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港大鱷覬覦台灣市場    林保華

    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全面向中國開放,以加強中國對台灣的影
響力,便於他的“終極統一”路線的實現。其中,由於有些法律還沒有可能
很快改變,例如對中資的一些限制,香港的金融界便趁虛而入,因為“港資
”是否“中資”存在灰色地帶而可以被利用。因為有些雖然是港資的招牌,
卻難掩蓋背後形形式式的中資影子。香港人把這些在金融市場上具備呼風喚
雨能力、并且從中獲取巨額利潤的人士稱為“大鱷”,台灣叫做“禿鷹”。

          博智入主南山人壽

    今年六月,在香港上市的中移動入股台灣遠傳事件,激起台灣股市暴漲
,但是因為中移動鮮明的中資身分,當局至今尚未批下。然而中港大鱷仍不
死心,還使用各種手段尋找獵物。其中最引起關注的,是港資收購南山人壽
的事件。

    南山人壽是美國國際集團(AIG)在台灣的子公司,該集團因為金融海
嘯受創而被迫要出讓南山人壽,今年十月十三日,AIG宣布,港資的博智南
山投資控股擊敗台灣的中信金中標。從來沒有人知道這個“博智”是甚麼東
東,但從“南山”這個名稱,也可以看出它純粹是為了收購南山人壽組成的
一個臨時組合。

    根據台灣媒體的報道,博智與中策組成的團隊以廿一.五億美元(約台
幣六百九十三億元)取得南山百分之九十七.五七股權。由於六百九十三億
台幣中,有三成五資金由合作金庫(台灣國營三大行庫之一)為博智籌組聯
貸,買家形同只要拿出四百五十億台幣就可控制、運用南山約一.四兆元的
總資產,從而引起各方側目。

    博智團隊成員複雜。根據媒體追蹤,博智擁有這家新公司的二成股權,
中策則是八成。中策是香港的上市公司,資料還相對容易查,董事長名叫趙
晶晶。但是趙晶晶是何許人,卻沒有人知道,因為她僅僅是“人頭”。有了
解的人說,她的父親是文革前擔任廣東省副省長、文革後出任河北省人大副
主任的趙卓雲。看來這是香港炒家找中國的“中幹子女”做人頭(高幹子女
則自立門戶),以避某些風險。這家公司被股民稱為空殼公司,金融炒作是
其中的一項業務。也因為是空殼,而且是“仙股”,所以不需要花太多資本
,就可以被收購,改頭換面從事金融炒作。
 
        博智團隊成員複雜

    今年九月,原來只有八億多港元市值的中策,有七十八億港元的資金注
入,股價因此大漲,但是自然也就是換了老板,從此這個中策成了新中策。
新中策有許多香港人熟悉的大公司老板,他們有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新世
界發展主席鄭裕彤,他們都是大名鼎鼎的老牌香港富商。但是也有後來從中
國來的張松橋,他是從重慶地產商,在重慶“養”了不少地,來香港幾年,
在香港有上市公司中渝置地,他是主席;而中渝置地的正副主席,就擁有新
中策七十八億元中的一成五。另外,也還有幾家在中國起家的商人。就算這
些來自中國的商人,現在已經擁有外國護照,也有兩位香港大富豪背書,然
而他們與“中資”的千絲萬縷關係也是眾人皆知。而目前,台灣對中資還有
若干限制,擔心中國對台灣的敵意會擾亂台灣的金融市場。

    而那個佔有二成的博智金融,是一個私募基金,原來由宦國蒼出任行政
總裁。香港人對宦國蒼也是比較熟悉的,他是一九九三年,由美國學成歸來
的首批“海歸”,擔任JP摩根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區),利用在中
國的人脈,由外資投資銀行協助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H股)。以後跳槽擔
任過幾個不同投資公司的高級主管到自立門戶。香港人對他的熟悉,也還因
為他是高幹子弟的背景,是文革前擔任過外交部部長助理、文革後出任中國
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宦鄉的侄兒,宦鄉傾向改革大力支持上海的“世界經濟導
報”,所以人們對他的印象,要比對鄧小平、李鵬、江澤民子女的印象好多
了。不過在這個中標消息公布以後,台灣輿論出現許多質疑,宦國蒼也從此
消失,是不是他也感覺到這個收購問題比較複雜,甚至可能會滲入許多政治
因素?

