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 1《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許行來台;國會改革的三支箭;新國會開學了;陸客桃機中轉 首批今抵台;中國流亡導演拍傘運短片;香港人與中國人的政治區隔;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中國五大戰區正式成立;中國網軍背後的意義;美艦駛入西沙 陸媒轟;日媒:礙制裁朝鮮;日自衛隊組第9航空團對抗中國;下次金融大風暴何處出現


許行來台

已經移居加拿大的香港老朋友許行兄嫂來台,與他們吃中飯並暢談一個下午。許行兄是評論界的前輩,1950年就從上海到香港,他熟悉中共,評論深刻,當年都被中共列為“托派”。他在香港曾經出版政論雜誌《觀察家》,也是《解放》(《開放》前身)的創辦人之一。今年90歲,還多次來香港、台灣,並且沒有中止他的評論事業,繼續出版新書。
與許行兄一起到重慶南路的金石堂,只見《史明回憶錄》已經上架,整整一排,非常壯觀,店員說現在“史明熱”。去年聖誕節到醫院探望他時,他老人家已經睡著,但是胸前的被窩上還放著他親自校對的書稿,老人家病中也沒有停止工作,讓我非常感動。由於新書很重,許行兄不便攜帶,我向他推薦史明的口述史,輕便易帶,以了解台灣這位偉人。


焦點評論:國會改革的三支箭(顧忠華)
2016年02月01日
台蘋

國會龍頭人選塵埃落定,將由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蘇嘉全搭配蔡其昌出任立法院長及副院長,在國會開議後,馬上即會面臨公民社會的強力監督及檢驗,看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新國會,是否也能夠真正「翻轉」舊政治,帶來煥然一新的氣象。

國會改革的重要議題,除了立法的議事程序需要大翻修外,就如院長候選人蘇嘉全所言,國會行政部門亦須大幅度的改革,才能提升國會功能、重建社會信任。
作為國會的長期觀察者,個人認為至少在三個層面上有效推動「國會願景工程」,國人所期盼的新政治庶幾有成:
開放學習多元溝通

首先,新的國會應該是「學習型國會」,新的行政團隊不只在內部經營管理方面,必須全盤檢討過去的沉痾,進行組織再造,一掃暮氣沉沉的老舊形象,重新塑造願景;更有必要盡速建構「開放學習」的組織文化,包括立法技術、政策評估、預算參與……都可引進民間智慧,形成公民教育的最佳現場,引領台灣進入「民主升級」的新境界。
其次,舊國會的「黑箱決策」飽受批評,新國會在資訊的公開透明方面,務必大膽躍進,方足以祛除外界質疑。就此而言,新的國會應該是「溝通型國會」,開大門、走大路,提供充分且多元的溝通平台,讓各項法案和政策皆能發揮雙向溝通的效益,尤其在「風險溝通」上,執政黨的立委慎勿一味為行政官員護航或背書,而應善盡民意代表的職責,盡量傳達民間的聲音,共同為強化「風險治理」尋找出最適策略。
加入政策辯論機制

最後,第三支箭是將國會改造成「講理型國會」,過去的慣例是不少立委傾向作秀,因此設計了「國是論壇」來「看報質詢」。未來若配合國會頻道的設置,立委問政應該拿出真材實料,並加入政黨間的政策辯論機制,同時善用審議民主模式,讓公民們深刻理解立法的背景和依據,如此一來,相信台灣政治成熟度能夠逐漸與歐美先進國家並駕齊驅,穩坐華人社會民主典範地位。
「學習型國會」、「溝通型國會」、「講理型國會」,是新國會振衰起敝的成敗關鍵,我們期待新領導團隊,能夠落實改革承諾,來回應民意趨向。在「民氣可用」的形勢下,若佔多數的執政黨未能大刀闊斧地除舊布新,恐怕選民們下次就會翻臉算帳了!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常務理事
----------


蘋論:新國會開學了
2016年02月01日
台蘋

今天新國會(立院)開學,逾50席新同學要新生訓練,他們從沒做過立委,對立院改革也一時摸不著頭腦,對改革的實務可能一知半解,需努力學習趕上進度;老委員也須教導新同學立院中的各種眉角,以便早日進入狀況,共推國會改革。
重行政輕立法

