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掉出三甲

2016-04-09 11:30
 
[完整介紹]
資深政經評論家、中共黨史學者。親歷反右、大躍進、文革各項政治運動。曾任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中共黨史。2009年創辦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擔任理事長。著有﹕《一個中國人的台灣情》﹑《中共風雨八十年》﹑《告別江澤民》﹑《閒話鄧伯伯》﹑《神州千奇百怪論》﹑《血與淚-----八九學運札記》等。
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掉出三甲
香港曾經是亞洲最大金融中心,也是全球大三大金融中心,但在中國統治下,種種不當舉措已經使其地位被新加坡取代。(圖片: 維基百科,攝影者: 文子言木)

根據倫敦智庫Z/Yen Group調查,新加坡已取代香港,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歷年來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亞洲第一金融中心。這也是香港榮獲 “東方之珠”稱號的原因之一。不幸,在香港淪為中國殖民地之後,不但自由、法治全部倒退,連金融中心的寶座也丟失了。雖然中國一直吹噓香港背靠中國,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正在崛起。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是根據2520位金融服務專業人士的調查所產生。這個指數反映了全球86個樞紐的商務環境、金融部門發展、基礎建設等關鍵方面的競爭力。然而中國所能給予香港的是“量”,卻無法保證它的“質”,它的質隨著香港的“中國化”而墮落。其中的證券市場可謂典型。

以往中國所能吹噓的就是多少中資企業在香港掛牌,多少中資進入恆生成份股,中資股入駐香港市場市值超過一半等等。從1993年青島啤酒作為第一家國企在香港上市,到2009年6月,42隻恒生指數成份股中,中資股佔一半21隻,佔指數比重56.78%。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資料,截至那年的7月30日,香港交易所(00388.HK)的市值為197億美元,已超越美國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Group),成為全球交易所的“一哥”。如今,金融中心的地位卻三甲不入,豈非極大的諷刺?

因為這個原因,迎合中國的香港金融界人士就委任一個中國人做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2009年6月3日,就由李小加出任這個職務,一直做到現在。此人原為摩根大通中國區行政總裁。跨國公司喜歡聘請中國太子黨作為到中國發展的“帶路黨”,便於官商勾結。他是否太子黨,我不清楚,但是他對香港金融市場了解多少卻打了不少問號。他上任後就積極向中國“接軌”。

第一家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891年(當時名稱叫做“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後來香港成為全球第三金融中心,因此應該是中國向香港接軌,哪裡是香港向中國接軌?例如交易時間要向中國看齊。致力於“滬港通”,導致去年中國股災停市以及禁止放空等原因,香港股市就成為中國股市禿鷹的提款機。李小加還增加“夜市”,但是並沒有增加多少交易量。

而大量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因為難以監管,出現不少大起大落的欺詐行為,無數小股民慘遭損失。這些當然也是香港金融市場在這次評分中的考量因素。但是這個中國人不會吸取教訓,又在設法搞“深港通”。讓中國禿鷹可以在香港榨取投資者更多的血汗錢。而借上市為名在香港集資,又圈走多少香港投資者的資金?

中資的《商報》在今年1月有一篇報導第一句就說:“剛過去的2015年,可謂中資湧港『元年』!”偏偏就是這一年,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掉出三甲。更可怕的是這篇報導還說“中資企業正揮軍南下香港各行業,猶如黃河放閘,滔滔不絕永不回頭”。那是不是說,香港金融中心的死亡也走向不歸路?巴拿馬文件的內容恐怕也反映了另一個側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