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人 林保華
- Apr 12 Mon 2021 14:51
【專欄】林書漫步:書房即戰場
- Apr 07 Wed 2021 10:19
(林保華專欄)配合習狼,國外毛派趁勢而起?
(林保華專欄)配合習狼,國外毛派趁勢而起?
2021/04/07 05:30
自由時報
最近,印度的毛派在中部襲擊警察,廿二名警察被殺。類似新聞在二○○九年,廿六名警察被殺;過去,鄧小平韜光養晦,停止支援外國毛派,許多毛派難以為繼,印度因為貧窮人口多,成為毛派溫床。印度同中國的邊界衝突,只是陣亡幾十人,可見毛派的禍害。毛派在沉寂許久後再度活躍,可以視之為受習近平戰狼外交鼓舞。
所謂「毛派」是各國共產黨,在一九五○年代後期中蘇搶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袖地位,其他國家共產黨被迫選邊站。分裂出來的毛派自稱╳╳國共產黨(馬列),但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的共產黨沒有分裂,除了越共親蘇,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緬甸、菲律賓都親中,進行武裝鬥爭顛覆本國政權。印尼共因總統蘇加諾親中,以和平手段發展成兩、三百萬黨員的大黨,一九六五年舉行武裝政變,殺死六名右派將領,引發右派大反擊殺了數十萬人,部分是親共華裔,引來長達卅年的軍人專政。
- Apr 07 Wed 2021 00:16
末日香港:搜捕修例齊下,廢物廢柴火拼
末日香港:搜捕修例齊下,廢物廢柴火拼

- Apr 06 Tue 2021 11:35
林保華觀點》台灣面臨重大公安事件 必須有「敵情觀念」的思路
- Apr 03 Sat 2021 02:23
評論| 林保華: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分裂為中國與世界兩個部分?
- Mar 31 Wed 2021 12:43
(林保華專欄)外國勢力是中國改革手術刀
(林保華專欄)外國勢力是中國改革手術刀
2021/03/31 05:30
自由時報
中共有預謀的清算新疆棉的舊帳,掀起阿拉斯加中美會晤後的第二波「反帝」浪潮。人民日報與外交部華春瑩在第一波搬出八國聯軍,第二波則由新疆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徐貴相聲稱鴉片戰爭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全盤污名化鴉片戰爭與八國聯軍,是國共的共同歷史觀。其實客觀的來看,沒有鴉片戰爭,大清民眾懂得什麼是船堅砲利與奇技淫巧的洋務?沒有八國聯軍,豈能因為立憲而催生出中華民國?沒有這兩次「侵略」,神州大地上可能還蠕動著辮子與小腳的人群。現在卻把這些圖像說成是「辱華」。
- Mar 28 Sun 2021 20:14
林保華觀點》一片抵制聲中跑去考察NIKE 李克強企圖分裂黨中央?
