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8 16《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六七暴動與尷尬香港;只想「維持現狀」造就今日尷尬局面;練乙錚:別了《信報》;全城聚焦港獨;雙學三子免坐監 官稱純真關心社會;公民抗命有代價 高官濫權無底線;17校學生設關注組宣揚港獨;非建制咎由自取 選民力挽狂瀾;香港人談郝柏村:無禮、無知、懦弱;捍衛謝文定不是這樣做;歷史的再審判才正要開始;救國團搶賣市價4.5億房產;毛左全面進駐雜炎黃;改良「道爾M1」導彈


六七暴動與尷尬香港
 [林保華]

圖片來源: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8月13日出席了財團法人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思沙龍」活動。這是香港老友程翔來台灣參加這個活動告訴我才知道的。原來這個沙龍有《中國焦點》的議題,上次請了北京大學教授賀衛方,還配一部有關烏坎事件的電影。

這次探討香港,由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大樂教授講《尷尬的香港,準備中》,而我更大的興趣是導演羅恩惠拍攝的紀錄片《消失的檔案》,記述文革期間的香港六七暴動。事前與程翔、羅恩惠及幾個香港朋友也見過面,了解一些拍片的動機。一個星期前看了《十年》,那是對香港未來的預言,這次六七暴動電影是記述香港的過去,呂大樂的報告則是目前香港的處境。
我移居香港不久,中國就改革開放,對文革採取否定態度,當然也包括香港的六七暴動。這讓當年的左仔很不服氣,現在局勢向左轉,他們開始揚眉吐氣了,並且正在逐步平反中。為此,有關過去六七暴動的檔案逐漸消失,不知道是不是毀屍滅跡。因此羅恩惠花了4年拍攝這部電影。一方面是英國解密了當時的檔案,另一方面也訪問了當時參與的老人或他們(金堯如、吳荻舟等)的子女。到電影完成時,接受訪問過的羅孚、葉錫恩已經作古。被訪問者中有的已經反省,有的仍堅持多年的觀念。

由於我的經歷,因此也與若干左派朋友有交情,當然是已經否定暴動的朋友。但是我也我也知道社會上還有爭議,九七前就已經看到,九七之後則是給他們發勳章了,這幾年更因為紅潮復辟而運用各種手段企圖翻案。因此這些年我買了張家偉《六七暴動》的最新版;另外一本是《中共在香港》,這本內容就很廣泛,當然也包括六七暴動,更多的是中共如何搞地下的統戰與諜報工作,這對目前的台灣很有借鏡作用。

有關六七暴動,有個問題還沒有明確結論,那就是暴動是誰主導的?亦即誰該負主要責任?愛國人士強調自發愛國的一面。但是如果我們了解到愛國人士是黨的馴服工具,怎麼會相信他們敢於自發上街,自發殺人?紀錄片裡有的資料是上述兩本書裡面所沒有的,例如吳荻舟報告周恩來阻止一批武器(8400把大刀與海巡槍)運送給香港的暴動人士,否則傷亡更大。

一般認為當時的新華社社長(港澳工委書記)梁威林要負主要責任,因為他怕被調回國內當走資派批鬥,所以把普通的工人抗爭事件加以擴大為「反英抗暴」,在與英國人發生嚴重衝突以後,北京就不會把他調回去了。目前西藏、新疆、香港都是這種手法,用故意激化矛盾的方式來護住自己的官位與邀功,甚至掩蓋自己的貪污罪行。文革期間各級當權派,從劉少奇、鄧小平開始,也是拋出大量黑材料,讓紅衛兵去整那些「反動學術權威」與有歷史問題的人,這樣紅衛兵就不會去揪他們這些「走資派」了。香港以「愛國」為名,更可以橫行不法了。這就是中國內部政治鬥爭的可怕。

此外,1966年澳門的12.3事件,澳門奪權成功也為「反英抗暴」注入動力,香港左派去澳門取經,也希望一舉拿下香港。只是英國人的抵抗與中國內部情勢的變化才讓事件沒有成功。

如果沒有中央的支持,暴動會這樣大規模嗎,黨報的社論、評論就是代表中央呀,港深邊界的衝突難道沒有中央准許?雖然後來許多報導說周恩來如何反對的,但是為何暴動大半年時間,死了幾十個人才鳴金收兵?四人幫有這樣的勢力想在香港奪權?香港問題最後拍板者還是毛澤東,相信是周恩來在事件最後鬧得太大而失控,甚至火燒英國代辦處成為嚴重國際事件,而且寶貴的外匯收入銳減,才得以說服毛澤東恢復貫徹「長期利用」的方針。

羅導演在電影放映後講話時,比較寬容的表示參與暴動者有些也是理想主義的年輕人,以此與現在香港的年輕人相比較,擔心現在也會走激進衝突的道路。這問題引發敏感聽眾的提問,也許問題太複雜,羅導演沒有當場回答。

呂大樂提了香港的10個尷尬現狀,也就是當年沒有預料到的問題。但是也沒有指出出路。他是認為年輕人太激進與簡單化,解決不了問題。我提問,最大問題是有何辦法制衡中聯辦?因為他們踐踏了基本法。而中聯辦背後是北京。香港是難以獨立,因此我主張用各省市的獨立與自治運動來組成聯邦國家,否則香港不可能高度自治。

(作者為資深媒體評論員)
August 16,2016 15:49
No.518 極光電子報
----------


 思沙龍》只想「維持現狀」造就今日尷尬局面 香港反思歷史求改變
簡恒宇 2016年08月14日 13:50
風傳媒

【思沙龍】 尷尬的香港,準備中,左起:前行政院長唐飛、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大樂與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曾原信攝)

1967年,香港左派分子受到中國文化大革命影響,紛紛點燃心中的「愛國」火苗,從起初的示威罷工到之後的炸彈攻擊事件,促使英國殖民政府改善施政,成為香港史的重要分水嶺。隨著現今香港出現革命浪潮,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3日在台北市空總新創基地舉辦「思沙龍」講座,播放這段歷史的紀錄片《消失的檔案》(Vanished Archives),並請到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大樂主講「尷尬中的香港,準備中」,帶領我們從過去的「六七暴動」來省思香港未來的前進道路,此講座更吸引唐飛、陳沖及江宜樺3位前行政院長出席參與。
【思沙龍】 尷尬的香港,準備中,林百里
【思沙龍】 尷尬的香港,準備中,來自香港的台灣企業家林百里(曾原信攝)
革命變調 「六七暴動」成傷痛

香港左派分子在「六七暴動」中吹起一股愛國風潮,加上中國政府的背後支持,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鬥委會),開始採取愈來愈激烈的手段,以達到推翻英國殖民政府的目的。鬥委會不斷煽動罷工,組織工人及學生前往香港總督府抗議,但一開始的示威行動,卻逐漸走向極端的攻擊行為,鬥委會甚至成立「敢死隊」製造炸彈攻擊,使得原先的愛國、反殖民目標變調,這些改革分子也成為眾矢之的,超過2000人被捕入獄。
只想「維持現狀」造就今日尷尬局面

時隔近50年,香港在2014年及2016年初出現了「雨傘運動」和「魚蛋革命」,掀起新一波改革浪潮,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英國殖民政府在「六七暴動」改變施政方向,但沒有更長遠的藍圖計畫,導致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實行「一國兩制」的法源依據《香港基本法》,經歷2年談妥制定的內容已不符合日後現實情況,包括沒有預期中國崛起,大量中國人民移居香港等問題,都是導致革命再起的因素,也造成香港現今的尷尬局面。

