高達七五七億元,相當於一個股本。

 

台銀去年稅前盈餘僅四十三.五九億元,但若回沖辦理十八%優存的超額利息支出,稅前盈餘可達一三三.八三億元;換句話說,台銀每年補貼超額利息約九十億元,繳庫盈餘因此大減,最終也還是全民買單。而且,這還不包括台銀為地方政府代墊數百億元,因而造成的利息損失。

 

因此,過去台銀曾多次表示,希望不要再負擔十八%優存,但都未獲主管機關正面回應,台銀只好繼續背負這個重擔,辦理十八%優存。

自由時報

 

 

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 黃世鑫:取消一次領退休制 全面年金化

記者曾韋禎/專訪

 

對十八%優存議題有深入研究,且痛斥這項措施違背公平、正義的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受訪認為,軍公教太早退休的問題一定要處理,且所有退休的一次領退休金制度都該取消,應該「全面年金化」,最終目標是希望逐步縮小勞工、軍公教的差異。

 

太早退休 有違公平正義

 

黃世鑫指出,過去在十八%優存下,最高職等的公保養老給付,是最低職等的二.五倍,擴大退休公務員所得替代率之差距,加上退休所得很容易就超過現職人員,甚至在五十歲就能提早退休,讓整個制度嚴重違背公平、正義原則。

 

他強調,現在最該改革的有三點。首先,應完全取消一次退休金,全面年金化,像功能漸失的公保就應漸予廢除。他指出,退休金、年金都有風險分攤的觀念在,早死的就移轉給久活的人用,就像健保,也是建立在健康的人繳保費,給需要的人使用;且若要維持「老年生活安定,終身有保障」,更需要有月退。

 

他並主張,在「隨收隨付制」,加上一定額度的安全準備金,如此隨時都有工作者提撥退休金給退休者使用;而在穩定的收支下,才能將潛藏債務的威脅降至最低,只有人口嚴重老化,才會侵蝕到準備金,這時不是調整費率(開源)、所得替代率(節流),就是延長退休年齡。

 

黃世鑫認為,應該嚴格限制自願退休之年齡,他指出,就算已從七五制改為八五制,公務員還是可能提早在五十幾歲就退休領月退;他們的餘命長,提撥的總金額少,對整體的財務影響甚鉅。就算是在先進國家,提早退休也頂多只是兩、三年,台灣的標準過於寬鬆,應嚴格限制,不該早於六十三歲退休。

 

最後是嚴禁再任有給職工作。黃世鑫說,退休就是從社會退休,不只是從公部門退休;若還在領月退休金的狀態下,另有一份全薪的工作,是極不合理的。

 

縮小勞工、軍公教差異

 

黃世鑫指出,現在各種退休制度都出現問題時,大家都喜歡拿勞工來類比軍公教人員,但往往都忽略兩者光最基礎的費率、給付都不同;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所得,以退休金為主,而非公保年金;但勞工的退休收入,反以勞保年金為主,勞退只佔一小部分。這要怎麼比?

 

黃世鑫坦言,兩者的條件確實差很大,應設法拉近,且相較之下,公務員的制度較進步,所以該讓勞工這部分盡量合理化,軍公教這部分再拉也有限。

自由時報

 

 

(林保華按:陳沖的“改革”,為何又縮回?肯定是馬英九的壓力。“放眼”未來的選舉,每年根據有沒有選舉來決定發放年終獎金與慰問金的政策。這就是中華文化的人治思想,由馬皇來決定政策。朕即法律,從而拒絕法治的普世價值。)

 

玩假的! 年終慰問金改革 只限明年

 

〔記者邱燕玲、李宇欣/台北報導〕行政院長陳冲日前才宣布改革退休軍公教也可領年終問題,大幅限縮退休軍公教發年終的對象,但是,這項改革竟然最多只限明年春節、一次有效!

 

政府於法無據,年年發給領月退俸的退休軍公教一.五個月「年終」,引爆社會各方批判為不公不義,陳揆二十三日宣示改革,僅剩兩類退休軍公教人員可領年終慰問金。

 

經濟好就恢復 陳士魁點頭

 

國民黨立委邱文彥昨天質詢表示,他剛剛才知道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是逐年檢討,「只有今年取消而已」,他詢問行政院秘書長陳士魁,「明年經濟若翻紅大好,是否會再編預算發放?」陳士魁點頭承認,他還舉例說,過去也有民國六十一年、六十二年有編預算發放,六十三年沒編預算發放。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痛批,又是馬政府騙人戲碼、以拖待變,二○一四和二○一六年選舉即將到來,馬政府停發慰問金政策恐再轉彎,最後又變成一場假改革,他將在今日立法院院會,要求陳揆表態說清楚,「只有明年不發?還是未來都不發?」

 

陳揆日前宣示 變暫訂原則

 

陳揆日前宣示,只有支領原月退休金兩萬元以下的退休軍公教人員,以及因作戰或因公成殘、死亡的退伍軍職人員及其支領半俸遺族,才發給年終慰問金。政院還估計,原來一年要花一百九十二億元,改革後可年省一百八十二億元,只要花十億元。

 

不過,照陳士魁昨天的說法,陳揆日前宣示的內容只是「暫訂原則」,未來還要逐年檢討是否恢復發退休人員年終。

 

不只如此,明年春節前發放的年終慰問金預算正由立法院審查,陳士魁昨受訪表示,行政院尊重立院審查年終慰問金結果,若立院刪的少,行政院會隨之調整發放的標準。依照陳士魁的說法,如果立院刪的少,預算不只剩十億元,將有更多退休軍公教可領年終。

 

立委痛批 又是馬騙人把戲

 

台聯立委許忠信批判,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制度不能再逐年檢討、而要逐年減少,政策必須有連貫性,否則每年隨著主客觀環境不斷改變,尤其是選舉年,軍公教是國民黨主要票源,有藉此綁樁賄選嫌疑。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也說,民進黨要求法制化,這個政策不能再隨著行政命令「逐年變化」;民進黨要求陳揆必須為說過的話負責,提出軍公教退休人員年終獎金刪除、只保留兩大弱勢的修法版本。

 

國民黨立委紀國棟昨質詢時對大幅刪減年終慰問金明確表示,「不管黨團決定如何,我一定反對到底」;國民黨立委楊麗環也說,若還能調整,希望月退兩萬至三萬元者起碼不要全刪,讓他們也可領到年終。

自由時報

 

 

溫家寶事件 中國改革契機?

要聞組綜合2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9, 2012 06:10 AM | 726  | 0  | 1  |  |

「紐約時報」披露溫家寶家族擁有巨額財富,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此事件最終只是爾虞我詐的口水戰,還是會成為中國政治改革的契機?

