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人事地震和特朗普麻煩不斷 庫什納訪華嚴重受阻
(博訊北京時間2017年9月08日 首發 -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博聞社華盛頓特別報導】在中南海“喜迎十九大”的最後階段,籠罩在白宮的氛圍,卻沒有那麼“喜人”和“樂觀”。
博聞社首席記者從白宮知情者獨家獲悉,因為白宮一連串的“人事地震”和特朗普總統的“麻煩不斷”,特朗普核心智囊和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的本月訪華行程,已經嚴重受阻。
我的一生人 林保華
目前分類:國際關係 (592)
- Sep 08 Fri 2017 22:25
轉貼:白宮人事地震和特朗普麻煩不斷 庫什納訪華嚴重受阻
- Aug 30 Wed 2017 08:45
《林保華專欄》習近平放金正恩咬川普
《林保華專欄》習近平放金正恩咬川普
2017-08-30 06:00
自由時報
八月二十九日清晨,北韓發射中程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在太平洋落海,射程兩千七百公里。如果飛越日本九州落海,就在距離美國關島五百公里處,顯然金正恩是在表明他有關向關島發射飛彈的恐嚇絕非空言。而今年七月,北韓已兩次試射洲際飛彈,並揚言有能力攻擊美國;八月二十六日,北韓又發射三枚短程飛彈。研發與發射飛彈需要鉅額資金,北韓發射飛彈技術迅速提高,擺明有人協助。這些,習近平功不可沒。習近平近來把俄羅斯總統普廷拖下水,只是要掩護他自己。
今年八月五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北韓新一輪更嚴厲制裁案,中俄都投贊成票。中國再次玩弄美國,如果中國真的執行,北韓怎麼可能加強挑釁?
- Aug 27 Sun 2017 10:06
轉貼:向中共繳械?美自由派:奪取台灣是中國的大獎賞
- Aug 23 Wed 2017 10:06
〈林保華專欄〉向包定教授致敬 自由需要勇氣與代價
〈林保華專欄〉向包定教授致敬 自由需要勇氣與代價
2017-08-23 06:00
自由時報
由於中國施壓,全球頂尖的劍橋大學出版社原先決定從網站撤下評論中國事務的全球頂尖雜誌《中國季刊》有關中國敏感問題的三一五篇論文。此事引發全球學術界的譁然,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八月十八日在「change.org」發起網路請願活動(https://www.change.org/p/christopher-balding-peti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not-to-censor-china-articles),呼籲該出版社重新上架文章,否則學術界不排除集體抵制他們的相關出版物。為此,出版社已在二十一日收回撤下論文的決定。
我要特別向包定教授致敬。因為他身在北京,卻敢於不顧個人利益與安危,帶頭抵制中國流氓的這種無理要求。他說,「站出來會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今已是你必須為一些原則付出代價的時機」。
- Aug 19 Sat 2017 13:04
轉貼:伊萬卡和庫什納9月飛北京 習近平和彭麗媛將設“家宴”
伊萬卡和庫什納9月飛北京 習近平和彭麗媛將設“家宴”
(博訊北京時間2017年8月16日 首發 -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博聞社華盛頓特別報導】萬里之外的中國人,或許正在關心北戴河、十九大和貿易制裁;而種族主義、關島核攻擊和中美關係,則是當下美國人的“心頭大患”。
博聞社早在年初就曾獨家披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今年11月APEC峰會前後正式訪華;博聞社首席記者又從白宮知情者獨家獲悉,第一千金伊萬卡和夫婿庫什納將於9月“拖兒帶女”飛赴北京。
- Aug 16 Wed 2017 10:09
〈林保華專欄〉老外學習漢語的陷阱
〈林保華專欄〉老外學習漢語的陷阱
2017-08-16 06:00
自由時報
北京清華大學最大的學生右派馮國將在台灣做了首次講演,他的傳奇經歷讓更多人認識中共的本質。
一九五七年夏天,中國開展反右運動,我正在班級裡接受批判時,突然在《人民日報》看到清華大學鬥爭右派萬人大會的新聞,那位右派的名字叫做馮國將,因為也是印尼僑生而讓我印象深刻,從此記住了這個名字。三十年後,我們終於在香港認識。九七前,他在美國得到政治庇護,我們在美國有多次互動,也聽過他講述勞改情況,然而完整講他的一生,還是反右六十年後的今天。
- Aug 15 Tue 2017 17:43
朝鮮半島局勢與台灣對策 [林保華]
August 15,2017 16:04
No.569 朝鮮半島局勢與台灣對策 [林保華]
- Jul 26 Wed 2017 08:14
〈林保華專欄〉時間不站在美國這邊
〈林保華專欄〉時間不站在美國這邊
2017-07-26 06:00
推文到plurk
今年四月上旬的川習會,主要兩個議題,分別是北韓核武與美中經貿,中方承諾提出經貿「百日計畫」。如今一百天過了,北韓核武問題不但沒有解決,今年上半年中國與北韓的貿易量反而增加,顯然是放鬆制裁了。中國副總理汪洋(預計十九大將榮升政治局常委)來美國舉行的美中經貿會談,也不歡而散。
美國白白浪費了一百天,川普任內有幾個一百天?從尼克森政府以後,每一任美國總統都要被中國耍弄。尤其是老布希政府以後,不論六四屠殺、最惠國待遇、WTO、重返亞洲等,都被中國所騙。每一任總統稍有警覺後又換新一任總統被騙。「寸金難買寸光陰」,美國被騙幾十年的損失難以估算。這樣的周而復始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 Jul 17 Mon 2017 19:33
轉貼 蘋論:川普或成中美興衰拐點
蘋論:川普或成中美興衰拐點
2017年07月17日
台灣蘋果日報
就在劉曉波死亡的當天,美國總統川普正在法國訪問,大力稱讚習近平是「偉大的領導人」、「一個好人」、「他是我的朋友、我很尊敬他」等等;完全對劉曉波的死隻字不提。民主人士遂嚴厲批判川普放縱中國迫害人權。
美國姑息的態度影響很深,不但日後中國變本加厲、毫無顧忌地壓迫異議份子;更糟的是落後國家等同受到鼓勵,壓迫人權更不手軟,又有中國可以做靠山,還可能因迫害人權,抗拒美式價值而獲得中國的經濟獎助和物質鼓勵。美國從民主戰場上的主動退卻,將使全球性的民主大退潮益加波濤洶湧。
- Jul 13 Thu 2017 11:47
轉貼:北韓局勢關我們什麼事?
