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6 16《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黃之鋒:港人活在恐懼之中;陸官校慶 蔡英文勉勵;5月中客沒「暴減」 日、韓、美客還變多;仇恨語言模糊轉型正義;中配≠新住民;何韻詩「同時地」開音樂會;香港自決與英國退歐公投;西藏與香港的共同點;伊斯蘭齋戒月 中國推「吃喝運動」測試維族人忠誠度;中美軍情;新華社急撤孟建柱稿;美駐華使館驚現「詐彈」;梅克爾訪中 德媒狠批;中國邀東協 密商南海爭議破局;古巴解禁Google臉書
林保華按:
馬英九昨晚透過視訊到香港放屁,香港蘋果日報居然沒有刊登,明報也放在中國版的不顯著位置。看來,他販賣的九二共識,以及對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何韻詩事件隻字不提已經完全脫離香港民意。而對蔡英文政府冷笑話式的攻擊,也就是他不曉得香港有危險云云也被明報刪除,因為肯定會被香港人罵翻,因為香港人對危險感受強烈,馬英九卻幫共產黨“穩穩”,明報是在維護他在香港的形象啊。這次講話,馬英九將被香港年輕人徹底當作垃圾丟掉臭水溝了。
被共產黨閹割了以後,馬英九已經沒有正常人的感受。
要馬別說風涼話 黃之鋒:港人活在恐懼之中
自由電子報
對於馬英九說「不知道香港這麼危險」,黃之鋒表示,香港人一直活在恐懼之中,要馬不要講風涼話。(法新社)
2016-06-16 10:5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總統馬英九赴港演講申請被總統府駁回,馬英九只能利用錄影方式來演講,內容還趁機偷酸總統府,「我不知道原來香港是這麼危險的地方」,但馬的這番說詞,引起香港學運領袖黃之鋒不滿表示,香港人一直活在恐懼之中,要馬不要講風涼話。
馬英九在演講影片中表示,「我不知道原來香港是這麼危險的地方,各位女士與先生,你們最好小心了」,曾經參雨傘革命等多項香港公民運動的黃之鋒,就在臉書上批馬英九,要馬別說風涼話。
黃之鋒表示,這幾年香港發生了劉進圖被斬、七警暗角毆打、示威者被判監坐牢,以及最可怕的銅鑼灣書店李波被失蹤。黃之鋒批馬英九,「想不到香港那麼危險只是你自已的問題」,黃之鋒說,「實情是我們這些香港人,一直也活在恐懼之中。」
----------
林保華按:
獨立建國不能貪生怕死。
陸官校慶 蔡英文勉勵「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自由電子報
總統蔡英文首次全軍禮校閱學生部隊。(記者張忠義攝)
2016-06-16 13:0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統蔡英文今天上午赴陸軍官校參加92週年校慶典禮,並校閱學官部隊。蔡英文致詞時特別以陸軍官校門口對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勉勵大家,被國家揀選,就一定要有犧牲的志氣。她也強調,她絕對不會讓陸官人孤軍奮戰,而她做為三軍統帥,也會為各位的團結和榮譽而戰。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從520上任到現在,她展開了一系列的部隊視導行程。因為身為國家的三軍統帥,她心裡想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透過具體的行動告訴我們的國軍,「新政府會跟各位站在一起」。
蔡英文並提到剛剛看到陸官學生士氣高昂、精神抖擻的表現,讓她心裡很篤定,「國軍的尊嚴必定會在我們的手上贏回來」。
她指出,陸軍官校擁有輝煌的歷史傳統,而這個學校最令人尊敬的地方在於,上一代人的使命和精神,即使歷經歲月,即使顛沛流離,都還是一直完整的保存與傳承下來。「這就是黃埔精神」。92年來,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沒有讓國人失望。黃埔軍人的滿腔熱血,一次又一次跟國家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
蔡英文鼓勵陸官學生,「請你們不斷前進。你們的步伐越堅定,國家的發展就越穩定。你們的聲音越宏亮,台灣的士氣就越高昂。你們的作為決定了,在新的時代裡,黃埔精神的新意義。」
她並以「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名言勉勵大家,要把軍人的榮譽和尊嚴一次贏回來,就是時時刻刻把這句話牢記在心。只要你們牢記在心,國家就不會虧待你們。
蔡英文也特別提到,她會確保部隊部隊有合理的升遷管道。要讓大家為國打拚的同時,不需要煩惱家裡的經濟狀況。這就是她做為總統的責任。未來的國防改革,她一定會把軍人的照顧以及軍人的尊嚴,一起放在重要的位置。
蔡英文致詞全文:
馮部長、嚴總長、邱司令、張校長、各位貴賓、各位校友、各位同學,大家好,請稍息。
今天,我很高興,也很榮幸,可以在陸軍官校92周年校慶的日子,來到這裡跟我們陸官人見面。
