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4 29《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更多中國資訊請瀏覽《共產中國》網站:http://redchina.ning.com

 

中國銀彈砸《華郵》;江丙坤倡央視落地解決台媒;惑源是總統;不能這樣對待女人;香港本土意識爭話語權;安倍登坦克

 

中國搞宣傳 銀彈砸《華郵》

編排像新聞 被酸如陸官媒

台灣蘋果日報

 

20130429 

《華郵》日前刊登中國呼籲區域和平的新聞,右上角小字標註「付費增刊」(紅框處)。翻攝網路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經濟陷困境,成為中國政府宣傳的好時機。中國政府頻頻砸大錢在《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美國主流媒體刊登宣傳廣告,版面編排、字體和真正的新聞報導雷同,足以亂真,南韓媒體感嘆:「即使是知名報社,為了生存下去也只能賺中國的錢。」

南韓《朝鮮日報》指出,《華郵》本月10日詳盡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海南博鰲論壇,強調習說:「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還配上他揮手致意的照片。

美國主流媒體出現這樣的新聞,彷彿突然變成中國官媒,讓人難以置信。但仔細一瞧,會發現這並非真正新聞,而是宣傳廣告。

角落註明付費廣告

《朝鮮日報》說若沒看到報紙右上角「向《華郵》付費的增刊 」(A paid supplement to The Washington Post)字樣,一定會被騙到,因編輯方式、字體大小和照片排版都和《華郵》真正的新聞完全一致。

一直對中國帶有批判色彩的美國財經報紙《華爾街日報》,近日也出現類似報導。該報本月8日第14版上方出現一則標題為《中國將堅決反腐》的新聞,標題下方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大幅照片,編輯、照片排版都和《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完全相同,在角落裡用小字寫著「收費廣告」(Paid Advertisement)。

「為生存只能賺錢」

《朝鮮日報》說,中國政府的宣傳廣告在《華郵》被命名為「中國觀察」(China Watch),從過去偶爾刊登,到去年開始成為固定版面,被不少美國的亞洲問題專家視為「有宣傳意圖」。報導指出,理由很簡單,因為美國飽受經濟困難,「即使是知名報社,為了生存下去也只能賺中國的錢」。

央視分台陣容浩大

除了報紙,電視台也是中國海外宣傳的重要手段之一。去年26開始營運的央視美洲分台(CCTV America),網羅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英國廣播公司(BBC)、彭博電視台等許多知名媒體人加入,員工200多人,陣容浩大。該台總部刻意避開華府市中心,而選在郊區,據傳是為了避開美國情報機構的耳目。

中國媒體進軍海外案例

2012/12:英文官媒《中國日報》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發行《中國日報-非洲週刊》(China Daily-Africa Weekly),是中國在非洲發行的首份英文報紙。

2012/02:中央電視台在美國華府開設中央電視台美洲分台(CCTV America),是第二個海外分台。

2007/10:官媒《人民日報》在奧地利、匈牙利等地相繼發行中文周刊,隨附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行。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林保華按:僅從這一點來看,他在擔任海基會期間,不知出賣了台灣多少政經利益。馬英九就是重用這樣的人。)

 

「解決媒體亂象」江丙坤竟倡央視來台落地

20130429    台蘋

 

江丙坤建議讓鳳凰衛視、央視在台播出。趙元彬攝

【徐珮君╱台北報導】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昨參加辜汪會談二十周年紀念座談時表示,他曾向馬英九總統提議,台灣的媒體亂象不能用立法改善,可考慮讓鳳凰電視(香港鳳凰衛視)、央視(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國際新聞「落地(在台播出)」,「寧可讓大家看國際新聞,不要看八卦新聞!」

 

「嚇得說不出話」

江丙坤此說立即在網路引發熱議,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總召林飛帆在臉書直言:「嚇得說不出話!」記協會長陳曉宜質疑,覺得台灣媒體品質不好,應是鼓勵多做國際新聞或質的新聞,和中國媒體是否「落地」無關,若要中國媒體「落地」,基於對等,也應要求台灣新聞媒體可以過去。

不願具名的民視高層痛批,江丙坤說法很荒謬,鳳凰或央視是中國喉舌,他們的國際新聞可能量很多,但都是基於中國的觀點和利益來報導,「難道要被中國洗腦、宣傳嗎?」TVBS、三立電視台則不願評論。

 

學者:邏輯不通

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說,台灣看得到CNN、BBC等國際新聞頻道,為了國際新聞就讓境外媒體「落地」的邏輯說不通。

據了解,鳳凰衛視總部設在香港,二○○○年起爭取在台播出,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還曾來台拜會主管機關,政府考量其節目親中,至今未核准。

 

 

編輯室公約少了什麼(徐元春)

20130429    台蘋

在壹傳媒交易破局後,《蘋果日報》的勞資雙方簽訂了編輯室公約。這份總共6章、35條的文件,基本上要求資方不得操作置入性行銷等偽裝報導、不得干預編輯部新聞專業與自主空間,同時規範勞資雙方共同維護公正客觀的立場,不受黨派、商業或利益團體左右。這份公約最主要的精神,在於阻止媒體壞老闆做壞事。但好像只要考試不作弊就是模範生,我們對台灣媒體的要求就只有這樣嗎?

這份編輯室公約規範了報老闆,但對記者自身規範卻明顯不足。壞記者收錢寫新聞的情況從沒斷過,好記者為了搶新聞,也會做錯事,更多的是,記者因為無心或無知,而誤踩新聞紅線。

一個媒體工作者,每天出門到新聞現場,除了不收取不當利益的最低標準外,還有許多新聞處理準則需要遵守。

 

記者也應高度自律

缺乏這些自律規範,新聞獨立自主權可能會被濫用、甚至無限上綱。例如為搶新聞危及當事人安危、甚至人不在現場而隔空虛擬新聞等。媒體工作者在約束報老闆行為的同時,恐怕也要認真用一套嚴格標準來規範自己。

1936年就交付信託的英國《衛報》,是許多媒體人心目中的夢幻媒體,它標榜獨立辦報的精神,到今天都還是兼具影響力與使命感的「質報」。《衛報》有一份長達十數頁的編輯室公約,他們把教科書的新聞報導理念,化為白紙黑字來遵守,讓人看了恍然大悟,原來《衛報》之所以是《衛報》,不是憑空而來的。這份公約從新聞來源的取得、不具名新聞的處理、他人資訊的引述,到記者能否收取外界報償,都有清楚的界線。它明白要求,不能報導自殺細節;除非關乎公眾利益,否則不能侵犯個人隱私。它嚴禁花錢買新聞,也不允許記者和罪犯及其相關人士有金錢往來。他們甚至要求記者不能對沒有監護人同意的16歲以下、跟新聞利害相關的孩童進行採訪或拍照;也不能在沒有得到學校同意下,進入校園採訪學生;在報導兒童新聞時,還得顧慮他們長大後,不會因相關報導而受傷害或感到難堪。

這些高度自律、尊重人權、遵守道德高標準的一條條戒律,是新聞人必需時時刻刻謹記在心的準則。台灣的媒體工作者,在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中,經歷了一波波的媒體生態變革,有其貢獻,但也有令社會大眾失望、反感的習性與行徑。《衛報》的編輯室公約,或許是希望自我提升的台灣媒體思考的方向。

 

作者為資深媒體工作者

 

 

辣蘋果:惑源是總統(余艾苔)

20130429    台蘋

馬英九總統日前參加TVBS《奮起台灣》紀錄片首映,有感而發在臉書po文談論台灣的競爭力,他指台灣公共工程效率、國人英語能力、貿易自由化程度仍落後其他國家,媒體形容馬總統有三惑。看了馬總統的三惑,老實講,民眾也有一堆惑,惑源都是馬總統。

 

簽FTA沒著落

馬總統不是剛剛就任總統,而是上任五年了,如果台灣公共工程效率真的落後,應該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應該把行政院長、工程會等相關部會首長找來談一談、罵一罵才對啊!至少嚴格督促絕對不能貪污。提高公共工程效率的令箭都在總統和閣揆手裡,做不好,是誰的問題?

至於貿易自由化程度,馬總統感嘆過去十年,韓國和其他國家簽FTA(自由貿易協定)遠遠超過台灣。馬總統三年前曾發豪語說,兩岸簽署ECFA後,將有助於我們與其他國家簽署FTA,請問馬總統,成效何在?到底是自欺欺人,還是老共從未鬆手?抑或是台灣向老共必須腰彎得更低才能換取利益?

