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極左到極右:中國也衝破柏林圍墻

    11月9日是柏林圍墻倒塌20周年紀念日,西方國家,尤其是柏林舉行盛大慶
祝,西方國家領袖都有出席。美國總統歐巴馬沒有出席而由國務卿希拉里代行,
被輿論批評不夠重視。

    然而中國沒有派代表團去,國內基本上仍然封鎖資訊,只是透露一點點有關
消息,卻強調“東西”失衡﹐顯得“斯人獨憔悴”。不過如果套用毛語錄,“人
民大眾開心之日,就是反革命分子難受之時”,倒也十分貼切。

    然而最明顯的對比,卻是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有出席這個盛會。照道理來
說,柏林圍墻的倒塌,俄羅斯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蘇聯不但是自己的東歐
衛星國紛紛脫離其控制,連自己也自身難保而瓦解。也就是說,蘇聯大帝國就此
結束,剩下俄羅斯及若干原來的加盟共和國維持鬆散的結盟。然而它仍然出席慶
祝活動,不但表現了它的政治器度,更表示與過去“社會帝國主義”的切割。這
點的俄羅斯文明,顯然超過了中國共產黨封建小農專制狹隘的心態。

    但是,如果認為柏林圍墻倒塌對中國完全沒有任何的影響,換來的只是中國
的“崛起”而增加阻擋世界民主潮流的礁石;這看法也不夠全面。固然,中國的
“反動”越來越厲害,但是最主要的卻是西方民主國家滿足於蘇聯瓦解的“勝利
”而認為冷戰結束了﹐忽略對中國吸取反面教訓來抗衡西方及其騙術的施展,從
而採取姑息政策,導致養虎遺患。

    柏林圍墻的倒塌,本來對中國也有積極作用,那就是迫使中國進一步放棄“
社會主義”而服膺“資本主義”,雖然它還保留“社會主義”的門面。為此,鄧
小平在1992年春節發表南巡講話,迫使江澤民放棄“反和平演變”路線而接受資
本主義。江澤民也決定以自己兒子江綿恒下海“悶聲大發財”接受“和平演變”
。於是才有中共14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就是掛著左的社會主義招牌的
資本主義;然而這并不是自由資本主義,而是權貴資本主義。這個積極意義也
就僅止於衝破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圍墻。它固然導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使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卻與政治上的自由民主無關,也必然導
致貧富兩極分化的結果。

    這個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命名的權貴資本主義,與印尼上個世紀60到90
年代長達30年的蘇哈托權貴資本主義不同,那是公開的極右政權;而中國因為標
榜了社會主義,因此更像30年代以後的納粹德國,因為它也打出“國家社會主義
”的招牌,但本質上也是極右派的專政。而中國共產黨這個壟斷全國土地的大地
主,比德意志帝國的容克地主還落後野蠻許多。

    不幸的是,西方國家一直在清算希特勒的罪行,卻對中國出現的新納粹毫無
警覺,一直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後,自由民主會必然到來,從而錯失了“引導”其
走向自由資本主義的時機。這方面,有認識上的問題,例如對中共煽動民族主義
的反動性缺乏認識,也容易被中共的甜言蜜語所欺騙,這點,中共比希特勒嘴巴
“甜”多了,中華文化中“韜晦”的工夫也是希特勒所望塵莫及。除此還有利益
問題,那就是足以影響本國政府政策的西方跨國公司,為了到尋求廉價勞力(納
粹德國沒有這個條件)而不惜與中共勾結,向本國政府施壓,而中共也得以用利
益來分化西方國家,使它們放棄自己理念,其中玩弄美國波音與法國空中巴士是
最拿手的傑作。

    中國專政政權的崛起,給本國的民主發展帶來許多困難,也給全球第三波民
主浪潮帶來意外的阻力,因為它出面支持許多專制野蠻的國家。因此西方國家能
否借紀念柏林圍墻倒塌20周年,來反思對中國政策的失誤,關係到未來全球的命
運。這點連李光耀也有所擔心。希望對共產黨的罪惡有深切體會而有更多認識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直接面臨中共安全威脅的國家,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否則未來世界的前途實在令人憂慮。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林保華所作的評論  2009.11.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