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粵語的“地方主義”風波 林保華
因為今年十一月廣州舉辦亞運,廣州市政協有“政委”要求廣東電視台減少
粵語節目增加普通話節目來體現“國際化”,激起了民間維護粵語事件,連
續舉辦了兩次集會。這種明顯帶有“地方主義”性質的事件,依過去中共的
敏感態度,當局應該很快反應,將之“消滅在萌芽狀態”;然而情況並非如
此,因而頗值得玩味。是北京麻木了,還是中央發生了什麼事情而無力兼顧
?
中共有反地方主義前科
眾所周知,中共建國初期,廣東就發生批判“地方主義”事件,被批判的就
有葉劍英、古大存、方方、馮白駒等要員,以後就由外來的陶鑄來充當“南
天王”。毛澤東死後,此事才平反。比起毛澤東剷除“陝北幫”(劉志丹、
高崗、習仲勳等),對付“廣東幫”總算客氣一些。這當然也與葉劍英早年
與晚年在毛澤東與張國燾、林彪的權力鬥爭中站在毛澤東一邊有關。
但即使改革開放初期,也不是沒有人不想壓制地方主義,例如有人提出在廣
東媒體限制粵語問題,但是被當時主政的任仲夷所拒絕,而且相信趙紫陽對
當年他參與廣東反“地方主義”也有反思與愧疚感,所以在整個八○年代的
反地方主義暗潮才沒有得逞。
加上改革開放借重鄰近香港的廣東,因此葉劍英兒子葉選平成為十幾年來坐
鎮廣東的“南天王”,雖然他只是掛個“省長”職務,省委書記則由他人擔
任。只是六四屠殺,廣東遲遲沒有表態擁護,加上趙紫陽下台,才導致決定
對廣東動手。然而時代畢竟不同,因此用調升葉選平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
“調虎離山”來架空他。然而期間還有一個“過渡時期”,因為葉選平即使
擔任政協副主席,也拒絕移居北京,大部分時間還是呆在廣州。而後來出任
廣東省委書記的謝非也是廣東人,最後再把他調升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上任
後一年就在一九九九年離奇病逝),省委書記從此由“外江佬”出任。而葉
選平年事已高(一九二四年出生),葉家後人懾於政治鬥爭的殘酷,早已紛
紛移居香港,往商界發展,廣東的“地方主義”問題才在表面上平息。
為了削弱地方主義,九○年代初期江澤民、朱鎔基甚至改革稅制,廢除“放
權讓利”的改革精神,由中央收回經濟上的部分權力,突出表現在分稅制的
“改革”,削弱地方的財政勢力。當時上海還沒有“崛起”,北京所對付的
“諸侯”明顯就是廣東。這是許多人忽略的問題。
地方主義有深厚群眾基礎
然而“地方主義”絕非僅限於中共高層而已,它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一九四
九年後“大軍”南下,佔據廣東官場高位,本身就引起本地人正常的不滿,
也因此才有中央反對地方主義的鬥爭。在高壓下,地方主義只能潛伏,而不
是解決。這次語言問題的爆發只是一個導火線而已。
捍衛粵語事件開始於今年七月上旬(這以前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剛與網民對話
,無此內容)。在網路公開醞釀集會後,雖然有官員已經表示“推普廢粵”
是偽命題,但是音量薄弱,一直到集會後,地方官員與官媒才不斷強調這是
個偽命題,意即“庸人自擾”也,企圖以此平息事件。
如果在網民進行動員時官方就否定說完全沒有那麼回事,並且對東莞鏟掉袁
崇煥“掉哪媽”雕塑事件作出合理解釋,那麼七月二十五日的第一次集會就
可以避免,又何來八月一日粵港聯手的第二次集會?何況七月十六日舉行的
中共廣東省委十屆七次全會上,汪洋還大談對廣東人的“教化”問題,包括
推廣普通話。這是否意味著講粵語是還沒有接受教化的野蠻愚昧表現?這當
然也激發不滿。