 

問題出在施政差

馬總統掌握國家機器,台灣競爭力操在政府手裡,競爭力不如人,鐵定是政府施政能力出問題,如果連這一點都想不通,想要提升競爭力?難啊!

 

 

〈星期專論〉在黑暗之處點燃亮光

◎王美琇

 

達利是犯罪心理學家,專門研究大企業內部的人如何變得腐敗墮落。他指出,大規模的貪腐和大規模的犯罪,都需要很多的參與者和旁觀者,更需要大多數的人在工作上集體失去了道德感。

 

他舉一個例,如果沒有幾百萬人同時喪失道德感,就不會發生納粹對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悲劇。達利說:「在巨大的壓力下,你可能還是會看到一些線索和懷疑,但是如果你身在一個普遍盲目的環境中,你便開始視而不見,對周遭的不義視而不見,對自己視而不見,對那個良善的自己視而不見。」(註)

 

台灣危機正逐步加深

 

這位犯罪心理學家的話讓我想起台灣目前的種種亂象,例如司法體系的崩壞。由於體系中的多數人對司法人員的「違法濫權」視而不見、對政治黑手介入司法視而不見、對自己成為政治打手視而不見,甚至相互包庇掩護。還有更多人認為自己是旁觀者,只是被動目擊一樁無力阻止的犯罪,結果就導致整個司法體制的崩壞,最終失去人民的信賴。

 

還有馬團隊從南到北的貪腐連環爆,從林益世、卓伯仲、李朝卿到賴素如等,其實不是偶發事件,這是幾十年來台灣最大貪腐集團─中國國民黨「重返江湖」而已。這種大規模的貪腐,不僅是結構性貪腐,更是習慣性貪腐,這絕不是少數人可以為之,而是長期以來很多的參與者和旁觀者才能使然。

 

不過更令人擔憂的是,馬總統領導的國家方向完全錯誤,他的過度傾中和治國無能,已經讓許多問題如同一顆顆隱形炸彈,不定時地在台灣各地引爆,不斷加深台灣的國家危機和社會危機。

 

馬上任至今,高階退休將領前仆後繼投共,共諜案頻傳怵目驚心,陸委會又急著推出「兩岸互設辦事處」法案企圖闖關立院,要讓中共順利入台紮營屯兵,國安破洞已愈來愈大。中國爆發禽流感H7N9,返鄉台商爆發感染首例,而陸客來台頻增,已引發傳染疾病可能蔓延的高度風險。台灣媒體「自動染紅」或可能被中國紅頂台商「買斷」,更讓我們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蒙上陰影。

 

甚至,馬總統為了挽救低迷的民調和轉移新聞焦點,將陳前總統粗暴移監,引起社會更大的對立衝突。他難道不知道,仇恨只會引來更多的仇恨,一如暴力將帶來更多的暴力?

 

從民生健康危機、核安危機、社會危機到國安危機,這一切每天都發生在我們的周遭,很多人視而不見,馬政府視而不見,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們也視而不見。這是一種旁觀者的共業,更是集體失去道德感的墮落。

 

雷曼兄弟大企業的崩潰,絕對不是少數幾個壞人可以造就,而是幾千名旁觀者的共業和集體良知的失落。

 

台灣的國家危機就這樣慢慢形成,直到有一天引爆為止,甚至,直到這個國家崩潰滅亡為止。

 

揭露真相將帶來改變

 

我們只能靜靜地等待死亡嗎?我想未必。畢竟台灣社會是歷經民主淬鍊的有機體,許多優秀進步的公民和記者,不斷扮演著「揭弊者」的角色,讓真相攤開在陽光下接受全民的檢驗。他們正努力遏阻這個國家的傾頹,然而我認為,全民的覺醒恐怕更為重要。

 

美國記者布魯克說:「我們必須不斷地公開討論重要的公共議題。社會大眾必須了解,如果媒體只被視為商業行為,如果大家只看八卦新聞,那麼就不能期待政府清廉或負責。每個人都應該要參與、監督並留心政府的所作所為,並且在他們失信時群起攻之。但是,如果大家只愛看八卦,那麼就必須接受腐敗的政府。如果你不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你就沒有資格抱怨。重點是,你是把自己當作小孩和受害者,還是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有能力改變的成人。」(註)

 

就像ProPublica和維基解密(Wikileaks)這種新興媒體的興起,就是在對抗調查報導的式微。ProPublica曾獲得國際無數重要新聞報導傑出獎,他們說,希望新聞能夠揭露強者對弱者的剝削,以及那些擁有權力的人如何濫用大眾的信任為非作歹。

 

我們應該感謝壹週刊幾位優秀的資深記者,因為他們鍥而不捨的努力揭弊,才讓許多政府和政客臭不可聞的骯髒事曝光,接受全民的檢驗。不過,這似乎也透露出新聞界的危機:多數台灣媒體已經失去了調查報導和監督政府的功能,這是民主社會的一大警訊。

 

只有當真相不斷被揭露,而不是被忽視時,改變才會發生。也就是,當這個社會的公民和媒體不間斷地扮演「揭弊者」的角色,我們才有機會讓這個社會免於災難或腐化。這就是民主社會的免疫系統。

 

採取行動 點燃亮光

 

也許有人會問:我只是龐大犯罪集團中的一個小螺絲釘,能夠做些什麼呢?如果我們對於周遭的不義繼續視而不見,對內在良善的自己視而不見,那麼就等著更大的災難發生吧。然而,如果我們採取行動,即使只是扮演一個「揭弊者」或真相的傳遞者、公民行動者,我們都可能阻止一場可以預見的大災難。

 

當你開始行動,改變就會發生。核四問題你可以盡一點力量。其他隱而未爆的炸彈處處都是,你也可以盡一點力量。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一己之力非常重要,你的所作所為可能將改變台灣的未來和子孫的命運。

 

我寫作、我行動,只是為了在黑暗之處點燃一點亮光。我相信你也可以。如果你和我一樣,都不願意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台灣逐步走向滅亡或沉淪下去,或許,你也可以在某個黑暗之處點燃亮光。你可以改變一個人,也可能改變一群人,甚至拯救成千上萬的人。

 

在黑暗之處點燃亮光。採取行動吧!趁一切還來得及之前。

 

(作者王美琇為專欄作家)

 

(註:參見WILFUL BLINDNESS,中譯:大難時代 

自由時報   2013.4.28

 

 

〈李筱峰專欄〉送別郭芝苑先生

 

今天(二十八日)是音樂大師郭芝苑先生出殯的日子,我很遺憾不能參加他的喪禮,忍不住無限懷念!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和大師見面的光景。那是十一年前(二○○二年)的夏天,我應台灣教師聯盟之邀,擔任教師研習營的講師,講題是「從戰後廿年的台灣歌謠看台灣的政經與社會」。演講一開始,我就發現講桌正前面第一個位子,坐著一位清瘦慈顏的老先生,正聚精會神地聆聽。在長達兩小時的課上,他勤寫筆記,時而頻頻點頭。我感覺他很面熟,卻想不起他是誰。下課後,老先生立刻走向我來,和藹可親地誇讚我演講的內容,並表示他對我的解釋非常同感。我正在尷尬叫不出他的大名時,在旁的李川信老師正好幫我解困介紹說:「這位是郭芝苑老師。」如雷貫耳的大名,讓我既愧疚又感動。愧疚的是,大師在座,我卻沒有認出來,還班門弄斧;感動的是,堂堂一位國寶級的作曲家,在後生晚輩的課堂上竟然如此虛懷若谷,還對晚輩鼓勵有加。如此長者風範,我至今回想起來,依然銘感在心。相對於目前那般「只知選舉,不知有他」的政客,真難以道里計。

 

自從那次和大師相會後,郭芝苑老師經常寄他的作品和相關資訊給我,我認得出每一封郵件都是他親筆書寫的。我感受出這是他對一位靈犀相通的後生晚輩的疼惜。

 

聲樂家阮文池曾經讚譽說,郭芝苑是台灣一百年音樂史裡,繼江文也之後,在作品數量上、種類、品質水準比較完整,且具現代性作曲家的第一人。我是音樂專業的門外漢,不過想起郭大師曾經在給我的信上款款在意告訴我,他已將他的管弦樂大進行曲《大台北》改為《台灣頌》,我深切感受到他對台灣的深情摯愛。那是任何藝術家、思想家、學者能否成就其偉大志業的要素—對土地的認同與熱愛。

