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 3 15《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中國要恐嚇台灣到幾時?兩岸同屬「中國」 81.6%不能接受;台灣人認同自己;首審黨產條例 藍綠交鋒9小時;港大《學苑》宣言倡港建國全民制憲;梁促各局交半年部署 擬防風措施;鄭耀棠:陳婉嫻批梁 不代表工聯會;中國最後領導人?中共倒習勢力放風推王岐山上位;中共“電視認罪”出臺內幕


中國要恐嚇台灣到幾時?
[林保華]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演講,有意略去九二共識,並且提出他們過去從來沒有提過的台灣的「憲政」,這根本不是口誤,而是新政策的展示;而且顯然是通過美國向台灣傳遞新的訊息。然而接下來北京的「兩會」,不論是全國政協主席俞振聲,還是總理李克強的報告,或者是黨總書記習近平在上海小組的講話,基本上又回到九二共識的老調。我們要怎麼看這個情況?
如果王毅不是奉命這樣說而到美國胡說八道,那麼他回國後肯定受到懲處,然而並沒有出現這個情況。那只能有兩個解釋:第一個是在美國的講話是說給台灣與美國人聽的,在北京是說給自己民眾聽的,不能讓國人知道中共在台灣面前示弱。第二,純粹是欺騙美國與台灣,政策根本沒有變。這就像當年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希通電話時,有說「一種各表」,但是除了對布希以外,從來不承認「一種各表」。這種騙術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台灣對王毅的言論大作輿論,並非因為中國的「務實」而興奮,只是把問題做大,逼中國講清楚。果然,中國就推翻了王毅的原先說法,縮回去了。不管是有意欺騙,還是在國人面前不能示弱,都是在玩弄權術。

其實,這也是中國不得不之舉。不論中國說什麼,台灣還是對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而中國,除了玩弄這些語言,他又能說什麼?

當然,習近平在去年警告的「地動山搖」仍然可以去做,問題是有效嗎?回答是沒有效,不但更丟臉,自己還可能完蛋。地動山搖可以有幾個選擇:

第一個最有威力的當然是武力威脅,但是目前是美國求戰心切,軍機軍艦在南海飛翔巡弋,旁若無人,中國收回囂張姿態,低調回應,就怕擦槍走火。這樣怯懦的態度,還敢打台灣?

第二個威脅是逼台灣的友邦與台灣斷交。這點,台灣僅僅是失去面子,因為這些邦交國對提高台灣的國際地位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反而是美國的態度最重要,蔡英文當選總統與南海戰爭風雲提高了台灣的國際地位。因此這個辦法也不會有效。

第三個就是經濟上的恐嚇。這以前就不斷傳出有削減中國遊客的動作。對此台灣反應兩極,一種是巴不得中國這樣做,台灣旅遊業可以趁機轉型;一種是大喊大叫,好像天要塌下來一樣。對此不妨分析一下。

3月12日,中評社發出聳動的新聞標題:「沒中客活不下去?傳觀光業者要逼小英表態。」

哇,活不下去?那是小英害死他們的?這不就是藉此恐嚇小英要接受九二共識嗎?是不是請活不下去的業者出來一下?是哪一家旅行社?哪一家酒店?哪一家遊覽車公司?哪一家餐館?哪一家鳳梨酥店?哪一家鐘錶金飾店?我想他們不會出來,因為一出來,他們過去依靠國民黨權貴大撈「和平紅利」的原形就要暴露出來。

他們之所以不會出來,還因為中評社用的是「傳」字,用「傳說」來恐嚇蔡英文。過去共匪頭目出來恐嚇都嚇不倒台灣人,這個「傳說」就能嚇倒蔡英文?這則消息是「中評社」發的,它是中國官方通訊社,藉此煽動一些業者來鬧事。對這樣的通訊社,未來的民進黨政府是否應該參考中共的做法,給他們一個「顛覆政權罪」,讓他們老實一點?

