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8 18《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的評論與其他信息。)
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開羅神騙;安倍談話畫蛇添足;傑出演說 談安倍的終戰紀念文;為什麼日本道歉得總是不足夠?天津大爆炸真相只會石沉大海;柯文哲重申一五新觀點;選舉政見要說明可行性


開羅神騙
(中共黨史學者、資深評論員 林保華)
 
■電影《開羅宣言》海報將毛澤東取代蔣介石,扭曲歷史,惹來兩岸嘩然。
 
紀念二戰結束七十周年,中共拍攝抗日電影以宣揚其偉光正及煽動反日情緒,殆無疑義。這些年來已湧現大量「抗日神劇」,這次的大片更是

錦上添花。然而諸如平型關大捷與百團大戰的大題材,違背毛澤東「一分抗日,二分敷衍,七分發展,十分宣傳」的抗日路線,於是「國際題

材」破門而出,跑出《開羅宣言》這部神「騙」(片)。
一九四三年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與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在開羅的會談,發表的文件在中國稱為《開羅宣言》,有戰後日本

將台灣歸還中國的內容。這才是選擇開拍此片的重要政治目的。但是對《開羅宣言》的有效性有爭議,因為文件沒有這三位與會者的簽署而對

其法律效力大有質疑。
然而因為電影還擺脫不了教科書裏一直灌輸的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洗腦教育,因此即使是國際會議,也必須由毛澤東取代蔣介石

,否則何來「領導」可言?於是出現「以毛代蔣」的電影廣告。
中共抹煞歷史事實其來有自,尤以文革為甚:井岡山會師由朱德與毛澤東改為毛澤東與林彪;天安門檢閱紅衞兵出現換頭術,用鄧小平頭顱取

代陳毅頭顱;「四人幫」後,悼唁毛澤東的照片也失去他們的蹤影。如今中國大地文革回潮,出現以毛澤東出席開羅會議也就理所當然。這只

是宣傳部門還活在過去而已,它無助「解放台灣」,倒是令馬英九相當尷尬。
接下來該探討毛澤東如何從延安「長征」去開羅的?由中共香港地下黨炮製出版的《金陵春夢》有宋美齡在開羅情挑小羅斯福的描寫,是否也

該由江青取代宋美齡?

林保華
中共黨史學者、資深評論員
----------


林保華按:
有關中日戰爭的論述,過去都是以中國的論述為主,即使日本媒體,也多是親中,因此讓安倍利用這個機會,論述一下歷史也無妨。只是現在

不論是哪一方的論述,都缺少當時蘇聯的挑撥作用,尤其利用中國拖住日本來保障自己東部邊界的安全,從而致力西部吞併波羅的海與東歐諸

國。1950年韓戰,蘇聯也是利用中國糾纏美國,自己則經營西部東歐國家與中東。

司馬觀點:安倍談話畫蛇添足(江春男)
2015年08月18日
台蘋

日本首相安倍在二戰70周年,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的歷史,表達深刻反省,由衷道歉之意,內容和村山談話的精神一致,雖然篇幅

增加數倍,但誠意反被稀釋,頗有畫蛇添足之憾。
安倍說,當年西方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國,日俄戰爭鼓舞了亞非殖民地人民,他又說,日本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重大打擊,才走上侵略戰爭的道

路。這些也許都是事實,但有誠心道歉的人不應講這些題外話。
德國和日本對戰爭反省的態度截然不同,但是兩國國情不同,德國把所有責任都推給納粹集團,而納粹已成罪犯的代名詞,它像毒瘤一樣被切

除了,要替他們道歉比較容易。不過,德國道歉的不是戰爭,而是大屠殺,布蘭德總理在華沙下跪,是對著猶太人下跪,不是為侵略
其實,戰後的日本已成廢墟,回國的軍人被社會唾棄,找不到像樣的工作,軍國主義幾乎摧毀大和民族,日本人痛定思痛,反戰思想到今天仍

然是社會主流,前年在一項民調中,當國家有難時,願意為國打仗的國民,日本人的比例全球最低。
最強動新聞看這裡
日本親中派佔多數

和平思想在日本深入民心,這是毋庸置疑的,歷代首相對戰爭的反省道歉也不計其數,以前不是問題,為什麼70年後突然變成一件大事呢?是

安倍的個人因素嗎?其實不見得,十多年前,安倍第一次當首相,首次出國就到北京,且以加強中日友好為己任,為什麼這次硬起來?主要是

中國崛起,對日本造成重大的衝擊。
中國崛起這15年,剛好平行蕭條15年,對日本民族心理的衝擊相當大。過去日本侵略過中國,在歷史問題還沒搞清楚,中國一下子這麼強大,

