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1《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更多中國資訊請瀏覽:http://redchina.ning.com

 

重返亞洲;馬更年;跨年反媒壟斷;孤獨崛;美媒爆共還沒完;1中女嫁5榮民;ROC是啥;南方朔批吳

 

回到台灣,

迎接元旦;

恭賀新年,

任重道遠。

林保華敬賀

 

〈林保華專欄〉「重返亞洲」的戰略對決

 

日本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大勝,安倍晉三出任首相,與韓國朴槿惠當選總統,都是東亞政局右轉的表現。究其政治上的原因,都與中國及朝鮮的窮兵黷武有關。各國民眾需要有一個堅強的政府來捍衛自己的安全;也是在呼應美國的「重返亞洲」。

 

十二月初我到日本參加第二屆「促進亞洲民主化東京大會」,其內容還包括紀念日本與印度建交六十週年,在在顯示當今日本朝野的戰略思維,要聯合亞洲的民主力量,以制衡來自獨裁國家的軍事威脅。

 

與會的西藏、維吾爾、南蒙古、北韓、越南、緬甸各族,都還在獨裁統治下,台灣怎麼與他們在一起?想來在主辦者看來,台灣不但還受到中國獨裁統治併吞的威脅,台灣自身的民主也還有重大缺陷,威權的餘緒還在飄蕩。

 

不管人們對歐巴馬政府有多少批評,但是我對他的「重返亞洲」(實際上是中東以東的亞洲)政策非常肯定。尤其國務卿希拉蕊為此嘔心瀝血;歐巴馬連任後,也立即出訪緬甸、柬埔寨、泰國,抑制中國的南進。問題是親中的凱瑞接任國務卿後,會不會前功盡棄!

 

十二月九日晚上我在東京台灣研究論壇講完「習近平時代的中國」以後,與台灣及日本的朋友去吃消夜,我開玩笑說,我們夫婦比歐巴馬還早從美國「重返亞洲」。當然,那時這個意識並不明確,只是感受到台灣的危機,對小布希把重兵放在中東,姑息中國與北韓不以為然,包括對台灣戰略地位的漠視。

 

環顧全球,當今最大的獨裁國家就是中國,它也是包括北韓在內的許多小獨裁者的後台。北韓的核武器與飛彈從無到有,就是美國相信中國可以管好北韓,而不認為兩者朋比為奸。這次北韓「試射」衛星·戲弄全球,再次證明這點。可是外媒還熱中於報導金正恩有意「改革開放」。

 

當年日本經濟起飛,沒有出現「日本威脅論」,因為日本是民主國家;而中國卻不斷發出戰爭叫囂,還派艦隊到處揚威,令許多國家膽戰心驚,這也是亞洲國家歡迎美國「重返亞洲」的原因。西方國家不反對中國的崛起,反對的是走軍事法西斯道路威脅區域穩定與世界和平。

 

美國「重返亞洲」不止是軍事力量的重返,更重要的是,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的戰略對決。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對決,更應該是意識形態上的對決,也就是要推動中國改革,接受普世價值,避免戰爭的發生。

 

過去的一年,西方國家協助中共擊敗薄熙來,把中國帶到法西斯道路上的企圖;未來的一年,美國應該利用對黑錢的監控,幫助中國反腐敗,揪出最腐敗、最反動的特權集團,掃除中國政治改革的阻力。這樣的「干涉內政」,中國老百姓不會反對,也讓極端的中國民族主義破功。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自由時報  2012.12.26

 

 

蘋論:政府怕啥

20130101    台蘋

馬總統近年來印堂發暗,只要上了國際新聞都不是好事。剛被《經濟學人》虧為bumbler(笨拙)而成為笑柄,不料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據美國之音報導,金門要豎立中國六四運動的民主符號──民主女神像,並由創造女神像的中國旅美藝術家陳維明於去年(2012年)1月與金門縣政府簽約,將像豎立於金門距大陸最近的海岸線上。後來疑因馬擔憂北京不悅,下令金門縣政府毀約。

 

深怕「北京不悅」

陳維明去年(2012年)7月控告馬干預毀約,遭美國紐約南區聯邦法院判決馬敗訴,須賠償2200萬美元(約6.4億台幣)。誰賠這筆錢?北京龍心大悅之餘賞賜下來替馬理賠嗎?馬自己賠嗎?國民黨黨產賠嗎?都不是,是你我滿臉豆花的死老百姓繳稅來賠。或者馬抵死不賠,結果是美國法院拍賣我國在美資產,還是拐個彎由你我來賠。

「北京不悅」是馬政府的恐懼總和。正巧北京領導層都剛好50、60歲,更年期正旺,喜怒無常,量小氣淺,非常容易被得罪。馬只好忍住自己的更年期症候群,先安撫好北京老爺們的更年期壞脾氣再說了。

 

 

(林保華按:陳維明理念堅定,更是實幹家。他已於去年十月,隻身到敘利亞參加反抗軍,實在是個傳奇人物。)

 

金門拒民主女神像 中國旅美藝術家在美告馬

 

陳維明去年來台推動民主女神像豎立在金門,但和金門縣府簽約不到一天就生變,他因此在美控告馬總統及金門文化局長,並求償二千二百萬美元。圖為去年一月十九日,陳維明由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執行長楊月清陪同召開記者會指控,他以海外觀選團名義來台,但抵台就遭剔除在觀選團名單外,總統大選前還接到警方關切電話。(資料照,記者蘇永耀攝)

 

〔記者陳慧萍、吳正庭/綜合報導〕馬英九總統宣示捍衛民主人權,但中華民國轄下的金門卻容不下民主女神像,還被中國旅美藝術家陳維明在美國提起訴訟告「馬總統」!陳維明是在去年一月與金門縣政府簽約,計畫將「民主女神像」豎立在金門海岸線,但金門縣府不到一天就變卦,陳維明憤而在美國狀告馬英九總統及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求償二千二百萬美元(六.四億台幣)。

 

香港媒體指我敗訴須賠償

 

香港蘋果日報上月廿七日報導,紐約州南區聯邦法院近日以被告缺席為由,判決原告勝訴,意即我政府必須付出高達六.四億台幣的鉅額賠償金。外交部昨天證實,馬總統確實被陳維明在美國提告求償,但外交部強調,這起訴訟還在進行中,我方根本還未正式出庭,所謂敗訴的訊息不正確。

 

外交部:訴訟還在進行中

 

陳維明是在去年一月十七日代表美國「民主女神基金會」與金門縣政府簽約,確定雙方合作投資,在金門海岸線上,建立一座高六十四米的民主女神塑像,以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但合約生效不到一天就喊停;陳認為馬政府屈從中國壓力才毀約,去年七月在美國提起民事訴訟,向馬英九和李錫隆求償二千二百萬美元。

 

根據TVBS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報導,陳維明表示,他之所以提告,理由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遇到種種困境,馬政府為什麼會?有人說是有對岸壓力」。

 

針對這起總統被越洋提告的訴訟案,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昨表示,我駐紐約辦事處在去年十月上旬接獲通知,但法院文書送達有瑕疵,且書記官沒有注意到送達程序合法性,才會依原告申請發出「缺席證明」,但這並不表示法院已做出判決。

 

夏季昌表示,我駐美代表處已委託紐約律師向法院呈遞書狀申請展延,法院也已裁示同意,並訂於一月廿五日開庭,屆時我方將提出「主權豁免」請法院裁量。

 

金門縣府:藝術品染上政治

 

據熟悉內情官員透露,全案是因金門縣府在和陳維明簽約後,才發現財源不足,決定解約。

 

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則說,當初的確和陳簽下「意向書」,但希望在金門豎立的「民主女神像」是一件單純的藝術品,不應含有政治因素。

 

李錫隆表示,由於陳維明要求民主女神像得面向中國,且要放在兩岸旅客進出的小三通碼頭附近,已失去只是單純藝術品的意義。

 