1998年,立院吸收了凍省後省議員的名額,席次由原來的164席增為225席,次年,立院修改了「國會5法」,是國會的內規改革,成立包括後來被攻擊的立院黨團協商機制,並拋棄只要一個人就足以杯葛院會的舊規。但這些改革遠不能滿足民眾的期待,也顯示出立院的功能不彰,不但立法與質詢的品質太差,立委的怠惰、貪腐、關說,也成為民眾厭惡立委的主因。2001年民調顯示民眾對立法院的不滿意度升至65%,與黨國體制時代的順口溜:「國民三大害,立監委國大代」沒什麼差別。
立院的先天不足表現在:黨國體制漫長的影響造成的重行政輕立法的體制與習慣。立院有立法權、質詢權,獨缺調查權(在監院)與聽證權,致國會權力不完整,無力監督行政權。而後天不良在於預算太少,只佔行政部門預算的千分之二,且立院對自己的預算只有刪減權,沒有增加權。
2000年阿扁執政,但民進黨是立院少數,多數的國民黨在野,少數的民進黨在朝,形成慘烈的藍綠對抗,國會自主性在這種對抗中無法建立,立委皆以藍綠而非政策為自己態度的依歸,政府空轉16年,代價慘重。
2005年立委在民眾的嫌惡中修憲減半,並由大選區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結果立委因小選區而地方化,缺乏綜攬全國的眼光和識見,同時也造成票票不等值的後果,破壞投票的公正性。2008年,民進黨慘敗,也在立院處於弱勢,便透過朝野協商、佔據主席台、不同意表決、冗長發言等策略杯葛政府的提案,再度導致空轉;國民黨只好透過黑箱、偷渡、行政命令等途徑執行重大政策,引爆太陽花學運。
建公民參與制

所以,本屆新國會的首要任務就是改革立院制度,以及其後的修憲,釐清行政、立法的分際,並能建立立院的調查權與聽證權制度、議事公開與公民參與的制度,改革不合理的內規、增加立委席次、提升國會的專業素養等。希望新的立院不致使民眾再度失望。
--------------


林保華按:
台灣官員居然不知道?以此表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想怎樣做,就怎樣做?馬英九政府該如何反應?還是奴才般的接受中國的安排?

陸客桃機中轉 首批今抵台
2016年02月01日
首批陸客在桃機中轉,可望今天傍晚抵台。
資料照片

【綜合報導】首批陸客中轉可望今天來台!桃機公司表示,預計將有來自中國昆明的首批中轉陸客,搭乘四川航空班機於傍晚6時10分抵達桃園機場,晚間再搭華航11時50分班機,轉機飛往美國洛杉磯,成為首批來台中轉的陸客。不過,包括陸委會、海基會及民航局官員昨晚都表示,尚未接獲相關訊息;海基會發言人周繼祥對此則表示,今早上班將和陸方進一步確認。
1年約2.6萬人次

中國國台辦上月初宣布開放重慶、南昌、昆明陸客來台中轉,預估中轉旅客量一年約2.6萬人次,但選後遲遲沒有下文,中國官媒《新華社》日前曾報導首波陸客預訂2月1日來台中轉。華航昨說,目前獲悉有陸客將於今天搭乘四川航空班機,來台轉搭華航班機前往洛杉磯,但確實人數及轉接航班,須待中國大陸確認放行後才能確定。華航已做好準備,配合政府政策執行。
桃機公司表示,率先開放的3個中轉城市,目前每周直航桃園機場20個班次,中國的航空公司有15班,台灣的航空公司則有5班。桃園機場去年就已開始準備陸客中轉作業,航警局配合增加執勤人力,過境轉機區也將提供旅客報到櫃台、免費淋浴、電影院、按摩椅、無線上網、付費餐飲等服務。
交通部日前宣布桃機已準備好迎接中轉陸客,試點是一個起點,未來將會逐步增加試點城市。華航也認為,陸客中轉可大幅提升桃機轉運及台灣航空業競爭力。
----------


林保華按:
看到“中國流亡導演”這幾個字,我想應該是他,果然是他應亮。大概3年前他訪問過台灣,因為比較獨特的姓氏,並來自上海,我問他與應運衛家族有何關係?他說沒有。現在他是我的臉友。恭喜他完成這部作品,繼續應該點亮的香港雨傘運動。