不知道這個巨人要做什麼,就會產生懷疑和恐懼,「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在黃昏起飛」。於是歷史恩怨變成情緒發洩管道。
事實上,不論商界或政界,日本的親中派還是佔多數。麻生太郎在15年前的記者會上說,20年後,中國的旅客和留學生將成為日本旅遊業最大

消費群,中國將成為日本最大投資者,百貨公司招待員和出租車司機將學會中文,東京股市將有許多中國客戶。
------------


自由廣場》傑出演說 談安倍的終戰紀念文
自由時報
2015-08-18 06:00

◎ 雲程

安倍終戰七十年的演講鋪陳,兼具層次與廣度的系統性檢討,誠然為傑作。

安倍從日俄戰爭論起,頗為適當。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尚弱,當時俄羅斯東擴,日本確處在生死存亡之秋。因此高橋是清遠赴倫敦發行戰債籌

措經費;小村壽太郎透過英日同盟,讓英國封鎖土耳其海峽阻擋黑海艦隊增援;明石元二郎在俄國暗中策動反政府運動;將領大膽使用「丁字

戰法」及其他戰法。雖有乃木希典在二○三高地犯下錯誤,但日本在一連串機運下仍打勝俄國。日本深知若讓俄國透過西伯利亞鐵路增援,必

將滅國,即請美國老羅斯福總統適時斡旋,而劃下句點。此機運成分日本高層知之甚詳,故不索求賠償。但在國內卻宣傳為天下無敵,從此民

族主義不斷鼓譟,遂逐漸犯下大錯。

缺乏民主機制的錯誤在太平洋戰爭再度重演—文人與多數軍人雖反對,少數軍閥仍能綁架國家機器對美開戰。安倍以「國內政治機制也未能予

以阻止」描述,簡略反映日本近年來的檢討成果。

相對於美英加紐澳與東南亞各國,中韓兩國仍指日本缺乏「誠摯道歉」。中韓兩國的治國基礎乃民族主義—缺乏敵人,便不知如何經營下去。

因此,兩國非常恐懼其戰勝國的光環鈍化消退,總是「萬山不許一溪奔」。《紐約時報》整理歷年日本道歉文句,凸顯日本道歉無止境的窘境

。在現實政治,戰後日本除已放棄國外的公私財產並履行條約的正式賠償外,還以技術與海外援助方式呈現,雖不知戰爭賠償是否完成,但補

償數額確實龐大。安倍以「這些歷代內閣的立場今後也將是堅定不移的…我們不能讓與戰爭毫無關係的子孫後代擔負起繼續道歉的宿命」承諾

未來。

安倍不忘感謝「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各國以及許多國家超越恩仇提供善意和支援…,如此寬容的胸懷使得日本重返國際社會」,併同「曾經

當過國際秩序挑戰者的過去銘刻在心」與「希望我國成為一個時刻體貼女性之心的國家」矢言不復再造。

此文章揚棄傳統道歉之訓詁,系統性剖析來龍去脈以面對未來。難怪安倍紀念文一出,白宮國安會即刻表示歡迎。(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

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


為什麼日本道歉得總是不足夠?
黎蝸藤

日本的“歷史問題”是至今一直困擾中日兩國關係。日前,中國在聯合國發起二戰結束70周年的辯論。外長王毅再一次不點名地指責日本“當

年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事實雖然早有公論,但仍有人不願承認。甚至企圖為侵略翻案,為罪行開脫。”而日本外長也針鋒相對,指出:“戰後

70年裡,日本基於對先前戰爭教訓的深刻反省,作為和平國家,為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了貢獻。”可以預期,隨著二戰結束70周年一系列世

界性的紀念活動的開展,中日之間關於這個問題還會繼續糾纏下去。
日本的歷史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道歉問題,賠償,南京大屠殺,慰安婦,參拜靖國神社,教科書。現在我就來討論一下“歷史問題”

中的第一個問題,即日本的道歉問題。
歷史真相——日本道歉多次
道歉問題是一筆糊塗賬。中國人常認為日本拒絕就二戰侵略向中國道歉,還質問“日本為什麼不道歉?”可事實是日本政府在各種正式場合中

道歉和反省說了不下二十次。在維基上有詳細的列表[1]。我在這兒挑出幾個最重要的例子。
在1972年,中日建交的時候,日本就說“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這個態度

