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戰略的自我孤立    凌鋒

      ●中共軍力從第一島鏈滲透至第二島鏈,美國調整戰略應對,中
     國實際上處於四面楚歌的滿月圈包圍中,新的冷戰已經開始。

日本《讀賣新聞》八月十九日以頭版頭條,報道日本自衛隊預定在十二月,
首次舉辦一項目的為“離島奪回訓練”的軍演,軍演地點包括與中國有主權
爭議的釣魚台附近海域,美國也將派第七艦隊支援。其中要奪回的“離島”
也就呼之欲出了。美國與南韓已於八月十六日舉行近一個月來第二次聯合軍
事演習,這次演習比七月下旬那場規模大三倍。而在這個時候美國國防部押
後五個月公佈的《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指出台海兩岸關係雖有改善
,但解放軍持續強化對台戰力,兩岸軍力已趨失衡。報告還指出,中國近年
積極研發“航母殺手”導彈,今年底著手建造航空母艦,其眼光已不止放在
台海,還伸進西太平洋的關島和印度洋。

這些軍演與報告所隱含的國際戰略態勢,不但是當年美蘇冷戰期間自由世界
對抗共產陣營的第一島鏈,而是中國軍力已經滲透到第二島鏈與印度洋了。
而在美蘇冷戰基本結束後,美中冷戰已逐漸取而代之。

美中冷戰取代美蘇冷戰

美韓不顧中國與北韓的恐嚇,尤其是中國在七、八月份次數更多的軍事演習
,堅持了這兩場軍演,近期原因,是對北韓炸沉南韓“天安號”軍艦的反制
,更是對中國近來聲稱黃海、南海均為其“核心利益”之說的反擊。

北韓否認炸沉“天安號”之說,中國則偽裝中立。然而六十年前北韓在中國
與蘇聯支持下對南韓的侵略,並且編造謊言欺騙國人與世界,至今沒有認錯
與道歉,那麼怎麼可以相信他們今天的否認與“中立”?

韓戰是一場不可忘卻的戰爭,因為那是二戰後共產陣營企圖用武力對外擴張
的一場戰爭,也是自由世界以“聯合國”名義團結一致對共產陣營進行的反
擊戰。當時歐洲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亞則是第一島鏈,也就是南韓、日
本、台灣、菲律賓的“新月形”防線。當時土耳其唯恐蘇聯擴張奪取黑海出
口而在韓戰中罕見的投入“土耳其旅”,並在一九五二年加入北約組織,可
見當時“反蘇反共”士氣的高漲。

那時的新月形防線無法與北約連線,形成對共產陣營的半月形包圍,乃是中
共的反美統一戰線作怪。當時中國極力拉攏印度、印尼、緬甸、巴基斯坦、
錫蘭(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一九五五年在萬隆召開亞非會議組織第三勢
力;中蘇還不同程度影響中東國家,反對西方民主國家。

一九五三年斯大林逝世後中國與蘇聯為爭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導權,到一
九六○年代已無法調和,毛澤東擴大萬隆會議成果,開拓“亞非拉”,開始
美其名“新興國家”,後改為“發展中國家”,利用印度與西方國家的矛盾
、南斯拉夫與蘇聯的矛盾,組成“不結盟”國家,反對美蘇兩個強權而自認
“第三世界”領袖。

一九六○年代後期,毛澤東對蘇聯“修正主義”的瘋狂攻擊,使蘇聯忍無可
忍,有意利用中國文革亂局收拾桀驁不馴的毛澤東,才有一九七○年代的中
美合作,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鄧小平訪問美國後,承諾對依附蘇聯並
擴張在印度支那半島勢力的越南發動“懲罰”戰爭,以取得美國信任。美國
也因此與台灣斷交而與中國建交。由於美蘇軍備競賽,到一九八○年代,蘇
聯國力逐漸不支,遂出現一九八○年代後期蘇聯集團瓦解的“蘇東波”。

中共用全球化代替世界革命

中共精於權術,文革結束後假裝親西方(一九八○年代後期蘇聯集團瓦解時
鄧小平指示“穩住陣腳,絕不出頭”的韜晦策略與一九九○年代初期江澤民
提出與美國“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的騙術),贏得
西方國家的經濟援助。由於蘇聯集團的瓦解,一些國際觀察家就聲稱冷戰時
代已經結束,完全忽視對自由世界來說,中國是比蘇聯更加可怕的敵人,因
為它不但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從中國的歷史發展來看,也是一個
擴張主義的國家,而幾千年封建帝國的文化底蘊,它的權術更是舉世無雙。
西方國家的“中國通”沉迷於外表上“溫良恭儉讓”的儒家文化,無視隱藏
在內心深處的男盜女娼,尤其經過中共黨人闡釋的“馬列主義”相結合以後
,成為一個邪惡的怪獸。因此,雖然中共沒有如同以前那樣喊出“世界革命
”,然而從未否定過“世界革命”,只是用“全球化”來取代而已,因為這
個“全球化”不是西方所理解的,而是要將中國的獨裁專制價值觀全球化,
除了經濟收買,還利用“孔子學院”的文化侵略。隨著軍事力量的加強,軍
事行動也日益增多。

西方國家,尤其美國“養怪遺患”之後,到前年全球出現金融海嘯,中共才
終於忍不住撕下偽裝,日益暴露其新帝國主義的真面目。共軍的艦隊與潛艦
鬼鬼祟祟在東海與台灣海峽出沒,甚至進入印度洋。中國經濟實力的壯大,
也大言不慚擺出可以收購全世界的姿態。在國際場合,不但出現中國總理溫
家寶在哥本哈根會議上無禮對待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場面,共軍將領更是常常
發出恐嚇性的言論,更利用自己的媒體,揚言要給美國“立下規矩”。這幾
個月來,中國更向國際社會宣布,黃海與南海,是屬於中國的“核心利益”
,更引起西方國家與中國周邊國家的不安與警覺。

