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4 19《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更多中國資訊請瀏覽《共產中國》網站:http://redchina.ning.com
島內與島主;習近平假新聞風波;禁擅用境外新聞;釣島比艦;地方債衝百兆瀕失控;人權共識代九二共識;蘋果編輯公約
〈林保華專欄〉「島內」與「島主」
香港《明報》轉引台灣媒體的報導,曾任外交部副部長的張志軍日前首次以國台辦主任身分,接待出席博鰲論壇的台灣代表團。他在酒會致詞表示,工作終於不用翻譯、吃飯不用刀叉,「一見面就有一家人的感覺。」張志軍三度稱台灣為「島內」。
張志軍的言詞中顯露,他很喜歡做外交工作,轉任國台辦主任以後,終於得到解脫,講話不必用翻譯,吃飯不必用刀叉。以他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外交工作,也不尊重講外語與用刀叉吃飯的國家與人民。我懷疑他會做好工作,也許因為不安心工作,才把他調到國台辦? 但是,如果因為「不用翻譯、吃飯不用刀叉」就是一家人,也顯得淺薄。如果他與劉曉波講話,的確不必翻譯;與劉曉波吃飯,也不用刀叉,但是他與還在坐牢的「階級敵人」劉曉波是「一家人」嗎?
張志軍為了與台灣人攀「老鄉」,體現「一家親」而口不擇言。他不是希望來台灣嗎?來台灣時就拜會前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吧!因為不必翻譯、不必用刀叉,都是「鄉親」,都是「一家人」嘛!
張志軍三次稱呼台灣是「島內」,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則來個「三把島」。把台灣稱為島內,對台灣很不尊重,因為「島」是地理名詞,連行政區域都不是。清朝統治台灣時,台灣歸屬福建,才稱為「台灣島」;二戰後,台灣成為「省」。中共顛覆國民政府後,沒有把台灣稱為「島」,與原屬廣東省的海南島不同;海南島在一九八八年建省後,也成為「海南省」。可見,張志軍一上任就三呼台灣為「島內」,台灣的地位比海南還不如。大概就只是福建的平潭島、東山島、湄洲島的地位吧!
《明報》記者引述張志軍三次的「島內」說法,說明他們也關注這種比香港特區還不如的稱呼。可是,台灣代表團卻安之若素!如果中國政治人物大談「島內」,而台灣代表團不表示異議,以後改名為「島內代表團」好了。
這也意謂著馬英九只是台灣的「島主」。「島主」是什麼地位呢?例如在媽媽嘴被迷殺的陳進福,剛剛賣掉兩個島而惹來殺身之禍。《魯賓遜漂流記》裡的魯賓遜也是島主;那些恭馴傾聽共幹訓話的台灣人,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前監察院長錢復,只是「星期五」的角色?
有些共產黨官員不喜歡「台灣」的稱呼,因為可能是台灣省,也可能是台灣國,是「一台各表」,也是國際上公認的名稱。因此,共產黨官員稱「島內」如何如何,是一種居高臨下、蔑視台灣的姿態。但是,在這裡也要正告張志軍,你是國台辦主任,如果也因此變成「國島辦」主任,不也是侮辱了你自己?人必自侮而人侮之。(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自由時報 2013.4.17
(林保華按:我看了報導後有兩點懷疑:一是習近平為何會坐在駕駛副座上?因為這完全不符合常規;一是司機僅僅說他“像習近平”,為何那乘客沒有否認,或不置可否,卻認了自己是習近平?但是既然有題字,也就不懷疑了,因為題字很難冒充。到底這是假新聞,還是真新聞,只是因為政治考量而否認,現在還把握不定,最好是驗“一帆風順”的字體。不論怎樣。看來,媒體問題會是中共是否改革的聚焦點。)
《大公報》錯報習近平搭的士
新華社微博先證實後否定
【明報專訊】香港《大公報》昨日在要聞版刊登整版報道「北京的哥奇遇:習總書記坐上了我的車」,指北京一名的士司機日前曾搭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官方新華社一度證實消息,但隨即自我否定,指是「虛假新聞」。《大公報》下午發表聲明致歉。有《大公報》內部人士對本報說,撰寫報道的是兩名資深記者,應不會故意造假,但為何會出現「虛假新聞」,仍未可知,目前報社亦未有公布會如何處理相關人等。
「你是頭一個把我認出的司機」
《大公報》昨日在A6要聞版刊出上述報道,作者為該報社長助理兼北京辦事處主任王文韜和副主筆馬浩亮。報道指出,北京聖達利公司的士司機郭立新,於3月1日傍晚7時許接載了兩名男乘客,郭立新與坐前排乘客談起污染等問題,覺得他很眼熟,「您出來坐車就沒人說您長得像某個人?沒人說您像習總書記?」對方說「你是頭一個把我認出來的司機」。郭立新說,他激動得滿頭是汗、語無倫次,說「今兒我這是趕上通天的事兒了」。然後請「習總書記」留下墨,「習總書記」又問他民生和收入問題,之後在一張紙上用藍色原子筆寫了「一帆風順」,郭立新及後將「題字」和的士票據過膠,影印放大並用鏡框鑲起,掛在自家牆上。
兩資深記者撰文應非故意造假
報道昨日引來內地各大網站和部分晚報轉載。但事件後來急轉直下,「@新華社中國網事」官方微博下午2時30分發表記者李志勇的報道,稱北京交通管理部門證實事件,但數分鐘後,北京市交委官方微博「@交委北京」稱其並未證實過;至下午5時許,大公網相關連結、新華社「證實」微博以及「@交委北京」都全遭刪除,而新華社另一微博「@新華視點」稱,相關新聞是「虛假新聞」。
大公網於下午5時52分刊出致歉聲明,稱對此虛假消息「我們深感不安和萬分遺憾。由於我們的工作失誤,出現如此重大虛假消息是極不應該的。對此我們誠懇地向讀者致歉。」
刊致歉聲明 助理總編:還在研究
事件引發嘩然,《大公報》助理總編輯鍾蘊晴回應本報查詢時稱「我們還在研究」,之後說「我們在開會」就收線。有員工私下透露,王文韜、馬浩亮二人「招牌」很大,王以前曾在新華社任職,不會故意製造假新聞,事件是先在其他的士司機口中聽聞,兩人先後採訪的士公司和司機本人,並拍攝圖片,一輯意圖展示習近平「親民」的「虛假報道」就此完成。
明報記者
事件經過報社把關疑點多
【明報專訊】《大公報》今次的「虛假新聞」,令人聯想起亞視2011年7月誤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死訊」,而「大公網」1月也擺過一次烏龍,就是引述「北京消息靈通人士」稱薄熙來案在貴陽市開審。因《大公報》的親中背景,故常被視為權威消息。
人有相似談民生是巧合?
