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 2025.01.28 15:45
我的一生人 林保華
- Feb 01 Sat 2025 10:24
林保華觀點》現代科技復辟秧歌王朝
- Jan 28 Tue 2025 20:33
林保華觀點》中國「神偷」 衝擊輝達股價暴跌
- Jan 24 Fri 2025 12:26
林保華觀點》春城無處不飛花,吳春城的中國學歷卻飛走了
- Jan 22 Wed 2025 08:25
﹙林保華專欄﹚台灣人也要迎接美國黃金時代
﹙林保華專欄﹚台灣人也要迎接美國黃金時代
2025/01/22 05:30
自由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登基後發出十幾條行政命令,台灣關心的關稅政策尚未出爐,相信是因為它是複雜問題,有區別對待與壓抑通膨的難處,或許要等待改革整個外貿制度。川普演說表示「我會馬上開始徹底改革我們的貿易系統,來保障美國的勞工和家庭」
台灣人關心的美中關係,川普演說未直接提及中國是美國安全的最大威脅,但他演說開始不久就說「我們得誠實面對挑戰,雖然他們人多勢眾,但他們將被這股世界正在美國見證的強大動力摧毀」。美國面對「人多勢眾」的挑戰來自國內外,國外主要當然是指中國,國內則是那些左膠。
- Jan 19 Sun 2025 20:53
Macau is the poster child for China’s ‘two systems’
Macau is the poster child for China’s ‘two systems’
By Paul Li 林保華
Taipei Timea 2025.1.19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CP)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in Beijing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failed to find a solution for China’s economy. Although Chinese officials claimed that the foreign trade surplus hit a record high last month, China’s and Hong Kong’s stock markets have kept tumbling this year, with the latter’s Hang Seng Index dropping below 19,000 points on Monday.
While being stuck with the downturn, there is good news for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習近平), who visited Macau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to celebrate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takeover of the territory in 1999. Surprisingly, Xi stayed there for three days.
- Jan 19 Sun 2025 18:46
林保華觀點》我所認識的李怡、邱近思及一面之緣的梁麗儀
- Jan 16 Thu 2025 23:02
林保華觀點》視國家人民如無物 藍白立委群魔亂砍
- Jan 15 Wed 2025 07:03
(林保華專欄)博弈業是一國兩制的不二法門
(林保華專欄)博弈業是一國兩制的不二法門
2025/01/15 05:30
自由時報
去年年末的北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為中國經濟找出解方,雖然中國官方聲稱去年十二月外貿順差創新高,然而中港股市今年以來跌跌不休,港股恆生指數在一月十三日更跌破一萬九千點。彭博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的過去一年,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淨買入港股接近七千八百億港元,上週也是連續多日由中國資金力撐港股。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雖出面施壓,但香港財團對本地投資仍然興趣缺缺。
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十二月中旬在北京向中國獨裁者習近平述職,會後被媒體詢問時透露,會上有向習近平提及特區政府面臨財政赤字,可能須三至五年處理,又說國安風險長期存在,不會「好了傷疤忘了痛」,但「更加要發展經濟」。
- Jan 10 Fri 2025 16:53
林保華觀點》罷免「傅崐萁們」,大罷免的開始
- Jan 08 Wed 2025 08:36
﹙林保華專欄﹚罷免: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林保華專欄﹚罷免: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2025/01/08 05:30
自由時報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立法院的「雙罷免」,罷免立法院長韓國瑜,並罷免國民黨其他四十一席區域立委。其實公民力量已經自發性罷免若干立委。柯總召號令一出,是不是要在全國掀起大罷免運動?
我認為這口號不現實,也不會有好效果。民進黨的議席比國民黨少,遑論加上民眾黨。柯總召是著名的喬王,我不知道他是否已有神機妙算,還是喊喊口號而已。選院長時他也信心十足,喊出黃珊珊是「女版韓國瑜」而選民進黨自己的名單,我以為他已經喬好了對方若干議席過來,結果沒有,而是韓國瑜本尊上台,民進黨壯烈犧牲。如今情況是否已有好轉,讓民進黨罷免韓國瑜可以成功?
- Jan 06 Mon 2025 12:00
林保華:香港特首對習近平喊「更加要發展經濟」
- Jan 02 Thu 2025 18:58
林保華觀點》「柯黨」變「黃黨」 有無新路向?
