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7《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北京逼退梁振英?明報突換總編輯;邵逸夫逝世享年107歲;中英談判解密‧教育篇;北京叫獸反民主

 

北京逼退梁振英?     林保華

 

十二月十六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到北京述職。由於泛民爭取普選,推出明

年的佔領中環計劃,因此中港之間關係相當敏感,北京領導人與梁振英之

間的互動,尤為人所關注。大致上有三項:

 

         習近平支持梁振英?

 

第一,習近平會見梁振英說了些什麼?

 

身為中共總書記兼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了梁振英,他對梁振英說了什麼特

別重要,因為那是來自北京的“最高指示”。尤其中共紀念毛澤東一百二

十歲誕辰前夕,在毛粉大事活動之際,這個指示即使不是“指路明燈”,

也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北京對香港的基本方針。

 

習近平講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對梁振英的肯定,說:“今年來梁特

首和特區政府貫徹穩中求變,以民為先的方針,我看工作是努力的,也取

得了初步的成效,中央對你和特區政府的工作予充份肯定。”許多香港人

要求梁振英下台,聽到習近平的“充分肯定”,當然覺得刺耳,但是如果

想到,即使北京要撤掉梁振英,在宣布前的一分鐘,也要表態支持梁振英

;而且在撤掉梁振英以後,也必須肯定他在任時的成績,除非大家鬧翻,

那可是大事,一般還是好來好去,維穩為先。

 

既然第一方面是“公式化”的,那麼該注意的就是第二方面,也是大家最

關心的,習近平對香港普選抱什麼態度?尤其京官先後對普選講了好多話

,包括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以及十一月下旬剛來香

港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

 

他們一致的主張,就是特首必須“愛國愛港”,以致建制派中人一起出來

唱和,好不熱鬧。為了達到“愛國愛港”的目的,就必須有具體的操作方

法,也就是北京得以控制人選的產生,那就必須由北京控制的“提名委員

會”來篩選,因此泛民所主張的、與西方民主國家相同的提名方式,北京

不會接受,因此圍繞提名方式,北京當局、建制派與泛民就有長期的爭論

。爭論下去不會有結果,所以十二月四日,特區政府發出政改諮詢文件,

為期五個月;明年下半年是第二輪諮詢,計劃年底由立法會通過。

 

         “愛國愛港”被淡化?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諮詢文件中沒有提出“愛國愛港”的陳腔濫調,據說

是因為愛國“天經地義”,不必再說了。實際上,“愛國愛港”無法用法

律條文界定。而習近平也沒有重複這個名詞。不論北京是怎麼想的,至少

少了許多無謂的爭議。因為一旦有那個前提,泛民是“反中亂港”,那還

諮詢什麼?

 

習近平對政改的態度是“務實討論,凝聚共識”。也就是他承認香港對普

選的看法有分歧,因此要好好討論來取得“共識”,也就是彼此要做適當

的妥協。至於什麼是“務實討論”,可以做文章,至少不要只是做形式上

的討論。例如討論什麼是“愛國愛港”毫無意義。說老實話,去年以前,

薄熙來比泛民的任何一個人“愛國愛港”;今年以前,周永康可以以泛民

中的任何一人不“愛國愛港”而拘捕或禁止入境。可是現在呢?既然務實

,就不要糾纏口號,大家提出實際的辦法出來。

 

習近平的論點,為政改的討論提供了若干空間。問題是討論當中與結果,

極左思潮會不會再度出現,那由中共黨內形勢決定,香港做不得主。

 

第二,王光亞說了些什麼?

 

作為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只能做原則指示,未來才有轉圜的餘地。具體

怎麼做,由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出場。他主要做了兩個方面。

 

一個是暗指梁振英的述職報喜不報憂。王光亞在與梁振英會面後表示,

特首以往述職,多是講過去一年的成績,現在要求述職要“找到不足”

,並在報告中包括新一年的規劃等。這樣公開說給傳媒聽,等於公開批

評梁振英,份量很重。

 

在這以前,剛獲邀出任港澳辦負責的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在梁振英

出任特首前十年擔任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的劉兆佳,已經說中

央有意規範特首述職模式,改變過去特首“鍾意講乜(什麼)就講乜”

的做法。可見,這是北京對梁振英不滿的普遍看法,而且通過劉兆佳在

香港放話。

 

         北京公開批鬥梁振英?

 

按照中共的體制,王光亞與梁振英都是部長級幹部,劉兆佳則是下屬,

他們公然批評梁振英,絕對是對梁振英的羞辱,是否有逼退他的意思呢

?不過梁振英臉皮很厚,民調再低,也是好官我自為之。於是王光亞再

拿出第二殺手鐧。

 

根據香港《蘋果日報》得自接近北京消息人士指,王光亞所指的“找到

不足”是傳達國家主席習近平指令,要香港官場仿效內地省市搞“民主

生活會”,自我檢討及互相批評。也就是說,透過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

與自我批評來“找到不足”。

 

這點大概除了梁振英自己不知道,別人已經知道了,因而紛紛與梁振英

做出切割。作為特區第二把手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十二月初在接受有線

電視訪問推銷政改方案時,承認今屆政府就任一年多已有認受性危機及

管治困難,她又警告若二零一七年沒有普選,除了在政治、社會及經濟

穩定付出代價,“我擔心對往後管治會面對更大困難”,她稱北京知道

沒有普選出現的管治問題。

 

這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公開點出梁振英有認受性危機,這點梁振英自己

從不承認;一個是指出北京對普選有了比較正面的看法,當然,問題在

於北京所認知的普選,“普”到什麼程度,是否接受國際標準?

 

如果特區高官一旦召開民主生活會,林鄭月娥,還有第三把手、財政司

司長曾俊華必然都是炮轟梁振英的砲手;曾俊華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

達對梁振英的不滿與不同,最近一次他被打中雞蛋後表現的寬容,比下

梁振英的兇惡,最後逼使梁振英在臉書自我解嘲一番。行政會議召集人

林煥光也在香港電視發牌上與梁振英切割而有心結。

 

       香港人不要幸災樂禍

 

梁振英的極左政策,居然也對著同為建制派的自由黨,因為自由黨多次

批評梁振英,梁居然下令不准政府官員出席該黨的黨慶活動。如此狹隘

的器量,不被批鬥才怪。所幸這些深受英國教育的香港政治人物,還是

會有紳士風度,在批判梁振英時,應該不會出現“砸爛狼頭”的口號與

“噴氣式”批鬥的文革景象。但也夠梁振英難堪而逼他辭官。

 

雖然北京表達了對梁振英的相當不滿,但是香港人不要幸災樂禍。因為

梁振英的這些,給北京介入香港事務的絕好機會,因為它讓香港人覺得

,北京比梁振英明理,可能因此出現不如“京人治港”的想法,那對香

港高度自治是個威脅,因為制度最重要,否則一旦北京出現一個胡來的

人,香港不就更快完蛋?

 

習近平要香港高管舉行“民主生活會”,把共產黨那套搬到香港來,簡

直胡鬧。高官可以討論施政方針,甚至吵架,但不可以是“民主生活會

”,像習近平看河北省委在那裡相互揭短吵架那樣,這成何體統?前不

久北京召集紀律部隊首長到北京直接接受指示,這次梁振英述職時又急

調三位局長到北京,共同研究香港事務,這已經越過特首,踐踏了香港

的高度自治!因此北京必須懂得自律,香港必須捍衛自治,否則還有什

麼“一國兩制”?

《爭鳴》月刊 20141月號

http://www.chengmingmag.com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

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林保華按:明報的國際事務報導與評論已經幾乎被中共完全操控,對中國事務的報導與評論則是搖搖欲墜,如果連香港內部事務的報導與評論也淪陷,那就辦成一份中國愚民的報紙,也就徹底完蛋而被唾棄!)