          背後還有神秘人物?

    因為除了這個表面上的八成與二成股東外,根據台灣“今周刊”的披露
,幕後還有一個神秘人物肖建華(由於繁體字與簡體字的混淆,可能是“蕭
建華”)。根據該雜誌介紹,肖建華今年三十四歲,是十五歲就考進北京大
學的天才兒童。他是甚麼錢都敢賺的人,是中國股市的大鱷,因涉案而避走
加拿大,如今擁有至少一百億的人民幣資產。他曾多次來過台灣,見過不少
台灣的政商名流。但他也因為用不同的名字,而且隨身有兩名女保鏢而增加
其神秘性。還有人說,他的背後是曾經擔任政治局常委的曾慶紅。

    然而由於這個收購集團的飄忽性與神秘性,即使馬英九政府要敞開大門
向中國釋放善意,政府表面上也要做出嚴格審查的樣子。因為除了擔心被投
機轉賣,還因為南山擁有四百萬客戶的資料,由於股東太多,如若新的經營
者缺乏公信力,就涉及包括這四百萬人的個人資料等切身利益是否能夠得到
保障。而南山的員工,也為自己未來的前途表示憂慮。而收購背景的複雜與
審核期間過長,必然影響公司的業務。

    然而,就在各種不確定因素還在發酵的過程中,突然又出現戲劇性的發
展。十一月十七日,中信金宣布以兩百一十二億元向中策取得三成南山股權
,中策則以兩百零八億元認購中信金私募十一.七二億股,獲中信金百分之
九.九五股權。

    這種轉變,對收購雙方有利。其一是讓博智的收購擺脫“外資”形象,
而摻入百分之三十台灣辜家資金,減少台灣社會的排斥心理。其二,也滿足
中信金控公司進入保險業領域的願望。然而這種做法也為輿論所批評。因為
博智在收購時,曾允諾七年內不會轉手,然而才一個月,就出讓三成股權的
轉手,他們所作的承諾今後還能相信嗎?而中信金出讓的股權,是用印股票
的方式出讓,攤薄了原來股東的利益,對這些股東不公平;因此消息公布後
,中信金股價開始急漲,後來就慢慢回到原位,被解釋為“長多短空”。

          中資加速進入台灣

    這種“化敵為友”的變化,在金融市場的收購戰中很少出現,中間必然
有有力人士從中斡旋,才能成事。傳說,郭炎在中間起了作用。郭炎是在香
港上市的前中信資源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台灣行政院院長吳敦義上
任閣揆前曾到香港與他會晤,并由他陪同找鐵嘴算命。消息曝光以後,他辭
去政協職務,顯然是為方便在台灣金融圈子中大展拳腳而卸下政治包袱。因
此雖然這種轉變也引發金融官員的微詞,然而以郭炎與吳敦義的特殊關係,
在裝模作樣後,收購事件遲早會放行。

    十一月十六日,台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與中國就兩岸金融監理合
作備忘錄(MOU)進行換文,也就是簽署,為這項收購事件開了綠燈。這
項協議是“不平等條約”,台灣處於不設防狀態,台灣金控公司要到中國發
展,卻被中國層層設防。因此在吳敦義院長主催下,南山收購應該可以較快
的得到批准。

    也可以預期,在門戶開放下,還會有大批中港大鱷進軍台灣,他們在與
台灣禿鷹結合下,也就是過江龍與地頭蟲的結合,勢必還會掀起狂風大浪,
台灣的小投資者可要小心了。
《爭鳴》月刊  2009年12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