事件至今,真相仍未完全大白。假如習近平真的搭過車,第一,他為何要否認自己「親民」,第二是為何不是由央視或新華社,而會由《大公報》來披露?與此同時,假如司機不是深信自己載過習近平,不會鄭重其事將題字放大又鑲起,也不會向記者娓娓道來;那麼,如果最後是一個樣貌身材與習相似的人搭車,還似是而非地「談民生」兼題字,這就是一個天大的玩笑,既愚弄司機又騙了記者。
為趕新聞還是不能通天?
那麼第二層,就是《大公報》的高層主管是否有盡責「把關」的問題。外界相信「左報」可以「通天」,應該能夠核實消息;要麼是他們為趕發新聞而未核實,要麼是他們其實並不能「通天」。想當年,亞視也因主事者被指是「江澤民親戚」,大家才覺得它報出來的「死訊」應有可信性。今次的《大公報》也是屬於「老貓燒鬚」類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剛剛下發《關於加強新聞採編人員網絡活動管理的通知》,要求新聞機構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體、境外網站的信息。今次恰恰是中了「境外媒體」的招,有陰謀論或會聯想到,這條虛假消息是否「苦肉計」,若真的如此,就太委屈這張百年老報了。
明報記者
爭相轉載內地多間晚報中招
【明報專訊】《大公報》有關習近平搭的士微服私訪的消息,昨天除了內地各大網站轉載外,多間地方晚報,包括《合肥晚報》、《廈門晚報》等亦都中招。北京的《法制晚報》上市前抽走A疊新聞版,網站亦無法訪問,懷疑是要緊急回收。
習近平「微服私訪」的消息,昨日被各大網站放在顯要的置頂位置,湖北的荊楚網還分別發表題為「習近平題一帆風順背後的深意」和「習近平微服私訪釋放啥信號?」等多篇署名評論。中新網除全文轉載,還派出記者採訪北京街頭的士司機回應事件。
在官方新華網指相關報道為虛假新聞後,各大網站紛紛刪去文章,「一帆風順」等字句亦被微博列為敏感字,但內地多間晚報卻早已經轉載刊出了有關的報道,並已經出街,其中包括《合肥晚報》、《廈門晚報》、《溫州晚報》等。
「一帆風順」成敏感字
有趣的是,素來緊貼習近平動向的微博「學習粉絲團」一直沒有轉載過相關消息,有網友問他為何這麼「淡定」,「學習粉絲團」回應說,因為他覺得「不對勁」(有不妥),還稱《大公報》「知錯就改很好」,「可能長得像,說話也從全局考量,師傅就以為是本人,打車人也就將計就計。幾方都不是惡意要騙誰,可以原諒。」
廣電總局禁擅用境外新聞 惹爭議
大陸新聞組北京1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00 AM | 518 次 | 0 | 3 | |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發出「關於加強新聞採編人員網路活動管理的通知」,嚴控新聞採編人員的微博活動,並嚴禁新聞單位擅自使用境外媒體的消息,引起網友議論。
BBC中文網報導,通知要求,新聞採編人員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積極利用傳統媒體、新聞網站、博客(部落格)、微博等載體「傳播主流信息」,「引導社會輿論」。
通知呼籲採編人員「自覺抵制有害信息」的「滲透和傳播」,不引用、不報導未通過權威管道核實的網路信息,不傳播、不轉載網上流言、傳言或猜測性信息。
通知強調,新聞單位所辦新聞網站不得擅自發布新聞線民、特約作者、民間組織、商業機構等提供的信息。
媒體監管當局嚴控新聞採編人員的微博活動,引起媒體人士和網友的熱議。財經媒體人羅昌平在新浪微博評論說,「更嚴厲的微博監管還在後面,這只是前菜!」
有網友以「微博上的戰爭」為題發帖說,這是「分割包圍,各個擊破,先遲滯微博最活躍的力量─記者」。另有網友說:「又是廣電總局!你老真是在限制人民視聽自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網友「一縷東風」指出:什麼是「有害信息」?什麼是「主流信息」?標準只有一個:對我有利就是主流,對我不利就是有害!關鍵是人民早就不認可你這個標準了。逆歷史潮流而動,早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也有網友為嚴控新聞採編人員使用網絡信息的通知叫好。網友「風雲0104」說,「對那些斷章取義、誇大事實,甚至造謠的新聞編採人員,任其欺騙百姓,愚弄良民,危害社會,如果不對他們進行管理,行嗎?」