得到當時中國領袖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認可。
1995年,村山富市發表村山講話:“我國在不久的過去一段時期,國策有錯誤,走了戰爭的道路,使國民陷入存亡的危機,殖民統治和侵略給

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為了避免未來有錯誤,我就謙虛地對待毫無疑問的這一歷史事實,謹此再次表示深

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時謹向在這段歷史中受到災難的所有國內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戰敗後50周年的今天,我國應該立足於過去的深

刻反省,排除自以為是的國家主義,作為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促進國際協調,來推廣和平的理念和民主主義。”這個講話成為直到現在日本

政府的標準態度。
1995年6月9日,日本眾議院決議。“正值二戰戰後五十年,本院謹向全世界的戰爭受難者及犧牲者致以追悼之情。另外,念及世界近代史眾多

殖民地支配及侵略行為,認識到我國在過去作出這樣的行為,並尤其給亞洲諸國國民帶來痛苦,本院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情。”
即便是中國一向指責的小泉純一郎其實也正式道歉過,他不但到了抗日戰爭的爆發地盧溝橋參拜,還在那裡說:“我國由於殖民統治和侵略給

許多國家、特別是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我謙虛地對待這一歷史事實,謹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時謹向

在那場大戰中遇難的所有國內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在90年代道歉問題出現之後的幾乎每一屆日本政府,都不斷地發表聲明,表示堅持村山講話的立場。這意味著日本政府幾乎每年都在道歉。

日本是最早為戰爭而道歉的國家之一
日本發動戰爭所以要道歉,聽起來是理直氣壯的。但其實,為發動戰爭而道歉僅僅是二戰之後才開始的。二戰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是誰會因

為戰爭而道歉(除了後來再追加的)。發動戰爭的成為勝利者自不必說,戰敗者也最多割地賠款了事。太久遠的例子就不說了,一戰的發動者

德國就始終拒絕為發動一戰而道歉,儘管一戰中僅僅協約國的士兵陣亡就達到五百萬之多。他們認為,戰爭的懲罰已經通過割地賠款而完成了

,道歉是不需要的。二戰之前國際上即便有道歉一事,也僅僅限於和戰爭相比是雞毛蒜皮的事。其中一次就是日本在甲午戰爭最開端的時候襲

擊了中國雇傭的運載中國兵的商船,因此而向英國(不是中國)道歉了。而二戰之後的歷次戰爭,能夠做出道歉的也寥寥無幾,比如中國就沒

有為發動中越戰爭道歉。
二戰之後出現為發動戰爭而道歉的潮流,不用說,這是一種值得肯定的社會的進步。說起來,日本不但沒有拒絕為戰爭道歉,還是世界上最早

為戰爭而道歉的國家(之一)[2]。早在1957年,日本就對緬甸和澳大利亞做出針對戰爭的道歉。比如:1957年,日本首相岸信介對緬甸人民說

:“我們對在戰爭中我們對緬甸人民的作出的傷害深表抱歉。”這個道歉的時間,甚至比德國人的道歉還來得更早。
德國的道歉態度被過譽了
德國常常被說成是道歉態度的好榜樣。但如果看德國的道歉記錄,其實並不比日本要優勝多少。比較德國和日本(以及奧地利)對二戰認識態

度最透徹的書籍莫過於伯格(TU Berger)寫的War guilt and world politics after WWII。他指出在戰後初期,德國處於盟軍的監管中,納

粹舊勢力被清洗,這時德國沒有正式的官方態度。但是在1949年阿登納成為第一任西德總理之後,就開始大幅度減輕清洗的力度,確立了除了

戰爭罪行和人道主義罪行之外的人既往不咎的原則。這時德國表達戰爭反省的唯一形式就是賠償。但這種賠款也被誇大了。除了蘇聯強拆的東

德設備之外,西德對受害國政府的賠款幾乎沒有。到60年代中期,儘管德國針對個人的賠償額高達1000億美元,但是這些賠償絕大部分都是賠

償給德國公民的,賠付給遭受侵略的鄰國人民只有10億馬克左右,僅僅為1%。另外德國專門準備了補償金給以色列為代表的猶太人,但這和戰

爭賠償是兩回事。在整個50年代,德國並沒有官方的聲明對戰爭表示道歉。在時間上還不如日本早。這時德國的道歉態度被認為是不足夠的。

但是西方需要德國站在自己的一邊對抗共產主義,也沒有過多追究。(當然,公平地說,德國被割去不少地,大概可以部分地抵償賠款,但蘇

聯是唯一的得益者,波蘭被蘇聯搶去的土地比從德國得到的土地還要多。)
德國對戰爭罪行的態度的轉變主要在60年代中期左翼運動的發展以及和共產主義陣營再接觸政策的提出,尤其是社民黨1969年上臺之後。最有