 

郭大師急著對後生晚輩的我,表達他這份與我相同的台灣愛,我知道因為他內心有著「失聲」多時的無奈與苦楚。誠如他自己說過的:「受日本教育的我們這一代,不但是戰爭受害者『戰中派』,而戰後在台灣受著特種環境之下變成『失聲一代』。在國民政府統治下,我不適應他們的官僚文化,及他們的習慣、氣質與我格格不入,因此變成一位陌生人。沒有地位就失去公共關係,致使作品發表的機會少之又少,而冷淡的演出也不能說出自己的理念而變成失聲的一代。」幸好,郭大師這樣說:「民進黨首先推動民主改革,又李登輝總統實行民主政治、本土化政策而台灣文化抬頭,因此我才有機會受一群誠實的演奏團體,及演奏家能發表很多作品而受到音樂界實際的肯定。」然而郭大師又忍不住感嘆:「從今更能創作屬於自己風格的手法之時,光陰無情,我已經達到高齡,無法實現理想,而深感我們這一代拓荒者的悲劇。」(詳見《在野的紅薔薇》)

 

大師已離去,台灣的悲劇還會來嗎?老師,我含淚送你,祈福民主台灣!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自由時報 2013.4.28

 

 

台灣出現H7N9禽流感恐慌!/文﹕南方朔

 

【明報專訊】最近這一波H7N9禽流感疫情,全大陸截至周六已發現確診病例120例,其中死亡24人。病例分佈為北京1例、上海33例、江蘇27例、浙江45例、安徽4例、河南4例、山東1例、江西2例、湖南2例、福建1例。這些確診病例,男女比約為21,若以年齡來分,50歲以上中老年人佔74%,其中60歲以上老年男性死亡率最高,達到20%

 

H7N9禽流感目前的死亡人數尚不太多,主因是它的傳染散佈仍是禽傳人和局限性的人傳人,因而病例及死亡人數尚低。問題是,病毒的分子構造簡單,突變容易,一旦突變後與人的細胞接受器可以結合,並在人體細胞複製,就會增加人傳人的可能。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為首的陸港科學家最近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刺針》上發表的論文,她指出H7N9的病毒基因像個旋轉樓梯,其中有4個台階及定位是關鍵,目前3個台階已發生變化,第4個台階一旦移位,播毒風險便大增。這也就是說H7N9病毒的可能突變,已到了關鍵的危險期。

 

而這波H7N9所造成的流行疫病,並不只限於中國大陸而已。近年來由於台海兩岸人的來往頻繁,疫病的傳佈當然也加快加大。有一個在江蘇蘇州工作的台商,49經上海返台,412出現發燒等徵狀,416發高燒住院,420日病情加劇,出現呼吸衰竭,轉送到某大醫學中心,424終於確認他是H7N9患者。這起患者的案例,已使台灣成了繼中國大陸後,第二個有確證病例的地方。

 

台灣以前和所有國家相同,對病毒造成的疫病都極為陌生,但經過2003SARS「非典」的洗禮,已對病毒造成的疫病特別焦慮恐慌。因為病毒疫病一旦可以人傳人,而且是透過空氣傳染,必然使人的活動大量減少。SARS流行期間,中國大陸及台港等地,人們都活動銳減,市面一片蕭條。這波H7N9會不會重演SARS時的經驗,端視H7N9的病毒會不會突變到人傳人的程度。一旦病毒可以有效的人傳人,集體性的恐慌必然出現!

 

因此,這次H7N9禽流感,台灣於424確證了第一個病例,對台灣可謂相當震驚﹕

 

(一)目前它雖然仍主要是禽傳人,並未正式的人傳人,但病毒基因的可能突變,已成了人們共同的焦慮,所以從425起,台北的地鐵和公共場所戴口罩的人群突然變多了,在觀光客來台灣,看到那麼多人戴口罩,還以為台灣已成了疫區。

 

(二)目前兩岸人員來往頻繁,長住大陸的台灣人約有85萬人,而兩岸一年來往的人口亦多達七八百萬,這些人口在H7N9這種病毒上,都等於是「風險人口」,自從大陸疫情擴大後,台灣至大陸旅遊的人口已減少了四成左右,大陸「五一」長假到台灣自由行的旅客也比以前減少。這顯示出H7N9雖然尚未人傳人,但焦慮及恐慌的效果已初步顯現。

 

(三)目前H7N9台灣已出現第一起確診病例,這個病例入境時也在機場量過體溫,這顯示出機場量體溫把關這個最簡單的方法已達不到受制疫情之目的,因此已有專家表示,由於病毒的潛伏期很長,多達1個星期,在潛伏期其實很難有徵狀來研判,因此估計在可見的未來,台灣若有出現新病例,當不是意外,從最壞的情來研判,台灣必須要在病毒突變前及早作好防疫的準備。但最近這兩天,台灣卻發生兩起案例,顯示出台灣的政府在防疫上的草率

 

提早禁現宰活禽 突顯防疫草率

 

第一個案例乃是包括中國大陸都已規定在疫區禁止傳統市場現宰活禽,台灣原先規定是到617才實施,424由於有了第一個病例,台灣的農委會臨時緊急宣布,傳統市場禁宰活禽政策要提前到517實施,避免病毒透過市場而散佈。問題是,農委會才一宣布,台北市和台中市政府立即唱反調,原因就是目前的家禽仍多用現宰。現宰容易保鮮,生意比較好做,用電宰的成本就會增加一成。而且賣已宰殺的家禽,容易腐壞,攤販必須要有冷藏設備,增加商人成本。因此台北市和台中市政府認為應有配套措施,不能草率實施。H7N9禽流感發生以來,買賣雞鴨的數量已經大減,生意已難做,現在又要傳統市場不准現宰,要他們添購冷藏設備,只能賣雞鴨屠體,攤商的配合度自然不高。現在為了防疫規定傳統市場不准現宰,這顯然需要有配套措施,但台灣的農委會卻沒有配套措施,難怪被人抵制了。

 

另外一起案例,則是現在正在H7N9禽流感的風頭上,台灣卻發布了一項奇怪的人事任命案,農委會的防疫檢疫局長由農委會的國際處長張淑賢升任。台灣原來有防檢局長許天來,但他去年3月因為隱匿H5N2禽流感疫情被揭發,因而下台,局長懸缺一年多,現在因為H7N9才補上。只是張淑賢乃是台大農化所碩士,後來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深造,獲博士學位,但她的學術專長是土壤化學,這種禽流感完全不相干。找一個土壤化學專家來管禽流感,真是太離譜。怪不得這個人事任命案一宣布,不但疫病界嘩然,一般人民也覺得荒唐。由於輿論嘩然,這起人事案的交接遂拖到53。由這起人事的風波,可見台灣政府在H7N9禽流感問題上的確已荒腔走板,亂成一團!

 

因此,H7N9禽流感肆虐,台灣的防疫上的確問題重重。10年前SARS「非典」橫行,台灣在處理上即相當讓人不能滿意,死亡人數也高達37,當年造成的恐慌,經濟影響也達1600億台幣。但願這次H7N9,不要讓歷史重演!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台電3副總 自肥獎金50

右手批准左手領錢「吃相太難看」

20130429   台蘋

 

台電一再發生副總批核獎金給自己的不當情事,前副總蔡文魁(左)、徐懷瓊(右)遭罰。資料照片

【吳家翔、張勵德╱台北報導】監察院去年底以台電發放燃煤快裝快卸獎金標準逾二十年未曾檢討,糾正台電,監委調查時發現案外案,原來台電副總經理竟名列核發獎金名單內,再由台電副總親自批核,等於右手批准獎金,左手放進自己口袋,形同自肥,違《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要求台電追回獎金,監院廉政委員會決定開罰,三名前、現任副總每人遭罰三十四萬元。

 

 

台電副總支領快裝卸獎金金額

根據台電上述獎金處理要點,台電為降低進口燃煤購運成本,對卸煤作業直接有關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獎勵,但監委趙昌平與程仁宏調查發現,從二○○六到二○一○年間,一再發生台電副總批核獎金給自己的不當情事。

 