 

《明報》換總編輯

記協學者:憂影響新聞自由 編輯部:方針不變

 

【明報專訊】《明報》總編輯出現變動,明報編輯部昨晚發表聲明,「總編輯劉進圖將會肩負重任,出任新的要職,為明報集團開拓新業務」,「總編輯是重要職位,仍難免會有變動」,有關安排一有最後決定會再作公布。明報編輯部強調,編輯方針不會因人事變動而有所改變,香港記者協會表示關注事件,擔心新聞自由受威脅。有傳媒學者認為,報刊總編輯一職的調動事關重大,擔心由外地空降的人士出任,不熟悉港情,認為事件對新聞自由有影響。明報編輯部員工發動聯署,對事件表震驚,並要求管理層解釋。

 

劉進圖任新要職:無意離開集團

 

《明報》總編輯劉進圖回應查詢時表示,他無意離開明報集團,正積極準備出掌新職務,從事策略發展項目,包括新媒體開發。明報編輯部的聲明表示,「《明報》曾經歷多次總編輯的轉變,編輯方針始終如一,並不會因人事變動而有所改變。有關安排一有最後決定,我們會再作公布。多謝大家關注。」

 

員工震驚 聯署促管理層解釋

 

明報編輯部員工正聯署聲明,對事件表示震驚,要求管理層解釋。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表示關注事件,擔心影響香港新聞自由;去年已不時出現損害新聞自由的事件,令新聞從業員有極大困擾。她昨與部分《明報》員工傾談,有員工表現傷心,亦有員工以「粗暴」形容更換總編輯事件,她希望《明報》堅守編採方針,同事不要輕易辭職。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趙應春表示會了解事件再作評論。

 

蘇鑰機:空降外地人難服眾

 

負責香港新聞界公信力調查的中大新聞及傳播學系教授蘇鑰機表示對事件感到震驚,他認為報刊換總編輯是大事,「正常會有醞釀時間、合理的原因去換,但今次無聲無息,現任亦不是做了很久,又不是要退休,這樣換人,會令人覺得背後有不尋常的原因」。

 

蘇鑰機質疑,若新總編輯不是由內部晉升,或是不熟悉香港情,難以服眾,「他會否能夠秉承《明報》編採獨立、客觀自主、持平的方針?會否了解香港社會脈搏?」他認為《明報》管理層應要解釋,「不止對員工,讀者、市民都要有交代」。他亦認為事件對新聞自由有影響。

 

民主黨張文光是《明報》長期讀者,近20年為《明報》寫專欄,他表示對消息感到非常突然,「令人擔心《明報》會改變路線」。他讚揚《明報》在香港民主關鍵時刻能說出港人心聲,並且力求公正獨立。

 

商台節目《左右大局》主持人李慧玲昨傍晚於節目中表示,據她得知,《明報》已在上月決定撤換現任總編輯劉進圖,改為由一名居於新加坡的馬來西亞人出任。她質疑事件「古怪」,「劉進圖是內部晉升,為何做了兩年就換?佢錯咩?需要大家去了解。就算佢千錯萬錯,為何不是換本地人?」她表示,2014年是關鍵年份,既有政改,亦有佔領中環運動,「任何風吹草動都好敏感」。

 

 

(林保華按:讓馬來西亞人來做香港明報的總編輯,顯然就是要完全改變現在明報的立場。讓呂家明回到香港,顯然是中共在美加已經完成對他的統戰任務。當然,最重要的關鍵人物是老闆張曉卿,他在1998年的金融風暴,靠中國挽救他的企業,因此他必須以身相報,社會公器算得了什麼?)

 

港視成導火線 明報突換老總

港蘋

 

■前總編輯劉進

【本報訊】香港傳媒全面進入寒冬。創立55年的老牌大報《明報》昨晚將剛升任兩年的總編輯劉進圖突然換走,由一位馬來西亞人空降接任。綜合傳媒界消息,今次剔走劉進圖除了是該報高層不滿劉處理港視新聞的手法外,也配合中央銳意在今年政改、六四25周年、佔領中環,在傳媒界「大清洗」。學者認為事件罕見,明顯出於政治考慮,《明報》須解釋清楚。

記者:姚國雄 陳凱迎 王家文 吳嘉羚 鄭啟源

 

在《明報》工作近廿年的商台時事節目《左右大局》主持人李慧玲昨透露,《明報》將由一位現居新加坡的馬來西亞人,取代劉進圖擔任總編輯。

據她了解,雖然《明報》近日失落中大調查的中文報章公信力第一位,但今次人事調動與此無關,因為「剔走劉進圖」的計劃早於去年12月已部署,只是前線編採人員被蒙在鼓裏。

 

員工草擬聲明料今日公佈

多方消息證實劉進圖被撤職的導火線,是《明報》處理港視未獲政府發牌的新聞。剛成為《明報》編務董事不久的呂家明曾在會議上,「使唔使做咁多港視新聞?仲要做幾多日頭條?收手啦!」但由劉領導的編採部沒有理會呂的意見,繼續大做港視新聞,甚至找來機密的行會文件佐證。

翻查資料,政府去年1015日公佈免費電視牌照,《明報》翌日起一連九日以頭版報道事件發展,「發兩電視牌王維基落空」、「王維基怒問:特首最大?」事件在社會繼續發酵,《明報》一直跟進報道,揭發政府在發牌過程不公,「通訊局:一直倡3牌」,結果一個月內有15天以頭版報道發牌事件。

據熟悉《明報》的消息人士表示,由加拿大《明報》回港的呂家明是《明報》企業集團主席張曉卿派來整頓編採方向,也為今年政改、佔中、六四25周年「先行清場」。自從決定剔走劉後,呂積極參與編務會議,更表示隨時有Plan B,更矢言整個編採部「走晒都唔驚」。

原本正在休假的劉進圖昨知悉被撤職時返回《明報》,下午四時向中層採訪主任交代事件,採訪主任於傍晚向前線記者公佈有關消息。據悉,整個編採部氣氛凝重,有人表現激動,甚至眼濕濕。中層在會上勸喻若有人因不滿今次事件而辭職,只會令事件更糟,希望大家能「撐住」。

劉進圖則指他無意離開《明報》集團,正準備出掌新職務,從事包括新媒體開發的策略發展項目。該報員工正草擬聲明讓員工聯署,料今日公佈。

 

馬來西亞籍人任新總編輯

《明報》編輯部昨晚發表聲明,指是為了配合《明報》新的業務發展,總編輯劉進圖將會肩負重任,出任新的要職;並指總編輯是重要職位,但仍難免會有變動。《明報》曾經歷多次總編輯轉變,編輯方針始終如一,不會因人事變動而有所改變。

港大法律系畢業的劉進圖曾任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助理,曾在《信報》任職,加入《明報》後一直被視為未來總編輯。曾任主筆的劉進圖專責撰寫《明報》社論,前年升為總編輯。據悉,新任總編輯曾任職《星洲日報》及《亞洲週刊》。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指,「港視百分百係關於民生嘅新聞,做得多有乜嘢問題?𠵱家咁做只證明係中央唔鍾意」。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則表示,今次《明報》撤換總編輯事件的推動力明顯是來自政治考慮因素,《明報》必須要向公眾清楚交代更換總編輯人選的原因,杜耀明說:「要解釋一個馬來西亞人憑乜嘢有咁嘅資歷,喺香港咁複雜嘅社會形態下,能夠捍衞香港人重視嘅新聞自由。」

 

 

(林保華按:台灣的某些媒體也如此了。)

 

傳媒染紅不斷蔓延

港蘋

 

■《明報》昨晚內部宣佈撤換總編輯,不少傳媒派員採訪。王子俊攝

 

【本報訊】本港傳媒被染紅事件不斷「傳染」,英文報章《南華早報》2011年改由吉林省政協王向偉出任總編輯,結果「南早」變「紅早」,李旺陽「被自殺」一事只以內版100多字的簡訊交代;後來到《信報》被抽走轟無綫新聞的文章段落、商台調走經常批評梁振英政府的主持李慧玲等。學者更指出,本港每逢政制關鍵時刻,新聞自由都會受干預。