- Mar 26 Fri 2021 09:43
林保華觀點》建黨100年 演120年前鬧劇
- Mar 24 Wed 2021 09:00
(林保華專欄)對罵之後,美國應有初步對策
(林保華專欄)對罵之後,美國應有初步對策
2021/03/24 05:30
自由時報
三月十八日美中高層會晤,前戲是相互對罵,彼此都有作秀的成分,但是中方明顯演過頭,只會激起美國民眾更加支持政府的強硬立場。中方對作秀準備得更充分,因為《人民日報》立即拋出一百廿年前清國與八國聯軍簽署辛丑條約的照片,與楊潔篪罵山門做出對比,以顯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且不說現在中國人都做了共產黨與習近平的奴隸,有不同意見就被拘捕;就是照片本身也難對比。清國那張是打完仗之後簽署條約的照片,而楊潔篪罵人是雙方還沒打仗,就如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以前,慈禧太后也與楊潔篪那樣神氣活現。要真正對比,就看中美開戰後的結局,雙方怎麼談。習近平敢不敢打?這是真假民族主義的試金石。
- Mar 22 Mon 2021 18:47
【專欄】漫談台灣水果及其他
- Mar 18 Thu 2021 12:42
林保華觀點》北京兩會露玄機--從布小林缺席到王岐山馬屁
- Mar 17 Wed 2021 07:28
(林保華專欄)美中會晤 美須提清晰紅線
(林保華專欄)美中會晤 美須提清晰紅線
2021/03/17 05:30
自由時報
美中兩國高官將於三月十八日在美國阿拉斯加會晤。會晤地點顯示,這是中國有求於美國,但是會晤前,中國一再宣佈它的「紅線」,並且公然撕毀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基本法的選舉規則。這是中共在對話與談判前擺出「下馬威」的一貫伎倆。
美國也有自由印太戰略的相關活動,除了經濟科技關係,在外交關鍵議題上紅線不夠清晰,須有媒體或觀察家加以邏輯推論。由於中共的貪婪是無止境的,其紅線也就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情況的「現狀」畫出,因此美國必須提出清晰明確的紅線,不許中國跨越雷池一步。否則中共利用灰色地帶步步蠶食造成既成事實,美國則節節敗退。
- Mar 11 Thu 2021 21:24
林保華觀點》170<1是與中國「對等」合作條件
- Mar 10 Wed 2021 08:52
(林保華專欄)印度才是中共的天敵
(林保華專欄)印度才是中共的天敵
2021/03/10 05:30
自由時報
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即將召開印太四國峰會,討論對付中國的策略。在這以前,中印軍隊剛在印藏邊界脫離接觸,使長達半年的軍事衝突暫時和緩下來。
去年六月的邊界衝突,中國到今年二月下旬才公佈死亡人數,並大肆紀念與數落印度的不是。為何拖大半年?因為中共有把喪事當喜事辦的陋習。如果去年就辦,會激怒印度而加劇衝突,等到雙方決定撤兵,中共才辦起喜事,把自己打扮成勝利者,並且逮捕通緝懷疑的國人。
- Mar 04 Thu 2021 13:48
林保華觀點》從鳳梨到晶片的思考
- Mar 03 Wed 2021 08:06
(林保華專欄)拜登的戰略是耐心還是混亂
(林保華專欄)拜登的戰略是耐心還是混亂?
2021/03/03 05:30
自由時報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批評拜登政府對中國發出的是混亂信息,但一個月前白宮發言人莎琪則聲稱,美國採取戰略耐心。耐心需要時間,拜登對中政策從混亂到統一也需要時間。因此兩者容易混淆。
依我觀察,目前政策混亂多過耐心,例如對維吾爾人是否種族滅絕、對中國的科技制裁與台海政策,乃至對釣魚台立場等,都有不同程度雜音。原因是拜登團隊有許多歐巴馬原班人馬,有的思想已經跟上,有的還停留在原地。這點拜登自己也明白,例如原國務卿凱瑞只能充當同中國談判的氣候大使,因為他主張合作。當年他拜會習近平結束,留下一臉無奈的合影表情給我深刻的印象。
- Mar 02 Tue 2021 08:22
評論| 林保華:圍繞華國鋒的爾虞我詐
- Feb 25 Thu 2021 16:30
林保華觀點》香港北風肅殺 台灣豈能春暖花開?
- Feb 24 Wed 2021 07:50
(林保華專欄)中共百年黨史百年謊言
(林保華專欄)中共百年黨史百年謊言
2021/02/24 05:30
自由時報
為紀念中共建黨一百週年,習近平近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做出動員和部署,黨媒大做文章。
其實習近平在準備稱帝後,就不斷以「毋忘初心」為其行徑製造合法繼承者形象。二○一七年十月中共十九大閉幕,習就率領其他政治局常委到上海參觀中共一大會址,喊出「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是一大會址的上海傳統住宅名稱)。去年一月八日,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加碼喊出「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所做的一切努力、鬥爭、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
- Feb 18 Thu 2021 23:02
林保華觀點》接種中國疫苗,能不能搞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