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 1 6《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大埔事件勝訴後;選舉大戰開始!英國解密文件價值所在;包子舖成上訪勝地;日擬280座無主島國有化

 

 

大埔事件勝訴後      林保華

 

苗栗縣大埔農地強制徵收案,台中高等行政法院的更一審判決,政府對張

藥房等4戶的房地強制徵收違法。由於事件已經導致兩位受害人死亡,因

此只能被稱為“遲來的正義”。但是無論如何,正義還是來了,司法在這

個時刻扮演了“最後防線”的角色。

 

但是這不是事件真正了結了。還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來總結:

 

第一,台灣司法界的良心還沒有完全泯滅。希望司法界內的正義力量逐步

壯大,恢復人民的信心,把“最後防線”往前推移。

 

第二,台灣公民運動發揮了力量。社會各界的普遍關心,尤其青年學生與

學者的參與,讓正氣得以上升,邪氣受壓。這包括其他議題的公民運動也

在相互影響。在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聲討下,在台灣盛行的司法關說、“馬

”屁文化等等被迫收斂,減輕司法正義力量所受到的、尤其是來自上司的

壓力。

 

第三,馬政府最喜歡“上訴”的馬規,以政府的龐大資源來壓迫小民。內

政部長李鴻源雖然表達了不上訴的念頭,但是因為李鴻源與上司不對勁,

很可能是個人意見;但是行政院長江宜樺近來似乎也覺察到他被馬英九綁

在戰車上的風險,如果這次能夠自省也放棄上訴,讓馬英九成為孤家寡人

,那麼就有可能更快解決此案留下的後續問題。

 

第四,賠償問題。既然縣政府做錯,中央政府也做錯,就必須對受害者進

行賠償,對肇事者進行懲處。由於涉及人命,人死不能復生,因此不是一

般的賠償與懲處。如果只是國賠或縣賠,拿的都是人民財產,不合理。由

於事件明白顯示涉及炒地皮的需要,所以必須對貪官有懲戒作用,因此對

最主要的加害人,要他有“割肉出血”的感覺,才能殺一儆百。因此這個

事件的主要禍首劉政鴻必須拿自己的家產進行賠償,並且受到司法處置。

而中央官員,如果不涉及利益輸送而是官官相護或只是行政怠惰,至少也

應該出來道歉。

 

第五,如果第四條已經做到,我建議受害戶就不一定堅持原地重建,讓事

件搞一段落。至於拿什麼地方來重建他們的家園,我認為過去換給劉政鴻

的那塊地,轉給這四戶就可以了。那塊地如果不是劉政鴻憑著特權得來的

,那就不會捨不得吧?當然,這有許多具體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第六,此案子判下來以後,內政部次長蕭家淇擔心全國審議區段徵收還有

33案,共5345公頃會受影響。這也只能是依照法律來解決了,如果違法,

當然得停拆停建;如果不違法,就繼續。也希望司法部門加快審理速度,

不要拖累工程;但是,政府不能以快為藉口,來造成既成的事實,甚至於

為官商勾結來打掩護。這是在大埔事件上,政府必須吸取的教訓。

 

但是我也認為,政府可能只是把這個事件作為“例外”的倒霉,他們還相

信黨國勢力仍可以操縱司法、壓迫民意,為黨國與他們的官員謀取私利。

因此這類事件今後還會繼續發生,台灣的公民運動切不可懈怠,必須繼續

努力,減少發生這類事件,也讓台灣的公民運動日漸成熟。

極光電子報  2014.1.6

http://www.taup.org.tw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林保華按:過去台灣有“台灣經驗”給中國參考;現在台灣的國民黨官員,甚至綠營中的一些人,竟然崇拜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就是不尊重公平正義,不尊重私有財產權,不尊重人權,鼓勵官商勾結的制度。這樣的人治國,台灣的民主不倒退才怪!)

 

蘋論:劉政鴻遜

20140106   台蘋

 

大埔案經台中高院判決4戶地主勝訴。縣長劉政鴻譴責判決損害經濟發展,還說大陸進步那麼快,台灣這樣經濟怎會有前途?

 

掠奪僅短期猛效

即使徵用民地是合法的,地方政府還是要看住戶情況斟酌加減,不可強行拆屋。高院的判決有自由主義和壓抑公權力的精神,鼓掌致敬。南北戰爭時,林肯依法徵收了一家工廠,工廠老闆告到法院,最後法院判林肯違法,政府只好還回老闆。

強拆民屋失敗會影響經濟發展嗎?有兩種性質的經濟制度:廣納型和掠奪型。保護民眾私產是廣納型制度的表徵;而強拆民宅無論有沒有補償措施都是掠奪型制度的特質。在政治經濟學名著《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書中,學者旁徵博引做出結論,廣納型經濟制度的社會才能長久維持穩定;而掠奪型經濟制度只有短期的猛效,長期難以為繼,並最終導致國家失敗。劉政鴻大錯特錯了!

大陸進步快,代價是人民的權益。根據上述那本書分析中國的發展,採取的是掠奪型策略,若不改變,最後將以失敗告終。大埔案政府敗訴,透露了台灣得以長治久安的祕密。

 

 

辣蘋果:誰要這種經濟(余艾苔)

20140106    台蘋

 

苗栗縣政府強拆大埔案判決出現大逆轉,縣長劉政鴻昨正面回應,卻是回嗆若所有開發案都要經法院判定,台灣如何拼經濟。劉大縣長,如果你嘴裡拼經濟的代價是弱勢民眾家破人亡,這樣的經濟我們寧可不要!

先不論大埔案判決是不是能夠還給受害人一個遲來的正義,真正令人痛心的是,大埔案讓阿嬤朱馮敏和「張藥房」含恨自殺身亡,寶貴生命的消逝及帶給家人的痛,誰能賠得起?

 

公權力手段卑鄙

沒錯,經濟開發過程,政府有時候必須徵收人民的土地,徵地過程常引發爭議,有時圓滿解決,有時也曾激烈衝突。但大埔案之所以引發公民聲援,不在抗爭衝突而已,而在政府先是手段粗暴剷良田,繼而閣揆承諾後竟然繼任者跳票未兌現,接著引發的天賜良機偷襲拆屋,只不過都是粗暴公權力的卑鄙手段罷了。

 

別怪人民要起義

國家要進步,不只是經濟數據躍進,更重要的是必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身家性命未受保障下的經濟發展有何意義?劉政鴻大可繼續大言不慚高談他的開發、徵地,這些人民自然會有公斷,但奉勸任何有劉政鴻心態的高官們,如果真以為這是拼經濟,就別怪民眾要起義了。

 

 

《星期專訪》吳介民︰跨海峽政商集團 正掌控這個國家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鄒景雯/專訪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指出,過去,他曾使用「跨海峽政商聯盟」這個概念,警示橫跨台海兩岸的政商關係,特別指向權力與商業利益(資本)的交易,例如在國共合作模式下獲得特殊利益的權貴政客(連戰家族、江丙坤家族等),實為北京對推動「兩岸整合」有功者的打賞。現在,中共利用這些關係建立起影響台灣內政的槓桿,這種操作已相當純熟,而在台灣也不乏樂於配合的財團與政客。

 

跨海峽資本 是台資還是中資?