在網易評論上,也有廣州網友以調侃的語氣說,「我們要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CCTV,相信新聞聯播」;一名無錫網友表示,「電視我們只看CCTV, 報紙我們只看人民日報。凡是未經以上發布的新聞,我們一概不看、不信、不傳。」
習近平微服坐的士真是假新聞
港蘋
《大公報》昨引述北京的士司機郭立新,以〈北京「的哥」奇遇:習總書記坐上了我的車〉為題,整版報道習近平上月1日傍晚7點多微服出巡,坐其的士了解北京的士及市民生活的情況。內容非常詳實,圖文並茂,更有習近平在一張紙寫下「一帆風順」給郭立新的題字。但昨天傍晚,事情峯迴路轉,新華社發稿指此乃虛假新聞。
新華社上次這樣做,就是發英文稿否認亞視的江澤民死訊。
對習近平與一名助手在北京乘坐的士,很多人本來半信半疑,但新華社闢謠(4月18日香港大公報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習總書記坐上了我的車》一文,經核實,此報道為虛假新聞)後,反覺得事有蹺蹊,當中應很有多內幕。
一、《大公報》並非民營報紙,而是黨的喉舌,有嚴格的新聞出版紀律,普通新聞已有重重關卡審查,更何況整版報道習總書記,沒多方核實、最高層批准等,能刊出來嗎?
二、這篇報道早上已見報,國內網站也紛紛轉載,若只是事實與否,立即否認就可以了,何需拖到下午5點多?這就說明,當局為此爭論了很久,甚至因為外界反應不好才有此決定。
三、北京交通部門已證實此事! 這篇報道出來後,各界反應頗正面,讚許習近平樂於了解真正的民意。中國人本就對「紆尊降貴」心懷感激,更何況多年來中共官僚高高在上,從不真正體察民情、了解民生,他們的視察、考察只是官樣文章,跟着預定路線走,與特定「老百姓」接觸,根本不想知道真實民情。現在習近平貴為總書記,相當於皇帝「微服出巡」,比前任領導的「視察秀」,強多了。因此,這對習近平打造的儉樸、親民、愛民等形象,大有助益。
但與此同時,這對中共官僚系統會造成巨大打擊。習近平要微服私訪,說明他極不信任現時的情報系統及滙報方式,認定自己被虛假資訊包圍,要親自尋找真相。換言之,中共的官僚系統不僅無助他決策,反會誤導他,令他作出錯誤決定。如果北京的士問題也要以微服私訪去了解實情,則更大的問題,又怎能依賴這個系統的信息呢?會否因為這個巨大副作用,中共才決定此乃假新聞,要《大公報》吃死貓呢?
張華
時事評論員
盡論中國:醜陋的擦鞋文化
港蘋
親北京《大公報》有關習近平微服私訪的消息,從轟動海內外、引來內地輿論為習近平「體察民情」而歡呼,到新華網指為虛假消息、《大公報》道歉,可謂高潮迭起。是《大公報》作假?是的士司機郭先生認錯人?還是新華網、《大公報》奉旨收回報道?其中疑問重重,但無論真假,都是叛離報章「不黨不私不盲不賣」立場的結果,都是對當今流行的對習近平、彭麗媛追星般的報道的諷刺,呈現出來的是媒體流行擦鞋的醜陋。
對《大公報》的消息,內地記者、網民一開始也有人質疑。但新華網等網站、媒體積極跟進,聲稱北京交通部門「向新華社記者表示,確有此事,相關情況都是真實的」,中新網等網站都打出習近平「體察民情」的新聞標題。中宣部直轄的「光明網」更發表高規格的評論員文章《習近平街頭打的不只令「的哥」驚喜》,盛讚習近平的體驗是「有關政策的決策基礎」,呼籲各地官員別再上演警車開路、記者相伴的親民騷。
如此為習近平微服私訪大造聲勢,只是近期國內外媒體追捧習近平、彭麗媛的一個插曲而已。昨日同時出現在內地媒體、網站的另一「吸睛」新聞,就是北京的政治學者建議在中南海設立第一夫人辦公室,試圖讓近期出盡風頭的彭麗媛,進一步打破常規,在中南海擁有「合法」的一席之地。如此公然為習、彭擦鞋,何其醜陋?
