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2 27《綠色參考》

(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評論。)

 

全文貼在我的部落格:

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總統選舉的女性尊嚴;也問劉憶如;野田訪華滿載而歸;一中各表銷港;選總統非選老公;北韓逼中資帛金;高華病逝

 

總統選舉中的女性尊嚴    林保華

 

這次台灣的總統選舉,蔡英文打出“台灣第一個女總統”的口號。長期儒

家教育的熏陶,台灣社會是否接受一位女總統?是我關注的問題。因為平

時的台灣社會新聞中,不時出現反映出“大男人主義”的思想。所幸,還

沒有男性政治人物敢於公開質疑這一點,而從蔡英文的人氣來說,也是不

分男女,體現性別平等。至於某些女性見到馬英九而尖叫,更具男女平等

的意義。

 

可是不幸的是,公開出來作賤女性的,竟是來自女性。近來人們公開批評

的是名藝人,也是馬英九的超級粉絲白冰冰,她說:“泰國選出女總統,

就馬上淹大水……”把總理誤為總統,顯示這位不懂政治的藝人強行要介

入政治的悲哀;而更悲哀的是,作為一個女性,竟然如此糟蹋女性。因為

即使這位泰國總理處理水災有失誤,也與她是否女性無關。對白冰冰的嚴

重政治失誤,身旁的馬英九竟然報以微笑的認同,可見這位孔子信徒還是

相信那套三綱五常與“女人難養”的教條。這樣一個人,如果能當選為台

灣總統,是台灣民主的恥辱。

 

由於白冰冰並非政治人物,很難想像她具有把泰國女總理與台灣女總統聯

繫起來的政治臆想力,可以說,她也只是拾人牙慧而已。是什麼人的牙慧

?行政院長、也是馬英九搭檔的副總統候選人吳敦義的老婆蔡令怡。這是

1113她在“馬吳高雄縣婦女後援會”成立大會攻擊蔡英文時說的。她

說,蔡英文沒有經驗,舉泰國為例就是選出一位漂亮卻沒經驗的總理,才

會讓水患三個月都退不了。

 

這種話出在“第二夫人”嘴裡,也可見這位夫人的水準。以後她還不斷出

現其他失誤,例如,把蘇花公路列為蔣經國時代的十大建設,在宇昌案文

件解密前的1211就爆出蔡英文騙走11億元的講話。前者是說明她的無

知,長期居住在台灣而不了解蘇花公路,說明她缺乏對台灣的關心;後者

相信是從她的夫君那裡聽來的,因為“夫為妻綱”而不必獨立思考就轉售

出去。

 

總之,這都顯示國民黨推出的正副總統候選人,都是孔夫子的信徒。在台

灣現代民主社會,而讓瞧不起女性的馬吳當家,台灣女性受得了嗎?因此

也奉勸白冰冰與蔡令怡,記住孔夫子的教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但是這次選舉的女性話題不止此。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對蔡英文的死纏爛打

,企圖把這場選舉轉化為“兩個女人的戰爭”,顯然也是金馬體制的選舉

奧步,以為這樣就可以轉移對馬英九無能的視線,讓民進黨無法端出政策

牛肉而身陷“兩女”惡鬥的泥淖。所幸民進黨一早識破這個伎倆,因此蔡

英文很少親自做出回應,而是由發言人來回答。不過綠營中人不時把李紀

珠牽出來,就明白告訴他們對“兩個女人戰爭”的了解,別來這一套。

 

不過蔡英文還是對劉憶如表示看法,認為如果不是她失控,就是被馬英九

利用。這些是出自對劉憶如的關心,既是提醒她不要被馬英九利用而傷害

自己,也擔心她因為“女強人”太強的自尊心而失去理性。只是劉憶如走

到這一步,是否還能轉向?不要說是蔡英文的關心,就是老媽郭婉容的勸

說,她也不一定聽得進去。

 

但是,“兩個女人的戰爭”還會陸續有來,那就是馬英九把他的老婆周美

青推到第一線。雖然女人難養,必要時還是要“由之”,由周美青vs蔡英

文。不過這樣的話,作為“男子漢”的馬英九躲在周美青的裙擺下,不是

太丟臉了嗎?把“夫為妻綱”修正為“妻為夫綱”,又如何對得住他的大

成至聖先師?

 

極光電子報  2011.12.26

http://www.taup.org.tw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

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要了解中國最新重要資訊,請觀看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網

http://www.twyac.org內的“共產中國”網站:

http://redchina.ning.com

 

冷眼集/也問劉憶如

記者鄒景雯/特稿

 

劉憶如,最近與馬政府、國民黨一同猛打「宇昌案」,儘管遭民進黨以偽造文書提告,仍然連續上演提問記。這股精神難免引起大家也想效法,問問一些有關劉憶如「學術地位」的問題。

 

二○○九年九月中國信託發布「延攬劉憶如教授擔任首席經濟顧問」新聞稿,其內容並獲多家媒體廣為引用。這新聞稿指出:「劉憶如教授曾發表數十篇專業論文於各種國際學術期刊,包括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等。」短短數語,出現了諸多疑問。

 

首先,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是國際經濟學界公認極少數的傑出期刊,在中研院經濟所的期刊認定是屬於第一級的六個期刊之一。由於這個期刊的崇高地位,能在這個期刊發表文章絕對是一項殊榮。經向國內經濟學界查證,國內經濟學家除了已過世的中研院士陳昭南,還有麥朝成、曹天旺曾在這個期刊發表過文章外,並未聽聞有其他國內學者在該刊發表過論文。QJE設有查詢網頁,劉憶如過去發表文章都使用Christina Y. Liu,以此進入查詢,也未顯示她的文章。這是怎麼回事?

 

其次,必須請問劉憶如︰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這個期刊是在哪個國家發行的?透過Google及多個學術期刊資料庫,並沒有這個國際期刊。

 

第三,新聞稿強調「劉憶如教授長期任教於全球多所知名大學,包括美國芝加哥大學等」。但是根據行政院閣員經歷,劉在一九八六年獲得博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是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六年,換言之,當時她是博士生,在美國或目前台灣,許多博士生在大學部協助教學事宜,算是一種兼任工作。若將這種參與教學,自譽為在知名大學任教,不知道在學界的「社會觀感」如何?

 

這節骨眼問這些幹嘛?不知道,這是學劉大主委的,要問她才行。

自由時報

 

民進黨再告劉憶如 成立全民國政質詢團回擊

為公平檢視候選人的政見或過去的經驗,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今(2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即日起要成立「全民國政質詢團」,並邀請卸任的行政院長,政務官及智庫學專家共同參與,每日針對兩岸、內政、外交及國防等政策議題,向對手提出檢驗,並也接受對手的提問。此外,針對宇昌案爭議,民進黨也將於今天傍晚再度向北檢告發,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意圖使人不當選。

全民國政質詢團成立首日,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應邀出席,並就劉憶如提出的宇昌案相關資料及法律問題提出說明。

謝長廷出示兩份資料表示,第一,中裕新藥(前宇昌生技公司)的網站,是蔡英文決定參選總統前就成立,在公司簡介的部分顯示「宇昌第一期籌款乏人問津。陳良博等人於是想到聘請當時已退下行政副院長一職的蔡英文來擔任董事長,藉由她的社會聲望來協助募集資金及整和投資人。蔡英文上任後,宇昌才得以於當年夏天募得足夠資本與Genentech正式洽談授權細節。」

謝長廷說,這是尚未受到政治干擾前的文字,蔡英文承擔資金的問題,並整合科技人才,使科技紮根。這份資料在國發基金也有,因為國發基金增資時,有詳細評估報告,上面詳細記載董事席次,營收狀況以及合法與否。

第二,根據興櫃的網路買賣資料中顯示,中裕新藥(前宇昌生技)目前平均股價為33.46元,而這是近來宇昌屢被打壓,造成投資人放空的結果。中裕新藥網站內容也指出「中裕的股價在成立的四年內,穩定的上漲了近300%,為包括開發基金在內的股東賺進了豐厚的利潤。」謝長廷說,這個就是證據。股票市場有證據,網站有證據,宇昌過去10元的面額,現在平均股價是33.46元,因此請劉憶如不要再繼續抹黑宇昌。謝長廷表示,若馬政府認為宇昌是虧本的,行政院乾脆以12元釋股,保證馬上秒殺、全民搶購。

謝長廷並嚴正地向劉憶如提問,「變造的公文是否就是劉憶如本人?」「如果不是,請講出有名有姓的人」。謝長廷指出,宇昌案事發已經19天,但劉憶如至今仍無法回答是誰變造公文,而根據經驗法則跟合理推測,他認為變造文件的就是劉憶如本人,他追問,「若是,馬總統是否知情?」「既然妳敢變造公文書打擊蔡英文,怎麼還會有公信力來提問?」謝長廷還指出,劉憶如對外宣稱「資料太多、看不懂、所以才會搞錯」,但這其實是相當穿幫的說法,代表承辦人員沒有參與檢閱資料,因為承辦人員不可能看不懂,因此他合理懷疑資料是劉憶如自己在看。

謝長廷呼籲劉憶如,應盡快說出變造資料的藏鏡人是誰?讓全民檢驗;若不回答,劉憶如所提出的問題都毫無意義。

針對國民黨立院黨團質疑,行政院國發基金投資12家生技公司,為何只有宇昌生技採行政院「專案投資」?對此,陳其邁表示,根據國發基金由行政院「專案投資」資料顯示,包括有台積電、世界先進、中華電信、彰化銀行、中裕新藥、中華航空等,都是行政院「專案投資」。若按照國民黨的邏輯,民進黨也要請教馬英九總統,為何航空業不投資長榮航空、只獨厚中華航空?為什麼金融業,只專案投資彰化銀行,卻不投資其他銀行?為什麼只專案投資台積電,卻不投資其他半導體產業的公司?也請馬總統說清楚、講明白。

民進黨也將於下午4時,委任律師黃帝穎、廖虹羚前往台北地檢署,控告劉憶如散布不實資訊,意圖使人不當選。

http://news.msn.com.tw/news2468534.aspx

 

蘋論:中國將染上「日本病」?