 

問:「服貿協議」與「自經區特別條例」,已陸續送立法院等待審議。你會以什麼角度切入,來檢視當前的兩岸經貿發展問題?

 

吳介民︰最近情勢,需要對兩岸之間資本流動與操作模式,做更深入分析。許多資本財團同時部署在兩岸,這些資本究竟是台資、還是中資?例如旺旺、頂新、日月光等等。使用傳統的「台資」或「中資」來看這一類資本的行為,不夠精準,因為它們既是台資、又是中資,這種身分上的雙重性,更恰當的說法是「跨海峽資本」。這一類資本,原本出身台灣,但是其營運早已跨足兩岸,在中國的營收甚至遠甚台灣。它們為了中國市場可以自稱為「中國品牌」,但遇到問題時,又訴求台資身分、「台灣血統」,例如hTC開發中國市場受挫,王雪紅就回頭尋求台灣消費者支持。日月光爆發污染事件後,張虔生也喊出「根留台灣」。訴求「台商」身分,暗示「可以讓人放心、甚至認同它」的親近感。諷刺的是,媒體發現了張虔生是新加坡籍,商人的國籍取決於強烈的避稅動機。

 

問:這類資本的行為對台灣產生了什麼影響?

 

吳:跨海峽資本,對台灣政經、社會影響力愈來愈深,它們在兩岸穿梭操作,已形成主導台灣政經方向的一股力量。以食品業為例,旺旺在中國賺大錢,並曾拿中國政府巨額補貼。早在○八年就回台購買「三中」媒體集團,影響輿論,成為中共喉舌,鼓吹中華民族愛國言論,較《人民日報》、《新華網》不遑多讓;還引發「反媒體巨獸運動」。頂新發跡在中國,回台灣買味全,發生資金缺口時,國台辦協助紓困;近年回台灣買一○一股份,味全最近還爆發「黑心油事件」。

 

跨國五鬼搬運 犧牲台灣員工

 

製造業方面,污染後勁溪的日月光集團,值得細看。日月光集團總共約六十九家子公司。一九八四年在高雄設廠,一九九九年開始介入環隆電氣的經營權(當年入股環電廿一%)。二千年起陸續在上海、蘇州、山東威海及昆山設廠。○三年在上海設立環旭電子。二○一二年集團全球營收近六十四億美元,在台營業額廿四億美元,看似典型的跨國企業,其實不然。

 

幾年前,日月光操作環電在台股下市,然後在上海將「環旭電子」上市,並用「環旭」來台設立的「環鴻科技」收購環電生產線,利用資產重組,大賺股市金融財,長期操作下來,生產線逐步外移,犧牲台灣環電員工工作權益,大量裁員。另值得注意,環旭在中國是A股上市,外資要A股上市,絕大部份要採取「中外合資」的模式。環旭其實很接近「純外資」,但包裝為「中外合資」。日月光在中國是否享有特殊政商關係?

 

問:這些企業集團,經營形態各異,可否歸納一些通性?

 

吳:這些跨海峽資本,大致上有一些類似的行為特徵。第一,遊走在兩岸間政商關係網絡之中,本質上接近權力與金錢/資本的交易。第二,在兩岸都設立組織機構,方便資金、貨物、人員(勞動力)的調度,規避不利其營運的政府法規。第三,利用兩岸關係中「特殊化的制度漏洞」,從事「尋租活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十條開了「後門」,以致大量中國勞工可用「活動」名義進來,然後訂定許多相關的配套,賦予行政機關很大的裁量權。最近馬政府更將這些配套,整合成「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較過去規定更加鬆綁。這會產生什麼問題?就是造成台灣的「外勞雙軌制」:一般外國人,適用《就業服務法》,規定較嚴,門檻較高。中國人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所衍生的一套法令與行政措施。李健鴻教授講得好,他說台灣本身的制度設計,就是採取「一國兩制」,表面上設防,其實是給中資開後門。很弔詭的,原本在一九九○年代,為「大陸地區」設立了一套特殊體制,是為了防它,現在卻演變為替跨海峽資本敲開「尋租空間」。兩年前被揭發的「洋華事件」,就是以實習受訓名義輸入中國勞工。

 

兩岸權貴俱樂部 誰有資格參加

 

問:但有些人質疑︰資本就是資本,需要特別警戒中資和跨海峽資本嗎?

 

吳: 這似是而非。沒錯,跨海峽資本運作,坐落在資本全球化的大環境;兩岸之間「貿易自由化」,也是全球化一環。但仔細觀察這些「跨國企業」,基本上只跨兩國,以日月光為例,它的生產基地主要佈局在中國與台灣;但它同時設立多家控股公司,用來操作財務,都是避稅天堂,像百慕達、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地。所以,這種全球化其實鎖定在兩岸之間,所謂「大中華區」的全球化,就是「鎖進中國」。再者,中國資本主義具有強烈的權錢交易性格,消化吸納了跨海峽資本,使之競相參加博鰲論壇、紫金山峰會,躋身兩岸權貴資本俱樂部。人權、勞動條件,不會進入政商交易的議程之中。

 

還有,中國政府對於台灣的主權宣稱與領土圖謀,使兩岸之間的經濟關係更加複雜。因此,對服貿協議的批判,除了從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關注弱勢者的利益、社會安全等角度,還需加上國家安全、產業發展政策等視角。對台灣而言,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經濟中國化,是雙螺旋的共構關係。

 

跨海峽資本遊走兩岸,出入靈活彈性,有如拓撲學上的「莫比烏斯帶」,是一種裡外相通的資本/政商空間。如同我手上的這條圓圈色帶,一面白色、一面紫色,你把它剪斷,扭一圈,再接合,結果原本兩個各自獨立的空間,就變成兩面相通的同一空間,成為「空間變形蟲」,方便五鬼搬運。

 

對中國特殊化 導致尋租腐化

 

問:你認為台灣應該如何政策補強?