海內外媒體盲從吹捧
如果說,海內外民眾對習近平、彭麗媛的各類消息感興趣,一是基於好奇心理,因為過往中共領導人及其家庭太過神秘,二是基於傳統的對包青天式的清官、好官的期望,那麼,中國官方報刊、媒站的選擇性報道,在迎合讀者好奇心之際,其用心在於包裝中共領導人形象、包裝中共形象,是宣傳手法的改良。而海內外一些中文報刊、媒站追捧習近平的親民作風、彭麗媛的母儀天下,已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跟隨中國官方輿論起舞,淪為擦鞋的幫閒、愚民的幫兇。
李平
--------------------------
中日緊繃 釣島130公里處「比艦」
大陸新聞組北京1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10 AM | 6291 次 | 0 | 2 | |
衡水號。(取材自中廣軍事)
slideshow
蘭州號。(取材自中廣軍事)
slideshow
對中國而言,昨天是中日馬關條約簽署的「國恥日」。中國派出南海艦隊蘭州號導彈驅逐艦與衡水號導彈護衛艦首次巡航釣島海域,南海艦隊逼近紅線,一度距釣島列嶼只有約130公里。日本則派海上自衛隊P3C反潛機,及第13護衛隊春雪號等兩艘驅逐艦緊盯。中國16日才發表國防白皮書,點名日本在釣島問題上製造事端,隔天就派南海艦隊出擊,展現不向日本示弱的決心。
而衡水艦至釣島海域巡航,並首度有央視與新華網記者隨艦報導,也顯示是精心策畫的主權宣示行動。
新華社隨行記者報導,「記者在導彈驅逐艦蘭州艦上看到,釣魚台島附近海域海況良好,蘭州艦和導彈護衛艦衡水艦組成單縱隊巡航」。該編隊16日晚穿過宮古海峽駛入釣島附近海域。出航以來,編隊先後在西太平洋海域順利完成遠海攻防演練和臨檢拿捕等訓練科目。
蘭州號是中國自製的052C」型驅逐艦,特色是裝有相位陣列雷達,號稱「中華神盾艦」,是目前海軍防空火力最強的艦艇。衡水號是054A」型巡防艦,也是中共現役最新的巡防艦。衡水艦去年7月才服役,至今不滿一年。
報導還透露,南海艦隊的出擊,自此完成三大艦隊巡航釣島任務,此前,海軍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組成的艦艇編隊曾分別在這一海域巡航。
據本報系聯合報報導,在此之前,中國派行政船到釣島海域巡邏,都是海監船或漁政船,從未宣布派軍艦赴釣島海域。
北京軍事學者指出,這顯示中共新領導人將以更為強硬的態度處理釣島問題,不容在主權或領土上有絲毫讓步。未來海軍艦艇赴釣島海域巡航,有可能成為常態。
據報導,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曉鵬分析,南海艦隊開赴釣魚台海域,意味海洋維權將採「雙結合」模式 ,一是將南海與東海的海洋維權活動結合,形成海域維權機制;二是將海軍常態化戰備巡邏、經常性遠海訓練與海洋執法力量的常態化巡航結合起來,打上維權雙保險。
日本防衛省也證實,16日晚起發現兩艘中國海軍驅逐艦及巡防艦,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間的公海向西北航行。防衛省正加強東海警戒。據悉,16日同在釣島巡航的還包括中國海監51、23、46船編隊。
日本派出海上自衛隊P3C反潛機,及第13護衛隊春雪號等兩艘驅逐艦一路尾隨並拍照。防衛省指出,這兩艘中共軍艦並未入侵日本「領海」。
另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防衛省17日宣布,2012年度日本航空自衛隊戰鬥機緊急升空應對中國飛機的次數為306次,創下2001年有紀錄以來新高,顯示中日空中對峙加劇。
釣島升溫 中日韓5月高峰會生變
大陸新聞組北京1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00 AM | 432 次 | 0 | 2 | | 中日針對釣魚島主權爭議升高,原擬於5月下旬在南韓舉行的中日韓首腦會談,預料延期舉行。
BBC引用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方多名外交消息人士說,中國以圍繞釣魚島的問題同日本對立為由,堅持要求主辦方韓國延期舉行。
日本外務省官員認為,日韓兩國間普遍認為三國高峰會「5月舉行毫無希望」。而擬於4月下旬舉行的日中韓外長會談預計也將被延期。
韓聯社也報導,韓國青瓦台高官17日透露,中日韓峰會恐難在5月舉行,三方針對北韓引發的朝鮮半島危機探討合作方案,並且改善韓日、中日關係的機會,也將推遲到秋季。
日中韓首腦會談2008年起每年輪流在三國舉行一次。此前,今年的主辦方南韓向日中提議於5月25日、26日舉行會談。
會計師:地方債衝百兆 瀕失控
大陸新聞組北京1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00 AM | 840 次 | 0 | 1 | |
繼IMF、穆迪、惠譽等國際組織及外資機構紛紛表達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的憂慮後,中國知名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ShineWing)董事長張克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也警告,地方政府債務已經「離開可控的範圍」,恐引發比美國次級房貸導致的樓市崩盤更大的金融危機。