呂大樂提到,香港正面對10項尷尬要點,當年香港回歸中國時,香港人只求「維持現狀」,徹底忽略了日後的「整合問題」,實行資本主義的香港與社會主義的中國如何整合,加上現在中國經濟起飛,香港經濟反而衰退,而當年的香港只認為中國有朝一日會爬到香港的層級,沒想到現在卻是中國超越香港,且中國是獨大心態,香港幾乎沒有籌碼來談對稱整合。另外,立法會採用比例代表制,也讓民主派系各據山頭,無法聯合共同推動改革。
【思沙龍】 尷尬的香港,準備中,呂大樂
呂大樂談香港因「一國兩制」而面臨的尷尬局面。(曾原信攝)
反思歷史 尋求最佳方案

呂大樂還說,為何以前不反英國香港總督,現在卻反中國香港特首,其實並非不反總督,而是沒有人思考這個問題,但現今香港年輕世代會思考特首的代表性及合法性,因此帶動革命潮。香港資深評論員林保華則說,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總督是向英國國會負責,而英國國會由英國人民選出,具有民意基礎,反觀現在的特首不只沒有民意基礎,甚至受北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控制,根本違背「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

《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表示,「六七暴動」的左派起初以反殖民為革命目標,而現在的年輕世代也是追求實質民主而推動改革,因此兩者在推行革命上有些地方相似。不過「六七暴動」已造成上一代香港人難以抹滅的傷痛,這一代年輕人進行革命,難保不會再撕裂社會,對此呂大樂強調:「最重要的是能夠反思,想想什麼才是對香港人最好。」
【思沙龍】 尷尬的香港,準備中,導演羅恩惠
《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認為,現今香港的革命浪潮與「六七暴動」最初的革命目標有些相似。(曾原信攝)
改變尷尬局勢 公民社會是革命主力

對於如何改變現行的「一國兩制」尷尬局面,呂大樂也坦言,在「一國兩制」到期以前,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北京當局不會進行談判,但也強調,香港想要有所改變,就要靠公民社會作為改革主力,因為特首沒有民意基礎,特區政府與北京當局對談也難完全表達民間立場。呂大樂也說,推動改變的時間一定比預期中還要長,而且現在思考如何改變「一國兩制」,也成了香港面對的第11個尷尬情況,因為這個問題早該在1980年代就尋找解決之道,卻留給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來思索,而在香港人明確了解所需及改變方法前,任何制度都只是紙上談兵。

最理想狀態見仁見智 正向循環擺脫尷尬

當被問到理想中的香港是怎樣的情勢,呂大樂引用自己父母曾說過的話:「若你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社會,那就是一個好的社會。」他以香港面臨的住房問題為例,主張居住正義的人認為,改革能讓下一代買得起房子,能夠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但也有人不只這麼想,或許還考量到投資利益,因此理想中的香港見仁見智,不過他鼓勵年輕人積極面對,不能迴避問題,藉由互相學習來增進了解的機會,製造正向循環。
--------------


林保華按:
練乙錚是“香港第一健筆”。因為主張“法理港獨”而被《信報》停其專欄。以下是他的告別文章與有關法理港獨文章。

練乙錚:別了《信報》

來不及在我的專欄講的七段話,想在這裡表白:
觀點 2016-07-31 分享文章

編按:香港著名時政評論人、《信報》前總編輯、前主筆練乙錚日前被信報通知,其專欄於8月1日起暫停。信報總編輯郭艷明回應指出,信報擬展開新一輪改版,包括 A 疊和 C 疊副刊,版面和作者組合會有變動,超過10名專欄作者受影響,練乙錚是其中之一。

信報除以財經新聞見稱,其論壇版的數枝獨家健筆亦為該報招牌,而信報創辦人、「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及練乙錚為其中兩個重要的標誌人物,廣受讀者歡迎。2006年信報易手,李嘉誠之子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入主。2013年,郭艷明取代陳景祥擔任總編輯,這一變動引發不少讀者擔憂信報走向自我審查。

練乙錚自2007年起一直在信報撰文,近年在專欄中屢次批評特首梁振英、支持佔領運動及同情本土思潮,與信報社論立場漸行漸遠。
練乙錚:活在暗色黃昏,依然侃侃地講人權、法治、民主這三綱,因為在我們的人性基因裡,自由在不息躁動、吶喊。
練乙錚:活在暗色黃昏,依然侃侃地講人權、法治、民主這三綱,因為在我們的人性基因裡,自由在不息躁動、吶喊。端傳媒攝影部/設計圖片

來不及在我的專欄講的七段話,想在這裡表白:

一、多謝所有關心我的人,包括傳媒、政界和學界的讀者、朋友、同事、同文,以及一些素未謀面的中外人士。不少人替我感到不平,我都心領,但希望大家節怒。我其實不難過,反而感謝《信報》讓我斷斷續續佔用它的版面整整25年;我在信報寫評論,是從1991年開始的,到今天剛好四分之一世紀。九七之後,特別是在這幾年的氣候裡,報紙還容忍我在專欄裡「大放闕詞」直到上周,想必是有人替我擋了很多風風雨雨,所以儘管今天要封筆了,我還是心懷感激。

二、我讀理科出身,文字工作非我本能,書寫從來都十分吃力,不像莫札特作曲那麼量大質高。近幾年每周兩篇各4000字左右的文章,從構思、查找資料到成文,總得花我五個以上的工作天、每天起碼十三四個小時;遇上要出門遠行,更會事先選好日子,算準在舟車上可拿著平板揮指疾書的小時數,甚至搞清楚了能否在轉機空檔裡用機場的 Wi-Fi 把稿件送出,然後才訂旅票,所以絕少脫期。如是者多年,著實辛苦,所以,收到《信報》的停筆通知的時候,主要是覺得如釋重負。

三、天下無不散的筵席。2004年我給特府中央政策組辭退,自我流放海外;07年,當時新的《信報》高層力邀我回巢當主筆,我考慮了幾個月,終於答應,但講明只做兩年。2010年初約滿離任,我到日本教學,承諾不定期替《信報》寫專欄。13年初,《信報》高層跟我說,希望我寫多些,我鑑於時局需要,答允了,還辭去日本的教席,專心寫作。同年夏天,《信報》一連串「大地震」,至去年年中,連 Managing director 也去職;同時,我也聽到我的專欄也快要抽起的說法。今年三月底,《信報》通知我,因為經營困難,給我的潤筆要一下子減少約六成,專欄則還可以繼續。我與《信報》榮辱與共許多年,對此完全不介意。上周五,總編輯以電郵告訴我:改版停欄。為什麼?

四、佔運之後,我同情年輕人,在我的文章裡支持他們提出任何關於2047香港二次前途問題的主張。採取這個態度,連一些朋友也不諒解,其實我的出發點很簡單,就是在年輕人提出激進觀點之時,希望幫助抵擋來自政權的打壓和一些不盡公正的指摘。例如有些新興團體主張港獨,一旦遭到政權對付,危險不會止於失去參選權,更會涉及人身自由與安危。我為此苦思之後,抽象繼承了台灣政治運動裡的「法理台獨」概念,向主張港獨的朋友們提出「法理港獨」之說,即只在一般理解的現行香港法律制約和法治框架下提倡和宣傳港獨。此說所包含的運作空間,在未來30年裡極可能都夠用,而且那樣提倡比較安全,政權較難找到藉口打壓倡議者、分化社運、分裂社會。我認為為免社運蒙受不必要的損失,不宜提倡港獨,要提倡的話,只能是「法理港獨」。

五、「法理港獨」對倡議者比較安全而訊息所含的業力不減,結果只能導致政權更深度不安。介紹和分析這個概念的文章,上星期一在我的《信報》專欄刊出,明顯觸及了政權的一根脆弱底線。

六、佔領後期,我向社運界提出「暴力邊緣論」,給暴力設一個不自觸的上限,是同一用意。社運人堅定而和平地逼近、踏進權力的底線,當權者不退讓就只有施暴,從而喪失管治的合法性,種下自身滅亡的種籽。這是一個與公民抗命同理的概念。社運人不可能提倡積極暴力,去盡也只能當政權暴力的積極受害者。今天,民主回歸及和理非非已無法繼續支撐整個社運,需要修正,「法理港獨」與「暴力邊緣論」就是兩條新的紅線,再要踰越必須是另一種情況之下 ——但願那種情況永遠不會出現!