 

梁振英打壓練乙錚

前年67《南華早報》發給學校和酒店等的訂戶版,將李旺陽「被自殺」的新聞放在A8中國版,約佔六分之一版面,但零售版卻被發現把相關新聞濃縮成100字簡訊。《南早》去年7月刊登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談管理之道時,以六四大屠殺作例子,稱六四中的鄧小平是「當時最正確的決定」,激起社會批評,但撰寫有關訪問的記者期後發聲明宣佈辭職,稱最初刊登的文章是「錯版」。

《信報》近年亦屢出現「河蟹」事件,除去年初練乙錚在該報評梁振英「涉黑」,後遭梁以律師信警告誹謗,《信報》未有為練護航兼「跪低」致歉外,同年8月改由郭艷明出任總編輯後,被指抽起「獨眼香江」版轟無綫新聞文章段落,引發該版全組人請辭。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本港每逢到達有關政制的關鍵時刻,傳媒都會出現一輪大清洗,如97年前後和回歸後港府欲推23條,都有反共或反政府的作者被停止在副刊撰文,估計中央近年逐步出手干預本港新聞自由。

 

 

(林保華按:不論哪一個做老闆,只要與傳媒殺手的中共混在一起,並且干預編務,自然就會喪失公信力。)

 

兩度易主 失落公信第一排名

港蘋

 

■《明報》去年曾在個多月內有十五天頭版報道港視未獲發免費電視牌照,有指這是撤換總編輯導火線。

 

【特稿】

54年歷史的《明報》於1959年由著名小說家查良鏞與沈寶新創辦,過去兩度易主,現任「老闆」馬來西亞商人張曉卿在95年入主。94年該報記者席揚在北京採訪期間,遭中共以竊取國家機密判囚12年,引起港人關注。不過該報方針近年屢惹爭議,中文大學最新傳媒公信力調查中,更失落中文報章的第一排名,《明報》隨即刪去報頭「公信第一」字眼。

 

與中共抗衡奠報壇地位

《明報》1959520日創刊,在六十至七十年代以「知識分子的良知」定位,大量報道大陸消息而成名。當時查良鏞親自執筆的社評,與中共針鋒相對,公開批評中共「寧要核子不要褲子」政策。六七暴動期間,該報社評一再譴責左派人士的暴行,與《大公報》等左派報刊展開筆戰,奠定報壇地位。到八十年代,因查良鏞與《基本法》草委查濟民,提出極為保守的「雙查」政制方案,且利用《明報》製造輿論護航,引起一批大專生到明報大廈火燒《明報》報紙。

前年《明報》報道揭露特首梁振英山頂大宅僭建,但事後揭出梁在報道刊出前,曾主動致電該報總編輯劉進圖了解,令公眾質疑梁向《明報》施壓。

《蘋果》記者

 

明報大事記

19595月︰查良鏞及沈寶新創辦《明報》

 

1960年代︰查良鏞親自執筆的社評與中共針鋒相對,因中共外交部長陳毅「核褲論」及六七暴動,《明報》與《大公報》等左報展開筆戰

 

1988年︰時任基本法草委的查良鏞與查濟民提出「雙查」政制方案,引起追求民主的市民反感,一批大專生到明報大廈火燒《明報》抗議。

 

1992年︰查良鏞主動將《明報》控股權轉售予商人于品海

 

19939月︰《明報》記者席揚在北京採訪期間,遭中共以「從事非法竊取、刺探國家機密活動」判囚12年,97年獲假釋回港

 

1994年︰于品海被揭早年在加拿大留學期間有案底

 

1995年︰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張曉卿收購《明報》,並出任董事會主席

 

2010年︰足總副主席貝鈞奇入稟控告《明報》一篇有關「打假波」的社評涉誹謗,明報被判敗訴

 

2014年︰中文大學傳媒公信力調查中,明報排名下跌,在中文報章排第二,宣佈刪去報頭「公信第一」字眼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林保華按:傳奇人物。)

 

邵逸夫逝世享年107 (08:52)

 

新聞報道,邵逸夫今晨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爵士一生致力發展娛樂事業。他1907年生於浙江寧波鎮海,原名邵仁楞,號逸夫,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由於他在家中排行第六,因而被稱為「邵老六」,後被尊稱「六叔」。

 

邵逸夫來港後,於1958年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逾千部華語電影,其後又創辦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邵逸夫也熱心公益,給教育及醫療機構提供大量善款。為了推動科學研究,邵逸夫又在2003年創立邵逸夫獎。

 

(綜合)明報

 

 

中移動查子公司 港視開台生變

香港新聞組/香港6日電

January 06, 2014 06:00 AM | 485 | 0 0 評論 | 0 0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王維基上月20日宣布香港電視借殼翻生,怎料中移動5日宣布要就交易進行內部調查。(圖:東方日報資料照片)

 

王維基上月20日宣布香港電視借殼翻生,怎料中移動5日宣布要就交易進行內部調查。(圖:東方日報資料照片)

中移動的調查將包括有關交易是否符合國資委的相關規定。(圖:東方日報資料照片)

 

中移動的調查將包括有關交易是否符合國資委的相關規定。(圖:東方日報資料照片)

香港電視網絡收購中移動香港子公司流動電視牌照之交易隨時觸礁。中移動上月底「破底價」向香港電視出售流動電視牌照,令未能獲發免費電視牌照的港視,可借殼翻生。但昨日卻峰迴路轉,中移動發出通告,指將啟動內部調查該宗交易是否符合國務院國資委的相關規定和公司的內部管理制度等。分析指,中移動啟動調查實屬罕見,預料與港視之交易極大機會泡湯,並認為中移動「彈弓手」背後或涉政治考量。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昨日在其官方網站表示,針對中移動香港與港視的有關股權交易,公司決定啟動內部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該交易是否符合國務院國資委的相關規定以及內部管理制度。

 

市場估計,由於中移母公司對上述交易啟動內部調查,令王維基旗下的香港電視能否順利取得流動電視牌照出現重大變數,交易甚至可能需要國資委開綠燈才能放行,而調查內容包括交易是否符合集團內部管理制度,不排除有中移香港管理層需要為交易負責。此外,有國企管理層表示,國資委對於國企出售資產交易,包括在海外的國有資產,會有一些監管規定,包括交易作價是否按正常商業評估,會否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香港的通訊事務管理局上周五才公布,不就港視收購中移動香港子公司股權一事按《電訊條例》第7P條展開調查。通訊局的決定是基於對該收購的評估,認為該收購不會引起具有或相當可能具有大幅減少在相關電訊市場中的競爭的效果的憂慮。

 

但香港的通訊局公布不查後,中移動卻突然啟動內部調查,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對此表示驚訝,認為中移動身為龍頭國企,每一個商業決定都應該深思熟慮,不可能違背中央指示。莫乃光表示,由於港視與中移動已完成有關商業交易,若中移動現時才展開內部調查,「會給人感覺有如彈弓手,或是中央故意阻撓。」

 

上月20日,港視公布以逾1.42億元收購中移香港旗下的移動電視服務,並取得相關的營運頻譜。當時消息傳出後,港視股價一度大幅波動,最高曾升92%,高見4.46元,至上周五股價則回落至3.6元收市。然而,中移昨公布進行內部調查之消息,對港視股價極為不利,最壞情況有可能令公司股價暴跌。

 

事實上,該宗交易一度惹起市場相當爭議。據兩家公司的通告披露,交易商討最早始於八月中,期間港視股價表現非常波動,但港視及中移要待至1223才發通告,被市場質疑是否應該披露有關股價敏感的資料。

 

根據於20117月起實施的《中央企業境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如果央企的境外企業轉讓國有資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上報國資委審核同意。而按照同期執行的《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暫行辦法》,如果央企的境外企業在境外轉讓產權,應聘請具有相應資歷、專業經驗及良好信譽的專業機構對交易項目進行評估或估值。

 