 

20111227

 

諾貝爾經濟學者克魯明( Paul Krugman)從來不是中國的 fans,九十年代中國經濟開始起飛時,他就寫過一篇"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的短文,質疑亞洲以至中國倚賴投資再投資推動經濟不可能持久。克魯明又認為中國的經濟數據水份多,沙石多,又帶有虛報謊報的做法,根本難以根據數字評估中國經濟的實況。到近幾年,中國持續錄得巨額貿易盈餘,囤積三萬億美元外滙儲備,克魯明又不斷撰文鼓吹美國政府及國會採取懲罰性措施逼人民幣升值,促使中國增加內需,以改善其他國家的競爭力,減低貿易不平衡的情況。

前幾天,這位向來看淡中國的學者又再在《紐約時報》的專欄發炮,認為中國的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泡沫剛爆破,後遺症將持續出現,隨時會像九十年代的日本及二○○七年後的美國那樣經濟突然大幅收縮,禍及全球經濟。克魯明對中國的批評很多人未必同意,他不斷鼓吹要人民幣大幅升值更被中國政府視為「噪音」。但是,他今次提出的警告是有根有據的,很值得大家深思。

根據克魯明的分析,中國過去十年的高速經濟增長都是由投資包括基建及房地產投資帶動,內部消費卻始終沒有起色,到現在仍不過佔生產總值百分之三十五左右,跟發達國家如美國之類佔百分之六、七十相距甚遠。相反,投資佔整體經濟的份額卻不斷上升,從百分之四十以下升至接近百分之五十。而在新增的投資中,房地產投資佔了一半以上。換言之,過去十年中國經濟飛躍旺氣十足,靠的主要是房價不斷上升,是房地產泡沫不斷膨脹。

誰都知道,房地產泡沫最能夠拖動整體經濟上升,也最疑幻似真的。以香港為例,樓價上升令業主的紙上財富大幅增值,令樓市交投暢旺,令銀行貸款需求大增,令律師、建築師以及其他商業服務客似雲來,令建築行業如魚得水。差不多所有人都好像有花不完的錢,有用不盡的資金。而且,泡沫還會不斷自我強化,不斷麻痹企業、消費者、政府官員,彷彿好景是理所當然,沒有結束的一天。九七回歸時的香港固然如此,八十年代末的日本,東京皇宮所在的土地價值比整個加州地價還要貴。二○○七年前的美國同樣如此,同樣看似好景長在。

問題是泡沫是必然會爆破的;而泡沫越大,爆破時的殺傷力也越大。香港花了七年時間逐步清理泡沫後遺症,再由於內地資金湧入才扭轉頹勢,美國○七年樓市泡沫爆破引發金融海嘯,花了幾萬億元公帑救市仍有點一籌莫展,復蘇的步伐仍然蹣跚得很,日本更不用說了,從九○年到現在已二十一年,經濟還是那樣虛弱不堪,就像久病不起的人那樣。中國的房地產投資熱潮長達十年,泡沫即使比不上日本也非常巨大,涉及的投資數以萬億計,涉及的業主、企業數以百萬計。

現在,各種迹象包括房價跌,交投縮,地方債惡化,大耳窿崛起,資金周轉困難都顯示中國樓市泡沫正在爆破,不斷升值、資金不斷的遊戲已成過去。從銀行到發展商到建築公司到小業主都要開始埋單計數,都要開始為過去的非理性亢奮還債。而大量過往被隱藏的債務都會浮上水面,令內地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壞賬大增,資金緊絀以至周轉不靈的困局,情況就像九十年代的日本及近幾年的美國那樣。

 

 

不少人會說,中國政府有的是錢,開動印鈔機就可以解決水緊問題。可是,印鈔將引發惡性通脹,中國政府不會冒社會不穩的政治風險;再加上房地產業已成資金黑洞,企業、小投資者避之則吉,令整個行業面臨長期萎縮。內部消費長期不振加上房地產盛況不再,中國還有甚麼新的火車頭推動經濟呢?明年、後年要保八真的一點不容易,弄得不好來個經濟逆轉更肯定殃及香港、亞洲及全球,大家可得有心理準備。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

 

防藉聖誕節鬧事 多地信徒被帶走

大陸新聞組北京26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6, 2011 06:00 AM | 135 次 | 0 

 

 | 0   |   |  商場狂熱的聖誕節氣氛之際,海外的宗教人權組織傳出北京、浙江、四川等地教會在舉行戶外敬拜時被捕。「對華援助協會」稱,「作為『人民政府』,為何要如此恐懼聖誕節?」

環球時報引述美國、香港文章稱,在這個無所不包的消費主義狂熱國度裡,聖誕節是「趕時髦的年輕人和尋求贏利的零售商一場狂歡慶祝」。中國人慶祝聖誕節,不是在家或教堂,而是在商場。報導還說,中國生產幾乎全球的聖誕飾品,但30%在中國銷售,進入西方商店的越來越少。但位於美國德州的「對華援助協會」這個基督教組織表示,北京守望教會大約有30多人因堅持戶外敬拜,同往常一樣被抓捕關押在不同派出所,目前部分信徒已經獲釋。據目擊者稱,當天戶外敬拜的地點廣場,被警方圍得水洩不通,如臨大敵。

四川閬中一些基督徒昨天在魚翅廣場過聖誕節,也遭到警方衝擊,其中三人被西城派出所抓走,一些聖誕用品被搶走。據稱,警方一度使用催淚彈驅散信徒,有人被送醫院治療。

報導也指出,浙江省東陽縣黃田畈鎮洪塘村教會,在12月24日有6名信徒被派出所抓捕審訊。對華援助協會(CHINAaid)創建於2002年,是一家非營利性的基督教人權機構,目的在推動中國宗教自由、人權和法治發展,現任會長是傅希秋牧師。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防藉聖誕節鬧事 多地信徒被帶走

 

貴州維權人陳西 判10年

大陸新聞組北京26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6, 2011 06:00 AM | 111 次 | 0   | 0   |   | 

貴州維權人士陳西被控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罪成,判囚10年。

路透報導,陳西的太太透露,法官認為他丈夫所犯的罪,有不良影響,他更是重犯,所以判他入獄10年。

據報導,陳西已表明不願上訴,但強調自己無罪。法官沒有理會陳的代表律師的理據,而他所寫的文章全在外國網站刊登。

陳西上月29日被拘,他的30篇文章被指涉嫌有煽動顛覆內容,被控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陳西57歲,他在1989年「六四事件」期間成立貴州愛國民主聯合會,被判入獄三年。他在1995年因為要求「平反六四」再被捕,判囚10年,2005年出獄。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貴州維權人陳西 判10

 

盡論中國:韓寒的議價民主與自由

20111227 港蘋

(13)瀏覽人次:5,800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內地 80後作家韓寒,新年前夕在新浪博客一連發表了《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三篇文章,一反其反叛形象,在闡述其政治觀點時表現出更多的妥協性,引爆網民爭議。有人質疑他表現犬儒、變身五毛黨,有人支持他提出具體的訴求,而不再是誇誇其談甚麼革命和民主。

 

 

「中國不需要埃及式革命」

韓寒認為,中國不會發生也不需要埃及、利比亞式的革命,因為「革命不保證就能帶來民主」、「中國沒有一個具體的個人能成為被革命的對象」,民間「普遍對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不如文化界想像的那麼逼切」,一人一票選國家主席「並不是中國最大的急迫」,而且,「一人一張選票,最終的結果還是共產黨代表獲勝」。

激進自由派將韓寒的言論歸納為否定革命與普選,有人甚至質疑韓寒過往只是一個當局製造出來的假叛逆偶像,「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總是要站出來為強權服務。其實,韓寒並未因國人質素低而得出中國不適合民主的結論,而是認為「國民素質低並不妨礙民主的到來,但決定了它到來以後的質量」。

的確,在中共的強力控制之下,以現有的政治制度及其衍生出來的軍警、法律、新聞體系,中國甚少有機會爆發埃及式革命。筆者認同韓寒「改革和民主其實就是一場討價還價的過程」的觀點,只有體制內、體制外的民主力量形成共震,才能真正觸動中國的政制改革。

不過,對韓寒在寫作自由問題上提出與當局妥協的方案,筆者不以為然。韓寒希望文化界與當局各讓一步,換取各自更大空間,並願意為此承諾不談當局執政史上的敏感問題、不談及或評判高層集團的家族相關利益。這好比要港人在放棄譴責六四事件、放棄批評中共高層的貪腐問題的前提下,才享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這種議價的自由還有甚麼價值?議價的民主還是民主,議價的自由絕不是自由。或許,娶妻育女後的韓寒,可能多了些顧慮,少了些銳氣。

 

電郵: China@appledaily.com

 

李平

 

錢色醜聞 無錫市委書記被查

上馬8個月 與多女有染

 

 

【明報專訊】江蘇官場出現貪腐醜聞,任職僅8個月的無錫市委書記毛小平突遭免職,據稱涉及女色及經濟問題,有消息指他一次受賄5000萬元人民幣。雖然官方公開仍稱他「另有任用」,但據當地消息透露,毛已被中紀委帶走調查,一同被帶走的還有3個與他關係密切的女人。

 

 

上周四(22日),無錫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新力在會上宣讀省委任免決定,任命省委常委、副省長黃莉新兼任無錫市委書記,免去毛小平市委書記職務,另有任用。省委副書記石泰峰、無錫代市長朱克江和新市委書記黃莉新分別在會上講話。毛小平不僅未參加會議,而且整個會議對毛小平過去的工作隻字未作評價,這顯然不符合內地官場慣例。

 

 

知情者爆一筆收5000萬賄款

 

 

當地消息透露,21日正在無錫市主持「務虛會」的毛小平被叫出會場後,已被中紀委帶走調查。任現職剛8個月的毛小平成為江蘇「最短命」市委書記。消息稱,毛小平出事是由於有實名舉報及牽扯入其他案件,無錫官場人人自危一片混亂,可能牽出省裏更多官員。

 

 

消息人士指出,江蘇省委的所謂「另有任用」,是想將毛小平調任省供銷社副主任這一閒職,以降低事件「轟動性」。將問題官員調任閒職,是內地官場慣常做法,一來方便深入調查,二來降低其出事「敏感」程度。

 

 

無錫消息披露,毛小平出事涉及錢與色。毛在任市長時就與一名音為章瑩的女記者關係曖昧,並將其調至市政府,這在「整個市政府是公開的秘密」。此外,毛小平還與市政府辦公室一名石姓女子「關係密切」。而經濟問題是「出事」導火索。據說,毛小平出事與土地開發和工程直接有關,其收錢「膽子很大」,近幾年在無錫城建上屢有「大手筆」,據說曾一次過收取5000萬元人民幣賄賂。2008年,無錫市炸掉市中心地段的建成僅7年的22層市第一人民醫院大樓,並迅速將土地轉手,其中利益分配一直是謎。