七、我不同意「言論自由已死」的一類說法。自由屬於人的本性需求,外力打壓,僅僅是增加了行使自由的代價;莊子早已對自由的這種本體存在作了充分論述。人性裡的其他正義因素,都是因為摻和了自由,成為了所謂的「氣」,燦爛流溢:「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位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活在暗色黃昏,依然侃侃地講人權、法治、民主這三綱,因為在我們的人性基因裡,自由在不息躁動、吶喊。

二零一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於香港

 

練乙錚:全城聚焦港獨 雞蛋滲進高牆
信報    2016年7月25日

梁天琦等一代佔運人參選立會,西環押着特府發功,由選管會出面要求參選人簽署「反獨確認書」,力阻本民前及一眾離心主義問政團體透過取得選票入局。這一招看似凌厲進取,實質上卻是一種守勢:兵臨城下,一股「理應」不成氣候的政治力量已然逼得政權採取前所未有的防禦措施,試圖使出法外(extra legal)手段直接剔除對手。士急馬行田,未嘗不可以止住這一波分離主義攻勢,但是由於手法太卑劣,高牆就算擋得住雞蛋,人心也會逐漸偏向雞蛋那邊;「五十年不變」之後,人們會記得港獨是怎樣煉成的。

法外打壓v法理港獨

香港獨立的主張,不可能在《基本法》生效的情況之下成為事實,這點是無可置疑的;不必勞煩解放軍動武制止,絕大多數重視法治的香港人,也會因為「獨立」在現行體制之下沒有清晰法理基礎而不予支持。反過來說,假若香港像蘇格蘭那樣,有一條合法通往獨立之路的話,搞一次正式的公投,Hexit的支持者絕對不會少;便是各色中華主義人,很多也會認為一個獨立的「中華香港」,優於一個中門大開日漸與「一國」融合的「兩制」。因此,香港今天的「獨」與「不獨」,不賴於情與理,而只繫於一個「法」字。

這就是為什麼迄今為止的所有分離主義思想——無論歸英派、歸台派、城邦派、永續派、自決派、獨立派,說法或是直指2047,或是以修改《基本法》為前提——貿然尋求馬上脫離現有框架、今天明天就另起爐灶割地分治的具體主張,根本上不存在。香港眾志的黃之鋒、羅冠聰等人談的是「2047二次前途問題公投」;自決派當中傾向獨立的年輕人如游蕙禎、梁天琦等,強調的是香港人「法律上都有討論2047後香港前途的自由」。由此可見,法理上而言,上述各派的自決言論和分離主義主張,是與擁護現存《基本法》及効忠今天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要求沒有牴觸的【註1】。

上述兩種合法的、有清楚界定的先決條件或前提的獨立主張,我們不妨稱之為「法理港獨」。法理港獨除了合法,更重要的是對現政權(包括特區和北京政權)都沒有即時的危害性,因為所主張的獨立行為,都是在2047年及後、或者是《基本法》作了充分修改之後的事,劉兆佳等人指他們危害「國家安全」,無疑是三分顏色上大紅。

當然,適合作為法理港獨先決條件的,不止上述兩個,筆者就曾經指出其他四個,包括:一、「國祚盡時的港獨」:類似清末的各省獨立、聯省自治,或網上說的「支爆港獨」——支那內爆時的港獨(後者太不給北京顏面,不是好叫法);二、「雙贏港獨」:這裏的先決條件是設計出一種北京也會受益且欣然接受的港獨(那無疑很困難,但政治就是「不可能的藝術」,況且凡人皆理性,遠禍害而趨利益);三、「研究型港獨」:以嚴格的學術態度正反面研究和論述港獨;四、 「『要項違約』之下的港獨」:《基本法》是北京和港人之間的一個契約,北京若在重要事項上違約,整個契約便失效,實踐港獨於是不違法(這是「你不仁、我不義」情況下的港獨,最為不理想)【註2】。

綜合而言,與提倡並實踐馬上的、無條件的可能違法的港獨不同,上述六種情況/先決條件底下的港獨,都不違法(或者無法可違);闡釋乃至鼓吹這六種條件港獨,當然也是合法的。這就是法理港獨的要義。法理港獨的嚴格實踐者如果被當局起訴,打官司一定贏,那是簡單邏輯,除非香港連司法制度也整個給河蟹了。

由於法理港獨是合法的,既清晰且文明,當局如果要打壓,用的惟有是骯髒的法外打壓。如果特府透過選管會搞參選確認書,企圖篩走主張法理港獨的參選人的話,就是一種典型的法外打壓了。《基本法》如同所有文明世界的憲法一樣,都包含完備的修改辦法,這意味《基本法》條文不一定是永恒真理,任何原則章節字眼,在某些情況底下都是可以修改的,反對現存的某些部分並提出修改意見,本身並不違法。有些官員(包括林鄭月娥)以為拿「大是大非」為幌子,便可以繞過法治,把一些合法的行為說成非法,那是對法治的粗暴破壞。大家記得,大陸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過程中數不清的反人類暴行,都是在「大是大非」的幌子、棍子之下發生的。

法治就是法治,之下的是與非,哪有聽說過因為官員說是大,便小也變大,說小,便大也變小,非變成是、是變成非的呢?法理港獨很普通、很卑微,不誇張更不囂張,不過是一種合法的言論和行為而已;如果有人因為實踐了而遭受權力打壓,這只能證明權力不義。

有人會問:在香港談法理港獨,不是跟民進黨在台灣搞「法理台獨」一樣嗎?不是的。法理台獨是在符合台灣的中華民國憲法的規條(包括修憲規條)之下進 行的台獨,與大陸的憲法必然有牴觸,是一種兩個憲法之間的矛盾,大陸為此而大動肝火甚至大動干戈,雖然是壞事,但從大陸本身的憲法觀點看,起碼還是「講得通」的。但是,上面說的法理港獨,卻完全符合「一國」之下的有關法律(《基本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的法律,也是適用於香港的唯一一套中國法律),不是 兩套憲法之間的對抗,所包含的、提倡的內容,任何港人都可以反對或支持,不存在權力打壓的空間,如同有人提議修訂「同志平權婚姻法」一樣,儘管有人聽了火冒千丈要口誅筆伐,卻是完全受法律保護的;北京要打壓法理港獨,本身就違反了自己的法律。在這個關鍵之處,法理港獨與法理台獨迥然有異!

港人愛國:實況還是誤解?

為什麼九七之後十多二十年之際,香港出現一股分離主義思潮,起初不少人還認為是微不足道不成氣候的,但沒幾年就表現了強大的生命力,以致當權者不得不冒着公然違反法治的指摘而揮大棍打擊之,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坊間對此有兩個解釋,一個是官方的,一個是傳統泛民的。

官方的最一般公開說法,認為大多數港人是「愛國的」,不穩定因素如分離主義思潮在香港蔓延,是美英等敵國為抑制中國崛起,收買一小撮壞分子誤導大多 數不明真相的市民的結果。其真正的、半公開的想法,則與此有一個分別,說的是:大多數港人的「殖民奴性」很重,基本上心底裏不愛國、未回歸,所以外國勢力才有機可乘(按後者思路,香港的人心問題主要不能靠宣傳教育去解決,而必須有其他兩手準備,一是防範於未然,一是在關鍵時刻下重手,違法與動武亦在所不 惜)。

傳統泛民的說法,則認為大多數港人在不同程度、某種意義而言都是愛國的,發展到今天的這個田地,乃是三任特區政府多行不義、加上北京愈來愈肆意破壞「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承諾的結果(按這個思路,只要京港統治集團痛改前非,香港還是可以回到愛國正路上的)。