律師黃帝穎指出,馬英九總統被一狀告上美國法院,已重傷台灣民主形象,賠上政府誠信,若判決敗訴,屆時這筆高額賠償金恐將由國庫支出,由全民買單。

自由時報

 

 

守護民主齊聚自由廣場 歐美日港學生預錄影片聲援/反媒體壟斷 2000學子跨年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晚前往守夜現場,為學生們加油打氣。(記者叢昌瑾攝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跨年守夜活動昨晚在自由廣場舉行,青年學子們身著厚重衣物,冒著嚴寒表達理念。(記者叢昌瑾攝)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午夜過後也前往自由廣場探視學生,落款表達支持。(記者叢昌瑾攝)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跨年守夜活動昨晚在自由廣場舉行,青年學子們身著厚重衣物,冒著嚴寒表達理念。(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在這深沉寒冷的黑夜,大家必須團結,捍衛對台灣民主與公民社會相當重要的新聞自由,在面對資本壟斷與中國干預的問題下,要窮盡一切努力,保衛台灣的民主體制,否則我們的國家將走入危機、台灣民主將要陪葬,而年輕人的未來更將土崩瓦解。」

來自台大、成大、清大、靜宜、屏科大、東華、金門大學及澎湖科大等全國各地卅所大學的逾二千名學生及公民,昨晚齊聚自由廣場,展開反媒體壟斷跨年守夜及元旦行動,他們怒吼:「馬政府無能,被財團綁架,反對媒體壟斷、捍衛新聞自由、正視中國因素。」為了守護台灣的言論自由、反對媒體被壟斷,學生們忍耐酷寒,選擇坐在廣場上,共同度過二○一二年最後一夜。

從旺中併購中嘉案開始,台灣年輕學子對於媒體壟斷疑慮產生危機意識,展開一系列抗議行動。除了學生和老師加入反媒體壟斷連署,連美國、馬雅、南極等世界各地的台裔學生也都加入。昨晚在跨年倒數後,歐美日等至少四十所大學留學生及香港學民思潮也以預錄影片隔海聲援。

陳為廷:要爭取實質的民主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總召集人、台大學生林飛帆表示,年輕人憂心國家在跨國資本的蠶食鯨吞,在強大鄰國的處心積慮下,一步一步地成為有力者施展權力的屠宰場,因此不僅要抗拒眼前的中國因素,更要建立起足以鞏固公共利益的人民主權。

多次遭旺中集團等媒體點名攻擊的清大學生陳為廷則表示,每個世代年輕人都有要解決和回應的問題,廿二年前同樣的地點有野百合學運,那時的年輕人成功打倒威權政府,但那個世代爭取的民主,迄今還只是形式上的民主。廿二年後,這一代年輕人要爭取實質的民主,面對崛起的中國以強大的資本侵略,形成對民主更進一步的壓迫,歷史任務要回應新的使命。

緊盯政府速訂反媒體壟斷法

凌晨零點、從二○一二年正式跨入二○一三年之際,全場人士高聲宣讀聯合聲明,他們怒吼指出,中國政府企圖透過政商利益交換、併購台灣媒體,進一步掌控台灣的輿論,企圖透過親中的台灣資本家壟斷媒體來削弱台灣的民主體制、抹煞台灣的主權。

上千名學生更誓言,將繼續緊盯公平會嚴格審查媒體併購案,也呼籲NCC、立法院等政府相關單位加速催生反媒體壟斷法,並要求編輯室公約入法,致力探索媒體公共化。同時,將串連校園刊物,透過網路,建立貫串全國校園的草根媒體網絡,讓大學校園成為對抗有力者的基地。

在高喊反媒體壟斷、維護台灣公民言論空間的聲聲訴求中,有學生感動得紅了眼眶,還有人啞了嗓子,但還是禁不住熱情而不斷鼓掌喝采地為彼此打氣。

蘇貞昌聲援 民眾送甜湯打氣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等在野黨領袖也到場聲援,台大教授張錦華、政大教授馮建三等學者、學生和公民團體代表輪番上台演講,每個講者一說完,全場爆出鼓掌聲給予喝采,熱心民眾陸續送來熱甜湯等物資打氣。

凌晨3點後轉往凱道靜坐

現場學生在守夜到凌晨三點後,轉往凱達格蘭大道靜坐,參加六點升旗典禮。政大歷史系學生林楷翔表示,馬政府無法迴避中國問題,學生們都期待馬英九總統能在今天元旦公告中公開表態,提出具體解決措施。若馬總統未正面回應,不排除採取更大規模抗議行動。

 

 

民團期許 反壟之火燒下去

 

獨立台灣會創始人史明(見圖)、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及全球綠人台灣之友會理事潘翰聲也到現場為學生們加油打氣。(記者叢昌瑾攝)

 

獨立台灣會創始人史明、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及全球綠人台灣之友會理事潘翰聲(見圖)也到現場為學生們加油打氣。(記者叢昌瑾攝)

 

獨立台灣會創始人史明、紀錄片導演李惠仁(見圖)及全球綠人台灣之友會理事潘翰聲也到現場為學生們加油打氣。(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學生團體靜坐跨年呼籲各界反媒體壟斷,各界紛紛聲援;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廖本全表示,一旦媒體被財閥壟斷,甚至背後還有政治幽靈欲吞噬台灣民主果實,事情將非常嚴重,不管政府多冷漠,參與反媒體壟斷行動的年輕人要讓政府知道大家有多熱烈。導演李惠仁也到場聲援,他期許在場學生反媒體壟斷的這把火不要熄,大家要一棒接一棒,讓這把火燒下去。

張錦華:蔡衍明自己戴紅帽

台權會會長賴中強 、台大新研所所長洪貞玲 、都改盟高若有 、記協會長陳曉宜等多位學者及公民團體均到場聲援。台大教授張錦華致詞說:「在場年輕人沒有去看煙火,但你們每個人的堅持,比煙火更燦爛更長久。」張錦華對中時集團廣告攻擊則公開回應指出,不是她替所有台商扣紅帽子,是旺中集團老闆蔡衍明自己替自己戴上紅帽子,包括向中國國台辦報告併購台灣媒體、無法避免中國關說等等。

高齡九十多歲的獨立台灣會創始人史明,昨晚被扶著上台,他表示,言論自由是台灣民主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大部分的媒體被親中派壟斷,將危及台灣生存,年輕人要打拚,要有本土的理念和立場,用戰術戰略保護台灣人做自己的主人。

瞿海源:堅定支持學生訴求

中研院學者瞿海源到場聲援,野百合學運時帶著學生上街頭,他很感慨表示,未料台灣現在還是要面對這樣的威脅,但台灣學子對國家和社會的熱情從未減少過,一棒接一棒,一代比一代更強,堅定支持學生們反壟斷訴求。

全球綠人台灣之友會理事潘翰聲帶著六歲女兒參加反壟斷行動,他表示,大家要清楚了解反媒體壟斷是全民應關心的大事,希望新的一年,反媒體壟斷和反核都能成功。

勞工陣線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洪敬舒也表示,台灣媒體若被財團壟斷,媒體幫大老闆服務,勞工將更無可發聲的空間,被剝削時更無可以伸張正義的可能。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晚也到場聲援,在現場待四十分鐘,但未上台發言,僅在面對媒體訪問時表示,「反媒體壟斷法」的立法,因國民黨反對,目前沒有進展,一月十三日要舉辦嗆馬大遊行,之前香港舉辦反洗腦大遊行,希望台灣不要成為下一個香港。

自由時報

 

 

司馬觀點:中國孤獨崛起 (江春男)

20130101    台蘋

中國綜合國力日強,國際上的影響力日增,它在全球受歡迎國家的排名也在上升中,可惜,這不是遠悅近來,鄰近國家對中國好感度都在下降中。

中國被自己的愛國主義蒙住眼睛,看不到別人眼中的中國。釣魚台激起強烈的反日情緒,但這種惡感是雙向的,日本不必談了,韓國對中國的負面評價上升,印尼對中國的好感大跌,俄羅斯也下滑。