對這種恐嚇我們不應該屈服的道理很簡單,如果這次屈服了,另外的恐嚇還回來。即使真的會傷害到台灣經濟,我們只能想辦法讓傷害盡量的縮小而不是屈服。否則以後可不是九二共識了,而是「一中共識」、「統一共識」,如果不接受就「活不下去」,怎麼辦?當然要反抗,因為做奴才活得下去嗎?中國人活得下去,享有自由民主尊嚴的台灣人活不下去。

除了恐嚇,中國也沒有什麼招數了,一些依靠中國的藍營權貴,也只能靠為虎作倀的恐嚇來做最後的掙扎,因此還會有其他招數。但對台灣人來說,只要是恐嚇,都不能接受,這是基本原則。不尊重我們,什麼也別想。

(作者為資深媒體評論員)
March 15,2016 12:54
No.496 極光電子報
-----------


《台灣指標民調》兩岸同屬「中國」 81.6%不能接受
自由時報
2016-03-15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台灣指標民調公司昨公布最新民調指出,「兩岸同屬一中」如果是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達八十一.六%民眾不能接受,僅九.二%民眾表示能接受,九.二%未明確表態。經交叉分析,愈年輕者愈不能接受,泛藍民眾也有七成五表示不能接受。

    兩岸同屬一中的民意接受度

「同屬中華民國」有六成不接受

「兩岸同屬一中」如果是同屬中華民國,雖有廿八.八%民眾表示接受,但仍有高達六十%的民眾表示不能接受,十一.二%未明確表態。經交叉分析,愈年輕者愈不能夠接受,泛藍民眾五十四.三%接受、三十九%不能接受,泛綠民眾十四.二%接受、八十一.八%不能接受,中立民眾廿五.四%接受、五十三.二%不能接受。
愈年輕者 愈不能接受同屬一中

調查合併上述兩題進行交叉分析發現,愈年輕者愈不能接受「兩岸同屬一中」,不論是同屬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

調查也顯示,七十五.八%民眾認為,不論國內是哪一黨執政,只要能夠遵守我們自己的憲法,就是在維持兩岸現狀,十四.一%不同意該說法,十.二%未明確表態。

至於中國表示蔡英文必須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才可能維持目前兩岸官方或經濟交流,在此情形下,三十七.六%受訪民眾認為,新總統蔡英文「不應該」接受九二共識,三十三.四%認為蔡英文「應該」接受九二共識,未明確表態廿八.九%。顯示民眾對此議題看法分歧。

經交叉分析廿至三十九歲民眾傾向認為不應該接受,四十至五十九歲民眾傾向認為應該接受;泛藍民眾六十五.六%認為應該接受、十五.四%不應接受,泛綠民眾廿一.五%認為應接受、六十.八%不應接受。
----------------


林保華按:
香港老泛民有些人到現在還認不清民主與本土的關係,簡直無可救藥。

司馬觀點:台灣人認同自己(江春男)
2016年03月15日
台蘋

根據《聯合報》的民調,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佔總人囗的七成以上,其中二十歲到四十歲的更高達八成以上。認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年輕人之比率甚低,只有個位數。認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不過,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平均佔一成左右。
綠營大勝最佳註解

民調的可信度也許可以爭論,但與選舉結果放在一起,許多人會恍然大悟,原來政治認同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可為政治發展提供方向。它對國民黨的崩解和民進黨的大勝,提供了最好的註解。
許多人尋找台灣認同上升的根源,有人將箭頭指向李登輝的兩國論,有人指向陳水扁的去中國化。
總統直選深化民主

但在馬英九時期,台灣意識的勢頭仍然有增無減,甚至更加勃發,可見國族認同這種事,不是由上而下的政治力所能輕易扭轉的,更不是一人或一黨所能操控的。
其實,當蔣經國被迫取消戒嚴的那一天起,就是台灣走向自我認同的開始,民主化意謂著本土化,民主和本土是連體嬰。不斷的選舉深化了民主,總統直選,加速本土化。世界上哪有不本土的民主國家?
但是,別國家的政治認同和土地認同是同一回事,台灣卻是被強迫去認同一個曾經充滿敵意,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制度都不同,而且人權自由差距很大的政體,所以才有嚴重的認同分歧的課題。
國民黨本質反本土