英國「衛報」在26日社論中說,溫家寶家族涉及巨大經濟利益被曝光,也許是引發中國實現改革的契機。外界人士希望中國實現改革,走上法治和民主的道路,盡量減少依靠民族主義和消費主義來作為其合法性的基礎。許多中國人也是有這種期待。但是這些期待的結果常常是失望,因為中國的黨和人民都害怕巨大變革,中共擔心會失去控制權,普通老百姓仍然對過去的動亂和苦難記憶猶新。 

 

社論認為,中共新領導人要想改變社會看法,就必須採取行動。社論引述說,學者們最近在上海召開的會議上,形容中國現在局面是「底層不穩、中層失落、上層失控」。與會者都認為改革迫在眉睫,不改革甚至會導致官民矛盾加劇和社會問題惡化,最終導致社會動蕩。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研究中國公民社會的專家盧宜宜23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說,近年來,由於中國政府在鏟除腐敗方面成效甚微,北京控制腐敗問題的能力廣受質疑,公眾要求黨政官員建立透明的財產申報制度的呼聲日益強烈。對一個自稱「共產主義」的黨,拒絕公布其官員財產狀況,這明顯站不住腳;特別是,這種信息公開在其他許多國家早已是常態。

 

文章說,在這種背景下,共產黨除規定所有黨政官員,特別是高級官員及其直系親屬公開財產之外,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更好地展示它對改革開放的承諾。「中國政治精英及其家族據傳是中國最富有的人,因為沒有有效的機制阻止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為自己謀取財富。用官員財產申報這樣的舉措,來抑制腐敗現象的進一步蔓延和嚴重化,是現在僅剩不多的有效措施。」

 

但質疑之聲指出,共產黨沒有動力採取行動,這會暴露黨員劣跡。但盧宜宜認為,最近事件似乎表明,當敏感的改革挑戰既得利益時,共產黨可能願意採取試探性步驟,但是沒有表現出決心採取果斷的行動。如果中國新領導層要啟動一項困難,但是勢在必行的改革,中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可以作為起點。

 

 

紐時:溫家寶母親有1.2

要聞組綜合2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9, 2012 06:15 AM | 1002  | 0  | 1  |  |

 

紐約時報披露溫家寶的家人擁有巨額財富,溫的家人委託律師否認,事實真相有待進一步澄清。圖為溫家寶今年3月記者會等待中外記者提問。(路透)

slideshow 「紐約時報」重申溫家寶母親確曾持有價值1.2億美元股份,並提出證據。紐約時報在報導溫家寶家人委託律師發表的聲明時說,雖然「聲明」否認溫家寶母親有任何財產,但紐時重申在2007年,溫家寶總理90歲母親在平安保險公司擁有價值1.2億美元的股份。

紐時在報導中提出具體證據:從中國政府的監管部門獲得持股登記文件顯示,在溫家寶母親名字下面有一個簽名,還有她的身分證。 

 

溫家寶家人委託律師27日發表的聲明稱,溫家寶的母親除了工資和退休金,「無其他任何收入,也無其他任何財產。」但沒有解釋紐時有關溫母名下的1.2億美元股份的來歷。

 

在溫家寶家族隱秘財富事件中的關鍵人物段偉紅,是天津的泰鴻公司老闆,即溫母與其他親屬持有平安保險股份的投資平台。

 

她對明鏡網表示,所有在溫家寶親屬名下的股份都是當初她為「隱藏自己的持股規模」,「讓公司找了一些人的身分證、代持過自己的股份」,她表示,2008年後「所有代持者都退出她的公司」,「這些股份最後還是由她來持有,回到她名下」。

 

溫家寶家人律師在27日聲明的第五點說,「溫家寶的其他親屬,以及這些親屬的『朋友』、『同事』的一切經營活動均由他們本人負責。」

 

對溫家寶家人律師的聲明,紐約反應指出,此聲明是「強大的中國政治家庭直接回應外國媒體報導的罕見例子」。報導說,「對於一個中國高級領導人的家庭而言,其家人的律師發表的聲明代表了一個不尋常的動作。6月下旬,彭博新聞社發表一篇描述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擁有的地產和其他財產的時候,他的家族沒有公開回應。」

 

報導稱,聲明沒有全盤否定紐時的文章,而是承認一些親屬活躍於商場,他們要對自己的經營行為負責。

 

紐時發言人表示,28日給溫家寶家人的兩位律師辦公室打電話,但都沒有人接聽。

 

紐時在解釋時說,該報的調查文章並沒有指稱溫家寶家人或親屬有任何「非法經營活動」,調查文章認為溫家寶似乎並沒有累積財富。

 

調查文章還說,沒有證據顯示溫家寶個人介入家庭成員的投資。調查文章指出,作為一個經濟上扮演重大角色的國家總理,溫家寶監督許多政府官員,這些政府官員做出的決定可以在企業和投資者的財富中發揮重大作用。

 

 

探針:溫家財富被熱炒的影響

港蘋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花了十個月去搜證,撰文揭露溫家寶家族至少擁有二十七億美元巨額財富。這是習近平之後,第二位政治局常委家人被外國傳媒供出其財產。今年六月,彭博通訊社指習家擁有三點七億美元資產。此時此刻,這些材料被公開,對溫家寶及北京政局將有深遠影響。

溫家寶妻子張蓓莉是「中國珠寶女皇」、其家族成員是平安保險主要股東、兒子溫雲松經營數十億美元風險投資公司、溫雲松與中國?星通訊公司關係密切等,早在網上傳開,而溫家商業王國的實際資產,也應遠較《紐約時報》公開的多,而比溫家財富更多、更不擇手段斂財的中共領導人家族,比比皆是,但文章對溫家寶的殺傷力,比誰都大。

對國內官員和知識分子來說,《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歷史悠久英美大報,公信力是非常高的。雖然很多中國人常抱怨西方傳媒以有色眼鏡看中國,甚至存心抹黑中國,但心底裏比誰都明白,外媒報道還是可信的,特別是有關中國的官員貪污、權鬥內幕、派系傾軋、民間抗爭等新聞,「出口轉內銷」才會有市場,即向境外傳媒放出有利自己消息,再傳回中國後就可影響國內的官意民情。這次報道後,「溫家富可敵國」再非傳聞,而是「事實」了。

溫家寶一直自詡生活儉樸(那雙波鞋穿了多年,跟礦工一起下井、吃飯,到學校飯堂與學生用餐等),也經常展示親民風格,成功建立了知民苦、解民困的「平民總理」形象,不僅讓他站上道德高地,成為推動呼籲政治體制改革的「本錢」,更是他重要的「政治遺產」,他也希望史書如此書寫其十年總理任內的成就。

但這種形象跟他家族坐擁巨額財富形成強烈反差。溫妻、溫兒等家人或投資眼光獨到、運氣好等,才建立溫家的商業王國,但正如《紐約時報》報道,他們在溫總任內,財富累積的速度最快、收穫最豐,且跟不少國務院直接管理的大型國企有千絲萬縷關係。即使溫總沒施加影響力,但瓜田李下,溫永遠洗脫不了嫌疑,更何況地球人都知道:在中國經商,沒有過硬的後台,你的商業王國是不可能建起來,建起來了也很快就會被弄垮、瓜分!

因此,這個「事實」將溫家寶從道德高地拉下來,長遠而言會影響其歷史評價,短期則令他在中共內部無法強勢起來,在十八大人事等問題上的話語權也會降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中國傳統政治智慧,是有其道理的。

張華

 

 

中共高層有誰不貪?

港蘋

 

圍繞「十八大」的權鬥好戲連場。繼薄熙來夫婦的醜聞與胡總心腹令計劃兒子的「法拉利車震」事件後,中外媒體揭露了包括習近平與溫家寶等大家族天文數字的家產。大陸稍微留意時事的人都知道,雖然中共頭面人物好像一身正氣,天天喊甚麼「八榮八恥」、要提高幹部的黨性教育、要當「二十一世紀雷鋒」云云,但骨子裏誰沒有讓配偶與兒女利用自己的高位去斂財?