罰款竟比獎金高

其中,蔡文魁從二○○六年調升為主管燃料的副總經理,直到二○一○年底調離,共領三十六萬元的快裝卸獎金;徐懷瓊二○○八年七月掌管發電處,至二○一○年共領取十萬九千餘元;現任副總費昌仁領取二○一○年五月至該年底期間約三萬四千餘元。三人共領走五十多萬元,遭監院廉政委員會認定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定。

監委指出,根據規定,原本應處一百萬元至五百萬元罰鍰,但考量三人循往例辦理且不知相關法規規定,從輕處置,從百萬元罰鍰減為三分之一,罰款三十四萬元。

 

一人退回免裁罰

至於另一名現任副總林宏遠,因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接任副總,二○一一年才到職,雖當年僅十天就核發五千元,但他去年七月主動退回,逃過被裁罰一劫。

趙昌平指出,類似案例可能存在各部會,這是很好的利衝迴避案例,至少給相關公務人員一個警示作用,相關獎金領取應導向法制。

程仁宏表示,從這項案例可提醒,按照往例未必都是對的,希望藉此例通盤檢討額外獎金發放,避免可能違反相關法規,甚至「罰款比獎金來得高。」

 

高階主管不得領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教授廖義銘批評,該案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台電內部竟沒有財務監管機制,沒人發現相關問題,台電董事會也沒負起監控機制,「實在不知是幹什麼吃的?」民眾翁先生諷:「吃相太難看了。」

台電副總李鴻洲回應表示,去年收到監察院糾正文後已經主動檢討,上周五董事會已通過,未來總管理處處長、副總級高階主管不得領取,現場作業人員領取額度也下調,每年估可省兩千萬元;至於三名前、現任副總遭罰,尚未收到公文,無法回應。

 

 

徐才厚「露面」破受查傳言

國防部網站發文 提去年作序舊事

 

【明報專訊】《解放軍報》前日發表國防大學少將李升泉的評論文章,提及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為國防大學校長王喜斌上將所著的《從這裏走上戰場》(軍報原文誤為《從這裏走向戰場》)作序,是徐才厚被傳受查之後首次有消息流出。由於該書著於去年8月,這篇評論文章卻在此時發表,為徐才厚「闢謠」的意味濃厚。

 

傳涉谷俊生案 缺席兩會

 

李升泉是國防大學軍隊建設與軍隊政治工作教研部主任,文章原題為《戰爭與和平辯證法的時代解讀》,刊登於427《解放軍報》第8版,中國軍網及國防部網站隨即轉載。國防部網站並特意將網頁標題改為「徐才厚為王喜斌專著《從這裏走向戰場》作序」,還加上「編者按」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上將為國防大學校長王喜斌上將專著《從這裏走向戰場》作序並給予高度讚揚。今天中國軍網發表國防大學李升泉少將撰寫的評論文章,對徐才厚《序言》及該書作進一步解讀」。

 

徐才厚在序言中指出,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不斷拓展,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關鍵時期,「強軍之道,人才為本」。文章又稱讚此書是對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提出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強軍目標的深入思考,也是對「強國夢」和「強軍夢」兩者關係的權威解讀。

 

久沒公開露面 疑團未解

 

此前曾有傳言指出,徐才厚牽涉解放軍原後勤部副部長谷俊山腐敗案而受到調查,今年3月全國兩會時,徐才厚缺席全國人大開、閉幕大會,另一名軍委前副主席郭伯雄則在主席台上,當時有消息稱,徐才厚因「不便出席」兩會而「被請假」。而退休之後的郭伯雄在411還有到河南少林寺參觀,而徐的最後露面已是今年130的新春文藝晚會。

 

王喜斌的著作全名為《從這裏走上戰場﹕高級軍事任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早在去年8月由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相信徐才厚寫序是在更早之前,事隔8個月後再重提,「闢謠」意味更濃。儘管至今徐才厚未有正式露面,據《亞洲週刊》早前報道稱,因徐才厚曾任政治局委員,影響甚大,因此已經「冷處理」。互聯網上對事件的反應不一,有徐才厚的支持者形容消息是「及時雨」,但也有人認為有關徐才厚的傳言不會是空穴來風,此次「隱晦闢謠」說明徐暫時沒事,覺得中央反腐力度仍未夠。

明報記者

 

 

《小鬼頭上的女人》 記錄中共酷刑實況

勞教獄警牙刷捅女囚陰道

 

港蘋

 

■《小鬼頭上的女人》製作人杜斌。《蘋果》記者攝

講述遼寧馬三家女子勞教所實施酷刑詳情的紀錄片《小鬼頭上的女人》昨日在港首映。拍攝者、內地攝影師杜斌表示,紀錄片透過12位勞教所親歷者回憶,講述她們曾遭受的酷刑,包括電擊、懸空掛、綁死人床、牙刷捅陰道等,以事實戳穿遼寧當局指摘媒體造假的醜行。

紀錄片《小鬼頭上的女人》,長約100分鐘,紀錄了12位曾在馬三家女子勞教所勞教女士的口述,包括用陰道將證據帶出勞教所的村婦王桂蘭;在所裏每天都被女獄警毆打的上訪人員梅秋玉;被綁在死人床三個月、拉屎拉尿和吃東西都不讓下來的蓋鳳珍;被獄警用三把牙刷並起、刷毛向外插入陰道不停旋轉的年已60歲的信淑華;四肢被綁吊在兩張鐵架床上接受「懸空掛」酷刑的趙敏等。

被迫勞動 經血染濕褲

片中,那些受訪女士面對鏡頭講述自己遭受的種種酷刑時,無不悲傷欲絕,泣不成聲。其中,因上訪被關進去勞教的村婦劉華被迫在車間做工時來月經,但不能去廁所,經血順大腿流下,褲都濕了,下班時其他女犯擋住她的後身,怕被其他男人看到。而40多歲的趙敏,則比劃着自己在如何遭受「懸空掛」酷刑,被吊在兩張鐵架床之間,令人聽之毛髮倒豎。

根據她們的供述,馬三家女子勞教所對被囚人員的酷刑,包括強迫體力勞動、關小號、抻刑、十字吊、懸空掛、坐老虎凳、綁死人床、電擊乳房和生殖器官、牙刷插陰道等等,慘無人道,令人髮指。較之內地雜誌《Lens》(視覺)早前的報道,描述更加真切,更具震撼感。她們形容,從馬三家女子勞教所走出來,狀如從地獄出來一般,受盡折磨,只有一身傷痛和淚水。

中共刪除相關報道

北京出版的雜誌《Lens》本月初刊出調查報道「走出馬三家」,揭露馬三家女子勞教所對女囚犯施虐內幕,轟動海內外,連親北京的鳳凰衞視也做專題報道。遼寧當局初稱要「調查處理」,但未幾即公開否認實施酷刑,反指媒體造假。據悉,《Lens》率先披露馬三家女子勞教所酷刑內幕後,中共高層認為形象受損,下令內地媒體、網站刪除有關報道。杜斌發佈的紀錄片近日開始在YouTube公開播映,無疑將再次觸動當局神經。

《蘋果》記者

 

「不能這樣對待女人」

港蘋·

「就是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在21世紀的中國,還有這種慘無人道的酷刑!」紀錄片《小鬼頭上的女人》製作者杜斌昨對《蘋果》記者指,他選擇在香港公佈這部片子,是因為內地開始查禁有關報道。他說:「我的證件今天到期,今晚就要回內地,我已做好遇到麻煩的準備。」

維權報道刊《時代》

杜斌表示,他最早知道馬三家女子勞教所,是翻牆看境外網站得知的。去年11月,他遇到曾在勞教所被囚的上訪女士劉華,劉跟他講了自己在勞教所內的親歷,他遂決定用紀錄片方式,記載那些非人道的暴行。「應該告訴中國政府,不能這樣對待老百姓,更不能這樣對待女人!」

杜斌指,他在採訪時,架好攝像機,自己在旁戴耳機聽,盡量避免問受訪者遭酷刑的過程,以免勾起對方的傷痛,但仍有受訪者自爆痛楚。其中,受訪女子蓋鳳珍自述她遭獄警用牙撐子(子宮擴張器)插陰道折磨的過程,「聽她講到這些時,我當時感覺心臟像被人握住一樣難受,非常震撼!」