 

 

54歲的毛小平在2001年從江蘇省輕工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任上調任無錫副市長,2004年任市長,先後與兩任市委書記——王榮、楊衛澤搭檔,今年4月才當上市委書記,成了無錫「一把手」。

 

 

網民調侃﹕毛鄧保不了毛小平

 

 

互聯網上有關毛小平出事的消息已不脛而走,有評論稱他「姓了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的姓氏,起了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的名字,也照樣逃脫不了被拿下的命運」。

 

 

明報特約記者

 

學者﹕野田訪華滿載而歸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昨日下午結束訪華行程,離開北京。他上午與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見面,雙方達成進一步發展兩國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有專家認為,此次日本同意向中國出口技術、中國同意開放經貿和金融合作,可謂「戰略互惠」。

 

 

技術與巿場「戰略互惠」

 

 

新華社報道,胡錦濤昨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野田佳彥,指野田內閣在9月成立後,兩國關係開局良好。胡錦濤說,明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應攜手開創戰略互惠關係的新局面。共同社報道稱,雙方談到朝鮮半島局勢時,野田說,半島和平穩定是中日雙方共同利益所在,他再次就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請求中方協助,胡錦濤也如溫家寶昨日一樣回應稱「中方支持日朝以對話解決問題。」

 

 

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對本報說,野田此行「滿載而歸」,日本過往只以臨時方式向中國提供改善環境的技術,但今次雙方成立環保基金,在此領域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很有建設性。他又說,日本購買中國國債、開拓金融、債券合作新領域,說明日本承認中國經濟發展的地位,而在雙邊貿易中摒棄美元,則減少美元動盪的不穩定性,增強雙方經濟的連帶性。周永生還強調,一旦中日韓自貿區建成,美國主推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就成了空洞。

 

 

周永生解釋,「戰略互惠」關係可助雙方形成對對方有利的經濟關係,日本提供中國技術,中國提供市場。而溫家寶前日稱「做好鄰居不做對手」,是給中日關係的正式定位,「既實在,又高屋建瓴」,也意在告誡日本,中國不是像日本那樣總想對抗。

 

 

(明報記者報道)

 

拒港傳媒採訪 《蘋果》揭發車站是空殼

廣深港高鐵 鬼祟通車了

20111227 港蘋

 

【本報訊】廣深港高鐵(廣州南站至深圳北站段)昨「鬼祟」通

車,當局封殺香港傳媒採訪。《蘋果》直擊首日運作過程,高鐵

部份路段時速達 300公里,由廣州至深圳只需 35分鐘,行車尚算

穩定。但同時啟用的深圳北站大堂如「空殼」,大堂仍在裝修,

食店未開,天花漏水等陷阱處處,車站位置「吊腳」,香港旅客

需多程接駁,十分不便。

 

鬼祟通車高鐵 港記冇得拍攝

昨天( 12 26日)是武廣高鐵開通兩周年,廣深港高鐵(廣深

段)亦選擇「好日子」於昨日通車。昨晨九時許,大批香港記者

到深圳北站欲採訪通車儀式,惟負責營運的廣鐵集團卻以種種理

由將香港傳媒拒於門外,連提早報名採訪的部份香港傳媒亦被臨

時取消資格。有電視台記者表示,近月已不斷聯絡廣鐵集團要求

採訪,但一直未獲回覆:「廣深港高鐵有個港字,即係關香港人

事,唔畀香港傳媒採訪根本唔合理。」

 

放大圖片

廣深港高鐵廣深段昨正式通車,鼓樂隊奏樂歡送首趟列車開出。

新華社

 

放大圖片

深圳北站大部份商店仍在裝修。

 

據了解,該段高鐵原配合深圳大運會於八月時開通,但受溫州動

車事故影響,令通車日期一拖再拖,有關方面為免高鐵安全等問

題被炒作,連列車試行亦偷偷摸摸進行,拒對傳媒開放,連通車

都「鬼祟」進行。記者採訪通車儀式未果,改到同步啟用的深圳

北站大堂視察,發現站內四部升降機及四條扶手電梯原來全部未

能運作,其中升降機竟是空殼,沒有升降機門及機組。車站二樓

有數處未裝上玻璃圍欄,只以尼龍布、鐵欄及植物圍封。

 

放大圖片

 其中一座電梯槽只挖空位置,連電梯也未裝上。

 

放大圖片

 深圳北站大堂天花漏水,地上有大灘水迹。

 

放大圖片

乘客心聲

港人黃先生:「車站大,配套新,但好多人唔排隊,唔守秩序,

感覺麻麻。」

 

放大圖片

 乘客心聲

深圳市民鄭先生:「安排差,畀服務員老點排錯隊。」

車站商店街十室九空

 

放大圖片

車站其中一閘門故障,乘客要從狹窄側門入站。

 

在車站二樓的商店街,十數間商舖、餐廳及便利店雖有招牌,但

全部未開業,十室九空,貨架空空如也,貨物堆滿舖內地下,明

顯未有配合車站啟用。雖然通往二樓的樓梯暫時仍封住,但部份

市民未有理會,擅自走上二樓閒逛,有小朋友在玻璃及木板旁邊

跑跑跳跳,險象環生。

 

另車站天花以新穎的條裝設計,惟「漏洞」不少,一條水喉管懷

疑爆破後不停滴水,水滴滴在商舖舖頂,再流到地上,形成一大

灘積水。

 

記者其後搭乘 12時半開出的班次前往廣州南站,車程約 35分鐘

,全程行車尚穩定,最高速逾 300公里,但太快時會有耳鳴。列

車開出約十分鐘,服務員始推着餐車經過,記者點了一盒飯及一

支汽水,十多分鐘後服務員才慢條斯理地將飯送上,記者才剛揭

開飯盒吃飯,列車就已抵終點站。「咁遲先送嚟點食得切呀,逼

我哋丟晒」到站後乘客不斷向服務員抱怨,部份人更將剩飯丟在

車廂。

 

乘客指未來不會選搭

放大圖片

 

過往坐直通巴到番禺的港人黎氏夫婦昨日特別選搭高鐵,但黎先

生表示,高鐵雖快,但到深圳北站坐車始終不方便,除非目的地

是番禺,或日後高鐵延伸到市區,否則日後不會考慮乘搭。「梗

係唔方便啦,要左轉車右轉車」。深圳市民鄭先生批評服務員安

排差,他在等候入閘期間,有服務員指他排錯隊,指示他到另一

閘口,但最後發現遭服務員「老點」,害他要重新排隊。他又批

評深圳北站太偏僻,「要坐地鐵來,中間行好多路,太遠」。故

未來不會選擇高鐵

 

 

司馬觀點:一中各表外銷香港(江春男)

2011 1227 台蘋

 

台灣朝野對九二共識爭辯不休,對一中各表沒有交集,但是你丟我撿,香港有人從馬英九得到靈感,提議北京如法炮製,推出港版九二共識,用「六四各表」或「各表六四」,來化解港人對北京的政治民怨。

 

 

港人心中難忘六四

六四天安門事件己過了20多年,但是它仍然是無數人心中的痛,港人每年都舉行六四紀念晚會。香港回歸中國已14年,六四這個結不化解,一國兩制難以落實。許多港人認為「各表」的概念,在兩岸問題上用得不錯,六四事件也可比照辦理。你說暴亂,我說鎮壓;你說風波,我說屠殺。大家各說各話,你不否定我,我不否定你,彼此暫時擱置分歧。

事實就是事實,真相只有一個,六四各表是要擱置爭議,它和馬英九的一中各表的精神一貫,就是不說破彼此的矛盾,不挑戰對方觀點,並以互相尊重的態度,調整表達立場的方法和形式。

但是擱置爭議,不可能不了了之,比如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並非永遠各表下去,將來條件適合還是會把各表的內容統一起來。各表可說是停火,等實力夠大,你奈我不得,就可一表到底。

香港在2017年舉行普選,北京對一國兩制的成敗有時間壓力,因此要向馬英九取經。他們不知道一中各表不一定是兩岸共識,它可能是國民黨共識,但不一定是台灣共識。

北京本來想以一國兩制的香港模式垂範台灣,現在反過來,要把馬英九的一中各表移植到香港,讓北京與香港各表六四。這個創見如被北京採納,等於馬英九幫了北京一個大忙。

 

(林保華按:馬英九的最大問題不是無能,而是不老實。例如明明是他利用立法院的多數阻擋軍購,卻說民進黨沒有進行軍購,到他上台軍購數字比民進黨多。在騙子治下,台灣人民豈能心安?哪一天一覺醒來,台灣插上五腥旗了。)

 

辣蘋果專欄:選總統非選老公(余艾苔)

2011 1227 台蘋

 

馬英九總統夫人周美青破天荒寫了文字推薦她的老公馬英九是一個表裡如一、不會撒謊的可靠的人,雖然字裡行間沒有談到選舉,但是卻意在言外希望選民能夠再選擇馬英九,因為只有馬才最能讓人民安心。周美青是最適合描述馬英九人格的人,不過周美青談了很多馬的特質,但這些特質中少了「魄力」與「能力」,頗令人玩味。

四年前總統大選投票前夕的情人節,馬英九與周美青也一同出席活動,當時周硬壓著馬的頭,兩人一起向現場民眾鞠躬的畫面相當經典,當時周也說,馬不是一個會關心、體貼別人的人,人情世故不周到,但他正直、善良、忠厚。對照四年前用的形容詞,四年後的今天,周對馬的評價依舊,只不過再多了一些更具選舉味的語言,如「不奸巧、不空嘴薄舌」。

 

 

馬須說服選民

周美青眼中的馬英九是一位好人,可能也是好老公,但是不是一位好總統?則是見仁見智。因為做為總統,知錯能改、勇於反省只不過是必要條件,卻不足以說服選民再把票投給他。當民眾缺乏某些驅動力時,就是馬英九危機之所在,而這也是他選到現在,選情依然與小英膠著的原因。

 

《台灣智庫民調》 宇昌案 近六成認定選舉操作

四成三泛藍支持者 也有同感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國民黨為了打蔡英文,動員行政、立法部門緊咬宇昌案,馬政府經建會更是翻箱倒櫃找出宇昌案各種文件、主委劉憶如三天兩頭召開記者會追打蔡英文。不過,根據台灣智庫最新民調,五十八.六%受訪民眾,認定經建會打宇昌案只是「選舉操作」,連泛藍支持者也有四十三.七%,認為經建會打宇昌案只為了選舉。