 

找不到盟友知音

不少中國學者大力吹捧具有中國社會尚義特色的統治模式,認為它比西方模式,更適合發展中國家。遺憾的是,中國模式在拉丁美洲和非洲都找不到信徒,在中東被阿拉伯之春所否定,即使共產黨兄弟如古巴、越南、北韓也找不到知音。

「中國的確在崛起,但只是孤獨的崛起」,從日本到寮國,亞洲鄰邦的經濟前途均與中國分不開,中國與1020個國家為鄰,但中國找不到真正盟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被核武四面包圍的國家,也是唯一被大國從近海可以圍堵的國家。

中國在崛起中,但一個國家不可能通過武力和經濟的快速增長而真正崛起,關鍵因素在於制度,文化和價值觀,中國這方面仍很蒼白,只能孤獨地崛起。

 

 

政治局:新年高壓反腐

 

【明報專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昨日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中紀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1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要求嚴格執行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中新社報道,昨日的會議要求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嚴格執行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制止奢侈浪費。會議指出,反腐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一些領域易出現消極腐敗,個別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嚴重違紀違法,須堅定果斷剎風整紀,加大辦案力度,並且要注重深化改革,健全體制機制,加強源頭治理。

 

會議同意今年1月召開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學者爆彭博社八大元老家族斂財報導內幕 還沒完

——權力的世襲使權貴家族能夠肆無忌憚斂財

【阿波羅新聞網2013-01-01訊】

作者: 夏業良

 

夏業良:“這次彭博社是大面積地把主要的家族都曝光,

但是還沒有曝完,只是曝了一部分。其實這些資訊都是國

內的人提供的。”中共的權貴家族為什麼能夠掌控中國的

主要國營企業,斂聚驚人的個人財富呢?著名經濟學家和

政治評論人士夏業良揭示了一件往事:當年陳雲的一個提

議,經過鄧小平默許後,導致權貴家族對權力的世襲,正

是權力的世襲使得權貴家族能夠肆無忌憚的斂財。

 

美國彭博通訊社近日發表長篇報導,揭露中共權貴家族的

後人掌控了中國主要國營企業,斂聚驚人的個人財富。夏

業良表示:“這次彭博社是大面積地把主要的家族都曝光

,但是還沒有曝完,只是曝了一部分。其實這些資訊都是

國內的人提供的。如果國內的媒體在重壓下不敢報導,有

國際媒體幫助,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開頭。有國際媒體幫

忙報導,雖然透明化、公開化還不能完全實現,但至少撕

開了一個口子,我對這種現象感到高興。”

 

那麼,中共權貴家族的後人為什麼能夠肆無忌憚的斂財呢

?夏業良向記者揭示了當年中共元老陳雲的一項提議,夏

業良說:“陳雲曾有個著名的說法,叫做江山是我們打下

來的,因此繼承這個江山也應該是我們的後代。而且他提

出一個家庭至少出一個人,出一個人的意思是掌握大權。

鄧小平默許了這個提議,後來就形成了一個規矩,每一個

家庭都有一個有權力的人,家裏的其他人就可以大量的斂

財。總的來講,反腐從89‘六四’到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

,不但腐敗程度沒有降低,反而愈演愈烈了。”

 

十八大後,中共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上任,表現出反腐的決

心。夏業良指出,對新一屆領導的反腐不必過度解讀,我

們從看到的近期案例,還看不出有根本改變的跡象。他說

:“共產黨的反腐總是口號式的,包括這一輪習近平說要

反腐。我們看到的主要是中低級官員,還沒有涉及到真正

的高級官員,我們要看下一步他是不是敢打大老虎,而不

是打一些小的。另一方面,反腐的方式,我覺得應該透明

化,最重要的方式是通過媒體來監督,也就是媒體有公開

報導的權力,不須經過任何審查。然後,反腐應該是體制

外的反腐,不能光靠中紀委,而且他們搞的的那個雙規是

與法治背道而馳的。所謂雙規就是一種破壞法治的做法,

刑不上大夫的體現,到了一定級別,不能法律直接介入,

而是要通過黨內來處理。”

 

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評論人士夏業良,是北京大學外國經

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華人百名公共知識份子之一。他

目前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從事訪問和研究工作

 

夏業良指出:在現有的體制下,中共反腐,即使能夠打幾

隻大老虎,也不可能觸及如彭博通訊社所揭露的權貴家族

掌控國營企業斂財這樣的根本問題。他說:“一般的反腐

敗,拿誰開刀,肯定有個權衡利弊。往往拿已經失去權勢

的人開刀,借用這種開刀打擊異己力量,來給自己立威,

同時也能增加自己的名望。但是要真正涉及利益集團的時

候,那就可能非常謹慎。所以我們不能有太高的期望。”

 

/uploadfile/2013/0101/20130101040805272.jpg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自由亞洲

 

 

彭博調查報導:中共八老 後代成鉅富

要聞組綜合27日電

December 28, 2012 06:05 AM | 52888  | 155  | 29  |  |

彭博新聞社26日發表長篇報導,描述中共建國元老的後代們聚斂巨額財富的狀況。這篇題為「毛澤東的戰友們的後代成為資本主義新貴」的報導,披露了中共「八老」的103名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多數都靠權貴關係成為鉅富。

所謂「八老」是指鄧小平、王震、陳雲、李先念、彭真、宋任窮、楊尚昆和薄一波等八位中共元老,彭博新聞社的報導形容他們在中國的地位和華盛頓及傑佛遜在美國的地位類似。

 

報導說,「八老」後代中有26人運營主導經濟的國有企業,或擔任這些企業的高管,其中王震之子王軍、鄧小平女婿賀平和陳雲之子陳元三人領導和運營的公司2011年的總市值為16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年度經濟總產值的五分之一還要多。

 

報導說,這些家庭受惠於他們控制的國有企業,當他們擁抱市場經濟時積累了大量私人財富。報導還說,103人中的43人經營自己的企業,或成為私營企業高管。

 

報導援引曾在香港擔任法國興業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師的Glenn Maguire說,「證據確鑿無疑:『八老』的直系家屬和後代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間,從國企市場化改革中攫取了大量財富和特權。」

 

這是彭博新聞社繼今年最早率先披露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家族資產後,繼續調查報導中共元老後代致富的現狀與原因。除彭博新聞社外,紐約時報也在今年三度調查報導即將引退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家族擁有巨額財產的故事,溫家寶已透過律師否認報導內容,並表示保留法律追訴權利。但這種曝光領導人財產的資訊已在中共黨內掀起波瀾,官員公開個人財產已成為當前的民意。

 

彭博在這篇長文報導說,中共「八老」都已離世,其中除三人外都活到了90多歲。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文革」時期被放逐,又在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逐步掌權。

 

彭博新聞社的報導在介紹「八老」後代聚斂財富的狀況時特別提到了王震的兒子王軍。

 

報導說,現年71歲的王軍幫助建立了中國最大的兩個國企帝國:中信集團是一家國有投資巨鱷,中共建政以來第一家在海外出售債券的中國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則一度是軍隊公司,出售武器,並在非洲開採石油。

 

報導還說,王軍的女兒王京京在澳洲受教育,在一份商業文件中的家庭住址是一所價值700萬美元的香港公寓。

 

王京京的女兒、21歲的Clare在社交網站上詳細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從她所上的瑞士寄宿學校到機場商務艙的休息室。她在824貼出的「一日見聞」包括一隻Lady Dior手袋、一雙金釘Valentino鞋和一條Alexander McQueen項鏈。這些飾物價值5000美元,比一個普通北京工人半年的工資還多。

 

報導還說,即使在「八老」後代中也有人對他們所稱的「太子黨」集團的貪婪感到擔憂。

 

