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18《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貼在林保華部落格:

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馬英九向北京謝票;台大選北京是最大贏家;李源潮甩不掉包袱;台灣藍綠 香港黑白;郭台銘:百萬員工係動物

 

【林保華專欄】馬英九要向北京謝票

馬英九贏得大選,志得意滿。但是他的謝票之旅,應該到北京。除了北京在「中華民國」的固有版圖內,還因為他的當選,真的要感謝北京的臨門一腳:共產黨威逼利誘中國台商回台投票與大企業家出面挺馬與九二共識,以及北京釋放多項利多政策,使被馬英九搞到貧窮而嚇怕的普羅百姓被迫把票投給馬英九,雖然這是飲鴆止渴。

 

不過普通的謝票方式不會讓北京滿意,因此必須以兒皇帝的朝貢方式進行,並簽署政治協議;這點外國媒體有廣泛的評論。香港著名的評論員林和立還有兩個重要論點:「大部分台灣人不相信小馬會為私利賣台。但不要忘記國民黨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國民黨在四年後未必找到如小馬哥這樣有魅力的候選人;換句話說,民進黨在二○一六年很可能重新執政!」對此的解讀就是:共產黨與國民黨都很難找到像馬英九那樣有高明騙術的人,所以必須在他任內打下「統一」的政治基礎。

 

目前,不論中國的紅媒,還是台灣的藍媒,都在鼓吹這場大選就是對九二共識的公投,因此台灣過半民眾贊成「一個中國」。問題是這場選舉是不公平的選舉,除了黨產支撐的鋪天蓋地抹黑文宣,行政不中立的介入,還有接二連三的賄選,以及來自中國與台商對民眾的恐嚇,怎麼可以說是「公投」?全世界什麼地方是這樣進行公投的?

 

陸委會去年年底公布的最新民調,無論「維持現狀以後統一」的八.六%,還是「儘快統一」的一.三%,加總起來還不到一成,顯示有超過九成的台灣民意明確不主張「統一」。既然如此,怎麼會有超過一半的台灣人會贊成中國所說的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

 

因此未來民進黨必須加強兩岸關係的論述,要淺顯明白,「拒統」就是台灣共識,這是基於堅持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當然,在具體操作兩岸政策上,還必須務實與講究技巧,因為我們也不可忽視台灣經濟已經被綁在中國的事實,要尋找解脫之道。急躁情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幸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理解台灣的處境,欣賞台灣的普世價值;這是台灣未來的重要同盟軍。

 

「九二共識」是太監欺蒙頭家的「指鹿為馬」現代版。如果馬英九膽敢違背台灣人民的拒統共識而一意孤行,例如選後還拜祭老爸的「化獨漸統」,那也請他不要漠視台灣人民「含淚、含血」守護主權的決心!(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自由時報

 

林泉忠﹕台灣大選 北京才是最大贏家

 

【明報專訊】台灣大選塵埃落定,馬英九大贏蔡英文80萬票,媒體都紛紛解讀為馬英九是本屆大選的大贏家。不過,如果仔細分析左右這次馬英九勝選的決定性因素,就不難明白小馬哥的勝利只是表象,這場選戰最大的贏家,是除了馬蔡宋之外的第四方——北京。而筆者在獲知選舉結果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北京贏了!

 

北京挾「經濟牌」

 

成功左右選舉結果

 

無可否定,一場總統大選的勝負,涉及候選人所屬政黨的形象、個人魅力、政策取向、對手實力、經濟環境等因素。許多媒體在分析馬英九勝選的原因中,包含了馬英九陣營打出的清廉牌、和平牌、政績牌、周美青、宇昌案牌,也包含了對手蔡英文的弱點,包括阿扁的包袱與模糊的兩岸政策等,這些觀點都不無道理。

 

不過,筆者認為,大陸成功挾「經濟牌」,勸動幾乎所有與大陸有經濟利益關係的台灣工商界領航人物,齊齊為「九二共識」背書,包括選前之夜台灣首富王雪紅的振臂一呼,有效地懾取了為數相當、冀望激活台灣經濟的台灣選民的心,這才是馬英九的最大勝因。

 

自從1996年台灣引入總統直選以來,兩岸關係一直是台灣選民考量的重要因素。不過,同樣是「兩岸因素」,本屆大選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此一變化反映在北京與台灣選民的微妙互動上。

 

北京與台灣選民微妙互動

 

首先,本屆大選是北京首次有明確意屬的候選人,並動員可利用的內外資源,全面「助選」。1996年至2004年的3屆大選,北京已開始嘗試影響台灣的選舉,不過當時國共兩黨還未建立互信,並沒有北京意屬的候選人。到了上一屆的2008年大選,連戰雖然已經歷史性訪問了大陸,打開了建立兩岸互信的大門,然而代表國民黨挑戰總統大位的是「反共」立場鮮明、並屢次在「六四」、法輪功等議題上與北京過不去的馬英九。更嚴重的是當年在選戰期間,馬英九隨阿扁「入聯公投」起舞,也搞起「返聯公投」,杜絕了北京挺馬的可能性,因此那次北京只將精力集中在全面堵截「公投」上,務必使其流產。

 

然而,兩岸關係到了今次大選已全面改觀。過去3年來馬英九「學乖了」,不再高調反對北京的政策,其間兩岸也實現了全方位的歷史性雙向交流。毋庸置疑,這些兩岸關係的新局面是在北京主導下,馬英九配合下實現的,北京自然希望此一合作模式與自己掌控的兩岸發展方向能繼續下去。因此,本屆大選北京有了明確的支持對象。

 

不過,為了避免賦予「明目張膽地介入台灣大選」的印象,北京並沒有直接喊出「支持馬英九」,而選擇呼籲認同「九二共識」。由於不僅對手蔡英文不接受,歷屆台灣政府中也只有馬英九政府認同「九二共識」,因此北京挺馬的意圖不言而喻。

 

證明台灣人民支持「九二共識」?

 

不過,許多媒體分析馬英九勝選是台灣選民支持「九二共識」的結果,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跳躍式解讀。其實,即使馬英九本人也非常清楚,將選票投給他的選民之中,認同「九二共識」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仍是少數,更多的是不希望選了北京反對的候選人後,導致兩岸關係再度不穩,直接影響到台灣的經濟與民生。

 

此外,筆者也觀察到,同樣是重視兩岸關係,在內容與投票行為的主體性方面也已發生變化。上一屆,選民選擇了已開始與對岸建立互信的國民黨,以符合對和平與提振經濟的期待,由於沒有北京直接介入大選,台灣選民的主體性得到彰顯。然而,本屆在兩岸關係上,經濟成為唯一的主軸,加上北京透過主導台灣經濟的頭面人物直接介入,台灣選民的本位受到動搖,選民更傾向「如果選擇了不被大陸接受的候選人,台灣經濟將受影響」。換言之,台灣人民開始表現出不敢開罪大陸,開始出現「怕大陸」的投票傾向。

 

如何從零和走向雙贏?