41歲的杜斌是山東人,曾任職官方《工人日報》,後因報道民間維權被當局除名,成為《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簽約攝影師。他拍攝眾多反映內地上訪和維權者的圖片報道,刊於《時代》周刊、《衞報》等外國媒體;其攝影作品集《寫出冤情》曾獲亞洲第14屆人權新聞獎「攝影特寫獎」。

《蘋果》記者

 

 

艾未未籲建勇氣社會

 

【明報專訊】內地異見藝術家艾未未近日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討論勇氣對挑戰者表達觀點和立場的重要性,呼籲建立「勇氣社會」。他回憶組織義工蒐集汶川地震死者姓名時,受到當局打壓,但也得到過當地官員的秘密幫助。

 

被禁離境的艾未未本周四將於在紐約舉行的「筆會世界之聲文學節」上通過網絡連線發表演說,題為「戰勝恐懼,建立中國勇氣社會」,部分內容昨日在《華盛頓郵報》刊登。艾未未提到中國的言論自由和人權遭鎮壓數十年,「當198964坦克開進天安門的時候,中國社會失去了所有意義上的公民勇氣。近年來,土地糾紛一直帶來成千上萬的群體衝突,但他們從未上升到公共意義的水平」。

 

憶官員暗助蒐罹難學生名單

 

他回憶,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組織志願者前往災區蒐集因豆腐渣工程罹難的學生名單,最少25人遭公安騷擾、逮捕、毆打和拘留達45次;他本人在次年到成都為譚作人作證時,同樣遭到拘留和毆打,但他們仍完成了5000多人的名單。他認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震中失去兒子的原北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馮翔,儘管在官方壓力下噤聲,但私下提供了當地大部分遇難學生資料,惟馮翔於一年之後不堪喪子之痛自殺。

 

艾未未說,當權者對挑戰者的鎮壓手段隨社會變遷,但所有形式都有同一個特點:禁止公共討論和直接對話。當衝突雙方的力量對比不平衡的時候就可看出一個人是否勇敢,而勇氣來自於表達自己的信仰和立場。

 

 

楊振武任人民日報總編輯

大陸新聞組北京2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8, 2013 06:00 AM | 592  | 0  | 2  |  | 東方網報導,中共中央日前決定,楊振武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不再擔任上海市委常委、委員和市委宣傳部部長職務。

據官方簡歷顯示,楊振武此前曾長期在人民日報社工作,從駐站記者逐級擢升,先後擔任人民日報社記者部主任、海外版總編輯、副總編輯等職,200911月調任上海宣傳部長,這次進京升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一職,當屬「回爐」官員,亦係人民日報內部成長起來的內容掌舵者。

 

此前曾有香港媒體報導,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蔡名照將回國新辦任主任一職,但未見任何官方任命消息。據公開資料顯示,蔡名照201211月赴任人民日報總編輯一職,此前長期在新華社系統任職,2001年起任職於國新辦至2012年。據各種綜合報導透露的信息,蔡名照的任命近日將公布。

 

據官方信息顯示,就在楊振武任命決定公布前,原國新辦副主任王仲偉任國務院副秘書長;錢小芊去職國新辦副主任。大公網報導,同一天在不同職位的宣傳系官員出現人事異動,之前也屬罕見,此輪集中人事調整顯示中共將著力宣傳領域,營造一個良好有序的輿論氛圍。

 

 

政庇成功 中國申請者最多

記者孟芳紐約報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8, 2013 06:10 AM | 7884  | 1  | 2  |  |

在華人社區,很多新移民通過申請政庇取得合法身分。根據國內安全部(DHS)新近公布的2012年統計數據,當年的政庇案件,從中國來的申請者依然排在首位,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強。報告顯示,去年政庇上訴成功的華人案件數量和占整體比率都有所提高。提出政庇申請最多的是加州,其次為佛州,紐約州排第三。

國內安全部數據顯示,2012年申請庇護成功的案件中,來自中國的人數最多,有1151人,占總和的34.4%,與前年比率持平,總體來看過去三年批准人數也呈上升趨勢,2012年比前年增加了1565人。而政治庇護申請人家屬的批准案件中,也屬華人最多,達到4959人,占38%,比前年多出1189人,占39.5%

 

國內安全部將庇護成功的案件按照程序分成直接向移民局政庇辦公室(Asylum Office)申請成功的「肯定」(affirmative)和面試失敗後、且無合法身分需要到移民法庭上庭的「辯護」(defensive)兩類。

 

數據顯示,2012年被批准的1151件華人案件中,有4768件由移民局政庇辦公室批准,占該辦公室所有批准案件的27.2%,數量比前年3901件有增加,比率則占總數的28.9%;另有5383件通過之後上庭的訴訟程序成功,占所有該類型被批准案件的44.9%,總件數和比率都比前年提高,前年上訴成功的有4700件。

 

從這兩類相加的總批准案件數量來看,發生「茉莉花革命」的埃及在2012年的政庇成功案件排在第二位,達到2882件,占9.8%,超過委內瑞拉和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依親的家屬庇護批准案,海地和尼泊爾的申請者列二、三位,分別為927902件。中國的政局雖然平穩,但由於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關係,中國移民可以用計畫生育的一胎化政策和宗教迫害等理由在美申請政治庇護,也因此非法移民潮不斷。

 

 

中國與美國防部 合推中文課程

編譯中心綜合2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8, 2013 06:00 AM | 772  | 0  | 1  |  |

中國政府與美國國防部雖然經常立場相左,但目前卻合作致力一項計畫,即在華盛頓州的幼稚園至高中的學校推動學習中文的課程。

bizjournals.com網站新聞報導,這項計畫至今已取得成效,雖然距離在2015年以前達成華盛頓州10%的學校教授中文的目標仍有一段差距。前華盛頓州長貴格爾(Christine Gregoire)在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06年訪問華盛頓州,曾訂下這項目標。

 

華盛頓州公立學校兩項贊助中文研究的主要課程,分別為國防部國家安全語言方案的「星談」(StarTalk)計畫,以及主要由北京「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贊助的華盛頓州孔子學院。

 

監督華盛頓州世界語文教育的米契兒‧歐基(Michele Aoki)表示,華盛頓州是全美唯一的州,擁有遍及全州與公校合作的孔子學院。

 

歐基指出:「由中國政府與美國國防部共同贊助,並互相支援促進學習中文的目標,非常有趣。而我們的國防部和中國當局都希望美國民眾對中國更加了解。」

 

華盛頓州目前已有50所公立學校提供中文學習的課程,在2004年僅有七所學校。而九年級至12年級學習中文的人數已多達3256人。有一些幼稚園也開設中文課程,甚至連數學課程和測驗亦使用中文。

 

西雅圖Becon Hill小學的校長艾拉馬基(Kelly Aramaki)說:「這些幼稚園從第一天開學即全部使用中文。」

 

針對這波學習中文的熱潮,許多人士指出,在中國不斷崛起之際,學習中文將攸關兒童的前途,以及華盛頓州的前景。華盛頓州Highline 學區總監波伊德(John Boyd)指出,「中國擁有龐大的經濟力」,而中文將成為主要的語言之一。

 

 

教部砍補助 海外台教中心紛熄燈

 

印度台灣華語教育中心今年度經費被教育部大砍四十三%,六名台灣籍華語教師已四個月領不到薪水。(圖為承辦單位清大全球事務處提供)

越南三所台教中心 暫停運作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馬總統多次宣示要大力推廣「正體字」,但教育部今年卻大砍海外台灣教育中心補助經費,讓承辦的各大專院校一籌莫展,越南三所台教中心已暫停運作,印度則有六名台灣華語老師被欠薪四個多月,至今還領不到薪水。

 

印度六台灣老師 欠薪四個月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長蕭新煌對此表示,中國在全球設立三百五十八個孔子學院,每年投入經費超過十二億人民幣,取得華語發言權;越南、印度是少數對中國存有戒心、不允許孔子學院進駐的國家,「戰場已經擺在那裡」,台灣居然還自砍經費,嚴重缺乏戰略眼光。

 

教育部去年修改補助辦法,要求在海外承辦台教中心的大專院校須自付五十%經費,不少學校因此打退堂鼓,越南三所台教中心已在農曆年後陸續停止運作,讓越方批評台灣「缺乏道義」。

 

而在印度承辦台教中心的清華大學也證實,教育部今年大砍補助經費,從去年的一千零五十萬元縮水為六百萬元,且迄今尚未入帳,六名台灣教師苦等不到薪水,已被欠薪四個月。

 

