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港得失兼應進軍北京論
林保華
大紀元評論  2001.2.21

台北市市長馬英九的訪問風靡香港,掀起一股“馬英九旋風”,可謂“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了。

馬英九的到訪,的確有其積極意義,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讓香港市民看到民選領導人的魅力。知道領導人該如何面對民眾,向民眾負責;面對民眾又該如何善於應對。而不是眼睛向上,做北京所所豢養的一隻鸚鵡。馬英九的到訪使香港市民更渴望由自己投票而不是北京欽點,選出自己的領導人。
二,使緊繃的港臺關系,有改善的跡象。當然張良任的赴任是松動的開始,但它不取決馬英九的努力,而是中共“兩手”策略的變換。馬英九可以將“松動”推進到“改善”,進一步扭轉“回歸”後不正常的台港關系。
三,英國人在香港留下了豐富的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經驗,馬英九作為一個市長,可以學到不少具體的東西,有助台北市的市政建設和管理。
但是我們也不應該沉浸在“歌功頌德”之中,還需要看到嚴峻的現實,那就是台灣仍面對著中共這個強大、野蠻的專制政權。在馬英九訪問的過程中,仍籠罩著這個陰霾。
如果沒有北京的點頭,就不會有這次盛大的歡迎。這次賓主的高調同剛剛幾天前張良任出奇的低調形成明顯的對比。同是中華民國的官員,為何不同對待?這也不是馬英九對中共所批評的“逢扁必反”,因為張良任不是陳水扁的人,他在陳水扁選上總統以前就已經出任現職而北京不給他上任。可見這裏面包含著中共根據不同對象進行分化瓦解的統戰策略。此外,馬英九是未來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的“熱馬”,當然也是值得北京作長期投資。
曾經在陸委會當過副主委的馬英九不可能不瞭解這一點。而在馬英九同董建華的會晤中,身為“北京鸚鵡”的董建華希望馬英九為“統一”,當然是中共模式的統一作出努力。可見馬英九雖然要極力回避政治,但是中共絕對不會給他這樣的“便宜”,還是要找機會鑽他的空子。
而中共喉舌之一的英文《中國日報》,在馬英九表示台灣應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時,竟被寫成“一國兩制”,而在更正後,“一中各表”仍然被歪曲為“一個中國”。以中共對政治概念的嚴格要求,在媒體上幾乎不可能出現這種政治錯誤。但是居然出現了,按香港人的說法,是要馬英九“食死貓”的做法。“小器”一點,馬英九會要求更正,對方可以愛理不理;“大方”一點,馬英九不理了,但日後會說成馬英九已經默認了。如果台灣內部有人向馬英九開火,就達到了他們“挑動台灣鬥台灣”的目的。
面對同中共“交流”中的諸多陷阱,馬英九的確是戰戰兢兢,唯恐馬失前蹄,然而能夠做到萬無一失嗎?
其實馬英九熱衷於同香港、上海的交流,就包含著“矮化”自己和中華民國的危機。這點不能不指出來。白秀雄要去上海同徐匡迪談“三城論壇”之事應該容後再議,不可倉促行事。
台北市負責人和香港、上海負責人就某個別事務的相互交流,不會矮化台灣現有的地位。但是如果成立常設的機構,例如現在所擬議的“雙城論壇”、“三城論壇”等,就默認台北的地位等同於香港和上海。須知,香港只是北京中央政府底下的一個特區,上海是北京底下的一個中央直轄市,類似的還有澳門特區、天津市、重慶市等,而台北市卻是中華民國的首都。北京市可能同高雄市組織“雙城論壇”嗎?
為了避免台北市被中共矮化而淪為首都北京以外的地方城市,馬英九應同北京市建立“雙城論壇”或“姊妹城市”,或同香港、上海加上北京而成為“三城論壇”或“四城論壇”。北京當局不是一再聲稱要和台北中華民國政府“對等”談判,沒有首都對首都的對等地位,何來對等談判?
這就可以考驗中共是真心改善兩岸關系,是真正尊重馬英九,還是玩弄權謀,包藏禍心。而馬英九如果誠心維護中華民國的尊嚴,就應該鼓足馬力,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市進軍,不要只同首都以外的地方當局打交道而自貶身價和國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