張克表示,目前他基本上已經不再為地方政府的債券發行背書。「我們看了幾個接下來的項目,發現很危險,就退出來了。」張克在說,「大多數(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都不是很充分,這樣將來事情就會變得很嚴重。」
張克也是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金融時報指出,中國金融業的體制內人士發表如此嚴厲的言論是相當罕見的。「(情況)已經離開可控的範圍」,張克說,「危機是或然的(機率問題)。因為債是滾動、長期的,因此爆發時間不確定。」
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券發行從2008年起大幅增加。那一年,北京當局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放寬地方政府舉債的限制。據估計,目前各省、市、縣和村的債務總額介於人民幣10兆(萬億)元至20兆元之譜,規模相當於中國經濟總量的20%至40%。
張克表示,從公共廣場到道路修繕,許多地方政府投資於回報率平平的項目,因此只能依靠滾動債務來償還債權人。「用發新債還舊債,總有一天這個循環會畫不下去。」
張克表示,最初他並不覺得地方政府的債券有什麼問題,因為首批發行人都是財政穩固的大城市,而發行額也不大。但他逐漸感到震驚,因為一些較小的城鎮,近期甚至出現一些縣級政府也在發行債券。
「這就演變得有些可怕了,全國有2800多個縣。如果每個縣都在發債,有可能帶來危機」,他表示,「這可能比美國的房地產危機更龐大。」
●地方債激增 80%靠賣地還債
另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最新發布的《財政監督報告》指出,受2008年隨著危機爆發後的4兆刺激計畫影響,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加速發展,地方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或成為中國財政風險潛在源頭。
IMF報告調查發現,80%被調查的城市稱會以銷售土地來償付債務。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三年內有35%的平台貸款集中到期,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將迎來償債高峰。對此,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平台貸款展期是中長期解決平台貸款問題的一個很必要的步驟。
IMF報告同時指出,「地方政府償債能力很大程度上會受房地產市場影響。」報告調查發現,80%被調查的城市稱會以銷售土地來償付債務。而由於地方政府與因商業原因建立地方政府的企業界限模糊,以財政目的進行的融資平台貸款的數量以及其對於政府負債的潛在影響很難估計。
央視揭中石油「私竇」公款豪食
【明報專訊】內地為遏制公款吃喝問題嚴打政府機關豪華宴會,但一些部門、國企卻想出了新對策,中央電視台在北京暗訪發現,有駐京辦大樓暗設包廂經營豪宴,服務員自稱是中石油旗下,領導都來吃,不會有人查。
一碟菜數千元 經理:沒人來查
央視前日報道,在北四環高速邊上的一個國企單位駐京辦事處,停車場可見有特殊牌照的名車。服務員聲稱這裏是內部場所,「我們是中石油的,不會來查,我們自己領導都來這兒吃飯,沒事。」
在萬壽路上一家高檔酒店,值班經理稱經常接待政府宴請,從未有人來查,而且發票也可分開打,方便報銷。他們經營的高檔菜式,一碟菜要數千元(人民幣.下同)。
財政部昨日公開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央本級「三公」(公款出國、招待、購車)經費財政撥款預算79.69億元,比去年的預算執行數減少1.26億元。當中公務接待費(宴請等)14.34億元,同比去年微減0.64億元。
北京剩男率33% 全國排第6
大陸新聞組北京1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00 AM | 830 次 | 0 | 2 | |
「剩男報告」出爐,日前團市委、北京青聯聯合舉辦青年交友聯誼發布會,並發布了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剩男報告。報告顯示,高學歷剩女多於男,北京剩男比例以33%位列全國第六。
京華時報報導,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80後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70後非婚人口男女性別比則高達206:100,全國處於適婚年齡段的70、80後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問題,且年齡越大失衡越嚴重。同時,30-39歲男性中有1195萬9000人處於非婚狀態,而同年齡段女性中有582萬人處於非婚狀態。
這份「剩男報告」是通過網路上定量調研方式完成,共以5萬6013個剩男樣本進行分析。調研中,剩男結論以受訪者的自我認知為依據。剩男比例,是指剩男占城市全部單身或處於不穩定戀愛關係的男性比例。
