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台北」的鳥氣

2017-08-31 09:38  民報
 
世大運開幕式台灣隊舉著「會旗」進場。圖/張良一攝
世大運開幕式台灣隊舉著「會旗」進場。圖/張良一攝

本來對台北世大運興趣缺缺,其實不止世大運,即使奧運,還有什麼WHA,一旦沾上「中華台北」,就會有一股無名火,就會使我想到那令人噁心的馬英九,把本來不得不在運動競賽場合中暫用的所謂「奧運模式」擴大化、固定化。

還不能接受的是,電視台的一些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把「中華隊」或「中華台北隊」一再複述。在這種情況下,唯有轉台不看。

對台灣的國家稱號,我對「中華民國」在現階段還勉強接受,是因為它還有一個「國」字,用這個國名,稱呼台灣的國家隊可以用「民國隊」。如果把國家隊稱為「台北隊」,我也可以接受,因為台北是台灣的首都,人們經常用首都來代表一個國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中華台北隊或中華隊,無端端把台灣與「中華」連在一起。這個名字越是國際化,就越讓世人認為台灣或台北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因為英文裡中國與中華都差不多是那一兩個字。馬英九之對此沾沾自喜,就是因為他有這個「國際觀」,只有傻乎乎的台灣電視台主持,還在那裡聲嘶力竭的叫喊「中華隊」。

這次台北爭取到世大運主辦地位,中國又採取半抵制態度,台灣應該借這個難得機會用打擦邊球的方式洗刷掉一些多年來的恥辱,偏偏某些主事者的僵化腦袋,或者是他們的大中國意識形態,心裡都有一個「小中華」,居然不但完全不動,甚至進行更加嚴格的自我審查,對「政治」與「台獨」進行擴大化的解釋與實踐,真是嗚呼哀哉。這種「丟臉」其實不亞於反年改團體的表現,只是一個粗野一些,一個「溫良恭儉讓」一些,繼承了國民黨兩位市長的作風。兩者是否都應該享受「王八蛋」的待遇?

還好不論怎樣,台灣選手們比我有更廣闊的胸襟,奪取較往年多幾倍的金牌,讓人解一解「中華」的鳥氣。這次的優異成績,更顯台灣的「小而美」氣質,與中華的「大而醜」走相反的道路。這固然有主場之利,更是國手們窮洪荒之力的奮鬥結果。這尤其表現在台灣所罕見的田徑項目上:短跑項目上一般都為黑人所包辦,紀政的「飛躍羚羊」轉眼已是近50年前的事了,現在出現新的羚「楊」楊俊瀚;而破亞洲標槍紀錄的鄭兆村,則引發惡鄰異族的一陣酸言酸語;這些國手還有真善美人格的一面,奪得多項滑輪溜冰賽事金牌的楊合貞,把獎金捐給她的母校台南大灣國小,因為那裡的操場是她的訓練場所,這種知恩圖報與中國人的忘恩負義恰恰相反。

體育運動不是為比賽而比賽,為運動而運動,而是一個鍛煉意志、體力與技巧的運動。台灣隊獲得優良成績,表明台灣國力與民族素質的提高,也怪不得「德國之聲」電台稱讚這是台灣「民族自豪感」的展現。這個國家電台能夠這樣認識,自然是了解台灣就是一個獨立的民族,與什麼「中華」無關。這也許是我們的駐德大使謝志偉長期在那裡耕耘的結果,這也是毅力的表現。期望8月31日國手大遊行,能夠掙脫「中華台北」的束縛,大聲喊出「台灣」的名字,以台灣的旗幟來簇擁他們。那是在台北自由的大道上,而不是在體育館的籠子裡。

放眼2020年的東京奧運,我們的日本朋友與台灣的朋友們正在為台灣「正名」而努力,因為東京是僅次於台北主場對我們最友好的國家,甚至比台北天龍國的某些人還對我們友好,台灣更應該不要放掉這個機會讓我們以真面目示人。那時台灣也將出現新一屆的總統,不管是不是蔡英文連任,都是改變了「現狀」,希望也有新的氛圍、新的面目出現。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世大運 台灣 中華台北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