 

其實,台灣的政治發展出現今天如此的局面,與過去20年來香港的情形極為相似。1980年代後,大陸以經濟力量影響香港政治的策略已經動,北京不僅成功收編原本與大陸幾乎不存在信賴關係的香港工商界,還透過兩地經濟的一體化,成功改變香港社會對大陸的態度。這些年來,香港社會早已達成一個共識:即使特首可以普選產生,這個特首必須是大陸可以接受的。換言之,即便是未來有意代表民主派挑戰特首大位的候選人,也必須和大陸維持某種程度的信賴關係。

 

今次台灣大選,在北京強大的「經濟牌」壓力下,台灣選民首次選出了「大陸可以接受的總統」。不難預測,只要大陸能繼續維持強大的經濟實力,這張經濟王牌也能繼續在未來的台灣大選中發揮效應。不僅如此,台灣工商界在本屆大選期間,全面倒向大陸,意味北京在日後影響台灣政治發展方面將擁有更多可力的空間。

 

在過去的威權時代,台灣是「以政領商」,如今似乎開始走向「以商圍政」。這次北京贏了,然而留給台北的課題是:今後將如何從零和走向雙贏?

 

作者是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傅爾布萊特學者

 

馬英九勝選,國台辦鉅資介入兩岸經貿受嘉獎/博訊獨家

(博訊北京時間2012117 首發 -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一位國台辦領導16日晚在北京飯店同他私人朋友聚會時透露重要資訊。他說臺灣馬英九險勝,國台辦才松了一口氣,他已經在辦公室守了一個星期,今天第一次出來喝酒。他透露,國台辦一位副主任15日下午表示,“現在補發獎金來不及,大家春節後回來,要好好獎勵一下”。

   

     這位正處級領導說,這是中央對國台辦的工作滿意,主任才敢開口要補發一次“獎金”。他說,馬英九上臺後,兩岸關係大大改善,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把臺灣當成對付大陸籌碼的做法,這對在國際上提升中國大國地位非常重要,主要功勞就是國台辦,當然,馬英九功不可沒。 (博訊 boxun.com)

 

    然而,就大陸掌握的情報顯示,馬英九上臺後由於正好遭受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這次連任之路走得很難。據這位元領導透露,在這種情況下,從兩年前開始,國台辦介入兩岸經貿,開始了一項以爭取臺灣民心為主的計畫。這個計畫的主要目標是民進黨的大本營台南與台中民眾。

   

    根據這個計畫,在國台辦的支持下,大陸國營和私企有選擇性地同這些地區做生意,不計經濟成本,只看政治影響,做生意虧的錢有國台辦專款專撥。例如購買某地魚回大陸,悄悄送到西部,免費發送給國營機關。還有,進口臺灣水果,部分擺放在高級商場拍照上媒體,剩下的大部分直接以低價出售給國家部門職工。他說,臺灣的水果價錢貴,大陸人又並不喜歡吃,如果進口進來擺放在超市,沒有人買,很容易被臺灣媒體發現這背後的政治目的,乾脆直接要求國家單位購買送給職工,反正,“臺灣水果還是很有營養的”。

   

    這位官員想朋友透露,原本國台辦認為要花費上百億來擴大大陸在這些綠營根據地的政治影響,但一年多下來,發現直接從財政撥款的經濟成本要小得多(他沒有說具體數字,但應該小於一百億人民幣的成本)。這位官員笑著說,這比向臺灣海峽發射導彈要便宜得多。

   

    他透露,未來四年會繼續協助馬英九的大陸政策,但馬英九既然連任了,也應該拿出一些誠意給大陸看。他說,小平以前說臺灣問題要五十年、一百年才解決,現在看起來,他老人家也沒有預測到中國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裏變得強大。小平大概只想到了政治與軍事力量的強大對解決臺灣問題的作用,沒有想到經濟解決法。他說,臺灣人看重的就是經濟,是每年的收入,以前為什麼反對大陸?因為我們太窮,現在我們富有了,以現在大陸的國力,不要說擺平臺灣民意,就是在適當的時候把它買下來,也不難。

   

    他沒有透露國台辦希望馬英九拿出什麼誠意,他說,未來四年是關鍵。 [博訊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博訊 boxun.com)

4800105

 

蘇起籲陸 解決台NGO國際空間

2012-01-18 01:12 旺報 【記者盧葦/台北報導】

 

 前國安會祕書長、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17日接受《旺報》專訪,暢談兩岸關係及九二共識。(本報系記者王錦河攝)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昨天在接受《旺報》專訪時呼籲大陸考慮台灣NGO的國際空間問題。他表示,在不觸及政治議題、不觸及主權議題之下,NGO問題是比較容易打開的一個結,由於NGO在台灣內部涉及到各行各業的精英、意見領袖,如果大陸能夠務實看待,會在台灣民間造成很好的回響,對兩岸關係有幫助。

 

     針對當前有學者認為,既然現在九二共識在台灣已經過「公投了」,那麼大陸現在恐怕也要一步步更明確地接受九二共識的台灣版「一中各表」,而將來在國際空間上用九二共識這個模式去運作的話,可以解讀為九二共識在國際空間就是「中華台北」,蘇起認為,九二共識並不適用國際空間。

 

     涉各界精英 有利互動

 

     蘇起說,九二共識的內涵越少去解釋它、越少去描繪它,越好。因為越描就會越多分歧,所以不必去描繪,九二共識作為兩岸的談判基礎,這樣就夠了。而兩岸之間,九二共識可以,但是放到國際,就會出問題。目前兩岸在國際上,是case by case,例如APEC由誰去?達賴喇嘛要來台灣,讓不讓他來?WHA楊志良去,奧運是用中華台北還是中國台北,等等,都是個案處理,沒有通案。兩岸現在還沒有就國際空間的問題坐下來做通案處理的討論,這是比較難的。

 

     蘇起很鄭重地表示:「我一直都認為,有一個國際空間問題是比較容易處理的,就是NGO,非政府組織民間團體的互動,這個將來甚至可以做通案處理,因為不是政府組織,不要管那麼多。如果大陸能夠務實地看待的話,對兩岸關係有幫助。」他說:「我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是政府組織大陸會很緊張,王毅是從外交部出來的,會受到外交部的影響,但非政府組織沒有政府部門的名稱,就不用這麼緊張。」

 

     蘇起說,呼籲大陸考慮台灣NGO的國際空間,更重要的原因是,NGO在台灣內部牽涉到各行各業的精英,也是意見領袖在參加這些NGO,扶輪社、醫師團體、婦女團體,或是電子公會,包括前一陣子的東京影展事件。他說,這些都是精英,如果發生碰撞,只要碰撞一次,不要說透過媒體報導,在行業圈子裡就會造成負面印象。

 

     兩岸NGO碰撞令人憂

 