 

吳:目前政策對跨海峽資本、對中資,因為採取「特殊化」政策,結果導致「尋租空間」,也就是特權交易的蔓延。因為特殊化,讓權力和金錢之間的交易,更加方便,那些玩弄政商關係的人,更表露一種「理所當然」的無賴:「不然你要我怎麼辦?」

 

釜底抽薪,就是對「外來資本」都採取同一套標準。不應該特殊化中國,而是合理地管控資本進出,如「民主陣線」賴中強律師所建議,嚴格規範「任何他國政府對台灣進行具有控制力或重大影響的投資」。此外,在敏感產業、弱勢就業群體、社會安全、民主防衛機制、文化自主性等方面,政府應該嚴加把關,不能以「自由化」說辭傷害社會。對於「自經區」,也應採取同樣標準。「自經區」按照目前「新自由技術官僚」的藍圖,「前店後廠」模式開跑,整個台灣就成為「替資本家去除管制」的「自由島」了。在「擁護自經區」的企業財團與「反服貿協議」的小企業、弱勢企業之間,存有實實在在的階級衝突。

 

我必須強調,跨海峽政商集團正在掌控這個國家。目前體制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何不正名為《兩岸政商關係條例》?這套惡質、鼓勵尋租、創造腐化空間的法制,必須廢除。、

自由時報

 

 

(林保華按:南方朔太樂觀了,完全沒有把國民黨的“神通”估算進去。還是拿蘋果日前評論民調的社論為依據。到選舉前3天可能翻盤,這是多次選舉的寶貴經驗。總之,不要低估國民黨,尤其是馬英九做壞事的能量,包括再次出現槍擊案。)

 

台灣的選舉大戰開始了!/文﹕南方朔

 

【明報專訊】根據台灣的政治日程,2014年年底,將有一次地方大選,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這5個直轄市,即所謂的「五都」;以及台灣省的11個縣和福建省的3個縣的縣市長和議員等,都將全部改選。這次選舉,台灣稱為「七合一」地方大選。這次選舉後,就是2016的總統大選和立法委員選舉。

 

由於這兩項選舉牽涉到台灣政治版圖的重劃,它當然事關重大。對國民黨而言,它雖然勢力最大,但馬英九政權的施政滿意度已掉到只剩9.2%,創下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此外國民黨的縣市長在施政滿意度的調查上也都極差,顯示了國民黨在台灣的江山已經風雨飄搖,因此保衛它的中央和地方政權,已成了它的最大目標;至於民進黨,從它創黨以來,也從沒有像今天這麼好的時機, 可以在選舉上給予國民黨致命的一擊。由於2014年的「七合一」選舉和2016大選已兵家必爭,所以從2014年起,台灣已進入了重要之選舉年。

 

迄至目前,人們最關心的乃是「七合一」選舉裏的五都市長選舉。每個國家都有特定的權力結構劃分。以美國為例,做過重要的州長或參議員,大概就可以去選總統;在中國要當國家領導人,也需要先幹重要省份的書記。而在台灣的權力位階上,總統之下就是五都的市長。做過台北市和新北市長,就可以選總統,做過其他3個市長,差不多就和行政院長地位相當。因此五都市長的選舉,等於是2016大選的前哨戰。

 

到目前為止,「七合一」選舉為時尚早,但五都的選情卻已開始。

 

在台北市,國民黨已面臨無人競選的困境。因此國民黨的群眾都寄希望於連戰的兒子連勝文。雖然連勝文自己從未表示過要參選,但國民黨群眾和國民黨媒體都相信,連勝文依靠連家的勢力,乃是國民黨在台北市獲勝的唯一希望。國民黨內其他的人都希望微渺;至於民進黨和親民進黨人士,則參加者眾,有前副總統呂秀蓮、民進黨內的著名律師顧立雄,以及台灣的著名外科醫師柯文哲。根據民調,如果連勝文對呂秀蓮,其比數為5620;如果連勝文對顧立雄,比數為5719;若連勝文對柯文哲,則比數為4138。這也就是說,如果民進黨推出柯文哲,在台北市未嘗沒有勝選的可能。

 

馬英九對選舉有私心

 

而在新北市,目前民進黨已決定提名前行政院長游錫,但游並不是一個很有聲望的人物,國民黨的現任市長朱立倫如果競選,朱游之比為5819;如國民黨由副市長侯友宜參選,則侯游為4429,國民黨的贏面很大。

 

不過, 台北市的連勝文和新北市的朱立倫都有很大的變數。主因是馬英九並不喜歡連勝文和朱立倫。自從馬英九當權以來,他和連戰就不和,上次連勝文被槍擊,馬英九也草草辦案,使得連戰對馬極為不滿。2013年馬堅持要修改黨章連任黨主席,連勝文還公開說馬是「大明王朝」,如果連勝文選上了台北市長,當他有了政治的正式角色,他必定會對馬的政策動輒發出不一樣的聲音;至於朱立倫,乃是國民黨2016年大選最有可能的人選,但2013年朱立倫的岳父高育仁曾公開罵馬為「無能」,朱自己對馬的很多政策也唱反調,因此台灣媒體均認為馬其實並不支持朱的2016參選總統,如果朱太早就表示要選總統,他現在就會造勢,可能講出很多馬不喜歡聽的話。因此如何把朱困在縣市長這個層次,不讓朱太早表示參選總統之意,遂成了馬的策略。如何阻止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及阻止朱立倫參選總統,馬的親信遂鼓動前台北市副市長歐晉德參選台北市長來堵住連勝文,也可能讓朱立倫擔任行政院長,堵住他選總統的機會。馬的真正意思,似乎要由他的親信、現在的行政院長江宜樺出來選總統,則他的親信人馬及路線才可維持。因為馬英九對選舉有他的私心,因此國民黨在台北市和新北市,遂變得比較複雜。

 

除了台北市和新北市之外,整個中南部,國民黨都形勢大壞。

 

在台中市,以前是國民黨的地盤,但現在已情逆轉。國民黨的現任市長胡志強由於政績不佳,已被民進黨的林佳龍趕上,林胡相比為4236,國民黨在中部可能敗選,國民黨換人大概也沒用。

 

而在台南市,民進黨的現任市長賴清德,乃是全台灣排名第一的縣市長,他已所向無敵,國民黨有意推出的人選,聲望只有13%到15%,而賴則超過60%。

 

五都選舉 民進黨坐三望四

 

而在高雄市,現任市長是民進黨的陳菊,而陳菊的任內表現在縣市長排名中也居於前3名之內,而國民黨可能的候選人則是民進黨的叛將楊秋興,楊秋興原是民進黨的高雄縣長,在高雄升格成為直轄市後,楊秋興由於在民進黨內提名拼不過陳菊,於是改投向國民黨和陳菊力拼,但並未選上,他後來成為馬政府的行政院政務委員,但因他有過倒戈紀錄,在選民心目中已失去了信用,這次選舉如果楊秋興代表國民黨出來競選,陳楊對打,比數為5620,國民黨在高雄已全無指望。

