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專欄〉「島內」與「島主」
香港《明報》轉引台灣媒體的報導,曾任外交部副部長的張志軍日前首次以國台辦主任身分,接待出席博鰲論壇的台灣代表團。他在酒會致詞表示,工作終於不用翻譯、吃飯不用刀叉,「一見面就有一家人的感覺。」張志軍三度稱台灣為「島內」。
張志軍的言詞中顯露,他很喜歡做外交工作,轉任國台辦主任以後,終於得到解脫,講話不必用翻譯,吃飯不必用刀叉。以他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外交工作,也不尊重講外語與用刀叉吃飯的國家與人民。我懷疑他會做好工作,也許因為不安心工作,才把他調到國台辦? 但是,如果因為「不用翻譯、吃飯不用刀叉」就是一家人,也顯得淺薄。如果他與劉曉波講話,的確不必翻譯;與劉曉波吃飯,也不用刀叉,但是他與還在坐牢的「階級敵人」劉曉波是「一家人」嗎?
張志軍為了與台灣人攀「老鄉」,體現「一家親」而口不擇言。他不是希望來台灣嗎?來台灣時就拜會前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吧!因為不必翻譯、不必用刀叉,都是「鄉親」,都是「一家人」嘛!
張志軍三次稱呼台灣是「島內」,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則來個「三把島」。把台灣稱為島內,對台灣很不尊重,因為「島」是地理名詞,連行政區域都不是。清朝統治台灣時,台灣歸屬福建,才稱為「台灣島」;二戰後,台灣成為「省」。中共顛覆國民政府後,沒有把台灣稱為「島」,與原屬廣東省的海南島不同;海南島在一九八八年建省後,也成為「海南省」。可見,張志軍一上任就三呼台灣為「島內」,台灣的地位比海南還不如。大概就只是福建的平潭島、東山島、湄洲島的地位吧!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三代回國,藍三代投中
作者: 凌 鋒
《開放》雜誌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住滿7年才可入籍,台灣呢? 林保華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將於4月11日審查行政院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7條
修正草案”,再次將中國配偶取得身分證的年限由現行規定的6年縮減為4
年。馬政府的做法有認同與選票的政治考量,卻將損害台灣的主體價值。
只將它與香港比較,就可知其荒謬性與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須知,香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將怎樣收購台灣? 林保華
英國前首相、鐵娘子佘契爾夫人基金會最近披露她在1980年代初的私人文
件,其中,1982年她到北京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討論香港前途問題的針鋒
相對內容曝光,引起人們最大的興趣。在台灣面臨“香港化”的情況下,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保華專欄〉習連會的秘密
用「連習」的順序似乎體現「台灣優先」,我倒過來是
因為連代表的是中國國民黨,不能代表整體台灣。而從
現實面來看,習近平是當紅炸子雞,連戰是靠中國續氧
的過氣政客;從目前職務來看,習近平是現任中共中央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中華馬屁詩人 林保華
我在印尼華人學校讀的小學與中學,到高中才接觸唐詩,為之傾倒。回到
中國,才接觸新詩,兩個著名詩人是臧克家與郭沫若,想想詩人都很浪漫
,文字簡潔,情感凝聚,但是看他們的詩,簡直就不像詩,但是因為涉及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保華專欄〉「特殊兩國論」較可能成為共識
中共十八大的政治報告,對政治改革立場保守,但是對兩岸關係卻相當「進取」。這是因為胡錦濤執政的後四年,得到馬英九的配合,「九二共識」才得以在報告中肯定下來,接著對馬英九提出進一步要求。
北京「乘勝追擊」的目標,就是把台灣綁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後,再進入政治合作架構,也就是胡錦濤在報告裡所說的:「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長廷「開展之旅」如何「超越」?