     兩岸之間NGO的碰撞,已有許多案例,令蘇起很擔心:「我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時候,常常聽到這方面的抱怨,論文被改、名字被改,這裡進不去那裡進不去,大家回來都一肚子氣,長遠來講,很不好。包括李遠哲都碰過這樣的問題。」蘇起分析,因為台灣方面在國際NGO扮演的角色,因為社會開放得早,已有230年在國際NGO行走的經驗,台灣人已在國際扶輪社做到副會長了,歷史很久;而大陸社會最近才開放,才開始慢慢有NGO,加入國際後就跟我們有磨擦,我們是現有的,他是挑戰者,中間就會有磨擦,而這個磨擦還都是精英分子,發生任何不好的事,就會傷害兩岸關係,而且傷害的都是意見領袖。蘇起認為,這種情形,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不利的。他呼籲,兩岸都應該很認真地看待,處理NGO問題可以不觸及敏感的主權問題,這個問題一化解,台灣內部很多人都會鬆一口氣。

 

     蘇起說,在沒有觸及政治議題、沒有觸及主權議題之下,NGO是兩岸可以比較容易打開的一個結,這個結打開絕對有利,兩岸的精英可以在國際NGO交朋友,起碼在台灣民間會造成很好的回響。

 

陸媒喊話 為和平協議創造條件

     2012-01-17 01:19

     中國時報

     【劉正慶/北京報導】

     馬英九贏得總統連任後,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昨發表社評指出,兩岸應為簽署和平協議創造條件。

     社評指出,「兩岸首先應為簽署和平協議創造條件。這協議對台灣社會積極意義很大,而協議包含的政治內涵多少,可通過兩岸談判調控。馬英九只有在第二任期中邁出這步,他的歷史定位才不虛。」

     面對未來馬總統四年任期,該社評認為大陸應確立未來幾項目標:一,為簽署兩岸都能接受的和平協議創造條件,在這四年間簽署最好;二,繼續擴大兩岸交流,使與大陸無所不在的聯繫不斷修正台灣人的自我認識;三,促成台灣社會對「統獨」議題爭議繼續下降,最終使台灣政黨輪替不再是兩岸政策的輪替。

     雖然社評認為兩岸遲早要碰政治,但強調,在條件尚不成熟之際,鞏固並擴大中間地帶,是建構雙方互信、減少對政治議題警惕的關鍵性過渡。社評說,「大陸不可高估自己現階段的政治影響力,大陸對台政策的成功,在於設定的階段性目標合理,如果目標過了頭,大陸可能會入不敷出,雖有主動之勢,卻陷被動之境。」

     社評稱,大陸不妨讓台海的漸變保持下去,而不追求自己對兩岸政治的主導畢其功於一役。社評說,馬英九競選時與大陸充分畫清界限的小心謹慎顯示,現階段大陸亦無力量將台灣和平統一過來。

     社評表示,「反獨和促統既有聯繫,又是差距遙遠的兩回事。大陸要在台海給自己製造一定的戰略寬鬆,而這需要大智慧,大心胸。」

 

政協正邪

雲上風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anuary 17, 2012 06:00 AM | 207  | 0 

 

 | 2   |   |  台灣民主,核心在選舉,選舉帶出的不是激情就是悲情;中國特色民主,主要表現為開會,開會帶出的主要是娛樂,特別是近日各省市正在召開的政協會議。

政協標準名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治帽子是統一戰線,專業術語是各界參政議政的平台。由於是中國特色,別無分號,只能形象地說,過去有點像羅馬的元老院,現在有點像英國的下議院。

不過中國地方政協,絕無元老院的肅殺和下議院的喧嘩,而給人民帶來很多快樂。如上海政協,姚明新進門就當政協常委,有些人想罵,但這時很快流出張照片,照片是上海政協會場,姚明坐在那裡也鶴立雞群,更特別的是,四圍委員都睡得東歪西倒,唯有姚明,端坐而眉關緊鎖。

再一政協娛樂,來自廣東。廣東政協委員劉立平政協提案,建議在港珠澳大橋珠海澳門登陸點,塑建一尊「和諧女神」,說這是中國和平崛起,需要的一件標誌性文化建設。

這劉委員提案,立即笑倒一片人,有人痛斥其好大喜功,模仿美國;有人指其為迎合官府,圖建政績工程、表面形象;還有人說反正其建議不倫不類,免費為其設計女神,其上半身正是隻河蟹來構成。

還有個天才政協委員,提議把他們杭州蕭山機場改名,說是用來提高國際知名度,結果掀起全國性的機場更名行動。當然,是搞笑。這個政協委員是浙江大學數學教授蔡天新,據說還是個詩人和旅行家,所以有人稱之為天才。這天才提議把杭州蕭山機場更名為「白居易機場」,引發改名運動,如西安機場被更名為「秦始皇機場」,成都機場更名為「李太白機場」,海口機場更名為「紅色娘子軍機場」。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政協正邪

 

盡論中國:彭宇案 李源潮甩不掉的包袱

20120118 港蘋

(3)瀏覽人次:3,167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南京高官近日推翻五年前彭宇案結論,強調彭宇案並不是「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引發輿論或質疑當局為甚麼要掩藏真相五年,或質疑媒體為甚麼不公開真相,或質疑彭宇為甚麼耍了國人五年。更令人懷疑的是,中組部長李源潮到底在案中扮演甚麼角色?

 

 

拿彭宇案當政績宣傳

2006 11月,彭宇因攙扶跌傷的徐老太,被指為肇事者、告上法庭。至 2007 9月,法官裁定雙方無過錯,但判罰彭宇承擔 40%醫療費共 4萬多元,輿論譁然。此時正是中共十七大舉行前一個月,在當局關注下,事件以和解落幕,訴訟雙方自此消失。而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則在十七大會議上聲稱,彭宇案和解,「對社會,對各方,對輿論,對將來社會影響,對道德示範都有好處」。

其後,天津、鄭州、溫州、廈門等地都發生翻版彭宇案,廣東佛山去年發生女童小悅悅因途人冷漠而失救死亡,輿論直指彭宇案是法官懲罰好人、埋下途人見死不救的禍根,總理溫家寶批評社會道德滑坡的言論也引起更大共鳴,而拿彭宇案作為政績宣傳的李源潮,其能力、形象則再度受到質疑。

 

 

高官解套反變揭膿疤

李源潮是團派幹將,被視為中共十八大常委的候選人。中共高層權鬥傳聞甚囂塵上之際,最新一期官方《瞭望》雜誌引述南京市政法委書記劉志偉表示,輿論和公眾認知的「彭宇案」,並非事實真相,彭宇承認曾與徐老太發生碰撞,也滿意法院的調解結果,因此,彭宇案並不是「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南京高官的解釋,顯然是急於要為李源潮解套,但反而揭開了被掩藏五年的膿疤,連江蘇衞視名主播孟非也公開質疑:「如果這就是真相,為何如此簡單的真相直到今天南京官方才肯出來說話?誰又應當為真相不彰造成的惡劣社會影響負責?」而網民也調侃:「如果我是彭宇,我也不忍心看到全國人民因為這個案件不再扶老人,乾脆默認南京高官現在的說法。」