兩個說法都包含若干錯誤的元素。不過,關於港人到底有多「愛國」,北京那真正的、半公開的想法,筆者認為比傳統泛民的估計更接近真實。舉一個新鮮熱辣的事例,或可作為旁徵。

1970年,日中戰爭完結後的第25年,中日之間發生了釣魚台主權衝突,在美歐引起了保衞釣魚台運動,影響了香港,直接帶動了1970-76年之間 的以「認中關社」為旗幟的香港學運。這個首先在美歐各國的港、台留學生當中興起的愛國運動,的確有點波瀾壯闊的氣勢,但是論人數比例,整個運動不過是佔了當時當地的華人裏的極少數,儘管它造就了一批真正的愛國者,其中有些今天還在社運的崗位上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筆者記得,當時的一個估計是,參與運動的北 美華人留學生和學者,只佔總人數的0.5-1%。

相比,本月12日,中國(就包括台灣罷)幾乎輸掉了整個南海上的主權,3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歷史性海域」頓時成為外國戰艦可以自由巡航的公海,島嶼和礁石周圍的海權忽然消失了99%,損失比釣魚台事件中失去的大不知多少萬倍。當年保釣運動的一個矛頭,直指當時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周書楷,駐美大使沈劍虹更成為保釣示威者的眾矢之的。可是,南海仲裁之後,海內外的香港人儘管消息很靈通,有互聯網的關係,知道南海內情的人比當年知道釣魚台的恐怕多得 多,但無論運動中人還是一般市民,這次卻絕大多數渾然無覺。對領土領海的態度,應該是不受政黨政治影響的,但這次因文化歷史山川河嶽等最根本因素而愛國的香港人,看來不多。或者,應該有另一種論述。

愛國心力的諧振子模型

自古以來,在香港這片土地上的島民邊民,根本就是對中原發生的事不太有興趣的旁觀者;滿清的統治並不見得對他們很有益,割讓給英國之後,雖然淪為二 等人,但在大清統治之下,不是滿族的,不都是二等人嗎?何況英治之下還有各種實際好處。不過,後來的幾件歷史大事,的確增強了香港人的愛國心,這包括抗日 戰爭香港淪陷,1949年、62年、70年代幾批大陸人的南來,八九天安門事件,還有零零星星的比較小的事件例如零八京奧、汶川地震等,都帶動了港人的愛 國熱情。但是,這些事件的震盪一過去,幾個半衰期之後,影響便歸零,香港人的那份旁觀者愛國感,回復到原來甚低的長期歷史水平。這樣看歷史,當然是用了古 典力學裏的「受隨機外力所驅的阻尼諧振子模型」(stochastically driven damped harmonic oscillator model)。

歸根究柢,島民邊民更關心的,好歹是自己的那份生活方式、風俗和宗教信仰。這不僅是原住民、蜑家人如此,便是不少南來人,一兩代之後便急速同化,開始用島民邊民的眼光看自己看北方。這恐怕才是「自然獨」的歷史根源,比一般以為的久遠得多。

在古代,島民邊民的文化經濟不如中原人,對中原的態度尚且如此;到近代(特別是上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文化經濟發展水平剛好倒過來了,而且差距非 常大,那就更不消說。到了這十幾年,香港再次翻轉,這次主要是政治上的;本地人眼看要給落後的中原文化經濟人統治了,反響當然非常大。導致八九愛國震盪的 外力衰竭、香港人的愛國感回復到甚低的長期歷史水平之後,逼着與北方融合的外力遽然而至;香港這個以「久遠自然獨」為基調的諧振子於是產生強大的排拒、離 心運動,乃是自然不過,北方人卻大惑不解。

從模型的角度看,傳統泛民以個別事件例如八九民運期間百萬人上街推導出的「港人大多數愛國」的論述,很可能包含了一種偏差。那個運動裏的領導固然愛 國(應該是屬於保釣那一屆的),但群眾參與的意識和潛意識動機卻未必一致,甚至可能是相反的。至於京港當權派的看法,認為香港人基本上不愛國是對的,卻找 錯了主因,沒看到「久遠自然獨」的一面,誇大了英國殖民統治的奴化作用。

大陸「確認書」文化搬到香港

遠的不說,就看佔運以來港台演藝界裏頭發生的事。在香港,何韻詩、黃秋生等,因為同情社運,受到大陸的嚴重打壓,事業受影響。在台灣,周子瑜因「國 旗事件」受無情對待;近期更有戴立忍被指為台獨,失去電影合約。那些都是中共瞄準藝人的飯碗,要求他們在政治上就範,低頭効忠「祖國」。本周因立法會選舉 而出現的確認要求,則是赤裸裸的政治壓迫,再不需要什麼「賺中國人的錢、還在中國人的背上砍一刀」之類的說法(那到底是一個打壓「理由」),而是要打你就打你。

這些打壓,可能都有一定的阻嚇作用,產生一時的「成績」,但副作用卻往往意想不到。在台灣,大陸對藝人的打壓幫助民進黨在年初雙料選舉中大勝,獲得 了完全執政權。在香港,藝人本來並不政治性,他們的粉絲更絕少有什麼仇共傾向,很多卻都因為替自己的偶像感到不平而恨上共產黨、梁振英。這些影響,多少會 在9月的選舉中呈現,但更重要的,可能是更厲害地鼓動了港獨思潮。選管會出手「排獨」,不智地「確認」了港獨的廣泛存在。這是中共繼藏、疆、蒙、台之後, 要直接用政治權力打壓的第五獨,在祖國的周邊上,自我完成了一整個包圍圈。

練乙錚  特約評論員

註1:香港眾志的網址在:https://www.facebook.com/demosisto/;梁天琦的在https://www.facebook.com/leungtinkei/
註2:有關的文章可參看:http://www.mingjingnews.com/MIB/ ... ID=0000032000001657
--------


林保華按:
香港的司法還在抵禦共產黨的壓力,但是已經在逐步倒退中。

衝公民廣場 雙學三子免坐監 官稱純真關心社會 應寬容理解

【明報專訊】「明報專訊】揭開佔領運動序幕的9.26衝擊「公民廣場」事件,時任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學聯前秘書長周永康及常委羅冠聰,當晚分別爬過圍欄進入廣場及在台上呼籲市民參與,早前被定罪。裁判官昨判刑時指年輕人想法可貴之處是較純真,卻可能因此較衝動偏激,而3人因表達意見及關心社會現狀而犯法,應以寬容理解的態度處理,判周入獄3周、緩刑1年,黃及羅分別判80小時及120小時社會服務令。

3人稱考慮上訴 律政司﹕研理據再定

羅冠聰(23歲)在庭外稱尊重法庭裁決,但未來仍會以公民抗命方式採取行動。黃之鋒(19歲)則指3人均在考慮是否上訴,又希望「公民廣場」未來能拆除圍欄,讓市民可在內自由集結。律政司稱會研究判刑理據和主控官報告以決定是否需要跟進。

法例規定候選人在選舉當日被監禁即會失去資格,意味羅一旦被判囚3星期或以上,將喪失候選人或當選為議員的資格,故現時判刑不影響其參選資格。

原全判服務令 周永康將留學緩刑

黃之鋒及周永康(25歲)早前各被裁定1項非法集結罪成,羅冠聰則被裁定1項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會罪成。裁判官張天雁判刑時指出,此案早於佔領運動發生,若因後來更激烈的政治事件而判處阻嚇性的刑罰,是對被告不公平。張官認為3人行為雖鹵莽,但並非十分暴力,亦對事件造成保安員受傷感到歉意,故適合判處社會服務令;另由於周將於9月往英國修讀碩士,認為他未能履行服務令,故判緩刑。

張官稱,此案與一般刑事案件截然不同,法庭信納3人是因為自己的信念或對社會現狀的關心而表達意見及訴求,動機並非為利益或傷害他人,所以應採取較為寬容及理解的態度,嘗試了解背後動機。