 

因此,2014年可能是台灣變天的開始。2014年最重要的五都選舉,民進黨已可能坐三望四,國民黨只可能坐一望二。至於台灣是否會真的變天,今年的選舉將可見真章!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蘋論:蛇與烏龜

20140106    台蘋

 

連勝文前天邀媒體餐敘,論及藍營高層希望連勝文搬出帝寶,營造親民形象時,連表示選前搬出去,選後搬回來,「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矯情,但這不符合我的風格。」這句話,說明連比那些什麼高層可愛多了。

 

把老百姓當笨蛋

某人拿棍子追打一條蛇,蛇鑽進石頭洞裡,那人搬開石頭看見一隻烏龜,罵道:「你以為你換了房子,老子就不認得你了?」那位高層把老百姓想成笨蛋,以為連搬出帝寶,民眾就認為他已變成平民百姓,王子變青蛙了,於是對他產生好感。那位這樣想的高層自己才是蠢貨,出這餿主意,笨果然防不勝防!

 

特權身影難消除

談到頂新公司TDR醜聞,連說頂新發行38萬張,他花錢買了25張,退了1萬8000元手續費,如此而已。這件事沒有違法,但特權身影已難消除,也給人觀感不佳。偷1000萬是偷,偷100塊也是偷,和金額多少無關。此外,為什麼別人打破頭搶不到,人家頂新卻主動送到你面前?沒有權力與人脈關係的資源,精明如猴的商人會做這樣的事嗎?連和他們高層一樣,也太把民眾看笨了。

 

 

對柯示好 蘇:不做兩階民調

連勝文接300封恐嚇信柯虧人緣差

20140106  台蘋 

 

蘇貞昌說,北市長提名不會有兩階段民調。圖為蘇昨與表演團體互動。林啟弘攝

【綜合報導】泛綠北市長人選朝向一階段整合方向,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兩度明確說,「不會有兩階段民調」,為台大醫師柯文哲不用入黨就可與綠營人選一起民調埋下伏筆。黨內核心人士說,蘇的說法釋出善意,即在不進行兩階段民調的情形下,與黨外在野力量整合,至於如何與柯文哲整合,可討論各種可能模式,尋求最大共識。

 

「未必黨員才叫人才」

蘇貞昌昨說,民進黨不急於提名,也不會有什麼兩階段民調,會結合國民黨以外的力量,打贏選戰,他也說,希望所有人才都能一起參與,但社會各界都有人才,「不一定要黨員才叫人才」。過去民進黨發言系統一再強調,「沒有兩階段民調」,堅持柯文哲須入黨才能比民調,黨內人士昨說,蘇昨說法較寬鬆,也就是柯可與民進黨其他人選進行一次性民調,態度已有調整。

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昨仍堅持兩階段民調,最快今天向中執會提出建議,昨他語帶玄機說,兩階段民調不一定是要做兩次民調,也可以是第一階段以民主方式整合,第二階段提出進步政見,他自己也準備披掛參選。

柯文哲昨到龍山寺捷運站舉辦簽書會,受訪時對蘇貞昌態度轉變一事說,轉向跟方向改變、達到目的有段差距,現在還有時間,就讓社會慢慢討論、適應。

 

美國早餐會邀連勝文

對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自稱接三百封恐嚇信,柯笑稱也常被恐嚇,「看完忘掉就好了」,至於是否被恐嚇逾三百次,柯說:「我人緣沒那麼差。」

連勝文將在春節期間赴美進行私人訪問,因他獲下月初美國國家祈禱早餐會邀請函,目前正規劃是否前往。祈禱早餐會包含美國總統歐巴馬和華府政界重量級人士都會出席,我國每年都爭取出席。據了解,新北市長朱立倫和台中市長胡志強也接到邀請函,新北市發言人林芥佑昨說,目前還未聽說相關規劃。

 

 

(林保華按:柯文哲必須在未來就市政提出自己的看法。這點目前他弱過呂秀蓮。至於如果有民進黨的支持者球員投票給連勝文而不願給柯文哲,即他們認同“紅金”與一個中國,這種支持者,民進黨不要也罷。如果柯文哲未來代表綠營出選,民進黨可以不支持嗎?當然要支持,只是如何講究支持的方式而已。)

 

中間力量仍虛無縹緲(梁文傑)

柯文哲該加入民進黨嗎

20140106    台蘋

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能不能吸引泛藍的選票?當然可以。根據《聯合報》最近的民調,賴清德獲得四成泛藍支持者的擁護,陳菊則獲得三成四。所以,關鍵不是有沒有披民進黨的戰袍上陣,而是民進黨的總體支持度和候選人個人的魅力。脫掉黨籍「裸體參選」,並不代表你可以騙到對方陣營的選票,因為在高度政治化的市長選舉中,候選人是藍是綠是瞞不了人的。

 

勢要回應藍綠對壘

當然,柯文哲可改採中間立場,徹底執行真正的「超越藍綠」,那他就必須要對一系列的問題有所交代。他贊不贊成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他贊不贊成關閉台北市之瘤的松山機場?他贊不贊成郝龍斌持續發放交通補助費給台北市的公務員,一年高達9.6億?他贊不贊成把國民黨強租強佔的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和南港區公所二樓全部收回來?他要不要把雙子星交給國民黨中常委沈慶京、沈慶光去承攬?總之,在藍綠對壘的許多問題上,他到底站在哪一方?選舉是一個被徹底檢驗的過程,而以上這些問題,以無黨籍參選的柯文哲一個都逃不掉。到目前為止,國民黨都還因為柯文哲可以「擾敵」而未出手,甚至刻意拉抬其聲勢。隨著藍綠對決的白熱化,再想維持「超越藍綠」的姿態只會左支右絀。

但這並不是說柯文哲無法吸引到泛藍選票。以《聯合報》在去年1224公布的「柯文哲PK連勝文」民調來看,柯文哲在泛藍選民中獲得22的支持者。但若把這22的支持者解讀為「因為柯文哲不是民進黨,所以支持他」,這就大錯特錯。第一,連勝文的「官二代、富二代」形象以及連家複雜的兩岸金權關係,即使在泛藍選民中都有許多人不認同,這極可能是他們支持柯文哲的原因,而不是因柯文哲是無黨籍;第二,連勝文從未明確表態,柯文哲要選卻已吵了幾個月了,這22的支持者可以預料會有許多人在選戰開打後歸隊;第三,同一份民調也顯示,在沒有政黨立場的選民中,兩人至多打成平手,柯文哲期待的「公民社會」、「中間力量」並沒有給他特別偏愛;第四,在泛綠群眾中有百分之15倒向連勝文,這些票是不是代表對柯文哲一再排拒民進黨的反感?在未來的選戰中又會如何發酵?

