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六國論”乃大凶兆論

馬英九執政兩週年提出的“六國論”,讓我想到粵語中的“六國大封相”,
這是混亂與殘酷的代名詞,正是馬英九執政的寫照。凶兆也。
蘇秦六國封相,六國最後還是被秦國各個擊破而亡國。這是馬英九的企圖。

如果鄭安國這位廣東人還在他身邊,就不至於出這個恐怖洋相了。

林保華
2010.5.19

 

百科詞條
> 正文
六國大封相
3分
開放分類:粵劇劇碼
收藏分享到頂[0]編輯詞條 
‧ 開心001人人網新浪微博目錄
‧ 1 名詞釋義
‧ 2 歷史由來
‧ 展開全部
摘要
請用一段簡單的話描述該詞條,馬上添加摘要。
 
六國大封相-名詞釋義
    
六國大封相:香港俗俚語所說的“六國大封相”是指瘋狂的殺戮,或者兇殘的暴力血案。例:俄國歌劇院畀車臣恐怖分子子脅持人質,卒之搞出六國大封相慘劇收場。/你睇呢個人凶性大發,可能“封相”?,快走。
六國大封相-歷史由來
    
來源:
粵劇在清廷迫害之後有機會復興,加入了一場“排場”戲,照例在每一台戲公演前先上演。這台戲描述戰國時候,鬼穀子學生蘇秦到六國遊說合縱之計,目的是破壞同學張儀連橫(環)之計,保護、聯合六國不被強秦所侵。蘇秦口才了得,受六國諸侯六國國相,佩六國相印。一時光彩無人能及。粵劇的六國大封相由全班上下幾十人演出,並且從角色崗位中知道某人的身份職位。
一九五一年冬,灣仔洛克道一個姓朱的租客狂性大發,操刀殺人燒屋,至三死三傷。成為當時大新聞。姓朱的常遭人白眼,常言“總有一日做出六國大封相你?睇。”,意即做一出轟轟烈烈的大事。不料他所說的“轟烈”事情是發狂斬人!這件慘案使得“六國大封相”有了一個新的含意,流傳至今。
收藏 分享到:      頂[0] 編輯詞條
互動百科的詞條(含所附圖片)系由網友上傳,如果涉嫌侵權,請與客服聯繫,我們將按照法律之相關規定及時進行處理。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於www.hudong.com

----------------
六國大封相凶殺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六國大封相凶殺案是香港轟動一時的案件,案中凶手朱盛才(約1920年代-約1950年代),香港人,曾於國民政府軍隊服役,1950年代來港住於兄長位於灣仔駱克道的家中,疑因受不住家人的冷嘲熱諷,利用早已預備好的砍柴刀,砍死兄嫂及其家人,將一名侄兒從4樓住所拋出街外,並以電油焚燒單位,釀成3死3傷,案件轟動香港,他被判以繯首死刑。

他行凶前不久曾向兄嫂表示要上演《六國大封相[1]》,自此該詞演變成為激烈爭執的形容,沿用至今。

目錄 [隱藏]
1 背景
2 凶案
3 緝捕
4 審訊
5 媒體改編
6 注釋
7 參考
 

[編輯] 背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曾當過國軍軍官的朱盛才當時約25歲,帶著一筆小財,從中國大陸到香港投靠哥哥朱醒材,其時兄長在美國經商,他與大嫂關月娥居於灣仔駱克道359號4樓(今灣仔鴻圖商業大廈)。

當時的香港,業主常把家中一隅分租以幫補家計,朱盛才所住的地方亦住了三戶:

朱醒材是單位業主,與妻子關月娥育有一子,居於尾房;
關月娥胞妹關月美及丈夫黃子驤,育有3名年幼子女,包括4歲兒子黃世榮及3歲女兒黃小綸,居於頭房;
關月娥的弟弟關鴻生及妻子陳肖,居於中房;
家中另有女傭黃美,住宅內亦有床位分租予給寡婦吳三姑及黃綺文,黃綺文為黃子驤之妹。
朱盛才初來港時,身上財富本足夠經營小生意,但他卻長期不事生產,不消一年已花光,常向大嫂要錢,關月娥、關月美及陳肖三名女子,開始對朱盛才冷嘲熱諷。

朱盛才和吳三姑之間的曖昧關係,亦引起大嫂不滿,並不再財政上支持他,不久,吳三姑搬出單位。朱盛才與吳三姑其實並無曖昧,反而他與黃綺文感情要好,黃其後搬往九龍石硤尾居住;朱為了避開家人冷嘲,不久亦搬往黃家同居。

在一次吵架中,盛怒的朱盛才表示遲早要上演一場《六國大封相[1]》,但仍被三名女子奚落;家中的工人亦站在同一陣線,對他加以嘲諷。這段期間,朱盛才悄悄買下一把砍柴刀及電油,放在家中。

