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史明前輩    林保華

年初三,陰雨不斷,我們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的一位團員開了車帶了我與楊
月清,到新莊拜訪史明前輩。這是年前在綠色逗陣聽友會的活動中看到史明
前輩時,親口對他說要去探訪他。那天是他在日本一度病危,回到台灣後第
一次見到他。不久後在台灣公投聯盟舉辦的尾牙宴上,又看到他冒雨參加,
更加強我拜訪他的決心。在這以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前夕我的
演講會上,他也出席。對當年參加“共產革命”來說,我是他的後輩,但他
沒有擺老資格,而且以90多歲的高齡到處奔波,讓我對他肅然起敬。

說老實話,我對史明并不太了解,只知道他是台獨前輩,然而對他的經歷與
事跡并不太了解,近來注意到他的一些主張,對他開始有點了解。除了佩服
他的毅力,對他的整個思想也開始進行了解,不但當年身體力行組織在現在
看來是相當激進的武裝鬥爭(在當時的馬克思主義者來說,這是必然的);
然而他在主張台灣民族主義的時候,他的民主主義思想也相當成熟,所以著
作中兩者兼備。而面對如今的台灣政情,他也以理性的態度與時俱進,這點
很不容易。

當今華人社會中,有兩個當年參與中國共產革命而半途“逃脫”的革命前輩
,一個是司馬璐(馬義),一個是史明。司馬璐去年剛在美國慶祝90大壽,
但是他參加革命比史明早,逃脫也早。他的“中共歷史的見證”我早拜讀,
但是史明的著作我還沒有看過,這是要補課的(最近在看楊青矗的“美麗島
進行曲”,還不知何時能看完)。

那天到了史明的住所,敏紅說,他在樓上。我說我們上樓,敏紅說,他需要
下來,運動運動。原來他要多上下樓運動來保持自己的活動能力,這也需要
靠毅力。頭腦不斷的思考,肉體不斷的運動,才能按照共產黨過去的說法:
永葆革命的青春。

史明見到我,問我的原籍,然後說他原來也姓林,河洛人。呵呵,我們五百
年前是一家。可說是“無緣對面不相識,有緣千里來相會”。因為不想他太
勞累,所以許多談話都是點到即止,或許更深入的答案,將來可以在他的著
作中找到答案。

由於我當年的經歷,所以他也自我介紹,說他當年到中共的根據地,是在晉
冀魯豫與晉察冀。他說晉冀魯豫就是鄧小平與劉伯承的地區,我說他們是一
二九師;晉察冀當年是聶榮臻領導的;他對聶的經歷也了解。他說後來看到
共產黨的種種不人道做法,才弄一個假路條逃出來的。這肯定有許多驚險與
有趣的故事,希望將來在他繼續出版的著作中可以看到。

對當前的台灣局勢,他非常關注綠營的團結,我也表示,以他的輩份,可以
為綠營的團結做出重要貢獻。因為如果沒有綠營的團結,不可能在選舉中拿
回政權。

他也重申要團結“進步的中國人”,這個提法,是他在那晚尾牙演說時我注
意到他的提法。我之所以注意到這點,乃因為台灣人長期受到外省權貴的壓
迫,有的人把憤怒擴展到普通中國人身上。這種情緒可以理解,但是不利於
台灣的建國大業。因為要完成建國大業,不但必須有台灣人內部的團結,在
外界也必須有更多理解台灣的朋友,尤其是一海之隔、又不斷聲稱擁有台灣
主權的中國人。

按照毛澤東的理論,中國革命(其實就是打敗國民黨)有三大法寶,即黨的
建設、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台灣現在有民主選舉(儘管并不公平),因此
目前排除武裝革命;民進黨的團結,可視為“黨的建設”,沒有把黨建設好
,例如團結、紀律、作風、政策等等,就不可能帶領台灣民眾拿回政權;而
如果不能團結台灣的中間民眾,形成堅實的台灣主體,就很難抵擋來自中國
與國際的壓力。這點,我與史明都有同樣的看法。而他所謂的“進步的中國
人”,應該就是認同自由民主人權法治這個普世價值的中國人。

史明還強調少說多做,只喊口號而不做,台灣國建不起來。他認為,桃園機
場或中正紀念堂改名,只是小事情,最重要是制度建設,這點過去執政時做
的不夠。

我想,誰也不會懷疑,史明是台獨的基本教義派,然而他的視野長遠寬廣,
他對事業充滿信心,所以能做一天就做一天。記得不久前的台教會募款餐會
上,我講話時說,1996年我與台教會第一次接觸後,就認定這個組織是台獨
的基本教義派,指的就是有堅定的目標。但是基本教義派不排斥有廣闊的胸
懷,包容的心態、靈活的策略,既可以隨時論政,也可以參與街頭運動。台
教會就是榜樣。我形容,內心必須是深綠,面孔不妨淺綠;內心淺綠,面孔
卻是深綠,效果就完全相反。

史明還說,這些天,他還在看書,吸收新的東西。正是活到老,學到老;也
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與歷史潮流同時前進,甚至可以站在潮流的前面帶動群
眾前進。只是年紀大了,應該保護眼睛的健康。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
林保華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極光》電子報  2010.2.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