 

選戰恐陷左右為難

柯文哲確實是目前最具人氣的綠營候選人,也靠著「超越藍綠」的話題成功獲得高知名度,但他必須清楚這個話題的邊際效用已達極限。即使真如他所願獲得民進黨禮讓而以無黨籍參選,他在未來的選戰過程中也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既得不到民進黨在文宣、議題、組織、募款、動員上的強力奧援(因為要和民進黨保持距離),又要面對藍營逼他「現形歸隊」的砲火。在這種情況下,期待虛無縹渺的「中間力量」會是最聰明的選擇嗎?

 

台北市議員

 

 

 冷眼集》民進黨的大與小

記者鄒景雯/特稿

 

台聯,是個僅靠不分區名單,在國會立足的黨,三名立委,著實是個小黨,這三名立委任期只有四年任期的一半,權力可為小中之小。不過,台聯這個進步的輪替制,卻讓它的背影比實體高大,因為一個小小的設計,就向社會區隔了服務與享有、參與及佔領的不同,讓政治還有一點溫度可以讓人感受。

 

民進黨,最大的反對黨,國會四十席,台聯的十三倍,實力無法相提並論,但是其相對小黨有什麼足以彰顯的優良制度或傳統?大家很難不形成對照組,因為這兩個黨的光譜位置相近,具有比較基礎。

 

當台聯新陳代謝之際,把民進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字排開,當年在提名時,外界的失望與批評,經過這兩年的實際運作驗證,並未失之過苛。派系分封,構成權力分配的恐怖平衡,如果是現實,好歹也該抹些理想色彩,來稍事裝扮,以減少進步性選民的挫折感。然而這不大的願望,藉由資深要角的自殺性表現,竟如霾害,至今籠罩整個團隊,卻無任何黨內防腐機制可以澄清空氣。這種束手無策的無力,其實,一分一秒都在凌遲大眾的信賴。

 

老的不像話,年輕的呢?耀眼的新星在哪裡?散兵游勇,歸結的總體印象,就是一盤散沙,提供了老的可以繼續盤據的充分空間。此外,就不用再提那些酬庸的大戶了。

 

民進黨的不分區為什麼不能期中換一換?原因,想也知道,那麼,主事者就只能概括承受,怪不了前任者,因為誰都解決不了民進黨的困境,是一樣的。難怪,最近這個黨的迴旋愈來愈小,讓無黨的揮灑愈來愈大。

自由時報

 

 

解密文件 價值所在

(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港蘋

 

■英國新一批機密文件解禁,顯示英國政府在1984年曾向行政局提出直選方案。資料圖片

 

最近英國解禁了一批包括中英談判期間的機密文件,顯示英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有意給予香港全面自治和民主。一如胎死腹中的楊慕琦計劃一樣,礙於英國忌憚中共的反對,英國才未能在香港實施全面自治和民主。由解密文件來看,香港其實早就符合自治和民主的條件,只是一直拒絕進步的中共阻礙港人步伐。

這些解密文件可作為今日普選討論的參考。如果中國治下香港的普選連英國當年預備給香港人都不如的話,肯定是中國的恥辱。根據解密文件,包括選出一個全擁行政權力的總督,或擁有國防、外交以外所有權力的總督,但這位總督並非由倫敦委派,而是由香港人自行選出。照這標準,就算香港未來的行政長官不擁有國防、外交權力,如果北京堅持要篩選行政長官人選,或對最終行政長官人選擁有指派權,這樣的普選行政長官都肯定連英國人原計劃的民選總督都不如。北京還好意思這叫香港人當家作主麼?

解密文件提出的另一個民主化方案,那是香港實施仿效西敏寺的政制,總督依舊由倫敦委派,但實權在首席部長(Chief Minister)手上,這也是今天大部份英國海外屬地,包括百慕達以及同屬歐盟成員的直布羅陀,所實行的政治制度。雖然密件內容並沒有提及首席部長由議會最大黨領袖選出,但以香港本來的政制設計而言,香港當時要實施這制度,難免要立法局普選以及引進全面政黨政治,而首席部長亦由議會最大黨的成員中選出,否則實施時將會非驢非馬,流弊一堆。

如果北京堅持保留對行政長官指派權以實現主權的話,大可改行西敏寺制,行政長官要篩選甚至由北京委任都無妨,因為行政長官只是北京在港主權象徵,而並非實際掌握治港實權的人,但政治實權必須轉入政務司司長手上,而政務司司長以及整個問責官員都必須出身自全面民選的立法會,只不過,北京至今拒絕二零一六年全面民選立法會,試問又怎可能談判這種制度?

這次倫敦解密這堆中英角力的文件,為未來討論政改提供很好的基礎。未來香港的民主制度,必須超越英國提出的民主化方案,否則所謂高度自治只是笑話。

另一方面,儘管當年英國礙於中共的壓力,並未有成功爭取成立一個監督委員會,監察中國落實《中英聯合聲明》的狀況。過去多年,鴿派橫行的英國外交部呈上英國國會的香港報告也是過於溫和,未有反映實情。只不過,這些解禁了的密件亦提醒香港公眾,香港的真普選是國際條約下規定的責任,中國如果拒絕履行承諾的話,香港人要求英國或國際社會介入是天公地道。

中國不斷扣泛民主派勾結外國勢力帽子,只是反映他們一直拒絕遵守國際條約的流氓心態,正如密件內羅德丞的預測,中國有可能反口,需要有獨立機構監察條約執行。雖然羅德丞後來投了共,但他當年的觀察可謂目光如炬,所言非虛。香港人應該認清楚,我們打算要逼一個慣於拒絕履行承諾的國家實踐承諾,是需要一些非常手段。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

 

 

 

2100「神秘港人」獲居英權

中方強硬 行局爭英護照世襲失敗

 

【明報專訊】1984年香港前途未明朗,根據英國檔案處最新解封的一批首相府文件,披露英國外交部為穩住香港高層公務員士氣及令港府於過渡期能有效運作,及展示其「道德責任」,研究向約6400名主要是政府官員、法官及警官等發出居英權,讓他們可分批移民成為英國公民,當中有約2100名「神秘人」身分至今仍未解封,上述獲批居英權人士連同其家屬合共有2.5萬人。有學者估計,這批「神秘人」應為當年的政府高層及政治部人員。

 

另外,文件披露當年香港行政局議員力爭,讓300萬港人持有的英國屬土公民海外護照(BDTC)的權利可世襲至下一代的安排,終告失敗。

 