香港電視職工會理事長楊志豪則表示,香港屬於法治社會,有關商業交易已經完成,加上通訊管理局已裁定不作調查,不擔心中移動的內部調查,能夠推翻有關商業決定。香港電視發言人回應指,有關交易經已完成,香港電視正在全力製作多元化的電視節目。至於有關事宜涉及其他公司的內部事務,港視不便評論。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香港新聞

 

 

(林保華按:前年鬧出的國民教育其來有自,籌劃了近30年!鄧小平在駐軍問題上的堅持,當然與他崇拜暴力的獨裁者身份有關,至於後來大罵耿飚、黃華“胡說八道”,則涉及黨內鬥爭,英國人看不大明白。)

 

中方要求回歸後教科書「去殖」

【明報專訊】中英談判解密‧教育篇

 

香港國民教育問題前年曾起風波,原來早在1984年中英第8輪談判,中方談判團團長周南已經過問97年回歸後的學校教材,指任何暗示殖民地統治或削弱中國主權的教科書及教材都要移除掉。另外,解密文件顯示,英方反對解放軍於97年後在港駐軍,曾考慮將警隊提升至軍事級別或發展民兵等,但最終中方堅持駐軍而沒有再討論。

 

張文光:國民教育風波重複歷史

 

教協前會長、1990年代起先後任立法局及立法會(教育界)議員的張文光表示,周南的要求,反映中國共產黨多年來都希望透過教育和學校教科書操控學生思想,早前的國民教育風波只是重複歷史。他說,幸而在回歸前後,都未有出現周南所說的情,估計是由於教科書市場仍屬自由市場,教育界一向謹慎處理,抗拒由政府撰寫或審核內容,政府大多只可提議課程綱要,「當然是有部分教科書對部分議題會刻意輕描淡寫,如八九民運」。

 

19841月,中英關於香港前途談判到第8輪,當時雙方商討中方提出的12點方針,當中包括97年後的教育制度。根據英國解密文件,中方談判團團長周南提到,香港的教育制度可以維持不變,特區政府將來亦有自主權決定教育制度,包括教學語言、學位數目,私立院校繼續存在,另外亦可繼續聘請海外教師、使用外國教材等。

 

英方:周南教科書議題不受歡迎

 

根據解密文件,周南隨後說,所有暗示殖民地統治(colonial rules)或削弱中國主權的內容,都必須除去,無論在本地教材還是海外教材。

 

當時的英方團長伊文思向英國外交部匯報,形容周南當日開會開場白態度友善,但說到教科書議題則是「不受歡迎」(unwelcome note)。

 

英反對解放軍駐港 曾倡警隊升格

 

中方除了在教科書「去殖」,亦要求在97年後駐軍體現主權,這是中英談判的一個重要角力點。解密文件顯示,在第9輪談判前,英方於1984130已草擬有關國防文件,反對解放軍於97年後在港駐軍,認為會損害港人信心。

 

文件提出多個代替方案,包括警隊提升至準軍事級別,或在香港設立民兵部隊。若中方仍不接受,英方則可提議只限解放軍在港設聯絡辦公室,或只限少數解放軍來港。

 

不過,在223的第9輪談判,周南與伊文思晚宴時,指上述英方國防文件是他收過最差的文件,違反中方對主權的立場,並強調鄧小平說過不會做另一個李鴻章(與列強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的清朝官員);伊文思則重申駐軍會動搖港人信心。

 

談駐軍 戴卓爾:不知什麼激怒鄧小平

 

鄧小平於1984525表達必須駐軍的立場,觸動英方神經。622,首相戴卓爾夫人致部長高層會議的信件中,詳細談到鄧小平這個態度,她說﹕「我們不知道什麼激怒鄧小平,有報道稱他個人對駐軍立場堅定。」她建議不應就此與中方公開辯論,「辯論只會令中方立場愈來愈硬」。她又認為,要考慮如何不令鄧小平丟臉下表達反對駐軍。在7月初,英外交部的談判策略文件中,英方已知道中方駐軍一事沒有談判空間,最後亦妥協。

 

明報記者 曾錦雯 蔡傳威 周展鴻 楊泳森 - 香港——英國連線報道

 

鍾士元擬發兩局聲明 英外相恐「上身」

 

【明報專訊】中英雙方在談判中,多次不讓香港人決定自己前途,中方並表明不同意有「三腳」。當時的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鍾士元於198459率領另外11名兩局議員訪英,反映港人意見,登機前公開發表兩局議員共同草擬的《香港前途問題聲明》。據鍾士元回憶錄,他早兩天、即57已將聲明交港督尤德,8日收到尤德向他傳遞英國外交部的信息,指立場書對談判沒有好處,建議不要發表。

 

解密文件透露,原來英國外相賀維認為鍾士元公開的兩局聲明十分危險,令中方以為英方搞小動作,將責任入英方數,要求當時在港的布政司夏鼎基立即召見鍾士元表達不滿,又要鍾自己負責,稱聲明只是他們個人發出,而不是由兩局發出。

 

尤德鍾士元談妥 稱港府不知聲明

 

尤德向外交部匯報,說大約1000封聲明書正寄給國會議員,傳媒翌日會報道。尤德已與鍾士元談妥,對外說港府不知道有這聲明,只是兩局議員自己發出。

 

 

戴卓爾憂逃港中國人遭報復

 

【明報專訊】1984524一封由戴卓爾夫人私人秘書A.J.Coles寫給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的信件顯示,戴卓爾夫人擔心,那些早前為逃避共產政權到香港的中國人,可能在中國控制香港後受某些報復之苦。她詢問私人秘書Coles,英方談判團在草擬協議中,有沒有提供渠道,為這些人提供庇護及某些保障,希望徵詢柯利達意見。但這批解密文件未見有跟進的資料。

 

 

羅智強主持 評吳敦義C段班

20140107   台蘋

 

羅智強主持的政論節目昨開播,邀來賓談二○一六總統大選。翻攝畫面

【陳郁仁╱台北報導】總統府前副祕書長羅智強去年在馬王政爭下台後,轉型主持TVBS新的政論節目《2100黑白相對論》,昨首集播出,主題是二○一六年總統大選是否變天。節目公布TVBS民調,國民黨的新北市長朱立倫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民調以四成二打平,羅說:「民調打成平手,國民黨就算輸。」副總統吳敦義的民調則大幅落後,被羅形容為C段班。

 

可能找馬上節目

節目採預錄而非現場直播,也未開放民眾Call-in,羅智強一開始看得出來很緊張,話講得很快。節目中羅大部分時間都點來賓發言,本身未有太多評論。未來是否開放民眾Call-in?羅對媒體說,不排除任何可能,也說未來不排除找馬總統上節目。

根據TVBS民調,將國民黨的朱立倫、吳敦義、台北市長郝龍斌、行政院長江宜樺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蔡英文、台南市長賴清德,以國、民兩黨一對一對決方式進行調查。除了朱蔡兩人打成平手;蔡英文對郝龍斌,郝輸二十四個百分點;吳敦義更輸蔡英文三十九個百分點。

 

壓力大試錄19

羅智強說,根據這份民調,蔡英文和朱立倫在總統大選是A段班,賴清德、蘇貞昌是B段班,郝龍斌和吳敦義是C段班。對此,副總統辦公室昨不願回應。該民調是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五日,調查一千零四十九名二十歲以上台灣民眾,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抽樣誤差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

此外,駐美代表金溥聰昨赴立院報告,羅智強在節目中提到民進黨重兵伺候,是否與過去金多次為馬總統操盤成功有關,尤其未來是否可能返台操盤選舉?來賓沈富雄反嗆:「主持人,你把金溥聰丟給我們,在座應該你最熟。」羅只好輕描淡寫說:「沈大老點到我,要去評價他要不要回來(指回台),只有馬總統跟金溥聰可以給答案,他其實是重義氣的人。」然後轉回去討論總統大選。