報導援引宋任窮現年67歲的兒子宋克荒的話說,「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人對中國的革命、獨立和解放沒有任何貢獻。現在一些人利用父母的地位搜刮錢財,公眾當然憤怒,他們有權憤怒」。

 

 

紐時:戴相龍女婿低價買平保大賺

 

【明報專訊】調查溫家寶家人財產的《紐約紐報》記者巴博薩昨日再發表一篇關於平安保險的調查報道,指在2002年期間,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的親屬控制的投資公司,以「極好的價錢」購得大量平安保險的股份,此後平安股份大漲,該公司獲得超過30億美元的巨額利潤。

 

報道稱,購買這部分平安股份的鼎和創業投資(Dinghe Venture Capital),由多個投資公司控制,其中兩間由戴相龍女婿車豐(Che Feng)成立,其他則與車豐的親戚及商業伙伴有關連。鼎和在2002年以5500萬美元購入的平保股份,到2007年股價已達31億美元。其中6650股是鼎和從國有中遠集團(Cosco)處購得,價錢平均每股40美分。同年豐集團購買平保股份,價錢是其4倍,每股1.6美元。

 

戴女婿車豐否認曾持股份

 

報道稱,鼎和在2002年還獲得海通證券公司的大筆股份。2007年,戴相龍的妻子柯用珍在海通出任監事會成員。車豐後來獲得親友控制的公司提名,2006年到2009年期間在平保監事會任職。車豐發言人透過電郵否認曾持有平保股份,並指另一名購買了平保股份的商人遇到財政困難,故將股份售予車豐親友持有的公司。 《紐時》稱,沒有證據顯示戴相龍對這些交易知情。

 

 

紐時記者續證受阻 攜眷抵港過年

 

【明報專訊】繼半島電視台駐北京記者陳嘉韻因無法續簽記者簽證被迫離開中國後,《紐約時報》新入職記者儲百亮(圖)也因無法獲得記者證,昨日攜妻女抵達香港,等待審批,《紐時》對此表示遺憾。《紐時》在十八大召開前刊文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家人擁有巨額財產後,有傳聞稱官方要求停辦新任《紐時》記者證件的消息,但撰寫溫家財產新聞的巴博薩等原已在內地工作的《紐時》記者,在這篇報道刊登後仍獲續簽簽證。

 

儲百亮(Chris Buckley)昨日向本報證實,由於他原有簽證過期,且官方遲遲未審批新的記者簽證,已經在中國報道新聞15年的他,昨日離開中國大陸到達香港。他的妻子、女兒的簽證都是依附於他的記者簽證,因此她們也必須隨儲一同離開。儲表示,他仍想留在中國工作,但拒絕透露更多信息。

 

曾向溫總提問王立軍事件

 

儲百亮自1997年開始在中國從事新聞工作,去年1015日加入《紐約時報》,此前供職於路透社。在十八大前夕的政治新聞報道中,路透社較為活躍,儲也參加其中。去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正是儲向總理溫家寶提問對王立軍事件後的重慶領導層是否還有信心,這一問題引出溫對薄熙來極為嚴厲的批評,薄在次日被撤去重慶市委書記一職。

 

《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稱,儲在行內以「視角平衡與有毅力」著稱。

 

總編表遺憾 促盡快審批

 

《紐時》執行總編艾布蘭森(Jill Abramson 昨日回覆本報電郵查詢稱,《紐時》不止一次請求中國當局續簽儲百亮的記者簽證,但儲仍被迫離開中國大陸,報社對此表示遺憾。她希望當局能盡快給儲審批簽證。

 

她還希望當局盡快審批另一新入職記者潘公凱(Philip Pan)的簽證。原定接任《紐時》北京記者站站長的潘公凱(Philip Pan),約9個月前已提交記者證申請,但至今仍在香港等待審批。

 

《紐時》曾披露溫家財產

 

去年10月下旬,《紐時》記者巴博薩(David Barboza)出版長篇報道,披露溫家寶家人的財產狀,引來中方強烈不滿。有傳聞稱,潘、儲兩人簽證不獲批,是當局對《紐時》的報復。

 

外國駐華記者續簽記者簽證時,通常需要先獲發記者證以申請新簽證,全過程需時約兩周,若更換工作機構,簽證續簽則需時12個月。當局過往亦曾拖延審批記者簽證,並且不說明原因。去年5月,半島電視台駐京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因為簽證無法續簽,被迫離開中國。無國界記者去年1月公布新聞自由指數,中國在179個國家與地區中排名174

 

明報記者

 

 

習近平河北冒雪「看真貧」

訪革命老區 怒斥挪用扶貧錢

 

【明報專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前日和昨日赴革命老區河北省阜平縣進行扶貧考察,冒白雪到太行山區路探訪困難農戶,強調要「了解我國的真實貧困狀態」,並對扶貧款被截流、挪用表示「憤怒」。有專家指出,習近平「南巡」後第二站到革命老區,是要向老區致意。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10嚴寒中到全國重點貧困縣河北阜平,考察扶貧工作。他對當地官員表示,此行是為了「窺一斑知全豹」,「如能看到真貧,從北京3個半小時的路程就值了」。習昨早到當地駱駝灣村村民唐榮斌家,脫下鞋子,盤腿坐在火炕(北方農村以磚土砌成、下方燒炭或柴取暖的)上,詢問唐家收入、取暖、教育、醫療等問題,叮囑唐榮斌要「把孫子教育抓好」。隨後,習近平揭開鍋蓋看唐家的蘿蔔、饅頭等,與河北省委書記張慶黎一同試吃。

 

「走遠點看真實也值得」

 

習近平一行又前往顧家台村,女村民唐宗秀挽他的手臂,與他聊天。習近平在村委會直斥「我非常不滿意,甚至憤怒的是,扶貧款項被截流和挪做他用,和救災款被挪用一樣,那是犯罪行為,必須堅決杜絕、堅決反對、堅決查處」。調研全程,習近平一再提及要看到中國真實的貧窮狀,「你們得讓我看到真正情,不看那些不真實的。所以走得遠一點,哪怕看得少一些,是真實的,才是值得的」。

 

阜平亦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共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央視畫面可見,顧家台村村民家貼有毛澤東像。北京理工大學學者胡星斗說,習近平有向革命老區表態之意,「像過去胡耀邦到一些革命老區去,說感到對不起革命老區,新中國建立這麼多年,老區人民還這麼貧困,習近平去可能也有這個含義」,但主要還是為強調扶貧,讓普通民眾分享改革成果。

 

專家:放下身段仍帶「封建色彩」

 

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同日結束江西及湖北的調研,官媒對習、李的行程進行微博直播,迅速發出照片、電視片段和專家評論。胡星斗認為,新一代中央領導這種親民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官本位體制下的「放下身段」,實際上仍帶有「明君清官」意識的封建色彩;而現代社會更強調官員應該是民主監督下的公僕。「當然在目前情下習近平這種親民會贏得很多掌聲,但如果以後他沒有什作為,那這種掌聲也可能是短暫、廉價的」。

明報記者

 

 

盡論中國:宣傳習李 弄巧成拙

李平

 

自中共十八大之後,官方宣傳習近平、李克強的攻勢一波接一波,近日更用微博直播兩人踏雪探訪貧困農戶的情況,習近平一句要看到「真貧」的表態,李克強一幅站在農戶身後的合照,都有助塑造習李親民形象。但是,新領導人上台之後享有政治蜜月期的長短,不只取決於官方的宣傳,更取決於官方的行動與民間的期望有多少交集。

習、李幕後的宣傳團隊,成功利用微博曝光習李下鄉細節,避開傳統媒體的刻板,為他們的形象加分。官方昨日披露習近平在河北山區的晚餐菜單,包括四菜一湯,意在宣傳習近平的節儉,但弄巧成拙的是,宣傳過度也引致網民反彈。畢竟,在一個人均年收入只有900元的山區,四菜一湯的晚餐實在太奢侈。

宣傳隊未必吸收教訓

習南巡深圳、政治局約法八章、中央軍委十條禁令、七常委公佈家庭情況、習李踏雪訪貧,贏得喝采多了,習、李及其幕後的宣傳團隊難免會飄飄然,不見得會吸收今次弄巧成拙的教訓。他們會在意正塑造的習、李個人形象是否符合民意的期望,但不見得會明白當局的每一個政令,都被民眾記在了習、李頭上,每一個悖離民意的政令,都在削減他們為習李形象所加的分數,都在縮短習李的政治蜜月期。

若論習李形象與民意悖離,迄今最嚴重的有三樣,如不能及時引起重視、解決,勢必阻礙習李推動新政。一是擅用微博宣傳與網絡實名制等嚴格管制的悖離,豈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二是表達堅持改革意願與封殺政改呼聲的悖離。習近平外巡首站選定深圳,意在表達堅持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之意,但公共知識分子聯名上書呼籲實施政治改革又遭當局全面封殺,豈不是彰顯習、李改革說是葉公好龍?