其實,民主化一起步,就是國民黨崩解的開始,國民黨本質上反民主,更反本土,在民主化的台灣今天,國民黨的土壤液化程度日益嚴重,一有政治地震就搖搖欲墜。
當然,在地球村的今天,兩岸經貿文化如此密切,如果大陸爭氣一點,制度搞好一點,人權自由更上一層,讓黃安這種人渣發揮不了作用,兩岸關係大有發展空間。
--------


林保華按:
黨產是身外物,國民黨可以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去,但國民黨的表現就像一頭要被閹割的怪物一樣,醜態百出,怒吼、慘叫、哀鳴不一而足。

首審 黨產條例 藍綠交鋒9小時
75立委搶發言 藍批清算 綠罵龜縮
2016年03月15日  台蘋
黨產條例審查,賴士葆批綠營清算,黃國昌(左圖,資料照片)則控政府包庇。林啟弘攝

【黃信維、劉冠廷╱台北報導】立法院昨首度審查「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草案」,由於被視為民進黨清算國民黨黨產的第一槍,朝野立委會中數度交鋒。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等藍委痛批民進黨清算鬥爭,若政院下設黨產處理委員會,根本是「東廠化」;綠委莊瑞雄回嗆,國民黨不要龜縮、瞎扯,應把黨產說清楚。召委陳其邁會後說,未來會先辦公聽會討論,再審法案。

昨是由內政、財政、司法三個委員會聯席審查,朝野立委多達七十五人登記發言,從上午九時開到傍晚近六時,共二十一人質詢完畢,仍有五十四人留待下次會議質詢。陳其邁說,下次何時排審還未定,屆時會繼續詢答。
「輸成這樣還追殺」

因黨產議題具高度政治性,藍委黃昭順昨一開會就批評,民進黨把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謙卑、謙卑、再謙卑」付諸流水,不斷清算、鬥爭。賴士葆質疑,過去該處理的黨產都已處理、該還的都還了,「國民黨已輸成這樣,民進黨還繼續追殺、大動干戈嗎?」台下綠委紛紛喝倒采,火藥味十足。
質詢開始後,藍綠立委繼續互咬。黃昭順一上質詢台就批綠營鴨霸、不尊重會議、阻撓藍委發言。陳其邁在黃質詢結束後正要說明,黃不甩陳直接離場,讓氣氛僵到極點。藍委林德福質詢時質疑,前總統陳水扁成立的凱達格蘭學校就是民進黨的附隨組織,培養民進黨人才,是否也接受不當資源挹注?不過,凱校隨即發聲明強調「本校既不是扁校,也不是黨校」,從未接受政黨或政府的經費挹注。
黃國昌轟政院放水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質詢時說,過去交通部追討不當黨產的中廣土地雖勝訴,至今卻以沒編列預算請律師的理由而未追討,馬政府執政後,宣示要歸還不當黨產,但政院「能放水就放水」。
昨列席備詢的內政部長陳威仁說,他支持把黨產攤在陽光下,但要定義什麼叫「不當」。他說,現在立委提出的各版本草案對「不當」的認定,捨棄過去由法院公證的判決,是否讓問題更複雜、更不客觀,仍需要各界集思廣益。
開公聽會凝聚共識

陳其邁說,因各黨版本意見分歧,未來會安排幾場公聽會凝聚共識,再進入實質審查。陳也批,財政部官員對國有財產不清楚、法務部官員對法條不清楚,列席的內政部官員也不認真準備資料,不應政黨輪替就擺爛。
----------


林保華按:
真正的民主派,勇敢的民主派。

《學苑》宣言倡港建國全民制憲

【明報專訊】新一期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出版,以〈香港青年時代宣言〉為題,表達對語文、教育及交通等逾10個範疇的看法及意見。其中一篇〈我們的二零四七〉提出3個訴求,包括本港成為受聯合國認可的獨立主權國家、建立民主政府及全民制訂香港憲法。

《學苑》編輯委員會於facebook專頁表示,屬於這個時代的鬥爭已開始,因此起草〈香港青年時代宣言〉,描述理想中的未來世界。其中〈我〉文批評泛民主派不了解當下中國,對中國總有一天會走向民主深信不疑;惟雨傘運動後他們深知,民主運動已過去,迎來的是反威權的統治時代,在《中英聯合聲明》中「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將於2047年屆滿,因而就本港前途問題提出3個訴求。

