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認同與國家認同
本人1955年從印尼回到中國讀書,是以為社會主義是最公平、最民主的
制度,誤上了賊船。1976年移居香港,香港沒有民主,卻有自由。1997年中
國收回香港,本人移居美國,今年三月來台灣定居,也是認同台灣的民主制
度。對我來講,制度認同比國家認同重要,在選擇了制度以後,再選擇國家
。但是這不等於說我完全沒有國家觀念,華人身分使我選擇台灣,而民主台
灣面對中國霸權的威脅,使我加強對台灣的國家認同感。
台灣是怎樣的一個國家﹖憲法回答這個問題。
一、國共憲法
去年這個時候,新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發表“行憲58周年,邁向正常
的民主社會”的文章,百分之百的肯定憲法﹐我不是研究法律的,更不是憲
法專家,但是憑一般常識,即使這部憲法的條文在台灣民主發展的過程中發
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關鍵還在於如何執行。
憲法第一條:“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
國”。今天是中華民國的行憲日,各位比我熟悉中華民國歷史,因此我不在
這裡說了。但是我是學共產黨歷史的,因此做一個對比會比較有意思。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中共將之分為舊、新兩個階段。孫中山提出“以俄
為師”及“聯俄、聯共、扶助工農”後,才是中共肯定的三民主義,才進行
國共合作。
1927年國民黨清黨分共,1928年北伐勝利統一全國,1932年,由立法院
起草憲法,抗戰勝利後1947年12月25日施行,於是就以這一天訂為行憲紀念
日。
國民政府還沒有制定憲法,1931年11月,中共就在江西成立“中華蘇維
埃共和國”頒佈憲法大綱,推行蘇俄模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明確規定“是工
人和農民的民主專政國家”,這是後來“無產階級專政”的前身。1949年中
共建政前夕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公開讚賞“獨裁”,從此“專
政”成為中共建政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精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
公民權利訂得非常具體,然而幾乎沒有一條在執行。因為它的總綱規定這個
國家由共產黨領導,於是那些具體條文就變成廢物。因此對中華民國憲法也
要看它是如何執行的。
同是國民黨行憲這一天,中共在陝北米脂縣召開中央擴大會議。毛澤東
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報告“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毛澤東報告的第一句話
是﹕“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為甚麼說是轉
折點呢?就是國民黨在政治上打了敗仗﹐軍事上也打敗仗。
主要兩個原因﹕一個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貪官污吏到各地“劫收”﹐喪
失民心﹔台灣也有類似情況﹐成為爆發“二二八”的原因之一。一個是打了
敗仗,當年三月國軍攻下延安是表面上的勝利,因為匪諜熊向暉就是胡宗南
的機要秘書,共軍對國軍的活動瞭如指掌﹐所以主動撤退毫無損傷﹐其後三
個戰役就消滅胡宗南的精銳,加上東北共軍得到蘇聯的直接援助,從此國軍
一敗塗地。
“匪諜”又何止熊向暉﹖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女兒傅冬菊是中共地下
黨員。大家熟悉的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先生﹐他的祖父﹑蔣介石的文膽﹑
總統府資政陳布雷﹐在國民黨潰敗後﹐痛心疾首而自殺﹐他的女兒﹐也就是
陳師孟的姑媽陳璉也是中共地下黨﹐等於間接的害死了她老爸﹐但是陳璉的
