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對策 一胎化已鬆動 林保華
●中國推行逾30年的一胎化政策,不僅衍生許多負面影響,實際上也
已經鬆動;對台灣而言,人口問題也很嚴重,馬英九說是“國安”問
題後面有下文,但民進黨必須認真研究與處理。
玉山周報 第97期 2011年4月27日~5月3日
印度政府3月31日公布了人口普查的初步結果,印度人口已增加到12億1千
萬人,約佔全球人口的17%,不過印度人口成長也出現90年來首度減緩。
雖然如此,印度人口仍舊以兩位數幅度在增加,聯合國的預測也認為,印
度可能在2030年超過中國,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現今人口13
億4千多萬人,這是官方最近引用的數字。
普查狀況多 中國數據不準
中國的人口普查工作在去年11月1日凌晨零時正式啟動,全國650多萬名普
查員將走進4億多家住戶,查清全國人口狀況。國家統計局表示,這次人
口普查分成幾個階段,入戶登記階段從當日持續到10日,普查員將一家一
戶地入屋調查;11日到30日進行覆查和抽查;從12月起進入數據處理,今
年4月底將公布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2011年12月普查工作完成;2012年6
月得出普查結果。
普查開始就出現許多問題,尤其是民眾抗拒當局的“入戶登記”,認為政
府藉此抱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以致胡錦濤要親自做出被入戶登記的“
表率”。但是因為“入戶”是到他的懷仁堂辦公室而不是住家,反而被責
享有特權。因此未來數字的準確情況尚需存疑。
由於中國實行“一胎化”政策,因此即使政策有許多漏洞,只要政策不改
,印度人口超過中國,將是遲早的事。這種變化,會不會牽動世界戰略局
勢,中國會不會因為這個原因,加上其他原因而改變“一胎化”的人口政
策,值得討論。
1949年中共建國以來的人口政策,發生過“冰火九重天”的變化,很值得
探討。
中共建國前夕的1949年9月16日,毛澤東反駁美國國務院發布的《美國與
中國的關係》白皮書為新華社所寫的評論中說:“中國人口眾多是一件極
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辦法,這辦法就是生產。西方資產
階級經濟學家如像馬爾薩斯者流所謂食物增加趕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謬論
,不但被馬克思主義者早已從理論上駁斥得乾乾淨淨,而且已被革命後的
蘇聯和中國解放區的事實所完全駁倒。”他還說:“世間一切事物中,人
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跡也可以
造出來。我們是艾奇遜(按: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反革命理論的駁斥者,
我們相信革命能改變一切,一個人口眾多、物產豐盛、生活優裕、文化昌
盛的新中國,不要很久就可以到來,一切悲觀論調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但是,當時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1950年代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的馬寅初,
就提出控制中國人口的主張,毛澤東開始還認同他的觀點,要大家研究。
但是馬在反右高潮來臨的1957年7月在人大會議提出他的《新人口論》,
認為中國人口增長太快時,就引發毛澤東的不滿了,雖然沒有把他劃為右
派。1958年春天北大開始對他的批判,並且推廣到全國。因為毛澤東鼓吹
“人手論”,“人多好辦事”,作為大躍進中“大辦鋼鐵”、“大辦糧食
”的指導思想。
人口或人手 中共兩論激戰
其實,這也才是共產黨的本質。共產黨以“運動群眾”見長,越多群眾被
它運動,才能得其所哉。戰爭年代的“人民戰爭”,“人海戰術”就是其
主要表現形式。建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採用群眾運動的形式。其
後果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大饑荒幾千萬人的不正常死亡。但是因為對毛個
人崇拜的需要,自然迴避這個問題,一直到文革期間,坐吃山空,才進一
步感到人口的壓力,1971年國務院轉發《關於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報告》
,才正式開始“計劃生育”,但主要還是“兩個剛剛好”,到1980年,才
正式形成“一胎化”政策。
這是因為文革對經濟的破壞,中共的壓力很大,因此把責任推給毛澤東的
人口政策,導致經濟負擔不起。可是中共在進行土地改革與資本主義工商
業的改造時,為了發動群眾鬥爭地主資本家,提出“誰養活誰”的問題,
認為是農民養活地主,工人養活資本家。現在卻怪人口太多,不是人民養
活共產黨而是共產黨無法養活人民。為此,馬寅初的“人口論”被平反,
毛澤東的“人手論”被批判。
但是改革開放後,中國以眾多而又廉價的勞動力,贏得“世界工廠”之稱
,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功臣,中國民工被列為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
。這時,“人手論”被民間肯定,中國毛派尤其以此支持毛澤東的理論。
靠改革開放上台的中共領導人反而迴避這個問題。其實,“人口”還是“
人手”,關鍵在於制度,而不是人的多少。
經濟到社會 一胎化皆不利
也因為如此,要取消“一胎化”的主張不斷從民間冒出。當然,這不止是
經濟的考量,還包括一胎化在其他層面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經濟上的影響,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這兩年來開始出現勞動力的短缺,
導致勞力成本上漲影響中國的競爭力。問題不止這點,還在於勞動力中,
中國已經老化,而印度、印尼、越南等新興市場勞動力的年輕化!
