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14:44 PM

全面二孩政策不會改變中國人口結構

 

今天早上看到中國政府將消除獨生子女政策的最後痕跡時,許多不瞭解情況的人都興奮不已。

我們認為,將中國的生育率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一番比較,應該可以為人們的判斷補充一點背景知識。如果你以前不瞭解中國的人口控制帶來的那些東西,包括可怕的強制流產、絕育和殺嬰,你光靠看數據是猜想不到的。

中國的生育率仍高於許多沒有限制生育的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

有 趣的是,中國的生育率是到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十年後才開始掉頭大幅向下的。相比之下,新加坡將大量的政府資源用於提升生育率,包括向每一個新誕生的嬰兒的父 母提供生育獎金,然而它的生育率仍顯著低於中國。同樣,盡管韓國和日本政府努力提高生育率,韓國人和日本人的生育率也低於中國。

你或許會辯稱,亞洲就是比較特別。追蹤人口生育率的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顯示,在美國的東亞人的生育率顯著低於其他美國人,卻與中國人差不多:

然而,現在各個地方都出現了生育率不斷下降的情況:

或許最引人矚目的例子是,中國生育率高於許多明顯以天主教信仰而聞名的國家:

盡管與波蘭或瑞士等國家相比,中國在保持人口生育率方面相對成功,但預計其人口仍將在2030年左右開始縮減,到2100年,很可能將縮減約三分之 一,即4.5億人。中國自己作出的這項最新調整將不足以改變這一趨勢(中國也不會採取太多措施來緩解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與計劃生育政策共同導致的男女 比例嚴重失衡)。

中國和其他地方的人口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真正障礙是,撫育孩子的成本高昂,以及那些希望兼顧生育孩子和職業發展的女性面臨巨大的機會成本。自2002年以來,即便是伊朗的母親們也沒有生育足夠的孩子來保持人口替代率。

頗能說明問題的是,《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刊文指出,歐洲生育率最高的富裕國家,就是那些政府承擔了最多養育成本的國家。(感謝艾倫•貝蒂(Alan Beattie))

此外,泰弗農(Thévenon)的研究顯示,對提升生育率功勞最大的因素明顯是對托兒所進行補貼。優質又便宜的托兒所讓女性更容易兼顧工作和養育孩子。這樣的托兒所似乎是法國和瑞典生育率較高的主要原因,盡管來自生育率更高國家的眾多移民也有所幫助。

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塞巴斯蒂安•克呂澤納(Sebastian Klüsener)研究了生活在比德邊境的講德語的女性。比利時長期為托兒所提供補貼,而德國直至最近才提供補貼(在德國,任何形式的明確鼓勵生育的措施 在政治上都是危險的,因為納粹曾熱衷於此)。在靠近比德邊境的比利時那邊,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女性平均生育1.8個孩子,而靠近比德邊境的德國那邊 的數字是1.65個。

因此,如果中國政府真的想要提升生育率,並確保將來有足夠多的年輕人來贍養退休老人,它就應該努力提升家庭收入,降低撫養孩子的成本。遺憾的是,這做起來要比正式廢除一項基本已失效的政策困難得多。

譯者/鄒策

金融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