 中國流亡導演拍傘運短片
《九月二十八日‧晴》
港蘋

前年9月28日午,催淚彈未放,烈陽高照。4年前因拍攝有關楊佳襲警案的電影,被迫流亡香港的中國獨立導演應亮,記下了當天的陽光普照,拍下短片《九月二十八日.晴》。故事說女兒趁傘運未全面爆發,返家與爸爸吃一餐飯。26分鐘的影像,道出本港老人問題,也表達導演對港式抗爭的感受,「我是外地人,本地人覺得沒有希望,我看到的是很多活力」。電影《十年》被《環時》點名批評,應亮卻說,片中對香港未來的描述未算嚴重,「太客氣了,其實已經不是未來了」。

記者:伍雅謙

《九月二十八日.晴》是應亮來港後首部影片。留港4年,他看到香港鋪天蓋地的老人院廣告牌,老人院長者被一車車的拉往投票,別人在嘲笑,他為長者被出賣及欺騙感到可憐。他說,傘運之後,很多人都反思,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所作為,當子女與父母每天談話不逾3分鐘,年青人可踏前一步,增加和父母的溝通,毋須辯論政治觀點,也可能改變很多事。片中的女兒,便在父親搬入老人院前夕,提出要和爸爸聊聊天,「這個社會異化,人與人之間的關連很少,變成一種功能性」。

應亮認同,香港情況日漸糟糕,需要更加捍衛,但觀察傘運期間,參與者都非常認真,沒有暴力但也不離開,「我看到的不是失敗,不是結束,而是看到強大的、每個個體的那種能量」。他說,曾在中國感到零希望,「在中國還有什麼人提烏坎村呢,才幾年前的事」,直至來港後才變得樂觀,片名亦因此有「晴」字。

電影《十年》近日引起迥響,被《環時》「加持」後,再入圍金像獎最佳電影。他讚揚拍攝者勇敢,但笑言片中描寫的香港未來不算嚴重,也再非未來景象,「已經過時了」,假若港人什麼也不做,「不用2、3年,已經沒有機會了」。正如李波的「被失蹤」,他坦言早是常態,現今只變得較明顯,曾拍攝關於楊佳案的《我還有話要說》,被上海市公安以涉嫌顛覆國家罪發拘捕令的他,對於自己會否步李波後塵,「我沒有考慮太多,當時發生的事情已經很嚴重了,那又怎麼樣了,無所謂了」。

短片明日會在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首映,並於本周三(2月3日)在香港藝術中心agnès b.電影院公映,是香港獨立電影節2016「香港雨傘運動特輯」4套電影之一,其餘3套是《亂世備忘》、《未竟之路》及《撐傘》(預告片)。
-----------


林保華按:
贊同子悅的看法。相信老一輩經過事實不斷的教育,也會轉變觀念,讓感情變為理性;即使不轉變,最後也會被自然規律所淘汰。有志氣的,應該跟上新的世代,融入新的時代。1980年代我在香港,就不斷把中國痞子頭王震作為我的反面教材,不斷惕厲自己要跟上時代,以後從統派變為獨派,尊重的就是“獨立”兩個字。1957年反右派,共產黨最反對的就是學生所主張的“獨立思考”,擺脫共產黨的束縛,擺脫中國文化的束縛。我相信,住民自決是最高層次的民主,誰否認這點,就不是真正的民主派。當然,怎樣“自決”,要講策略,要不斷創造條件,但是必須有這個堅定的信念。

 香港人與中國人的政治區隔
(學民思潮發言人 黃子悅)
港蘋
■近年來香港人及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在本港成為了爭議話題。資料圖片
 