改革開放,也是一胎化的開始,到現在已經超過30年了。那時20歲的年輕
人,現在已經50歲了。而一胎化後出生的年輕人,現在在人口結構中的比
重已大大降低。2009年9月28日的《中國人口報》承認,中國人口年齡結
構進入老年型。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 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 2000
年第5次人口普查, 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8811萬, 佔總人口的6.96%,進
入了老齡化國家行列。據2008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8年
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1億,佔世界老年人口的23%,佔亞洲的
38%。
1962年—1970年中國創造了迄今為止歷史上人口年增長速度的峰值水準。
它提供了1980年代後半段到1990年代,也就是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年
輕勞動力。此後,因為一胎化的關係,勞動力平均年齡逐漸老化,影響競
爭力。
印度的人口結構,0-14歲:31.5%,15-64歲:63.3%,65歲以上:5.2%;
年齡中位數是25.1歲。這說明印度的“人口紅利”遠遠超過中國的35.2
歲。而擁有2億4千萬人口的印尼,與接近8千6百萬人口的越南,他們的
人口中位數不到28歲,他們是中國的又兩個重大競爭者。如果排除台灣
,外資將來的主要投資國家可能會逐漸轉到印度、印尼與越南以降低勞
力成本。
不怕比人多 國際倚重印度
此外,因為一胎化導致下一代性格上的許多缺陷,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也
有負面影響,至少軍隊的戰鬥力會削弱。甚至,對共產黨的壓迫也缺少他
們上一輩的忍受力,這從中國網民對政府態度的轉變可以感覺出來。更重
要的是,中國常以人口眾多來恐嚇西方國家,當年毛澤東6億人口時,要
以犧牲3億來與西方國家拼命;鄧小平也以中國混亂會有大量人口流竄到
其他國家來威脅他們不可支持中國的民主運動。未來不怕與中國進行人
口對決的,恐怕就是印度了。因此印度將成為未來民主國家對付中國的重
要戰略夥伴。
一胎化也加重男女人口比例的失調,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10年《社會
藍皮書》指出,全國19歲以下年齡的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到2020年,
處於適婚年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近2千4百萬。這意味著屆時將有2
千4百萬名適齡男性娶妻難而成為光棍,且貧困人口居多。這個因素對未
來造成的影響是:第一,女性因為“物以稀為貴”而提高在社會上的地位
;第二,性侵事件增加,色情業大行其道。
其實,從一胎化政策開始實行,中國國內外就有不同看法,不論從人權角
度,還是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但是因為中國的一黨專政而無法開展真
正的討論。即使每年北京的兩會,有代表要求改變一胎化政策,也是只聞
樓梯響而已。
雖然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民間已經用各種手段突破當局的人
口政策,有的用金錢收買官員(“管制”是官員的發財途徑),或者利用
人口的不斷流動逃避查緝,例如所謂“超生游擊隊”。這種“超生”在農
村與邊緣地區比較普遍。例如最近有一則消息說,雲南省玉溪市1名1歲大
的幼兒,疑在無牌幼兒園吃飯時鯁死,幼兒園報警謊稱幼兒在街頭走失而
將屍體拖至荒山掩埋。該幼兒的父親表示,該幼兒還有2個姐姐,自己和
妻子都靠在地盤背沙背磚掙錢養家。這樣一個極為普通的家庭,能夠養3
個小孩,而且沒有隱瞞。類似例子不少,是否說明一胎化實際上已經大大
鬆動?
總之,在我看來,中國的實際人口一定比普查出來得多;而一胎化政策實
際上也已經失禁,當局沒有公開承認,避免公開廢除一胎化而導致人口突
然膨脹。
對台灣來說,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亞於中國。只是馬英九在說了這是“國
安”問題以後,再沒有下文。因為它不涉選票而急需解決,但是民進黨必
須認真研究與處理這個問題。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
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要了解中國最新重要資訊,請觀看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網
站http://www.twyac.org內的“共產中國”網站:
http://redchina.ning.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