從520到現在,我展開了一系列的部隊視導行程。身為國家的三軍統帥,我心裡想的只有一件事情。我要透過具體的行動告訴我們的國軍,新政府會跟各位站在一起。
要進行部隊視察,如果沒有來到陸軍官校,視察的行程就不算完整。各位親愛的陸官人,我剛剛看到所有學生士氣高昂,精神抖擻的表現,我心裡很篤定,國軍的尊嚴必定會在我們的手上贏回來。
陸軍官校擁有輝煌的歷史傳統。92年前的今天,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告訴大家:「要用這個學校的學生,重新創造革命的事業;要用這個學校的學生,做革命軍的骨幹」。那一代的黃埔人完成了他們身上的使命。
這個學校最令人尊敬的地方在於,上一代人的使命和精神,即使歷經歲月,即使顛沛流離,都還是一直完整的保存與傳承下來。
這就是黃埔精神。92年來,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沒有讓國人失望。黃埔軍人的滿腔熱血,一次又一次跟國家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
在台海戰雲密布的時候,黃埔軍人守住前線。在天災地震的時候,黃埔軍人,拿出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和台灣人民一起重建家園。
各位身上的這套制服,是有著光榮傳承的制服。全世界沒有幾所軍事院校能像各位的學校這樣,有著這麼多精彩的回憶與過去。
剛剛,每一個從我面前走過的學生,都是這一個傳奇的一份子。所以,在這裡,我要特別勉勵大家,未來,你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國家栽培你們,你們應當加倍報效國家。不要辜負自己身上的制服,你們以陸官人為榮還不夠,未來你們每一個人都要讓陸官以你們為榮,都要讓這個國家的人民以你們為傲。
誰都無法否認,陸軍官校誕生在黃埔。不過,這麼多年來,今天陸軍官校在鳳山。每一個陸官人在記住光榮傳承的時候,也都在思考,如何創新,如何改進,如何在新的時代裡,用新的方式來貢獻國家。
各位,請你們不斷前進。你們的步伐越堅定,國家的發展就越穩定。你們的聲音越宏亮,台灣的士氣就越高昂。你們的作為決定了,在新的時代裡,黃埔精神的新意義。
黃埔精神,不需要由我來提醒各位。我相信,它已經在你們每一個人的血液裡面。跟同年齡的學生相比,你們犧牲了自由。你們用紀律要求自己,你們用規矩鞭策自身。國家就是需要一群有紀律的軍人來保疆衛土,你們就是國家所揀選出來的人。
既然被國家揀選,你們就一定都要有犧牲的志氣。「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我要再一次用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來勉勵各位。
要把軍人的榮譽和尊嚴一次贏回來,就是時時刻刻把這句話牢記在心。只要你們牢記在心,國家就不會虧待你們。
我會確保在部隊裡面,有合理的升遷管道。而且,大家為國打拚的同時,不需要煩惱家裡的經濟狀況。這就是我做為總統的責任。未來的國防改革,我一定會把軍人的照顧以及軍人的尊嚴,一起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二項黃埔精神,也就是團結。它就是此時此刻的台灣,最迫切需要的東西。我剛剛看到,大家在隊伍前進的過程中,已經把這種精神發揮地淋漓盡致。
一群人共同走向一個目標,不管過程多麼艱辛,隊伍始終保持整齊。這就是團結的最佳示範。我期待,國軍內部要團結,然後,透過團結的國軍,來成為促進國家整體團結的動力。
軍隊裡面沒有政黨,沒有派系,只有國家。在未來,有許多國家發展的議題,都需要國軍扮演提振社會士氣的角色。團結國人同胞,一起面對時代的考驗。這是這個新時代裡,團結的意義。
第三項黃埔精神重視的是負責。各位同學在校,要把功課做好。到了部隊,要把業務做好,這就是對自己負責。
更重要的是,我期許大家,要為群體承擔責任。在戰場上,每一個人生死與共。你們成為軍人的那一天起,台灣人民的命運,也託付在你們的手上。
我們要打破本位主義,不管是演練,作戰或是救災,不管上山或下海,只要國家需要,只要人民有難,都要身先士卒,勇於承擔。這就是黃埔的氣魄。
各位陸官人,國軍的未來要交給你們了,你們要扛起來。新的時代也要交給你們了,你們要做國家進步的先鋒。
不管以後我們遇到多麼艱難的挑戰,請大家永遠記得這個學校交給你們的傳承。犧牲,團結,負責,這六個字要深深印在你們每一次的行動上面。
同時,我也要要求大家,不斷前進,不斷創新,不斷思考,我們究竟為何犧牲?為何團結?為何負責?
在新的時代裡,我期許大家,為中華民國,為中華民國的的民主體制而犧牲、團結、負責。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自由生活方式,而犧牲、團結、負責。
我絕對不會讓陸官人孤軍奮戰。做為三軍統帥,我會為各位的團結和榮譽而戰。親愛精誠、團結奮鬥,我將和大家一起前進,我將和大家一起奮戰。謝謝大家。
----------
林保華按:
我在今天的專欄裡說了,中國用語言、留言與鬼鬼祟祟的行動施壓台灣。有關減少旅客的留言不就滿天飛,還有一些奴才協助渲染。以為如此,台灣就可以屈膝投降?