三是高呼反貪與漠視網民舉報的悖離。習近平在十八屆政治局首次學習會上就厲聲警告不反貪將亡黨亡國,但當網民舉報省部級甚至中央政治局委員涉貪腐問題,當局又視而不見,豈不是刑不上大夫?

 

 

陳良宇江澤民合照罕登官網

 

【明報專訊】兩大官方網站新華網、人民網前日發布江澤民、李鵬與朱鎔基的退休生活圖輯,其中人民網刊登了已落馬的上海前市委書記陳良宇陪同江澤民視察的照片,這一罕見做法引起外界猜疑。

 

新華網與人民網圖輯配文均取自20065月在《南方周末》刊登的「老常委的卸任生活」,原文講述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尉健行與李嵐清的退休生活,但兩官網只刊登江澤民、李鵬與朱鎔基的圖片,重點在江、李,每人至少有10張照片,但人民網只有1張朱鎔基的照片,新華網也只有3張。

 

不過,人民網圖輯中多了陳良宇在20064月,即他被撤職前5個月陪同江澤民到江的母校上海交大視察的照片。時事評論員潘洪其在微博轉發這張照片,指出「陳在十七大前倒台,現在其照片被人民網刊出,什麼意思?」

 

陳良宇在2006年9月涉嫌違紀被撤職,2008年因受賄濫權罪名判囚18年。

 

 

好友衝破攔阻探劉霞

逗留3分鐘 胡佳﹕她已經要絕望了

 

【明報專訊】繼美聯社記者上月初突破封鎖,探訪被軟禁逾兩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妻子劉霞之後,劉曉波的一批好友,上周五(1228)即劉曉波57歲生日當晚,再突破多名保安攔阻,進入劉家探望劉霞。他們向劉霞轉達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的問候口信,劉霞則表示自己和家人受到當局無窮壓力,對未來已產生絕望。眾人逗留了3分鐘就被當局派人驅離。劉家樓下昨晚加強保安,記者上前即被驅趕。

 

闖關者包括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友漁,北京電視學院教授郝建,維權人士胡佳、劉荻、杜冠宇等,全是劉曉波夫婦的好友。胡佳透露,行動謀劃了數個月,一行人在上周五晚上9時左右,去到北京玉淵南路9號院劉家樓下。劉荻稱,大家一開始先是向樓上叫「劉霞」,劉霞來到窗前,表現得很激動,隔窗口大聲叫大家的名字。「由於擔心上不去,大家都希望馬上把想說的都說出來。」但眾人後來還是決定直接從大門闖進去。

 

上周五晚曉波生日闖關

 

根據胡佳昨日上載至YouTube的短片,屋苑內一片漆黑,眾人掀起門簾,在對講機閘門前遭遇保安。一名保安斥問「你們幹什麼?」闖關人士反問「你幹什麼?」保安回應說「我是值班的」。郝建說,「我找人,找劉霞」,保安說「找劉霞?不行不行」。郝建說,「你是誰?你憑什麼管不行?」此時,劉霞從內打開鐵閘,其中兩名闖關者抱住保安,其他人一擁而入,保安大叫「不行!不行!」但已無法阻止。劉霞高興地上前擁抱朋友,帶大家上樓入屋。

 

擁抱耳語 劉霞眼泛淚光

 

短片中的劉霞很激動,與徐友漁擁抱時眼泛淚光,又多次與他耳語。有朋友問劉霞,「我們上來會不會對你有不好?」劉霞沒有回應,只是搖頭。徐友漁則再三說,探望時間要短,「我們進來了就夠了」,必須在當局干涉之前主動離開,「聽我的,這件事情聽我的」。劉霞雙手合十說「謝謝你們」,又說自己身體「剛好了一些」。她主動勸朋友們離開,「主動走,別等他們來又把我給弄得……」

 

胡佳上載的的短片共長412秒,尾段聽到有人敲門,郝建則用一部錄影機拍攝屋內情。胡佳對本報憶述,他們轉達了昂山素姬的問候口信,以及13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劉曉波夫婦的呼籲,劉霞則一再強調當局向她和家人施加了很大壓力,她已經要絕望了。胡佳又稱,劉霞現在靠藝術創作和讀書度日,「她在強迫自己不能倒下去」。

 

轉達素姬問候諾獎得主呼籲

 

一行人最後被追上來的保安人員驅趕,為免給劉霞帶來麻煩,他們離開劉家,一共只逗留了3分鐘,其間一直在樓下與保安糾纏理論的劉荻說,雙方不斷有肢體碰撞,有保安打電話請求增援。胡佳一行人下樓以後,已有多達10名保安到場,堵住屋苑的後門,拉扯他們的衣服不讓走,還抓他們的肩膀、手臂,語帶威脅「你們別想走了」。所有人在擾攘15分鐘後離開。

 

徐友漁事後在網上發表文章稱,「大家衷心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端,期望劉霞的處境和心情隨新年的到來變好。」

 

本報記者昨傍晚再到劉家,發現樓下門口有保安擺放的子,當記者要進入大門時,兩名便裝男子兇神惡煞衝上來,要記者馬上離開。

 

■短片地址﹕http://youtu.be/VJumioueaAo

明報記者 北京報道

 

 

輸了贏了

北京觀察雲上風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9, 2012 06:00 AM | 1094  | 0  | 0  |  |

今年中國人大常委會的最後一次會議,星期五結束。不少人關注這次會議,是因為會前「人民日報」等三大官媒,加上一個地方報紙「北京日報」,連續集體圍轟網路,要求立法規管。人大常委會突加上討論網路立法的議程。

然而,這次只是官媒集體圍轟,沒有人以主管部門的身分出來講話評論,甚至還有「中國青年報」站出來發表「不同意見」。當然,網路上一片反擊之聲,甚至還有「人肉」人民日報社長腕上數十萬元手錶的行動。

 

所以到閉會這天,大家翹首以待,看這次比較封閉的會議,最後得出的到底是什麼結果。最後結果,是人大常委會拿出了一個「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

 

於是,輸了贏了,誰輸了誰贏了,就成有趣的話題。有人說民眾贏了,因為最後拿出的是「決定」而不是立法,顯示想推動緊急立法的人敗了。有人認為,雖是決定,但定下了「實名制」,所以還是官家贏了。

 

誰輸誰贏,一要看形式,二要看內容。在形式上,人大常委會是作出 「決定」還是安排立法,是有極大不同的。立法之嚴肅性不用解釋, 由立法機關作出「決定」是「中國特色」。「決定」不用國家主席頒布「主席令」實施,通常用於釋法,用途等同行政法,有法律約束力。所以沒有倉促立法,就算是民眾的勝利。

 