清大全球事務長王偉中無奈表示,教育部最近才核准本年度補助經費,等程序走完,台灣老師領到薪水可能都已經五、六月了;原定在印度兩所大學增設台教中心的計畫已暫時喊停。他說,有幾位老師都已經被欠薪了,還自掏腰包聘請助理,讓他感到「對不起他們」。

 

印度金德爾大學台教中心主任董佩辰說明,學校行政部門不是人人都能講英語,且印度治安不佳,女性獨自在外辦事相當不安全,僱用印籍助理有其必要,但計畫辦公室四月起不再支付聘僱助理的費用,她和另一位老師只好自掏腰包聘請工讀生。

 

董佩辰說,台教中心在印度耕耘兩年多,樹立口碑,今年四月還幫印度軍方上三星期華語課程,未來不排除長期合作,希望有更多台灣老師前往印度,沒想到政府卻刪減經費,真的很可惜。

 

爭華語發言權 台灣自廢武功

 

據了解,印度已將中文列入中學外語課程,華語教師需求龐大,中國態度積極,但印度傾向與台灣合作。

 

投入中研院孔子學院研究計畫的蕭新煌受訪表示,中國把孔子學院當成外交戰場延伸,絕不放過任何機會,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將成立長春藤盟校第一家孔子學院,台灣實在不該自廢武功,政府應有戰略眼光。

自由時報

 

 

司馬觀點:中印以帳篷對峙(江春男)

20130429    台蘋

415印度宣稱中國士兵入侵印度並搭起帳篷,印度軍方隨即也在附近搭帳篷,兩軍相隔僅僅數百公尺,印度電視台播出「帳篷對峙」畫面,印度媒體大幅報導此事,重提1962年中國入侵的教訓。

 

邊界問題遲未解

印度總理辛格對此淡然處理,認為這種小衝突,不會破壞雙方合作互惠的大局,但是最大報紙《印度時坦時報》提醒政府處理入侵問題要軟中帶硬,在天鵝絨手套裡藏著鐵拳,不要當軟腳蝦,讓北京得寸進尺。

中印邊界長達12000公里,絕大部分是人跡罕見的山峰峽谷。東段與南藏接壤的地段狀况很多,這裏是1962年邊界戰爭的古戰場,雖然畫有實際控制線,邊防部隊有時很友善,互相祝賀對方的節慶日,但也常發生像帳篷對峙這類小衝突,幸而,自1962年以來,雙方未真正開槍打死人。

不過,中國與周邊10個國家都解決邊界糾紛,只有對印度邊界好整以暇,談了十多年,仍然處於僵局,印度媒體和國安系統對中國戰略野心深表疑懼,認為中國以拖待變,導致邊界問題無法解決。

中國在青藏高原上居高臨下,鐵公路都可到達印度邊界,又有遠程飛彈基地,軍事戰略各方面佔盡優勢。但印度有備無患,近年來增派10萬大軍部署邊境地區,此外,十分重視在空氣稀薄地區的特種作戰訓練,包括高海拔突擊隊訓練學校,以及反叛亂和叢林戰技,其訓練品質獨步全球,美俄和20多國派人來此受訓。

 

兩方都有大國夢

中印糾紛不斷,吵吵和和,有時擧行聯合軍演,雙方也大談信心建立機制。但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夢,印度也有做不完的大國夢。帳篷對峙好像小孩吵架,但是雙方在邊界不斷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傳疆兩維穩員 遭維族人砍死

大陸新聞組北京2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8, 2013 06:00 AM | 998  | 0  | 3  |  | 23日新疆喀什巴楚縣造成21人死亡的恐襲事件後,和田地區英阿瓦提鄉25日亦發生同類血案,傳兩名維穩人員與維族人發生衝突後,身中多刀被殺身亡。消息指當地派駐大量武裝人員加強警戒,但官方尚未證實事件。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新疆和田地區英阿瓦提鄉25日再發生暴力衝突事件,維穩人員於當地進行清查行動時,與維族人發生衝突,兩名維穩人員身中多刀死亡,三輛車被燒毀。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及「維吾爾在線」網站均分別證實消息。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表示,未清楚事件中有否維族人死傷,案件仍在調查階段,具體原因有待證實。迪里夏提指中國已加強和田地區的警戒,當地派駐大批武裝人員,由喀什到和田的國道,到處都可以看見軍車的頻繁往來。

 

兩名死者的身分,網上流傳不同說法,有網民指被殺的是警察,並非維穩人員。官方尚未證實事件,但有當地的賓館職員指,進入該區檢查變嚴,警察巡邏數目亦突然增多。

 

 

向華中擴散 H7N9差一步就人傳人了

大陸新聞組北京2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8, 2013 06:10 AM | 4028  | 0  | 2  |  | H7N9禽流感正向中國華中地區擴散。湖南省衛生廳27日宣布,該省當天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這也是中國第十個省市出現人感染H7N9。截至27日下午7時,中國共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121人,其中死亡23人。

與此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計委傳染病重點研究室主任李蘭娟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人感染H7N9病毒感染源已經確認為雞等家禽,而讓人最為關注與擔憂的「人傳人」懸念也有了端倪:病毒的基因如一部旋轉樓梯,目前已發現其中三個「台階」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假如再有一個「台階」移位,就會破壞「樓梯」的穩定性,那麼這個病毒就會導致「人傳人」了。

 

湖南省衛生廳下午6時發布,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為64歲管姓女患者,邵陽市雙清區人。管姓患者於14日無明顯誘因出現乏力、發燒,體溫攝氏3839度。25日上午,邵陽市疾控中心檢測結果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當天晚上10時省疾控中心覆核結果陽性,27日經中國疾控中心檢測,確認管姓患者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

 

湖南省衛生廳表示,管姓患者經抗病毒治療、正壓呼吸器(CPAP)等治療,目前病情有所好轉。管姓患者發病前四天有與禽類接觸史。她的密切接觸者共41人,目前均未發現異常。

 

此外湖南省還通報一例來自江西省銅鼓縣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該焦姓患者為男性,54歲,從事滷豬肉販賣職業。

 

另據江西省衛生廳最新通報,截至目前,江西省共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兩例,這兩名患者均來自南昌市,目前病情危重,正在醫院接受緊急救治。

 

截至27日晚,中國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發生的地區包括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山東、江西、湖南、福建。目前病例仍處於散發狀態,尚未發現人傳人的證據。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27日指出,台灣的一例H7N9禽流感自境外移入,其餘媒體或醫院通報疑似案例大多排除或檢驗中。

 

在媒體廣泛報導「(李蘭娟)院士稱H7N9病毒基因三個已移位,再移一個就人傳人」的消息後,李蘭娟27日接受官方中央電視台採訪時說,如果兩個基因同時變異將會發生更加有效的傳播,而這種傳染目前只是針對禽傳人。她否認說過「人傳人」,至於會不會發生病毒的人傳人,她說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認,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監測。

 

 

巨蝸侵深圳 碩大如鼠啃水泥

大陸新聞組香港2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8, 2013 06:00 AM | 1449  | 0  | 3  |  |

 

非洲大蝸牛近日現蹤深圳。(網路圖片)

slideshow

被稱為「田園殺手」的非洲大蝸牛,近日大量在深圳現蹤。牠們碩大如鼠,長度可達10多釐米,常在雨後自草地及路旁爬出來,結隊穿梭在馬路中央,嚇壞不少路人。香港文匯報報導,有專家指這些大蝸牛恐危害農作物,甚至可以吃水泥,危害性與早前在廣西發現的食人魚可相提並論。

美國佛羅里達州早前也受到非洲大蝸牛侵襲,牠們咬壞當地逾500種農作物及植物,為了吸收營養供外殼成長,更會吃掉房屋的水泥補充鈣質,讓房子遭受破壞。專家表示,其體殼甚至可刺破輪胎,身上的黏液、糞便則會污染街道。

據報導,非洲大蝸牛在廣東稱為「東風螺」,不少餐飲店都有在賣,在深圳有批發商甚至常年大量供貨。但廣州醫學院形態學科實驗中心主任沈浩賢研究發現,一個東風螺可含有9000多條管圓線蟲,民眾食用時應提高警覺。

 

 

林鄭:廉署倘違規須查

議員:高層涉飯局 不宜自己查自己

 