根據解密文件,英國外相賀維於19847月給首相戴卓爾夫人的文件中,就英國向港人提供居英權事宜,提供個人評估。賀維明言此為英國政治「最敏感議題」,提出英國一定不歡迎大量移民,確認後亦要告知中方,免中方接得錯誤報告(distorted accounts),相信中方對此不會有很大不安(not make too much of a fuss)。

 

3類人獲居英權 連家屬共2.5萬人

 

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簡稱外交部)於8月份提供一個仔細研究,指出要向3類人提供居英權(見圖)﹕

 

12100名身分至今仍未解封的人士;

 

24300名政府人員,主要為議員、政務官、警官等;

 

3)一些較脆弱的群組。

 

英方評估,上述約6400人及其撫養者(dependants),合共約2.5萬人可獲發居英權。此外,英方亦要設立總人數上限、每年抵英人數上限,及訂明「撫養者」的定義,即是18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父母等。有關居英權行政手續須於當年94前辦好。

 

英方估計,按香港家屬平均人口3.9計算,至2029年前這批人及其家屬共有約2.5萬人完成移居英國。不過,賀維在7月個人評估時,表示可向33,500人發出居英權,即8月份的方案已「縮水」四分之一,少了8500人獲居英權。

 

為維持公務員忠誠服務

 

英方文件亦明言,安排是要維持公務員忠誠及服務,指出中國政府已下令派共產黨滲透香港政府,尤其是警方及政務官,故上述居英權保障可減低回歸前政治不穩的風險,尤其在公共服務內部的不穩。

 

對於30年後英方仍不解封部分首批獲居英權港人的身分,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推測,這類的人應是政府高層,包括司局長、署長等,另外亦有政治部,及從事保安、接觸機密資料的人。

 

學者料「神秘人」政府高層政治部

 

另外,當年行政局向英方力爭,希望當年300萬名持有BDTC護照的港人,其下一代可以承襲申領此護照。在919記錄首相與訪英行政局議員對談的文件中,戴卓爾人夫人清晰表示無法讓BDTC持有人的下一代亦可獲此護照,並指出中方對此態度「強硬」,無法改變中方。文件亦提及,英方談判團團長伊文思與中國外交部長吳學謙於9月會晤後,中方告知BDTC回歸後不能再用,有關給港人換新護照的安排,亦必須在97年前完成。

 

明報記者 曾錦雯 蔡傳威 周展鴻 楊泳森

香港——英國連線報道

 

 

的士罷駛引發騷動 英料涉國民黨

 

【明報專訊】在英國政府的解密文件中,提及中英雙方對本港1983年底的港元波動及1984年初的士罷駛引發騷動事件的評估。在19843月份中方談判團團長周南與英方團長伊文思的會面中,周南質疑在1月發生的士罷駛引發的騷動是有人在背後出手,伊文思則稱英方調查後,認為背後沒有政治動機。不過,本報發現英方在1月的一份文件中,指有人認為的士騷動背後有台灣國民黨的因素。

 

搶掠放火28 警催淚彈鎮壓

 

翻查資料,1984111運輸司增加的士牌費及首次登記稅,即時生效,的士行業無機會反對,強烈不滿,全港的士抗議及於13日罷駛遊行,多處道路擠塞。當晚旺角彌敦道有人鬧事搶掠商店及破壞,推倒汽車及放火,警察發射催淚彈鎮壓,造成28人受傷,當晚拘捕150人。

 

83年貨幣危機 周南歸咎英方

 

至於1983年秋天的貨幣危機,周南在19842月底與英國上議院議員Shirley Williams見面時,指控英方及港英政府與1983年秋天的貨幣危機有關,Williams強烈否認。

 

另外,19842月底,香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羅保倡議在立法局提出動議,要求香港前途問題要在立法局討論。周南為此大動肝火,質疑動議是英政府背後推動,更嚴辭警告Williams英國不要玩民意,否則破壞談判氣氛。

 

動議立局討論港前途 中批英推動

 

31,周南傳召伊文思時再講及羅保動議,批評英方玩民意牌,拖延談判向中方施壓。周南提出3點,指不能搞三腳(即將港方加入談判)、動議違反保密協議、將來談判出問題不是中方的責任。

 

310日,周南與伊文思晚宴時再指羅保動議會引來中方強烈反應。伊文思強調立法局議員有權提出任何動議,周南則指港督有權制止議員提該動議。314「羅保動議」在立法局支持通過,兩日後即16日,周南再次警告英方在這事上不要再走遠(go further)。

 

 

英軍觀察:言論傳媒自由先失

 

【明報專訊】在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尾聲,文件顯示連駐港英軍的海軍少校Murray Jones也去信倫敦匯報觀察,在913信件中,Jones指出當時在港無論華人還是英國人認為,中方仍未明白香港成功的因素,以及中方不會予港人自治,港人所享的自由會先於言論及傳媒自由方面被侵蝕。

 

對於電視新聞常拍到英方團長伊文思與港督尤德在北京的片段,Jones形容予人很弱及徒勞的感覺,尤其是兩人被大批記者包圍而不發一言,甚至建議兩人在北京要搭車而非走路,以避過上述情景出現。

 

 

(林保華按:是花錢太敏感,還是暴君亡國太敏感?)

 

習近平叫停380億新阿房宮

批示「宣揚奢靡之風 重建無文化價值」

 

【明報專訊】內地各級政府因施政引發的輿論風波,通常在遭到一番口誅筆伐後,躲過風頭又悄悄「回潮」、「上馬」,但陝西省西安市「斥資380億的新阿房宮建設項目」卻是個例外,在遭民質疑是勞民傷財工程後,還被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批示「阿房宮只能宣揚封建奢靡之風、重建無文化價值」,要求包括項目名稱、地理位置等在內多項內容「全面整改」;而習近平的批示也被中央辦公廳轉發全國各地黨委學習。

 

中辦轉發批示 地方黨委紛學習

 

內地《經濟觀察報》記者張延龍前日在其專欄稱,習近平曾親自對《西安380億打造「新阿房宮」引輿論質疑》的報道作出批示;最近,多個地方黨組織被要求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陝西省委關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情的報告〉的通知》,並要深刻領會批示精神。

 

據悉,早在去年9月,習近平看到西安市計劃重修阿房宮的報道後,就曾批示道,「阿房宮只能宣揚封建奢靡之風、重建無文化價值」,計劃於是被叫停。

 

西安被指政治敏感度不足

 

而西安市官員被要求重點學習此次批示,該市官員透露,目前,阿房宮項目「調整很大,既包括文物保護項目的調整,也包括相關商業項目規劃,項目名字及規劃位置都要改,教訓深刻」。另有西安官員稱,「上面」說我們錯估了阿房宮事件,只看到歷史文物價值,忽視了政治文化意義。也有其他地方官員看完批示後稱,要深刻領會習近平關於反對鋪張浪費、厲行勤儉節約的重要指示,從「秦亡於奢」等國史中汲取經驗教訓。