在香港電台節目《我係乜乜乜》中,我和幾位政治、社運圈的人物一起參與了節目中的遊戲部份。遊戲的主題為「我係大中華膠?」,即就「愛國」和「本土」兩個面目已變得模糊的詞彙進行辯論。
「愛國」和「本土」這兩個詞語在過往幾年的香港民主運動中都出現被濫用的情況,許多時候大家過份輕率地用以標籤他人,而非以其言論或行為來定義。我想,節目的目的就是要為一班已經被標籤為「愛國」或「本土」的政治人物重新定義。由於節目最終播出的只是當天錄影的一小部份,有很多的表述無法盡錄,我希望在此更詳細地解答較具爭議性的問題。
首先是「香港人應否要關心平反六四」?這着實是個老掉牙的爭論,每年到六四前,香港各派的人都會就此來場大爭辯。就我而言,關心是需要的,要求平反也是需要的。值得爭辯的地方惟獨是關心的程度,我認為每年參與悼念集會,不讓中共惡行被人所遺忘是沒有問題的,這並不是甚麼「消費」。然而,身為一個香港人,面對香港現時惡劣的形勢、赤化的問題,我認為關心香港的問題、不合理和不公的政策、法律,更值得香港人去花時間和心力。既然我們無法實際為大陸的民主運動做些甚麼,何不先解決我們眼前的問題呢?我們現在連一條網絡惡法都無法阻止、自己的法治也無法捍衞,又如何為一個我們無法入境的地方去爭取些甚麼呢?
其次是台灣歌手羅志祥近日的名言:「不用分那麼細,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是絕對不同意的。在本地層面而言,無論是文化,如廣東話,抑或價值觀等,都有很大差別。在國際層面上,雨傘運動令國際意識到香港人跟中國人有明顯分野。對於我自己而言,這也是個尊嚴的捍衞,捍衞自己的身份、文化、價值,是不可能以「不用分那麼細」或中英繙譯問題為藉口。我們就是要分那麼細,就是要守護這一小片淨土。
無人能抹去他人的情感

香港人、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其實這些身份的認同都是個人經歷、情感的產物。我於九七年出生,對於中國的情感稀薄,只限於對其政治問題的認知。然而,我和這一代人在香港長大,又經歷了反高鐵、反國教等一連串大型社會事件,都使我對香港有深厚的情感,因此我會說自己是香港人。但港人要同時明白,中國對香港的民主發展的影響力非常大,我們無法無視中共所做的一切,就如李波事件一樣。
不少上一代的香港人仍然對中國、對中華文化存在情感,這是無可厚非的,無人能強制抹去他人的記憶和感情。我不會覺得,認為自己有中國人身份的人,就不是香港人、就不能為香港抗爭。這是現存的身份認同之限制,但禁止他人承認中國人身份其實有點說不過去,因此才需要在政治判斷上小心地不被情感主導。應該說,承認香港的文化、價值,反對中共的暴政、拒絕赤化,不就是香港人嗎?
「愛國」、「本土」,其實不必以現今社運圈子的狹隘定義來解讀。我以自己生於斯、長於斯、身為香港人而驕傲,並願意為此地爭取民主未來、守護此地美麗的一面。最終是否夠「本土」還是甚麼,也會被他人所定論,因此我不打算刻意去為自己定義屬於甚麼派別,此舉意義不大,能為此去付出,足夠矣。

黃子悅
學民思潮發言人
----------


林保華按:
關鍵是實至名歸還是虛有其表。

 「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
(李平)
港蘋
 
■習近平出任國家主席一職將滿三年。資料圖片
 
【盡論中國】
習近平接掌黨政軍大權三年之際,「習核心」終於在官式場合試水成功。多個省委書記近日爭相表態效忠,公開提出「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由於各省市正陸續舉行人大、政協兩會,相信這波效忠潮會持續到3月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屆時,出任國家主席三年的習近平,或可以順從民意、黃袍加身,在黨內正式取得超越胡錦濤的地位。
領導核心之謂,是因鄧小平在六四事件後的強調而受關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分別被稱為中共第一、二、三代的領導核心,而胡錦濤雖然擔任中共總書記十年,就未獲第四代領導核心封號,只稱「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
近兩年中國網絡、基層政府不斷有擁立習近平為領導核心之舉,但省部級高幹並未公開參與,直至近日才出現變化,將「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改為「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百度新聞搜尋顯示,自上月8日開始,天津市委代書記黃興國的講話中率先出現「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之語,其後有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安徽省委書記王學軍、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廣西區委書記彭清華等作出同樣宣示。
這些諸侯大多是在省級黨委擴大會議上表態,但身兼政治局委員的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等,在類似場合的講話則維持「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表述,顯示政治局委員這一層次的公開表態或有待政治局正式通過相關決議。
至1月29日,中央政治局開會審議政治局常委會關於聽取全國人大、國務院、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黨組工作彙報的報告時,已提出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這是中共政治局首次提出「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而《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的微博、微信賬號「學習小組」立即發文,歌頌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核心能力,包括自信篤定的政治意志力、高瞻遠矚的全局掌控力、堅韌無畏的變革創造力和大氣厚重的凝聚感召力,顯示「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試水成功,快將正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李平
-----------