而從內容上,這一「決定」同意前台匿名後台實名的安排,雖說等於正式規定網路實名制,這應當算是官方勝了一仗。但同時也可看到,這次「決定」中,有不少條款,對網路服務提供者、對「其他組織和個人」,也提出了多處相應的規限,等於對網路使用者,也提供適當的保護,且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可依。

 

 

丹羽憶座駕遇襲 「要殺就殺吧」

 

【明報專訊】日本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圖)撰文憶述任內工作,提到自己的座駕於2012827在北京遇襲一事。他說,當時不恐懼,只是有點想不通,心想「我到底做了什麼?不要讓我受傷遭罪,要殺就一槍了結我吧」。他最後並未受傷,只是座駕上的日本國旗被搶走。

 

盼消除「日本人=大壞蛋」

 

丹羽在《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的專欄寫道,出任駐華大使期間受到很多批評,尤其是反對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購買」釣魚島計劃。丹羽認為自己只是講出真實情,反而對日本國內沒有出現反對石原的聲音感到奇怪,「為了明哲保身,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噤若寒蟬,營造出一種不能自由發言的氛圍」。

 

他也提到在中國各地走訪時發現各地都在播放反日節目,劇情千篇一律描述日本軍人是大壞蛋。他認為,要令中國人消除根深柢固的「日本人=大壞蛋」的印象,最有效辦法是通過志願者活動等增加與中國人的接觸,當局不應因雙邊關係惡化而削減預算、取消這類活動,因為政治、經濟、外交終歸是為了國民幸福,「應該回到這個出發點多發言和討論」。

 

 

八成國人:中國非強國

 

【明報專訊】《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民調顯示,80%受訪者不認為中國是世界強國;46%認為「重返亞太」的美國在戰略上遏制中國,但同時有52.8%看好中美關係發展。該報引述專家稱,這顯示中國人的大國心態日趨成熟。這項「中國人看世界輿論」調查已是第7年進行,近70%回應者將中日圍繞釣魚島主權的爭端列為2012年度最大國際事件,且對中日關係前景普遍不看好;57%表示中國是他們的「青睞國家」,美國第二受歡迎,也是出國首選。

 

(環球時報)

 

告別高增長 經濟保8將成新常態

記者林則宏北京31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31, 2012 06:00 AM | 548  | 0  | 2  |  |

 

2013年內需消費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主引擎。圖為河北保定一家購物中心推出的年末促銷活動。(新華社)

slideshow

 

旅遊景區拚內需也不落人後,江西省將繼續開展旅遊景區減免門票活動。時間為20131525,期間廬山、井岡山等76個景區減免門票一個月。圖為遊客在廬山景區拍照留影。(新華社)

slideshow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年3月提出的政府工作報告,將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訂為7.5%,為近8年來中國官方首次將經濟增長目標調降至8%以下,被新華社評為2012年中國十大國內新聞事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進榜的財經事件。

今年前三季,中國實質經濟成長率為7.7%。儘管9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都已出現好轉,但估計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低於8%,這不僅是1999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最低的一年,也比近30年中國經濟平均9.9%的增長率少了約2個百分點。

 

因此,2012年對於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中國經濟而言,無疑是告別「高增長」的關鍵性一年。

 

展望來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指出,在流動性寬鬆的情況下,加上2012年的基期偏低,2013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會高於2012年。

 

各家投資機構與學術單位近期發布的報告基本上也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整體表現將優於今年,但也不至於出現超預期彈升,對於明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值多落在8%8.5%之間。新華社更指出,8%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常態」。

 

官方態度與政策調整為不再盲目追求經濟成長速度,從12月中旬召開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論也可明顯看出。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不同的是,今年會議強調要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一場經濟形勢座談中也強調,「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品質、可持續的增長。」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中國經濟現在追求的是「健康持續」的發展,「求快求大」已經不是目標。在此一大前提下,他預估,明年中國將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同時推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則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將由「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逐步轉為「雙輪驅動」(投資、消費),內需尤其是消費將成為拉動中國GDP增長的主引擎。

 

曹遠征指出,2012年中國已提出「十二五」國內貿易規畫,希望從降低流通成本等方面來促進消費。預估2013年,可望推出更多促進消費快速增長的政策,包括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等。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則表示,2013年中國貨幣與財政政策基調雖然沒有改變,依然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結構性減稅、擴大社會融資規模將成為明年宏觀政策的「新看點」。

 

匯豐銀行中國區經濟學家屈宏斌和孫珺瑋預期,2013年中國總體經濟將呈現五大特點:經濟增長溫和反彈、通貨膨脹保持溫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維持寬鬆、金融改革進一步加快,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持續加快。

 

 

民調:港人新年願望 加快民生施政

香港新聞組香港31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31, 2012 06:00 AM | 458  | 0  | 1  |  |

2012年的香港繼續原地踏步,幾乎是乏善可陳,不少問題仍未解決,包括樓價租金高企,貧富懸殊加劇,社會爭拗不絕,施政發展緩慢等,「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展望新一年,大部分受訪者希望港府重點處理民生事務,尤其是高樓價租金的住屋問題,貧富懸殊及通脹上升,希望立法會議員及政黨不要再吵吵鬧鬧,加快推行民生政策,受訪者希望港府盡快調查前特首曾蔭權貪腐事件,杜絕官商勾結等亂象。

多年來港府未能處理好貧富懸殊等深層次矛盾問題,令香港種種亂象不斷惡化,社會各階層互不信任,互不尊重;貧與富、市民與政府、立法與行政互相猜忌與排斥;投機政客阻撓施政等。市民又同時要面對房屋、教育、退休保障、醫療等種種問題,特首梁振英到北京述職時,中央領導人亦特別提到,國際金融危機仍未過去,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還很大,港府要特別關注六大方面工作,包括解決好就業、物價、住房、貧困、環境、老齡化等涉及香港市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星期四至六以街頭問卷及電話形式,訪問271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三成二受訪者希望,在新一年港府加快處理民生問題;三成一希望處理住屋問題;一成六希望港府關注經濟問題;其次是政治問題及就業問題。

 

 

港人現實面

 

謝曦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9, 2012 06:00 AM | 874  | 0  | 4  |  |

港大民意調查中心近日公布一份有關香港人身分認同等問題的調查,結果非常有趣,一般市民如果沒有仔細分析,也許會被這份調查弄得糊塗。因為調查中出現了兩個有趣的數字。

首先,在有關「香港人身分認同」的部分,上升至81.7%,是調查自1997年開始以來的新高。但另一個數字,在「自稱香港人」的部分,分數卻大幅下跌19%,只有27%,而自稱「中國的香港人」或「香港的中國人」的,卻明顯上升。乍看,這兩數組字似乎有矛盾,為什麼對港人的「身分認同」急升,但對「自稱香港人」卻急降,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事實上,只要結合港人的特性來分析,不難看出端倪。

 

近年,從毒奶粉問題、雙非問題、孔慶東的口沫橫飛,還有D&G事件,光復上水,反新界東北三區發展項目等等,不管出現大陸讓人厭惡的事,還是發生在香港加深中港衝突的事情,都使得港人更希望和大陸人畫清界線。這便是調查中「港人身分認同」上升的主因。至於「自稱港人」的比率急速下降,就更有趣,這牽涉到港人數十年來蓄養的特有的能屈能伸的現實個性。

 

儘管港人在「身分認同」一項希望跟大陸人畫清界線,但當對外時,即要「自稱」的時候,還是會希望跟「中國」扯上關係,理由很簡單,這跟中國大陸近20年經濟騰飛有密切關係。多少年來,香港已經被外國商人當作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多少大公司在香港設分公司,最終目的,還是到大陸賺錢。在這種實際考慮之下,港人在別人面前「自稱」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順理成章。

 

如果北京看到此項調查,並能準確分析,應是悲喜參半。喜則港人很現實,北京不用擔心港獨運動蓬勃發展,悲則,北京始終抓不住港人的心。

 

 