象徵性的事件是1970年德國總理勃蘭特的“華沙一跪”( Warschauer Kniefall),此舉為德國帶來巨大的聲譽並讓勃蘭特獲得諾貝爾獎(主

要原因之一),並被視為德國對戰時罪行的最佳反省。但其實,這個道歉並不是針對入侵波蘭的,而是針對佔領波蘭後把猶太人全數關入集中

街區(為運去集中營作準備),在猶太人起義時展開的屠殺行為。而且對於勃蘭特的這個舉動,德國國內的爭議極大,即使根據左翼雜誌的調

查,有48%的受訪者認為是過分的,而僅僅有41%的人認為是適當的。
自始,德國才走上一條刻意營造為道德模範的道路。但即便如此,德國人的道歉集中在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上,而並非發動侵略戰爭上(下面討

論兩者的區別)。德國真正關於發動戰爭的道歉反而不多。而且,德國人現在把“真誠道歉”作為一種光榮的自豪感,甚至蓋過了對道歉背後

的罪行的羞恥感,也很令人費解。
德國和日本的罪行有何不同?
伯格的書中也分析到德國和日本在二戰中罪行的不同。他認為,兩者無論在本質和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德國的罪行除了發動戰爭之外,更

加重要的是有理論、有計劃、有系統地對某個特定種族(猶太人)或者特定人群(同性戀者)進行成規模的屠殺,是一種難以被原諒的種族滅

絕罪行,而這種罪惡是貫穿整個納粹德國歷史的,而不是一種偶發性的行為。大屠殺一詞(The Holocaust)就專指德國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罪

行。而日本在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即便是南京大屠殺,其實和傳統的戰爭罪行並無太大的分別,而這種罪行在戰爭中是難以避免的。(對於

南京大屠殺,由於其規模的不同,恐怕難以和其他的一般戰爭罪行同等視之,但南京大屠殺是相當偶發的,另文再討論。慰安婦問題也另文分

析)
此話有相當的道理。自古以來,戰爭中不可避免地出現戰爭罪行,包括殺死對方士兵(有爭議)、殺俘、殺死殺傷平民、強姦、搶劫等等。就

中國而論,太遠的揚州十日之類就不說了,就是在二戰中,也有很少中國知道的通州事件(中國軍隊襲擊通州日本僑民,強姦婦女和殺死包括

婦孺在內的二百多人);蘇聯攻克柏林,姦淫虜掠的事也沒有少做;蘇聯進攻中國東北的時候,也是犯下罪行無數;這些都是違反1907年的海

牙公約的。更廣義地說,甚至美英對德國和日本的無差別的大轟炸(包括原子彈),也可以算是一種戰爭罪行。但那些罪行既沒有得到清算,

也沒可能得到清算,因為它們有些是基於人類劣根性,有些是戰爭的必須手段,有的因為施虐者是戰勝國而不加理會。列舉這些,並不是要合

理化(justify)這些罪行,而是要說明,這些伴隨戰爭而產生的罪行,是各國都有。我們必須要從反省戰爭的高度反省這些罪行。日本在戰爭

中的罪行和德國所犯下的顯然是無法相提並論的。這也是除了中韓之外的國際社會普遍對日本的態度對德國要寬容的原因。
此外,德國發動的戰爭,並無任何正義性可言,也無任何正面意義。但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直到今天史學界還無法完全否定其局部的正面

意義。一方面,日本固然是主動發動戰爭的一方,但是另一方面,至少在很多東南亞人看來,戰爭是一場把他們從西方殖民者統治下解放出來

的機遇。客觀地說,如果不是日本摧毀了東南亞的傳統殖民勢力,大部分東南亞國家甚至印度的獨立進程必然會滯後(菲律賓是唯一的例外,

美國在戰前已經答應其在1946年獨立)。事實上,一些東南亞的國父,包括緬甸昂山和印尼蘇加諾等,都在日本的扶助下取得當地的政權。印

度人對戰後日本報同情態度,甚至在東京審判中投下反對票。
為什麼日本的道歉“不足夠”?
即便如此,日本發動了二戰,犯下了如此多的戰爭罪行,從當代文明來說,道歉是理所當然的。但如前所述,日本已經就這個問題道歉過多次