中國五大戰區正式成立 習近平頒軍旗發訓令 五戰區司令名單出爐
字型大小:
T E | 2016年2月1日 | 大陸, 頭條新聞 | 1 條評論
 
習近平為戰區授軍旗
【博聞社】新華社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成立大會2月1日在北京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各戰區授予軍旗發佈訓令;宣佈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軍區: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
上午10時,大會正式開始,官兵整齊列隊,全場高唱國歌。儀仗禮兵護衛著八一軍旗,正步行進到主席臺前。習近平逐一將軍旗授予東部戰區司令員劉 粵軍、政治委員鄭衛平,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政治委員魏亮,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政治委員朱福熙,北部戰區司令員宋普選、政治委員褚益民,中部戰區司 令員韓衛國、政治委員殷方龍。5個戰區的司令員、政治委員向習近平敬禮,從習近平手中接過軍旗,持旗肅立。全場官兵向軍旗莊嚴敬禮。
授旗儀式後,習近平發佈訓令。習近平指出,戰區擔負著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對維護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全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習近平命令:各戰區要牢記使命,堅決貫徹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決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決貫徹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建設絕對忠誠、善謀打仗、指揮高效、敢打必勝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各戰區要毫不動搖聽党指揮,堅持党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原則,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命令指示。
——各戰區要聚精會神鑽研打仗,關注國家安全形勢,拓寬戰略視野,研究現代戰爭制勝機理,把握軍事力量運用的特點和規律,加緊擬制戰區戰略,完善作戰方案計畫,抓好聯合訓練和指揮訓練,積極主動謀取未來戰爭主動權。
——各戰區要高效指揮聯合作戰,落實軍委賦予的指揮權責,按照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要求,推進指揮能力建設,理順指揮關係,強化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保障,扎扎實實組織部隊完成日常戰備和軍事行動任務。
——各戰區要隨時準備領兵打仗,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牢固樹立戰鬥隊思想,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培養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實際行動譜寫人民軍隊光榮歷史新篇章,向黨和人民交出優秀答卷。
鄭衛平、魏亮、朱福熙、褚益民、殷方龍分別代表各戰區表示,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時刻牢記習主席訓令,聚力備戰打贏,不負使命重托,始終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
大會在雄壯的軍歌聲中結束。之後,習近平接見了各戰區領導班子成員,並同大家合影留念。
成立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宣讀了習近平主席簽發的中央軍委關於組建戰區機關及其領導班子成員任職命令和決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主持大會。
中央軍委委員常萬全、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吳勝利、馬曉天、魏鳳和出席大會。軍委機關各部門領導、駐京大單位主要領導和各軍兵種官兵代表參加大會。
解讀
習近平向五大戰區授予軍旗並發佈訓令:
習 近平強調——建立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戰略決 策,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誌性舉措,是構建我軍聯合作戰體系的歷史性進展,對確保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解讀
五大戰區臂章搶先看!
 
內容
從七大軍區到五大戰區 有哪些新變化?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軍改有哪些重要的時間節點?
回顧
 -----------


中國網軍背後的意義(徐子軒)
2016年02月01日
台蘋

隨著總統大選結束,台中關係即將邁入新局面。這場新局除了參雜傳統的權力政治,還有新型態的網路民粹主義,而後者可能較前者更吸引人注意。從去年以來,所謂的中國網軍開始在台灣政治人物、政黨及媒體等公眾fb上留言,參與者多以論壇成員為主,言論則多為濫罵贅詞,不斷複製貼上同樣字句或圖片洗版,也讓台灣社會開始見識此類網路攻擊的龐雜無序。這些來自中國與海外的帳號,即是職業網路評論員(五毛),以及自願充當推廣並維持網路文明的志願者(自干五)。事實上,網軍的攻擊並不止於台灣,他們跨過「互聯網主權」,對犯我者雖遠必誅。像是最近有名的德國人雷克(Christoph Rehage)在他的YouTube上開起毛澤東的玩笑,不僅受到官媒亮劍筆伐,還有大批網軍在不停跳針式進行口誅,攻擊模式如出一轍。