 

電郵: China@appledaily.com

 

賀衛方暫別微博 網民惋惜

大陸新聞組北京1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anuary 17, 2012 06:00 AM | 110  | 0   | 0   |   | 

中國著名法學家,北大教授賀衛方16日宣布,暫停更新新浪微博。

BBC報導,他在微博上宣布,「近來頗有幾位朋友離開新浪,喬遷到其他網站。我安土重遷,卻心生離意。不止離開新浪,是離開微博本身…… 我欲小休,轉向35萬此間友人道別,祝福網安,祝福龍年。」

對於賀衛方暫停微博的消息,已經被超過1000次的轉發。

賀衛方的這一宣布,令不少網民留言惋惜,報導稱,其中有網民說,「這段時間,余傑走美,台灣選舉。賀老師休博,我只能說心有不捨,但理解。」

另外一個網民說,「先生告別微博,是當今政府對於輿論過度管制下的無奈之舉,如果連最真實的想法活著訴求都無法表達,那麼微博這種工具便失去其應有的意義。作為中國民主、憲政推動的核心力量和基石,在無數次受挫之後可能會心生退隱的想法。」

還有網民指出,「又一有影響力的公知離開,新浪真要成為五毛的樂園?」

報導指出,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說,中國微博用戶數量在2011年增長了四倍。中國51300萬網民當中將近一半使用微博。

微博用戶急劇增加令中國當局更難嚴格控制互聯網,中國在一些大城市率先試行微博實名制。批評者認為也是為了限制網民在微博這一輿論平台上發表真相和批評聲音。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賀衛方暫別微博 網民惋惜

 

烏坎式示威圍巿府

 

【明報專訊】廣東省人大閉幕之際,廣州市白雲區望崗村數百名村民昨日下午2時許到廣州市政府示威,他們仿照陸豐烏坎村民做法,製作寫有「還我耕地」、「打倒貪官」的彩旗(圖),指控村書記黎志航霸佔土地、私吞村民的補償款,涉及資金達8億元。一名廣州市副市長和區長出面與5名村代表談判,人群至晚上仍未散去。

 

(明報記者攝)

 

經濟放緩 去年GDP增速降至9.2%

大陸新聞組北京1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anuary 17, 2012 06:06 AM | 243  | 0   | 1   |   |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2011年全年國民生產總額(GDP)為47兆(萬億)1564億元,年增幅為9.2%,較2010年的年增10.4%減少1.2個百分點。其中,第四季GDP的年增幅更摔下9%、只有8.9%,創下2009年第三季以來新低。

隨著去年GDP公布,法人相繼預測今2012年有機會放鬆經濟政策,以調降存準率或降息等策略刺激經濟發展;但也有部分專家認為,經濟不可能繼續高度增長,太快刺激經濟不利於推動經濟轉型,再加上今年1月因春節假期因素,CPI可能再度上升,所以在通脹問題未解除下,政策尚難鬆動。

2011年第季至第四季GDP年增率依序為9.7%9.5%9.1%8.9%,逐季下滑;但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指出,2011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仍然持續,發達經濟體復甦步履維艱、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仍然不斷擴散,再加上新興經濟體經濟成長速度下滑且有物價上漲壓力,在此環境下,去年GDP年增9.2%,且CPI控制在5.4%以內,已經相當不容易。

中新網報導,數據顯示,房地產開發呈回落態勢,去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174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2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0.0%),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4.1個百分點,比上年回落5.3個百分點。

而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數據顯示,全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總收入23979元,年增14.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8.4%;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4%

城鎮人口增速首超農村

至於人口總量低速增長,城鎮人口首超農村,據報導,2011年末,中國總人口(不包括海外人數)13473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44萬人。總人口性別男女比為105.18100。從城鄉結構看,城鎮人口690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1456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達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

面對後市,美銀美林經濟師陸挺指出,去年第四季GDP2011全年GDP數據顯示經濟成長趨緩,預計北京官方會繼續放寬政策,但顯然不會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措施。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則預期,今年第一季GDP將進一步下滑至7.7%,這將促使調控政策進一步放鬆,第二季開始提振投資和實體經濟活動。

花旗中國研究主管沈明高則表示,國際局勢不穩定導致中國出口減緩,房地產和固定資產投資也在持續下滑,目前看來,這一趨勢會持續一季至二季;他預計今年經濟成長速度為8.4%,但走勢會「前低後高」,其中第一季GDP或將下滑至8%以下,人行為拉動經濟,今年將多次調降存款準備金率。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經濟放緩 去年GDP增速降至9 2

 

浸大民調未完搶閘公布

唐梁差距8.96.5百分點 校董會否認施壓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傳理學院轄下的「傳理調查實驗室」,上周六(114)公布第二次特首選舉民調,指19月至12日的調查,梁振英與唐英年的支持度收窄至6.5個百分點;事隔3天,浸大昨在網上低調公開「補充」版本,指調查實際到14日才正式完成,梁唐支持率差距實為8.9個百分點,又公開上次無披露的餘下調查結果。

 

 

據悉,浸大教員對校方在周六披露截至12日的「中途」結果感不滿,但負責的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最終決定提前公布。

 

 

有學者質疑浸大搶先發布未完成的調查「中途結果」做法罕見,民調數據亦未經「加權」調整,無法與12月該校第一次做的民調比較(見另稿)。

 

 

浸大「傳理調查」先後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以電話訪問形式,隨機抽樣訪問市民對特首參選人的意見,12月的調查訪問了810人,數據「加權」處理後公布,梁振英的支持度為30.1%,唐英年為17.2%,相差12.9百分點。

 

 

浸大原定在本月19114做第二次調查,訪問人數定為1000;不過,浸大上周六(14日)搶先公布截至12日的調查結果,當時受訪人數只有836,梁振英的支持度跌至27.8%,唐英年升至21.3%,雙方差距減至6.5個百分點。數據未經「加權」調整,與第一次「加權」調查有別,新聞稿亦無列明調查未正式完成。

 

 

到了昨日,浸大突在網上公開調查全部內容,指是「補充」,又稱結果「延續上星期的特首選舉調查」。最終第二次調查在114結束,訪問了1005人,「加權」處理後,梁振英支持度實為29%,唐英年為20.1%,雙方差距實為8.9個百分點,反映周六的局部結果明顯有偏差(見圖)。

 

 

另公布9條無曝光問題

 

 

浸大昨另公布9條周六無曝光的問題及結果,如「哪一位候選人最能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答唐英年的有12.9%,梁振英18.2%,何俊仁10.2%。

 

 

參與民調的浸大傳理調查實驗室香港媒體變遷研究項目幹事林佩琪昨接受本報查詢時承認,提前公布局部結果是趙心樹的決定。她指可能趙心樹教授較「心急」,將結果在上周五(13日)晚上約9時上載到網頁,及後有個別傳媒在網上發現該調查結果後於周六報道,浸大周六早上正式對外宣布結果。本報昨無法與趙心樹聯絡上。