年輕人行徑如錢幣兩面 「有美好有缺失」

張官續稱,年輕人因對時局不滿而勇於表達意見,若行為沒違法本身並無不對,法庭會尊重其言論自由。張官又將年輕人的行徑比喻為錢幣的兩面,有美好亦有缺失,認為他們可貴之處是較純真,不顧實際利益,亦因此較衝動偏激,忽略後果。

辯方求情時稱,黃之鋒的感化報告內容正面,他自中學開始關注社會公義,2012年起成為活躍社運分子,當日衝入公民廣場是集體戰略性決定,意在喚醒港人和平理性示威,黃對有保安員受傷感到不安,願承擔責任。羅冠聰的報告亦指他願承擔責任,形容羅一路走來相當艱苦,當日行為是希望喚醒社會關注事件。周永康的報告則形容他有很強的責任感和公義感,能靠自身良好背景及自己思量作反省。

大狀稱裁決不輕

案中3名被告在不認罪的情况下仍被判社會服務令,大律師陸偉雄指出,判服務令的主要考慮是被告有悔意,三子只要在裁決後有「遲來的悔意」,仍可作此判決。他又認為是次判刑並不輕,因被告需用休息時間去做義務工作反省自己的過錯。

立法會港島參選名單包括黃梓謙、劉嘉鴻、葉劉淑儀、何秀蘭、張國鈞、詹培忠、鄭錦滿、羅冠聰、沈志超、王維基、徐子見、司馬文、許智峯、陳淑莊、郭偉強。

【案件編號:ESCC2791/15】
------------


林保華按:
黃之鋒有骨氣、有出息。上星期在北檢聽聆訊,一位參與衝教育部的同學表示後悔,但是其他同學都對教育部的起訴進行抗辯,令人告慰。

晤感化官稱「無悔意」 黃之鋒:不做才後悔 續公民抗命

【明報專訊】黃之鋒於判刑前夕透過facebook直播,透露早前與感化官見面,被問及有否感到後悔及會否再犯,他當時回答說:「我無任何悔意,無做到反而更加後悔」,並向感化官表明「對我來說,公民抗命是我相信的事」,故即使要他坐監,他未來仍會公民抗命,挑戰現有體制。

獲釋始知放催淚彈 金鐘被佔領

黃之鋒在直播中憶述,案發當晚(2014年9月26日)他被警方扣留46小時,直至28日晚上大律師替他向高等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他才獲准保釋。獲釋後他得知警方施放催淚彈,金鐘則被示威者佔領,當刻他感到激動和振奮,「短短46小時發現香港有翻天覆地的改變,香港已經變了另一個世界」。

「抗命就預了承擔法律責任」

他又指由被捕直到審訊完結,歷時足足兩年,「整件事都很不易過」,而審訊剛巧與他校內測驗撞期,結果測驗需要改期。但他認為「投入公民抗命,就預了要承擔法律責任」,即使未來仍要面對一宗接一宗的審訊,他們都會以平常心面對。

他又引述報道指律政司已完成蒐證工作,準備正式檢控雨傘運動的代表,故他相信大規模的清算陸續有來,希望大家繼續關注事態發展,多鼓勵他們這群年輕人。

黃之鋒又談及羅冠聰參選立法會的選情,形容羅是他的戰友,有信心他能夠創造奇蹟。
----------


 蘋論:公民抗命有代價 高官濫權無底線
 
前年9.26重奪公民廣場案昨宣判,前學民、學聯領袖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分別因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及參與非法集結罪,被判接受社會服務令及緩刑。這是他們為公民抗命付出的代價,對他們而言自然是無畏無懼。所幸的是,裁判官也信納他們心懷理想、真誠關心社會,沒有從重量刑。
但對香港而言,最不幸的是,無論是重奪公民廣場還是雨傘運動,公民抗命成效未彰,民主、自由的前途迷茫。反而,梁振英政府引入中共那套以法治國的手法,打着法治旗號肆意踐踏公民權利、踐踏法律尊嚴,還自稱是百毒不侵,結果是令香港百病纏身。
中共慣用違法攻擊抗爭

對重奪公民廣場及由此引爆的雨傘運動,中共及梁振英政府一直無視其公民抗命的性質,甚至誣衊為打着普選旗號搞亂香港。儘管雨傘運動未能扭轉乾坤為香港贏得2017年特首普選,但真實地反映了港人要求真普選的心聲。裁判官昨日表示,信納黃之鋒等被告是關心社會現狀而表達自己的意見,並非為傷害他人,相信他們真心表達政治訴求,非只為自己利益。
美國政治哲學家、《正義論》作者羅爾斯(John Rawls)曾概括公民抗命的五大特徵:針對不正義的法律或政策、以違法方式抗爭、向擁有政治權力者提出訴求、具有教育意義的公開行為、是一種道德非暴力行為。由此可見,雨傘運動是名副其實的公民抗命,但中共和梁振英政府一直以違法、破壞法治攻擊雨傘運動,漠視港人要求真普選的訴求,這也是統治者慣用伎倆。
尤其甚者,中共和梁振英根本就是打着紅旗反紅旗,口口聲聲要遵守《基本法》,實際上是把《基本法》當垃圾桶,將他們的政治要求都往桶裏倒。他們要限制市民普選特首時,就說特首要愛國愛港是《基本法》規定;他們要限制市民參選立法會時,就說議員要反對港獨是《基本法》規定。至於親共人士要求把《國家安全法》納入《基本法》附件在港實施,中共領導人和官員的三權合作論、特首地位超然論,更何曾把《基本法》這部小憲法放在眼裏?這就是中共特色的、黨領導下的法治。
港版「七不講」討好中共

當然,公民抗命是要為違法付出代價的,但梁振英等政府高官為一己之私而推出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的政策,在中共和親共議員包庇下,又可以免受立法會及司法追究責任,甚至不惜賠上警隊、廉政公署、選舉管理委員會的聲譽和信用。對於選舉主任奉命禁止多位市民參選立法會,梁振英、林鄭月娥都宣稱選舉主任是依法行使權力,特首、政務司司長、選舉主任個個儼然成了法官,不只可以自行裁定自己的言行是否合法,還可以裁定他人的言行是否合法。
至於教育局引述《教育條例》,要校董會適當跟進鼓吹港獨的教師,威脅有關教師或被註銷資格,這更是典型的中共以法治國手法。中共曾在2013年向大學下達「七不講」禁令,禁止教師在課堂上講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中共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司法獨立。如今,香港的教師不能講六四,不能講港獨,不能講中共的錯誤,恐怕很快就不能講真普選、講新聞自由、講司法獨立、講公民抗爭,很快就有香港版「七不講」。
令人不齒的是,市民政治權利被剝奪、言論自由被剝奪、免於恐懼的自由被剝奪,香港已是百病纏身,但梁振英政府的一眾高官仍只知討好中共,毫無道德、法律底線可言。林鄭月娥被批評損害公務員中立及士氣時,竟然宣稱經過四年的歷練,已變得「百毒不侵」。的確,在香港畸形政治制度下,無論是議會抗爭,還是公民抗命,都無法撼動中共和梁振英政府的統治意志,市民和輿論的批評又能奈其何?

李平
--------------


林保華按:
如果想到當年大公報如何吹捧薄熙來,對現在僱傭流氓挑釁梁天琦也就不足為怪了。看看那副嘴臉!