 

台灣智庫昨發佈「二○一二總統選戰攻防手法大調查」,調查民眾對總統大選迄今,各種負面選戰的看法。

 

誰打負面選舉 藍營比綠營多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被問到三位總統候選人的競選團隊,那個陣營「負面選舉」手法使用最多?三十九.四%的民眾認為,國民黨馬英九陣營使用最多;三十二.三%的民眾,認為是民進黨蔡英文陣營;認為親民黨宋楚瑜陣營的民眾僅二%。

 

交叉分析後發現,泛藍支持者中,也有十五.五%認為馬陣營是在打負面選舉;泛綠支持者中,則有八.三%認為綠營在打負面選舉。

 

對於經建會主委劉憶如猛打「宇昌案」攻蔡,則有高達五十八.六%的民眾,認為這是「選舉操作」;僅二十二.四%的民眾,同意這是經建會「職責所在」。經交叉分析後發現,有高達四十三.七%的泛藍支持者也認為經建會是為選舉操作。

 

至於特偵組快速分案偵辦宇昌案的動作,也有過半的五十三%受訪民眾認為是「選舉操作」;三十.四%的民眾同意是「職責所在」。

 

對於這項民調結果,前立委郭正亮分析指出,負面選舉打太兇,將讓中間選民不願表態,民調顯示宇昌案對蔡英文的傷害不大,綠營與其耗費精力回應劉憶如的糾纏,不如回歸基本面,多發表對選民有利的經濟及就業政策,蔡英文應主打就業及社會公平正義的政策議題。

 

學者徐永明也說,負面選舉的效果,從調查結果看,兩黨都沒佔到便宜。他也認為,負面選舉激戰表面上把宋楚瑜邊緣化,但是否因此讓不滿兩黨的「抗議選民」改挺宋,值得觀察。

 

徐永明更質疑,超過半數選民認為,宇昌案選舉操作的成分較多,連許多泛藍選民都這樣想,劉憶如也應深思,是否需要讓自己「從部會首長淪為選舉工具」?

 

對於政府機關動用公家資源替特定候選人輔選情形,有四十六.九%的民眾認為嚴重,三十七.七%認為不嚴重。

 

支持度 39.1 39.5 11.1

 

另外,在三位總統候選人的支持度方面,民調結果顯示馬英九獲三十九.五%支持,蔡英文為三十九.一%,兩人打成平手持續拉鋸,宋楚瑜則有十一.一%。立委選舉「政黨票」方面,國民黨獲三十四.四%支持,民進黨為二十九.八%,親民黨為六.九%,台聯二.五%,新黨○.九%。

 

台灣智庫這份民調是由精湛民調公司進行,調查時間為本月廿三至廿四日,調查對象為全國二十歲以上民眾,以全國家戶電話資料庫為抽樣母體,完成樣本數為一○六七份,在九十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三%。

自由時報

 

〈金恒煒專欄〉馬英九共胡錦濤跳「三不」舞?

馬英九一再強調的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到底是什麼碗糕?只要一經分析,就知道其中充滿矛盾,甚至令人不得不懷疑這是胡錦濤利用馬英九以完成中國的政治工程,換句話說,「三不」是中共的對台政策,而馬英九在台灣為之論述、為之實踐。

 

馬英九最近到「中廣」打選戰,反駁蔡英文的「終統」指控,再度抬出憲法,宣稱「固有疆域」包括整個中國是憲法規定。先不挑戰這部憲法是不是外來憲法,要質問的是,既然馬英九承認這部憲法,又宣誓「遵守憲法」,那麼如何可以公開宣佈「不統」?如何可以坐視「整個中國」被中共「竊占」的違憲之事?所以馬英九的「不統」已經違背憲法的託付,依誓詞「應受國家嚴厲之制裁」。馬英九的問題是,一方面拿憲法做為「終統」的理論依據,一方面卻不顧憲法,規避拿回「整個中國」的「統一」天職。老實說,這是選擇性操弄憲法,割裂憲法。

 

「不獨」更是荒唐,不僅違反民主,同時也剝奪了人民的政治選擇與訴求;獨與不獨不是馬英九說了算,必須由二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就此而言,蔡英文提出的「台灣共識」就有對照與對治的參考意義與價值。

 

至於「不武」,誠如前駐美代表吳釗燮所說,是取決於中國而非台灣。台灣是民主國家,篤信和平,「不武」是當然的,何況台灣並沒有拿飛彈對準中國,有何武不武的問題!真正能夠「不武」的是中國、是中共,跟台灣無關。所以馬英九的「不武」,形同是替中國表態。

 

說中共「不武」,真的假的?駐北京多年的美國記者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訪問好戰鷹派學者閻明復,閻忿忿不平的指控:「中國人不那麼夠民族主義,他們很看重錢,只要台灣局勢有利於賺錢,我們(按:指中共官方)不在乎(台灣)是否獨立」,「我們容許台灣有主權,為了我們自己的經濟發展」,「政府和人民唯一共享的主流意識形態就是拜金主義」。依馬利德的論述,胡錦濤○四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目的,是藉此把台灣議題從強硬派手中奪回,並照他的設想為台灣問題設立框架,「找到擱置台灣問題的方法,並重新以經濟為首要目標」。重點是:「為了回報台灣不正式宣布獨立,胡錦濤只好把統一時間表推到不確定的未來」。從而可知,中國認為台灣已不是迫切問題,為了經濟,胡錦濤捨棄江澤民「統一時間表」的老路。

 

所以,「不統、不獨、不武」是胡錦濤定的調,是胡的台灣政策,符合中國/中共的利益。相反的,「三不」合不了台灣的轍。要問的是,馬英九是否與中共唱和?拿中共的「三不」當自己的政見?我們不得不懷疑國共暗中勾搭,胡錦濤透過馬英九處理台灣,不然為什麼馬英九要執行胡錦濤的「三不」政策?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

 

一戶配一票 台派多一黨 民主有保障

吳樹民

 

李筱峰等先進為文指出台派多一黨的重要,本人深表贊同。自上屆立委選舉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後,除出現「席次與選票的不對稱性」與「少數縣市過度代表」等問題外,更嚴重的是,國會的立法與監督功能並未提升,反而更形惡化,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國會多元代表性不足。

 

這次兩大黨都推出總統候選人,似乎不傾向宣傳第三張不分區立委政黨票的重要性,盼藉由總統合併選舉的「裙襬效果」,讓選民自動在政黨票上,投給總統候選人所屬政黨,進而鞏固並擴大原有政黨基礎,使得占總體立委席次三分之一(立院共一一三席立委,其中不分區占三十四位)的不分區席次,竟未獲應有之重視。

 

藍綠兩大黨由於都提有區域候選人,在國家政策的思考上,難棄特定地方利益於不顧。但本屆台聯並未提名任何區域立委,未來若台聯能跨越政黨門檻,當能以國家大政方針,而非選區利益為訴求。從台聯所提出的名單來看,都可見到在ECFA、司法改革、兩岸政治、衛生福利等與台灣未來十年發展攸關之議題上,拔擢出優秀人才,定能以全國角度為思考、全力以赴。

 

立法院通過法案,有九十五%都不是靠立委表決,而是透過政黨協商。這次立委選舉結果立法院可能出現三、四個泛藍黨團(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無黨聯盟)。因此若只有一個本土的民進黨去面對四個中國黨進行協商,實在難抵其力。因此應該讓台聯有三席立委,在立法院多一個本土黨團為台灣效力!

 

歷次選舉台聯都至少有三.五%的全國基本盤,因此只要多出一.五%,不但不會讓那三.五%變成「死票」,台派更可多一黨進入國會。本人建議台派的朋友們,一戶至少分一張政黨票給台聯,讓兩個台派政黨形成良性競爭、互相監督,還能提升立法與政策品質,誠為台派之福、全民之幸,台灣的民主也多一分保障。(作者為台灣社社長)

自由時報

 

馬政府的黑名單

永山英樹

 

沒有犯罪前科的日本友台人士田邊憲司,於去年九月赴台觀光時,在桃園機場遭受到馬政府「拒絕入境」及軟禁一晚後「強制遣返」。今年五月,居住在大阪的田邊憲司為了查明理由,專程探訪了東京的駐日代表處,透過證照組的查證,他確認了自己被馬政府列入黑名單,而且直到二○一六年六月前都無法進入台灣。但不可思議的是,承辦人員表示,名單上完全沒有拒絕入境的理由。

 

田邊說,推測唯一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去年五月以觀光護照訪台時,在玉山山頂拉開「日本支持台灣獨立建國」布條,以及自由時報嘉義縣版(二○一○年五月十三日)以「日青年登玉山支持台灣建國」的標題,善意報導的結果。駐日代表處承辦人員也表示,「可能就是因為田邊持觀光護照卻進行『反政府』活動,至少這樣的事情在二○○○年之後是沒有發生過的」。

 

如果真是這樣,若國民黨繼續執政,可想而知台灣未來的人權與自由會變成如何!這是全台灣人都必須深思的問題。

 

我們真的非常擔心,會不會有一天,馬政府就乾脆直接強迫台灣人支持統一了呢?