5月中客根本沒「暴減」 日、韓、美客還變多了
自由電子報
2016-06-15 21:5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傳出中國方面限縮旅客來台,導致有部分台灣觀光業從業人士憂心業績進入「寒冬」,但根據台灣觀光局統計資料,今年5月外國旅客來台人數和去年同期相比,僅中客下滑約12%,其餘地區幾乎都呈現增長,整體人數也比去年同期多了1.87%。
觀光局資料指出,上月來台觀光旅客仍以中客為最大宗,2016年5月中客來台人數為32萬7254人,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2.21%。(資料照,記者蔡宗憲攝)
根據觀光局資料,上月來台觀光旅客仍以中客為最大宗,2016年5月中客來台人數為32萬7254人,但2015年5月則是37萬2766人,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2.21%。
但上月來台人數居次的日、韓、港澳和美國旅客則都呈現上升趨勢,日客從2015年5月的12萬4464人漲到14萬5428人,多了16.84%;港澳客從12萬4758人微增0.44%,來到12萬5302人;美國客從4萬3791人變成4萬4098人,增加12.11%;韓客則是暴增17.45%,從5萬4583人增加到6萬4106人。
雖然中客下滑,但由於其他國家幾乎都是人數增加,導致上月來台整體外國旅客人數達到88萬2565人,比去年同期的86萬6380人增加了1.87%。
----------
仇恨語言模糊轉型正義(邱家宜)
2016年06月16日
台蘋
自稱公民記者的洪素珠女士日前在多個場合以「中國難民」等仇恨語言羞辱老榮民,引發社會震撼,執政黨及在野黨政治領袖第一時間同聲譴責,顯示台灣社會在族群議題上成熟度已然提高,過去在政治上常見的族群議題操作所剩空間有限。但部分政治力量明顯想將已為社會唾棄的族群仇恨語言事件與轉型正義論述掛鉤,除了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洪素珠事件的相關發言中說:「是否能真正轉型到正義,還是正義被轉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周志偉也對媒體表示,民進黨推動的轉型正義則是刻意製造族群仇恨,已成為縱容偏執言論的推手。
二二八成仇恨血洗
從政客使用的語言中可以明顯察覺,其正試圖把台灣社會對族群仇恨語言的集體唾棄情緒轉移為對轉型正義的疑慮,對即將面臨黨產清算與正義追討的國民黨而言,目下打的無非是調虎離山、圍魏救趙的算盤。
由於曲折的歷史發展過程,族群仇恨的語言過去在台灣從來沒有少過:以往漢人稱台灣原住民為番;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人常被殖民者貶抑為「清國奴」;戰後國府接收百弊叢生,台灣人暗罵「狗去豬來」(日本人是狗,中國接收人員是豬);外省來的官員看不慣台灣人被日本統治久了,習染日本風俗而批評台灣人被「奴化」。
二二八事件是仇恨下的血洗。歷史教育我們,族群仇恨不會帶給任何人幸福,但直到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台灣社會中還是有郭冠英(范蘭欽)這樣自封「高級外省人」的角色出現,認為「陳儀就是在台行仁政,結果給了倭寇造反之機,起了二二八。記取此教訓,不能放鬆槍桿子。就算乖乖回歸還要鎮防,若流了我中國人的血,那對這批倭寇必要嚴打無赦。」郭冠英的「倭寇」論與洪素珠的「中國難民」說,堪稱仇恨語言代表作,目前看來,這些偏激的仇恨語言,應會被有自我提升能力的台灣社會一一掃入歷史灰燼。
惡人須對惡行認錯
洪素珠事件後,國民黨號召重提《族群平等法》(該法在2009年郭冠英事件中也曾被提起),總統府方面立即表示樂觀其成,包括之前轉貼洪秀柱臉書發文,小英總統此役中展現政治智慧,但接下來則須慎防各方利用仇恨語言風波企圖污名化轉型正義的陷阱,適切掌握話語權。簡單來說,轉型正義並非哪個族群對哪個族群的壓迫或討債,因在過去政治戒嚴的白色恐怖或獨裁統治中,受害者是不分族群的,正義的追討也是不分族群的。
1949年發生在澎湖的「山東流亡學校煙台聯合中學匪諜案」,被害的數百師生都是山東籍;而白色恐怖時期以匪諜罪名遭槍決的高一生、湯守仁是鄒族原住民。如同柏楊那樣曾被關在綠島監獄的政治犯,以及許許多多在黑夜中暗自飲泣、抑鬱而終的母親,他們的歷史沉冤尚待昭雪。相形之下,追討國民黨黨產只是冰山一角。
轉型正義的核心價值,絕不是誰對誰或哪個族群對哪個族群的復仇,而是試圖貫徹作惡者終須要對其惡行付出代價並懺悔、認錯最後才能獲得原諒的巨大社會工程。因如果作惡者還可以永享榮華富貴、坐擁高官令名,不必面對自己的罪責,試問我們要如何杜絕這些惡行在人間不斷重演?切莫讓藉由反對族群仇恨語言議題所張起的煙幕,模糊了我們實踐轉型正義的決心。
外省台灣人協會常務監事
----------
林保華按:
這也是大膽西進與南向政策的根本區別所在。
自由廣場》林全先生,中配≠新住民!