 

 

項目幹事﹕院長趙心樹決定

 

 

林佩琪承認,民調原定做到14日,希望訪問1000人,對於為何提早公布局部結果,她回應﹕「因為星期四晚已有800多人回應,與上月(12月)受訪人數相若可比較,加上希望趕及台灣大選當日(14日)公布,因此在上周五(13日)整理數據,比較急。」對於是否有人在過程中施壓,林回應稱﹕「都無人施壓,timing(時機)最重要,若受訪人數不足800人也不會(14日)公布。」

 

 

早前公布支持唐英年任下屆特首的港區人大代表、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王英偉接受本報查詢時,否認他曾向「傳理調查」施壓,強調「若下次調查對梁振英有利,難道你又說我挺梁?」他表示,自己一向尊重學術自由,堅稱對大學的特首選舉調查「無參與、無問意見、無給指示,亦從無與趙心樹接觸」。至於為何調查會分兩次發布,他指一切由「傳理調查」決定,「他們鍾意點出就點出,你問番趙心樹啦」。

 

明報記者

 

「傳理調查」成立無諮詢 教師質疑博出位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傳理調查實驗室」去年3月成立,坐落於新

落成的傳理視藝大樓。據悉,實驗室由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策劃,

初期聘請34名研究助理,並引進電話、網上訪問系統,及ePOP

絡挖掘系統,每年經費約一二百萬元。但有傳理學院教職員透露,

學院以往未做過類似民調,成立過程也無諮詢師生意見,質疑有關

民調只為「博出位」。現年57歲的院長趙心樹生於上海,曾在《人

民日報》任記者、攝影師及編輯,其後於復旦大學取得學士學位,

並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完成碩士及博士學

位。趙於2007年獲時任校長吳清輝邀請,接任浸大傳理學院院長。

 

院長曾任《人民日報》記者編輯

 

據「傳理調查實驗室」網頁顯示,趙心樹親身擔任實驗室總監,顧

問為張榮顯博士,成員包括新聞系系主任郭中實和副系主任黃煜等

。據悉,黃自去年9月赴美國進修,他和郭中實皆未參與特首選戰民

調。

 

趙心樹的院長任期將於今年中屆滿,消息人士指出,「傳理調查實

驗室」去年宣布成立時,根本無諮詢內部教員意見,有教師質疑成

立動機是為了「博出位」,透過爭取傳媒曝光增加知名度,但無助

增進學術水平。

 

 

內地人港鐵吃點心 港人開罵

香港新聞組香港1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anuary 17, 2012 06:06 AM | 1812  | 0   | 2   |   | 

港人對內地人的不滿持續升溫,輕微衝突隨時演變成激烈罵戰。前日有人上載一段名為「火車內罵戰 香港人大戰大陸人」短片到分享網站YouTube,片中一名「香港先生」不滿內地媽媽與子女,在東鐵列車內吃點心麵弄污車廂,挺身而出阻止,結果引發口舌大混戰。

該段短片分為兩段,總長近四分鐘,被網友稱為「香港先生」的港男,向座位上的內地媽媽咆哮:「有沒有話講呀?道歉就得啦!」但內地媽媽卻說:「我一直都聽不懂你們說什麼!」

在旁的港人女子,以普通話反唇相譏:「聽不懂、聽不懂。」港男走到車外大叫:「找職員來,謝謝!」內地媽媽與另一內地女子則出言反擊,「就是小孩子嘛!」、「講清楚就成了嘛……有什麼大事情呀?」

此時「香港先生」引著一名港鐵職員返回車廂,「他們在這吃點心麵,吃到周圍都是,我同他們講不可以吃,跟住我們就給人罵!」期間內地女子不斷叫嚷。內地童突然按捺不住說道:「應該是老媽不對吧!」一名內地女子立即示意小童不要多言,並向職員道歉。有男乘客則催促港鐵職員,「發告票給他們啦!」

職員示意內地媽媽車上已貼有告示說明不准進食,但對方仍堅拒認錯,她身旁的內地女子更指手畫腳痛罵港人男女。港男喝斥對方:「不關事收聲啦!」

大部分網友看過短片後,均批評內地人欠缺公德心,並盛讚「香港先生」做得好,但亦有網友認為是港人的不滿積累下才小事化大。

港鐵發言人則指,事發於前日下午3時,東鐵線旺角東站,一班往羅湖方向的列車,在上落客關門時,有乘客要求協助。職員見車上有兩批乘客爭執,安排他們在九龍塘站下車處理。最後提醒在車上進食的乘客,在車廂內飲食是違反港鐵附例,未有向他們罰款。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內地人港鐵吃點心 港人開罵

 

求助華使館得付費 港人批冷漠

香港新聞組香港17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anuary 17, 2012 06:00 AM | 495  | 0   | 1   |   | 

義大利豪華郵輪「柯斯達康柯達號」觸礁翻沉的確實原因,當局仍在調查。香港入境事務處最新資料顯示,船上最少有30名港人,全部人獲救安全無恙,逾半人正返抵香港。

有歷劫港人夫婦在危難中獲「貴人」指點,成為首批逃出鬼門關的旅客,但批評香港入境處辦事效率緩慢,遲遲未有聯絡中國駐當地大使館協助遇事港人。

亦有涉事港人女警夫婦游繩跳船逃生,但獲救後卻遭中國駐當地大使館職員冷漠對待,怒轟對方官僚,拒向遇事港人提供恩恤安排,批評是中國之恥。

有幸獲「貴人」指點始脫險的林先生指出,當時一名他現視為「天使」的職員將他夫婦倆引到近郵輪傾側一方,指該處亦可以上救生艇,結果他倆順利逃離。

但林氏夫婦批評,獲救後曾致電入境處求助,但等候多時亦沒回音,最後透過船公司始聯絡到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批評入境處效率緩慢。據了解,入境處在二人抵達大使館前,已通知當地大使館,二人亦於當日領取補發證件。

另任職警員的羅太指出,獲救後致電當地中國大使館時,對方不肯派員到酒店協助及接濟,要求他們自費搭的士前往,又要收取製作證件費及拍照費,每人合共要支付61歐元(約610港元),令身無長物的一行人大為氣結,最終各人東拼西湊及獲酒店職員相贈50歐元始能成事。

及後當他們在大使館補辦完證件準備離開時,大使館有女職員竟指有客人到訪,要求她們從後門離開,感到十分侮辱。羅太砲轟大使館人員對為同胞竟不如當地人。

此外,永安旅遊14名團友及領隊昨午抵港,隨即被旅行社接走。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求助華使館得付費 港人批冷漠

 

台灣藍綠 香港黑白

 

20120118 港蘋

(6)瀏覽人次:2,733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又濕又冷的假日,有一大群孕婦冒雨遊行抗議「雙非」爭床位。文明社會,牽涉家庭尤其婦孺的事宜,尤其令人傷情。諷刺的是,香港出生率之低,世上數一數二,這邊廂曾蔭權叫人多生幾個,那邊廂有孩子了,卻沒床位分娩。