據報導,剩男主要為70後、80後,年齡處於28-39歲。調查顯示,剩男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達到37%,收入在1萬5000元以上的占到29%。而剩女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占到48%,收入在1萬5000元以上的則占到36%。
水客成災 北區喊停一簽多行
香港新聞組香港1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00 AM | 472 次 | 0 | 2 | |
去年全年有接近一千萬人次的內地客來港,其中不少屬水貨客。(資料圖片)
slideshow
去年全年有接近1000萬人次的內地客來港,其中不少屬水客。(圖:東方日報資料照片)
slideshow
內地一簽多行赴港旅客的人數年年急升,保安局數字顯示,去年全年有接近1000萬人次的旅客來港,今年首兩個月實施限奶令前,個人遊來港人次更比去年同期上升四成。一簽多行衍生出大量的水貨活動及走私等問題,加上兩地生活習慣的不同及文化的差異的衝擊,令兩地民眾關係呈現緊張。北區關注組質疑香港的承受能力,建議全面停止一簽多行,重新檢視制度對香港的影響,長遠須收回簽注的審批權。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就水貨活動問題,引述廣東省海防與打擊走私辦公室去年底披露,指即日多次往返粵港的旅客當中,95%是「水客」,向政府提問。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昨以書面回覆提問時說,內地居民個人遊簽注,自2009年9月開始實施,持證人一年可多次赴港,每次可逗留七天。保安局資料顯示,去年持個人遊簽注來港的內地旅客,多達982萬7000多人次,比11年616萬8000多人次,大幅飆升約六成。
有關水貨活動主要集中在北區港鐵站沿線,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指,內地公布多達九成五當天多次往返粵港旅客是「水客」,情況已經失控,令人擔心香港的承受壓力,建議當局即時停止一簽多行,重新檢視有關政策對香港造成的影響,長遠須收回簽注的審批權,限制內地旅客來港的數量。
《香港瞭望 》中央任命 多此一舉
劉雲龍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00 AM | 320 次 | 0 | 3 | |
過去兩天本欄談及香港普選和「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問題,主要希望釐清一些混淆不清的概念,將國家主權與地方自治的分際疏理情楚。
筆者要指出的是:一,根據基本法,特區政府的職權只涉及自治範圍內的治權,與國家主權是兩回事;二,民主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地方首長,大都不須「中央任命」;三,特首普選無論形式如何、誰人當選,均不會動搖國家主權,更遑論形成「政治實體」;四,不准「反對中央政府」的人參選,是違反民主政治的做法,民主國家的執政黨不會排斥反對黨參選地方首長;五,香港實行普選的確不用「照搬西方制度」,因為亞洲也有不少國家具成熟的地方自治經驗,台灣就是其一。
自基本法起草至今,很多香港人都將「中央任命」視作理所當然,聽見「國家主權」四字就肅然起敬,不敢對「中央任命」的合理性作任何爭辯。
不僅「愛國愛港」陣營,連主張「民主回歸」的部分泛民人士,也會義正辭嚴的批評那些質疑「中央任命」的人說:「不讓中央任命,難道要香港獨立?」他們與北京一樣混淆了國家主權與地方治權,從不思考「地方選民授權」與「中央政府意志」之間的憲政矛盾。他們每次與建制派辯論,都喜歡舉外國中央政府首長的普選模式為例,卻不以外國地方首長的選舉模式作藍本,令主權與治權問題更加糾纏不清。
基本法規定特首須由「中央任命」,是多此一舉的「宣示主權」程序。不過基本法已如此規定,北京一定不容修改,除非內地政治出現重大變革,或北京願意將任命權「形式化」,否則在這矛盾制度下,香港要實現真普選恐怕非常渺茫。
以人權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吳介民、徐偉群)
2013年04月19日 台蘋
兩岸關係在2008年後,馬政府和中國簽訂了ECFA在內的18項協議。2012年馬英九連任總統之後,一度傳出北京施壓促談政治協議。但中共十八大之後第5代接班底定,新的對台政策官員提出:將從民間開始推動兩岸政治對話。而馬則表示:兩岸目前無需政治對話;重點在ECFA後續談判。
中共的意思是:台灣官方不跟我談政治議題,我就從民間操作。馬英九的意思是:我雖然不跟你談政治,但經貿還是要談。但從公民社會出發,問題則在於:目前兩岸協商中,迴避了哪些議題?
過去幾年兩岸談判,重經貿而輕人權,馬政府不願意將人權問題攤開來與北京談,處處屈就中共的遊戲規則。不談人權議題,而讓ECFA體制深化下去,意謂著:兩岸關係在國共「九二共識」的默契下,繼續「去人權化」。
遠的不說,去年法輪功學員鍾鼎邦在大陸遭國安單位逮捕,暴露出中國濫權逮捕,台灣政府營救無力;家屬於國內外四處求援,台灣公民社會聲援抗爭,總算讓鍾鼎邦返台。去年,兩岸洽簽投保協議,民間雖大力疾呼人身自由保障,卻只換得一紙連中國現行法都不如的「文件」。
隨著台灣人民經商、求學、定居在中國的數量愈來愈多,滋生的權利議題繁多而複雜。台灣政府要以何種角色來保障人民的權利?又如何面對中國政府與兩岸資本跨境活動所造成的人權侵害?馬政府是否仍將低調地懇求北京的「施捨」、「配合」嗎?