,有針對整個戰爭的,有專門向韓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也有專門向中國的。近20年,幾乎每個首相上臺後都重申遵守村山講話的精神,相當

於不斷地反省和道歉。但為什麼總是給中國和韓國指責為“不足夠”甚至“沒有道歉”呢?
一種說法是,中國認為日本沒有道歉,其實就是說日本沒有說“謝罪”(shazai)這兩個字,日本認為“道歉”(owabi)就足以。我不是日本

人,也不是日文專家,不能理解在日文中到底有什麼差別,也不明白日本人為什麼非要堅持owabi,而中韓非要堅持shazai。從國際社會來看,

這兩個字在英文的翻譯都是apology,因此外國人對中日之間糾纏於此非常不解。事實上,在國際上,還糾纏於這個差別的只有韓國和中國,其

他眾多的受侵略國家早就不把這事放在心上了。
其實,中國對“道歉”的用詞如何接受,也是很有彈性的。在英文正規用語中,正式的道歉是apology,表示自己做錯了;如果自己沒有錯,但

終究引起不好的結果,就用sorry,中國一般譯成抱歉;更加輕微的,就用regret,只能譯為遺憾。在2001年的南海撞機事件中,中國接受了的

美國的正式信件中只用了一個regret 和兩個“very sorry”,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很多專家說美國蠻橫,不肯正式道歉云云。但是在菲律賓因

為香港人質事件而給苦主代表的信件中,只是用了“regret”一詞(原文是most sorrowful regret),中國政府和媒體卻紛紛認為菲律賓已經

正式道歉了。可見,中國對什麼樣的道歉用詞才滿意,其實很遵從政治需要。
另一種說法是,日本政府一面說道歉,但卻一面搞小動作,比如以後我要討論的參拜靖國神社,以及社會上也不斷有人“否認歷史”。更舉出

德國的例子,比如德國法律規定否認納粹罪行是違法的,而日本並沒有類似的措施。
關於前者,我認為也是高度政治化了,這個以後再討論。關於後者,否定歷史固然是讓人很惱火,但所謂日本人否定歷史的說法事實上是被誇

大了。而日本,很多被指責為“否定歷史”的行為,其實只是對一些歷史細節的質疑,比如南京大屠殺到底死了多少人,慰安婦是不是自願的

等等。由於日本和東亞各國的記錄模糊,很多事件確實存在爭議之處,因此很多這類研究是純粹學術性的。這種爭論,應該承認是正當的,也

不應該被蓋上否認歷史的帽子。
這種記錄上的模糊性,也直接和日本及德國在言論自由方面的差別相關。德國所犯下的種族屠殺罪行由於記錄詳盡(得益于德國的嚴謹記錄)

,在事實方面是無法否定的。因此,德國人如果要否定這些罪行,就需要證明種族屠殺的合理性(事實上也確實有人認為反猶沒錯),這在任

何一個文明社會都是被反對的,更不用說德國這個始作俑者了。
至於極少數完全要否定歷史的右翼分子,這是很令人怒火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也知道大屠殺是錯的,強征慰安婦是錯的,這種錯誤為

日本帶來羞恥。很多人傾向通過輕描淡寫的方式降低這種羞恥感,極少數右翼分子企圖通過完全否認的方式去掩飾這種羞恥。前者並不令人贊

同但值得理解,後者則需要完全否定。但否定他們的同時,我還是認為他們比合理化德國對猶太人種族屠殺的人要強一些。比如殺了人之後,

否認自己做過的事固然是可惡的,但總比理直氣壯地說殺人有理要好一些。
東亞缺少道歉與和解的氛圍
其實,與其說日本道歉得不足夠,還不如說在東亞(指中日韓)缺乏化解仇恨的政治氛圍。東亞政治有幾個不好的傳統:第一就是實用主義,

缺乏原則;第二就是喜歡爭做老大,缺乏和歐洲一樣平等和團結的意願;第三,缺乏妥協的精神,更沒有妥協後就把爭議放下的心態。
就說這個道歉問題,其實在中日建交的時候已經提及。在周恩來和田中會面的第一次歡迎晚宴上,田中的原話是:“遺憾的是,過去幾十年之

間,日中關係經歷了不幸的過程。其間,我國給中國人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這裡的中文譯文是麻煩,日文原文是“迷惑(meiwaku)”。周恩來對“添了麻煩”一詞感到不滿意,毛澤東也如是。但根據田中的解釋:“日

