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人 林保華
目前分類:國際關係 (581)
- Mar 25 Fri 2022 12:25
林保華觀點》恐嚇動用核武是最後一根稻草
- Mar 19 Sat 2022 22:13
林保華:俄羅斯入侵導致習近平三個巴掌拍出個鳥來
- Mar 19 Sat 2022 22:08
林保华:俄罗斯入侵导致习近平三个巴掌拍出个鸟来
林保华:俄罗斯入侵导致习近平三个巴掌拍出个鸟来
- Mar 16 Wed 2022 08:50
(林保華專欄)入侵烏克蘭是策劃已久?還是倉促決定?
(林保華專欄)入侵烏克蘭是策劃已久?還是倉促決定?
2022/03/16 05:30
自由時報
普廷大帝想要恢復昔日沙皇與蘇維埃帝國版圖,自然蓄謀已久。對車臣、喬治亞、阿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的內外政策與軍事介入,已很明顯。對烏克蘭亦然,從二○一四年的克里米亞獨立到烏東兩個共和國分離活動都是如此,但這次公然揮軍入侵烏克蘭,是何時決定的?是去年秋後部署大軍演習開始,還是今年二月與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前後?
這是因為俄羅斯入侵以後所暴露出的一些低級錯誤不應該發生在老謀深算的普廷身上。錯估烏克蘭軍民的抵抗、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低估都不算低級錯誤,但是後來發生一些事,讓我懷疑他在後期才倉促決定入侵。
- Mar 15 Tue 2022 13:14
林保華觀點》「莫洛托夫雞尾酒」的啟示
- Mar 12 Sat 2022 18:58
林保華觀點》面對侵略戰爭的熱血與體能 我們難以逃避
- Mar 09 Wed 2022 10:13
(林保華專欄)美國會吸取什麼教訓?
(林保華專欄)美國會吸取什麼教訓?
2022/03/09 05:30
自由時報
最近有兩個美國代表團同時來到台灣。一個是以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為團長的美國總統拜登的特使團,一個是前國務卿龐皮歐,他們一朝一野、一武一文,但來台講話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教訓」。
穆倫在與賴清德副總統會晤後誠懇的表示,烏俄情勢下,美國也學到相當多教訓,他認為危機也是轉機,可以重新省思過去的做法。台灣是一個民主燈塔,美國樂見台灣持續繁榮下去,賴的意見,代表團將會帶回美國華府討論。龐皮歐則在記者會上強調,很多人擔心承認台灣是種挑釁,但真正的挑釁是因害怕觸怒壞人而未能展現決心,反而助長威權國家的冒險主義,烏克蘭就是個教訓,我們不該重蹈覆轍。龐皮歐是不是在回答穆倫要帶回去討論的問題?
- Mar 08 Tue 2022 13:04
林保华:论俄罗斯到中国招募佣兵的六大好处
林保华:论俄罗斯到中国招募佣兵的六大好处
- Mar 08 Tue 2022 13:01
林保華:論俄羅斯到中國招募傭兵的六大好處
- Mar 02 Wed 2022 06:52
(林保華專欄)烏克蘭將成扭轉世界局勢的槓桿?
(林保華專欄)烏克蘭將成扭轉世界局勢的槓桿?
2022/03/02 05:30
自由時報
在台灣爭論今日烏克蘭是不是明天的台灣,也讓我想起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且與蘇聯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時,當時流行在中國的口號:蘇聯的今天是中國的明天。中共向人民描述中國的美麗遠景,按照列寧的說法,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後來證明這一切都是宣傳,蘇聯的大饑荒才是當時中國的明天。
如今與其說台灣關心自己的明天是否會變成烏克蘭,不如說中國更關心今天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困境,會不會是明天中國在台灣的遭遇?習近平關注俄烏戰局,絕對不會少於台灣。如果普廷成功,那是給習近平壯膽;但如果普廷失敗,習近平就面臨他的廿大前途變局。
- Mar 02 Wed 2022 06:44
評論| 林保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共扮演小丑幫兇角色
- Feb 27 Sun 2022 10:19
林保華:烏克蘭呼喚“青年近衛軍”
- Feb 27 Sun 2022 10:10
林保华:乌克兰呼唤“青年近卫军”
林保华:乌克兰呼唤“青年近卫军”
- Feb 25 Fri 2022 00:47
林保華觀點》流氓貨色!普丁、習近平一個樣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台灣的借鑒
- Feb 23 Wed 2022 07:19
(林保華專欄)以俄為師,國共會蠢動嗎?
(林保華專欄)以俄為師,國共會蠢動嗎?
2022/02/23 05:30
自由時報
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在台灣時間廿二日凌晨突變。俄羅斯總統普廷發表講話承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獨立,然後出兵「維和」。這兩個共和國的背叛是二○一四年,後簽署協議留在烏國而高度自治。現在普廷認為時機已到要他們徹底獨立。今年一月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發生內亂,俄羅斯以「維和」為名出兵,國際上沒有大反應,因此對烏克蘭如法炮製。
俄羅斯對烏克蘭聲西擊東,陳兵西部似乎要直搗首都基輔,佯裝撤兵後由烏東親俄人士製造武裝衝突後出兵。烏克蘭民眾的抗敵意志促使普廷改變策略?
- Jan 29 Sat 2022 12:48
林保華觀點》俄、烏同美國關係與美台有別
- Jan 03 Mon 2022 08:45
林保華: 百年中共外交政策的“統戰”本質
林保華: 百年中共外交政策的“統戰”本質
- Dec 29 Wed 2021 07:31
(林保華專欄)北約東擴應該指向中國
(林保華專欄)北約東擴應該指向中國
2021/12/29 05:30
自由時報
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緊張,烏克蘭絕對威脅不了俄羅斯的安全,正如台灣也無法以武力威脅中國一樣,但是俄羅斯所持理由是因北約要接納烏克蘭作為成員而感到威脅。要去掉俄羅斯企圖用武力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藉口與解除它的顧慮,北約大可以解釋北約東擴並非針對它,而是目前構成全球最大威脅的中國。
事實上,除了美國以外,北約其他成員的英、法、德與加拿大等國的軍艦今年也都開進南海,目標顯然都是中國而非俄羅斯。當年北約的成立,的確是為了對付蘇聯的擴張,當時蘇聯也組織了華沙條約國,隨著蘇聯的解體,華沙條約國解散,美蘇之間的冷戰結束,但是美國只著眼於核實力,腦筋轉不過彎,歐洲也因為地理因素繼續把俄羅斯當主要敵人。
- Dec 01 Wed 2021 07:51
(林保華專欄)拜習會後台灣地位愈加清晰
(林保華專欄)拜習會後台灣地位愈加清晰
2021/12/01 05:30
自由時報
台北時間十一月十四日舉行的拜習會,雖然會後中美各說各話,但是從行動來看,顯然中國居於下風。這單從一點就可以看出:如果中國大有斬獲,其宣傳機器必然連開三天加油添醋到家喻戶曉,但中國趕緊在十六日公佈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第三個歷史問題決議。
這個決議在十一日閉幕那天通過,那天發表公報,也就是會議精神,包括決議精神。決議全文既然已經拖了幾天沒發,再拖幾天也無傷大雅,然而偏偏在拜習會後立即發佈,不讓人好好消化作為中國外交重點的拜習會精神,顯然是要人們轉移焦點,不要再去關切拜習會的習近平敗仗。
- Nov 28 Sun 2021 07:43
林保華:習氏病毒“歐美割龍”降臨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