自由時報
2016-06-16 06:00
◎ 何景榮
在立法院審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試圖對中國籍配偶的權利義務,做出更明確規範之際,行政院長林全卻突然拋出「陸配就是新住民,照顧權益相同」的說法,引發新住民社群的一陣錯愕。
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表示,「陸配就是新住民,照顧權益相同」。(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中國籍配偶與主要以東南亞為祖籍地的新住民,不論是在語言文化與世代屬性上,可說是南轅北轍,所需要的政策配套也大不相同。就婚配來台的第一代來說,東南亞新住民初來乍到,欠缺中文能力,因此政府需要動用「新住民發展基金」予以語言能力上的培力(empowerment),方能適應台灣之生活。反觀中配由於具備中文能力,少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再加上共產教育制度所具有的高度對抗性,讓中配們太善於競爭,反而打壓到語言文化上更為弱勢的新住民配偶。去年一場原本由新住民配偶們所籌辦的東南亞經貿論壇,由於主辦單位希望廣納各界之力,邀請中配團體協辦;但是在協商過程中,由於第一代新住民們的中文能力有限,難以與雄辯滔滔的中配們談判、議價,最後經貿論壇的主題由東南亞擴及全亞洲,大量中國廠商代表進駐,不但模糊了原本的主軸,也讓東南亞新住民原本就有限的發聲管道,進一步地被限縮、剝奪。因此,「中配強,新住民弱」,可說是兩造在第一代上的差別。
至於第二代的情況,反而是「中配子女弱,新二代強」。在相同的教育制度下,中配子女相較於其他台灣學生並無顯著差異,倒是新住民子弟,若是從小說母語、與母國的親屬保持聯繫,則可享有雙語能力與多元人脈,具備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與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上的雙重優勢。適逢新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過去長期被汙名化的新二代,正是大展拳腳、替台灣開疆闢土之際,勢必要給予新住民家庭明確之定位,集中資源、賦予重任。否則,過於廣義定義下的「新住民」社群,難以擺脫「兩岸一家親」的魔咒,很可能讓台灣的新南向政策,最終淪為中國「一帶一路」擴張政策下的附庸。(作者為東南亞新住民子弟,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學博士)
--------------
林保華按:
針鋒相對,展現骨氣。
反制蘭蔻 何韻詩「同時地」開音樂會
自由時報
2016-06-16
〔編譯陳正健/綜合報導〕法國化妝品品牌蘭蔻(Lancôme)日前屈服於中國網民的壓力,片面取消與香港獨立歌手何韻詩合辦的音樂會,鬧得滿城風雨。為了不讓歌迷失望,何韻詩十五日透過「臉書」表示,將於十九日自辦一場音樂會,與原先音樂會計畫的時間地點一致,而且完全免費。對此,蘭蔻母公司萊雅集團尚未做出回應。
香港獨立歌手何韻詩十五日透過臉書表示,將於六月十九日自辦一場音樂會,與原先蘭蔻贊助音樂會的時間地點一致,而且完全免費。(取自何韻詩臉書)
何韻詩因參與二○一四年的「雨傘革命」遭中國封殺,但知名度不減反增。蘭蔻事件發酵後,不僅港人憤怒,更有法國學者發起拒買蘭蔻的全球連署,讓她成為最受西方媒體關注的香港藝人。
何韻詩臉書貼文寫道,這場音樂會是要「打造一個快樂又安全的社區活動」,顯然是在回應蘭蔻此前聲稱基於「有可能出現之安全因素」而取消音樂會。儘管兩場音樂會的時間地點都一樣,但何韻詩說,「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日期,同樣的人們,不一樣的意義。」
何韻詩說,這次活動「很安全」:沒有政治,沒有口號,沒有橫額,沒有標語,沒有組織,也沒有大財團。就只有一個又一個的個體,一個一個自信自由的個體。一個一個有種的漂亮的個體,還有這些個體帶來的屬於我們自己的本地音樂與文化。
何韻詩說,「有種香港叫不屈服,有種漂亮叫我們」,她要和POHO社區的八個小店小商戶,邀請每一位有同樣信念的有種人,在這片我們熱愛的土地,用音樂與文化,個體與堅毅,回應一切的打壓與恐懼。
「面對一切的恐懼,我們拒絕被嚇倒,我們拒絕被擊敗,面對一切的不了了之,我們拒絕再一而再被消耗。」何韻詩說,「既然如今在這裏,連做自己都變得如此困難,我們更要用盡一切的方法,去做回自己,去守住自己,用自己最擅長的來回應黑暗。」
----------
林保華按:
理性中肯的分析。
香港自決與英國退歐公投
(時事評論員 林忌)
港蘋
香港本土思潮以至港獨思想興起,與英國退出歐盟的要求一樣,兩者訴求實有相似地方;香港的問題,是在於中共背棄港人治港,事事以西環意志強加於香港人身上,而英國則面對歐盟的法規,不斷強加於英國,因此一星期後英國的退歐公投,退歐派政治人物不斷重複一句:「取回控制」(Take back control),有如一些學者提倡的「內部自決」,或者一些誇張的「建國」口號,真正的訴求卻是「永續基本法」保留「一國兩制」,其實本質類同──就是要取回對香港的控制權(還政於民),變回香港人的香港。