 

以下是田邊憲司探訪東京駐日代表處時的報告影片:http://youtu.be/GSWRq0iXll8

 

(作者為台灣研究論壇會長)

自由時報

 

日海上保安廳 裝備升級

綜合電訊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6, 2011 06:00 AM | 378 次 | 0   | 1   |   | 

●於日相野田佳彥訪華前夕,日本內閣通過2012年度預算,計畫撥19億日圓(約2億4321萬美元)預算升級海上保安廳的防彈和防刺裝備,分析指日本針對中國漁民的意圖明顯。

共同社報導,在發生南韓海警遭中國漁船船長刺死案後,日本新預算案的海上警備器材費大幅增加。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周永生教授等學者認為,日本近期不斷炒作黃海喋血事件,是想為野田訪華增加談判籌碼。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日海上保安廳 裝備升級

 

南韓8億換裝備 擋中國漁民

編譯中心綜合26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6, 2011 06:00 AM | 371 次 | 0   | 1   |   | 

南韓26日宣布將投資9324億韓元(約8億美元),打擊中國漁船越界捕撈行為。

BBC報導,這筆經費將用於為海警購置大型艦艇,以及將目前的快艇全部更新。

另外,南韓還提出要將海上特殊機動隊員全部換成特種部隊出身人員,以及允許全部海警人員佩戴槍枝。

據報導,南韓還表示,要在星期二與中國的高級戰略對話中,提出兩國聯手防止越界捕撈的問題。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南韓8億換裝備 擋中國漁民

 

美國經濟 明年逆勢獨強

編譯中心綜合25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6, 2011 06:06 AM | 3304 次 | 0   | 2   |   | 

 

近期的就業和製造業數據暗示,美國2011年第四季經濟年成長率可望達3%,創18個月以來最快,主要受汽車的積壓需求和企業回補庫存帶動。(本報系聯合報)

slideshow

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蓄積動能,且這股氣勢將維持到明年,在歐洲景氣幾乎確定衰退與全球成長減緩之際,美國表現可望一枝獨秀,同時中國等新興市場應能至少讓世界經濟繼續往對的方向前進。

路透25日報導專家認為,疲弱的美國勞動市場逐漸站穩腳步,將有助於經濟抵禦來自海外的逆風衝擊。但由於今年第四季表現可能意外強勁,明年初經濟成長不排除會減速。近期的就業和製造業數據暗示,美國2011年第四季經濟年成長率可望達3%,創18個月以來最快,主要受汽車的積壓需求和企業回補庫存帶動。但這些暫時性因素將在明年初消失。

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宋元松(Sung Won Sohn,譯音)說:「明年全球經濟黯淡,但美國將成為少數的亮點,美國的景氣不會陷入衰退。」

這是因為美國勞動市場逐漸好顯示景氣復甦將更持久與徹底。美國11月失業率跌至8.6%,創兩年半新低。首度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也降至2008年初以來最低。這對支撐三分之二美國經濟活動的消費者來說是好消息。Naroff經濟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納羅夫說:「因為就業率攀升帶動個人所得增加,消費者將更有餘裕掏荷包。」

如今經濟學家多半預期,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上看2.3%至3%。專家指出,美國經濟最大的威脅是歐債危機與華府預算政策分歧。德國商業銀行駐紐約經濟學家卡利德基斯表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美國經濟能否依據其內部動能發展。

經濟學家預期明年歐洲經濟將陷入輕度衰退;景氣嚴重衰退可能推升美元匯價,不利美國出口。但出口只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3%。所以,蘇格蘭皇家(RBS)經濟學家吉拉德說,「就算假設歐元區出口重挫10%的最糟情況,美國經濟受到的衝擊還是很小。」

 

像巴西及中國等新興市場主要經濟體,近幾個月都因經濟放緩而受苦,經濟趨緩主要是因為政府在面臨高通貨膨脹率時,紛紛祭出貨幣緊縮政策。但大部分應會在明年晚些時候加快成長步伐。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師賴恩茲(Gerard Lyons)表示:「強調世界經濟仍在成長路上是很重要的。但這是兩個世界的故事。」他又說:「2012年的故事情節是,上半年歐洲拖垮世界,中國接著在下半年提供提振力量。」

龐大政治風險讓前景進一步蒙上陰影,許多強國都將經歷選舉和領導權轉移,中東預期將持續動盪。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美國經濟 明年逆勢獨強

 

(林保華按:哈哈,中共敲詐台商的辦法,也被金三學到了,可是黃雀在後啊。)

 

北韓逼中資企業付帛金

20111227 港蘋

(3)瀏覽人次:8,500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金正日之死,進一步暴露北韓的腐敗。日本《讀賣新聞》報道,北韓軍方高層授權江原道的軍火企業,下令長年合作、關係密切的中國企業夥伴,「進貢」多達 2萬美元( 15.6萬港元)的帛金,引起中方夥伴非常不滿。

報道指,中方企業近日收到北韓軍企通知,指金正日死後衍生大量各式各樣的費用,因此要求中方企業「集腋成裘」,奉上帛金,悼念金正日。但帛金「講金不講心」,北韓軍企設定的帛金數目,有的竟多達 2萬美元。中國企業非常憤怒,批評北韓比中國更腐敗。日本《讀賣新聞》

 

平壤警告:阻弔唁後果嚴重

編譯中心綜合26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6, 2011 06:00 AM | 288 次 | 0   | 0   |   | 

北韓25日再度譴責南韓政府對已故北韓領導人金正日「不夠尊敬」,並表示除非南韓政府放寬南韓民眾赴平壤弔唁的管制,否則雙方關係將發生「不可預測的毀滅性後果」。南韓專家則指出,這只是北韓的「煽動戰術」,目的在於深化南韓的「內部矛盾」。

北韓當局表示,全世界都在哀悼金正日這位「舉世無匹的偉大人物」。北韓「朝鮮和平統一委員會」發言人對北韓官方媒體表示:「南韓當局應該牢記,他們的阻撓將對南北關係造成不可預測的毀滅性後果。」並指出,南韓當局「不顧倫理的行為,嚴重違反禮節及同胞感情,已在南韓人民及世界其他民眾之間引發激烈的義憤及怒火」。這是北韓在三天內第二度指責南韓政府對金正日去世所做的反應。

自從金正日於17日去世後,南韓政府一直採取安撫的態度,表示同情北韓人民,取消了聖誕節在邊界附近的燈火秀,並宣布南韓人民可以傳送經過事先批准的哀悼訊息到北韓。

南韓依法必須同意准許民眾與北韓間的任何接觸。獲批准的南韓故總統金大中的遺孀李姬鎬26日上午啟程前往北韓平壤弔唁金正日。她和南韓現代集團前會長鄭夢憲遺孀玄貞恩等組成的弔唁團在板門店出發前發表聲明稱,此行純屬弔唁性質,也願此次弔唁有助改善南北韓關係。一些民間團體也申請赴北韓弔唁,但未獲批准。

南韓政治分析家表示,儘管北韓用辭激烈,但他們並不預料北韓會在金正恩忙於鞏固內部之際展現軍力,目的只是在「煽動」南韓內部對訪北弔唁允許範圍的爭議升高。

南韓觀察人士並表示,北韓為金正日的喪禮大肆鋪張,然而在首都以外地區,卻多的是三餐不繼,必須靠吃草過活的人民。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平壤警告:阻弔唁後果嚴重

 

傳金正日接勞動黨總書記

編譯中心綜合首爾26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December 26, 2011 06:00 AM | 207 次 | 0   | 2   |   | 

南韓媒體26日報導,北韓接連強調以勞動黨中央軍委副委員長金正恩「為首的黨中央委員會」,這意味著金正恩可能已經在履行勞動黨總書記職責。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引述北韓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報導,「全國所有黨組織都全心全意地擁戴偉大的金正恩同志的思想和領導,誓死捍衛以敬愛的金正恩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委員會。」

報導分析,勞動黨黨章規定黨總書記兼任黨中央軍委委員長,所以可以認為金正恩實際上已經在代行國防委員長金正日去世後的總書記職務。

據此,北韓可能會在推舉金正恩為人民軍最高統帥的同時,也正式推舉他為勞動黨總書記。北韓官媒自24日已開始稱呼金正恩為人民軍最高統帥。國際觀察人士指目前北韓權力過渡顯示平穩,至少在表面上,金正恩已掌握黨與槍。

北韓於2010年9月舉行的黨代會中推選金正恩為中央軍委副委員長,同時對黨組織進行大規模改組,使它成為支援金正恩接班的體制。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傳金正日接勞動黨總書記

 

著名中共黨史、毛澤東研究專家高華1226病逝

20111227 10:17
來源:鳳凰網歷史 作者:陳芳 字型大小:T|T5人參與 1條評論 列印轉發

高華教授(來源:南都週刊)

鳳凰網歷史訊 著名中共黨史、毛澤東研究專家,南京大學歷史系教高華先生于12262215分在南京病逝,享年57歲。

高華先生是當代著名的中共黨史、毛澤東研究專家,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等書作者。

鳳凰網獲此消息後致電高華先生(手機),接電話的是他的學生黃先生,他向鳳凰網透露,高華先生于昨晚2215分病逝。他的學生稱感到非常突然,目前家人學生情緒平靜,正在著手辦理後事。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官方微博也證實了這一消息,南京大學歷史系微博稱沉慟哀悼: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史學科教授、著名歷史學家高華老師,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1226晚辭世。謹此訃聞。

高華簡介:高華,男,1954年生於南京,文革期間曾做過8年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歷史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華,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於1995—1996年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做訪問學者。20042-7月,在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擔任客座教授。2006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任客座教授。

 

高華教授最後的遺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bcc28e0100w643.html

 

讀王鼎鈞的《文學江湖》:冷戰年代一位讀書人的困窘和堅守

 

原载台湾《思想》杂志18期(20116月)

大陸人特別是知識份子在毛時代是怎麼渡過的,已有許多文字反映,臺灣知識份子在這三十年的生活,卻不為大陸的人們所熟知。一般人所瞭解的就是臺灣土改,經濟起飛,人民生活富足等很表面化的內容,對在那段特殊的歲月,人是怎麼生活的等詳細的情況大多不知,也很少見到親歷者就這三十年寫的生活實錄一類的讀物。王鼎鈞的書恰說的是這一段,雖名曰「文學江湖」,然決非是單講文學,而是作者通過他生活於中的「文學圈」,對縱貫在台生活的三十年歲月(1949-1978)的觀察、記錄和反省,與作者的《關山奪路》構成姐姐篇,展示了在政權更迭、易代之際一個中國讀書人在臺灣的日常生活。

 

由於1949年後海峽兩岸長期武力對峙,蔣氏父子以此為由,利用戒嚴和反共,在臺灣建立起獨裁統治。但相比與抗戰、內戰,這三十年畢竟是一個承平的年代。於是出現一種怪異的狀態:國民黨掛著「戒嚴」的牌子,用戰時的「統一思想」,「統一意志」來統領社會,實際上偏安一隅。在如此大環境下,一方面,個人被無所不在的政治裹挾;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成長,個人逐漸也有了一定的自由的空間,但更多的是遭受橫逆,被生活揉搓與擠壓。尤其作者在50年代漫長的十年裏,心理壓抑,創痛巨深,這傷害既來自於國家、民族的分裂;更來自黨國的專制。從本書中既可窺見這三十年世事人情和時代潮流的演變,也能感受作者對國家命運、歷史教訓的獨立思考,是一份極具歷史和人文價值的個人總結。