【明報專訊】前廉政專員湯顯明的醜聞愈鬧愈大之際,公務員之首、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昨日首度就事件開腔,表明約束公務員的酬酢和收禮規範適用於廉政公署人員,倘若廉署有人違規,便須調查。有立法會議員和法律人士認為,唯有由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或由特首委派法官組成獨立調查委員會,才是足以取信於公眾的調查方案,但估計將遇上不少阻力。

 

林鄭:不要對廉署失信心(11:05)

 

涂謹申倡特權法或獨立委會調查

 

林鄭月娥昨出席商業電台節目時率先開口,稱廉署雖獨立於政府以外,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但亦有各方面規範,比如不少社會賢達參與防貪委員會監察廉署的工作;廉署人員儘管非公務員,但也應受制於管理公務員的公告,這些處理酬酢費用或收受禮物的規範,同樣適用於廉署。她表示,廉署個別人物若與這些規矩相違背,是需要調查。

 

林鄭月娥認為,一些長期存在、受市民尊敬與信任機構守護了香港核心價值,非常重要,令香港獲世界認同,投資者也願意前來投資,市民不應因一些個別人物或事件,對他們失去信心。但她表示,每一個制度都是隨公眾要求、社會情變化而有改善空間,又列舉去年前特首曾蔭權貪腐問題曝光後,由前大法官李國能完成利益衝突報告,「看看制度有否灰色地帶需要加強或修訂」。至於具體如何改善,她聲言不便評論,應由特首梁振英決定

 

林鄭:高級公僕交際 應「不近人情」

 

林鄭月娥又提出,高級公務員應採取幾乎「不近人情」的簡約交際,例如出席傳統社團式的場合,代表政府的高官連襟花也不戴,「我們亦不收禮物包括書刊,有些機構送我們年報,我們都會打回頭,因為它們印刷精美,雖然對方可能會覺得我們不近人情」。

 

特首落區清潔未回應

 

梁振英昨午在沒有事先通知傳媒下,突然出席一個清潔運動,聲稱落區清潔不是為「做騷」的他,再被媒體問及湯顯明醜聞,但他拒絕回應。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以及曾處理多宗貪腐案件的執業大律師陸偉雄均表示,湯顯明涉貪腐不僅屬個人問題,「比如有人竟想出『食品不是禮物』的荒謬藉口試圖包庇湯顯明」,反映廉署制度有漏洞;廉署多名現職高層或曾參與湯的具爭議飯局,若由廉署內部調查,恐惹利益衝突嫌疑,難令公眾信服。

 

兩人認為,只有特首委任具聲望的大法官成立調查委員會,或由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傳召證人調查,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議,才可根治問題。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昨回應湯顯明涉貪腐一事時指出,廉政專員不是普通部門首長,應以身作則,維護香港廉潔形象。對於湯顯明多次用公帑宴請中聯辦,林煥光不認為聯絡中聯辦有問題,但要合理及跟隨規範。他認為,要給機會湯顯明解釋。

 

明報記者

 

 

12人協調小組來自各行業 

商界也佔中 保公平市場

 

■和平佔中行動舉辦分享會,由十名來自不同界別的支

持者,分享參與佔中理據。黃賢創攝

【佔領中環】

佔領中環如箭在弦,「和平佔中」行動將組成12人協調

小組,動員各階層人士加入佔中。10名來自商界、宗教

、醫學、法律及教育界人士,昨於佔中分享會上率先表

態參與。來自商界的「死士」蔡東豪指真普選能為商界

帶來公平營商空間,呼籲商界齊支持佔領中環。記者:

鄭啟源 姚國雄

 

和平佔中行動昨於港大舉行支持者分享會。精電國際行

政總裁蔡東豪,表明會以「最核心」運動者身份參與佔

中。他指,商界最需要公平、開放營商環境,真普選有

利完善法制、建立負責任政府,商界有理由支持。

蔡東豪形容過去一直做沉默大多數,今次願公開表態,

是衡量過佔中行動有勝算。他提醒商界要謹記去年唐英

年參選特首的教訓,沒有真普選,即使站在「愛國愛港

」陣營也不代表利益可得到保障。

小說《拾香紀》作者、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講師陳慧

也表態成為首批「死士」。她形容,本港正處於巨型黑

洞,每逢市民提出聲音、意見及建議,通通會被黑洞吞

噬,「如果包裝成為故事,古仔名就係『地心探險記』

」。她說,別人眼中自己沒有家庭包袱,參與佔中的憂

慮較少,但認為市民毋須將恐懼放大。

首批支持者,還包括基督教協進會前總幹事郭乃弘、教

協教育研究部主任張銳輝、教育界選委潘瑩明、社工邵

家臻、律師鄧偉棕、醫生吳錦祥,以及來自商界的錢志

健與徐少驊。郭乃弘說,佔中只是市民最後的不得已手

段,呼籲本港基督徒響應。張銳輝亦認為老師應該以身

教捍衞民主、自由、法治等理念,透過參與社會運動,

為下一代爭取應有權利。

和平佔中發起人港大學者戴耀廷指,現時佔中行動已設

立秘書處,本周內會建立網頁及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

,向普羅市民宣傳佔中理念。首場商討日已鐵定69

舉行,將邀請500人討論如何落實佔中。

陳太:談判對象是港府

另一發起人朱耀明補充,現正籌組12人協調小組,成員

分別來自醫療、社福、宗教、勞工、教育、學界、婦女

事務、法律及商界,務求利用各成員的網絡,推廣佔中

行動。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亦成立組織「香港2020

爭取真普選。她昨出席節目時指,就政改問題與中聯辦

溝通很正常,但要參考民主黨上次與中聯辦溝通經驗,

以及立法會選舉反映的最終結果,強調談判對象一定是

特區政府。

 

 

本土意識 話語權的爭奪戰

港蘋

 

特區政府發動一個「家是香港」運動,以「活力、潮流、關愛、清新」為主題舉行逾480項活動。這個「家是香港」運動,名字雖然是來自梁振英以前出版的書名,主席卻是林鄭月娥。官方開幕儀式、持分者會議(engagement)、宣傳片裏面,只見到林鄭和曾德成,完全不見梁振英的身影。

「家是香港」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特區版本的「香港節」。香港節的背景是六七暴動之後,港英發覺香港人對社會欠歸屬感、社會矛盾嚴重,容易被中共滲透引發暴亂,於是便大灑金錢搞了一系列社會工程,香港節是其中一環──活動包括花車巡遊、大型舞會、音樂會、選美等等,用以塑造歌舞昇平的景象,提高市民歸屬感。

 

港人身份認同是忌諱

97主權移交以來,建構香港本土意識的大型社會工程並不是施政重點,特區初年的「亞洲國際都會」,只是一個品牌建立(brand building)項目,並非本土意識工程。後來梁錦松講的「獅子山下精神」,也只是掛在口邊的sound bite而已。那些以香港為題的宣傳歌曲(例如2007年的《始終有你》),效果完全不是社會工程的層次。與此同時,政府增撥大量資源塑造國民身份認同、不斷提醒香港人要感謝國家照顧(例如東江水、自由行、CEPA、國家發展機遇等等)、嘗試把國民教育列為必修科,為的就是以國民身份認同平衡港人身份認同。

特區政府不鼓勵本土意識建立,相信是因為「香港人vs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是北京的忌諱。連大學的身份認同民調也被京官和香港的喉舌報口誅筆伐,特區政府當然不敢高調大搞提高本土意識的運動。

 

回應本土的政治論述

在「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上的發言)的指導思想底下,這次特區政府要大搞「家是香港」,實在十分奇怪。純粹從近年社會事件的時序來猜測,那很可能是對社會意識轉向的回應。

自從人大釋法撕毀0708普選承諾,香港人對北京政府越來越反感,這段日子,雖然有汶川地震和北京奧運令香港人的民族情緒高漲了一會兒,但整體上香港人對中共以至中共治下的國家認同感越來越低。近年中港矛盾越演越烈──D&G事件、種票事件、雙非問題、國教事件、奶粉問題、北區學位問題等,都令港人越來越覺得北京政府和內地人是來者不善的他者,本土意識所能產生的政治能量越來越大。不論是屬於光譜一端的香港自治運動,還是擁抱本土的入屋政治人物(例如毛孟靜和范國威),似乎都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政府推動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有可能是要回應日漸成形的本土政治論述,搶回部份的本土意識話語權。