羅智強節目結束後表示,他給自己打一分,「希望有九十九分的進步空間」。他坦言節目開播前他曾試錄十九次,壓力非常大。

 

 

蘋論:喪失信任後果嚴重

20140107   台蘋

 

信任不僅是各類人際關係的基礎,也是經濟活動中極為重要的常數。經常出現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就是探測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用以預測在可見的未來經濟整體的景況。

 

任何政策都拒合作

民眾若對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就會謹守荷包,不敢消費,使得原來沒那麼糟的經濟表現反而變差,成為自毀式預言。對經濟失去信心最恐怖的後果是銀行擠兌。1929年大蕭條時期美國有11千家銀行倒閉,人民對銀行的信任完全破產。羅斯福新政一無是處,但做對了一件事,由聯邦政府提供存款保險,使得銀行擠兌從此成為歷史,對日後經濟的復甦貢獻很大,因為人民恢復了對銀行的信任。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肯尼斯.艾羅曾指出,信任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是社會體制重要的滑潤劑,信任別人可節省許多麻煩,它是貨物與商品,具有實用的經濟價值。亦即,信任可提升經濟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更有效分配資源。同時,經濟退化的社會有個共同特性,就是公私各部門缺乏互信。

這次金融危機導致信任消失,尤其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當經濟沒有成長,債務人無錢還債,經濟停滯造成彼此不信任加深,信用市場功能失調,信用短缺甚至違約。台灣的例子是金融體系中的不信任已擴散到公部門,馬政府再怎麼推出經濟政策,都受到不信任的譏諷。兩位諾貝爾獎經濟學家艾克羅夫和席勒在合寫的《動物本能》書中,也說明失去信心的人民不消費、不投資,很難振興經濟。

從執政滿意度調查可知,台灣從總統、閣揆到部長,民意滿意度都很低,這說明了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已跌落谷底,這比所謂藍綠惡鬥對經濟復甦更具殺傷力。此時,人性惡的部分會顯露出兩種現象:交相指責諉過,及為反對而反對的復仇式鬥爭,都將進一步摧毀彼此的信任;也讓民眾看到政治惡鬥之後更喪失對政府的信任。當所有的人都無法繼續合作,經濟停滯就很可能長期盤繞著台灣。這也是台灣復甦比他國慢很多的原因之一。

 

救信心才能救經濟

提升人民對政府、對彼此、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是馬政府的功課。這幾年馬政府重創了人民的信任,必須盡一切努力恢復民眾對經濟和政府的信心。做不到這個,就救不起經濟。

 

 

辣蘋果:小便斗大鬆懈(余艾苔)

20140107   台蘋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很生氣,起因於國父紀念館男廁小便斗故障半年都沒修好,他痛斥這種漫不經心的行政效率,無法接受,還打電話給文化部長龍應台要求最短時間內修復,嚴懲負責人員及主管。魔鬼藏在細節裡,看似小小的便斗,其實卻是大大的鬆懈。

 

無獨有偶,空軍司令部仁愛營區的側門衛兵,前天執行衛哨勤務時,居然直接將身體靠在哨所的牆壁上,就連左腳都靠在牆角,形同「站壁」,路過民眾拍照存證,還酸「站哨原來現在能用這種站姿?」哨兵竟然敢如此,軍紀敗壞淪喪,就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了。

 

閣揆要管大方向

也許小便斗是小事,哨兵也是小事,但小事鬆散了,大事也不可能做好,小事沒人處理,大事更是無法整合。問題在於,小便斗的事,所屬單位的國父紀念館就應該注意到、就應該處理好,竟然還要閣揆看報震怒下令懲處,其間的問題才是大問題。

閣揆是要管大方向、大政策,不能被太多小事綁住,尤其台灣當前經濟低迷,是必須絞盡腦汁拼經濟的關鍵時刻,如果二、三級行政單位繼續漫不經心,連小便斗都要閣揆出手下指令,這樣的行政效率,民眾能接受嗎?

 

 

司馬觀點:大埔憲政案例(江春男)

20140107   台蘋

 

大埔案上周五更一審判決政府違法,張藥房的兒子張元豪燒判決書告慰亡父。

區段徵收制度長期被扭曲,變成政府土地炒作的合法工具,不知多少人受害,暗夜哭泣無處申冤,這次一條人命喚起社會良心,農民抗爭引起社會共嗚,終於在行政法院被宣布違法,這一遲來的正義,不足以還張家公道,但對《憲法》中財產權保障上了寶貴的一課。

 

不是同意而是投降

苗栗縣長劉政鴻在這事件上,扮演十足惡人的角色,他的強勢作為,是體制的副產品,也是個性使然,加上他時運不濟,胞弟在陽明山興建違法溫泉豪宅,使他的聲望趴到地上,幾乎變成卡通人物,但也大快人心。

劉政鴻說,如果所有開發案都要經法院判定,台灣如何拼經濟?這句話聽起來何等可惡,人民的財產可以隨意被政府徵收,與中共作法何異。

但這不僅僅是劉縣長的問題,而是積非成是,一般官員都有此共識,人民迫於形勢,也向不良體制投降。

官方的說法是,大埔徵收戶九成多都同意被徵收,但很少人追問在公權力的壓力下,小民有什麼選擇,其實這不是同意,而是投降,兩者形式一樣,本質不同。

 

掠奪性政策早落伍

區域徵收應有嚴謹要件,必須要符合公共利益,有必要性,及比例原則,且有合理補償。如為合作開發必須得到所有權人同意,且有回饋計劃,大埔開發不符這些原則,且掛上科學園區的假帽子,用來土地炒作。

這種制度源自十九世紀的德國,早被淘汰,現在民主國家沒人採用,但人家怎麼拼經濟呢?台灣還在使用這種掠奪性措施,缺乏保護產權的憲政觀念,現在該作一了斷的時候了。

 

 

有話直說:別讓國民黨躺著選(呂一銘)

20140107   台蘋

不論是民進黨黨內對柯文哲有不同的聲音,或是台派社團力挺非民進黨人的理由,都可說是仁智互見。但就一個老台北看來,目前柯的民調居高不下,就是最好的答案。顯然台北市的舊有結構,已受到社會變遷和新世代的崛起衝擊影響,開啟了新的自主、自覺境界!(像新公民運動的方興未艾,從網路的號召白衫軍,便不難看出);使柯幾成了「返璞歸真」的新樣板,而柯的政治素人特質,又益發彰顯他的拙樸形象,受人歡迎。

 

台北需注入新思維

衡諸當前台北百廢待舉,台北人生活品質和福祉低落,兼失去首善之區「領頭羊」的光輝之際,亦恐需要市民有大破大立的智慧和決心,才能有扭轉乾坤之舉,選出適當勝任人選,若是因循、苟且、輕心,或讓「國民黨可以躺著選」,那麼以後根本談不上「當家作主」,甚至永遠被「虛假」的政客牽著鼻子走!

其實台北市長人選的新思維和言行,能否吸引選民,十分重要。至於黨派、族群、家世、家庭背景、學經歷等等,已變成次要。也就是說,誰能帶給台北人福祉,帶給台北耳目一新,有榮耀、有願景的明天!才能說對台北市長位子「當仁不讓」,或是「當之無愧」!而此時此刻的台北,正需要換一個有頭腦、愛心和服務熱忱的政治素人來做做看!

再者,當前的政壇混濁不清,亦實須一股誠樸的清流注入!而台北市幾成了「世襲罔替」(馬英九、郝龍斌,均屬「黨、官」的二代),成績庸碌。像在兩蔣、李登輝時期,尚有高玉樹、陳水扁脫穎而出,均曾帶給台北創新進取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根據經驗,台北長期由國民黨執政,即便解嚴,民主開放普選後,黨國遺緒未褪,官僚習氣依然,不論建設或服務品質,常見落後低落,亦有官商勾結或貪腐等共犯結構情形,蹈常襲故,淪為市民頭家看「公僕」的臉色。只有注入一股清流,相信會使台北不一樣,明天會更好!