 

一、「以蔣來拒毛」

列寧曾把年輕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稱為:「全世界社會主義大火的中心」[1]1949年,這股最早點燃於俄國的革命烈焰,終於在中國燃成一片,在列寧的學生毛澤東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徹底焚毀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這場熊熊大火讓兩百萬人被迫逃離大陸來到臺灣。1949526,王鼎鈞隨兵船從上海撤退到基隆,他沒想到這一住就是三十年,當時來台的絕大多數人都以為幾年後會隨「老總統」一起回大陸。

 

當年的臺灣,落後貧困,國民黨後面被解放軍追趕,尤如驚弓之鳥,人是來到臺灣了,可是靠什麼活下去?政府不管,王鼎鈞是軍隊中的文書,就拿到一紙國民證,其他什麼也沒有。當局對離職的士兵,允許帶走兩套舊軍服,另發560元老台幣,而一碗炒河粉要700元。士兵離營時可以把睡覺的席子帶走,供倒地而臥或倒地而亡—用席子卷人埋了(王書:頁24)。

 

上岸的人登記用的白紙成了王鼎鈞投書的稿紙,就在基隆碼頭上,他買了一瓶墨水,給《中央日報》副刊投稿,很快就被刊用,就此走上寫方塊(小專欄)謀生的人生道路。他先後給《中華日報》副刊、《公論報》副刊,《徵信新聞》(《中國時報》的前身)等寫專欄、編副刊,一幹幾十年。靠著朋友的幫助,更靠自己的天份和努力,在臺灣站住了腳根,還供養弟妹讀書,贍養父親。這在大陸是無法想像的,蓋因在臺灣只要不反對政府,還可以讓人活下去。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遭1949年的大變,不會不思考。到臺灣,除了那些被裹挾的「壯丁」外,都是追隨蔣介石來的。可是為什麼支持他,追隨他,這是迴避不了的大問題。大陸作家邵燕祥當時只是北平的一個初一學生,回憶他的1948年時就說過,選擇毛還是蔣,「對每一個二十世紀的中國人都是多麼嚴肅鄭重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2]。對於政治早熟的他或一般知識份子,這是成立的,但我認為大多數老百姓,特別是國統區的老百姓,則談不上選擇,就是對這個問題有所認識,也多是事後的認識。對於廣大普羅來說,只要不是異族的暴虐統治,在哪個朝代,都是幹活、吃飯。

 

王鼎鈞來臺灣屬於自覺自願,這是符合邵燕祥那個命題的,他就是追隨蔣介石來台的,其原因用王自己的話來說,是「以蔣來拒毛」。王說,在對蔣和毛的態度上,臺灣外省人和本省人完全不一樣:本省人仇恨蔣,但不怕毛,他們是從「228」和「白色恐怖」中知道了蔣的厲害。外省人則不一樣,他們是被共產黨趕到臺灣去的,知道毛的厲害。他對本省人說,「你們不知毛更厲害」,而他們之所以支持蔣, 是「兩害取其輕」,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蔣可以對付毛,所以要克制自己來配合蔣。作者認為,「蔣到底與毛不同,比較起來,他還算是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頁244)。

 

王鼎鈞的思想底色是自由主義。來到臺灣後,他的自由主義,和大陸時代有了差別,最典型的莫過於他對胡適的態度:他雖然尊敬胡適的思想和主張,但是又認為自由主義不切合當時臺灣的處境。這個矛盾怎麼解決?王說,《自由中國》半月刊給了他答案:「除了自由主義,反共沒有理論;除了納粹,反共沒有辦法」(頁112)。

 

可是現實是當局對自由主義深惡痛絕。國民黨恨自己不夠專制才丟掉了大陸,到了臺灣後,索性「以組織對組織,以思想對思想,以特工對特工」,當這些類似納粹的做法全面鋪開後,王鼎鈞又受不了。於是作者得了「冷戰心理憂鬱症」,每天腰酸背痛,無精打采,也厭煩和別人交往。作者在臺灣的三十年活得不容易。既要有所為,又要有所不為,他在保持個人尊嚴和獨立的前提下,恪守住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同時又展現出靈活性和韌性,適時還得作出忍讓和妥協。但是人非機器,一旦超到了心理承受的臨界點,也就是實在不能忍受時,怎麼辦?那就去找一個參照物,這就是大陸。

 

王鼎鈞說,一想到大陸的情況,對臺灣的一切,就都忍受了,他有一段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站在金門太武山從望遠鏡看「準星尖上的祖國」,當時最迫切的感受是,對岸繼「三年災害」之後搞「十年浩劫」,「我對來臺灣以後所受的一切都原諒了!我內心的一切都化解了!」(頁432-33)。

 

 

二、 「匪諜妄想症」和「做出來的匪諜案」

50年代初,臺灣國民黨當局要求黨員和非黨員「自清」──凡是在大陸和中共人員有過接觸的人,都要向當局辦理「自清」手續,否則視同繼續聯絡中。這很荒唐,在大陸時代,國共兩次合作,國民黨與共產黨有太多的交集,特別在抗戰時期,不是同學就是老鄉,很難切割清楚。國民黨當局以後就以這些做藉口,拿一張合影照片、一張舊報刊說事,大抓「匪諜」。

與此同時,毛號召在中層(政府部門)、內層(黨的部門)工作的共產黨員交代與國民黨及資產階級的關係。更早,在40年代初的延安整風運動時,也要求黨員向黨組織說清與國民黨的關係。

 

國民黨因吃中共的虧太大了,對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按王鼎鈞的說法,在大陸時代,國民黨是一個大馬蜂窩,處處可以潛伏(頁158)。逃到臺灣後的國民黨剛安頓下來,就開始總結失敗教訓了,他們的結論之一就是中共已大量滲透進國民黨,才導致國民黨的大失敗。患了「匪諜恐懼症」的當局把臺灣搞的一片肅殺,四處可見標語:「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

 

僅有口號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有措施,國民黨也是吸取了大陸時代僅有口號而無措施,更無落實的教訓,從此專注於在基層,在草根階層發展勢力。蔣經國在各單位廣設「眼線」,──即在各基層單位布建「細胞」,這項工作在大陸時代受制於各種因素的制約,沒有來得及做。國民黨來台後特別重視在工人,勤雜人員中吸收「細胞」。王鼎鈞多次提到在「中廣」公司那些工友特務,《郭廷以先生紀念集》中也提到在中研院近史所圖書館工作人員中也有當局布建的「眼線」,通過主動向研究人員介紹有關「匪諜」的書刊來「釣魚」。

 

在這方面,中共起步要早於國民黨,這也是中共戰勝國民黨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在抗戰初期,有關部門就在延安各機關、學校布建「網」,發展「網員」(情報員),江青在延安「魯藝」工作期間就是一名工作不甚主動積極的「網員」。她的單線領導許建國(原名杜理卿),在建國後曾擔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長和駐羅馬尼亞大使。許建國指示江青多以「灰色」面目出現,以利於收集各方面情報,但江青從不主動向他彙報工作,而是經常往毛的住處跑,讓許建國很是生氣和無奈。這種工作傳統一直沿續了下來,建國後,保衛部門著手在各要害單位布建秘密組織,詩人牛漢當時在中國人民大學工作,有關方面動員他加入「保衛毛主席的絕密核心組織」,並說先送到莫斯科受訓,他在中共元老、校長成仿吾的暗示下婉言謝絕了[3]

 

國民黨遷台之初,臺灣確有中共地下人員的活動,但是在蔣經國的嚴厲打擊下,到1952年,全台的中共地下組織基本被摧毀。其後,就是借抓「匪諜」來統合社會,樹立黨國和蔣氏父子的權威。

 

大陸在60年代後也是少有真正的「國民黨派遣特務」和「潛伏特務」,他們早已在鎮反等運動中被消滅了。大陸在鎮反運動後,在各單位都設有政工、人保幹事等,防特、保密已完全制度化。1962年蔣介石宣稱要「反攻大陸」,其派遣特務往往在東南沿海一登陸就被全抓,已達到「來一個消滅一個,來兩個消滅一雙」的程度。對於社會上的「特務」或 「特嫌」(特務嫌疑),只會是多抓,不會漏網,用大陸的術語,就是「擴大化」。例如,中共對歷史上當過「憲兵」的人高度警覺,幾乎把他們全都看成是「特務」,對他們的處理,最輕的也是戴「歷史反革命」的帽子,交派出所和群眾監督改造。其實中共對國民黨憲兵的判斷是有誤的,憲兵中是有特務,但只是非常少數的人,大多數憲兵就是維持治安和軍紀而已。王鼎鈞說自己在國民黨憲兵服役時,沒喊過一句反共口號,沒讀過一頁反共資料,沒破獲過一個中共地下情報組織(頁157)。至於文革中被揪出來的大把「國民黨特務」,那完全是 「階級鬥爭」走火入魔的產物,與真正的「臺灣特務」無涉。

 

臺灣在60年代抓出的匪諜案,基本上是「做出來」的案子:被抓人員被特務引導,再施以酷刑,迫其咬出同夥,交代上、下線,與大陸在文革中的「深挖五、一六」如出一轍。

 

國民黨一方面對「匪諜」充滿恐懼感;另一方面,又肆無忌憚,枉殺枉捕。任何一張舊的合影照片,一份舊報刊,一封誣告材料,一本左翼文學書籍,都可以成為誣人為「匪諜」的所謂「證據」。

 

王鼎鈞告訴我們,「匪諜案」是真正的「藝術品」:所有材料都是「真」的,這些材料結構而成的東西都是「假」的(頁36),因為「酷刑之下,人人甘願配合辦案人員的構想給自己捏造一個身份,這些人再互相證明對方的身份,有了身份自然有行為,各人再捏造行為,並互相證明別人的行為,彼此交錯纏繞形成緊密的結構,這個結構有內在的邏輯,互補互依,自給自足」(頁37)。

 

史達林「大清洗」中的形形色色的叛國案,諸如布哈林叛國案、圖哈切夫斯基叛國案等等,文革中的「劉少奇叛徒、內奸、工賊」案,都是這樣做成的。最近披露的材料說,參加劉少奇專案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文化程度不能很高,只能在小學五年級到初中三年級之間[4]

 

