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在台灣出版新書      林保華

中國著名的異議作家余杰在台灣出版新書“從柏林圍牆到天安門---從德國看中國現代化之路”。由允晨為他趕工出版。座談會在永和的“小小書店 ”舉行。這本書是他近年來訪問德國所寫文章的集結﹐實際上就是德國與中 國的比較政治。由金恆煒與曹長青寫序。

余杰是中國的年輕作家﹐出生於1973年10月。我是1999年在中國的一本雜誌上看到介紹他的一篇文章後﹐找來他寫的書“火與冰”與“鐵屋中的吶喊”﹐雖然有的看法我不全同意﹐但是我對他採取基本肯定態度。因為他對共產黨有正確的認識﹐包括對六四的看法﹐雖然六四發生時他才16歲﹐而且身在還比較封閉的四川﹔尤其他對共產黨的“愛國主義”有透徹的認識﹐這點很不容易﹐因為我在他這個年紀﹐還是“憤青”也。

鑒於對他這個年輕人的欣賞﹐那年我在香港的“爭鳴”月刊就寫了一篇推薦文章“當代雜文黑馬,余杰突圍而出”。我舉出了一些非常打動我心的幾段話﹐例如﹕“中國人一向‘太愛國’,看見‘愛國主義’的晃子便兩腿發軟,沒有信心去觀察打著這個幌子的是什麼人。中國知識分子最怕的便是被指認為‘不愛國’,為了表明自己的‘愛國心’,犧牲理想、犧牲真理、犧牲親人、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的。”

在1989年以後﹐中共為抹殺六四屠殺的罪行﹐瘋狂散播狹隘民族主義思想﹐中國年輕人當中能像余杰這樣保持頭腦清醒的並不多﹐甚至是鳳毛麟角﹐這也是我覺得他是“異數”的原因。

余杰的“突圍”當然躲不過中共的監控﹐所以後來他的作品被禁止出版﹐這叫做“抽屜文學”﹐即只能鎖在抽屜裡而已﹐要流傳就要複印或手抄。當時他還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2000年畢業時﹐原來答應錄用他的中國現代文學館因為受到中宣部長丁關根的壓力﹐拒不履行已經與余杰簽署生效的工作協議,余杰因此畢業即失業。以後就走上獨立寫作的道路﹐並與劉曉波等組織了中國獨立筆會﹐在國內外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到美國時﹐邀請過他到我們家作客﹐並介紹他與曹長青認識。三年前他訪問台灣﹐我們也有見面﹐並帶他逛士林夜市。

作為一個批判性的作家﹐筆鋒所到之處﹐難免會出現爭議性﹔2006年美國總統布什會見余杰﹑李柏光、王怡時﹐發生據說是排斥郭飛熊事件﹐導致在異議人士中產生對余杰的不滿。也因為他可以時常出國﹐中共當局沒有逮捕他﹐因此就有人說他是“抓耙仔”﹐有一度還炒得相當熱乎。該怎麼看這個問題﹖我認為﹐沒有明顯的證據給人扣“抓耙仔”的帽子是不負責任的﹐至於對一些事務的不同看法﹐應該平心靜氣的討論。我與他也討論若干問題﹐只是時間太短﹐不能深入討論。沒有結果就暫時擱下﹐不一定非要立刻有結果不可。就算他處理手法上有問題﹐也沒有必要一棍子打死。內鬥內行是中國文化的渣滓﹐害死自己﹐裡面又有沒有別有用心者的挑撥離間﹖

劉曉波也因為寫了許多批判文章﹐沒有被當局逮捕﹐也有人懷疑他是“ 抓耙仔”。這種亂懷疑﹐只能影響自己隊伍的團結。如今劉曉波被捕並控罪﹐是還他的清白﹐還是中共的苦肉計﹖

不管怎樣﹐我有一個判斷標準﹐只要可以擺脫中共“民族主義”的束縛﹐能夠尊重台灣人﹑西藏人與維吾爾人的自決權﹐就不可能是共產黨的抓耙仔﹐並且不會是一個假民主主義者﹐因為尊重最基本的民主權利﹐把人權放在高於主權的地位。

那晚的新書發佈會﹐我問他中國獨立知識分子對馬英九的看法。他坦誠原來有所期待﹐現在則相當失望。尤其是馬對六四的看法﹐居然稱讚中國人權的進步﹐在余杰看來﹐現在比江澤民時代還要退步。另外馬英九把六四看作是民眾與政府的衝突﹐也是錯誤的﹐因為本質上是政府對手無寸鐵民眾的屠殺。

新書發表會上放映劉曉波被捕前的錄音講話﹐介紹獨立筆會及其活動﹐似是入獄前的遺言。6月29日我在香港的媒體網絡聽了片段﹐這次終於全部聽到了。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林保華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極光》電子報 2009.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