當然最大的分別,是英國自己選擇參加歐盟,更可以選擇退出;英國人有權公投退出,而香港人卻連選自己的政府與特首,也沒有投票權;然而在此以外,香港有很多人,非常同情英國面對的困難──在歐盟東擴之後,大量東歐移民藉歐盟的人口自由流動湧進英國搶工作,搶佔社會福利;由於相關的條文全屬歐盟制訂,令英國人無論如何投票,無論任何政黨,都不能在國會改變這些政策,這些問題就有如香港人,無論如何在立法會選舉投票,都無力制衡那些中共強加於香港的基本法、議案及政策般。
對比起英國人擁有公投的權利,香港市民卻連擺明是「賣港政策」,如撥款10億一帶一路獎學金,即使政策如此的荒謬,明顯不吸引香港學生到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留學,也要霸王硬上弓;更不用說香港本地珍貴的學位,不是用來滿足本地學生的需求,卻偏要劃出去擦鞋,為梁振英連任造勢;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即香港為了中國表面上的利益,而犧牲香港人的利益,而最終只肥了中國貪官。
傳統泛民搞錯重點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改變,就是由2008年北京奧運後的反高潮,由毒奶粉到變成搶香港人的奶粉,這些有損香港人利益的政策,都在一些人高舉「中港融合」的大旗之下,變成要「包容」,或者不得拒絕又不可修改的禁忌。當你對現實的政策極之不滿,而又失去改變的權利之時,唯一的結局,就是想離開這個「雀籠」,這是最自然不過的反應,而不是甚麼「民粹」。英國退歐派不斷宣揚的「取回控制」、「取回我們的國家」,在政策的本質上,和香港的本土爭議,是同一回事。
民主派老一代的,幾年來一直把問題搞錯,以為「愛國不愛黨」與「建設民主中國」,當可說服年輕一代,去爭取民主;年輕人質疑的問題,其實就和英國退歐派所質疑的問題,為甚麼香港人的利益,要向北方妥協?為何香港人的政策,要不斷和中國融合?那些所謂「融合」的經濟得益,地產霸權以外的香港人,更是無從得益,香港民主派必須正視的,就是連英國保守黨,都無法避免在這問題上全面分裂,因此只找對方的極端分子來攻擊,對解決雙方的裂痕是絕對無補於事,必須提升層次,從政策爭議找出新的立足點。
林忌
時事評論員
----------
林保華按:
香港已經接近“西藏化”。唯有最後拼搏,才能挽救自己。
西藏與香港的共同點
(資深對沖基金經理 錢志健)
港蘋
銅鑼灣書店五子事件,日前又有店長林榮基由內地回港銷案,但不肯多談在內地的遭遇。究竟中共「長臂」是否可以無限的延伸?今天要探討的話題,是昨日今日的西藏、會否是今日明日的香港?西藏與香港的共同點又是甚麼?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西藏。西藏人和中共簽訂了和平協議,自家的政治命運「憑信心」交了給中國共產黨,藏族人也誤信了中共可給多一點經濟利益。1951年的《十七條協議》,西藏承認為中國領土,達賴喇嘛領袖地位不變云云,但過了不足10年時間,1959年西藏巨變,達賴喇嘛流亡海外;當時過百萬人死亡,涉及不少軍事屠殺及迫害,某程度上是不能兌現的「一國兩制」,手段極度凶殘。
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是否好像《十七條協議》?達賴喇嘛當年去到北京和毛澤東談判,希望政治命運的移交可為西藏人帶來和平穩定。現在明顯見到,藏族人在西藏的經濟命脈受制,心靈上也受到摧殘。時至現在,西藏人要自焚,才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這是極為可悲。當年的西藏鎮壓,今天香港的震懾,你認為是否雷同?不要忘記,自2009年至今,100多名藏人自焚對中國共產黨抗議滅絕式的鎮壓;香港人會否如《十年》電影中的〈自焚者〉一劇,到英國大使館面前自焚才得到社會關注?近年中國干預香港,違背了鄧小平先生對《中英聯合聲明》的莊嚴承諾,全世界也看到;這隻中共「長臂」不斷醜化達賴喇嘛的非暴力抗爭;而中共也不斷分化香港人,在過去數年赤裸裸地滲透鬥爭哲學到不同的階層。
話題延伸到《環球時報》的鬧劇。《環時》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社人民日報社主辦與出版的國際新聞類小報,報道水平屢創新低。為何那麼猛力抨擊何韻詩?是因為她參與了兩年前的雨傘運動,是平權人士,還是因為HOCC最近會見了達賴喇嘛?Lancôme屈服於共產黨政權是遺憾的商業及政治決定,演變成公關災難,多個團體發起實體及網絡捍衞價值戰,令Lancôme母公司L’Oréal股價有不少跌幅。法國退休哲學家發起的聯署聲明,在落筆此刻快邁向8萬5千人;D100電台節目主持人兼商人傑斯寧願不做Lancôme過百萬元定單的包裝生意,也要撐何韻詩(他自己反而沒有聽何的歌曲),只是想撐做對的事情。
被中共逼上梁山的日子不遠
西藏1959年前後被中國共產黨「滅族」式清洗的歷史陌生。全世界現在只剩下數百萬藏人;剩下流亡政府,及還在中國被壓迫的藏人。香港人或對這段歷史陌生,但要預備距離中共「逼上梁山」的日子已不遙遠。地球村任何人支持西藏人在共產黨統治下有「自決權利」是無可厚非;在香港人而言,與極權理性抗爭,對事不對人才可創造歷史,換取多一點生存空間。西藏與香港共同點的議題,可電郵至2047HKMonitor@gmail.com了解詳情。「一國兩制」框架下的「高度自治」還剩下有幾多?試問誰還未覺醒?