《基本法》寫明,在特區出生的中國公民享有居港權。回歸十五年,丈夫是香港人的大陸孕婦(單非)來港產子,不算是大問題。但自從有了CEPA旗下的自由行,雙親均非香港人(雙非)的嬰兒,一樣蜂擁在港出生,爭至連床位都不夠,確是對本地納稅人不公。這是黑白分明的一回事。

於是又有釋法之說。但釋法嚴重損害司法獨立,法律界自然群起反對。特首辦不吭一聲,有理由相信,曾蔭權根本無心處理這個問題,第一自然是夕陽政府等收工的心態,第二是見中聯辦高官一而再提出「香港人理屬中國人」,這個牽涉內地人的問題益發敏感,不管釋法抑提請修改《基本法》,曾氏自然不碰為妙。

但入境處起碼可以把把關。醫管局亦該進一步收緊大陸孕婦限額,甚或除了「單非」孕婦,其他來自內地的一概不收。

都是源自CEPA惹的禍,CEPA固然有經濟得益,但過去八年來自由行給香港帶來的民生和文化衝擊,有目共睹。在○六年,其時主責政制事務局的林瑞麟,曾向台灣硬銷香港落實一國兩制、CEPA,自由行種種好處,當中包含的政治因素,昭然若揭。

香港有CEPA,台灣有ECFA,這個兩岸經貿合作協議,給國際傳媒形容為國共之間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紙合約,令在大陸投資的台商獲益。但人世不能淨顧肚皮,放棄原則與尊嚴,投入北京經濟懷抱的代價,包括中資滲入台灣媒體,散播擁共訊息。

台灣藍綠,香港黑白。跟我們的小圈子選舉有別,由近一千八百萬台灣選民選出來的的馬英九,不會淪為台灣「特首」,但香港出生的馬不要忘記蔡英文的一句:台灣不要做第二個香港。

 

毛孟靜

自由撰稿人

 

台灣選舉我們學到甚麼?

20120118 港蘋

(9)瀏覽人次:2,800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恭喜大家!我們贏了!」台灣總統馬英九成功連任,在雨中向支持者激動地宣佈勝利。馬英九的激動,可能是因為確實贏得艱苦,國民黨勝利,也可以說是一場慘勝。國民黨馬吳配得票六百八十九萬,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一點六,比民進黨蔡蘇配多八十萬票,以六個百分點勝出。八十萬票、六個百分點當然不是小數目,比不少西方國家勢均力敵的小勝,也算清脆利落得多。

拿四年前的二○○八年總統選舉的票數相比較。當年,國民黨的馬英九贏民進黨的謝長廷二百二十多萬票,勝十七個百分點。相隔四年,同樣是國民黨的馬英九,流失的選票接近七十七萬,但在野黨換了形象清新,態度溫和的蔡英文,卻吸引多了接近六十五萬的台灣選民投票給民進黨。

從票數和得票率來看,四年下來,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已從陳水偏貪腐陰影的絕地中穩定陣腳,支持度正處上升軌。相反,馬英九治下的台灣,四年執政,除了兩岸關係穩步發展,內政卻是乏善可陳,甚至被批評施政無能。不少評論指,國民黨正在走下坡路,馬英九勝出,靠的是北京政策的暗中襄助,大陸台商因自身利益而力挺。

馬英九連任兩屆,不能再選,國民黨的天王級人馬,包括胡志強、郝龍斌、朱立倫等,地方施政初期被看好,視為國民黨明日之星,但執政成績卻未如理想,無法通過考驗。下屆如果蔡英文捲土重來,又或派出更重量級的人馬,誰可代表國民黨應戰?四年之後,國民黨才面臨真正的危機。政治一天都嫌長,誰知道四年之後會是甚麼光景。二○一二年這場台灣總統選戰,成為兩岸四地的民主模範,更教華人社會欣羡不已。

今次,是台灣舉行總統直選以來,第一次真正擺脫統獨爭論,擺脫族群悲情,比拼施政實績的選舉,雖然兩岸政策仍是選戰的主軸,但維持台灣現狀,已成為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共識。

接近百分之七十五的台灣選民投了票,民眾熱情參與,造勢大會更是熱火朝天,非但沒有暴力,更沒有紛亂。馬英九的勝利演說,十分謙卑,表示會傾聽兩位對手蔡英文和宋楚瑜的批評,作為施政的考量,並會定期與在野黨會面,聽取他們的意見。

蔡英文也馬上為敗選負上責任,宣佈辭去民進黨主席的職位,敗選演說,表現出蔡英文一貫的優雅和淡定,令人動容:「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洩氣。你可以悲傷,但是不要放棄。因為明天起來,我們要像過去四年一樣的勇敢,心裏充滿着希望。因為,我們必須勇敢地扛起這個國家的責任,我們必須樂觀地,繼續為台灣這塊土地打拼。」

大陸人民空前關心台灣的總統選舉,網上討論也熱火朝天,但網友卻自嘲是「太監聽房」,光是看卻不能做。香港的政黨中人,也蜂擁到台觀選,希望在選戰中偷師學藝。但他們學到的是甚麼呢?優質選舉未學到,但政客們卻爭相丟人現眼,丟到台灣。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金融人語--郭台銘:百萬員工係動物

20120118 港蘋

(3)瀏覽人次:3,533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富士康( 2038)母公司鴻海集團的大老闆兼董事長郭台銘,近日一番「百萬員工是動物」的言論,未見中、港媒體報道,甚為可惜。要了解郭董的精神面貌和管理哲學,我哋覺得不能遺漏他這段最新發言。

鴻海日前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舉辦尾禡,郭台銘當時表示,人都係動物,鴻海每日管理一百多萬頭動物,令他頭痛得要死。他自覺好風趣咁話,將招攬動物園園長加入鴻海,有利於有效管理員工。

 

 

招攬動物園園長教管理

根據台灣報章引述,郭台銘講完「鴻海全球有百萬大軍,人也是動物,要管理一百萬動物,頭痛得要死。」仲有進一步演繹,唔係戲言幾句咁簡單。郭台銘認為動物園非常多樣,園長卻可以有效管理動物園,係因為熟知各種動物特性,不會將老虎和雞放一起。

郭董越講越覺得有意思,話有意向園長取經,學習管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哲學。他當場指示坐在台下的鴻海集團各業務分支主管,在鴻海年終檢討會上,請動物園園長進行教學。

 

 

蘋果用和碩 鴻海心腹大患

鴻海近年有兩件事出晒名,其一係成為蘋果 iPad同埋 iPhone兩樣大熱產品的主要代工廠,收入大增,造就郭台銘成為台灣首富。另外一樣係內地員工接連跳樓自殺,被揭施行軍事式管理。

