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的三大壓力

    台灣的民主進步黨在九月二十八日成立以後,引起人們的關注,香港人
也會關注,因為在中國人的“國家”中,都是一黨專政;中國人社會的政黨
政治,是不許有反對黨存在的政黨政治。因此民主進步黨的成立,是一個中
國民主史上很重要的一點突破。不但台灣的當政者直接要面對著他,大陸也
不得不面對著他;就是香港,因為關係到未來香港的政制改革和「一國兩制
」,是否能夠真正推行,當然也關心它。

    但是現在民主進步黨面臨了三個方面的壓力、影響到它今後的發展。

    第一,台灣的當政者肯定對黨外的活動並不太高興。迫於形勢,承認既
成的事實,客觀上是進步的表現,應該讚揚。但是如果民主進步黨出現某些
差池或自己不爭氣的話,不是說台北當局就不會對它採取比較強硬的態度。

    第二、民主進步黨的成立,大陸愛其政敵的後院起火,可以對台灣的當
政者起牽制作用,而且黨綱中批評台北當局不准同大陸進行直接貿易的政策
,顯示中共的統戰效果;但黨綱中對「統一」問題態度並不明朗,而且甚至
有「台灣前途應由台灣全體住民決定」的字眼,更使中共相當恐慌。新華社
在發布有關消息時,專門引用了台灣某一家報紙指其為「骨子裏的分裂主義
意識」的評語,顯然這是中共非常關心的一點。接著,彭真在紀念孫中山誕
生一百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譴責「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總在或明或
暗地支持「台灣獨立」,進行「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活動,處心積
慮地阻撓中國的和平統一。」可以肯定,彭真的一部分矛頭是指向民主進步
黨「骨子裏的分裂主義意識」,向它施加壓力。

    第三、台灣黨外的政見其實也是相當混亂的,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大雜膾
,這是中國人社會中常見的現象。他們在共同對抗國民黨方面可以有「共識
」,但在其他問題上難免意見紛呈,不但派系林立,而且缺乏容量和顧全大
局的精神,最近,民主進步黨中常委之一的潘立夫,因為被安排放棄競選國
大代表,一怒之下,和屏東縣的一百多名黨員集體退黨。政黨剛剛成立一個
多月就發生內訌,實在令人磋嘆。

    十一月十四日,民主進步黨的幾位海外黨員從美國回台北時以簽證無效
為名被拒入境。前去歡迎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了小衝突,數人受傷。

    如果有一天國民黨和共產黨聯手對付民主進步黨,或許人們也不會覺得
太奇怪。
香港《信報》  凌鋒:人在香港專欄  1986.11.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