《紐約時報》報道溫家寶家族的家財達到二十七億美元後,美聯社引述美國非政府組織「國際財務廉正」(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的報告,透露去年中國暴發戶通過洗錢等管道把高達六千億美元運到國外。該研究計劃更估計從二○○○年到二○一一年間非法流出中國的資金竟達到三萬七千九百億美元!其中當然包括薄熙來夫婦委託英國商人海伍德「處理」的不義之財。

其實中南海十分明白貪污腐敗已嚴重蠶食中共本來已經體無完膚的合法性。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就多次提到打擊貪污與廉政建設牽涉到中共「生死存亡的問題」,江更明言「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對中共威脅最大的不是「境外反華勢力」,而是黨內的寄生蟲。前總理朱鎔基更有現代包公的美譽,朱總那句「做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送給貪官,一口留給自己」更是中外聞名。但誰不知道老江的兩位寶貝兒子做生意長袖善舞,身家過億美元?朱總的兒女同樣是商場的大贏家。當然,香港與外國的媒體沒有刊登過這幾位高幹子弟觸犯黨紀國法的證據,但老百姓都曉得,假如他們的父親不是國家領導人的話,這些闊少不可能富可敵國!

表面看來,胡溫十年前執政後,搞過好幾次廉政風暴,捉拿部長級或以上的大貪官看似比前朝多,但實際上問題沒有改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經濟的開放,無論財技與洗錢花招比過去高超得多。二○○九年底召開的中共四中全會上曾經有比較開明的中央委員倡議「幹部陽光法」,即高級官員必須公示家族的財產以及直系親屬在海外的居留權與投資等。此建議當然沒有通過!

今年三月令計劃的兒子令谷出事後便傳出這位高幹子弟居然擁有多部價值超過一百萬人民幣的豪華進口轎車,當時便有人提出要追查老令與他夫人的資金來源。但胡總卻高調替他的家臣辯護,說甚麼令計劃「一天到晚忙於公務,沒空管好家人」云云,結果中紀委並沒有對令家採取行動。據國防大學教授劉明福稱,解放軍的貪污情況更嚴重,他說「貪將」比「貪官」更厲害,對國家安全構成巨大威脅。習近平因為家族生意龐大,十八大上台後根本不可能採取果斷的措施肅貪,看來中共這九十一歲老店就這樣腐爛下去,直至滅亡為止!

 

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 

 

 

律師﹕溫總兒子授權駁《紐時》

「仍在看報道」 考慮再發聲明

 

【明報專訊】代表溫家寶家人反駁《紐約時報》關於溫家財產報道的律師王衛東向本報透露,他們是獲溫家寶兒子溫雲松授權發出聲明。北京有律師認為,溫家的聲明意在表態,真正起訴《紐時》的可能性較低。外交部昨回應《紐時》相關報道時,再度指國際上有勢力「千方百計抹黑中國及中國領導人」。

 

王衛東昨日確認,他在得到溫雲松授權後發表聲明。他說,兩名律師仍然在看《紐時》的長篇報道,「他們說了很多的東西」,有需要的話還會發聲明。被問及會否起訴《紐時》時,王表示「這個不好講」,並拒絕透露其他細節。王衛東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亦稱,正在考慮採取進一步行動。

 

本報也向另一名代表律師白濤發電郵查詢,但至截稿時未獲回應。《紐時》上周五報道溫家寶家人掌控27億美元資產後,王衛東與白濤「受溫家寶家人委託」發聲明稱《紐時》報道不實。

 

外交部再斥國際勢力抹黑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在記者會上首度證實,溫家寶親屬透過律師發出了聲明。洪磊稱,中共帶領人民「取得輝煌成就」,但國際上總有一些勢力,不甘心看到大陸發展強大,「千方百計抹黑中國及中國領導人」,以圖在中國製造不穩定。他聲言這些圖謀絕不會得逞,黨、政府和人民「將排除任何干擾,堅定不移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

 

內地官方媒體昨亦發表文章反擊《紐時》。人民網國際頻道發表署名「老任」的文章指出,《紐時》近年來醜聞疊出,聲望下降。文章羅列了前年曝光的《紐時》財經記者抄襲其他新聞機構的醜聞,以及2002年一名由該報實習記者所寫但署名成另一名全職記者的事例,指紐時的「報譽」大受影響。文章還引用一名《紐時》的「忠誠讀者」指出,《紐時》已成為政府或財團的宣傳工具,不值得信任。文中對《紐時》關於溫家財富的長篇報道隻字不提,《紐時》中英文網站目前仍遭內地封鎖。

 

美國之音記者否認收黑材料

 

針對中方的抨擊,《紐時》前日表明,有關溫家財產的報道是該報高質量調查報道其中一例,「我們堅持我們的報道」。美國之音中文部資深編輯寶申日前引述美國之音駐京記者東方稱,在北京的外國媒體都收到了一份非常厚的報告,裏面有溫家寶家人詳細的「黑材料」,包括姓名和投資的具體細節,甚至有審計機構的認證,但東方昨日對本報說,沒有收過相關黑材料,可能是在與寶申通電話時溝通出了問題,造成誤會。多家外國媒體駐京記者亦表示,沒有收到「黑材料」。有日本記者稱,曾遇到敲門「送材料」者,但擔心是「放蛇」,所以絕不會收取。

明報記者

 

 

《北京觀察》快刀去薄

雲上風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638  | 0  | 1  |  |

薄熙來真的是強人一個,雖說他的被「雙規」已經有七個月之久,但中共18大前的種種爭議,不論是人事,還是政治,還都圍繞著他來轉。不過現在這一組中共領導層,也擺出了不僅心不軟,還絕不手軟的姿態了。

上周末,伴隨著人大常委會宣布薄熙來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因已被選他的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罷免,所以要終止。由於這一安排已在預料之中,這沒有什麼特別,特別的是移交司法的安排,跟著就來。

 

就在宣布終止薄熙來人大代表資格的當日,深夜12點,新華社發出消息,說薄熙來被立案偵查並已對其採取強制措施。與之同時,宣布罷免與薄熙來有關的最高法院副院長張軍。

 

薄熙來和之前被辦的另兩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辦案處理的節奏都不相同。

 

北京的陳希同,是先在中共中全會上,通過中紀委審查報告,這才撤銷黨內職務,建議罷免人大代表,再繼續審查,約兩年後才開除黨籍和由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再過半年,提起公訴。

 

上海陳良宇,是先由政治局會議決定,實施黨籍和公職雙開、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再罷免和終止人大代表資格,然後再經中共中全會通過審查報告,五個多月後開庭審理。

 

這裡面的不同,因陳希同是首個政治局委員被辦,沒有經驗,所以拖拖拉拉,而辦陳良宇是在中共17大前,要快刀斬亂麻。

 

至於薄熙來,本來是要按部就班辦,但情勢有了逆轉,出現李成瑞等300人簽名上書要求公平公正待薄,以及中共黨內黨外出現的種種表現,甚至走至極端的紐約時報揭溫家財產事件。於此,當局不能不用快刀。罷免張軍,更是直接警告薄熙來的朋黨,不准輕舉妄動了。

 

 

(林保華按:朱鎔基、李瑞環亮相,有現任官員陪同,陪同江澤民的則是退休官員,明顯當局正在組織“反江聯盟”,江的人緣越來越差,由此可知。)

 

朱鎔基攜妻露面

 

【明報專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昨在官方網站披露,該院首任院長、前總理朱鎔基上周三(24日)下午攜同妻子勞安及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國務委員劉延東、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參加2012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會議的中外委員。朱鎔基自2003年退休後行事低調,很少公開露面。