----------
林保華按:
無恥的宗教自由,不鬧獨立,沒有天理。
伊斯蘭齋戒月 中國推「吃喝運動」測試維族人忠誠度
自由電子報
圖為一名漢族學生餵維吾爾族學生吃粽子。(圖擷自《自由亞洲廣播電台》)
2016-06-16 12:4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年伊斯蘭齋戒月自6日展開,中國政府卻在新疆全面發起「吃喝運動」,鼓勵少數民族參加茶會、聯誼會、端午節聚餐等吃喝活動,希望穆斯林放棄封齋習俗。「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Dilxat Raxit)指出,中國的此一舉措,是為了考驗維吾爾人是否忠於當局禁齋政策。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在伊斯蘭齋月期間,少數民族聚集的新疆南部阿克蘇、喀什等地政府卻大推「吃喝運動」,請少數民族吃飯,並有中小學舉辦「端午」活動,要求少數民族學生要吃粽子,才能「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致電詢問阿克蘇教育局辦公室,詢問學生是否可以封齋,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學生不能封齋,萬一被發現的話,校方和家長都要負責。
「世維會」發言人迪里夏提指出,伊斯蘭齋月期間,中國政府利用行政手段,主辦茶會、聯誼會、端午節等聚餐活動,強迫維族人大吃大喝,分辨維人是否封齋,並藉此掌握維族人在齋月期間的封齋布局。
據《中央社》電訪「世維會」發言人迪里夏提報導,中國發動的「吃喝政治運動」,意在考驗維族人是否忠於中國的禁齋政策。面對信仰的限制和挑釁,導致維族人為了生存,被迫做出違背意願的行為。
----------
林保華按:
下個月要召開北戴河會議,涉及19大人事,所以習近平要擺出對外強硬姿態,顯示他的革命傳統。可是如果不慎與美日打起來,那顆好玩了。
解放軍情報船駛入日領海
圖1之1
【明報專訊】日本防衛省昨日發布消息稱,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巡邏機發現中國海軍的一艘情報收集船,於昨日凌晨3時半進入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以西的日本領海。這艘情報收集船於清晨5時左右從屋久島以南駛離。中國國防部回應,中國軍艦通過這一海域符合航行自由原則;外交部亦指出,日方明知中國船隻有過境通行權仍要炒作,背後的意圖令人懷疑。
近鹿兒島海域 日表關切
共同社報道,日本官房副長官世耕弘成稱,外務省已向中國駐日大使館表達了對中國軍隊整體活動的關切。據防衛省稱,這可能是繼2004年中國核潛艇在沖繩縣先島諸島附近進入日本領海後,中國軍艦再次進入日本領海。日本防衛相中谷元昨向傳媒表示:「今後也將充分關注中國艦艇動向。做好警戒監視工作。」周二,中谷元曾與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Scott Harbison Swift)在防衛省會談,就美日在東海的合作協商,以應對中國軍艦航行問題。
據防衛省介紹,中國的情報收集船曾尾隨在日本領海內航行的兩艘印度艦船,這兩艘艦船正在沖繩附近海域參加日本海上自衛隊與美國、印度海軍的聯合訓練。
中方斥炒作:擁過境通行權
中國國防部昨回應稱,吐噶喇海峽是用於國際航行的領海海峽,中國軍艦通過該海峽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航行自由原則。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也指出,中國海軍的沿海訓練會航經吐噶喇海峽。根據國際法,吐噶喇海峽是國際航程的海峽,各國享有過境通行權,毋須事先通知或批准,陸慷表示,日方對此心知肚明,在這樣情况下仍要炒作事件,背後意圖令人懷疑。吐噶喇海峽連接東海與太平洋,是吐噶喇群島各島之間的3條水道統稱。
----------
林保華按:
台灣遲早應該向美國出租軍港。不但有利台灣安全,也繁榮地方經濟。
美第三艦隊將增兵 協防東亞
自由時報
2016-06-16
〔編譯陳正健/綜合報導〕美國匿名官員十四日向路透指出,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將加派更多船艦到東亞,協助駐防日本的「第七艦隊」。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亞洲海事透明倡議」主任波林(Greg Poling)指出,歐巴馬曾經承諾,要將海軍軍力的六十%轉移到亞太地區,這次的部署是「亞太再平衡」計畫的一部分,以因應中國的崛起。
美國海軍將加派更多船艦到東亞,協助駐防日本的「第七艦隊」。(美聯社資料照)
「第三艦隊」的基地位於加州聖地牙哥,以往只在太平洋國際換日線以東地區行動。不過,該艦隊的太平洋水面作戰群(Pacific Surface Action Group),包括飛彈驅逐艦「斯普魯恩斯號」(USS Spruance)以及「莫森號」(USS Momsen),已在四月時部署東亞。
一位不具名美國官員表示,「第三艦隊」未來將派遣更多船艦到東亞地區。他與另一名美方官員都指出,這些船艦將執行一連串的任務,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第三艦隊」擁有超過一百艘船艦,包括四艘航空母艦。「第七艦隊」則是由一個航母戰鬥群、八十艘船艦與一百四十架軍機組成。