語“迷惑”是在百感交集地道歉時,也可以使用的。但最後,田中還是願意“根據中國的習慣而更改”。最後,中日聯合聲明中的寫法是:“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3]
這個經過說明,第一,中日在建交時已經就道歉問題認真地討論過;第二,日本最初的用詞中國不滿意,日本根據中國的要求進行修改;第三

,修改後的措辭是雙方都滿意的,這樣才有中日聯合聲明。
因此,從歷史的事實看,道歉問題早在中日建交時已經解決。只要日本堅持中日聯合聲明時的措辭和立場,中國就不應繼續提出這個問題。後

來又提出道歉問題,多少有點糾纏不清的意味。
道歉問題(以及幾乎所有其他的中日歷史問題)是90年代才出現的。這個節點很重要,因為在80年代末,中蘇和解以及蘇聯崩潰,使得中日關

係在戰略上不再如此重要,反而日本在東亞的坐大、成為政治上的“正常國家”以及甚至“入常”成為一個現實的政治可能。這不能不說是道

歉問題再現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如果說,70年代的道歉是“實際不能接受的”,僅僅是因為對抗蘇聯的現實利益而接受,那麼,在日後無須考慮蘇聯威脅之後,再重提“道

歉”問題,不能不說是一種基於實用主義的“反言”。這種做法和北越先是為了中國的援助而承認“西沙群島屬中國”後來又反口有何不同?
對於日本,以及所有國家來說,以國家名義的道歉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國家道歉,除了意味著真正的歉意之外,還需要達成某種政治目

的,比如和解。很難期望一個國家作出無法得到任何回報的道歉。這是一個政治現實。日本的道歉也是這麼回事。但和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

單方面能夠做的事,而是要靠雙方的努力。正如伯格所說,即便是道德楷模的德國,在亞洲也恐怕難以道歉得讓人滿意。
90年代是日本作出道歉最頻密的時代,標誌著日本道歉高峰的村山講話就是這時出現的。村山講話的出現,一方面是左翼上臺的結果,另一方

面,也不乏現實政治的考慮。其時也是日本實力最強勁的時期,日本很有意願在當時解決這個問題,從而為歷史問題打上句號,為進一步“正

常化”鋪平道路。於是在1998年,韓國和日本達成協議,日本用了shazai的字眼,韓國則答應不再以歷史問題作為日韓交往中的問題。這並不

是指不再在歷史上進行學術爭論,而是指不再以歷史問題作為理由反對日本在國際上成為正常國家。可是這個妥協後來成為了一個現成的壞例

子,眾所周知,後來韓國並沒有遵守承諾,仍然繼續糾纏歷史問題。
當時,日本也想和中國達成這個協議,如果中國答應不在歷史問題上糾纏,日本也會正式用shazai的字眼。但這點被江澤民訪日時斷然拒絕了

,江更在訪日期間不斷地高調提及歷史問題,甚至在天皇的晚宴上也如此,把氣氛搞得很僵。日本也大感失望,從此斷了這個心,轉而用道歉

問題(以及參拜等問題)作為討價還價的工具。由此看來,到底用shazai還是用owabi,本質上不是關於如何看待歷史問題,而是一個現實的政

治考慮。中國難以答應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無法接受一個經濟強大的日本成為政治大國。
進入10年代,中日實力對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實力已經超過日本。歷史認識問題可以被中國當作繼續打壓的日本的牌,惟日本再難以用

道歉和參拜等作為籌碼。現在日本也知道了,如果說了這麼多次道歉都被認為是不足夠的話,那麼再多說道歉,或者再用shazai都是於事無補

的。於是,日本也再不在乎進一步的道歉和歷史問題了,轉而從現實安全及民主價值觀的角度出發,在新的戰場上展開和中國的輿論戰。“伏

地魔之爭”正是如此。
明眼人都知道,包括道歉在內的所謂歷史問題,純粹是手段而非目的。現在中日之間的問題,從小處說,是爭奪亞洲主導權的問題,正如中日

之間在歷史上數次爭奪那樣;從大處說,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強權和早已成型的國際秩序和規則之爭。我們在今年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也

不可忘記去年就是一戰爆發100周年之時。無論一戰還是二戰,留給我們的教訓都是同樣深刻的。
善良的普通民眾能夠理解受害一方對得到真誠道歉的渴求,但也同樣能夠理解作惡一方的後人被要求對祖父輩做過的錯事沒完沒了地道歉的沮