俞正聲不按牌理 有溫總作風

記者 韓劍華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9, 2012 06:25 AM | 1202 次 | 0  | 1  |  |

 

 

盡論中國:習近平軍中勢力起底

港蘋

 

「槍桿子裏面出政權」與「黨指揮槍」是中共兩大並行不悖的原則。誰掌握槍桿子,誰就掌握最高權力;而誰掌握了最高權力,就一定強調槍桿子要聽從黨指揮。習近平出任中共總書記後,能否掌控軍中各大勢力,遠比他何時接任中央軍委主席重要。胡錦濤在軍中影響力一直不及江澤民,是他未能正位中共第四代「領導核心」的原因之一,堪為習近平前車之鑑。

 

習在軍中勢力三條線

習近平與解放軍的關係,最廣為人知的是他曾擔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國防部長耿飆的秘書。耿飆是中共建政後唯一未獲授軍銜的國防部長,當年楊(楊得志)羅(羅瑞卿)耿(耿飆)兵團轄下三個集團軍中,第6364軍已被裁撤,只餘65軍,習近平能接收的人脈有限,但對他熟悉軍隊運作、熟悉軍中派系大有幫助,遠勝未穿過軍裝的江澤民、胡錦濤。

從今次軍頭異動結果看,習近平在軍中的勢力主要有三條線:一是習近平親自接觸過、熟悉的將領,包括總後勤部部長趙克石、北京軍區司令員張仕波、瀋陽軍區司令員王教成。習近平2008年視察香港時雖未出任軍職,但張仕波、劉良凱在中聯辦門口向他行軍禮致敬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而趙克石擔任駐福建31軍參謀長、軍長時,習近平任省委副書記、省長。近年「東南軍」隱然成形,相信與習近平將相得益彰。

 

葉選寧為習拉攏太子黨

二是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的人馬。據悉,中共元帥葉劍英之子葉選寧是徐才厚結交習近平的中間人。今次濟南軍區司令員范長龍如晉升中央軍委副主席,相信是徐才厚力薦,令其嫡系「東北軍」勢力得以延續,也令習近平破了胡錦濤任上兩位軍委副主席都是江澤民人馬的困局。

三是其父習仲勛昔日戰友的後人,即軍中部份太子黨,如新任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其父張宗遜曾與習仲勛在陝北並肩戰鬥。而有軍中太子黨精神領袖之稱的葉選寧,顯然可為習近平拉攏更多太子黨將領,增強習近平對軍隊的掌控。

李平

 

 

俞正聲。(中新社)

slideshow 有關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入常」傳聞兩極,有說兩屆政治局委員的資歷,「入常」篤定沒問題,一說其年紀大了,應該從一線退下。67歲的俞正聲,即使「入常」,也是一屆常委。

家族關係複雜 官運順遂

 

俞正聲1968年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後,投身專業領域,從基層技術員做到副總工程師、研究所副所長、電子工業部計畫司副司長。1985年底轉往地方歷練,12年間歷任山東煙台市長,青島市長、市委書記,1997年回京任建設部副部長,隔年升部長。經中央4年歷練後,獲任地方一把手要職--6年湖北省委書記、5年上海市委書記。2002年起升任政治局委員迄今,是目前黨內少數擁有2屆政治局委員者。

 

俞正聲,標準太子黨,父親黃敬(原名俞啟威)曾任天津市長、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俞正聲和兩岸高層都有一些關係,他和鄧小平長子鄧樸方有交情,短暫擔任過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康華實業公司代總經理;前台灣國防部長俞大維是其堂伯父;俞的哥哥曾叛逃美國。然這些錯綜複雜關係,對其仕途發展似乎沒造成影響,官運依然順遂。

 

主政上海 風格像朱鎔基

 

俞正聲在地方口碑不錯,主政青島時,建立青島保稅區,大力提升海爾、海信、雙星等重要企業品牌,有「品牌市長」之稱。在湖北,建設武漢城市圈,調整湖北經濟結構等。在上海,經常輕車簡從,四處調研,俞正聲要求一把手親自回答問題的「提問式調研」,一些官員私下表示,俞式風格讓人想起昔日主政上海的朱鎔基。他不喜歡事先安排好的節目,常會突然改行程,則與溫家寶作風類似。

 

對於「裸官」,在開放過程中間,難以避免,但俞正聲認為政府官員的妻兒如都在外國,不利其行使職權、引起群眾不滿,「黨對這種情況做了一些約束性規定」。

 

重視清廉 主動申報財產

 

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貪腐下台震動官場,因此俞正聲在上海任內特別重視清廉,他本人主動向中紀委如實申報個人財產,包括住房及配偶、子女工作等;並要求上海官員每年也須如實填寫申報材料。

 

在山東、湖北、上海,俞正聲都留下不錯官聲,畢業自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具工程師頭銜,典型技術官僚。加上政壇資歷相當完整,歷任地方一把手、中央部長,更上一層樓應是水到渠成。惟其67歲年齡則是「入常」的大變數。

 

 

胡耀邦之子 胡德平低調訪台

記者林庭瑤台北2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1733  | 0  | 1  |  |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之子胡德平。(中新社)

slideshow 中共18大召開前夕,中共已故總書記胡耀邦之子、改革派大將胡德平首度訪台,近來傳出胡德平與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兩度會面,討論大陸政治改革問題;胡德平此行來台十分低調,與台灣政商文化界交流,了解台灣的民主經驗與社會文化。

這是胡德平第一次訪台,接受中華經濟區域戰略發展協會(中華經戰會)邀請,包括他、他的秘書、國台辦交流局副局長等人,以自由行的觀光名義申請,從1019日到28日,總共10天,原定30日離台,因為北京臨時有要務,28日下午提前搭機返回北京。

 

胡德平是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兒子,中共總理溫家寶曾是胡耀邦辦公室主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當年也曾受到胡耀邦的提拔,胡德平在大陸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紐約時報」曾報導胡德平近期與習近平會面,引發中共政改的推測;中華經戰會理事長王鐙緯28日受訪透露,胡德平近來私下見過習近平「兩次」,主要針對中共政改方向提出建言。

 

在台灣政界方面,胡德平近日跟國民黨兩位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會見,以及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會面;胡德平此行「唯一」與政府官員會面是內政部長李鴻源,兩人是在綠色生態有共同興趣,這次是老朋友相見歡。

 

胡德平繞了台灣一圈,在宗教界會見證嚴法師、惟覺法師、星雲法師等人,深刻感受台灣的文化底蘊;在企業界會見工商團體領袖、金控公司的大老闆,還有很多人想跟胡會見,但因行程太滿,排不出來。胡德平此行沒有見到民進黨人士。

 

王鐙緯表示,他與胡德平是「十多年的朋友」,約在2005年,胡德平擔任大陸全國工商聯第一副主席時,王鐙緯就已邀請胡德平訪台,一直未能成行,直到近日終於實現。

 

據王鐙緯轉述,胡德平早在十多年前就想到台灣看看,此行來台,希望多了解台灣的民主經驗及社會文化,對台灣的文化底蘊感受很深,將有助於兩岸互動交流,希望可為中共未來政改提出建言。

 

 