肆虐的網軍形成不亞於駭客入侵的輿論戰力。戰力運用得宜,會是穩定政權的利器,運用不佳可能招致逆火。是故,中共領導人在記取文革教訓後,向來不輕易動員群眾,畢竟實體動員的風險過大,像是數年前的反日遊行,出現了許多脫序行為,卻又無法達到外交目標,反倒惡化本身形象。
因此即使釣魚台爭議未解、日相姿態依舊,中共暫時亦不會再利用社會力量。另一方面,虛擬動員較為可控且安全,近年來高速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其快速連結性打破時空限制,使得中共必須更加著重於網路治理,也嘗試以網路輿論戰對付國內異議份子和國外反對勢力。
這裡所透露出的中國現象,非常值得玩味。網路論壇上數百萬,甚至千萬計的網民躁動,代表著社會將隨之浮動,因此就連中南海高層亦得重視這股聲浪,如第四代領導班子的胡溫,都曾以網路管道和網民互動。
藉此昭告專制有理

須注意的是,中共重視網路聲浪與重視民意有著根本的差異。自毛以降,中共最高領導人(江、胡除外)皆十分擅長傾聽民意,然後引導並塑造民意。至習近平配合強國夢,將網路上的左派右派全部匯集在民族主義的愛國大纛下,也讓原本微弱的反對者益發靜默。如我曾經與北京友人在新浪微博上談到法輪功,友人的母親是信徒,曾遭受迫害。五毛黨一見到那三個關鍵字,立刻在我與友人的微博展開鋪天蓋地的謾罵,讓那位友人心生恐懼,最後放棄微博。
此次民進黨泛綠陣營的大勝,被部分中國網民視為台獨勢力大漲,周子瑜事件亦被當作是台獨勢力操縱,進而引發中國網軍長征。
有論者或從文化角度說明網軍的狂歡反映著中下階層的宣洩情緒,或從商業角度說明百度(網軍的集結地)的放行代表著商業鉅子的宣示效忠,也有從政治角度出發,認為中共趁機收編網路勢力,在長征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領導權之爭,最終勝出的,將會是官方白手套。這些都有道裡,但真正深層的黑暗面是,中共藉著四處流竄的網軍昭告世人:如果沒有我們的管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這是當年鄧小平威脅美國總統卡特「放出一千萬中國人」的邏輯,迄今仍然適用,也讓西方世界,包括台日韓,不得不與虎謀皮,繼續與中共政權打交道,更再次證明中國人民無法自治的悲哀。

Lucio策略顧問總監
---------------


美艦駛入西沙 陸媒轟挑釁 美闖南海 「拉台入夥」
2016年02月01日
美軍艦
美國前天派威爾伯號驅逐艦進入中建島12浬海域,稱此舉在挑戰台灣、中國與越南的主權宣示。資料照片

【綜合報導】美國前天派軍艦駛入實際由中國控制的西沙群島中建島12海浬,稱此自由航行行動是挑戰中國、台灣與越南3個聲索方限制航行自由和權利的意圖,遭中方嚴詞抗議。中國官媒昨怒指美方將台灣與越南同列南海島嶼的聲索方,「是為拉越南台灣入夥」。越南昨稱尊重船艦在主權水域內「無害通過」,暗挺美國。澳洲則表明挺美,暗示也可能派船到南海。面對各方角力,南海局勢恐會日益複雜。

美國與東南亞國協峰會(東協加一峰會)兩周後登場,美方前天派遣由女艦長葛蘭姆(Amy Graham)率領的驅逐艦威爾伯號(USS Curtis Wilbur)進入西沙敏感海域,事後五角大廈高調表明,此次自由航行行動是在挑戰中、台與越南的「限制航行自由的意圖」,且未事先通告3方。
女艦長
威爾伯號驅逐艦由女艦長葛蘭姆率領。翻攝美國海軍網站
我政府予以尊重

我外交部表示,中華民國一向遵守《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海洋公約》等規定,對於任何國家依國際法在南海所能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我政府都予以尊重。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肯(John McCain)對美海軍此次任務感到鼓舞,力讚「對一些過度的聲索主張,導致美國與其他國家在國際公法之下的自由航行遭限制,當採取這項行動予以挑戰」。他希望類似行動能持續並成為慣例,且稱美方未來沒必要為相關行動特別發聲明,讓船艦在該海域的自由航行權「常態化」。
越南澳洲皆挺美