《日經亞洲評論》引述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史威夫特(Scott Swift)說法,表示美軍是在區域不安及恐懼的情況下,才會做出這項舉動。他主張,海軍應該善用構成整個太平洋艦隊的十四萬官兵、兩百艘船艦和一千兩百架飛機的「整合力量」。
史威夫特十四日與日本防衛相中谷元進行會談。中谷指出,通過同盟調整機制,將與美國在情報分享方面緊密合作,在東海展示日美同盟的存在感,以及威懾力十分重要。針對中國在南海的活躍舉動,日方支持美軍派遣軍艦的「航行自由」行動。
----------
林保華按:
孟建柱怎敢斗膽冒名?是習近平不想被憤青與政敵指為“媚外”、“軟弱”、“投降”。
孟建柱疑冒習名 新華社急撤稿
港蘋
■新華網周一曾刊登新華社出錯的原稿。
中共官方喉舌新華社又擺烏龍!本周一(13日)晚,新華社突發通知,要求撤去當日發佈的「受習近平主席委託孟建柱看望美國司法部部長林奇」,換成「孟建柱看望美國司法部部長林奇」。海外博聞社透露是因習並沒委託孟,該稿涉「矯旨」,被中辦下令撤換,傳習對此不滿,未知是否影響孟或新華社長蔡名照的仕途。
■中共政法委書記孟建柱。
疑擅增「習近平主席委託」
新華社國內部周一晚9時多突發撤稿通知:「本社今天播發的《(時政)受習近平主席委託孟建柱看望美國司法部部長林奇》稿請撤銷,以下列稿件為準。謝謝。」通訊社因勘誤而撤改稿不時發生,今次撤稿有關中共最高領導人,引起關注。新稿題為「孟建柱看望美國司法部部長林奇」,少了「習近平主席委託」這個重要前綴。博聞社引北京消息指,習並沒委託孟看望到訪的林奇,該報道涉嫌「矯旨」,但未知是孟或其掌下的中央政法委「自我作大」,抑或是新華社發稿時奉承孟而矯旨。新稿還刪去孟一句話:「在反恐問題上,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顯示這句話也有問題。
據悉,習近平對此不滿,中辦下令新華社撤稿。《蘋果》記者網上搜索所見,幾乎內地官方網站都能找到新華社發「受習近平委託孟建柱看望美國司法部部長林奇」的標題,但點擊進去全部無法打開,顯示結果是「抱歉!您查看的是已刪除或過期的稿件」、「您訪問的頁面無法找到」或「404 Not Found」。
林奇日前赴北京出席第二次中美司法高級別對話的,但她到達北京當天,美國當地時間12日凌晨發生奧蘭多夜店槍擊案,她因而提前回國,孟建柱前往酒店探望,並轉達中方對事件的關注和慰問。
時政稿需社領導簽發
有熟悉中共新聞管理制度的內地評論人士指,新華社對時政稿尤其涉最高領導人的稿件有嚴格的發稿程序,通常要社領導簽發,但此次孟涉冒習近平之名見外賓的報道,若非孟本人或其掌下的中央政法委人士「作大」,就可能是新華社「矯旨」,這絕不是小問題,「僅是假冒習旨一項,如果追究起來,就夠新華社中宣部喝一壺的」。但博聞社相關報道昨晚也撤稿,沒有說明原因。
新華社/博聞社
---------
林保華按:
習63歲大壽,A股三度被MSCI拒絕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卻大升!比當年迎合毛澤東生日吃一碗排骨麵“實惠”得多。
習63歲大壽 美駐華使館驚現「詐彈」
港蘋
■身穿保護衣物的拆彈專家蹲在地下拆除可疑爆炸物。
昨日適逢中共總書記習近平63歲生日,加上上海迪士尼開幕在即,在這個敏感時刻,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外卻驚傳炸彈疑雲!使館門外昨日發現一個可疑包裹,北京當局絲毫不敢大意,出動大批警員及特警戒備,拆彈專家奉召到場處理後,結果發現包裏內只有衣物等日用品,並非爆炸物,最終一場虛驚。
網民:順豐掉了快遞
事發朝陽區麥子店街道東方東路,即美國駐華大使館所在地,昨午3時左右,在使館門外發現有一個可疑包裹。目擊者憶述,疑似爆炸物是在一輛三輪車上發現,由圖片所見,該車輛屬於順豐速遞。當局接報後如臨大敵,派出大批警員及特警到場戒備,並疏散周邊人員,現場一段約200米的馬路被拉上封鎖線,警員在四周把守,禁止行人進出。
網上圖片顯示,一名身穿防爆服的拆彈專家蹲在路邊檢查疑似炸彈,又出動拆彈機械人,隨後移除可疑爆炸物。北京公安局昨晚透過微博通報,證實包裹裏只有衣物等用品。現場在昨晚已解封,附近未見加強保安。有網民認為,分明就是順豐掉了快遞,搞得大家好緊張,亦有網民指,在敏感時刻傳有「詐彈」,令人感到有人故意挑戰中共。
美國駐華大使館最近是非多多,一輛使館車輛上周三(8日)在三元東橋與一輛私家車擦撞,使館車不顧阻攔揚長而去。肇事車主是美國駐華使館一位副武官的夫人,由於外交人員享外交豁免權,豁免有關刑責。雙方已達賠償協議,該副武官夫人已返美,事件暫告段落。
新浪微博/《北京青年報》
--------
林保華按:
反中氛圍正在全球形成。
梅克爾訪中後 德媒狠批:制裁俄、土 卻趴在中國面前
自由電子報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日前再度訪中,有德國媒體批評,德國制裁俄國和土耳其,但卻乖乖地趴在中國面前。(歐新社)
2016-06-16 16:5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12日展開為期3天訪中行程,德國媒體對於梅克爾有在中國提及法治、人權部分表示讚賞,也注意到中德關係之間的微妙變化。德媒《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指出,梅克爾對中國的批評是包在包裝紙裡;《經理雜誌》(Manager Magazin)則狠批,德國制裁俄國和土耳其,但卻乖乖地趴在中國面前。
據《法廣》(RFI)引述多家德國媒體報導,指出中德關係的「友好外交」外表正在破碎,《明鏡週刊》(Der Spiegel)評論中國稱,中國像是「急躁的巨人」;《經理雜誌》則批評德國政府,恰當地制裁俄國和土耳其,卻乖乖地趴在中國面前。