胡贈書馬英九 「為什麼要改革」

記者林庭瑤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332  | 0  | 0  |  |

中共已故總書記胡耀邦的長子胡德平此行來台,透過友人贈送「中國為什麼要改革─思憶父親胡耀邦」一書給馬英九總統。這本書是胡德平談論當年胡耀邦改革初衷,並追憶父親的思想發展史,去年初在大陸出版引起關注。贈送馬英九這本書,是希望構思兩岸更深、更大交流及戰略思考。

今年70歲的胡德平,1942年出生於烽火連天的延安,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經濟委員會副主委。

 

胡德平是個紅學(紅樓夢)專家,天生浪漫,縱情於文學山水,是個性情中人。2005年胡德平與前妻安黎離婚,與小他20多歲的王豫穎結婚,王是光彩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也是天諾基金會理事長,胡王兩人大多在慈善場合結伴出現,兩人最大的共同興趣就是「紅樓夢」。

 

據一位台灣兩岸學者表示,胡德平不太善於商業的交際應酬,雖身為大陸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但因為窮苦出身,對排場很不講究,有次在北京頂級餐廳請客,胡德平對菜餚、紅酒非常陌生。

 

思想開放、講話直率,是胡德平給人最深的印象,他經常就國家大事發表高論。他公開反對「國進民退」,批評國有企業不依循市場法則,採用行政手段收購資源的危害極大,應當改掉高度集權的計畫經濟。

 

去年初,胡德平還出版「中國為什麼要改革」一書,書中收錄胡德平近三年發表在各媒體的文章,最大共通點是,回溯胡耀邦在過去那段時期對國計民生問題的思索,並將這些思索放入當下大陸現實中對照討論。胡德平成為承繼胡耀邦之後,推動大陸改革的人士之一。

 

9地方武警主官大調動

大陸新聞組香港2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614  | 0  | 1  |  |

繼近期軍方高層大幅換將後,地方武警總隊主官展開一波調整。本月起,九個省市自治區陸續調整武警總隊將領。這次調整,武警總隊軍事主官將比照軍方職稱,實行司令員及政委雙主官制。部分10月前履新的武警總隊軍事主官已改稱司令員,但部分主官仍沿用總隊長稱謂。此次人事調整所涉及的地區包括貴州、雲南、廣西、海南、山西、山東、黑龍江、浙江、上海。

香港文匯報報導,包括孫建鋒被任命為武警海南總隊司令員,韓雲鵬任武警貴州總隊政委,張桂柏任武警雲南總隊政委,戴建國任武警浙江總隊政委,王碧含任武警廣西總隊司令員,劉振所任武警山西總隊政委,王愛國任武警山東總隊政委,徐國岩任武警黑龍江總隊政委,馬榮輝調任武警上海總隊政委、黨委書記等。

 

另據中新社報導,武警西藏總隊宣布命令大會28日在拉薩舉行。武警部隊副政治委員王長河中將宣布國務院、中央軍委命令:任命武警西藏總隊總隊長郭毅力為該總隊司令員;宣讀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通知:武警西藏總隊司令員郭毅力、政治委員汪象華按正軍職待遇。

 

 

《經濟觀察》18大經濟 面臨人事衝擊

特派員李春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374  | 0  | 3  |  |

中國經濟的起伏,在不同的時期,由不同的因素主導。此時此刻,中國一切都圍繞著即將召開的中共18大轉,這個時段的經濟,人稱「18大經濟」一點都不過分。那這「18大經濟」,又受何種因素主導呢?

本來這時的經濟,應當是「櫥窗經濟」,那就是配合政治大事,配合新老更替,要美化櫥窗,展示成就,表現繁榮。本來中國經濟,是朝這個路子去走的,所以各個中央部門、各大官媒,都在總結胡溫執政十年成就,包括展示經濟領域各方面的成績。與之相配合的,當是製造現實經濟的榮景。

 

但老天不遂人願,不僅事前預估的中共18大前經濟「築底」未能完成,部分領域的結構性問題還在加重,比如房地產市場又在發生「搶地」之類的異動,更迎來全球經濟新的變局,影響到中國的外貿進出口,進一步走低。

 

於是,在一陣爭議之後,宏觀調控不僅不敢鬆手,反而有收緊的需求,這個時侯,「維穩經濟」,就占了上風。不論「櫥窗經濟」還是「維穩經濟」,不論是放是收,都是主動的調控,都是官方主導的調控。但現在的「18大經濟」開始走偏,這時面臨著一個「人事經濟」的衝擊。

 

上星期,中國股市出現意料之外重挫,很多經濟學者或股評家,都在那裡分析原因,但都沒說到點上。因為這是他們眼簾之外的因由,即人事的影響。

 

有心人留意到,今年中國股市的起伏,至少上半年都與薄熙來的異動有關,比如28股市暴跌,那是與王立軍的奔逃相關;比如314股市大跌,那是宣布薄熙來被扣起來了有關。

 

中間的細部省略,再加上新的一筆,最新這場暴跌的日子,是人大常委會宣布終止薄熙來人大代表資格之日,也是紐約時報揭「溫家」財產之日。

 

其實這一波起伏,不止表現在股市,還表現在突如其來的資金外流加劇。當大筆大筆的熱錢在流向香港,以潛伏待機進入中國之際,大家可看到,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也有點緊張,但緊張的不是熱錢的燕歸來,而是資金外流的花落去。而這輪資金外流,跟股市的暴挫,根子都在人事上,是有人怕了。

 

由「櫥窗經濟」到「維穩經濟」,再到「人事經濟」,當然都是經濟的變異。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著一個既複雜又艱難的非經濟因素期。

 

 

A股「衰」冠全球 專家:漲勢乏力

大陸新聞組北京29日電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318  | 0  | 3  |  |

短暫反彈之後的A股再次陷入低位震盪!上證綜指926跌破了重要的2000點整數關口,雖然之後出現100多點的反彈,但261.68%的跌幅又將其拖回到2060點附近。經濟觀察報報導,漲勢乏力仍舊是眾多策略分析師對於A股走勢的共同判斷。數據顯示,與全球其他主要市場相比,A股無疑是近五年多來最疲弱的股市,瑞銀證券首席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李給予A股的評價是「衰」冠全球。

據報導,雖然A股已經連續多時低迷,但在最近的數年內,流通市值不斷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總金額已經達到了165700億元,而四年前的20089月份,滬深兩市流通市值還僅僅在5兆元的規模,僅僅是現在的三分之一。

 

這也就意味著,與以前相比,要推動身形龐大的A股則需要更多的資金以及更強勁的「利好」。「不斷增長的流通市值給市場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在世紀證券分析師張毅看來,「即使有一定的新增資金進入,也很難推動不斷『長大』的A股。」

 

報導說,數據顯示,與2008年、2009年的最低點相比,現在的俄羅斯RTS指數上漲了182%,史坦普500指數上漲了110%,巴西IBOVESPA上漲了93%,連希臘也漲了70%,而上證綜指僅僅上漲了22%

 

面對跌跌不休的A股,中國證券監管層顯然有意「維穩」。今年五一長假之後,對於A股制度層面的利好開始陸續推出。

 

另一方面,如今A股的流通市值也非數年前可比,隨著IPO的一直不停步,滬深兩市流通市值不斷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這也讓增加的流動性猶如泥牛入海。

 

一些研究人士看來,A股反彈無法持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此前預期的流動性放鬆對於已經今非昔比的A股流通市值,已經「力不從心」。

 

報導指出,其實,A股除了因為身形龐大而需要更多資金推動之外,其漲不動的另一個原因還在於估值水平依然偏高。

 

