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9,2017 14:37

No.574 台灣民主之父與獨台之父 [林保華]

極光製圖
 
前個星期連著週六週日兩天,見到李登輝前總統與史明學長;一位94歲,一位99歲。他們都是對台灣有卓越貢獻的改革家與革命家,是台灣的瑰寶;對台灣民主化與獨台化的奮鬥,一位走體制內,一位走體制外。李登輝加入過共產黨,史明雖然沒有加入,卻是實地參加過中共的地下工作與武裝鬥爭;而日本對他們的影響似乎勝過歐美,也許因此台灣未來的民主與獨立道路,與日本更是命運共同體。

與李前總統見面,是應邀出席李登輝基金會的募款餐會。看得出他難掩的高興心情,即使演講完畢,坐回餐桌上,也滔滔不絕向全場介紹李應元當年組織228牽手護台灣活動的重要貢獻;也介紹坐在主桌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雙親,稱讚台灣有三位醫生出身的市長:賴清德、柯文哲、涂醒哲,賴清德還出任行政院長。
 
李前總統的興奮在他的演講詞裡已經說了,那就是台灣人自製的衛星順利發射到外太空與世大運台灣選手打拼所得到的榮耀,讓他高興到失眠:“一個團結的國家,是多麼的可愛、多麼的偉大!”然而他對台灣還是憂心忡忡。他相信執政團隊政策,目的是為台灣好。“但是階段性任務,以及國家的目標方向在哪裡?”社會不安的氛圍,讓他擔心2020年會像2008年那樣,台灣被中國法統再度復辟。
 
以往蔡英文總統被認為是李登輝的人,然而蔡總統執政以來,李前總統多次指出國家目標方向不明的問題。也許因為蔡總統選舉支票是維持現狀,因而不便談國家未來的目標。然而這種曖昧情況,到2020年選舉時,終究要明朗化,否則選民也不會答應。那麼,這4年應該為2020年提出的目標打基礎。不論是內部的改革,還是外交上的努力。蔡總統守口如瓶,外界只能猜測;而猜測與事實往往就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落差。然而也因為不知猜測是否正確,才會在社會上產生流言與不安心理。政府需做安定民心的工作。
 
與史明前輩的見面比較突然。因為星期天,我們附近的街坊張老師請史明吃飯,就在家居附近。史明一到,就點名要把我們夫婦叫來,正好我們在家,隨即應召前去。這天史明歐吉桑精神特好,幾杯啤酒下肚,也是話題不斷。對我談了多次戰略戰術問題。他認為目標要遠大,但是戰略戰術要符合實際情況。在《史明回憶錄》的610到613頁,他有比較詳細的論述理念原則與戰略戰術的關係。
 
的確幾十年前,史明就把建立台灣民族主義的目標提出來,然而現在台灣國與中華民國還糾纏不休,難分難解。應該如何符合實際情況的來解決,才是不左不右,是對領導者的考驗。我理解他這個時候提出戰略戰術問題,是要提醒大家關注這個問題:不能不動,也不能盲動。
 
史明還對著我們說,我的太太楊月清理念比我清楚,要我關鍵時候該說就要說。我明白這點,其實我心裡很清楚。然而比較重大而又有爭議性的議題該什麼時候說,該怎樣說,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我是要再三思量的。我在社群網絡可以隨便一點,在正式的媒體,就要比較慎重。這是我幾十年人生與寫作生涯的經驗。然而又是比較衝動也是難免的,因為到底我也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在蔡英文執政以前見到史明,他都要我多寫國際問題,他說台灣人這方面了解不多。我理解他要我多講台灣的國際環境,獨立台灣建國的艱辛。一兩個月前,有朋友提前為歐吉桑祝壽,他見到我說,你要團結來台灣的中國人。我對他說,我哪有這個能耐?現在我是來台灣的中國人的團結對象啊。不過學長沒有聽清楚我說什麼。世道變幻莫測,也許哪一天我成為來台灣中國人的批鬥對象也說不定。還好我不會如同學長那樣長壽,或許鬥爭我以前我已經先仙遊去也。
 
兩天見到兩位可敬的前輩,是我的榮幸。他們不但是理論家,也是實踐家,只有實踐沒有理論,會走到錯誤道路上去;只放嘴炮而不去實踐,這種牛皮大王,也會被人看不起。台灣有著這兩位革命家,為台灣的民主與台灣民族主義打下基礎,是台灣的幸運,也是我要向他們好好學習的。
 
(作者為資深媒體評論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