為政改搶奪中產支持

在不久將來,政府便要就2017普選行政長官的問題諮詢社會,以梁振英上台以來長期處於低位的民望,要說服社會接受北京授意的偽普選方案將極之困難。欠缺社會認受性的梁振英政府,要強行推動政改方案的話,有可能真的會導致大規模社會抗爭。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兵行險着,以滲入了昔日情懷的本土意識工程搶奪比較溫和的中產階級支持,以提升民望,為政改做準備。

 

不可能有香港節效果

話說回來,這個「家是香港」運動,表面上有香港節的影子,但實際上不可能有香港節的效果。當年港英成功建構香港本土意識並維持其統治合法性,原因十分複雜,包括左派在六七暴動的冷血行為令香港人倒向港英、免費電視廣播空前受歡迎、大量民生政策配合(例如十年建屋計劃、地下鐵路)、反貪工作成功、經濟起飛等,香港節只是其中一環。現時的香港完全沒有類似規模的政治民生工程配合(很諷刺地,最近廉署更被爆出違規濫用公帑的醜聞),單靠一個「家是香港」運動,不可能改變民意的走向。

即使今時今日的「家是香港」能做到當年香港節的規模,也肯定沒有當年的效果。當年的市民沒有甚麼娛樂,十分容易滿足,一場花車巡遊、幾場舞會,加上電視直播吹噓,已經令他們樂不可支。今時今日,還有甚麼大龍鳳可以令香港人如此興奮?還有,社交媒體普及,早已讓很多港人不再受主流媒體操縱,君不見這個「家是香港」的名字和宣傳品設計,在網上世界已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沒有公平的選舉、沒有改善民生的誠意、面對北京沒有腰骨,大搞本土意識工程,只會令人更加意識到現在的政府如何不代表香港人,花錢搞形象工程也可能適得其反。

 

庫斯克

自由撰稿人 

 

 

擺強硬姿態 登坦克示威

安倍穿戰衣 打民族主義牌

 港蘋

 

日本戰後一直披上和平外衣,憲法叫和平憲法,武裝部隊不叫軍隊而叫自衞隊,首相幾十年來也絕無軍裝示人。不過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為打民族主義牌,和平外衣棄不足惜,前天(周六)當眾穿迷彩戰衣扮坦克兵,令人側目。他昨天再舉辦「主權恢復日」,一切都為修改和平憲法、實現「平成版富國強兵之策」鋪路。

安倍扮坦克兵的一幕,是在前天千葉市幕張會展中心出現。大會由類似YouTubeNiconico視頻網站舉辦,由於國會已修法,令7月的參議院選舉可在網上拉票,各政黨都派高層出席活動。

 

辦「主權恢復日」

安倍以自民黨總裁身份出席活動,乘坐宣傳車進入會場時,就不斷高呼「一定要重振經濟」、「絕不允許日本領土領海主權受侵犯」等口號,又呼籲「大家一起利用網路來改變日本」。

安倍隨後到日本自衞隊和駐日美軍的展區,穿上迷彩戰衣,頭戴坦克帽,登上陸上自衞隊最新研發的10式坦克上拍照。日本新聞網指這是幾十年來,日本首相首次穿上作戰服在公眾場合露面,引起驚訝。《產經新聞》認為安倍旨在對外展示強硬姿態。

安倍昨天又出席「主權恢復日」首次官方紀念儀式。日本在二戰戰敗後被美國軍事佔領,直至1952428《舊金山和約》生效,佔領才結束。安倍曾說「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知日本曾喪失主權,被佔領過7年」,自民黨於是將428定為「主權恢復日」,列入去年競選承諾。

昨天的紀念儀式在東京憲政紀念館舉行,天皇夫婦、內閣成員、國會議員和各地知事等400人出席。安倍在致辭中說,「希望今天是我們回顧過去、邁向未來、重新抱持希望和決心的日子」,又說「我們有責任令日本變成強大堅定的國家,讓世人都可依靠」。

 

日媒斥不合時宜

安倍和其他右翼鷹派政客,一直主張修憲令日本回復「正常國家」,正式建軍和行使集體自衞權。共同社發表評論,指安倍搞「主權恢復日」,有暗示日本61年前已恢復主權、行的卻仍是被佔領時制訂的和平憲法之意,「暗中催促要盡早修憲」。

不過《舊金山和約》將沖繩縣等地割離,之後20年仍受美國統治,美軍基地問題困擾居民至今,沖繩人認為428其實是「恥辱日」。沖繩縣議會因此通過決議反對舉行「主權恢復日」紀念儀式,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也拒絕出席儀式。

共同社評論批評安倍「顯然是有些冒進」,除了沒顧及沖繩人感受,拘泥於主權的思想也「不合時宜」,指在全球化下世界正試圖超越「主權國家時代」,「那種認為國家主權不可侵犯,在國內則可以為所欲為、不必聽從他國的想法,在20世紀後大為改觀」。評論又指日本在和約接受遠東軍事法庭的審判結果,日本閣僚卻仍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有無視自己簽署條約之嫌。

日本新聞網/日本《產經新聞》/中新社/路透社

 

 

7月參院改選 營造強勢領導 

港蘋

安倍晉三穿作戰軍服亮相,又大叫「絕不允許日本領土領海主權受侵犯」口號,在釣魚台爭端升溫之際,似乎擺出不惜一戰姿態。但專家指他只為營造強勢領導形象,目的是贏7月參議院改選。

Cosplay味濃

《讀賣新聞》引述專家說,安倍穿軍裝純屬「形象工程」,因為日本近20多年首相無一強勢,個個都是做一、兩年下台的短命首相,唯一例外是2001年至2006年的小泉純一郎,安倍一邊穿軍裝,一邊叫振興經濟和維護主權口號,是想製造強勢形象,拉攏保守派選民。

《每日新聞》指7月的參院改選,亦是網上拉票解禁的第一次,所以各大政黨都在Niconico網站主辦的大會搞展覽,為的是爭取網絡世代的支持。視頻網站內容供應者多是動漫公司,在大會玩Cosplay,安倍的「軍服Look」,同樣Cosplay味濃。不少網民留言嘲笑安倍有美國撐腰,才強硬示人,其實只是紙老虎。有的炮轟安倍被高民望沖昏頭腦,「只顧國內支持率,不顧日本在國際社會的聲譽」、「真懷疑他的智商啊!沒有國際性的深謀遠慮,而且從一開始就持錯誤的歷史認識,簡直是日本之恥」。

《讀賣新聞》/《每日新聞》

 

 

安倍訪俄 擬聯手制衡中國

編譯中心綜合2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8, 2013 06:00 AM | 796  | 0  | 2  |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起訪問俄羅斯,成為十年來第一位訪俄的日本首相。「華爾街日報」指出,日俄越走越近,是因為兩國都在尋找途徑制衡日益強大的鄰國——中國。

日俄預料將宣布設置金額逾10億美元的「投資平台」,參與者包括俄國直接投資基金、日本國際協力銀行、俄國國營開發銀行。俄國直接投資基金執行長德米里耶夫說,未來兩、三年來自日本的投資可望增加十倍。

 

日本與中國因領土爭議而關係緊張,與南韓也有領土爭議和歷史仇恨,讓日本體會強化與俄國的關係日趨重要。

 

對俄國而言,日本是日益重要的商業夥伴。俄國正致力尋找建設東部地區的額外資金並制衡日益強大的中國。俄國同時希望擴大能源銷售,以彌補西歐主要市場銷售衰退的損失。日本有個122人的商業代表團與安倍同行。

 

新潟縣立大學教授、俄國問題專家?田茂樹表示,日本與鄰國關係欠佳時,與俄國維持良好關係變得異常重要。曾與俄國官員會面,本月與安倍見過面的?田又說,俄國亟需日本的專門技術,且因憂慮中國坐大而希望日本提高影響力。

 

日俄「北方四島」的領土紛爭可能成為雙方改善關係的絆腳石。「二戰」結束前蘇聯占領日本所謂的北方四島,日本一再要求歸還。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安倍此行針對「北方四島」將提議成立雙方外交與國防部長的「二加二」會談機制。

 

日本丸紅研究所經濟學家兼俄國問題專家榎本裕洋表示,安倍能做的,是與普亭打造互信的良好關係,並同意恢復談判,解決「北方四島」爭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