丈夫袁永熙在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陳璉自己逃不過文革﹐在被揪鬥後自
殺。
國民黨行憲後四個月,也就是1948年4月,國民黨就制定“動員勘亂時
期臨時條款”恢復到“軍政時期”﹐凍結了憲法上諸多民主權利;蔣介石轉
而成為終身總統﹐這樣的憲法可能是完美的嗎﹖在1991年以後,台灣對憲法
修改了七次,但是一方面領土的大為縮小﹐另一方面台灣從威權轉型到民主
體制,許多制度必須改革,監察院可以空缺兩年、對立法院權限的制約,以
及多次要求釋憲所要解決的問題等。因此必須進行憲法的重大改造,才能向
正常國家邁進。
二、人權高於主權
1945聯合國成立時發表的“聯合國憲章”,更多在談到主權國家之間的
關係﹐對國家主權的尊重。其後﹐1946年的“世界人權宣言”﹐特別是1966
年的人權公約,大大提升人權這個普世價值的地位。隨著當今強調的全球化
,淡化了主權的觀念。
捷克總統哈維爾1999年4月29日在加拿大國會的演說,明確提出了“人
權高於國家主權”,可以說是制度認同高於國家認同。
台灣已經是民主國家﹐台灣應該強調自己的民主成就,反對與中國統一
。因為中國是個“一黨專政”的國家,踐踏人權的國家,而且至今完全沒有
悔改的表現﹐這是台灣人民所完全不能認同的制度。然而台灣國民黨明明知
道共產黨的本質、卻因為利益關係“認賊作父”;執政黨則有人對共產黨缺
乏認識抱有幻想而“認敵為友”。前者公然鼓吹“聯共制台”,後者一直要
放寬政策以討好共產黨及其同路人。因此,台灣的民選政府、政治人物、媒
體,要不斷揭露中共的毫無人性與背信棄義,讓台灣民眾珍惜得來不易的民
主制度,從而加強對台灣的制度認同與國家認同﹐而不是“商人無祖國”,
或者有小便宜及暴力恐嚇下就不要祖國。
擔任過台北市文化局長的龍應台12月4日在哈佛大學演講﹐被中國學人
逼問龍應台的祖國。龍應台回答說,“中國的文化是我的祖國,但目前這種
政權所統治的中國絕對不是我的祖國”。這也表明龍應台只承認文化認同而
拒絕制度認同、國家認同。我們需要強調制度認同來凝聚台灣民心,逐漸加
強對國家的認同,共同抗拒中國的統一。
我在共產黨統治下生活了二十一年才移居香港。經歷過痛苦的天人交戰
,終於放棄做“堂堂正正中國人”而去做英國“二等公民“,因為在我看來
,能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比做甚麼國家的人重要。
三,用國家認同鞏固制度認同
台灣的和平與民主,不排斥也有發生暴力並復辟為專制的可能。有兩次
我很擔心:一次是2004年3月20日國親上街,一次是紅軍在今年9月15日的圍
城。我擔心兩件事,一是大規模暴亂,一是國親煽動下的武裝政變。但是結
果都沒有發生。這表明台灣民眾的善良與具備相當的民主素養,也表明軍隊
國家化的成功。但是由於台灣脫離威權體制的時間還不長,旁邊又有崇尚暴
力的共產中國介入台灣內政,所以還必須時時警惕。
然而我始終覺得台灣作為國家的公權力還是展現的不夠,對違法的事情
不能立即阻止,例如造謠誹謗和暴力事件,從而造成社會亂象,無政府主義
滋長,增加社會所付出的成本。我諒解政府執政的困難,但是還是應該努力
的去行使國家的公權力。例如對國家認同問題要如何解決﹖否則台灣的民主
制度與司法的相對獨立,很可能被葬送。
列寧主義將國家叫做“階級壓迫的工具”,我們則毋寧說國家是保護制
度的工具。這是“中立”的說法,因為如果這個制度是獨裁專制制度,國家
的確是“階級(其實是特權集團)壓迫的工具;如果是民主制度﹐就是根據
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保護人民權利,保護制度運轉。
國家公權力對台灣特別重要,因為台灣旁邊強大的中國不認同台灣的民
主制度,又對台灣有領土野心,黑手早已伸進台灣,因此台灣必須運用自己
的國家機器,例如軍隊、警察、法律﹑政治、外交等等手段來保護台灣的民
主制度。
然而由於台灣內部對自己國家認同還有差異,從而影響台灣國家對自己
民主制度的保護,與爭取國際社會對台灣這個國家的認同。根據我的觀察,
目前台灣內部對自己國家的認同主要有三種情況:
第一,認為台灣需要“正名”者,因為台灣以中華民國的名號獨立已久
﹔用“台獨”稱號是因為已經沿用很久﹐不容易改變。這種主張的最終目的
就是在政治上與中國做徹底切割。
第二,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例如承認中國提出“一國兩制”,放棄台
灣的主權,或把中國叫做“祖國”。他們的代表人物有新黨的馮滬祥,以及