可見打壓粵語並非偽命題,所以後來的兩次集會也被打壓,甚至拉人,就可
以理解了。然而因為當局不想把事情鬧大,所以沒有採取極端的手段,並且
製造“偽命題”之說來化解矛盾。八月四日,汪洋在亞運的動員大會上,更
表示“我都在學廣東話,誰敢廢粵(語)?”顯然,他企圖讓事件就此落幕
,尤其一百天後亞運開幕,如果事件延燒到那個時候,這個臉可丟大了,甚
至會被問責。
可是,汪洋始終是一個共產黨領導人,頭腦裡“階級鬥爭”的弦永遠繃緊,
所以他更說:“就是這樣一個無中生有的問題,竟然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
集會,不能不值得深思。在亞運會之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社會不滿的
人,包括一些恐怖分子,都想使壞,所以我們要有警惕心,天下不是太平的
。”因此出動大批公安,並以“檢查身分”為名拘捕了香港記者,顯然也是
在警告香港不要插手。如果風波繼續下去,香港可能被加上“反革命煽動”
與“恐怖分子”的罪名,因為香港媒體熱衷報道這些消息。
中央與地方態度不協調
中央的態度也很值得注意。就在汪洋上述講話的同一天,北京官方喉舌的新
華社也發表“正確理性看待『普粵之爭』”的長篇評論,雖然用詞溫和,然
而用上“民族共同語是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標誌”,顯然把推廣普通話提高
到民族主義的高度,來壓制“地方主義”了。這涉及是否“愛國”的問題,
是不是未來強力鎮壓的先聲?
奇怪的是,這樣的評論,為何不在“非法集會”以前就發表?如果說是“引
蛇出洞”,如今的北京領導人絕沒有這樣“英明”與膽量;是中央對“地方
主義”缺乏敏感度,沒有料到有幾千人參與,還是中央內部有不同意見相持
呢?
更奇怪的是,新華社在八月一日晚上發出的新聞稿中,只說民眾“在廣州人
民公園聚集,進行以『保衛粵語』為主題的活動”,比廣州電視台一再指責
的“非法集會”公正許多。近來中宣部草木皆兵,不斷就某些事件發出禁令
,如果廣州的集會不應鼓勵,事件又沒有爆發到已經不可收拾而非報道不可
的地步,新華社大可不報道。現在不但報道,而且被作為“正面”新聞來報
道,帶有默認甚至鼓勵性質,怎不令人詫異?
為何官方媒體會出現口徑不一的情況?是因為新華社駐廣州記者的“地方主
義”傾向,還是新華總社有關人員對地方主義態度的右傾?或者涉及黨內鬥
爭,難以決定?幾天後為何又對集會內容進行批判?中央現在已經沒有“廣
東幫”的代表,混進司法部門的一些廣東京官不久前也因為黃光裕案而被收
拾,誰還會代廣東發言?除非有人希望讓事件鬧大,給汪洋難堪,而汪洋的
後台是胡錦濤?但無論如何,中宣部沒有採取行動,例如事先對有關網路進
行封鎖,事後也不准報道,說明他們已經失職而難辭其咎。
中央集權制度走下坡路?
由於這次捍衛粵語的運動參與者多為年輕人,因此這事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
輕易消失;加上支持這次運動的居然也有許多外地人(八月一日被捕的一位
是湖北人而不是廣東人),可見這種“地方主義”在全國會引起共鳴。它將
不只是語言問題;以最近保護地方歷史古蹟(不只是河南、山西、山東等黃
河流域的古蹟才算正宗的中原文化)的活動也在發展,包括香港的“殖民”
古蹟,就涉及地方文化;如果再加上如何維護地方的經濟利益,只怕這種運
動會越來越擴大,最後以政治面目展示出來。這是否也意味著,北京的中央
集權制度,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動向》月刊 2010年8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