 反駁《大公報》 黃台仰:本民前無金主
港蘋
■《大公報》昨頭版報道跟蹤梁天琦「成果」,遭本民前斥嚴重失實。

【本報訊】本土民主前線成員梁天琦,近月遭左報派員跟蹤,上周六更與中共喉舌報章《大公報》姓盧男記者衝突。《大公報》昨再發功,頭版報道跟蹤「成果」,質疑目前待業的梁天琦獨居港島東服務式住宅;本民前發言人黃台仰亦購買歐洲車代步,背後獲金主支持。黃台仰斥《大公報》嚴重失實,他澄清上月購買的二手車花費僅3萬元,報道所指的服務式住宅也非梁寓所,強調本民前背後並無金主。
[■《點新聞》上載涉事記者傷勢。《點新聞》片段截圖
三萬元購二手房車

《大公報》昨以頭兩版刊出有關梁天琦的報道,頭版以〈住酒店公寓Audi代步『雙失』梁天琦豪出奇〉為題,稱經過該報記者深入跟蹤調查,梁獨居港島東月租至少2.4萬元的服務式住宅,黃台仰日常代步的銀色Audi房車,車價近30萬元的,質疑二人背後有金主。
黃台仰昨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報道內提及的房車是二人共同持有的公司「Channel i(HK)Limited」名下資產,上月從二手市場花約3萬元購入,本來為支援選舉工作。黃續稱,本民前背後沒有金主,一直靠網台的月費資助支撐運作,「我哋係好窮嘅政黨,唔明點解話我哋有金主同豪使」。但鑑於梁近日遇挑釁,有支持者建議出資為梁聘請保鑣。
報道又披露,上周六晚《大公報》男記者先於銅鑼灣追訪梁不果。3個小時後,已下班的男記者與家人晚膳後,遭梁反跟蹤在太古站相遇,雙方以粗言互罵並有肢體衝突。該記者報稱被打至左面扭傷。據網上流傳片段,梁在扭打時也曾被狂扯至倒地。網媒《點新聞》前晚在fb專頁,上載涉事記者展示傷勢片段,姓盧記者在片中稱因遭起底「真係好擔心」。有網民隨即對《點新聞》起底,發現其IP地址與《文匯報》相同,《大公報》與《文匯報》則在今年初合併。記者昨午嘗試搜尋《點新聞》網域註冊資料,但對方已聘網絡保安公司隱藏資料,約於昨晨9時左右更新。本報昨分別致電《大公報》及《文匯報》查詢,但未獲回覆。
警方將衝突事件列為「公眾地方打架」案處理,暫無人被捕。香港記者協會發聲明,指昨日收到大量電郵及電話,投訴大公報記者毆打梁天琦;同時亦有電郵、電話稱,記者安全遭受威脅。由於未獲梁天琦及大公報回覆,無法評論有關糾紛。
■記者鄭啟源
----------


林保華按:
哈哈,梁振英是“港獨之父”。功莫大焉。
因此梁振英不該下台,否則港獨成為梁振英的“遺腹子”,“港獨之腹”?

 指梁振英挑起好奇心 擁抱《香港民族論》 
17校學生設關注組宣揚港獨
港蘋 
■英華書院學生王樂行(左)及校友陳沛聰(右)指,不滿政府破壞一國兩制,故設關注組宣揚港獨。黃耀興攝

【本報訊】政府肆意打壓港獨派,激發新一波港獨浪潮,至少17間中學的學生自發成立校內本土關注組宣揚港獨。831決定寸步不讓、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怒批港大學生報《學苑》,甚至禁止港獨派參選……極權連串打壓,把這批中學生推上港獨之路。有本土關注組學生形容「革命」路長,冀先「和理非」宣揚港獨,不會提倡武裝革命,但長遠而言不惜入獄和流血;英華書院關注組成員直言,是梁振英挑起其好奇心,進而擁抱《香港民族論》。
記者:蕭洛汶

屯門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月初有學生成立本土關注組,短短一周就有十多名同學加入,正與其他學校的本土關注組聯繫,開學後以派傳單及舉辦講座。關注組成員曾同學自稱曾是「港豬」,佔領運動令他由希望變失望,加上港獨派被禁參選,激發他投身港獨陣營。
曾同學冀藉講座等形式向同學分析港獨利弊,「講赤化問題,討論點成立影子政府、點訂新憲法、港獨可能性」。他雖不認同泛民和平抗爭策略,但強調現階段宣揚港獨時不會提倡武裝革命,「想和理非咁討論,將門檻下降」,待支持者滲透社會各階層就在適當時機癱瘓政府。他爭取港獨的底線是入獄,失去聲譽也在所不計。
料校方打壓

曾同學兩年前反對政改「袋住先」,當時已有教師在堂上揶揄「其他同學唔好學佢咁,唔係第日喺街俾坦克車壓死」。教育局近日高調禁校園談港獨,他預計校方將打壓關注組。同校中六生李同學曾因京奧感自豪,直至中一獲熱衷時事的班主任啟蒙,「佢講得最多係中國人湧港問題,話單程證審批權應喺港府手上」。這名教師就是其後加入新民主同盟、今屆退選立法會的譚凱邦。
李同學直言,早年因內地人搶奶粉和學位而「想驅趕每個內地人」,但後來意識到此心態「唔健康」,中港區隔才能治本,加上罷課和佔領也未能推翻831決定,「制度內、外都做唔好,係咪應該推翻呢個制度?」他願意付出僅次於生命的代價,若香港只欠一場流血革命就可獨立,他不介意犧牲。
英華書院本土學社現有三名成員,唯一在校生王樂行不滿政府禁港獨派參選,更笑言梁振英是港獨之父,「佢喺施政報告批評《香港民族論》,我咪有興趣拎嚟睇」。不論手段是和平或武力,只要有效他都會考慮,也須顧及有否民意支持。另一成員是校友陳沛聰現於恒生管理學院修讀新聞,學社擬在校內舉辦香港前途論壇,邀請本土派嘉賓主講,冀同學更關心政治。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和英華書院對本報查詢未有回應。
--------------


 非建制咎由自取 選民力挽狂瀾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港蘋 
■非建制派沒有協調,單在超級區議會就有6人出選。資料圖片
 
港大民研的滾動民調,的確觸目驚心,暴露了未能在參選階段協調的惡果。一早預見的現象很可能出現,候選名單過多,選票未能集中,最後是非建制派票多席少。非建制派的總得票率仍是遠超建制派,在各區差距都在10%或以上。在真正民主選舉,這已足令非建制派大勝,但在香港畸形的比例代表制,議席分配卻是反比例。也不能完全怪罪制度,因大家早知制度如此,只要做好協調,也並非不能利用制度去反制。但非建制派的各政治團體,最後不願做協調、初選,出現危機只可說是咎由自取。不幸地,非建制派選民,或因政治團體錯誤決定,白白浪費選票。
此局面讓人沮喪。但我相信策略選民,若能協調得好,還是可力挽狂瀾於既倒,「雷動」也是為此而不斷努力。不過,有人看到「雷動」現所能召集的策略選民只有萬多人,分到各區就只數千人,與目標起碼每區一萬相差很遠,覺得成事機會很低。我也承認,召募的工作並不順利,但公民聯合行動的18個團體已非常努力,差不多每天都有街站,還在報章上登廣告,但選民反應仍是比想像中慢和少。
可能大部份選民在選舉日前都不會費心去想選舉的事,故希望到了最後階段,參與「雷動聲吶」的人會增加。從過去「佔中」的經驗看,港人是不習慣在事前承諾支持社會行動的,當年簽署《意向書》的人,也只是數千,但佔領爆發時,卻是成千上萬。港人在有需要時,還是會走出來的。
由於現在民調的樣本仍是很少,誤差率很大,但到了9月3日,每區的累積一定樣本,誤差會大幅減低。加上「雷動聲吶」的數據調整,應能把固網電話隨機民調的誤差進一步減低。
依據資料,「雷動」會向參與「雷動聲吶」的策略選民發出參考指引。指引不會指示策略選民投票給那名候選人,但會指出非建制派候選人是穩勝、沒希望或處於邊緣。指引是透過私人群組發放,因應各區的選情,群組討論後,再議決如何分配選票。
策略投票的漣漪效應