某些台商、藝人等等。
第三﹐認同中華民國。他們反對台獨,但也反共或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種人越來越少。因為他們中不少人認為要反台獨,必須聯合共產黨反對
才能成功﹐也就是把台獨當主要敵人而把共產黨當朋友﹐連戰的“聯共制台
”就是代表。馬英九的“終極統一”,加上繼續反對軍購等等,也倒向連的
路線。連戰在中國不敢提“中華民國”,馬英九在台北禁止攜帶中華民國國
旗進入國際賽事的場地,而且放棄台北市的首都地位而與中國的地方城市“
交流”,都表明他們已經放棄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而逐漸向馮滬祥看齊。最近
還有連勝文、張熙懷等。張熙懷的問題不在於他與中國的行業交流,而在於
他認同哪一個國家。他承認是中國主權下台北地區的檢察官﹐還是台灣的公
務員嗎﹖有的立委到中國訪問﹐中國媒體對立委或立法院都打上引號﹐也就
是把你當“偽”的﹐你不覺得這是在羞辱自己的國家嗎﹖監察院空缺無法監
督他們﹐上級主管機關應該監督。
台灣現在真正還認同中華民國的主要是長期受黨國教育而還以為他們“
長官”還認同中華民國的民眾,特別是他們的老一輩。還有就是長期受到國
民黨優待的族群。台灣的族群問題主要就在這裡,民進黨卓越的地方行政成
就與艱苦的選舉始終難以得到超越半數的選票原因也在這裡。
要解決台灣的國家認同問題,主要就是爭取這部分群眾,如果真有75%
民眾認同台獨,不怕國際不承認。最近在台灣有兩項統計,一個是政大選研
中心﹐承認自己是台灣人的佔六成﹔海基會的民調數字低一點,有58%認同
自己是台灣人。因此民進黨只要努力﹐有正確的政策﹐保持改革與清廉的形
象﹐爭取六成選票是可能的。
要爭取更多民眾認同台灣這個國家,民進黨政府要尊重歷史與現實,對
中華民國不要全部否定,例如它的反共,它的經濟建設成就,這樣才能使認
同中華民國的民眾減少對立情緒,才願意聽你講的話。民進黨及其政府對國
家認同應該有兩個層面,最低綱領是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維護中華民國主
權﹔最高綱領是以正名“台灣”作為目標。既尊重現實,又有努力目標,對
兩邊的民眾都要講清楚這兩點,取得他們的認同,才能爭取到多數。並且在
執政時為未來“正名”創造合法的有利條件。
當然,也有中華民國的死忠者,他們主要是老的一批,但是自然規律不
可阻擋,所以我對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會認同台灣這個國家是樂觀的,但是它
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讓中國的勢力進來﹐來了就很難趕走。
四、結束語
不論制度認同,還是國家認同,都必須非常謹慎的處理兩岸關係,必須
堅持台灣的主體價值,這價值就是台灣的主權,台灣的根本利益。堡壘最容
易從內部攻破,所以不能讓親中國的政黨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內應而要鼓勵本
土化。因此建議大家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最主要學它的策略,一則可以
學到中共如何爭取多數,分化與孤立對手,從而扭轉自己的劣勢而在政治上
戰勝他們﹔二則可以了解中共是如何來對付台灣、統戰台灣的,只有知己知
彼,才能百戰不殆。由於中國與臺灣勢力對比太懸殊,因此臺灣必須將制度
認同與國家認同緊密結合,拿來對抗中國的霸權。用兩個認同加強臺灣內部
團結,還要用制度認同來爭取中國的民心。
與中國對話或談判,必須堅守本土立場,不可存有幻想,更多的應該把
它當作揭露敵人的戰場。談判只能是事務性談判。因為中國沒有言論自由﹐
沒有反對黨﹐有太多的權謀﹐上得了談判桌就下不來。如果要讓步,必須是
雙方的,對台灣來說,更需要政治上的利益,例如三通對主權的堅持。
最後,感謝諸位領導下的臺灣,接受我這個“流浪漢”,讓我找到一生
最好的歸宿。也希望各位保護住臺灣這個國家與制度,包括保護我在內﹐使
大家得以安居樂業,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
林保華在總統府中樞慶祝行憲暨國父紀念月會專題報告
2006年12月25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