這一套是從哪兒學來的?中國是從蘇聯學來的還是效法於本土的周興、來俊臣?這或許是人性幽暗面不加控制而帶來的災難?畢竟那是一個極端年代。特務之倡狂,令人髮指。王鼎鈞多次提到的那個在中廣公司半公開活動的「英俊高大的特務小頭目」,其中講到他對「引刀成一快」的解釋,說「沒那麼快」,意思是,特工部門不會就一刀砍死嫌犯,「讓你們死得那麼痛快,而是要折磨你們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讓王鼎鈞聞之驚駭不已,毛骨悚然。特務一直緊盯王鼎鈞,蓋因王有「歷史問題」,即平津戰役期間被共軍俘虜又被共軍釋放一事,因而長期被監控。手段有:「五人聯保」──互保思想正確,行為合法,一人有罪,四人聯坐。還有跟蹤,私拆信件,偷聽電話,命令他的朋友偵察他的言行,勒令寫自傳,要求從六歲寫起,作者怕每次寫得不一樣而帶來災禍,不得不經常背誦自傳。王鼎鈞書中有三個章節專寫他所遇到的特務:「匪諜是如何做成的?」「特務的隱性騷擾」,「與特務共舞」──特務「瞻之在前,忽矣在後」,如影相隨,橫跨了王鼎鈞在台的整整三十年。

 

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知識份子做特務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王鼎鈞說,那時官場盛傳「識時務者為俊傑,時務有三,黨務、洋務、特務」。書中有一段寫得非常生動,幾個朋友久別重逢,大家互道問候,「混得不錯啊,你通了特務啦!」看了誰神清氣爽,春風得意,第一個念頭就是此人已做了特務。王鼎鈞說,在他看來,50-70年代的臺灣,知識份子做特務的比例很高,甚至幾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特務(臥底)。據王鼎鈞說,不少作家都做特務(頁306),甚至是老作家,也做了黨國的「臥底」,他自己就多次遇到來打探他個人消息的老作家,轉眼就去向特務部門彙報去了。

 

類似的情況大陸也存在,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大陸更強調該工作的革命意識形態意義。大陸學者章詒和前幾年撰文,披露著名翻譯家馮亦代如何以「為革命」,「做好黨的馴服工具」來說服自己,克服了心理障礙,主動積極地在她家做「臥底」的。在經歷多次政治運動洗禮後,馮亦代已有了全新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為了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他還專門買了蘇聯的《一個肅反工作者的手記》和有關介紹「契卡」(全俄肅反委員會)歷史的書籍。他說:「以前的生命只是行屍走肉而已,今天我已經消除了那種腐朽的感傷的情緒,我覺得我在保衛黨的工作中,我的生命日益豐富起來。」[5]。他自認為「是在第一線作戰」(馮書:頁288)的「一個保衛工作者」(頁258),於是,心中「也就釋然了」(頁335)。馮亦代以「好友」的身份定期到已打成「大右派」的章伯鈞家聊天、喝茶、吃飯,然後再向有關方面彙報章伯鈞在家中的言行。對於當年的行為,馮在晚年有很深的悔悟,在他的《悔餘日錄》一書中將此隱私公之於眾。

 

誰是特務,都是慢慢發現的,也有弄錯的時候。王鼎鈞寫道:有一位作家問我,你看臺灣的前途怎麼樣?咱們的反共文學這樣寫下去,到底是活路還是絕路?這種問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怎麼明知故問。莫非他是一個特務,打算「引蛇出洞」?後來冷戰結束,兩岸交流,那位作家向我抱怨,你為什麼勸我寫反共文學?現在共產黨要來了!我思來想去,你大概是個特務(頁307)。

 

無獨有偶,許倬雲先生也提到他在台期間被特務檢舉和騷擾,由於他與蔣經國有工作上的接觸,蔣經國說了一句話:我對他瞭解,他不是你們說的那樣,這才使許先生被解脫。

 

1960年代以後,國民黨殺人少了,但還是什麼都記錄在案。特務直接對王說,「你幾根骨頭,我們都知道」,但一般不再直接行動。他們對誰都不相信,陳誠有一邏輯,連程潛、張治中都投共了,還能相信誰?特務甚至盯上了《蔣公序傳》的作者黎東方先生。此君在大陸被認為是親蔣右翼知識份子,但在臺灣的情治部門的眼中,卻演幻為「左翼嫌疑」。他對王鼎鈞說,他演講時提了幾次「中共」,幾次「共匪」,有沒有引用「蔣公」語錄,引用了幾次,都有人記錄。

 

王鼎鈞也曾被弄到「保安司令部」談話,被罰站,他在那兒見到那位一直監控他的「英俊的特務」,特務對王鼎鈞還算客氣,沒有留下他。多數被叫到「保安司令部」(以後易名為「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總」)問話的,都不許回家,許多人就這樣神秘失蹤了。在如此恐怖氣氛下,誰都不敢打聽,個別人有大老援手,也無結果,蓋因蔣經國非常冷漠,「鐵面無私」。

照顧蔣氏父子一輩子的翁元對蔣經國有非常深入的觀察,他認為蔣太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永遠神神秘秘,讓人猜不透他心裏想的是什麼」[6]。他說,蔣經國是「雙重性格」,在外面和私下完全不一樣,諱莫如深,高不可測,故做「神秘」狀,「鐵面無情」(翁元:頁224)。連翁元這樣對蔣經國極熟的人,都感到「時時有如臨履深淵,如履薄冰的惶恐之感」(翁元:頁218)。

 

魏景蒙是蔣經國的親信,又是中央社的老人,是董顯光的手下,1943年曾陪美國記者訪問延安,寫有訪問記,對王震有近距離的刻畫。然而就連魏景蒙向蔣經國求保「中廣」副總經理李荊蓀也被拒,致使李荊蓀無辜被關押15年。臺灣在70年代,還在抓匪諜。 「中廣」崔小萍案發生在1968年,李荊蓀案是1970年,與真正的「匪諜」毫不相干,都是被誣陷入獄。在這之後,臺灣的情治工作有所變化,開始注意「公關」形象。軍情局長沈之岳有意展現新風格,還籠絡王鼎鈞為情治單位的公關電視片寫文字稿。當王鼎鈞收到赴美國大學講學的邀請信後,情治部門派出五個人定期與王喝茶、談話,他們只聽不說,對王進行新一輪面對面的考察。王知道自己能否飛出鳥籠,獲得自由,就在此一舉了,他孤注一擲,和盤說出他對臺灣甚至是軍情部門的批評和建議,結果王鼎鈞被批准出國。

 

 

三、「中國廣播公司」

王鼎鈞在「中廣」服務十年。中廣全稱「中國廣播公司」,是國民黨黨營事業,前身為中央廣播電臺,建於1928年,原在南京,19491月遷台,把所有重要業務資料都帶走了。

 

50年代,在臺灣是廣播電臺佔領天空的十年,聽眾眾多。中廣吸引聽眾的主要手段是廣播劇,王鼎鈞參考了中廣從南京帶到臺北的30年代的一些劇本,諸如:曹禹的《日出》、《雷雨》、還有郭沫若、洪深、陳白塵、李健吾、丁西林等的話劇劇本,然而特務身手敏捷,很快就把這些劇本都搜走了。在大陸時代,國民黨對這些事是從來不管的,但是敗退臺灣後,完全翻了一個個兒,凡是左翼和留在大陸的學者、作家的作品一律查禁。

 

當局明明以專制主義治台,卻要扮出自由民主的模樣,其意也是為了爭取美援和國際好感,為此大耍兩面派。國民黨在香港辦的《香港時報》是一份地道的「黨報」,卻標榜「以自由主義反共」,「社論充滿自由主義色彩」,但這份反共報紙不能進口,只特許進口八百份,供指定單位參考(頁258)。「中廣」被允許進口一份。

 

王鼎鈞從事廣播稿的撰述,一直小心翼翼。廣播有其特殊性,特別要注意諧音字的問題,因此禁忌特別多,「蔣總統復行視事」,簡為「總統視事」,可以聽成「逝世」,因此要改字,改為「總統復職」。廣播不能用長句,有一句是:「美輪美奐的大會堂中間懸掛著總統的肖像」,播音時斷句換氣,說成了「懸掛著總統」,引起了驚擾。王鼎鈞也叮矚,「總統」之前切忌有任何動詞。十月,更要小心注意,因為許多重大節日都在十月:十月十日是「雙十節」、十月二十五日是「臺灣光復節」、十月三十一日是「蔣總統誕辰」,「每一個節日都要節前有醞釀,節後有餘波」。可是「十、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這對於臺灣來說是迎頭一擊,無形中把「光輝燦爛的十月」的亮度減低不少。國民黨的反制措施是從「十、一」前一天,臺灣就不准有任何喜慶的表示,廣播中更不准有祝壽的內容,不可開張剪綵,快樂幸福的歌曲一概禁播,天氣報告中如有「臺灣海峽烏雲密佈,長江中下游陽光普照」,都會被治安機關追究。

 

在那個年代,真正是草木皆兵,政府對百姓家中的收音機也不甚放心。50年代初,政府管制製造收音機的器材,誰家的收音機壞了,還的向治安部門報廢備案,交回零件。

 

當局對收音機一類的硬體不放心,對軟體就更不放心了。當局患有嚴重的「文字敏感症」,在「警總」眼中四處都是共黨在搞顛覆宣傳。王鼎鈞回憶說,1951年前後,他把文章寫好以後總要冷藏一下,進行自檢,假設自己是檢查員,把文字中的象徵,暗喻、影射、雙關等一起殺死,反復肅清,才敢放心交稿。即便如此,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中廣」有一批從南京、重慶時代就從事播音工作的老播音員,個個都有很高的播音藝術水準,他們把廣播劇演得出神入化。由於廣播劇的效果太逼真,也被懷疑。某次,王鼎鈞編寫的廣播劇講述大陸鎮壓反革命,出現有槍斃人的場面,使聽眾有身臨其境之感,被「中四組」(即國民黨改造後的中宣部)叫停,情治部門也來調查,被懷疑是影射國民黨殺人。

 

從王鼎鈞的書中才知道,在50年代初,「中廣」的收音效果很差,與大陸完全不可相比,大陸廣播在臺灣任何地方都能收聽到,而「中廣」的播音,連陳誠的家都聽不到。陳誠清廉,不願接受新收音機,「中廣」只能派出技術人員一處處勘測,來確定收聽的信號的強弱。並把陳誠家的老舊收音機帶回來修理,重裝了真空管和換了線路,才給陳家送回去。

 

至於大陸人知曉的「敵臺」之一的「中國廣播公司、自由中國之聲」,只是掛在「中廣」名下,與「中廣」臺灣播音部沒有關係,臺灣對大陸的廣播直接歸國民黨中央黨部中六組領導,實際上是情治部門的一個組成部分,「匪情專家」王健民曾長期在中廣大陸部工作,此人以後用國民黨虜獲的中共原始資料為基礎寫成《中共黨史稿》,1979年後被引入大陸,在內部流傳,頗被重視。

 

 

四、「反共文學」,寫還是不寫?