斥泛民不了解當下中國

另一篇文章〈民族意識與群眾運動〉,從雨傘革命、旺角大衝突說起,文中認為港人直斥政權,源於對香港墜落感到恐懼,並指要不斷抗爭才清楚感受到自己存在,填補恐懼所生的虛無;因群眾的力量,他們變得更勇敢。文章又指旺角大衝突時,他們當下無法確知衝突最終能換取什麼,並強調從一開始,在他們心中的是爭取遲來的正義;相信有意識地反抗,才是香港最後的出路,是他們生而為人的基本條件;另外表明他們要加強本土意識及完善香港共同體。

負責今期《學苑》的前總編輯劉以正說,本土思潮崛起是事實,有關文章真實反映編委會想法,相信可促進社會討論香港前途問題。
----------


梁促各局交半年部署 擬防風措施 蔡子強:反映重視9月立選

立法會選舉9月舉行,特首梁振英(左一)早前下達指示,要求各政策局匯報未來半年可能會引發爭議的工作項目,並提出應對方案。圖為他昨出席勞工界酒會,其間遇到職工盟成員抗議。(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立法會選舉將於9月4日舉行,政府高層已着手準備,據知特首梁振英早前向各政策局下達指示,要求各政策局向他匯報及預告未來半年的工作部署,各局要列出有什麼政策或項目,有可能引發社會爭議,包括可能推動社會正面氣氛,以及產生負面評價的工作,好讓政府議定「防風措施」。有學者相信,立法會選舉結果或對梁振英爭取連任的行情有影響,事件顯示梁振英重視今次選舉。

本報綜合多名人士資料,據知梁振英早前發出內部指示,要求各局檢視未來半年的工作。特首要求各局提供的資料,包括預示會推出的政策、工作項目、政策諮詢等,並要求各部門評估,哪些會引起社會爭議。

有爭議梳理 有加分推廣

有消息人士表示,內部指示要求各局提交簡短的匯報,在可能有爭議的項目上,會建議採取什麼措施梳理,而對社會氣氛有正面作用的工作,可如何加以推廣傳遞。

不過,有知情人士就指出,這屬正常的工作部署,又指各局提交工作計劃,有助內部協調工作及安排緩急先後,也可避免在選舉前推出新政策引起社會爭議。不過,有知情人士指出,富爭議的高鐵撥款已通過,而引發拉布的版權條例亦已「作罷」,料餘下幾個月,政府優先做的是趕緊在本屆立法會7月會期完結前,完成審議及通過積壓的法案及各項撥款申請,料敏感政策已不太多。

電視發牌三跑可能發酵

不過,另有知情人士估計,部分政策局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教育局等仍是「高危」部分,而因突發事件而「中招」的可能性亦高。另一方面,政府有些工作是避無可避,如電台及電視發牌、機場第三跑道、高鐵一地兩檢等議題,料仍有可能發酵。知情人士指出,現時社會政治對抗氣氛,就算一些普通的政策,在選舉年也易被人做文章,變為攻擊政府的議題,故避無可避。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指出,任何地方的政府及執政黨,會在選舉前迴避敏感政策,但她指立法會財委會上周五粗暴通過196億元高鐵超支撥款,指「選民不是善忘的」。她指政府評估未來半年工作的部署,出發點可能是避免選舉年推政策,易遭反對「撞牆」;也可以是作為幫民建聯助選的手段,「而我相信是後者」。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指沒有掌握政府內部指示,但相信如政府在選舉年評估工作優次,衡量民情對政策的反應,是正常的做法。她指難以評論政府的做法對建制派選情的影響,又指政府其實是很難迴避敏感政策或工作,如退保諮詢是富爭議,但政府現時亦有諮詢。

建制成績繫梁連任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在前特首曾蔭權年代,會採取較「和諧」的策略,如在每年七一、選舉等時期,避免推出易惹爭議的政策或措施,故立會選舉前政府檢視各部門工作,評估民情風險,是「正常」做法,只不過梁振英以往「不正常」,不介意挑起矛盾及爭議。對於梁振英今次要求政策局匯報的做法,蔡子強相信這反映梁十分重視今場選舉,而政界有指建制派在選舉的成績,會對梁爭取連任有影響。
------------------