學民出動吊臂車 掛倒梁巨型標語

香港新聞組香港31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31, 2012 06:00 AM | 1198  | 0  | 1  |  |

元旦遊行前夕,反政府團體繼續呼籲市民參加遊行。學民思潮昨日出動吊臂車,分別在旺角、銅鑼灣及金鐘吊起巨型標語,號召市民上街「倒梁」。示威人士到達特首辦公室時被警方以人身安全為由,阻止掛上標語,雙方擾攘逾一小時,巨型直幡終在特首辦掛起。此外,警方恐元旦反梁和撐梁兩派遊行爆發衝突,布防3000警力嚴陣以待。

學民思潮十名成員昨日租用吊臂車發起巡遊,團體利用吊臂車將「倒梁爭民主,重奪普選權」等巨型標語吊起,並在旺角、銅鑼灣擺放街站。遊行人士到達金鐘特首辦門外,但當學民思潮成員欲將標語掛上特首辦門外燈柱時,警方以人身安全為由阻止。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對警方做法表示失望,認為做法極不合理。

 

另外,保衛香港自由聯盟昨日宣布元旦遊行安排,團體發言人韓連山指,明日遊行隊伍會從維園出發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他呼籲遊行人士到達政總後繼續留守。他說團體於當日會有成員在灣仔擺放街站,自己有心理準備警方會將其移除,他說一旦見到警方濫權,會作出合適回應,例如將過程拍攝記錄,然後向監警會反映。

 

 

陸配嫁榮民 1女改嫁5

薛凌:上百億被繼承 政府應關切

20130101   台蘋

 

不少老榮民隻身在台,晚年渴望找人結婚作伴。資料照片

【王華╱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薛凌昨說,退輔會最新統計顯示,到去年底止,共一萬八千二百四十八名榮民娶中國籍配偶,其中竟有一千三百名陸配是第二次嫁給榮民、有四十八名嫁第三次、七人嫁過四次、更有一人嫁五次;婚後生子的僅三千六百九十一人,大部分陸配與老榮民結婚生育比率低。

薛凌說,由於老榮民的陸配中不時出現姊妹檔、母女檔,加上老榮民都是隻身在台,並沒有一親等的親屬,陸配成為當然遺產繼承人,但這些榮民的「身後財」高達上百億元,政府應關切這個現象。

 

「希望有人作伴」

退輔會資料也顯示,有五百零六名老榮民與陸配有兩次以上的婚姻關係,其中四百八十六人與陸配結兩次婚,結三次婚有十二人、結四次婚有六人、結五次婚有兩人。

退輔會主委曾金陵曾在立院坦承有許多高齡榮民娶陸配,「我們都會勸這些伯伯,但他們想娶,我們也沒辦法。」退輔會官員昨說,許多人是因某位伯伯娶了陸配,伯伯往生後,其他伯伯也希望有人作伴,陸配遂改嫁。

新住民關懷協會祕書長陳欽緯昨說,確有不少陸配是以結婚為由騙取老榮民財產,她們往往在眷村打麻將物色對象,撒嬌獲取歡心,再以照顧為名同居、結婚。

 

送房還被趕出門

退輔會官員昨舉例說,有名十四年前來台的路姓婦人,先後嫁給三名老榮民,他們過世後,去年與賴姓老榮民交往,並以結婚為餌,要求賴交付百萬元結婚基金,還將房子、轎車贈與她後,即叫賴搬出所贈的房屋,遭賴提告,法官查出路與賴交往時也與李姓老榮民論及婚嫁,判路賠償一百三十萬元。

至於部分老榮民與陸配結婚兩次以上,退輔會官員不諱言,有些是陸配提供金錢給老榮民,但並未同住,目的在取得台灣身分證。

 

榮民與陸配婚姻

陸配嫁榮民次數

5 1

4 7

3 48

2 1300

榮民娶陸配次數

5 2

4 6

3 12

2 486

註:目前陸配人數18248

資料來源:立委薛凌辦公室、退輔會

 

 

蘋論:ROC是啥

20130101    台蘋

 

知道ROC是什麼意思嗎?看看台灣無所不抄襲的現象就知道

了──「欺騙共和國」(Republic Of Cheating)是也。

 

補助計劃抄論文

學期報告抄襲、論文抄襲、調查報告抄襲、升等論文抄襲

、研究論文抄襲、連出國考察回來寫的小報告也抄襲。抄

襲成風表示整個社會包括最需要誠實的學術界都淪為騙子

前幾天有人檢舉台糖出國考察報告抄襲旅行社。這也大驚

小怪嗎?出國考察回來抄旅行社文案是約定俗成的事,行

之有年了。

讓人傷心的是,經建會動支我們繳納的200萬元稅金,委外

做離島建設補助計劃的結案報告,6個章節中竟有1章抄襲

台大碩士論文。但上述機構表示有幾個數字不一樣,不算

抄襲,因此相應不理。但是學術機關的定義,連續5個字完

全一樣就構成抄襲要件。這種狡辯十足的不要臉。

電視綜藝節目、連續劇抄襲日、中、韓、美……,娛樂嘛

,就算了;但學術研究抄襲就罪不可赦。抄襲是國際學術

界的大忌,將失去信用,名譽掃地,永難翻身。國科會每

年花我們鉅額的稅金資助研究,不知道有多少是抄襲的?

 

 

台電70 多撈3千萬退俸

屆退狂加班 增薪資基數「變相搬國庫」

20130101    台蘋

 

台電表示核電廠部分屆退人員須24小時輪班,否則營運有困難。資料照片

【黃揚明、張勵德╱台北報導】台電員工可望領到三個月以上年終獎金,令民眾欣羨不已,民進黨立委李應元昨更爆料,去年台電共七十名屆退員工在退休前半年加班,每月平均加班時數高達二十二點七小時,不但較全體員工平均加班時數超出一倍,且估計每人可多領四十萬元退休金,讓國庫增加近三千萬元支出,「形同變相搬走國庫的錢,非常不合理!」

 

李應元說,主計總處去年度「中央政府附屬單位預算執行要點」明訂國營事業「屆齡退休及專案裁減奉准退休與資遣人員,其離退六個月前,非確有必要,不得申請加班。」為何台電允許七十名屆退員工大量加班?有必要「講清楚說明白」。

 

「不加班難營運」

面對綠委質疑,台電人力資源處長李玉村回應,台電嚴格管控屆退人員加班,但火力、水力、核能電廠及超高壓變電所須二十四小時輪班工作,部分屆退人員仍須參與輪班,否則營運上會有困難。

除了台電,李應元也調閱中油、台糖、台灣自來水公司等國營事業屆退員工加班資料,僅台電仍發放加班費,其餘國營事業幾乎都改以補休或禁止屆退員工加班。他呼籲,台電連年虧損,改革應先從公司經營績效帶頭做起。

 

經濟部曾被糾正

李玉村強調,台電與其他國營事業性質不同,屆退人員仍有必要配合加班,絕非如指控以超時加班增加退休負擔。

李應元說,台電等國營事業員工退休金幾乎都採勞退舊制,根據《勞基法》規定,退休金以退休前半年平均每月薪資作為計算基數,加班費也包含在薪資中,過去不少國營事業屆退員工常在退休前大量加班賺取退休金,監察院還曾對此糾正經濟部,要求嚴格控管國營事業屆退人員加班狀況。

《勞基法》規定,勞退舊制退休金計算方式為前十五年每年兩個基數,之後每年一個基數,最高採計四十五個基數,也就是說,台電年資超過三十年的員工都可領到最高基數退休金。

 

每人多領40萬元

李應元推估,台電員工平均薪資約七萬一千元,換算每月加班二十二小時可增加約九千元加班費,年資三十年以上的屆退員工若每月都加班二十二小時,退休金將暴增約四十萬元,「比二十二K年輕人年薪還多!」台電去年共七十名屆退加班員工,約增加國庫兩千八百萬元退休金支出。

對此,國民黨立委羅淑蕾批:「台電員工退休時薪資已經夠高了,本來退休前就不需額外加班,這是國營事業常見鑽法律漏洞方式,台電應重新檢討加班管控機制,不合理的都該砍掉!」

 

 

辣蘋果:馬英九的2013(余艾苔)

20130101    台蘋

二○一二年對台灣人民而言,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從年初總統大選,馬英九一句「我們贏了」揭開序幕,但最後竟以「憂」字總結,劃下休止符。

 

改革被罵到臭頭

馬英九當選連任後,進行的一連串改革,在在衝擊民眾生活,致使民調一路下滑,民眾痛苦指數卻反向升高。然而他的改革理念全然不對嗎?