[編輯] 凶案
1951年11月5日,朱盛才返回駱克道單位收拾物件,三名女人罵他「生人霸死地」,雙方發生爭執。他即時衝入廚房,抽出砍柴刀,衝回屋內,將門鎖上。

朱盛才對關月娥表示:「你們不是渴望看我的《六國大封相》嗎?我早已準備好,這把刀也給你們買下個多月了,今天我就要大開殺戒!」說罷便先向大嫂揮刀狂斬。關月美上前制止時,頭部及雙手被砍中,負傷奔出單位求救。朱盛纔此時衝進頭房,一刀劈向關月美年僅3歲的女兒,腦漿四濺,當場斃命。陳肖正欲逃命,但被亂刀砍死;欲奔下樓求救的老工人黃美走避不及,身受重傷。

朱盛才在自己的床下,拿出一罐預備好的電油,倒滿一屋,縱火焚燒。當他準備逃走時,4歲男童黃世榮嚇得呆站,朱盛才隨即將他抓起,從4樓拋出街外。

當時街上已有大批逃避火災及圍觀的街坊,黃童跌在人群中,頭破血流,左足折斷,身受重傷。有目擊者事後表示,以為那是朱盛才為逃避火災的權宜之計,故當他逃走時,並未有人攔阻。

消防員未幾抵達現場灌救,最終發現三死三傷,死者為陳肖、關月娥及黃小綸,傷者則為關月美、黃世榮及黃美。其餘住客因為外出工作或上學,避過一劫。

[編輯] 緝捕
此倫常謀殺案轟動香港,當時香港報章報導,朱盛才因借錢不遂而殺人,警方大加搜捕,以防他逃離香港。

1951年11月8日清晨6時50分,即事發後3天,身穿白花短袖夏威夷恤、間條西褲、白飯魚鞋、膚色黝黑的朱盛才到中環荷李活道中央警署自首。警員立即將他押往報案室,偵緝人員嚴陣以待,向他進行警誡。由於案發地點乃毗鄰的灣仔,當時管治灣仔的香港島東區警署,旋即派人「接犯」。警員向朱盛才搜身時,他身上有一個1角硬幣、一封信和三條手帕。信件抬頭為「探長和記者先生」,內容反駁報章的報導不實,並聲稱為了將謀殺的動機和真相公諸於世,才不禁與仇人同歸於盡。

[編輯] 審訊
據朱盛才的供詞,他當時本想跳樓同歸於盡,但見街上站滿途人,於是趁亂逃走。逃亡時,他曾跑到女友黃綺文及友人的地方暫避,但由於案件極為轟動,沒人願意收留,只好向警方自首。

法庭首先審訊他謀殺女子陳肖一項控罪。現時香港法庭為對死者公平,多會審訊所有控罪,但當時法庭為減省司法資源,常以這種方式審訊謀殺犯,因為只要一項謀殺罪成立,即會被判繯首死刑。

辯方指,朱盛才受過度刺激,在神志失常的狀態下殺人,但控方反駁,精神報告指被告沒有精神問題,而且犯案前有部署,犯案時刻意鎖門,反映有預謀犯案,行凶時亦神志清醒。最後,陪審團一致裁定被告罪名成立,判處繯首死刑。

他在一封寫給警方的自白書中,剖白自己受家中女人冷嘲熱諷,又指原本只想放火燒屋,但大嫂大力反抗,才令事件一發不可收拾,自己前往自首無非是想「抵命」以作為補償。他又指,最痛恨的是關月美,因她趕走了女友黃綺文。

此發生於1950年代的凶案已被人遺忘,但案中提到的《六國大封相》,已成為香港俚語的一部分。

[編輯] 媒體改編
1975年麗的電視劇集十大奇案曾把該案件改編過,由陸柱石飾演朱盛才。

1988年上半年在香港播放的電視劇《誓不低頭》的開首,亦借用了本案的部份環節。劇中的角色陸國榮(曾江飾)亦因為同屋主的冷嘲熱諷而上演「六國大封相」,並把罪名嫁禍與謝文武(鄭少秋飾)。

[編輯] 注釋
^ 1.0 1.1 《六國大封相》,粵劇劇目,故事記載戰國時代蘇秦遊說六國以合縱抗秦,六國拜蘇秦為丞相的故事。過往粵劇在香港非常流行,而《六國大封相》一般都是戲班開戲時第一套表演的劇目,因為劇目所需要的人數最多,而戲班可藉此機會讓所有成員在劇中亮相。因此,在當時的香港有用「六國大封相」這一句歇後語來表示「人人有份」的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