王鼎鈞以報刊專欄作家而聞名,當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巡航臺灣海峽,臺灣大局穩定後,黨國要人、也是國民黨文學界的掌門人張道藩就組織起了寫作講習班,王鼎鈞報名被錄取。第一期只錄取30人,大多為外省人。王鼎鈞非常認真聽名家講課,也勤於習作。由於大家都是經戰亂而來臺灣,寫作主題很自然的就是流離歲月和對中共的「控訴」,但是那時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反共文學」的口號和概念。

 

不久,張道藩提出要寫「反共文學」即所謂「戰鬥文學」,卻碰到一大難題,這就是「反共文學」的禁忌太多,作家不知如何去刻畫共產黨?甚至張道藩寫的「老天爺,你不長眼」一曲,也遭到警總的查禁,因為此曲也可讀成對蔣介石的批判。某次,總統府前舉行歌舞會,一齣維吾爾舞蹈被檢舉是「蘇俄舞」,在「反共抗俄」的年代,這是嚴重的「為匪張目」的行為,於是張道藩馬上辭職。

 

所以,在那個時代,可以不寫反共文學,不寫,沒人找你麻煩;而寫了,卻可能遇到大問題,因為分寸拿捏不准,作家的「反共」與官方的「反共」規格不合,當局更害怕「反共文學」有可能演變成對國民黨失去大陸的檢討批判。

怎麼寫共產黨?令許多人頭疼,共產黨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些去台的作家個個有體會,在大陸時代他們和共產黨員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往,不是同學,就是朋友或老師,但是他們卻寫不出具體的人物,用大陸的專業語言講,就是寫不出「典型人物」,無法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出符合國民黨意識形態要求的「共產黨員」的形象。

 

於是講習班請來胡秋原,此公早年曾參加「福建人民政府」,事敗後去過莫斯科,在莫斯科和重慶與共產黨領導人王明、周恩來、鄧穎超、葉劍英等有過近距離的接觸。他說共產黨有「宗教心理」,「會黨心理」,「軍隊心理」,有集體性,宣揚全體主義,同歸一宗,說話使用特別的切口,使用巫術、圖騰、咒語,身體動作單調重複,產生交互作用云云。胡秋原上述言論談不上深刻,特別是胡秋原說中共黨人「身體動作單調重複,產生交互作用」,就純屬無稽之談,在他之前和之後都沒有如此說法,堪稱胡秋原的原創。可能是過於荒唐,胡的這段話沒有傳播開來。

 

當時王鼎鈞就認為中共不好寫,一寫就寫成了國民黨。事實也如此,閻錫山罵中共的那些洩憤之語,怎麼可以搬到小說和戲劇中去呢?只能是那些概念化的「青面獠牙」、「五毒俱全」的「匪幹」和「匪諜」了,時間一過去,反共文學的大部分作品就被大浪淘沙了。

 

就在當時,這些學員們就說,看來寫共產黨只能是將來的大陸人才能寫出來,果其不然,王鼎鈞在幾十年後高度評價幾位大陸作家,認為他們在幾十年前的話應驗了。

 

那位姜貴呢?王鼎鈞與他很熟,對他的作品也評價很高,我最早是從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知道姜貴的大名,以後在臺灣,朋友還送給我一本九歌出版社2004年再版的姜貴的代表作《旋風》,但是我實在讀不下去,這本書沒有引人入勝之處。

 

五,「做成寶石,鑲在五星徽上」?

臺灣在1950年代之窮,遠甚於大陸。大陸幅員遼闊,人口和物質資源極為豐富,財富收入也多,國家對高級幹部(高幹),高級知識份子(高知)、高級民主人士的待遇都很優厚,工資高,待遇高,住房條件好,還依級別配有秘書、警衛、小轎車、公務員等。臺灣當時只有700萬人口,美援主要是軍援,經援相對較少,而等待土改出效果,還需要一段時間。

據蔣氏父子的副官翁元回憶,蔣經國一家在50年代初的早餐就是一盆粥,煮一次羅宋湯一連吃幾天。他還說,在官邸工作年終時,「老先生」(蔣介石)會發給他們一份100元的獎金,他說,這筆錢,對於一個普通的公務人員是多麼大的鼓勵(翁元:頁48)。胡宗南家境也頗困窘,蓋因他的工資分三份,家中僅留一份,其他支援故舊, 其他一般家庭就可想而知了。至於投稿、賺稿費也並非人人都可勝任。給《中央日報》副刊寫稿就絕非易事。胡宗南之子回憶其母為彌補家用,給《中央日報》副刊投稿三次均被退回,其母為此在家痛哭,而胡宗南妻還是留美博士。

王鼎鈞書中說,1951年中秋節,中廣公司發給員工的福利,只有一塊月餅。50年代初,有些作家坐不起公車,雖然每張票只是5角,作家手上捏著4角錢,跟在公車後趕路。有的作家因褲子破洞而不能出門。那時,在臺北的公車上還常看到赤腳的軍隊傳令兵。

 

我也聽朋友說,即使一些公教人員的家庭的子女,在1960年前很少有錢穿襪子。

 

1957年,開始出現初步的繁華,有霓虹燈了,也僅限於臺北。 1960年開始,臺灣初步富裕起來了,臺北有所謂「吃文化」的興起。東華大學歷史系的李教授對我說,到1964-1965年,生活才真正好起來,許多家庭有了電視機。到了1968年「四年經建計畫」完成,同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的社會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民眾的收入也不斷增加。1970年後,甚至出現「全民閱讀」的熱潮。作者曾去成衣加工廠參觀,看到縫衣的小姑娘利用釘鈕扣的間隙,看擺在縫紉機上的書本,竟是錢穆的《國史大綱》(頁470-71)。

 

要不要建設臺灣,也有爭議。有一種看法認為,建設好了臺灣,還不是送給共產黨?「你有本事把臺灣打磨成一粒鑽石,中共有本事把它鑲在五星徽上」(頁351)。還有人認為,全力建設臺灣固然很好,但在其背後,是不是覺得 「反攻無望」呢?

1954年,王鼎鈞第一次聽一位本省人說,「你們回不去了」,很受震撼。在50-70年代,臺灣學生人人都會唱 「反攻大陸」歌:「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大陸是我們的國土,大陸是我們的家園……」 。「反攻大陸」是蔣介石在台統治的合法性的基礎,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基礎,是神話也是信仰,一旦無效,心理崩潰將不可避免。因此蔣氏父子只能以暴力和鎮壓來維繫這個信念。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兩岸的力量對比太懸殊,反攻怎麼可能?更大的障礙是美國不支持。

 

蔣介石只能忍耐,1960-1961年,大陸的大饑荒已達到頂點,也是人心最浮動的時候,國民黨對大陸沒有實施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到了1962年的6月至1963年初,大陸的情況已大為好轉了,國民黨卻開始行動了,派出小股武裝騷擾閩、粵、浙、蘇、魯等沿海地區,都以失敗而告終。1964年,國民黨不得不把「反攻大陸」改為「光復大陸」,軍事性的內容消失了。王鼎鈞說,一向高歌「我們明天回大陸」的人由痛苦產生幽默:我們一定會回去,自己打回去,或是解放軍押解回去(頁351)。

 

蔣氏父子念茲在茲的「反攻大陸」,終因主客觀條件所限而告徹底失敗,但是他們對發展臺灣經濟還是很有遠見的。1960年代蔣經國提出「建設臺灣」的口號, 70年代後,終見成效。臺灣各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特別是經濟繁榮了,百姓的生存狀況有很大的改善。以後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對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也起到良性推動作用,這一切都是當年他們未曾想到的。

人生如夢,世事難料,就像人們不可能料到蔣經國去世一年後東歐會發生歷史性巨變,武裝到牙齒的蘇聯也會解體一樣,當年的人們很難想像國民黨在臺灣鐵桶般的統治也會結束。國民黨從特務橫行,嗜權如命,到遵守政黨輪替的遊戲規則,其間既有人的因素,也有客觀環境推動的因素。但不管怎麼說,國民黨進步了,臺灣社會進步了。

 

說起人的因素,人們必然說起蔣經國。他確實是臺灣現代化、民主化的重要推手。王鼎鈞先生呢,他難道不也是推手嗎?他在台幾十年的文字耕耘,把青春和汗水都灑在了這塊土地,不僅是為了謀生,更是寄託了自己對臺灣、對大陸的理想和追求,他在這裏有壓抑也有喜悅,正所謂冷暖自知。如今他不悲不怨,以坦然豁達的態度重拾那幽長的歲月。他說在年輕時不滿意當時的社會,以為只有社會主義能解決問題,後來又相信美國的資本主義能解決社會主義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又是失望,「奈何奈何!前面再也沒有一個什麼新的主義了!」 (頁361-62)。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先生所思所慮還是「中國向何處去」這個縈繞他一生的主題,讓人何等敬重!如今他的《文學江湖》一書,既是為歷史做見證,也給我們啟示和教益,讓我們知道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在過去的二十世紀所經歷的痛苦和所懷抱的夢想、希望。所幸的是那個專橫的,看不到盡頭的反共一元化時代已經結束,一個孕育未來新創造和新文明的思想和價值多元的時代已經來臨。

 

 

 

高華,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著有《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2000),《在歷史的風陵渡口》(2005),《革命年代》(2010)等。

 

 

[1] 《列寧全集》中文版第37卷,頁372

[2] 邵燕祥:《別了,毛澤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頁7

[3] 牛漢口述,李晉西編撰:《我仍在苦苦跋涉》,三聯書店2008,頁92-93

[4] 鄭彥英:〈與劉少奇專案組副組長同行〉,2011-03-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c7f7401017kt5.html?tj=1

[5] 馮亦代:《悔餘日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出版,1960.8.3.256

[6] 翁元口述,王豐筆錄:《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中華書局,1994,頁28,以下簡稱翁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