美國強硬軍演對郎中國耀武揚威

中共建國後的三十年裡,不斷割讓它自稱的中國領土,如與印度邊界的西藏
領土、與緬甸邊界的領土、與北韓邊界白頭山,以及南海與越南、馬來西亞
、菲律賓有爭議的若干島嶼;進入本世紀,又將過去中國與俄國沙皇簽署的
不平等條約割讓給俄國的領土作最後的確認。什麼時候中國領海、領土成為
中國的核心利益?現在,如果中國可以隨時任意宣佈什麼地方就是它的核心
利益而被其他國家接受,那麼將來韓國、日本,乃至中國周邊其他國家,都
可以被宣佈為中國的核心利益,國際社會的秩序又如何維持?因此這次美國
採取了強硬的態度,以軍演來顯示。

在這個情況下,美國以往國務院與五角大樓對中國立場的分歧才漸趨一致。
美國國務卿希拉莉的強硬態度,以致被認為可能是國防部長蓋茨辭職後的熱
門人選。

中國遠交近攻鄰國盼美國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九一一以後,布殊總統把賓拉登恐怖分子作為美國的主要敵
人,處處向中國妥協避免開闢兩個戰場後,歐巴馬正在對美國的國際戰略做
出重大調整。八月十九日,駐伊拉克美軍的最後一支戰鬥旅已經撤出;至於
阿富汗雖然增兵,那也是為了提早結束戰爭的目的,當然能否如願是另一回
事。

中共的強硬,沒有嚇倒美國,卻嚇壞了周邊國家:南韓、日本,菲律賓、印
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國家希望美國留在亞洲的態度相當明顯。美
國也顯示它的戰略重點回到東亞的意圖,才有上述的軍演。除此以外,美國
航空母艦訪問越南,最為令人注目。雖然越共創始人胡志明有“中越情誼深
,同志加兄弟”的名言,然而鄧小平一九七九年發動“懲越”戰爭,已經嚴
重破壞這個兄弟關係。用“懲罰”的字眼,已經顯示中國的霸氣與“老子黨
”身分,加上歷史上的恩怨,越南顯然期望美國能夠保護它,避免再次淪為
中國的附屬國,這點北韓也有同樣的心結。當年越共親蘇而不親中,北韓則
游移在中蘇之間,這些正是根據中國古代“遠交近攻”的謀略,只有中共,
著重意識形態而反美,才有“遠攻近交”,以致出現割讓領土給周圍小國的
怪事。

印度人口的眾多,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全世界唯一可以與中共“人海戰術
”相匹敵的國家。印度全力發展遠程導彈,目標當然不是針對鄰近的巴基斯
坦而是中國的北京。半個世紀前的中印邊界戰爭,也注定印度會與美、俄結
盟而不是中國。

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也大有改善,停止了北約東擴,今年六月底美國破獲的
俄羅斯間諜網,在遣送這些間諜回俄羅斯後,雙方和氣收場。美蘇的和解,
與俄羅斯加強防堵中國有關。俄羅斯在經濟恢復元氣後,售賣武器給中國就
沒有那麼大方了;俄國政府對中國商人態度的惡劣,可以看出他們對中國的
敵視。也因此,九年前中國與前蘇聯五個國家為反對美國成立的上海合作組
織,在“七年之癢”以後,已經偃旗息鼓。

中國在滿月形的包圍圈中

因此中國所出現的戰略態勢,已經不是自由世界六十年前的新月形(第一島
鏈)防線,而是滿月形的包圍圈,因為俄羅斯已經不是中國的後方。鑑於歷
史上中國的最大敵人就是俄羅斯,掠奪中國領土最多的也是俄羅斯,可以說
,中國未來將處於“四面楚歌”之中。在這個包圍圈中,目前積極“反美”
的,只是北韓、緬甸、伊朗三個小缺口,而這三個國家卻處在政經動盪之中
,其中北韓與緬甸全靠中國的支持才得以苟延殘喘。

當然,這不意味著,戰爭就要開打。始終,戰爭要盡量避免,包括避免擦槍
走火。所以美國也做適當妥協,例如沒有讓航母開到黃海參加軍演。東南亞
國家在“挽留”美國時,也在討好中國,避免刺激中國。但是這些並非意味
著美國怕中國,中共如果做出錯誤的判斷,勢將引火自焚。

中國不是不了解當前所處的國際環境,因此胡錦濤智囊鄭必堅曾經改“崛起
”為“和平發展”,尤其中國自己內部的問題已經夠焦頭爛額了。然而中共
為了鞏固統治所煽動起來的民族主義情緒,已經難以收斂,也必須以此轉移
對國內矛盾激化的視線,因此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才有那些將領、官員、憤青的出軌表演。江澤民、胡錦濤因為爭權奪利一直
討好軍方形成的“驕兵悍將”,使“黨指揮槍”成為空談。十多年前有熊光
楷要向美國洛杉磯投擲核彈的言論,如今朱成虎、羅援、楊毅之流,以少將
身分口出大言,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至於新升少將的毛澤東白痴孫子毛
新宇,將來還會有什麼更出位的言論,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這些圍繞中國的唇槍舌劍與戰略部署,如果不是新的冷戰,又是什麼?美蘇
冷戰拖跨蘇聯經濟,舊戲不容易重演,因為中共目前有西方跨國公司的支持
。然而中共目前對外資也有過橋抽板之舉,因此中國經濟未來也會有許多變
數會影響到國家安全。

《開放》雜誌  2010年9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