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可能成為敏感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會前海內外的評論都認為
重點會放在如何壓抑通脹的問題上,因為官方公佈的今年10月與11月居民
消費物價指數同比上漲了4.8%與5.1%,都創造了波段新高。而這個數字已
經經過官方修飾,人民直接的通脹感受遠比這個數字強烈。

可是會議開完後新華社所發表的有關新聞,幾乎看不出通脹正在肆虐並困
擾中國的老百姓,要嘛完全不提,實在不能不提的也輕輕一筆帶過,雖然
對有關未來的經濟發展,不吝筆墨的大談六個方面的意見,甚至對老百姓
的民生問題,例如要穩定物價,表達了中央對民眾的關懷,然而似乎都與
通脹無關。即使是要著手解決的通脹問題,例如放慢經濟發展的速度,控
制貨幣的供應等等,也都與防止通脹加劇完全沒有關係。因此不能不佩服
,中央財經部門的刀筆吏水準之高,竟可以迴避主題本身的字眼而大談相
關主題的內容。

看來“通貨膨脹”已經比“民主”更像洪水猛獸,因為中國領導人有時還
會空談“民主”來化妝自己,而“通脹”因為幾乎是負面的字眼而必須加
以切除。依照中國當局對言論的控制辦法,如果老百姓與專家們執迷不悟
繼續去討論通貨膨脹問題,中宣部就可能出來,將“通貨膨脹”列為敏感
字眼,如同“六四”與“法輪功”那樣,不能在媒體出現,甚至要用防火
牆過濾這些字眼,不得在網路出現。

這就是整個會議基調強調的那個“穩”字,不僅是經濟的穩步發展,還因
為牽動到政治上的穩定,通脹帶來的民怨,會影響政治穩定。於是明年經
濟的發展速度,雖然不能太快,因為會導致通貨膨脹,但也不能太慢,因
為會導致失業率增加。那麼多少增長率才合適呢?既不可慢速度的“七上
八下”,又不可快速度的兩位數字,於是據說出現“八九不離十”的口號
,在8%到10%之間浮動,空間相當大,可以避免失準而有欠英明。

與此相配合的,是對未來通脹的“報喜不報憂”言論。在國家統計局宣佈
11月通脹推至28個月新高,居民消費價格按年升 5.1%,遠超市場預期的
4.7%後,發改委立刻出來說,通脹已經見頂,12月將回落至5%以內。加息
急切性將紓緩。原來擔心的就是加息,因為加息對有能力借貸進行大規模
投資的利益集團帶來負擔,以及銀行會不會因此出現壞帳。

發改委之所以有信心說通脹已經見頂,乃是11月底與12月初某些商品價格
的回落。這是中央採取“不准漲價”與調動庫存進入市場的結果。但是如
果不解決結構性的問題,只憑這些做法,並非治療通脹的萬應靈丹。例如
硬性不准食用油漲價,結果導致一些食用油廠因為無利可圖而停產,如果
供應緊缺,不加價也會出現黑市價。這次漲價,許多與副食品有關,不准
漲價將導致農民收入減少,可是農民的生產成本卻因為化肥,農藥等漲價
以及流通成本的增加而導致產品漲價,只限制某些商品不准漲價而容許其
他商品漲價,顯然是不公平,這也只會擴大貧富差距。

在政府壓抑物價似乎見效的同時,我們卻看到被“調控”的樓價開始蠢蠢
欲動: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發布報告,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
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這是9月份以來房價連
續第三個月環比上漲。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1年“經濟藍皮書”指出,
今年房價上漲15%,明年若房市調控政策放鬆,房價可能出現強勁反彈,
上漲幅度可能達20%至25%。由於房價沒有列入物價指數裡,政府大可放心
不會提升消費物價指數。問題,這是不是自欺欺人?

這一切數字遊戲,都在於政府擔心大家熱烈討論通脹問題而加強對通脹的
預期心理,造成恐慌,從而出現搶購而進一步推動通脹。問題是這樣的壓
制與堵塞,只是急功近利的治標。“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最後難免“
川壅而潰,傷人必多”。當局處理政治事件是這樣,經濟也是這樣。然而
現在要一手遮天也不容易,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就出言警告:
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已進入滯脹期,具體表現為經濟增長受影響難以提高
、物價水平高、失業率高,並建議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及靈活的貨幣政策
。因此關鍵不在於中央經濟會議說什麼,而是未來會做什麼。

現在已經是年底﹐就要過年了。現金需要量增加﹐市場也進入旺季﹐會不
會推動通帳﹐也看下回分解。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林保華所做的評論  2010.12.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