艾克思
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曾經出任黨主席與行政院長,並且參與二○○八年總統選舉的謝長廷,於十月四日出訪中國。此行的表面理由,是應國際調酒協會的邀請,出席他們在北京的大會,可是隨謝長廷出訪的,還有多位謝系的政治人物,並命名為「開展之旅」,亦即要為民進黨開展與中國接觸的空間,如果用「調酒」來掩飾,根本多餘。謝長廷以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名義出訪,又是民進黨中常委,因此也難保持「個人」色彩。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保華專欄》中生納保的背後才可怕
對中生納保問題,原則上贊成,時機上有保留,對其背後的動機,更懷有
非常大的戒心。
中生納保與人權無關。至於是否與外國學生平等對待,得從歷史因素來認
識。過去對外國學生納保有其客觀原因,我認為是由於台灣在國際社會非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麼看謝長廷訪中? 林保華
謝長廷訪問中國,不計毀譽,引發綠營內部不同反應。民進黨內部有關中
國政策的辯論,一直難以進行,如今卻是不知不覺的開始了。問題是該如
何辯論,才對民進黨有益,而不是傷害民進黨內部與綠營內部的團結。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保華專欄》如此“道德治國”
最近我常常提到“中華文化”,乃是因為香港年輕人反對洗腦的國民教育,想到台灣受中華人治文化荼毒之深。中共如今搬出孔夫子,也是因為孔子的人治主張符合其統治利益。
本世紀初,面對官場的日益腐敗激怒中國民眾,江澤民提出“以德治國”;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林保華專欄》台灣對中國的迷失
民進黨恢復中國事務部,由財經學者洪財隆負責,體現新思維,務實面對
中國的經濟崛起。但是共產黨的經濟離不開政治,政治更涉及敏感的主權
問題,因此也顯示其政治議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將親自掌握。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保華專欄〉馬英九的綠卡 梁振英的違建
自由時報
先是馬英九以六八九萬票當選台灣總統,不久梁振英以六八九票當上香港特首。「六八九」這個神奇數字就這樣把馬與梁拉在一起。「馬皇」與「梁狼」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婚姻同化台灣,中共無所不用其極 林保華
中國國台辦副主任葉克冬日前來台與在台中國學生座談時,鼓勵他們“多
把握機會與台灣學生交朋友”,“戀愛沒有地區限制!”戀愛何止沒有地
區限制,還應該沒有種族限制。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保華專欄》從六四看中國大變局
自由時報
從各種渠道的資訊與跡象來看,中共高層應該已經就六四平反問題取得共識,問題只是平反的時間。然而「穩定壓倒一切」深植領導人腦海裡,尤其胡錦濤是「維穩派」典型人物,只求混過任期,不想承擔任何風險,而因為每年二十萬起的群體性事件,中國已經找不到「安全期」,因此可能把這個重任推給下一屆領導人。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赴世維大會前 台民團籲中共推行民主政體
台灣民間團體及立委等11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理事長林保華(左二)表示,我們去東京出席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因為正處在中國大變化的前夕而更有意義。他期望王立軍事件後,中國13億人民早日實現民主自由。(攝影:鍾元 / 大紀元)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長廷的中國政策 林保華
民進黨5位有意競爭主席的候選人正在準備進行政見辯論會的時候,前行
政院長謝長廷沒有閒著,也舉辦另類的政見發表會,那就是舉辦他的新書
《不一樣的台灣》的發表會,在台北、台中、高雄舉行。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共幹深入台灣橫行無阻
作者: 凌 鋒
更新於︰2012-04-06
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在台灣中南部巡視十三天,跑遍三百個鄉鎮,為馬拉票,籠絡人心。如此深入統戰,身為總統竟然熟視無睹。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保華專欄〉中國政策「停看聽」
馬英九騙票成功後,還未正式連任,就暴衝式的推出觸犯民心的政策,包括瘦肉精、瘋狂加價加稅、進一步開放中資與「一國兩區」論,搞得雞犬不寧。他的如意算盤顯然是把所有利空政策推給現任的政府團隊,讓一批「余文」受過,他則「潔身自好」登上連任寶座。
這裡只談他的中國政策。眾所周知,自從兩個月前中國發生王立軍直奔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叛國投敵」事件,然後引發北京扣押出席「兩會」的中共政治局委員兼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後,有關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消息就不絕於耳。原因是在黑箱作業中,各個派系都要對外釋放有利於自己的消息,以便外銷轉內銷引導權鬥朝向自己有利的局面。因此消息相當混亂,但是許多並非謠言。從各種消息中也看出,即使涉及路線,也是左右搖擺,例如網禁開開關關使人眼花撩亂。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諜為何後繼無人? 林保華
最近,台灣媒體刊出日本《每日新聞》的一則報道云:“儘管台灣情治機
構估計,近年大陸情報人員假借各種交流、參訪、觀光名義不斷進入台灣
,但在台灣,由於沒有人願意冒險,派往大陸的間諜已後繼乏人。據稱,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