- Jan 01 Wed 2025 10:16
﹙林保華專欄﹚中國暨大僑大培植 中共對台統戰奇兵
﹙林保華專欄﹚中國暨大僑大培植 中共對台統戰奇兵
2025/01/01 05:30
自由時報
反共網紅八炯與閩南狼陳柏源拍攝的揭露中共統戰台灣的影片,可說是揭露了中國統戰台灣的最新手法。特別指出中國的暨南大學與華僑大學已經成為中國的「統戰學校」,培訓中共的統戰奇兵。香港特區政府就是到這兩個學校招收香港警察作為幫兇。
毛澤東於一九三八年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指出:黨的建設、武裝鬥爭、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中共早有黨校、軍校,到最近才有統戰學校。中共建國執政已經七十五年了,至今還處於「革命」階段,怪不得如今不但「民不聊生」,甚至「官不聊生」。
- Dec 28 Sat 2024 16:50
林保華觀點》毛誕日遭起訴!毛澤東「未入室高徒」柯文哲 翻船黑水溝
- Dec 25 Wed 2024 07:18
﹙林保華專欄﹚中國搞頑固台獨名單 美國何妨宣布「台灣的中國代理人」名單
﹙林保華專欄﹚中國搞頑固台獨名單 美國何妨宣布「台灣的中國代理人」名單
2024/12/25 05:30
自由時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十二月中旬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文表示,中國常說台灣是他們的內政,與他國無關。國際社會對此回應:「不,這是我們的事。」也就是「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的事」。
馬英九去年十月到母校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演說,聲稱兩岸問題應由兩岸自己談,沒有外國介入的空間。馬呼應中國一貫主張而獲中共讚許,從此踏上不歸路。因此布林肯指的「中國人」,包括馬英九這個在台灣的「中國代理人」。
- Dec 19 Thu 2024 14:13
林保華觀點》國共一條褲子,罷免在所難免
- Dec 18 Wed 2024 07:11
(林保華專欄)川普夫婦會見安倍昭惠的訊號
(林保華專欄)川普夫婦會見安倍昭惠的訊號
2024/12/18 05:30
自由時報
美國準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十二月十六日在X社群平台貼出川普夫婦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遺孀安倍昭惠的合影,安倍昭惠立於中間,川普夫婦分站兩側。梅蘭妮亞的貼文說「能在海湖莊園再次款待昭惠夫人,我們倍感榮幸。我們緬懷安倍前首相,並向他留下的偉大政治遺產致敬。」文詞溫馨,也傳達出重要信息。
美國媒體報導,本次晚宴並非透過政府管道,而是川普直接聯繫安倍昭惠而安排的私人行程。川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與安倍建立且持續保持非常密切的良好關係,兩人的妻子也有好交情。自安倍二○二二年遭槍擊身亡後,川普就常致電給安倍昭惠表達關心,雙方迄今仍保有密切聯繫。而川普在這次選舉期間也遭到槍擊,川普因為扭頭,子彈從耳邊穿過而僥倖逃過一劫,彼此有相同遭遇卻有不同命運,令人唏噓。
- Dec 12 Thu 2024 20:27
林保華觀點》雙城論壇對台有好處? 不止要拒統戰、還要制止願被統的台灣人
- Dec 11 Wed 2024 07:47
﹙林保華專欄﹚「盤絲洞」的自取其辱
﹙林保華專欄﹚「盤絲洞」的自取其辱
2024/12/11 05:30
自由時報
馬英九基金會(以下簡稱「馬基會」)邀請四十位中共黨團員學生與幹部來台灣進行統戰,其「黨性」純度超過當年我就讀的號稱第二黨校的中國人民大學,並發生「馬龍進入盤絲洞」事件。這趟邀訪可說是自取其辱。家長抗議,卻被馬基會說成是「綠色家長」,難道要教藍白家長承認女兒是盤絲洞裡的蜘蛛精?
交流團進入中山女高是馬基與中共的精心設計,馬基會執行長蕭旭岑說是因為兩岸共同尊敬孫中山。既然如此,怎不訪問台灣的中山大學?為何非要踏進中學?既訪中學為何找女校而不找男校或男女合校?既找女校,為何不訪更知名的北一女卻找上中山女高?其實就是故意要羞辱出身該校的前總統蔡英文,將蔡貼上標籤:一群蜘蛛精的學姐。所以明明年已卅六歲、已超過中國規定的「青年」年齡的馬龍當馬前卒,中山女高不知拒絕心懷叵測的交流,倒是有人組織女生列隊尖叫歡迎,於是就此落入「盤絲洞」陷阱。
- Dec 07 Sat 2024 15:56
林保華觀點》表面上看似一場鬧劇 尹錫悅的教訓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