陳李研究發現,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滬深300的市盈率是唯一比2008年還要低的。「這意味著目前只有A股的投資者對今後的展望要比2008年還要糟,但其他市場的投資者則都有著好於2008年的未來展望。」

 

報導說,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宏觀經濟形勢,大多數人是以悲觀心態面對。

 

 

前三季GDP增速 24省市超全國

大陸新聞組北京29日電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493  | 0  | 1  |  |

截至28日,有27個省(區、市)公布了前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其中,有24個省市GDP同比增速高於全國水平;不少經濟發達地區前三季度的GDP增速較今年上半年數據有所回升。

京華時報報導,27個省(區、市)中,除北京、上海、浙江之外,其他24個地區的前三季度GDP同比增幅均超過7.7%的全國水平。

 

GDP增速超過全國的地區中,除廣東實現了7.9%的同比增速外,其餘23個地區的增速都超過8%,其中天津、重慶、貴州和甘肅四個地區的增幅都在13%以上。天津、重慶和貴州三地的GDP增速排在前三名,同比增速分別為13.9%13.8%13.8%

 

報導說,從前三季度實現的生產總值來看,有14個地區超過1兆元。其中,廣東排名第一,為46857600萬元,江蘇排在第二,山東排名第三。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27個地區中,北京、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海南、雲南等11個地區的經濟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回升。其中,雲南經濟增速提高最快,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12.6%,比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安徽、山東、青海三地的增速較上半年持平。

 

前三季度,廣東GDP同比增長7.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浙江同比增長7.7%,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江蘇同比增長10.1%,上海同比增長7.4%,增速均較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萬190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8427元,同比增長13.0%。各省(區、市)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等8個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上海最高,為3萬205元;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6948元,排第二;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6682元,位列第三。

 

 

寧波宣布反PX示威1晚拘51

 

【明報專訊】連日發生反PX項目示威的寧波市,政府新聞辦昨日召開記者會,稱警方在26日晚的警民衝突中帶走51人,其中13人事後被捕;另在27日、28日的示威中,多人被帶走,除一男子(身上帶有刀具、辣椒粉等物品)被刑事拘留外,全部經教育後釋放。當局強調無人死亡,一名姓史的鎮海女子涉嫌散佈謠言被查獲。此前網傳寧波大學有一名女學生在事件中死亡,昨日民眾送多個花圈到市政府。

(中新社)

 

 

老外嘆:娶中國妻=娶全家

大陸新聞組廣州2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5650  | 0  | 4  |  |

一篇《老外吐槽—娶中國老婆的下場》的博文,惹來300多萬網民熱議。該文稱「採訪了N多個娶中國太太的老外」,用充滿喜感的筆調,描述「娶中國太太等於娶她全家」等生活經歷,網民對此讚彈不一。

羊城晚報報導,這篇博文寫道:「一旦你娶了中國太太,就等於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她爹、她媽、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著隊全來了……打開抽屜,除了三副刀叉,全是筷子,折磨得我呀,目前都會用筷子夾花生豆了。」

 

嘆…沒隱私

 

據報導,文章還寫道:「一旦中國人占領你家,你就別想有隱私了。我有時在書房沙發上看書睡著,老岳母就像貓一樣摸到我身邊,往我腿上扔一條被子,在我腿上拍一遍,好幾次都拍錯地方……」

 

嘆…中藥味

 

在飲食方面,外國人也不太能接受:「你要是趕上一個愛煲湯或熬中藥的太太,那就等著鄰居報警吧。我們家都來了三次警察了,鄰居叫來的,說『方圓幾里地有化學武器的味道』。」

 

嘆…教育狂

 

報導指出,這些外國女婿還認為「中國太太天生有一種改造男人的使命。」在教育方面,「中國太太對自己的孩子下手可狠了,逼著他們從小學鋼琴、學武術、學芭蕾、學數學…似乎不把自己的孩子當人,他們的唯一目標就是如何盡快把自己的孩子逼瘋。」

 

對此,有網民說不用大驚小怪,「悲催的老外啊,終於知道中國男人的苦衷了啊。」但有網民認為這些都是個人問題,「娶洋太太也有悲催的啊。到時離婚,就是一堆贍養費、打官司、搶小孩。」

 

 

台灣指標民調︰馬不滿意度76.6% 再創新高

自由時報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民怨沖天!台灣指標昨公佈最新民調,民眾對馬英九總統執政不滿意度再創新高,從七十二.一%飆升至七十六.六%,不信任度也高達六十六.三%,較上次調查劇增五.四個百分點。

 

台灣指標昨天公佈十月中旬「台灣民心動態調查」,民眾對馬英九總統執政滿意度為十五.二%,不滿意度七十六.六%,信任度廿一.七%,不信任度六十六.三%;與十月上旬相較,民眾對馬總統的負面評價急增平均約五個百分點,廿歲至五十九歲各年齡層民眾,更有超過八成對馬不滿意。

 

台灣指標總經理戴立安指出,前總統陳水扁即使歷經第一家庭貪腐弊案、紅衫軍倒扁運動,在二○○八年卸任之際,遠見雜誌調查的信任度二十.五%、不信任度五十七.四%,馬總統今年剛連任且全面執政,信任度就已經低到和陳前總統不相上下,不信任度還大幅超越近九個百分點,應捫心自省。

 

馬總統民調直直落,行政院長陳冲則稍止跌,施政滿意度較上次調查提高三.七個百分點,達十七.八%,不滿意度降為六十一.六%。戴立安認為,可能與行政院明快處理軍公教年終慰問金有關。

 

政策錯誤最遭反感

 

台灣指標同時調查政治經濟「民感度」,詢問民眾對馬政府或高層官員哪些方面反感,在逐項提示、順序隨機且不限項複選下,第一名為「政策錯誤、浪費民眾繳稅的錢」,比率高達八十六.一%,其次為政策反覆變來變去八十三.一%,推動政策或危機處理沒效率八十.四%,口號治國沒有具體做法七十八.九%,政府文宣廣告太多也有五十六.三%民眾不滿。

 

這一項調查是台灣指標民調公司在十月廿四日至廿五日進行,以隨機跳號抽樣及電腦輔助人員電話訪問,完訪一千零一十二名居住在台澎金馬、年滿廿歲的民眾,在九十五%信賴水準時的抽樣誤差為正負三.一個百分點。

 

 

馬國務費調高 立委︰雙重標準

Ads by Google

宏佳騰機車—輕鬆付 快樂騎 www.aeonmotor.com

驚嘆來0OZ驚嘆125/150200利率, 以歐洲汽車工藝思考設計的移動美學。

〔記者陳璟民/台北報導〕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審查總統府及所屬機關單位明年度預算,總統「國務機要費」擬調高為四千萬元,民進黨立委抨擊國民黨憑藉國會多數,當年把前總統陳水扁國務機要費砍成三千萬,現在馬英九覺得不夠用就要增加,根本是兩套標準。

 

管碧玲︰沒捐半薪 還增私房錢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質疑,馬「六三三」政見跳票,沒跟人民道歉,也未兌現承諾捐出半薪,當國人薪資水準倒退到十四年前,他卻不思撙節開銷,想跟人民要錢,增加私房錢,「應該刪除」。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更主張,國務機要費、各機關正副首長特別費共一億一千萬餘元應一律「減半」,省下經費轉入公共建設或社會福利項目。

 

總統府︰業務增多 真的不夠用

 

民進黨立委潘孟安批評,國民黨把前總統陳水扁國務機要費砍成三千萬元,馬當總統就增加,兩套標準;民進黨立委蕭美琴抨擊,馬英九捐款、幫連戰過生日、聽演唱會、請立委餐敘等,食衣住行育樂都花人民的錢,財富增加比薪水快。

 

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答詢指,國務機要費從七十一年起編列,最高曾超過六千萬元,九十五年因故減列到三千五百萬元,九十七年減成三千萬元,近年「業務越來越多,事實不夠用」,增列為四千萬元,「最好不刪」。

 

國民黨立委廖正井也質疑,總統府沒有落實職員編制,有百餘人非正式職員,應該檢討,「人事經費應刪減一成」;國民黨立委王惠美也說,還未法制化的國安會諮詢委員領部長級薪水,還配車、諮詢助理等,何不納入總統府組織法規範?