林保華按:
梁振英本事夠大,不但分裂香港,還可以分裂土共。

鄭耀棠:陳婉嫻批梁 不代表工聯會

【明報專訊】曾在特首選舉中支持梁振英的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早前在訪問中批評梁振英「剛愎自用」。但同為工聯會榮譽會長的鄭耀棠,昨在接受香港電台專訪時公開唱反調,指明陳婉嫻說法「不代表工聯會」,又強調工聯會與梁振英之間是「友好合作關係」。鄭又指梁餘下任期還有一年,不能用「走數」形容特首。

讚梁有承擔 「頂得住」

與陳婉嫻口徑相異,被視為「梁粉」的工聯會榮譽會長鄭耀棠在訪問時,稱讚梁振英是「有使命感的人」,指對方上任以來有承擔、「頂得住」,不會在重大關頭退縮。被問及會否支持梁振英連任,鄭耀棠沒有正面回應,稱未知對方是否有興趣再參選。

但對於梁振英上任以來,不少勞工議題仍未落實,包括取消強積金對冲等,黨友陳婉嫻亦曾在立法會高調狠批梁振英「走數」。鄭耀棠反指不同意用「走數」形容梁振英,指對方任期仍有一年多,「不可以話他走數,事實上他是處理緊,只能是拖住,未實現承諾」。

傾向不贊成陳選立會

陳婉嫻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則批評梁振英「剛愎自用」,又稱對會否支持梁連任心中「已有答案」。鄭耀棠表示,陳婉嫻說法不代表工聯會,「在這些問題上(工聯會)不是這樣的立場及態度」。他說,「梁振英做得好,工聯會全力支持、會擁抱」,強調與特首是友好合作關係。對於工聯會兩大元老口徑矛盾,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指出,陳婉嫻很多時候都有一些個人意見,指鄭耀棠是「就事論事」。他同意「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言之尚早」,因未有人表態要參選。

另外,現任超級區議員陳婉嫻去年11月已棄選區議會,被問及陳不競選連任的安排,是否因公開批評梁振英而被勸退,鄭耀棠回應稱:「無話勸退唔勸退,因為要作一個調整,點都好,陳婉嫻超區肯定無資格。」至於地區直選會否再派「嫻姐」上場,他又補充,「基本上傾向不贊成她選」。

至於9月立法會選舉工聯會部署,吳秋北指陳婉嫻已多次清楚表明,自己不再參選,指「任何人要出選,我哋都阻止唔到」。至於鄭耀棠稱「不贊成她選」的說法,吳秋北猜測,鄭耀棠可能理解錯意思,「不知道大家點問佢」。
------------------


社論》中國最後領導人?
自由時報
2016-03-15 06:00

中國的媒體近來很躁動,最新的事件是:中共黨國指標性媒體《新華社》,居然出現一個不可思議的「誤植」,他們在新聞稿中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寫成「中國最後領導人習近平」,並為多家中媒所轉載。這起烏龍事件,在習近平密集考察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及人民日報三家黨媒,要求「媒體姓黨」後發生,顯得格外有意思。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最後領導人」的失誤並不是第一起,而是一連串類似情況的再一加碼。習近平到黨媒去做所謂的調研,不只下達了必須「姓黨」遵照共產黨指令行事,稍早中紀委更直指若干媒體「打擦邊球」、「踩紅線」、違反宣傳紀律,甚至還傳出對鷹派重鎮《環球時報》總編輯等幹部濫用公款做出處分,一時間肅殺萬分,中國輿論界反彈隨之並起。

例如,相對開放的南方都市報就在頭版以「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宣傳陣地必須姓黨」做為頭題,接著再配以中共元老海葬的照片,打上「魂歸大海」四個大字。於是,這「黨媒姓黨、魂歸大海」的指涉,激怒了黨媽媽,當然是副總編記過、編輯開除。

