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專欄)帝位不穩,習皇翻炒中華文化
2021/02/17 05:30
自由時報
今年春節期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合發布,是要表明黨政合一的權威性。但是這個《意見》卻是中華飲食文化中的「炒回鍋肉」,因為就在二○一七年一月廿五日過年前夕,它們已經聯合發布過一次。
這份文件長達七千多字,讓我想起中華傳統文化中「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所以不會浪費時間去看它。我只是抽查對照了一下,沒有改動,而且同樣十八項內容;但是兩篇的總字數相差約二、三十個字,因此應該是基本相同。今年發布的文件前面加了一千八百多字的說明,包括「政策亮點」與「主要任務」兩部分。都選擇在春節前後發表,是因為民眾過節的熱鬧心情容易不分青紅皂白接受所謂的傳統文化。
這個《意見》在二○一七年初發表後炒作了一整年,該年八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還發表評論,是否中共要給中華文化重新下定義。到了二○一八年三月,全國人大突然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就讓「文化復興」冠冕堂皇的背後真相顯露出來,就是恢復政治上的「帝制」。此後這則文化復興議題每年都要小炒作一下,藉以鞏固新時代的習近平「帝制」思想。
有必要說明的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帝制」是封建帝制,創新後變成披上馬列外衣的「社會主義帝制」。與現代民主國家中的「君主立憲」是完全不同概念。今年是辛丑年,讓人想起義和團與慈禧太后,後來慈禧太后被迫要進行君主立憲的改革,只是時不我與,死後爆發辛亥革命。習近平骨子裡沒有民主,他的封建社會主義帝制在假憲法掩護下變本加厲。
今年大翻炒之一是強調二○二五年實現的總體目標。在「中國製造二○二五」被川普打掉以後,以中華傳統文化取代它,反正都是中國製造,由物質變為精神,才不會使習近平思想太過空虛。
大翻炒更重要的目的,是要為明年的中共二十大做準備。既然憲法已經修改了,卻還要炒作這個議題,顯然是習近平感覺到帝位不穩。且不說黨內其他派系的反對,就是民間,在嚴密監控下,各種不滿也以不同形式發洩出來。到了民不畏死的時候,也是習近平的末日了!
春節期間,還有五十八個國家連署反對中國任意逮捕外國人,這是戰狼外交與香港國安法引發的公憤。一個甲子以前燒教堂、殺洋人而有八國聯軍,現在卻有五十八國連署,可見習近平的處境遠不如當年的慈禧,這時還能去想二○二五?這個建黨百年已經日子難過了。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