- Jul 08 Sat 2017 09:48
中印邊界衝突,想起珍寶島事件
- Jul 06 Thu 2017 09:25
中英協議當廁紙,中國挑戰現行國際秩序
林保華:中英協議當廁紙,中國挑戰現行國際秩序
香港主權轉移20週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
這不是中國第一次宣佈廢棄《中英聯合聲明》,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就《中英聯合聲明》落實情況的香港調查團,未出發已被北京表明拒絕入境。眾議院在12月2日下午舉行緊急辯論,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奧塔韋(Sir Richard Ottaway)透露,中國駐英大使館公使倪堅於11月28日與他在國會會面,其間指出,中英之間的聯合聲明目前已經無效,該份簽署於1984年的聲明,有效日期只維持至1997年。
由於這是個人之間的談話,媒體雖有報導卻未重視,尤其英國政府沒有正視這個問題要求中國政府澄清,以致中國流氓政府得寸進尺,乾脆透過外交部正式廢棄中英聯合聲明。
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文本有交給聯合國存檔。五十年不變的五十年也沒有過期,中國政府就把聯合聲明當作廁紙丟進垃圾桶,充分說明這個流氓政府在東西沒有到手時好話說盡,東西到手後壞事做絕,所有原先的承諾都丟到九霄雲外。
- Jun 27 Tue 2017 20:27
對流氓國家需要以戰止戰(2017年5月27日 Isodarco 國際研討會的講演)
- Jun 14 Wed 2017 08:54
《林保華專欄》美俄合作堵中
- Jun 08 Thu 2017 07:31
林保華:一帶一路的死活與神秘的貴陽會議
林保華:一帶一路的死活與神秘的貴陽會議
今年5月14日,北京召開一帶一路的高峰會議論壇。出席國家近60個,其中29個國家領袖親來捧場,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以來的中國外交盛會。
之所以需要開這樣一個會議,乃是一帶一路是習近平2013年欽定的外交擴張戰略,打上了“習記”的符號,當然是只許勝,不許敗。無奈一帶一路開張時,雖然賀客盈門,但是生意清淡。面臨19大的召開,習近平需要交出成績單,因此不惜再耗上巨資,在門面上做功夫,以便有個交代。
開幕時作為一帶一路終點的歐洲國家態度熱心,這次卻特別冷淡,只有南歐3個窮國領袖出席;當時拒絕參與而被孤立的美日,這次卻派代表來,以致中國官媒的宣傳機器大肆宣傳,然而美國有亞太地區國安官員參加而日本派了自民黨中央黨部的安倍親信,顯然是來摸底而不是有心參與。中國3千億元人民幣的絲路基金再加碼1千億元,似乎也沒有增加到引蛇出洞的吸引力。
這是因為許多國家都在想,習近平這樣大方,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推銷中國的剩餘產品,還是也要打造中華大帝國的朝貢體系?窮國不想中國的黑手伸進來,富國更不想自己的錢拿來幫助未來可能消滅自己的中華帝國。如此一來,未來的一帶一路是死是活大家等著看。中國也料到這一點,提前預告2019年再開一次這樣的會議,繼續敲鑼打鼓,即使迴響空洞,也要給國人一個帝國夢繼續存活的印象。
- Jun 01 Thu 2017 10:07
美中的「麻煩製造者」
美中的「麻煩製造者」
http://www.chengmingmag.com/t379/select/379sel16.html
《動向》雜誌 2017年5月號
凌 鋒
民進黨的蔡英文政府即將執政滿一週年,四月二十七日上午她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記者問她會不會再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蔡英文回答:「我們當然期待在重要的時刻、在關鍵的事情上面,我們能夠有機會跟美國政府有更直接的溝通,也不排除有機會跟特朗普總統本人能夠通電話,但是這可能要看整個情勢的需求跟美國政府在處理這個區域的事務上面的考量。」
- May 31 Wed 2017 08:27
〈林保華專欄〉川普通俄門與全球戰略變局
〈林保華專欄〉川普通俄門與全球戰略變局
2017-05-31 06:00
自由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的一些不太恰當關係正在接受調查,之前他的國安顧問弗林被踢爆,於去年底歐巴馬政府對俄國實施制裁之際,與俄羅斯大使基斯利亞克多次通話,討論制裁內容,弗林還要俄方勿對制裁過度反應,靜待川普上任後再檢討。為此,弗林被迫辭職,身兼白宮高級顧問的川普女婿庫希納,做為主要關係人也被調查。川普很執著,繼續向俄羅斯大使洩漏友邦提供有關IS的反恐機密。而為了阻止調查,川普還一怒炒了FBI局長柯米。
川普的通俄門,讓我想起一九七一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指派時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秘密訪問中國,導致尼克森訪問中國而出現中美關係大逆轉。
- May 28 Sun 2017 12:58
轉貼 林保華:美國對中國局部戰爭,才可能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