 

蕭美琴也點出,總統府含官邸水電費編列高達一千八百萬元,「馬英九辦公室不是沒開冷氣?」既然沽名釣譽,宣傳穿補過的游泳褲、鞋子,水電費就減半或自己出,體恤水電漲價之人民辛苦;她還說,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領院長級薪水,被國民黨砍成部長級,如今國民黨因黨因人設事調回院長級,有道理嗎?

 

楊進添表示,總統府預算已自行減列七千二百萬元,但官邸除總統與夫人,還有國安警衛、工友等,若干支出有其必要性;國安會秘書長袁健生則回應,國安會預算多寡,尊重並依立法院審查結果辦理。由於立委意見紛陳,相關預算全數保留送朝野協商。

自由時報

 

 

蘋論:海陸空全員到齊

20121030    台蘋

多名退役的海軍軍官涉嫌叛國,把海軍機密情報賣給對岸,引起震撼。國防部照例表示那些共諜沒有掌握機密工作,研判對國防安全沒有重大的傷害。

 

為財色叛國通匪

叛國的海軍大氣海洋局前政戰處長張祉鑫中校,其工作是有關機密等級很高的潛艦海圖,作戰時敵方可據海圖情報甕裡捉鱉,對我潛艦極為不利。這些爛人為了財色不惜犧牲海軍袍澤的生命,卑鄙下賤至極,說他們畜生不如說是侮辱了畜生。

根據國防部的規定,退役軍人被核定為接觸機密、極機密和絕對機密等級者,須管制13年不得前往中國。張諜5月退役,8月就旅遊福州、廈門等地,顯然表示國防部的規定是個屁,不是形同虛設,就是漏洞百出。上周勞保爭議打擊到退役軍人的三節獎金等特權福利時,國防部發言人憤怒指摘社會污名化軍人云云,輿論反批軍方紀律廢弛,紕漏不斷,是軍方自己在污名化軍方;遠的不說了,這2年來叛國通敵的就有:國防部軍情局特種情報官曾能惇(判9個月),退役上士張全箴(判1年);國防部軍情局的羅奇正上校(判無期);陸軍司令部羅賢哲少將(判無期);空軍北部區域作戰管制中心蔣姓上尉(偵辦中),再加上這幾位海軍活寶,海陸空全員到齊,一個不缺。這還沒算好多起軍用電腦磁碟的神祕失蹤,讓我們疑惑納稅養的到底是國軍還是叛國軍?

國軍退役人士都是中國情蒐的對象,從專業士官到將級軍官都在他們囊中,手段無非是金錢和女色。

 

速修法加重刑度

所以有些軍官台灣退役後,領我們納稅的優渥月退俸、三節獎金、年終慰問金……然後去中國「返國述職」,領取小三兼差獎金,出賣我們的安全與身家性命,天下有這麼混蛋的人類嗎?有這麼昏瞶的政府嗎?

張祉鑫是政戰官,工作就是保密防諜,結果他就是諜,令人哭笑不得。有人說馬促進兩岸和平,已化敵為友,賣軍事機密給對岸不是叛國而是與對岸分享情報。美國經常也逮捕以色列等盟國偷竊美國情報的人士,並不因盟國關係而手軟。台灣軍人大腦簡單又精蟲衝腦,以為兩岸化敵為友,於是在財色的誘惑下失節叛國者如過江之鯽。趕快修法加重叛國刑度,別再判什麼1年、9個月的讓國際看笑話了。

 

 

辣蘋果:立委現形記(余艾苔)

20121030    台蘋

如何才能看清一個人的真面目?就看碰到與切身利益相關時的反應而定。這一次,為了「九A立委」浮編的預算要不要砍,幾乎多數立委都露出他們的狐狸尾巴,推東阻西,最保險的說法就是「願意檢討,該刪就刪,該砍則砍」,但怎麼刪,如何砍,立委卻莫衷一是,只會使出拖字訣。

 

巧立名目卻氣壯

之所以被稱為「九A立委」,就是有九筆預算的編列無法源根據,為了洗刷冤屈,昨天立法院長王金平找來朝野黨團協商,嚴正駁斥外界無法源的指摘,但看到這些文具、住宿、汽油、高速公路通行費、國外交流費全都說成立委辦公所需,並是依《立法院組織法》中所謂的立委辦公事務項目編列預算,簡直笑掉民眾大牙,如果這都算廣義的辦公費,那為何還要單獨再另編一筆辦公事務費?

如果其他部會以此爛理由回覆立院,不被立委罵巧立名目才怪,而且預算鐵定被刪得七零八落,但立委卻說得理直氣壯,一副得理不饒人。

 

砍到自己哇哇叫

九A預算讓大家看清立委「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嘴臉,他們只會讓別人痛,砍到自己就哇哇叫,所以輿論此次一定要發揮監督力量,別再讓立委遁逃了,不然會對不起納稅人。

 

 

天龍國裡的天籠國(戴瑜慧、卓珊)

20121030   

台蘋

為了在都市討生活,許多民眾只能棲身租金便宜的狹小空間。資料照片

帝寶在2000年,以傲視全台的姿態,向世人宣稱豪宅時代的來臨。而台灣勞動者的實質薪資卻倒退15年,失業人數從45萬人增加到近80萬人。不斷攀升的房價物價與低迷的薪資,除了「買不起」的無奈外,更帶來「租不起」的惡夢。

 

每月12萬元的不穩定收入,使得許多台灣勞動者,扣除飯錢、交通費後,只剩23千元可租房。為了不致淪落街頭,而拚命的尋找廉價租屋。台灣當代漂泊協會針對此,在2010年舉辦《居無定所攝影展》,當中《隔板屋的蒼白世界》主題展,就記錄著城市勞動者忍耐著廉價租屋的惡劣條件,避免跌入街頭的掙扎。

會像電視新聞上面那樣,被青少年將屎尿灌頂或被市議員在寒冬用潑水清掃的方式當成流浪狗驅趕嗎?「租不起」的後果,讓人感到害怕。所以再不好的居住環境、再不公平的房東條款,只能拚命忍耐著。遊民攝影班的成員聊起住隔板屋的經驗,就提到密密麻麻的木板隔間與到處外露的電線,讓人擔心火災發生將不堪設想。同時房東不換鑰匙,十個房間都是一個鑰匙,房客流動率高,會被他人闖入的恐懼時時存在。或沒有契約保障,房東可隨時趕人、漲價或訂出不合理的規定。

 

