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的「對立統一」
作者: 凌 鋒
開放網
更新於︰2015-03-29
面對中國與台灣,李光耀的「平衡術」發揮到
極致,他非常的「親中」,卻不失對台灣的友
好;政治上親中,但軍事上卻親台,新加坡軍
隊一直在台灣接受訓練。
新加坡強人李光耀(1923-2015)逝世,3月29
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舉行國葬,數萬民眾冒著
大雨向自己的國父告別。
李光耀於3月23日3時18分去世,對台灣人來說
,這個時間十分巧合,因為323是去年太陽花學
運佔領行政院被流血鎮壓的日子,318則是太陽
花學運爆發佔領立法院議場的日子。也許這就
是李光耀與台灣有特別關係的因果關係吧?所
以,即使新加波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但是兩
國的特殊關係,還是讓馬英九總統低調的出席
李光耀的家祭。雖然台灣無法展現它的外交,
但是阿Q一點來說,家祭不是比公祭更顯「親密
」嗎?
面對中國台灣維持平衡關係
在處理中國與台灣的兩邊關係,李光耀的「平
衡術」發揮到了極致,他是非常的「親中」,
卻不失對台灣的友好;政治上親中,但是在軍
事上卻親台,新加坡的軍隊一直是在台灣接受
訓練的;他與中國維持良好的經濟關係,卻沒
有像馬英九那樣全面傾倒。李光耀認為台灣遲
早都要與中國統一,但是從來沒有鼓勵台灣應
該與中國加快統一步伐,他批評馬英九對中國
太快亮底牌,太快把好牌都出光了。
從李光耀與台灣的特殊關係,可以舉一反三,
驗證他一生的「維穩」特色。怎樣才能「維穩
」,那就是保持與各方關係的「平衡」。這是
很高深的學問與手段。也可能與他的身為華人
,卻接受西方最優秀的教育而中西匯融、中西
平衡的結果。因此它的一生似乎充滿矛盾,例
如反共但是親中,卻又因為「對立的統一」而
達到平衡的結果,也因此創造新加坡的政治經
濟奇蹟。
小小的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能在馬來人(印
尼、馬來西亞)環伺下獨立並且得到成功的發
展,是最大的奇蹟,不無利用反共得到西方國
家與馬來國家的認同,也以破壞華文教育而得
到馬來裔與印度裔的信任,卻又利用兩個馬來
國家的矛盾,以及這兩個新興民族獨立國家與
西方國家的矛盾而在夾縫中崛起。也因為堅決
反共,成為本地華人、馬來裔與印度裔的「共
識」而得到他們的擁護。
新加坡政權的特別,也在於利用西方國家的法
治,販售東方國家的獨裁;或者外表是西方的
,內容是東方的。它的「法治」頗為嚴密,不
像中國號稱「依法治國」,但是在執行過程中
,即使用的是中國的法律,也是漏洞百出、貽
笑大方。因為人治的色彩非常明顯不過。所以
中國要學習新加坡的「依法治國」只是笑談,
因為沒有李光耀這樣深諳西學的人,卻有不少
愚蠢任性的大小土皇帝。
開明家傳比老鄧高明不像朝鮮難看
李光耀的種族主義也非常微妙,明明是大漢族
主義,很擔心因為華人生育率太低,馬來裔、
印度裔膨脹而讓華人失去在新加坡的主導權,
甚至摧毀新加坡的獨立;但是他說出來的,卻
是種族主義的優生學,希望知識菁英多生孩子
。於是外界從「優生學」來批判他,卻忽略他
的漢族種族主義。但是為了新加坡的穩定,他
一生也拒絕回到中國的家鄉「祭祖」。
許多人批評他的「亞洲價值觀」,「亞洲價值
觀」固然與他的獨裁統治有關,但是某種程度
上也是以此討好本國人與周圍鄰國。這是他在
1994年提出的,但是到本世紀末馬來西亞首相
馬哈蒂與中共也大談「亞洲價值觀」後,他就
不大鼓吹「亞洲價值觀」了。同樣,中國還沒
有崛起時,他經常批評西方國家而稱讚中國,
但是到了中國崛起,尤其到處展現軍事力量時
,李光耀就公開反對美國的軍事力量撤出亞洲
而與中國平衡。
雖然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在2004年接任總理,
一樣是東方式的「家傳」,但是不如朝鮮金家
王朝那樣難看,也比蔣家王朝那樣引來許多批
評,或者向毛家王朝沒有成功家傳但已經惹的
一身騷。因為那三者靠殺人取得政權,而且家
傳猴急。新加坡由吳作棟出任首相的過渡期長
達14年。金、蔣、毛都是「鞠躬盡瘁」的終身
制,李光耀的退居二線自然比他們高明;同樣
的「退居二線」,李光耀也比鄧小平的身段漂
亮,因為鄧小平以「軍委主席」與「普通黨員
」身份繼續操控政局,李光耀卻是顧問性質的
「資政」(1990年內閣資政2004年改稱國務資
政)。因此李光耀的家傳與他的所謂「開明專
制」那樣,是「開明家傳」。
在李顯龍出任總理後,也一直維持平衡術,但
是即使李光耀還在垂簾聽政,但是民主浪潮已
經暗潮洶湧,所以2011年的大選,執政的人民
行動黨得票率是新加坡建國以來最低的,雖然
沒有形成明顯的威脅。但是李光耀逝世後,哪
怕全國一片哀慟,甚至還瀰漫對他的崇拜,但
是一旦喪禮結束,冷靜下來以後,難保民主運
動不會突然興起。因為民主運動到底是世界潮
流,尤其鄰近的印尼民主進程有太大的啟示性
。其他政策上的維穩尚可維持,但是「開明專
制」的維穩恐怕難以維持。收到打擊最大的將
是把新加坡作為樣板的北京與香港的統治者,
甚至包括台灣的馬英九。尤其對中國的未來會
有什麼影響,值得關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