 

張延龍的文章也指出,西安市缺少政治敏感。歷史上剝削民脂民膏建而未成的阿房宮,被視為秦二世滅亡教訓的具體表現;而重建新聞出街正值十八大以來中央嚴整黨風、政風,距「八項規定」頒布僅數月,「阿房宮項目」所承載的意義和面臨的爭議,遠非文物保護與商業開發之間的矛盾那樣簡單。且西安官方始終的淡漠姿態更引發了輿論反彈。

 

根據內地傳媒公開報道,早在去年初的第十八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會上,習近平就曾直截了當地評價阿房宮歷史教訓,他直指秦始皇好大喜功、橫徵暴斂,民怨沸騰,傳至二世秦王朝就滅亡。還引用杜牧的《阿房宮賦》稱,「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明報記者

 

 

習曾光顧 包子舖成「上訪」勝地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慶豐包子舖的一次親民表現,便掀起內地「包子熱」,就連官媒《人民日報》昨日也搭順風車,整版介紹中國各地包子。而紅得發紫的慶豐包子舖除吸引各地食客光顧外,也成了北京上訪民眾的好去處。

 

全國焦點 訪民門外拉橫額

 

北京月壇的慶豐包子舖自習近平光顧後,瞬間爆紅,吸引全國各地遊客搶吃「主席套餐」。也因為曾有習近平光顧且食客眾多,上訪民眾們儼然將這裏變成了「信訪局」,前日,微博陸續流傳多批訪民打橫幅在慶豐店門口告狀的圖片。他們手舉或頸掛橫額、展板,控訴地方官員魚肉百姓、貪贓枉法罪行。有網友稱,訪民太多都進不了店。但相關微博及圖片很快被刪除。

 

人民日報整版介紹包點被批

 

昨日官媒《人民日報》也藉「包子熱」用近一個整版篇幅登出「包子,樸實無華的美味」一文,介紹上海小籠包、廣東叉燒包、天津狗不理包等,並比較各地包子異同;隨後,新華社等多個媒體也在微博轉發,引發各地網友分別上載家鄉的包子,並冀望習近平去試吃。

 

但同時,文章也被網友批評稱,多此一舉,應該關注更多民生問題。有網友諷刺官媒,「領導人吃頓包子,就能產生如此效應,真是用生命在拍馬屁!難道每個城市都要搞個包子紀念館?」還有人說:「該讓領導人去喝國產奶粉、國產香腸……這才是擴大內銷的最佳管道!」

 

 

高官紛私訪 安排記者「偶遇」

 

■鄭州書記吳天君坐地鐵被當地記者「偶然遇到」採訪。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習近平包子店做騷,之後一周各級官員紛紛仿效,一時間官員裝模作樣地下基層、微服私訪,卻又刻意安排記者「偶遇」,醜態盡出,被網友炮轟演技太過拙劣!

 

鄭州市委書記搭地鐵

 

上周一(上月30日),習近平買包子後第二日,河南鄭州電視台的記者就在地鐵上「偶遇」市委書記吳天君。電視台的報道指,吳在開完一個會議後,臨時決定搭乘地鐵返回辦公室。記者拍到市委書記自己購票、在車廂中盛讚乘客文明乘車、與市民交談等「親民」鏡頭。鄭州各級官員和記者雖保證並未事先安排,但仍有大量網友質疑,認為時機太微妙、且相關鏡頭猶如精心打造。

上周三,北京《法制晚報》發微博稱,該報記者在北京街頭,竟又「偶遇」了公安部副部長、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傅政華帶槍巡邏。偽裝成中階警官的傅據稱「很隨和」,不僅與記者合照,還寬慰「不要着急」。網友剛想發言嘲諷,這條微博就被設為禁止評論,可謂此地無銀三百両。

官員跟風做騷卻也不能太過積極,去年曾有新聞指習近平在北京獨自打的,次日下午就傳出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與民眾擠火車的消息,並有多張照片為證。網友紛紛嘲諷李書記「反應很快」。不過官方隨後闢謠,指習打的為假新聞,李書記可謂拍錯馬屁!

鳳凰網/《蘋果》記者

 

那些年 官員的偶遇

 

01/01/2014

公安部副部長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傅政華,在王府井挎槍巡邏時與記者偶遇

30/12/2013

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穿便服搭地鐵時與記者偶遇,兼談笑風生

19/04/2013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獨自坐火車、排隊的照片被「御用」記者拍到

25/03/2012

湖南長沙市長張劍飛,單身一人、肩背單反相機在田間采風時被「網友」偶遇

06/09/2008

昆明市副市長兼公安局長杜敏,偶遇兩名「竊賊」偷自行車,副市長「一個健步」將兩人「按倒在地」制服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大巴爆炸27死傷

未見燃燒 網民料爆炸物肇禍

 

【明報專訊】陝西西安昨日發生一宗大巴爆炸,一輛載滿客的大巴從客運站駛出僅200300後,在紅燈前等候時突爆炸,官方至昨晚指車上3人死亡,24人受傷,目擊者稱現場血腥。事件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之中。

 

駛出西安城東站僅數百米

 

陝西西安蒲城縣人民政府通報,昨天傍晚,一輛客運大巴班車由西安城東客運站開出,640分左右駛至蒲城縣迎賓路與朝陽街十字口附近時發生爆炸,造成21男共3人死亡,24人受傷,傷者第一時間被送至附近醫院救治。事發車輛屬於陝西宏華客運有限責任公司,車牌為陝AN0207。當地消防透露,接報到場後發現現場無明火,車上乘客已疏散,車旁有兩名死者遺體,車上又找到一具遺體。 據知情者透露,事發車輛是當日西安發往白水的最後一班車,當時大巴僅僅駛出客運站200300遠,在等最後一個紅燈時發生爆炸,爆炸發生位置是在大巴後座。

 

從網友發布的現場圖片可見,事發的綠色大巴車窗全部震碎,現場一地玻璃,車身損壞,車內的座椅、行李架上都有不少血漬。當地一名記者在微博透露,事發後曾致電城東客運站領導,對方證實所有乘客都經過安檢上車,事發車輛滿員載客。現場的網友透露,事發車輛不到兩小時就被拖走,現場拉起警戒線,有不少民眾圍觀。當地民眾對死傷數字有不少說法,當地華商網引述目擊者稱有7人死亡。還有未經證實的網絡消息稱,爆炸現場「滿地肉塊,場面殘忍」、「至少有兩人從車裏炸到車外,身首分離,現場血漬斑斑」。

 

「滿地肉塊 兩人身首分離」

 