這樣的壓制,卻仍然狀況百出,對岸屬於親習派的《財新網》不過是刊登了政協委員受訪認為兩會應能對領導人自由發表意見,不該被指是違法違規,二天後這則報導竟然遭到刪除,根正苗紅的《財新網》顯然不服氣,居然膽敢轉到英文網去公開被刪的這件事,還直指言論自由的討論讓中國審查機構「網信辦」風聲鶴唳。此一不惜自我揭露、家醜外揚的強烈反抗,再度被中國嚴密的網管給「和諧」了。

以上這些不尋常的現象,同時也反映在中國在網路上發起的一片造神運動,被稱為習語錄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還算是正規的,日來是愈演愈烈,幾近肉麻地步,例如《要嫁就嫁習大大》、《習大大,街頭巷尾都在誇》等各式紅歌蜂起,看到「中國人民都熱愛崇敬習近平,因為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替百姓講真話,一身正氣膽子大,老虎蒼蠅也敢打」此等歌詞,必然不解這究竟比北韓高明到哪去?

習近平上台後,若干作風,例如不惜對「唱紅打黑」的薄熙來動手,強拉權傾一時的周永康下馬,不少人以他過去在福建的經歷,寄望他是知台派,可能是中國的蔣經國,沒多少時間,這想像就成了笑話,被整肅的薄熙來唱的「紅」是毛澤東,習近平現在不但也唱紅,他唱的「紅」則是習大大自己,堪稱是與毛澤東比高。

中國現在的特殊情形,不只反映了中國這個民族的悲劇際遇,更值得台灣深度認識的是:中國內部的政經社會出了很大的問題,其帶給習政權的壓力實與造神的程度成正比。這種外強中乾的脆弱性,對照新華社經過內控機制的層層把關,仍然未能攔截「中國最後領導人習近平」面世,不也頗見蹊蹺?

面對這樣的中國,台灣的自處之道是什麼?這才是比較關鍵的問題。最近,台灣颳起了一陣風,一票中國研究的學者成了北京的應聲蟲,宣稱對岸對台緊縮,因此貨貿可能沒有了;或是「陸客」要掉幾趴;又或者是不會與民進黨往來;一切指向五二○新總統的就職演說如果沒有乖乖接受「口頭併吞」的話。

這些被若干日本學界私下謔稱的「匪情專家」,他們未在中國長期據點研究,從來沒有能力告訴大家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事的影響是什麼,一向依賴中國官方所提供的資訊,因此只能照本宣科中國對台宣傳部門說了什麼,成了不折不扣的工具,這種中國研究水平,不要說沒站在台灣立場,甚至連學術立場都有問題。

許多的民調顯示,台灣已經又進入到了新的認同高點,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傾中可鄙,但知中可貴,正確認識中國,才有助於精準因應對手。
----------------


中共倒習勢力放風推王岐山上位 欲挑起「習、王鬥」
請看博訊熱點:習近平觀察
(博訊北京時間2016年3月15日 首發 -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博聞社獨家】 “要求習近平辭職信”,以及任志強事件引發海外輿論對中共內部矛盾的關注,本社獲得的種種跡象顯示,幾方勢力正彙集成“反習聯盟”。該聯盟目前的新招術是推崇王岐山,欲挑起習王鬥。
   
    在“要求習近平辭職信”傳播的同時,網上有發表推王岐山「接任中共總書記」的信息。在相關報導中曾披露,“反習聯盟”除了進步的普世派,還有反腐得罪的大批既得利益集團,而既得利益的實力遠遠大過普世派。

    北京政界人士對博聞社分析指,按歷史規律,“反習聯盟”倒習後,通常應該是推弱主上位,從而保護他們既得利益,不可能推一個反腐主幹將王岐山上位。但現在他們此舉,可能推王非目的,意在離間王岐山和習近平的關係。
   
    分析還指出,“反習聯盟”如果推一定是推一個弱主,而目前高層格局看,自然就是李克強。多年來,外界傳李克強政績不佳,他又是二把手。
   
    分析人士指出,在這種暗流湧動的時期,李克強可能有所察覺,這次兩會上他發言時滿頭大汗,和習近平沒有交流,或許是習、李已經有隔閡的信號。而就在兩會上,李克強視察新疆代表團時,和張春賢談笑風生,難免讓外界浮想聯翩。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社相關系列報導均基於記者對有關資訊的分析,並無特定立場,只是希望將中共高層內部的政治生態向社會曝光。
   