這指引及配票的決定是在手機程式內的私人群組中進行,不向公眾發佈,不構成選舉廣告。選舉規則也不禁止群組成員把相關資料透過私人訊息通知其他未參與「雷動聲吶」的選民。「雷動聲吶」一定不會向公眾發放這些訊息,但相信不少有心的策略選民,雖沒加入「雷動聲吶」,還是有方法掌握在各區策略投票的方向。這就是策略投票的漣漪效應。我們以參與了「雷動聲吶」的策略選民為基礎,用符合選舉規則的方法,把作用放大,望能左右最後的選舉結果。當然,依靠漣漪效應,必會出現很多難以預見的變數,但這也是在這階段能想到的最好方法。從其他地方策略投票的經驗看,漣漪效應必會出現,也能發揮相當大效果。
若經過一切努力未能扭轉局面,也只能說是非戰之罪,因開局實在太差,參選名單太多,選票太分散,策略選民數目不夠。只能寄望用未來4年時間,重新部署,望在2020年的選舉,非建制派的政治團體能吸取教訓,明白不能只顧本身而罔顧整個陣營及香港整體民主發展的利益,願意把協調及初選制度化。公民社會也可利用時間建構更有效的策略選民平台與網絡,迎接下一場大戰。但我還是相信奇迹會在今屆發生的。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


自由廣場》香港人談郝柏村:無禮、無知、懦弱
2016-08-16 06:00
自由時報

◎ 黃世澤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最近訪問香港,他雖然暗指北京干預香港人選特首權利,以及一國兩制並不真實;但另一方面,他竟然罵起香港人支持港獨是出賣祖宗,不忠不孝。

郝柏村斥責港獨的言論,是典型大中華殖民主義思維的體現。香港的歷史比中華民國還要早,創立中華民國的孫逸仙醫生,他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接受中學和大學教育,曾經讀過香港拔萃書室、中央書院和香港華人西醫書院,這數間學校分別是香港拔萃男書院、皇仁書院和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香港歷史比中華民國還要老,自決前途請問何來出賣祖宗,不忠不孝?郝柏村這麼重視忠孝,為何不在香港大聲嗆把中華民國政府趕到台灣的共產黨政權?在香港人眼中,郝柏村的言論簡直無禮、無知而且懦弱。

主權在民,自決前途,是香港人的基本權利,香港人在未經公投的情況下,被英國人交到中國手上,大部分人連選擇國籍權利也沒有。現在中國違反了與英國簽訂的國際條約,那香港人要求獨立,或回歸英國,有什麼問題?為何要用出賣祖宗,不忠不孝這些落後的儒家君臣論斥責香港人?

正如台灣在未經公投的情況下,因《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那些不清不楚的條文,主權由日本國手上轉到中華民國手上。由於《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時,並非像《烏古勒支條約》割讓直布羅陀般,有附帶條款要求英國放棄直布羅陀主權就必須交給西班牙,台灣既屬大清帝國永久割土,公投自決權利也是天公地道一樣。

由此可見,為何國民黨在台灣變成不受歡迎,甚至連香港不少年輕人都不歡迎,因為國民黨不少人的思維,完全不尊重住民自決、主權在民的基本原則,仍然停留在封建年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年代。因此,國民黨這種違背人民,違背自由民主潮流的政黨,必須送到歷史垃圾堆。相信孫逸仙醫生九泉下有知,都會同意香港人、台灣人唾棄已經違背革命初衷的國民黨。(作者是居港英籍時事評論員)
------------


林保華按:
我理解提名是配套提名,因此撤回也是配套撤回。下次提名是另外一套,不排斥謝文定可能仍在名單內。
但是也的確,總統府斯時需根據外界的質疑,有一個說法。我個人認為,根據各界的質疑與解說,謝文定在威權時期的表現,比其他鷹犬要好一些,後來也一直被國民黨排擠。如若沒有查出有作惡的大問題,本人也有正確認識,就不妨留住。如果稍微中性的人物都不能用,就不能團結原體制內更多的人為司法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捍衛謝文定不是這樣做(李中志)
2016年08月16日
台蘋

新政府兩個爭議的重要人事案,駐新加坡代表與司法院正副院長,一周之內指派的三位人選紛紛自行宣布退出。然而,此轉變止息紛爭的考慮居多,對任用邏輯的釐清卻幫助不大。
江春男因酒駕引發爭議,辭職後紛爭可以告一段落;司法院副院長的爭議也相對單純,以被提名人林錦芳的司法改革理念不符外界期待為藉口退出,不失為一個止爭的好策略。但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謝文定不能做如是觀。
撤銷提名未解爭議

戒嚴時期最後10年的重要政治事件,從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到江南案等,身為檢察官的謝文定無役不與。辭去提名並沒有解決爭議的核心問題,加上新政府以轉型正義做為執政的重要價值,豈可簡單以退為進,把頭埋回沙堆裡?撇開人事的糾葛,恐怕現在才是釐清歷史真相的開始。
許多人或許誤解,認為只有在威權體制下冒死反抗的人,才有資格在民主轉型之後擔任公職,這並不實際。超凡入聖的人固然存在,但鳳毛麟角,又未必有專業能力。在威權體制下,只要是依法行事,便無可追究,不然就是另一波的政治清洗。
有無違法才是關鍵

所以從舊官僚尋找有能力的人在轉型後的政府擔任要職未必不可,但除了專業以外,一個重要前提是不能有違法服務威權的紀錄。
以納粹德國為例,法官檢察官成千上萬,但送上紐倫堡大審的只有16位。對納粹的受難者而言情何以堪,但這是法治國法律不淪為勝利者正義不得不的底線。我們對前朝檢察官的要求,不是他在檢察體系內承命參與了任何政治案件就必須永不錄用,我們要知道的是,他是否配合上意違法處理了這些案子。
也就是說,若掌握了叛國證據,即便是以《戒嚴法》或《刑法》100條求處被告死刑,我們不能因後來時代與法律的變更而去責怪當時的檢察官、法官。相反的,不必說羅織證據置被告於死地,就算是只是無中生有用小罪干擾無辜百姓,配合上面演出,那就該負起與獨裁者共同的責任。
民間團體一個多月來的質問,並未看到蔡政府積極調查,給外界一個清楚回應。如今總統府突然撤回提名,新聞稿中還強調總統認為「各界最嚴格的檢驗,許多批評不盡公平也並非事實。」言下之意總統對謝文定在威權之下的角色是有信心的,若是如此,為何總統支持謝文定求去?為何不親自捍衛自己提名人的名譽?
以執政黨的行政資源,蒐集調閱當年的卷宗、安排謝文定與事件被告公開對質,應該都不是難事,為何捨此不為?卻繼續上演封建朝臣不如歸去的老套?這樣能捍衛謝文定什麼名譽?又能捍衛在威權下成千上萬戰戰兢兢在良心與專業之間求存的司法人員什麼名譽?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


焦點評論:歷史的再審判才正要開始(陳昭如)
2016年08月16日
台蘋

約一個月前,蔡英文總統提名謝文定為司法院院長。謝文定提交立法院經歷年表上的第一份公職,是1985年擔任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原來,1985年之前那消失的年代,隱藏了一份多年來不欲人知的威權履歷:他曾經擔任中壢事件的蒞庭檢察官、美麗島司法案件的專案小組檢察官、偵辦林宅血案的檢察官,以及主導江南案的主任檢察官。