 

盼新團隊造福市民

台灣歷經「法律人」治國,搞得經濟不振,民生凋敝,人民苦不堪言。而台北為首善之區,亦不遑多讓,市民生活品質江河日下,若說比其他都市好,但時代巨輪永遠向前,好要更好,而非比爛!像柯醫術高明,足見他有精確的決斷力,才能挽救垂死之軀。而目前也沒有黨派、族群(醫生救人沒有分別心)的包袱,且有國際知名度和國際觀;只要能識人、用人,具包容性,自易百川匯流;可組成新的市政團隊(包含各族群專業菁英),讓人刮目相看,有利台北國際化、數位化,文化創新的發展,並能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創新,振衰起敝,以打破虛假的官僚文化,造福市民,才能光大台北人的榮耀感!

 

資深新聞工作者

 

 

(林保華按:好像是童話。)

 

安倍讓馬習會有轉機

稍後再讀

中國時報 石之瑜 20140106 04:10

 

馬英九想以經濟體領袖身分在APEC這樣的國際場合會晤習近平,適逢北京輪辦,能否藉機沖淡國際氛圍而有所突破呢?但國台辦發言人表示,兩岸的事不需到國際場合,形同回絕。可是,能在國際場合會晤各國領袖,正是馬英九主要動機,如果不在國際場合會面,馬英九就不會想見習近平了。

 

馬應反對安倍以武逼和

 

不過,由於安倍近日參拜靖國神社,四處想結盟制中,導致與北京的關係雪上加霜,這等於提供台北一個天賜良機的發揮空間,或有利於推動馬習會。台北若要成為東亞真正的成員,便不可謹守固定角色,永遠一邊倒向美日。

 

另外,台北若要登上東亞舞台,似又必須有北京與華府默許。既然安倍引發各方不安,台北大可順勢表達嚴厲譴責,進而可對習近平承諾在國際場合若見面,馬英九將以促進亞太經濟穩定繁榮為由,共同對安倍近日言行表達反對,尤其反對他以武逼和的所謂積極和平。

 

馬英九應事先承諾,在會晤時提出「三個不會」的保證─不會直接或間接支援日本軍事行動,不會因東海衝突減緩兩岸關係,不會造成兩岸間任何直接或間接對立,並換取習近平讚揚東海和平倡議是亞太經濟穩定繁榮的重要思想。馬英九可承諾與習近平會面後,才安排與各國領袖會晤。

 

習近平關心的兩岸問題是,達成和平協議,並推動政治協商,包括正式結束敵對狀態,確立一中框架。但這些問題沒有一個是馬英九關心的,甚至是他忌憚的。馬英九願意談的,是東海和平倡議之類可提升台灣國際地位的話題。正值北京與東京關係跌落谷底之際,如果台北不願意表達反對安倍,只說各方均應克制的官話,習近平難免覺得是風涼話,當然不信任馬英九。

 

一招活棋 兩岸三贏

 

過去,台北向來只加入華府與東京一方,甚至爭取擔任馬前卒,至今東京不曾真正認為兩岸有戰略合作可能,何況還有美國在管束。唯兩岸大通以來,這樣的角色開始遭東京懷疑,擔心兩岸之間有所合作。不過總體而言,華府與東京繼續把台北當成理所當然的伙計,號稱安倍三箭的正常化國家軍事計畫,已然如火如荼,導致各種戰爭準備的傳言甚囂塵上,而台北果然只敢袖手旁觀的表達沒有內涵的遺憾。

 

勇於批判日本軍國主義言行,馬習會才有基礎。批安倍,順了習近平的意;台北進入國際舞台,則順了馬英九的意;同時,台北將把自己從一招死棋變成活棋,更順了台灣人民的意。關鍵在馬英九能否把他在美日心中凡事屈從美日的刻板印象扭轉,就事論事對安倍不假辭色。

 

今天能反對日本以武逼和的政策,未來就能檢討北京的以武逼和。如此自重人重,則習近平不至於因馬習會而受辱,馬習會便有看頭,馬英九也才能改變台灣遭人藐視的命運。(作者為台大政治學系教授)

 

 

清真寺踩死14 驚動習近平

 

【明報專訊】寧夏固原市西吉縣一間清真寺前日發生人踩人意外,信眾在紀念一名已故宗教人士時,爭搶派發的回族食物「油香」期間互相踩踏,當場造成14人死亡,10人受傷。

 

信眾爭回族油餅釀禍

 

新華社報道,前日上午,部分群眾到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北大寺參加已故宗教人士忌日紀念活動。下午1時許,在為信教群眾散發油香(油餅)過程中,由於群眾相互擁擠,發生人踩人意外,有14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0人受傷,其中4人重傷。事件震驚北京中央,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主管宗教事務的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都作出批示,寧夏自治區政府主席劉慧等人趕往現場善後。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西吉伊斯蘭教協會一名工作人員透露,當天的活動是為紀念當地已故宗教人士馬正武。當地醫院人員亦透露,傷者目前正在縣裏醫院治療。事發時派發的「油香」,俗稱油餅,以麵粉、鹽、鹼、植物油為主要原料製成,是回族人的傳統食品,每逢開齋節、 古爾邦節、聖紀節,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自己食用以外,還要相互贈送,過節紀念亡人,紅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繼俗。

 

昨日,寧夏自治區黨委召開常委會議,指事故是「正常宗教活動中因組織不力、管理不到位造成」,要求汲取教訓,加強宗教管理,防止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林保華按:只要“太子黨”是一種特殊身份,就很難深陷其中而不染。)

 

胡家涉助周永康洗錢

親家闢謠越描越黑

港蘋

 

■胡耀邦(左)細女李恆(右)一家捲入周永康案件。

越描越黑,胡耀邦家族深陷周永康弊案!本報上周六曾報道,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外孫媳王源源,涉嫌幫周家洗錢數十億。胡家相當緊張,急急要求一直深藏幕後的親家、王的父親王樂天出面,宣稱女兒現在是胡家的全職太太、不曾插手經營,不過這個遮遮掩掩的聲明並未澄清所有疑點,反而證明了胡家是知道王持有與周永康關係密切公司的股份。

王樂天、王源源父女兩人與周永康家族的經濟往來,最早在去年經內地財新網報道。記者調查發現,身為東北隱形富豪的王樂天,不僅與周的黨羽相熟,而且在2008年曾高價收購了周親家控股的陝西德淦石油公司。另外在2009年之後,王氏父女又分步認購疑似幫周永康洗錢的秋海汲清公司股權,直到2012年該公司大股東變成王樂天本人。

 

稱王源源不插手經營

新聞出街後,先是王源源的外母、胡耀邦的么女李恆,她在被問到傳言時,簡短回應傳媒「對不起,我不清楚」後,就急忙掛電話。隨後,前晚接近凌晨,從未公開發言的王樂天突然通過財新網放話,詳述陝西德淦公司的收購詳情。王此前相當低調,網上甚至沒有一張這位財富的照片。

在這張特地發出的「情況說明」中,王樂天表示當年收購德淦公司的價格符合國際行情,而且女兒王源源2007年底已從美回國,所以在2008年就擔任了德淦的股東。不過,直到2009年,女兒才和胡耀邦外孫相識並結婚。他據此稱,胡家與德淦公司項目毫無關係,更「不存在利用關係和權錢交易」。他還補充說,女兒婚後一直從事家務,未參與家族公司的經營管理。

不過,王樂天的這一說法卻恰恰凸顯了秋海汲清公司的疑點:即王源源認購該公司股權、並逐步加大比重,都是在嫁入胡家之後。胡耀邦家人沒理由不知道,這位媳婦是周永康洗錢公司的最大股東,並且長期持有股份。

《蘋果》記者/財新網

 

 

(林保華按:這是不是太相信共產黨的可笑結果,不是悲慘結果已屬萬幸。)

 

官員財產未公開 教授賭輸爬行

范忠信:太天真 網民接棒落注今年

 