越南外交部昨表示,越南基於國際法,尊重相關船艦在領海內的無害通過權利,同時重申越南在西沙與南沙海域的主權。澳洲女國防部長佩恩昨發聲明稱:「根據國際法,所有國家的船舶或飛行器都有自由航行權利,也包括南海,這一點非常重要。」澳媒稱,美艦於航行南海前先知會澳洲。
中國外交部與國防部第一時間批美方,官媒新華社更怒指美艦「既不事先打招呼,也未得到批准,是對中國嚴重的政治和軍事挑釁。」
中美軍事陷緊繃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微信帳號「俠客島」昨評論,美方高調將台灣與越南拉入行動聲明的作法,乃蓄意「誘人入夥」,美方罕見慷慨地增加台灣的存在感,很有拉攏台灣之意,意圖使台越在南海爭端上與美國政策保持一致。
《華盛頓郵報》指出,在東協加一峰會將召開之際,歐巴馬政府面對著關於中國在南海的擴張,美方應更積極對應對的呼聲,及對東南亞盟友再次保證不會允許中國勢力無限擴張的壓力。然而一旦美國有過多的南海巡航動作,恐使中美間的軍事緊張關係升高至危險程度,相關動作的拿捏考驗美國。
至於俠客島評論指,美此次點名台灣和越南是為拉攏雙方,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復國認為,此分析接近事實;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也表示分析合理,但拉攏台灣與越南對抗中國是否為主要目的,須再觀察。
中建島(左圖)位於西沙群島西南方,中共解放軍自一九七五年起在此駐守(右圖)。翻攝網路
中建島小檔案

★命名:為紀念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派往接收西沙群島的「中建號」軍艦而得名。另有「半路峙」或「螺島」之名
★位置:位於西沙群島西南方,距西沙主島永興島約178公里
★面積:退潮時為1.5平方公里,漲潮時僅0.014平方公里,約兩個足球場大小
★駐軍:1974年中越爆發西沙之戰,越軍被逐出西沙群島,隔年解放軍始於中建島駐軍,駐軍僅約20餘人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


林保華按:
中國一直是朝鮮的黑後台,利用朝鮮問題玩弄美國,本來就不應該對中國抱有幻想。

日媒:美艦闖南海招華對立 礙制裁朝鮮

【明報專訊】美國導彈驅逐艦威爾伯號(USS Curtis Wilbur)前日進入南海西沙群島中建島12海里後,引來中方抗議。日本媒體稱,圍繞聯合國安理會正討論對作氫彈試驗的朝鮮實施進一步制裁決議案,美中對立公開化。在此情况下,中國有可能在安理會等場合對嚴厲制裁朝鮮展示出慎重姿態,以此「對抗」美艦航行南海。

稱恐中方「對抗」難嚴懲朝鮮

美艦威爾伯號駛入中建島領海後,《環球時報》援引軍方人士指出,軍方表態更強硬。與外交部稱對美艦監視、喊話不同,國防部用的是「警告驅離」。軍方人士指,「驅離」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喊話、警告、外逼﹑撞擊等,軍方態度更顯強硬。

美軍闖入南海,從南沙再闖西沙。共同社昨撰文指出,對於朝鮮局勢,中國認為已掌握着實現進一步制裁的關鍵,很可能把如何應對制裁作外交牌,牽制宣布將繼續派艦航行南海的美國。
------------


林保華按:
沖繩之所以成為日本國防最前線,有幾個原因:第一,釣魚台是沖繩所屬列嶼;第二,離台灣最近;第三,離南海也是最近。這三個地區都是中國擴張領土的最近對象,自然成為日本的最前線。

日本沖繩那霸基地F-15戰機數量增倍
2016/01/31 16:28 中央社

(中央社東京2016年1月3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防衛省今天表示,航空自衛隊目前在沖繩部署的F-15戰機數量倍增至40架,並強調沖繩是日本國防最前線。

沖繩接近釣魚台,日本與中國大陸經常因釣魚台主權問題,在東海發生衝突。

根據法新社,防衛省自九州築城(Tsuiki)基地將約20架F-15戰機移防到沖繩那霸基地。

時事通信社(Jiji Press)報導,防衛副大臣若宮健嗣(Kenji Wakamiya)今天在新機隊成立典禮上說:「這裡是國防最前線。」

日本在行政上治理無人居住的釣魚台列嶼,但大陸也宣稱擁有列嶼主權。為支持北京宣示主權,以海監船為主的大陸船隻和飛機,曾接近釣魚台,測試日本的回應。
------------