喪。儘管很不可能,我仍然衷心希望中日能夠翻過這一頁,以大局為重,為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繁榮而努力。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6%94%BF%E5%BA%9C%E5%B0%B1%E6%88%98%E4%BA%89%E9%81%93%E6%AD%89%E5%8F%91%

E8%A8%80%E5%88%97%E8%A1%A8
[2] http://www.upenn.edu/pnc/politicalapologies.html
[3] http://www.peacehall.com/forum/lishi/589.shtml
------------


林保華按:
中共創黨以來的許多真相就一直不清不楚,到底何時創立都有不同說法,遑論殺人放火姦淫擄掠天災人過。《炎黃春秋》試圖恢復一些真相,

已經受到空前的壓力。全球的“尚黑”黨,以中共為甚。

 蘋論:天津大爆炸真相只會石沉大海
港蘋

天津大爆炸震驚世界,在當局雷厲風行緝捕製造謠言的網民之際,輿論也鍥而不捨地呼喚當局公佈爆炸真相,包括肇禍瑞海國際與中共高層的

關係、爆炸的起因及救援的失誤等。但是,既然爆炸進入第五天時,連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都說不清楚救援總指揮是誰,媒體還在奢望謠言倒

逼真相、真相終能大白,何異於癡人說夢?
權鬥只會揭開部份原因

中國總理李克強前日到天津近距離視察爆炸現場後,下令國務院立即成立調查組,還宣稱要徹查原因,依法嚴格追責、嚴厲問責、嚴肅查處。

李克強的指示聽起來頗令人受用,但實際上是作騷罷了。國務院早在他公開下令前兩日,即於14日已成立事故調查小組,由國家安監局黨委書

記楊棟樑任組長。當瑞海國際的幕後靠山被指向中共政治局常委或前常委時,一個部級官員領導的調查小組還有多少威懾力?
尤可笑的是,可能是被李克強的「三嚴」指示嚇壞了,天津市搶險救援總指揮竟然被消失了。在當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龔建生表示不知道誰是總指揮,要會後再「盡快詳細了解」。天津在大爆炸後已循常規成立救災指揮部,翌日上午指揮部還因現場情況不明而

發出暫緩救援的指令,如今總指揮被消失,是已被問責,還是怕被問責?
其實,對於中國重大天災人禍而言,無論是追問真相也好,還是問責也罷,都是取決於權鬥結果。權鬥只會揭開部份肇禍人的面目、揭開部份

慘劇的原因,但永遠不會揭開事件真相。一旦真相涉及危害政權穩定或現任領導人權威的「政治規矩」時,調查就會由明轉暗,真相就會石沉

大海,李克強的「三嚴」就會變成「三寬」,如今表現得義憤填膺的官方報章、網站就會掩旗息鼓。
遠的不說,就說今年6月1日「東方之星」客船在長江沉沒,造成442人死亡,當時官方報章、網站不也氣勢洶洶地追問沉船原因、客船公司背景

等真相?去年12月31日,上海外灘跨年夜發生踐踏慘劇,至少造成36人死、47人傷,當時官方報章、網站不也聲色俱厲地追問死亡人數、肇事

酒吧背景等真相?然而,現在還有哪家報章、網站在追查?還有多少人記得當時想知道哪些真相?
一黨專政是最大危險品

中國重大天災人禍,往往令外界看到的不是真相,而是制度的腐爛。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昨日的評論以周永康案、令計劃案一查到底為例,

強調還有甚麼必要對天津「安全事故」有所保留和隱瞞?又怎麼可能官官相護?但是,周案、令案都只令人看到中共權鬥失敗者的下場,周、

令的部份貪腐問題被揭開、被批臭,但涉及權鬥的真相何曾公開?天津大爆炸至昨日已進入第六日,多個網民被指對爆炸原因、傷亡人數造謠

而被緝捕,但何曾見到公安緝捕瑞海國際人員?當局何曾公佈瑞海公司大股東及管理層人員的背景?這不能不令人質疑,在安排好相關的替罪

羊之前,當局不會採取緝捕行動,這不是官官相護是甚麼?
如果中國當局以審查網上言論的力度去審查瑞海國際的幕後操控者和利益享有者,以緝捕網民的力度去緝捕瑞海國際管理層及幕後股東,那麼