沒有人權免談政治
幾十年來,台灣人民為了打破威權與專制,付出了可敬代價;守護「社會開放性」,不能輕易撤守。正因為我們還在挫折滿布的路途中,更須珍惜這一點點脆弱成就。
同樣,在今日的中國,無數遭逮捕關押毆打謀殺的維權與社運人士,只是卑微地要求國家守法。台灣人在自己的土地針對人權侵害的議題持續戰鬥,為什麼不敢大聲對中國政府說:請你先落實「共和國憲法」主張的人民權利,停止政治迫害。為什麼台灣的政治人物一旦登陸,就自我設限,避談民主與人權?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日前發表《自由人宣言》,主張兩岸應該各自努力加強人權保障;兩岸公民社會之間積極展開人權交流;雙方政府在進行經貿協商時,應將人權議題明確列入協議之中;雙方應於適當時機簽署《人權憲章》;而在中國人權狀況尚未徹底改善、政治體制尚未民主化之前,雙方不應進行任何具有政治意涵的協商。
公民團體不同於政黨,不必估算政治利益的得失,不掉入政黨追逐短期權力的邏輯,把該講的話講清楚。公民社會是以長期眼光,追求一條兩岸永久和平的道路。
我們希望以人權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同屬一中」、「一個中華」種種虛無縹緲的語彙。人權共識須先在國內廣泛討論,確立之後便可以清清楚楚地把短期、中期的具體內容條列出來,有了具體著力點,就可以在台灣的政治過程、立法過程中付諸執行;進而在兩岸協商中推動人權對話。基於對等原則,台灣也應檢討中國人民在台灣遭受人權侵害事件(例如收容所的人權狀況)。對於中國籍配偶在台灣獲取公民身分,也須採取普世人權標準。
總之,兩岸進一步互動的基本態度應該是:沒有人權,免談政治;要談政治,先把人權做好。當台灣對著全世界講「沒有人權共識,一切免談」。最後,如何定義「人權」?當然也不是北京說了算。
吳介民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徐偉群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民主平台會長
維護新聞自由 《蘋果》簽編輯公約
2013年04月19日 台蘋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歷經五個月協商,台灣《蘋果日報》工會昨與資方簽訂「編輯室公約」,明訂《蘋果日報》不得刊登置入性行銷報導,不得干預編輯部新聞專業與自主空間等維護新聞自由原則,由於該協約為雙方經《團體協約法》中程序協商簽訂,成為國內首份具團體協約效力的編輯室公約。
盼其他媒體跟進
壹傳媒集團原擬出售台灣《蘋果日報》等平面媒體,《蘋果》員工去年九月成立工會,擬具編輯室公約與團體協約草案,希望和新資方協商簽訂,確保編輯自主和勞動權益;本月初壹傳媒集團確定不出售台灣《蘋果》等平面媒體後,勞資雙方為確保《蘋果》獨立自主的編輯方針不變,昨天正式簽訂編輯室公約。
《蘋果》工會理事長蔡日雲表示,公約共三十五條,內容明訂勞資將共同維護《蘋果》公正客觀的立場,不受黨派、商業或利益團體左右,任何一篇報導都不能被收買,也不刊登偽裝成新聞的置入性行銷。
《蘋果》總編輯馬維敏表示,公約中明訂事項多是《蘋果》已採行作法,落實為公約是展現公司與同事追求新聞專業自主的決心。
壹傳媒平面媒體行政總裁葉一堅說:「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重返台灣後,對於簽訂編輯室公約一事表示,凡是有利維護台灣新聞自由的事,都值得我們推動。」
媒體觀察基金會表示,台灣媒體的新聞自主表現長期薄弱,《蘋果》能簽訂公約值得肯定,但重點是要能執行,未來需要檢視和觀察,也希望此公約能帶動其他媒體跟進。
工會可依約求償
勞委會指,編輯室公約具團體協約效力,最大差別在於資方若違約,工會可依約請求損害賠償。
郭正亮指柯建銘 託角頭募黨員
「可舉證人」 柯反擊:說出人名
2013年04月19日 台蘋
郭正亮(左圖)昨於臉書再控,北市大同區角頭被拜託招募黨員,請託人是柯建銘(右圖)。資料照片
【張麗娜、顏振凱、蔡進男╱台北報導】黑道加入民進黨傳聞不斷,前立委郭正亮前天在臉書指:「傳出的入黨答謝費,每人可得五百元。」昨又po文說:「我以前參選認識的台北市大同區角頭,也被拜託招募黨員,請託人是(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如果黨中央要調查,我至少可以舉出兩位證人。」
北市黨部稱沒收到
《蘋果》昨致電郭正亮詢問細節,但郭不願透露僅說:「如果黨要調查,我會向黨中央報告。」黨內人士透露,一個多月來,黨中央的確接獲「入黨可拿五百元」檢舉,但資料不全,始終無法查明。
對郭正亮指控,柯建銘辦公室說,請郭提出具體人名再回應。北市黨部主委莊瑞雄說,北市近來新進黨員約一、二百人,沒有柯建銘任介紹人的案子。民進黨組織部主任李文忠說,郭提出嚴厲指控應拿出證據,並循黨內機制處理。
了解內情人士透露,明年五月黨主席及各縣市黨部主委改選,因黨員入黨滿一年才具選舉被選舉權,有意問鼎者目前都積極部署,基隆市黨部接到五百份以上由柯建銘當介紹人的入黨申請,被視為可能要支持市議員蔡適應挑戰市黨部主委張錦煌,張等將入黨申請資料請警方協助分析,發現數人有幫派組織天道盟太陽會背景。
爆發給遊民錢入黨
但張錦煌說:「沒這回事!」市黨部從未向警方申請調查。基市警局也說未接到申請。《蘋果》昨聯絡不上蔡適應。柯建銘說,助理欲選黨公職而招募黨員,為方便,辦公室提供在介紹人一欄印上「柯建銘」的入黨申請書,很多申請書發出去沒管控,但未出黨員費用。
三立新聞昨報導,最近有輛印「廢核救台灣」的宣傳車到龍山寺附近拉遊民入黨,一人給五百元。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說會了解。
辣蘋果:揮不去的黑影(余艾苔)
2013年04月19日 台蘋
民進黨烏雲罩頂新聞不是第一次傳出來,但也因查無實據,常常不了了之。然而傳聞沒有因此終止過,只要是碰到黨內初選,或是黨主席選舉,繪聲繪影的情況始終存在,民進黨要嚴肅正視這個問題,不然如何重返執政?