    無論是習近平還是別人執政,中國必須走民主的道路才有希望。目前的個人崇拜和文革走向,讓稍微有頭腦的人都感到憂慮。但願目前的亂像是“超級黑”的結果,而並非中共最高領導人的本意。
   
    博聞社報導原文
    - [博訊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博訊 boxun.com)
4630551
-------------


中共“電視認罪”出臺內幕 蔣建國提議 中宣部主導
請看博訊熱點:白色恐怖
(博訊北京時間2016年3月14日 首發 -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博聞社獨家】 近兩年中共盛行把一些備受關注的維權和敏感人物未經法律審判,先推上中央電視臺,讓他(她)們亮相,並進行「電視認罪」,這一地地道道文革式的打壓方式,不僅引起中國民眾反感,國際譴責之聲也此起彼伏。
   
    
(高瑜被電視認罪。)
   
    本社獲悉,此波「電視認罪」雖由公安部門執行,但卻由中宣部提出和主導,中宣部分管新聞的副部長蔣建國提議的。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電視認罪」是前兩年在中央維穩辦召開的維穩案件討論會議上,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提議的。蔣建國說:「(這樣做)可以把教育作用最大化。」
   
    過去兩年,被“電視認罪”的部分知名人士包括:獨立記者高瑜、博訊新聞網記者向南夫、維權律師張凱、瑞典人彼得.達林(Peter Dahlin)、瑞典籍的香港銅鑼灣書店股東桂民海,香港人李波、呂波,書店員工林榮基、張志平等。
   
    
(向南夫被電視認罪。)
   
    “電視認罪”是否讓中國民眾“受到了教育”無從判斷,但讓世界興論認為中國正重回文化大革命,這個效果顯然是達到了。
   
    3月10日,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人權會議上,美國、英國、瑞典等12國聯合發表聲明,對中國用“電視認罪”的方式指控未經法律程式的涉案人士表示譴責。
   
    聲明指,中國近期逮捕維權人士後,在未被起訴或未接受司法審判卻先被安排在電視亮相“認罪”的情況越來越多,中方這些行為令人難以接受,更是違反《世界人權宣言》中權利與自由的原則。
   
    1月22日,瑞典外長華爾史特龍抨擊中國扣留香港銅鑼灣書店瑞典籍股東桂民海和非政府組織(NGO)“中國維權緊急援助組”的瑞典籍幹事達林(Peter Dahlin),並逼使他們上電視認罪的行為。
   
    
(瑞典人彼特被電視認罪。)
   
    中國官方央視早前播出桂民海承認曾經在內地醉駕撞死人,以及達林向中方道歉的片段。華爾史特龍表示,他們被迫在電視上“承認”罪行,這種行為讓人無法接受。
   
    這種被迫公開認罪的方式,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十分盛行,文革後雖一度式微,但自習近平2012年上臺後,又被當局廣泛運用。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說,中國當局跨境綁架和電視認罪等一系列違反國際法和中國刑訴法的行為,顯示中國執意向世界宣佈它蔑視法治。無國界記者組織呼籲歐盟對報導“被迫認罪”的中國中央電視臺及新華社實施制裁。
   
    
(桂民海被電視認罪。)
   
    對於中國最近多次出現在電視上認罪的情況,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律協副會長朱征夫呼籲減少甚至取消讓犯罪嫌疑人電視認罪的做法。
   
    朱征夫質疑了這種認罪方式的合理性,表示犯罪嫌疑人亦有人格尊嚴。而實踐中,犯罪嫌疑人失去人身 自由後上電視認罪很有可能是迫於辦案機關的壓力或者受到取保釋放或從輕處罰的交易條件的誘惑。
   
    朱征夫看來,此舉唯獨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真的有罪。一方面,這種方式容易導致“輿論審判”,讓犯罪嫌疑人在電視上認罪,再經過媒體傳播,會誤導公眾認為犯罪嫌疑人就是有罪的。
   
    (博聞社報導原文鏈結:《獨家:中共“電視認罪”出臺內幕 蔣建國提議 中宣部主導》) [博訊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博訊 boxun.com)
22021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