當地政府表示,事故發生後,該縣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了爆炸事故處置領導小組,下設醫療救治、案件偵查、善後處置、輿情通報、安全隱患排查5個工作組,各組處置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公安正調查事故原因。這宗蹊蹺爆炸也惹來網民猜測,一名網友分析,「車身大體完整,無燃燒痕,應該不是油箱起火爆炸,很可能是爆炸物導致」。

 

 

司馬觀點:新德里的選舉(江春男)

20140106    台蘋

民主國家的選舉要靠政黨動員,但傳統型政黨令人厭倦,非典型政客在全世界紛紛冒出頭,不論紐約、倫敦、伊斯坦堡、雅加達或新德里,都出現相同趨勢,上個月印度首都的選舉,最能鼓舞人心。

現年45歲的凱杰里瓦,曾經擔任稅捐處長,3年前參加反貪運動,成為反貪英雄,1年前才成立「小百姓黨」。去年12月在新德里選舉中打敗75歲的老巿長,這位國大黨出身的女巿長,已連任三屆,這次選舉是大衛打倒巨人的印度版。

 

數千人願當志工

印度是不可思議的國度,稱她是國度而不是國家,因為她千奇百怪,卻又維持民主制度,很少人知道它是如何治理的。從地方到中央首長都是選出來的,他們不叫省長或巿長,而均稱首席部長,新德里首席部長就是首都市長。

印度貪污橫行,五分之一國會議員有案在身,基本設施落後,行政效率不彰,教育衛生治安很差,新德里有三分之一人口住在貧民窟,執政數十年的國大黨,老大腐敗,被稱為「甘地王朝」,最大反對黨「人民黨」重視中產階級,但不重視農村和都巿窮人。「小百姓黨」打破傳統框架,受到年輕人歡迎。

小百姓黨訴求很單純,它要打破一切障礙,掃除骯髒政客,替人民服務。它以「一把掃把」作為政黨標誌,大家戴著甘地式的小白帽,強調清廉、服務和無私,永遠跟小百姓站在一起,對抗貪污特權不公和傲慢。

凱杰里瓦並不是演說家,但他以熱情、毅力、智謀和獻身精神,建立他的魅力形象,激發數千人當志工,設立網路動員策略,許多海外印度人回來助選。印度人的宿命論根深柢固,但再硬的岩石縫中也會長出花朵,凱杰里瓦以熱情激起爆發力,最後一個多月,選情大翻轉,終於獲得勝利。

就職當天,他從郊區坐地鐵進城,就職地點設在廣場上,容納十萬人,所有人都歡迎,他不要安全人員,不住官邸,公布反貪熱線。印度又見證了一頁奇蹟,這種奇蹟,可能在許多首都上演,台北也包括。

 

 

日擬將280座無主島國有化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產經新聞」五日報導,鑑於日中及日韓間島嶼領土對立愈來愈嚴重,日本政府決定將兩百八十座用來做為領海劃定基點的無主之島全數國有化,預定明年度開始研究國有化後具體的管理方法。

 

報導指出,日本約有七千座島嶼,其中約有四百座做為劃定領海範圍的基點。日本於一九七七年頒佈領海法,雖確定日本領海範圍,卻未對做為基點的離島進行全面調查,以致並不清楚這些島嶼目前的持有者資料,包括持有人的身分與國籍等,顯然成為國土保全的漏洞。

 

海洋政策擔當大臣山本一太向產經表示,去年八月起,日本政府相關省廳已開始對這些基點離島進行調查,發現其中五十座為有人島,三百五十座為無人島,無人島中有兩成為私人島嶼,無主之島佔八成,亦即約兩百八十座。

 

山本強調,鑑於國境離島的重要性,無主之島必須收歸國有,以加強保全。由於預定在今年三月提出相關報告,山本表示,將視需要決定是否制定相關管理法律。

 

調查也發現,四百座基點島嶼中有一百六十座沒有命名,將在確認鄰近該島之處是否有自古流傳的島名後,再公開向全民徵求命名。

自由時報

 

 

《東京觀察》東京都民面對的終極選擇

◎張茂森

 

今年一開始,日本最大的政治議題是東京都知事的選舉。一月二十三日公告、二月九日投票的知事選舉,由於正好碰到日本新年年假,迄今被認為可能參選的人選都保持沉默。根據歷屆知事選舉的經驗,會有哪些人參選和得票率的預測都相當困難,此次同樣也成為各政黨的頭痛問題。

 

東京都總預算與台灣匹敵,權力之大僅次於首相,加上二○二○年奧運會就在眼前,此次都知事選舉特別受到注目。候選人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是知名度,迄今一直被媒體點名的兩名可能候選人,是曾擔任厚勞大臣的舛添要一,另一人則是曾任宮崎縣知事但中途辭職的搞笑藝人東國原英夫。

 

前知事猪瀨直樹去年十二月閃辭後,統領自民黨的首相安倍晉三,提出候選人必須符合能夠當選、最好是女性、不要產生補選問題等三個條件,媒體因而迅速端出一長串可能候選人的名單,包括東京都選出的自民黨參議員丸川珠代(女)、眾議員小池百合子(女)、參議員橋本聖子(女)、文科大臣下村博文等。

 

今年四月起,日本的消費稅率將從五%調升到八%,在此情況下舉行補選,自民黨必須承擔一定壓力。在「不要補選」條件下,現任的小池和下村兩人自動出局,橋本為全國比例代表選出,沒有補選問題,但她是過去的奧運選手,也是今年索契冬季奧運日本代表團團長,已宣布「不會參選」。丸川的地盤雖在東京,也沒有補選問題,但她的眾議員老公大塜拓公開反對。

 

利用消去法,自民黨似乎找不到符合條件的候選人,只有從民間物色,最受注目的是舛添要一。他曾在自民黨淪為在野黨時脫黨,而被開除黨籍,客觀條件不錯,但非常任性,自民黨內部反對壓力極大。

 

至於曾擔任三年宮崎縣知事的東國原英夫,他前年底在「日本維新會」加持下當選眾議員,只幹了一年又辭職,有人稱他是「東國原一半」,現在又想角逐東京都知事,光環可能不復存在。

 

產經新聞四日報導,前自衛隊航空幕僚長(參謀長)田母神俊雄「決定參選」,並將在七日宣佈。若報導成真,田母神將是在當前混沌情勢下宣布參選的第一人。田母神因對二次大戰的觀點與政府的「村山談話」相左而遭革職,在保守派陣營裡有一定支持度。

 

目前東京都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順利推動二○年奧運。在此前提下,各政黨將推出哪一號人物應戰,一千三百萬東京人又將如何選擇新的知事,無疑是今年日本最受矚目的焦點。

自由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