【明報專訊】今年元旦,浙江杭州師範大學法學教授范忠信在該市南湖邊以四肢爬行。原來一年前,他曾在微博上打賭預言「2013年內各省市會實現縣鄉級公務員財產」,而賭輸就「罰自己爬行一公里」。范忠信昨日對本報表示,現在期望已經幻滅,不會再天真地賭下去。但有內地網民卻力撐他的行為,決定接力賭「官員財產公示」實現之期。

 

「新班子勢頭好」 賭爬1公里

 

范忠信教授昨日對本報稱,去年初因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釋放了很多積極反腐的信號。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區、2010年江蘇淮安、2012年浙江慈溪等地也都實行縣鄉兩級幹部的財產申報公示試點,「我認為新班子上台為了給群眾更大安慰,或會將這樣的經驗推廣全國。我覺得勢頭非常好,就在微博上和朋友公開打了這個賭」。這則微博至今已被網友轉發上萬次。但事實是去年一年官員財產公開仍無下文。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11,范忠信帶太太到人較少的南湖邊,先用步寬量度,一大步一米,量100步就放塊磚頭,然後范開始在石子路上爬,手壓得太痛,就換到湖邊草地上。結果草根刺手,毛線手套亦難保護,一公里爬了近兩小時,手掌滲血,膝蓋也磨痛。

 

盼溫和諫言 碎石刺手掌出血

 

他還讓太太將當日的爬行過程拍攝下來放上網,視頻中這名斯文的中年人,身穿運動服,在草地上彎腰爬行。范忠信稱,這也算是給網友一個交代,「要不他們懷疑我賴帳」,「而爬行也是以善良、溫和的形式諫言。」

 

「是傷自尊但畢竟打了賭,就得履行承諾。」范忠信對本報說:「事件不涉及公開場合,也沒有邀請其他人參與,只是個人行為,所以官方及學校沒有明顯施壓。」但他表示:「雖然希望公務員財產公開制度盡快實現,但不想再繼續賭了,因為現在包括政治上言論尺度、新聞自由尺度收緊,整個形勢發生很多出乎意料的變化。」他稱自己此前對中國國情和改革的阻力估計不足。

 

履諾未受壓 嘆低估改革阻力

 

對於范忠信爬行一公里的行為,有許多網友則稱「是種嘩眾取寵的行為藝術」,但也有網友讚他遵守諾言,包括網絡小說作家龔鈷爾等眾多網友還稱要「我以我爬薦軒轅」,承諾將打賭中國2014推行官員財產公開制,如失敗將在1年後接范忠信棒,爬行一公里。

 

針對此舉,范忠信表示:「這個是他們自由的想法,大家都是想表達自己善良的願望,鞭策中國反腐監督法制化的推進,讓制度更加落實,不僅停留在政治宣傳和多捉幾個貪官,公務員財產的申報公式就是典型的反腐敗有力的行動。」

 

范忠信55歲,現為杭州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法治中國化研究中心主任,並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等職務。

 

明報記者

 

 

紀委全會

雲上風

January 06, 2014 06:00 AM | 211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事關重大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全體會議,最快在本周就要召開。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已經發文為中紀委一年工作作總結了。同時上一任中紀委書記賀國強的那本「賀國強黨建工作文集」也出版,屆時開會時,大家可以人手一本了。

 

每屆中共中紀委,一般每年召開一次全會,慣性時間安排在1月上中旬。全會除每屆的第一次特別點外,多數是辦三件事,即審議通過中紀委書記作的工作報告,分析反腐倡廉形勢,部署新一年的紀檢監察工作的主要任務。

 

在這三件事之外,過往江時代和胡時代形成慣例,中紀委全會的第一件大事,都要由中共中央總書記來作開幕講話。所以聆聽和討論中共總書記的講話,也成中紀委全會的固定節目。

 

即將要召開的,是中共18屆中紀委的第三次全會,在固定的議程、慣性的內容之外,今次中紀委全會,有兩個懸念。

 

首先一個懸念,是習近平到中紀委全會上去發表的「重要講話」,今次有何「重要」之處。產生這個懸念,是因為去年118屆中紀委二次全會,習近平講話,一反江澤民胡錦濤的八股套話空話,講了三句實實在在的話。一句叫「打鐵還要自身硬」,一句叫「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還有一句是「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這三句話講得很實在,但要求可不低。人民日報那篇總結中紀委一年成就的長文,是請大秀才寫的糟文章,連習近平這三句話都不回應一下,要知道中紀委一年工作,最有效的,正是落實這三句話。

 

由此第二個懸念,也呼之欲出,那就是被打的「大老虎」周永康問題,極大可能要在今次中紀委三次全會上,向大會「通報」。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大陸新聞

 

 

企業家犯罪 國企貪腐最嚴重

大陸新聞組/北京6日電

January 06, 2014 06:00 AM | 228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正義網發布《2013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截至20131231,共搜集到企業家犯罪案件463例,涉案企業家共計599位。其中國企涉案110例,涉案企業家128人。

 

在媒體報導的463起案例中,共有599名企業家涉案,其中370件案件皆為真名報導,有93例案件在報導中使用了化名或未用全名。在這些案件中,國企110例,涉案企業家128人,分別占總數的23.8%21.4%。統計中涉案企業家在企業內任職務的592人中,總經理有224人,占37.8%。可核實身分的涉案企業家中,有28人身分較高。其中,人大代表9人(全國人大代表5人、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3人);省政協委員和全國勞模各3人;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稱號13人。

 

京華時報報導,在企業家涉案的罪名分布方面,總共涉及77個具體罪名。主要有「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詐騙罪」、「侵犯財產罪」、「貪污賄賂罪」等。其中,國企企業家犯罪頻率最高的三項罪名與前年一致,為受賄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

 

在涉案企業的產業類型方面,金融投資61家;能源礦產開發和利用58家;製造與銷售54家;房產建築和銷售44家。

 

報導稱,在271名已判決的企業家中,可以確定具體判決結果的共計250人。其中,220人被判處6個月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占全部判決企業家的88%135名企業家被判處5年以上至2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占全部判決有期徒刑企業家的61.4%14人被判處無期徒刑,占判決企業家總數5.6%10位企業家被判處死刑,占判決企業家總數4%。企業家腐敗犯罪案件中,81例為國企腐敗案件,占國有企業家犯罪案件總數的73.6%;涉案企業家共96人,占總人數的75%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大陸新聞

 

 

中鐵總裁跳樓亡 疑「被抑鬱」

大陸新聞組/北京6日電

January 06, 2014 06:00 AM | 347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白中仁。(網路圖片)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白中仁。(網路圖片)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中鐵總裁白中仁4日下午從自己家中樓上跳下,經搶救無效逝世。中鐵5日晚發布公告稱,本公司執行董事、總裁白中仁先生於201414因意外逝世。媒體從家屬處了解的情況是,白中仁近來患有抑鬱症。

 

●中鐵負債率高達84.8%

 

經濟參考報報導,在聽聞白中仁去世的消息後,工程院院士、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表示,「挺可惜的,他4號上午還到單位工作,想不到回家後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近年患上抑鬱症,部分原因可能是公司債務負擔重,個人壓力大,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日前表示,今年將加強考核,對考核不達標、長期虧損、安全生產不達標等「不在狀態」的央企嚴格處置。是否因為這樣加重白中仁心理負擔,不得而知。

 

報導稱,隨著鐵路建設的提速,鐵路基建板塊向好,但是資金緊張的局面一直未得到緩解。中鐵2013年三季報顯示,2013年前9月鐵路基建板塊新簽合同額1357億元,同比增長200.8%,然而,截至20131031,中鐵總資產6265億元,負債5319億元,資產負債率84.8%

 

●另一高管也「抑鬱」墜樓

 

除白中仁,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公司的一位高管,也曾在哈爾濱出差期間墜樓意外身亡,墜樓原因也與抑鬱症有關。

 