郭台銘如今口沒遮攔,似係有恃無恐,鴻海跟蘋果關係十分牢固。但經過眾多工人團體和 NGO不斷施壓,要求蘋果定單不要流向血汗工廠,霸道如蘋果,都唔係對壓力完全當冇件事。蘋果上周首度公佈供應商名單(正式確認了香港上市的富士康完全冇份),承認部份供應商存在聘用童工、員工超時工作、未發放合理工資及違規排污等問題,已邀請外部機構監督供應商。

其實蘋果已開始減少對鴻海的依賴,大量 iPhone 4S訂單俾咗由華碩分家出來的另一台資代工廠和碩,台灣媒體視和碩將會成為鴻海的心腹大患。蘋果睇中和碩,未必因為鴻海管理員工的手法,不過郭董意氣風發的「動物園論」,一旦傳到蘋果 Tim Cook耳邊,恐怕只會加強蘋果作多手準備的決心。

 

 

夢醒時份

D&G上星期日再被圍攻,又做唔成生意。不過,即使無畀人圍攻的其他名牌,都唔見得好好景。好似 Tiffany去年中食盡大中華市場增長,就連歐、美、日等市場銷售都全線報捷,市場對奢侈品看法一片樂觀。短短半年之後, Tiffany最新公佈聖誕假期( 11 12月)銷售數據淋了一盤冷水。受盡投資界追捧的名牌股,係時候要夢醒。

依據最新銷售數據, Tiffany第一大的美國市場的同店銷售按年增長幅度由第 3季( 8月至 10月)的 19%跌至 2%,第二大的亞洲市場(不計日本)最新的同店銷售增長只得 13%,遠低於第 3季的 36% Tiffany官方解釋竟然係歐美銷售累事,有意無意將責任歸究於當地經濟。

《金融時報》專欄對解釋唔收貨,話歐美放緩早已是意料中事,反而包括大中華市場的亞洲區銷售何以急速放緩,公司卻提都唔提,當無事發生。

 

 

內地客購買力見頂

我哋都認為 Tiffany想轉移視線,不過即使深究一下美國市場銷售數據,亦會發現唔多對路。 Tiffany第二季( 5 7月)同店銷售按年增長 24%,第三季增 19%,但到聖誕假期增長僅得 2%,起得快,跌得快,搞邊科?查實 Tiffany去年曾經解釋,美國超過一半增長都來自旅客消費,當中以內地客為首,專門掃 2萬至 5萬美元的貴價貨。所以話, Tiffany於美國增長都係靠中國主導。

今次美國銷售增長大跌,正好顯示內地豪客購買力見頂。管理層冇可能不知,佢哋唔願意講真說話,又唔提亞洲區銷售數據,好可能係連自己都一廂情願,希望中國市場的美好夢境,唔係一瞬即逝。

但消費力降溫的現象比比皆是。好似本報昨日報道,一度被內地資金熱炒至 16萬元一箱的 08 Lafite,也跌至不足 10萬元。反映貴價紅酒 Liv-ex 100 Fine Wine index去年已由高位下跌兩成。另一家珠寶鐘錶名牌卡地亞行政總裁 Bernard Fornas接受《彭博社》訪問時亦指出,受到經濟因素影響,消費者都避免太過奢華,晒命意欲減低,寧願買平實款式。

 

 

天價租舖 隨時中伏

隨着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增長放慢,金飾、珠寶等奢侈品銷售放緩隨時陸續有來,香港零售市道將無可避免受到影響。各大名店用天價租金搶貴中環、銅鑼灣、廣東道等旺舖,搞到開支大增。此消彼長之下,輕微放緩都會狠狠蠶食公司 Margin,一巴打醒這場名牌夢。

 

蘋論:民進黨落後於兩岸人民

2012 0118

 

如果連美國都必須面對中國現象,台灣有什麼能耐可以置身事外?尤其台灣是中國宣示的核心利益時。民進黨多年來鴕鳥般把頭埋進沙子裡,假裝看不到身旁的中國,如何讓民眾放心?

 

 

忽略民間經濟現實

這次民進黨大選的失敗,原因不少,但絕對不應該拿別的原因來模糊、稀釋、轉移掉兩岸政策的失敗來自欺欺人。台灣民眾已經咬牙接受中國制約台灣的現實,而民進黨好像還停留在冷戰時期,以為中國還被圍堵在東亞大陸內部,與台灣八竿子打不著,風馬牛不相及。民眾對中國現實的認知已超過民進黨的認知,選民不會支持一個認知比他們落後的政黨和候選人。

國民黨這方面認知超越民進黨,覺悟到連美國──台灣的保護國都反對與中國只進行對抗,主張交往和對抗的兩手戰略,台灣還應繼續保持對抗的心態嗎?台灣的民意也表現出微妙的轉變,雖反對統一的比率還是很高,但由於經濟的衰退,主張務實交往的人越來越多,期待陸客的來訪,農業產品的輸往中國……陳菊市長、蘇治芬縣長親自登陸推銷水果,顯示民間基層已經逐漸轉變了對中國原先仇恨的態度。馬的ECFA政策正好呼應了民間經濟心理的暗流;而馬不做政治談判的誓言又舒緩了民間恐懼中國政治的心理,於是馬提的九二共識及中國機巧地配合,加上美國對馬及台灣的支撐,微妙地滿足了民間心裡明暗的兩種欲求,終於在大選時發酵成功。

反觀民進黨,既不願接受九二共識,擔憂政治遭侵蝕,又想佔中國經濟利益的便宜,只能端出台灣共識對抗九二共識。其實,台灣共識沒什麼不對,也說得頭頭是道,但因對方拒絕所以不能運作,最多只能當台灣內部的共識。缺乏膽識、瞻前顧後、猶疑躊躇、空洞不實的兩岸政策,無法打動南部的經濟選民,是蔡連南部都沒選好的關鍵因素之一。

 

 

不追上恐永遠在野

民進黨一定要深刻檢討對中國的心態。台灣大選對中國人民衝擊強烈,這幾天已看出效果。過去民進黨不理會中國,自信不足,不信台灣的民主力量可以改變中國,而馬的政策無意中產生蝴蝶效應,使兩岸未來更有機會往民主發展。民進黨的偏差落伍心態趕不上兩岸民心的轉變。再不趕緊追上,恐怕永遠在野了。

 

民調的誤解 選舉的誤導(吳統雄、游張松、桑慧敏、王銘宗)

2012 0118 台蘋

 

台灣選舉民調至今邁入30年,然而總統大選前各方民調報告和結果均仍有一段距離。同時政黨都將民調列入提名依據,當初承辦提名的民調機構,已經無形地影響了人民的選擇與國家的發展。如果民調機構誤解基礎知識、產生方法誤差、將持續發生對國家社會的誤導。

 

 

世新大學吳統雄教授團隊長期進行學術調查,30年來對各種選舉的預測誤差全部在2%以內。本次總統大選預測,選前僅對學術圈內公布,和事實差距只有0.43,其學理依據及方法願提供各界參考。