,天津大爆炸的真相還有一絲公開的機會,還可以令人對李克強的「三嚴」有所信任,否則,真相只會石沉大海,李克強的言行只會受到質疑

。有網民指,對中共來說,真正的危險品只有三種:自由、民主和法治。但不能不察的是,對中國來說,最大的危險品,就是中共的一黨專政

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人民的生命財產可能隨時毀於官員的權鬥,天災人禍的真相可能永遠石沉大海。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
----------


雙城論壇 柯文哲重申一五新觀點
自由新聞網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和上海市長楊雄(右)今參加雙城論壇。(記者涂鉅旻攝)
2015-08-18  09:29

〔特派記者涂鉅旻/中國上海報導〕2015上海台北雙城論壇今日登場,台北市長柯文哲和上海市長楊雄在今日上午9點左右,輕裝、並肩踏入會

場。值得注意的是,楊雄昨在和柯首度會談時,提及「九二共識」,但柯文哲今致詞也不甘示弱,重申「四個互相」的「一五新觀點」,盼秉

持「兩岸一家親」、「四個互相」的「一五新觀點」基礎上促進兩岸交流,有和楊互別苗頭之意。

柯文哲說,中國去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上海市還是「第一中的第一」。但柯隨即話鋒一轉說,他秉持兩岸一家親、「互相認識

、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及互相合作」等四個互相的精神,達到促進交流、增加善意的目的,在雙方基礎上,促進兩岸交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這也是「一五新觀點」想法。

柯文哲說,今、明兩天,他會參訪重要歷史意義建物,在刻著歷史痕跡的偉大建築前,人類更加渺小,因此,盼大家要和平相處,避免爭端。

另外,柯文哲也打幾個比方,比喻事物改變的迅速,柯文哲說,沒有人想到7年前iP hone會改變世界,1年前,沒有人會想到他會當台北市長,

1個月前,沒有人會想到他會在這裡,和上海的朋友見面,但有一件事不會改變,就是台北和上海的友誼。
-----------


林保華按:
這就是“對策”的重要性,必須提出具體的做法。

蘋論:選舉政見要說明可行性
2015年08月18日
台蘋

近日來台灣經濟噩耗頻傳,包括:GDP保二破功,今年只剩1.56%;政府法定債務增加1.8兆;在這個情形下,政府自然不敢給軍公教加薪,於

是真的變成哀鴻遍野。
最強動新聞看這裡
藍綠無視經濟沉痾

今年GDP成長率預估值僅1.56%(5月份預估還有3.28%),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墊底,也是2010年以來最差的表現。財經官員辯稱是大環境差。台

灣出口佔GDP的6成,其中電子零組件約佔4成,由於全球經濟復甦力道減弱,個人與平板電腦、智慧手機出貨量全部滑落,今年全年出口金額僅

2914億美元,年減7.1%。這份成績單實在拿不出手,若推給大環境,那麼中、菲、印尼、泰國、港、韓、星的GDP成長值為什麼都比台灣好?
據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的調查,台灣青年的低薪情況毫無改善,每月所得僅3萬元,薪資倒退18年。貧富差距固然縮小到6.05倍,但上班族認為調

查失真,無感。
財政負債部分,馬政府財政負債1.8兆,沒包括去年底已飆破18兆元的潛藏負債,其中軍公教退休金增加最快,已達8.6兆,預計軍職退撫金將

在4年後破產。今年上半年公務員基金收支也出現死亡交叉,首度出現赤字。台灣希臘化的悲聲又再度揚起。
蔡英文前天提出執政5大改革:實踐世代正義、改革政府效能、啟動國會改革、落實轉型正義、終結政治惡鬥。這些確實重要,但是面對經濟和

財政的蕭瑟,5大改革為什麼沒提財經問題?
同時,洪秀柱主張修法讓企業加薪可以抵稅,但勞資雙方都不看好,學者甚至認為此舉是用民粹又懶惰的方式糊弄人民,解決不了問題又不負

責任。
耽溺於口號式催眠

很遺憾的是,台灣財經問題即將病入膏肓,還沒看到兩大黨總統候選人拿出具體有效的政見,還耽溺於傳統口號式、標語式、文宣式的窠臼,

自我催眠,好像說出來就等於做到了。選舉時固然無法說到政見的細節,但可行性是所有政見的靈魂,必須說明。例如「落實轉型正義」、「

終結政治惡鬥」就很難做到,不說明可行性如何說服選民?「加薪抵稅」也一樣,可行性如何?對巨大的經濟副作用如何防範?也未見說明。

時間還夠,3位候選人請逐漸拿出具體可行的政見來說服我們。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