網咖廟宇成暫棲地

如有人碰到「房東說要把你趕走,不是真正趕,而是想漲房價,不好意思講,就給你挑」、「碰到不好的(房東),1個月電費收2次,吃定你了」、或禁止訪客等種種規定。

對辛苦租屋的個案阿文而言,這月租3千元的隔板屋卻得來不易,讓他可脫離街頭,恢復一點在隔板裡的隱私權與安全。阿文斬釘截鐵地說,「只要有錢租屋,就絕不放棄。」但是,根據當代漂泊協會的調查,台灣許多的底層勞動者,隨勞動力市場的吸納排出,過著跟寄居蟹一樣不斷遷移的生活。不穩定的工作結構、低收入、低儲蓄,一旦失業就變成重大危機,付不出租金而成為無固定居所者。若手上還有些餘錢,一日百元的網咖成為次要的選擇,身分也從租客變成網咖難民。若進一步吃緊,只得游走城市,尋覓暫歇的角落──公園、車站、街道、廟宇、港邊、橋下、墓地,都是不得已中的生存選擇,身分也從網咖難民轉變成露宿者。

隔板間、網咖與露宿,三種不同居住型態,見證了台灣許多勞動者正在喪失的居住人權。不穩定的勞動結構與低薪資,使得許多勞動者陷在就業、非充分就業與失業的怪圈中,日復一日的找工、打工、失去工作,從而也日復一日的徘徊在不同的居住型態間,成為不停漂泊的台北寄居蟹。住進隔板屋的人們,從中高齡打零工者擴大到高學歷、有穩定收入者。於是,當一個豪宅天龍國出現同時,另一個隔板屋天籠國也形成了。

 

戴瑜慧為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大眾傳播與媒體藝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卓珊為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

 

 

老總手記:黎蘇密會解密

20121030    台蘋

 

民進黨內最近為了中國政策路線,引發一些口水爭執。我想起今年4月間,蘇貞昌曾經拜會黎智英,而那次會面,後來有媒體形容為是雙方利益交換的一場密會,撰稿者寫得活靈活現,彷彿就藏身會面現場。

如今事過境遷,而我當天很倒楣也在場,就搶在維基解密之前來個維敏解密吧。

蘇貞昌當時已決定參加5月底的黨主席選舉,除了黎智英之外,我相信他應該也拜訪了其他媒體負責人,用意可想而知。

 

真相大白很無趣

蘇、黎素不相識,黎也許怕兩人單獨見面會冷場,就要壹傳媒港台印刷媒體總裁葉一堅和我也去黎宅晚餐,也就是說,總共就4個人,沒有所謂的大規格、大陣仗。

就像所有政治人物一樣,蘇貞昌在這種場合當然表現出請益的姿態,好發議論的黎智英則話匣子一開就口沫橫飛,但一個多小時晚餐過程中,只有一個主題,黎智英不斷勸蘇貞昌在兩岸政策上一定要大開大闔,有信心地拓展兩岸交流,唯有如此,民進黨才可能走出死胡同,贏得政權,也為台灣發展找到出路。

這套理論我已經聽黎說過很多次,害得我邊吃飯邊打呵欠,多半處在恍神狀態,要不是黎家菜很好吃,一定會睡倒過去。我想,蘇貞昌那天應該也覺得很無聊,急著握手說再見。

機密一解開,通常都很無趣。黎蘇密會事件,再次證明。

總編輯/馬維敏

 

 

澳洲 力拚全球10大富國

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372  | 0  | 1  |  |

澳洲政府28日提出雄心勃勃的「澳洲之亞洲世紀」長遠計畫,力求擴大與中國及其他新興亞洲經濟體的交流,使澳洲在2025年躋身全球十大富有國家行列。

名為「澳洲之亞洲世紀」的全面政策藍圖為澳洲未來13年訂定一系列目標,要在中國與印度現代化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之際,抓住亞洲迅速崛起的機會。

 

澳洲計畫在2025年之前把亞洲貿易產值占澳洲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提高至三分之一,高於當前的四分之一,其中特別著重與中國、印度的商業關係。

 

澳洲總理吉拉德表示:「亞洲崛起的規模與步調很驚人,具重大機會與挑戰。」她指出,澳洲長久來把亞洲視為「種族、軍事與經濟上的威脅」,但亞洲過去30年來發生巨大變革,「如今我們需要新的改變」。

 

吉拉德說,澳洲人均GDP2025年應會躍升至全球前十名,加入卡達、新加坡、香港、汶萊、阿聯與美國的行列。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澳洲當前排第13名。

 

降低貿易壁壘

 

吉拉德指出,中國、印度、印尼、日本、南韓與美國將是澳洲的重要夥伴,亞洲中產階級興起將為保健、老年照護、糧食與旅遊等產業帶來機會。

 

澳洲的目標還包括吸引更多亞洲投資並降低貿易壁壘,但未提出要修改外國投資法,例如加強審查海外國有企業的投資計畫。

 

這份藍圖聚焦於教育與商業。吉拉德指出到了2025年,澳洲學校體系將是全球五個最佳體系之一,並擁有十所全球前100大最佳大學。

 

未來所有澳洲學童將能夠學習華語、印度語、日語或印尼語。吉拉德宣布,全澳洲學校都將與亞洲學校合作,發展這四種「優先」語言課程。

 

吉拉德還表示,三分之一的資深公務員在2025年前「將擁有亞洲的深度經驗與知識」,但未詳述如何評估這些經驗與知識的程度。

 

澳洲財長史旺指出,亞洲將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生產與消費地區,亞洲經濟產值這個十年將超越歐洲與北美合計產值。史旺說,亞洲人均財富至2025年將躍增一倍,連最保守的預測都指屆時全球十大經濟體將有四個在亞洲。

 

 

非洲資產 投資新寵

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

October 29, 2012 06:00 AM | 460  | 0  | 1  |  |

由於全球利率持續下滑和經濟成長低迷,想賺錢的投資人紛紛轉向非洲。

華爾街日報報導,尚比亞上月標售十年期的全球債券籌資7.5億美元,吸引逾15倍的超額認購;奈及利亞標售3000萬奈拉(19.2萬美元)的五年期債券也獲得兩倍超額認購。另外,盧安達打算明年6月前發行全球債券,肯亞則計畫最快明年發債。

 

道瓊報導,由於美國聯準會(Fed)等主要央行壓低利率並收購已開發市場債券,渴求豐厚報酬的投資人紛紛轉往新市場。新興組合基金全球研究公司(EPFR)指出,截至8月底的一年內,專門投資非洲的基金吸金25.3億美元,比前12個月增加15%

 

資本經濟學公司(Capital Economics)指出,今年迄10月,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奈及利亞和納米比亞發行的全球債券殖利率平均下滑約2.5個百分點。

 

報導指出,ING投資管理公司新興市場主權債主管阿塞林(Marcelo Assalin)說:「為尋找豐厚報酬,投資人被迫轉向非洲這個新市場。」經濟學家則說,由於非洲有更多民主選舉,加上政府更透明化且更積極吸引外資,投資人對非洲的穩定愈來愈有信心。

 

許多非洲國家籌資是為了興建現代的高速公路、港口和電力網。比起發行海外債券,透過傳統管道(例如向富國和跨國債權人貸款或請求金援)籌資將帶來更多政治的不確定性。

 

據報導,非洲仍有許多國家還沒準備好迎接國際投資人。這塊大陸武裝衝突不斷,例如蘇丹和南蘇丹爆發石油糾紛、剛果民主共和國存在叛亂團體。另外,面臨宗教暴力威脅的奈及利亞也仍令投資人擔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