中鐵總裁白中仁「意外逝世」,引起網民質疑與熱議。「手機用戶」問道:「什麼叫意外逝世?自殺?他殺?猝死?」「鳳凰涅槃」諷刺道:「『在家中發生意外』?好神秘的死法。」「趙士林89」說:「中鐵總裁白中仁去世,說是患了抑鬱症。可怕!抑鬱症都是要自殺的。王立軍也患有抑鬱症,曾經休假式治療,結果跑到美國領事館,抑鬱症就好了。」「卑微的五毛」指出:「最近意外特別多,看來有大動作。」

 

近年來,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叫「自殺官員多『抑鬱』,上訪群眾都『神經』」。中國青年報曾分析指出,很多官員自殺,顯然不是「精神抑鬱」能夠解釋的。現在地方官員們已經形成一個個牢固的利益聯盟,其中「老大」、「老二」等身分等級分明,大官保小官,小官保老闆,一級保一級,盤根錯節,糾結成一棵參天大樹。當某位官員出問題,可能波及整個利益鏈條時,他就可能「被自殺」,丟卒保車,犧牲「小我」;「掛了一個,保住一批……」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大陸新聞

 

 

貪婪不客氣 李崇禧收錢要整數

大陸新聞組/北京6日電

January 06, 2014 06:00 AM | 587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被指是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心腹之一的前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昨再披露其貪腐細節,指李崇禧收錢從不客氣,且要整數;他曾痛斥腐敗,卻與礦業老闆、開發商關係極深,更與已被調查的前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副省長郭永祥,在同一屋苑擁有市值逾千萬元的豪宅。

 

華夏時報報導,關於李崇禧下台原因,除了與四川省蓬安縣女縣委書記袁菱關係不正常外,都是直指與開發商、礦山老闆們勾結太深。

 

一位前成都證券公司老總稱,李崇禧牽線搭橋的項目,「收錢從不客氣,要的都是整數」。而李崇禧和李春城、郭永祥都曾是成都最豪華的浣花溪別墅持有者,每棟市價逾千萬元,僅門前一棵樹價值就接近20萬元。

 

報導稱,李崇禧還涉前雅安市委書記徐孟加案,他曾介紹福建開發商給徐孟加認識,要徐孟加關照。諷刺的是,李崇禧常訓斥下屬官員,聲稱「總有一些人在美女、金錢、權力面前倒下」,結果自己竟成這「一些人」。

 

報導暗示中央曾有人包庇李崇禧,指李崇禧多年來一再遭遇舉報,但屢次化險為夷,頗耐人尋味。據悉,李崇禧曾是周永康大秘書,被指是中紀委繼周永康另兩名親信李春城、郭永祥之後在四川拿下的第三隻「老虎」,早前有報導指出,李崇禧曾涉捲入周氏家族1000億貪腐案。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大陸新聞

 

 

盡論中國:看北京叫獸如何反民主

港蘋

 

內地財經網昨日刊登了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圖)、北京大學法學院前院長朱蘇力早前有關中國法治的論述,由於兩人觀點相左,有揭開北大、清華的法學院大戰之態,隨即熱爆網絡。但細讀兩人文章,總覺得他們一個是反民主多過維護法治,一個是反法治多過維護市場經濟,最終結論無非是要維護中共的一黨專政。

 

「法治要早過民主」

王振民認為,千萬不能法治還沒有建立就搞起民主,越民主、越繁榮,就越是災難。在王教授眼中,莫非獨裁政府可以建立法治?民主選舉要等政府套上鳥籠?難怪曾擔任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王振民,上月訪港時宣稱行政長官「愛國愛港」是很自然的要求,漠視有篩選的選舉並不符普選原則。

朱蘇力認為,社會轉型期不能過份迷信法治,法律改革實際上需要一個穩定的社會作為支撐,而且社會穩定之後,法律才能穩定。在朱教授眼中,正處於轉型期的中國,不能迷信法治,莫非要迷信政府?

北京兩大學府的權威法學專家,對法治是否優先的觀點貌似對立,但結論同樣指向維護執政當局的權威。一個強調法治要早過民主,即現時中國不適宜實行民主;一個強調不能迷信法治,即現時中國不適宜實行法治。結論就是:中國現時既不適宜搞法治,也不適宜搞民主,只能維持一黨專政、維持黨大於法的現狀。一個是捧哏,一個是逗哏,難怪被稱作「叫獸」。

李平

 

 

資源5趨勢 轉動中國引擎

大陸新聞組/北京6日電

January 06, 2014 06:00 AM | 186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經濟和財富的高速成長,讓中國對石油、煤炭、糧食等天然資源的渴求愈來愈難滿足,但過度發掘自然資源帶來的汙染與產能過剩,也讓中國付出很高的代價。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資源業2014年將面臨五項重要的趨勢,並直接影響糧食生產與產業發展。

 

.基因改造(GMO)糧食將獲放行?公眾抗拒與的政府部門的阻撓,延緩了GMO食品進入中國的時機。然而,需求激增帶來的消費壓力越來越大,最顯著的莫過於玉米。玉米可以加工成甜味劑和乙醇等多項工業副產品,中國玉米進口量突增也引發是否應允許GMO作物種植與進口的政策論爭。

 

目前進口糧食在中國糧食市場的占有率尚不及5%,如果政府允許GMO糧食的進口,糧食供應問題將可迎刃而解,但決策者的戰略不安全感則會升高。無論是哪種舉措,勢必都會激起正反雙方的激辯,也攸關中外糧食貿易商的商機。

 

.中國鋼鐵行業衰退:中國86家最大煉鋼廠2013年前10個月的利潤率僅有0.4%,政府目前希望削減鋼鐵業規模、提高效率,轉而生產附加值更高、污染較少的產品。如果北京要求鋼鐵業瘦身的指令在2014年最終見效,可能會出現40年來首見的鋼鐵產量下降。由於中國鋼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3%,此一結果勢必在全球造成迴響。

 

.取消稀土配額制:世界貿易組織(WTO)已經判決中國稀土出口配額違規,控制全球八成稀土生產的中國已決定提出上訴。如果上訴失敗,中國可能轉向其他形式的出口控制。中國12月中宣布將削減2014年的稀土出口配額,但此舉可能是象徵性質居多,因為近年來的實際出口一直沒有達到配額上限。

 

.超級巨輪即將入港:中國2012年曾禁止淡水河谷公司的Valemax巨型貨輪停靠中國港口,但基於鋼鐵和造船業的利益考量,可能會說服政府取消禁令,因為這些巨輪能帶來價格更低的鐵礦石與更多的造船訂單。超級巨輪一旦獲准停靠,可能促成全球鐵礦石價格下降。

 

.全球收購熱潮退燒:隨著經濟放緩與策略轉向,中國已經減少在海外併購礦業的雄圖。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已要求更仔細地審查礦業的對外投資,主要是此前的系列收購交易並未迅速帶來預期的效益,令北京有上當的感覺。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財經天地

 

 

新年第一反 烏克蘭萬人基輔示威

編譯中心/綜合5日電

January 06, 2014 06:00 AM | 175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2014年第一個周末,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獨立廣場聚集大批抗議者。(歐新社)

 

2014年第一個周末,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獨立廣場聚集大批抗議者。(歐新社)

1萬多名烏克蘭人5日在首都基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進行新年的第一場示威,抗議烏克蘭政府拒絕與歐盟簽署一項夥伴關係協議。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契上個月迫於俄羅斯的壓力而拒簽該協議,引起烏克蘭人民的強烈不滿與示威。

 

去年年底,烏克蘭政府與俄羅斯政府簽訂經貿協議。 俄國同意購買價值150億美元的烏克蘭政府國債,並大幅下降出口到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烏克蘭總理亞薩洛夫也隨即表示,簽訂與俄羅斯的協議是烏克蘭「避免了破產的惡運」。

 

反對派在全國各地示威遊行,要求政府公布向俄國提供了什麼樣的回報。反對派說,亞努科維契已被俄國收買,所以要求他們下台。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國際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