諸如他砍掉行之數十年的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也挑戰了多年無法解決的年金制度可能破產的問題,就算復徵證所稅被罵到臭頭,他還是要做,並且向曾贊同課資本利得稅的人喊話,要他們支持這些公平正義的實現。

馬英九很辛苦地做這些努力,無奈人民給的掌聲不多,倒是噓聲不少。如果為政是要順應民意,那馬是不及格,但做為領導者,真的要被民意拖著鼻子走嗎?只能以人民的意見為依歸嗎?實則不然。

 

展魄力重建信心

對人民而言,希望的無非是一位可以振奮民心的領袖,他不用說太多漂亮的話,但是要有讓人懾服的果斷力,以行動代替語言,民眾自然會信了他的話。

所以二○一三年,馬英九非展現魄力不可,人民才能重建對總統的信心,進而才會對台灣有信心。

 

 

吳敦義不誠實的訪談錄!/文﹕南方朔

 

1217《明報》登載了台灣副總統吳敦義的長篇訪談錄,吳是我的老同事也是老友,但那篇訪談錄,無論從歷史及現實觀點來看,都極有問題,不得不論。由於吳是台大歷史系畢業,所以先就史觀而論。

 

古代中國有許多偏安政權,所謂「偏安」,就是這個政權丟掉了中原,局限於東南一隅,由於北歸無望,遂自然而然會形成一種「偏安意識」和「偏安論說」。古代中國有東晉及南宋這兩個最大的「偏安政權」。我最崇拜的明末清初大學問家王夫之(船山)先生,就對這種「偏安政權」有過極銳利的觀察分析。他在《讀通鑑論》裏就如此說東晉﹕「君民朝野,日唯延頸四望,睨樂土而苟安,窮年累歲,志在游移,而無定情,其不愈窮愈蹙,以之於絕地也無幾矣。」他在書中也指出,「晉之敗,敗於上下縱弛,名黃老而實惟貪冒淫逸之是崇。」他的意思是,「偏安政權」由於日子好過,這個政權只剩下貪圖安逸的僥倖心理,而人們都知道國家的存在有許多目的,國家必須有國防,抵禦外侮;國家必須有共同的意識,來團結人心,一個國家不能只靠安逸而一直存在。只貪圖安逸虛無的偏安心理,注定了東晉的沒落。

 

至於南宋的「偏安」,王夫之在《宋論》裏就說得更痛切了。他指出,自南宋的高宗起,「高宗飄搖而無壯志,諸臣高論而無特操……於是而知國之一敗而不可支者」,由於南宋只是苟安講空話,不談根本的道理,於是苟安成了那個時代的主流價值,他指出南宋自秦檜掌權之後,忠勇之士不敢有所激揚,而賢能者也只求安然保泰,苟求無過,即自矜君子。虛假的和平即被大肆吹噓。整個南宋成了沒有骨氣但知苟存的時代。如果我們去讀南宋歷史,當可知南宋在當時的遼金蒙古人之間只是陪笑臉、耍伎倆的嘴臉,一下子向這個稱臣結盟,一下子又和別人結盟,到了最後蒙古左承相伯顏對南宋極為痛恨,表示「宋人無信」,而堅定了滅宋之心。由東晉及南宋的偏安,我們已可看出一個偏安政權會出現「偏安心態」和「偏安論說」,整個政權只想偏安的永遠化,而沒有了大志氣和大格局。

 

今天的國民黨是典型偏安政權

 

而今天的國民黨就是個典型的偏安政權。國民黨從來就不是個愛好和平的政黨。當它從前在中國當權之時,對地方自主的勢力一點也不客氣,一定要以武力征服;當年中國共產黨革命,它也是全力剿共,拒絕和談,國民黨在1949年先去大陸前的那段歷史,其實也沒有多麼光彩。國民黨到了台灣,它對台灣人民其實也沒有多厚道,1947年有「二二八事件」,大量殺害台灣人民,後來的白色恐怖,台灣人民也付出慘痛的代價。今天台灣的民主,絕對不是國民黨的功勞,而是台灣人民的功勞。

 

1949年後,國民黨敗退到了台灣,它和中共本質上仍處於「未完成的內戰關係」,國民黨政府對大陸的地面突襲一直持續到1964年,空戰則到1967年始告停止,海上作戰則到1969年,金門炮擊完全停止則在1978年。在戰爭行為上,這叫做「技術性停火」,它的層次比「條約性停火」低,這意謂兩岸的內戰本質上並未結束,而只是在行為上認為不必而已,主動權仍在北京這邊。

 

因此,兩岸的關係仍處於「未完成的內戰狀態」,它的未來選擇只有兩種,一是以和平方式進行國家的統一,這是北京方面的策略。第二則是抗拒和平統一,使台灣的偏安永遠化,換言之,就是台灣以和平方式獨立。這乃是今天台灣馬政府正在進行中的事,也是吳敦義這篇訪談錄在宣揚的事。

 

今天的國民黨政府也知道,它從1949年被趕出大陸後,它即已失去了中國的宗主權,隨中國的穩定,它已北歸無望,只能求台灣的永久偏安。而在這個時代要永久偏安,其難度其實極大,武力姑不論,在經濟上尤其需要格外努力,必須永遠領先中國,科技要永遠進步,要像南韓一樣,以科技立國,以一個中小國家發展成科技大國。但這需要極強的國家意志,但台灣只是個偏安政權,完全沒有類似於南韓的國家意志。於是遂有了今天這種乞憐式的和平台獨論。

 

今天的台灣在經濟上依賴中國日深,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台灣的重要企業大量西移,今年11月,台灣出口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例高達51.7%,而「海外生產」絕大多數都是大陸生產,這代表了台灣已快速的產業空洞化,中國大陸已抽空了台灣的產業、技術及人力。它造成了台灣年輕人的失業嚴重,平均薪資的下降。台灣的馬英九民意支持度已掉到20%或更低,這個政權已搖搖欲墜。

 

乞憐式的和平台獨論

 

而它對大陸,則說「不統」、「不獨」、「不武」,它不敢公開說獨立,又不要和平統一,自己沒有武力也希望大陸不要用武力,它只是希望永遠保持現狀,也就是以和平方式搞獨立,希望北京給它國際空間。它所謂的和平其實就是一種乞憐式的和平。但最近在搞的卻又是「聯美制中」,這也是北京對馬政府完全不信任的原因。兩岸的籌碼全都在北京這一邊,北京只是在等台灣自己的沉淪而已。吳敦義在訪談錄中話是講得很好聽,但那種和平偏安、和平台獨的調性已很清楚,今天台灣民生日益凋蔽,他都略而不談。因此他的訪談錄,只是一個海外文宣,有太多破綻。他希望北京讓馬政府的偏安能夠永遠,這也是一種一廂情願的說詞,它也是違反了歷史的規則。

 

歷史並不是沒有給過國民黨機會,但它自己失去了那個機會。它在大陸失去了機會,將來甚至也可能失去台灣的機會。今天台灣內部問題重重,國民黨的危機已開始表面化,這都不是文宣詞令可以概括的。所以我認為吳敦義的訪談錄是個誠實不足的訪談錄的原因!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