在戒嚴時期的四個政治大案中都看到其身影的檢察官,也就只有他,而這竟是被提名來擔當領導司法改革與《憲法》守護者重任的司法院院長人選。
不應漠視威權履歷

這份威權履歷的現身,暴露了司法人事提名的草率與價值錯亂,揭露了台灣社會對威權加害者的歷史集體失憶與沉默,也揭開了推動轉型正義追究加害者的序幕。如果誓言推動司改與轉型正義的總統們在行使提名權時,能夠嚴格審查並堅持人權與轉型正義價值,那麼,謝文定就不會在陳水扁總統任內被提名檢察總長,又在全面政黨輪替之後被蔡總統提名司法院院長。
如果台灣社會在民主化之後對於威權加害者的歷史沒有處於集體失憶的狀態,知情者沒有保持沉默,及早進行加害者真相的追查與反省,那麼,眾多威權履歷早就該現身,怪罪威權體制而不追究加害者個人責任的「體制服從論」,也會在國際比較與台灣經驗的集體反思之下成為被揚棄的「威權合理說」。
正是因為執行者的積極配合,威權體制才能成功運作。把刑求逼供所得的證據當作被告在自由意志下的自白,將和平行使言論自由的行為當作實施暴行的事實,漠視家博的不在場證明並破壞在第一時間追查林宅血案真相的機會,替江南案的高層指使者精心設置免被追究的司法防護網,這些積極加害的行為既不符合法律專業與倫理,也不能和無權力的人民在威權體制之下的服從相提並論。
民主轉型過程中,司法體系應該從政治迫害與威權控制的執行者,轉變為保障人權並實現正義的推動者。在對威權歷史欠缺認識、對轉型正義缺乏思考、對大法官與司法院正副院長角色不夠重視的條件之下,這樣的司法民主轉型無法展開。司法人事必須從提名到審查一路嚴格把關,被提名人不能是具有「威權履歷」的保守服從者,而應是能夠有憑有據地提出「人權履歷」的進步改革者,由總統慎重且詳盡說明理由地介紹給公眾,接受社會與立法院的檢驗監督,並從而獲得推動改革的民主正當性基礎。
法學教育應該強化了解威權歷史與人權轉型正義的法律史教育,讓新世代的法律人不至於在欠缺歷史認識的狀態下,成為「威權合理說」的支持者。威權歷史的檔案,應該在兼顧真相追求與人權保障的目的下盡量公開。唯有如此,在立法院審議中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通過之後,才能真正開啟追究加害者真相的機會,台灣也終於能夠邁向實現民主轉型未竟之業的未來。
答辯跳針迴避問題

36年前,被謝文定在內的美麗島專案小組檢察官認定為暴行脅迫犯罪而起訴的王拓,在庭訊上侃侃而談,留下一段應該流傳後世的名言:「歷史必然還會再做一次審判,因此檢察官面對歷史,面對後代,能不戒慎?」
公民社會告發了一位威權執行者,被指控者提出了不斷跳針且迴避真正問題的答辯。還有更多的威權執行者及其事蹟,仍處於歷史的黑暗處。在蔡總統撤回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之後,歷史的再審判才正要開始,而掌權者的改革決心與台灣社會追求民主的堅持,將是這次審判的關鍵。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


搶在不當黨產條例生效前過戶 救國團賣市價4.5億房產
自由時報
2016-08-16
條例12日生效 救國團8日就完成過戶

〔記者歐祥義、陳永吉、楊淳卉、陳炳宏/台北報導〕立法院七月廿五日三讀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頻遭質疑是國民黨附隨組織的救國團隨即在七月廿九日,把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市價約四.五億元的四樓透天房舍,轉讓給楊昇建設,並於八月十二日該條例生效前的八月八日過戶完成,救國團搶在法令生效前出售房產之舉,引發爭議。

    遭質疑是國民黨附隨組織的救國團,將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市價約四.五億元的四樓透天房舍,轉讓給楊昇建設,並搶在不當黨產條例生效前過戶,引發爭議。(記者羅沛德攝)

救國團是附隨組織? 顧立雄:將儘快聽證

內定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昨對此表示,依不當黨產條例,救國團若被認定是附隨組織,就有申報財產義務,縱使先前有處分財產,其金流去向也在調查範圍內。他並強調,對救國團、婦聯會是否為國民黨附隨組織,未來將儘快展開聽證程序調查釐清。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表示,不當黨產條例已生效,黨產買賣都會被註記,附隨組織可能加快脫產,他呼籲國民黨、國民黨附隨組織及受託管理人,現在都不該再有不當黨產買賣,向國家做清楚交代。
救國團:正常財產處理 絕無脫產情事

救國團昨強調,他們本來就不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救國團所有資產都是正常財產處理,至於出售的房舍,原是社教中心的教室,因場地小,已在附近購買另棟大樓的一樓取代,原址閒置已久,洽談都更也很久了,絕無脫產情事。

據北市建成地政所資料顯示,救國團賣出建物建於一九五八年,地址是中山北路一段三十號,現由救國團及中國青年服務社使用,土地七十.七八坪,建物四層樓面積共二二一坪,地處中山北路與忠孝東西路交叉口,隔中山北路就是行政院,土地屬「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商業用地,容積率為五六○%。據房仲估算,區域土地市價每坪至少四五○萬元,這塊地光是土地價值就近三.二億元。
楊昇建設:交易前已查過 應無關黨產

楊昇建設總監許瑜容表示,跟救國團談這個交易已經好幾年,該公司也查過,這個透天厝是救國團在一九九○年之後用營利購入,應該無關黨產。楊昇購地是為整合周邊土地進行都更,交易是根據市價,詳細金額無法透露。

楊昇建設屬揚昇集團,集團旗下包括揚昇高球場、揚昇建設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台開去年一月已上網公告的都更單元範圍,「位於台北車站東南側,為中山北路、中山北路一段八號、北平西路所圍之街廓土地」,基地面積約二○一四坪,也就是台開原本已把救國團這塊地畫進都更範圍,台開董事長邱復生表示,台開此都更案已停擺一段時間,後來由楊昇接手,後續進展並不清楚。

國民黨在台北車站附近有多筆房地產,黨營事業欣光華在雙子星計畫C1持有五○五坪土地,近日也頗受關注,國民黨年初曾開價要以廿五億元出售,但最後未交易。在不當黨產條例通過後,北市府已決議雙子星開發案要納入不當黨產條款,若該筆地現階段不得交易,未來若經認定是不當取得,將發交回被佔用單位。
------------


 毛左全面進駐雜誌社
港蘋 
■《炎黃春秋》前主編敗訴,雜誌社同時遭整改。
 
中共自由派政論雜誌《炎黃春秋》遭官方派員強奪權後,極左派全面進駐。改組後雜誌社昨開「作者懇談會」,出席者包括戴旭、郭松民、梅新育、盧麒麟等,全是內地知名毛左分子。網民嘆︰「這不是炎黃春秋,這是烏有之鄉啊!」
被指堆砌內容

《炎黃》被強行接管後誓要姓黨,左派學者郭松民昨在微博貼出一張「炎黃春秋座談會作者懇談會」照片,並寫道:「參加作者懇談會,心情微覺異樣,忽然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詞:『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炎黃》被奪權後近日出版第一期,被斥是全無新意的史料堆砌編造;雜誌依然掛名部份前任編委為顧問,更引來抗議。據悉新任總編輯郝慶軍是曾獲習近平召見的「五毛作家」周小平的粉絲,他曾在演講時推薦周的「名作」〈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
《蘋果》記者
------------


林保華按:
那中國阿Q為何對薩德那樣緊張啊。

改良「道爾M1」導彈 反應快更精準

【明報專訊】肩負攻台先鋒任務的解放軍第31軍,近日某防空旅與空軍航空兵某部在展開實戰化陸空對抗中,防空旅裝備的俄製「道爾M1」防空導彈系統(圖)亮相。

《解放軍報》披露,31集團軍防空旅對手中防空導彈實行現代化改進,提高作戰力,其中道爾M1對抗8個不同方向來襲、方位角差超過180度的目標全命中。據悉,改進後的系統火力反應時間縮短25%。7月底,該旅赴大漠戈壁檢驗某新型導彈實彈,極限條件下抗擊不同類型目標,14枚導彈全命中目標。

道爾M1導彈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野戰防空導彈系統之一。1996年,中國從俄羅斯引進,首批裝備在對台灣軍事行動主力的第1集團軍和第31集團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