日自衛隊組第9航空團對抗中國

【明報專訊】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航空自衛隊第9航空團成立儀式昨日上午在沖繩縣那霸基地舉行。這是自衛隊相隔半個世紀以來新成立的一個飛行團,目的是應對中國海軍和空軍在東海和西太平洋海空領域的活動,防範中國軍隊對釣魚島可能發動的軍事攻擊。航空自衛隊原在沖繩縣那霸基地部署有一個飛行隊,共有20架戰機。第9航空團成立後,從福岡基地調集了一個飛行隊駐守那霸基地,使得那霸基地擁有了40架戰機。
---------------


蘋中信:下次金融大風暴何處出現(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2016年02月01日
台蘋

自人類發明「紙鈔」以來,金融風險就與人類常相左右,對當代人而言,記憶最深刻的應是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世人雖然把目光放在到處找不到工作的失業者,急切地盼望創造需求以防止廠商倒閉,並且由政府帶頭從事公共建設等以「創造有效需求」,但不幸的是,到頭來還是從事短視的「印鈔票、撒錢」的勾當。表面上似乎有效地為社會問題止血,讓景氣復甦,卻使氾濫的金錢更為豐沛,無時無刻趁機形成金融風暴戕害人類。

迄今80多年來,果真出現數次金融風暴,最明顯的就從1970年代開始,1971年8月15日前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浮動匯率制於焉出現,各國對貨幣的發行如脫韁野馬般快意奔馳。接著1982年由墨西哥領頭的中南美危機、1990年代日本金融泡沫、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千禧年網路科技泡沫的「非理性繁榮」、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及緊接而來的歐債危機之衝擊,可以說金融危機發生的間隔越來越短,對於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影響的延燒路徑越來越難理解。
甚至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都活在心驚膽顫中,因為隨時都可能爆發金融危機,手邊的存款瞬間化為烏有,如同「風中之燭」般無助。畢竟銀行和資產管理業者所持有的資產和負債急速擴大,衍生性金融商品和證券化等先驅金融技術急速發展,最關鍵的是人類的品德越來越敗壞,誠信凋零,欺騙作假事件不斷,五鬼搬運行徑越發猖獗。
發揮理性記取教訓

其實,金融狂熱、金融泡沫並非近代才有,17世紀初荷蘭鬱金香熱和18世紀初的南海泡沫,是歷史上最經典的兩個案例。而193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恐慌,更是研究金融危機的經典事例。這些歷史事件都不乏被記載分析,最著名的當屬1990年出版的《金融狂熱簡史》,這是已故名滿全球的經濟學家約翰.高伯瑞(John Galbraith)所寫的一本暢銷小書。正如高伯瑞書中所言,人們對金融風暴的記憶時間不超過20年,當投機泡沫崩盤瓦解,理財金童受到懲罰,財務金融理財學門或許不若往日風光,但不到20年另一批金融天才又再出現,相關學科再度熱門,金融創新又受禮讚,買空賣空再度大行其道,實質製造經濟又被晾在一旁,沒多久再出現瘋狂炒作,接著轟然瓦解崩盤,經濟災難降臨。
高伯瑞無奈地告訴我們:「除了更清楚掌握投機傾向與過程外,我們能做的似乎很有限。」也就是說,將歷史事件始末詳述,讓世人了解來龍去脈,強化自己的懷疑態度是唯一治療方式。
高伯瑞為我們記述了1930年代以前的金融狂熱,這本《12堂撼動世界的財經課》新書則延續高伯瑞,為我們闡述自1971年尼克森震撼以來,直到21世紀的現在,經歷40餘年已經發生過的12次經濟危機,提醒世人金融危機時不時會重演,要我們發揮理性不要輕易被騙,讓「歷史是一面鏡子」的教訓落實,不要讓「歷史的教訓就是從來沒從歷史中得到教訓」的遺憾重演。
最值得世人注意的是,作者在書末告訴我們「下一個震央就在中國」,這其實不是新看法,但藉由此書卻再次提醒台灣讀者們應有所準備並妥善因應,免得「千金難買早知道」。後悔莫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