黨員素質參差不齊
五月底民進黨將召開全國代表大會,議決未來公職提名方式,黨內日前曾就要採全民調,或加入黨員投票有過激辯。不願加入黨員投票者就是擔心黨員素質參差不齊,難保不會因為黑金問題讓選舉變質,賠上全黨名聲,所以寧可採保守的全民調。不過民進黨從以前至今就有不少重量級人士是黨員大戶,若黨中央沒有堅定立場,難保終究要妥協。
對於黨內黑影幢幢,也有人抱持阿Q看法,認為只要在後端的人選把關就好,不要管黨員是黑道白道或是無間道。但若真有黑道黨員,藉由他們之力選出的公職人員,一旦當選,不會受其要挾嗎?這樣民進黨以後憑什麼說國民黨與黑道有掛鉤呢?
轟敵黨維護自家人
今天如果是國民黨傳出黑道集體入黨,民進黨必然砲火猛烈,但面對自家人的嫌疑,黨內卻多所維護,連蘇貞昌都不吭聲,這種雙重標準,也讓人不敢恭維。
司馬觀點:恐怖攻擊違反人道(江春男)
2013年04月19日 台蘋
波士頓發生連環爆炸案,謠言滿天飛,波士頓的手機網路立刻被切斷,以防兇手通過電話遙控爆炸裝置,美國社會驚魂未定,接著德州化肥廠也發生爆炸案,這種找不到當事人的恐怖行為,比朝鮮危機更引起世人驚慌。
歐巴馬誓言追到天涯海角,一定將兇手繩之以法;不過,目前尚未找到破案線索,傳言與阿拉伯穆斯林有關,這只是膝蓋式反應,早被當局澄清。
濫殺無辜不能容忍
美國在911之後,國土安全部對海關邊防加強戒備,國外恐怖組織不易闖關,但本土激進份子和瘋子則難防。賓拉登已被擊斃,基地組織發動國際攻擊能力被有效拆解,但是微細管化的恐怖行為,比有組織的恐怖份子更難對付。在現代國家,發動恐怖攻擊所需要的情報資訊和材料,幾乎隨處可得,歐美如此,台灣也如此,才有炸彈客出現。
10年前,中國網民對911事件的反應,多幸災樂禍冷潮熱嘲,這次截然不同,因為一名中國女留學生也不幸遇難。911勉強可歸咎於美國霸權主義,這次與外交絲毫扯不上。
世界上有頭腦瘋子越來越多,恐怖行為防不勝防,任何大城巿都可能發生。中國公安看似無所不在,但恕我烏鴉嘴,如在上海發生恐怖攻擊,並不一定都是境外反華勢力的陰謀。現代國際社會己有相當共識,恐怖攻擊違反人道,濫殺無辜的行為,絕不能容忍。同一道理,巴勒斯坦須先放棄恐怖攻擊,才能建國,因為這是現代文明底限。
歐巴馬:北韓沒能力射核彈
記者賴昭穎華盛頓1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00 AM | 884 次 | 0 | 2 | |
美國總統歐巴馬16日表示,美國不相信北韓有能力可以把核彈頭裝在彈道飛彈上,但美國仍要確保能因應任何突發狀況。
歐巴馬接受美國NBC新聞訪問,針對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個性是否不穩定的問題,歐巴馬說,他不是心理醫師,不了解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但他表示,北韓過去六個星期來不斷升高言詞恫嚇是「挑釁」且「沒有必要」,美國絕對不會讓北韓因此獲得好處。
至於北韓是否有發射核彈的能力,歐巴馬說,「根據我們目前的情報分析,我們不認為北韓有這樣的能力。」不過,美國必須確定有能力因應任何突發狀況,因此重新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以反制北韓任何誤判情勢的舉措。
歐巴馬指出,預期北韓可能在未來幾個星期進行更具挑釁性的舉動,美方希望能夠避免,讓把情況導向不同的階段,透過外交方式解決爭議。
歐巴馬說,今正恩目前的動作和他的父親金正日、祖父金日成當年一樣,但如果北韓願意重新加入國際社會,隨時可以回心轉意。
這段專訪是在15日預錄,而在訪談結束後不久,就發生波士頓馬拉松炸彈攻擊事件。
金價跌3效應 漸發酵
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8, 2013 06:00 AM | 424 次 | 0 | 1 | |
金價近日大跌可能引發三個效應,由於金價下跌代表通膨預期趨緩,各國央行更有理由追求貨幣寬鬆,美元的避險魅力攀升,此外,印度也可望縮小經常帳逆差,有利增添降息空間。
分析師認為,金價下跌,代表投資人對通膨的預期趨於和緩,加上成長之路崎嶇不平,都讓央行有更多正當理由追求寬鬆貨幣。
曾為英國財政部官員的VTB資本公司全球總經分析師麥金儂說:「市場原先擔心QE代表通膨,從美國、英國到日本推出QE ,但全球經濟仍比三、四個月前籠罩更多不確定性。如今,無論是薪資還是消費者物價指數,整體而言依然受到抑制。」
黃金從2011年8月的高點迄今已下跌27%,從近日數據顯示美國和中國成長均不如預期,全球通膨壓力只會繼續消退,進一步削弱黃金的避險魅力,相較之下,原本被視為最受通膨威脅的美元,可能因避險魅力提升而受惠。
金價下跌還有助印度縮小經常帳逆差。根據印度央行,去年第四季經常帳逆差高達326億美元,超過三分之二來自民眾購買黃金,巴克萊銀行估計,由於今年來金價下跌18%,本財政年度(2014年3月底止)進口成本可望大減將近70億美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