但德國近來要求結束親中的聲音越來越多。評論認為,以前是中國需要德國,需要德國的資金和技術,現在是德國需要中國,需要中國的市場。而中國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不斷要求外國企業為了獲得市場而公開技術。
《經理雜誌》批評,不斷強大的中國變得傲慢,但德國不能任憑中方擺布,不能允許中國既要求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同時又歧視外企。
《焦點》(Focus)週刊則引述專家訪談指出,中德友好外交的外表正在破碎。雖然雙方會繼續維護友好關係,但中國試圖駕馭雙邊關係並掌控政治越趨頻繁,預計近年中德衝突會有所增加。
--------------
林保華按:
天朝夢破局。
中國邀東協 密商南海爭議破局
自由時報
2016-06-16
大馬逕行發東協聯合聲明批中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菲律賓提請國際仲裁法庭裁決南海爭議,裁決即將下達,為此,中國十四日邀請包括菲國等共十國代表,在雲南玉溪舉行中國─東協外長特別會議,為即將揭曉的判決預做準備。中方宣稱,這是閉門會議,因此不發表聯合聲明。不過,馬來西亞外交部當日卻逕行發表東協聯合聲明,在未點名中國的情況下,語氣強烈地指稱南海目前紛爭水域出現的行為導致「局勢緊繃、有危及和平之可能」,要求各方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但這項聲明三小時後又遭馬國以有待修正為由撤回,讓人霧裡看花。
菲律賓提請國際仲裁法庭裁決南海爭議,裁決即將下達。(歐新社)
馬來西亞執筆的東協聯合聲明稱,雙方進行「坦率意見交換」;然而馬國三小時後表示「該文件需要修正」,將之撤回。馬國外交部稍後又聲明,稱該文件只是「媒體文件」,並非正式之「會議宣言」,惟確切修改內容尚未發表 。此番戲碼格外引起揣測,日媒共同社認為是雙方磋商破裂。英國廣播公司(BBC)亦認為磋商破裂是此情況最合理解釋。彭博報導,輪值主席國寮國接受中國遊說,是宣言撤回的原因。
對此一戲劇性發展,土耳其Ipek大學東南亞專家威爾許(Bridget Welsh)認為這是馬來西亞操之過急,由於東協許多國家仰賴中國市場極深,而中國又堅持「不承認、不加入和不接受」國際仲裁,大多東協國家此刻並不願就南海爭議表達立場。任教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東亞專家塞爾(Carl Thayer)則認為,中國對該聲明措辭「明確反對」,是中國壓力讓東協秘書處將之撤回。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專家史托瑞(Ian Storey)則認為此事顯現東協國家內部欠缺一致立場,而也許正是因為欠缺一致立場,聲明才臨時撤回。
至於越南外交部在會後發布的聲明,隻字未提聯合聲明,但表達了對南海軍事活動增加、大規模填海造陸與人工島礁軍事化行為的關切。新加坡和印尼則柔性呼籲中國與東協各國致力維持南海和平穩定。印尼外交部也說,撤回的最初聲明其實只是媒體綱領,是為記者會而準備的文件;最後記者會沒有舉行,是因為多國外長需要立刻回國。
針對這起事件,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指,少數西方媒體搜集東協「集體表達對中國不滿」的說法,不斷牽強附會,製造對中國不利的輿論。然而由美國出資設立的美國之音則堅稱,東協外長聲明是「打臉中國」。無論如何,會議結果顯示的是,東協各國在南海爭議一事上對中國並沒能形成聯合陣線。菲律賓、越南與中國對峙日趨緊繃,寮國、緬甸、柬埔寨則和中國友好,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及汶萊則走中間路線。林保華按:
中國不需要路透社,只需要路邊社。
路透社否認關中文網傳聞
【明報專訊】路透社將關閉旗下中文網的消息昨晨傳出,曾任路透中文網主編的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總編輯王豐在社交網站Twitter稱:「路透剛在內部公布關閉路透中文網的編輯部及裁去大部分員工。」
不過,路透社發言人回應稱,路透中文網不會關閉。路透社發布聲明:「為了服務客人在中國的需求,我們正重整中文網團隊的架構。我們仍然堅定會報道中國的新聞,包括在路透中文網的網站。」但聲明卻未透露將有多少員工受影響及其他詳情。路透中文網自2013年起在內地被封鎖。
----------
林保華按:
歐巴馬下台前的漂亮一招,羞死舔共產屁眼的英九馬。
古巴解禁Google臉書 中國網友:就剩北韓和我們了
自由電子報
2016-06-16 11:0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古巴近日宣布解禁Google、臉書等「美國敵對勢力」網站,Google同時發表聲明,表示願協助包括古巴在內的國家免費上網,「共享21世紀人類文明財富」。消息傳到中國,引發中國網友熱議,有人感慨道,目前全球還有兩個國家不能使用Google和臉書:北韓和中國。
古巴解禁Google、臉書,全世界只剩北韓和中國不能使用。(圖擷自新浪微博)
「舉世皆Google,唯我獨百度!」多數中國網友暗諷當局強力審查,阻止中國民眾使用外國網站,「中國還是沒臉書,對,沒臉沒皮」、「強烈抗議全世界企圖利用谷歌孤立中國」。
還有網友擔心,萬一北韓有朝一日改革,與美國靠攏,開放網路,就將只剩中國在「堅持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迷路」,批評道:「黨國就是不願揭開那塊骯髒的遮擋、古代暴政殘餘的黨性紅布,封閉在自以為牢固的牆內掠奪欺凌民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