人類的抉擇行為會因長期的潛移默化而漸變,但短期不易因任何事件突變。我們30年的研究經驗,除了唯一的例外(即319),選前8周結果已定。民調曲線,如果每日上下「乒碰叫」,多是方法誤差所造成。一般調查報告中都有高比例「未決定者」,真正要投票的人,早已決定,只是不願直接告訴他人而已。

選舉行為中,也沒有真正「中間選民」,其票投給誰的比例也可以從分析選民結構類型得知。所謂的「中間」有4種:第一、政治無感人──根本沒有左右;第二、跟著人云亦云的人;第三、看候選人一般形象的人,且會對某些形象有偏好,並不「中間」。但第四種「自稱且強調中間選民」的人,這種人經常有強烈意識形態,而且有企圖心去打擊、改變他人。預測以上受訪者的選擇趨勢,其實均有科學途徑。

 

 

因應社會變遷改善

下列的技術因素也可能導致民調偏誤,值得警惕:

第一、對統計基礎的一知半解。近年民調都有報告誤差範圍。但觀察其數字,都是由「二項分配表」查表而來的,亦即僅適合兩人對戰,並不適用於有三組候選人、以及有人不投票的狀況。許多民調宣稱「依性別、年齡加權」,但採用加權法的前提,必須是選舉行為會根據性別、年齡而決定,而這又非事實。加權只是使樣本的人口特徵美化,對投票趨勢的預測反而愈加愈偏了。

第二、調查方法必須與時並進。30年前與當前的生活形態有以下大不同:社會流動性增加、手機取代市話的家庭通訊功能、家庭內意識形態多元化。抽樣推論要準確的三大基礎是:隨機性、樣本數與抽樣方法。隨機性的白話定義是:每一個樣本被抽中的機會必須相等,亦即被抽中的樣本就必須訪問,不能替代,否則彼此機會就不均等了。

30年前,打一輪電話可以找到80%以上的樣本,現在社會變遷,可能找不到20%。而調查公司通常作業只有一天,都是馬上替代樣本,而且連續替代好幾輪,造成最後的誤差樣本,遠多於可推論樣本。

電話號碼代表的是一個「戶」,只在其中訪問一人,其實必須站在「家庭抉擇同質性」的假設上。然而當前「一家兩制」的比例不低,必須有解決家庭異質性的設計方案。

第三、當前調查公司都採用類似的資訊系統,而資訊化的併發症,就是將以上的錯誤,也綁死在作業程序中,使民調變成一種固定生產線與儀式。民調仍屬於知識探險的階段,我們建議,調查公司要因應社會與科技的變遷,正視問題與追求改善。

 

 

吳統雄為世新大學資管系副教授,游張松為台灣大學工管系教授,桑慧敏為清華大學工工與工管系教授、王銘宗為台灣大學工工所副教授

 

民主燈塔 首投族備感榮耀(陳乙棋、徐維遠)

2012 0118 台蘋

 

一陣喧囂之後,台灣的社會回歸冷靜,我們恭喜馬英九總統連任成功、繼續擔任總統之餘,在未來的4年我們期盼馬總統能繼續為台灣打拼努力,戮力解決日益嚴重之問題包含貧富差距、區域發展不均、教育資源分配、年輕人就業困難及低薪資、老人長期照護等。台灣目前面臨重大挑戰,不只是局限於兩岸,還有國內民生問題、國際歐債危機,不論內政、外交台灣都需重整旗鼓。未來4年艱困且充滿荊棘,希望馬總統能拋開藍綠,以人民為重,邀請各在野黨共商國是研擬出台灣未來的方向。

 

 

另外,蔡英文主席帶領的民進黨從選舉開始便以公平正義為主軸,《十年政綱》中亦提及很多台灣結構性的問題:租稅不公、居住與土地不正義、甚至司法不公,在在點出台灣當前的制度與政策困境。我們期盼當民進黨國會席次增加之同時,更能忠實扮演在野黨的角色,替社會最安靜的百姓發出不平之鳴。而蔡主席在選前所提出的「大聯合政府」構想,係為許多百姓的聲音,期盼蔡英文女士未來無論身在何方,都能作為意見領袖在日後與馬總統、宋主席商談如何合作帶領台灣走出困局。

這場總統選舉唯一的獨立參選人宋楚瑜從連署以來喊出照顧三中、企圖塑造第三勢力形象,句句打動基層選民的心。但在台灣藍綠對決氛圍之下,我們相信台灣需要不同的聲音,也已在不分區選舉中展現出來。從不分區立委選舉分裂投票的狀況來看,多元的意見是極應被尊重,小黨需要更多空間表達他們的意見。

 

 

激情過後放下對立

宋主席提出需檢討租稅制度、加快寬頻網路速度、重視區域均衡發展等,顯示其對台灣內部觀察的透徹,希望宋主席選後能繼續為台灣人民努力。

首投族國政觀察團從去年95成立以來,秉持著客觀中立原則,對此次總統大選深入觀察分析,即是希望能給首投族與青年族群一個不一樣的角度思考如何投下神聖一票。在兩次政黨輪替後,這十幾年來台灣在藍綠兩大陣營的輪流執政下,我們的思想似乎被局限,更加限縮青年對未來的想像空間。本次的總統大選結果似乎證明九二共識才是台灣共識,但台灣與中國過度依賴之疑慮並沒有獲得解決。

另外,省籍問題已漸漸被拋棄,我們不再聽到「香港腳」等非我族類之撕裂族群意識的低俗批判。我們需要政治人物更關心民生、人民福祉,而這次也可看出雙方漸漸回應人民期待。期盼未來每次選舉不論是候選人或選民,都能走向以能力、道德操守、政見、政績作為政治訴求的依歸,使台灣的民主進一步鞏固。實施民主選舉是台灣人的驕傲,更是華人世界唯一難得的成就。激情過後也應放下對立,因為我們將生活在同個社會在同個土地上打拼。

 

 

陳乙棋為首投族國政觀察團團長、台灣大學學生會前會長,徐維遠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研究生

 

 

扭曲歷史 如何「向風車宣戰」(陳儀深)

2012 0118 台蘋

 

陳嘉君女士「向風車宣戰吧」一文,站在政黨「台灣國民會議」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立場,回應本土社團「台灣國民會議」的質疑,卻以本人作為謾罵攻擊對象,如今選舉落幕了,本人除保留法律追訴權,特藉貴報一角澄清如下。

 

 

2007年以劉重義教授為主所發起的本土社團平台「台灣國民會議」,目的是主張在2008年總統大選之際同時舉辦全民公投,立即廢除中華民國國號、以「台灣」為國家名稱;當時台灣教授協會雖為發起的「主席團」成員之一,實與我個人無關。我在2009~2010年擔任台教會會長期間,並不贊成劉教授「驅逐赤藍人」的主張以及把台灣的內部矛盾當作敵我矛盾的作法,乃率台教會淡出該平台。2011年劉教授又與政治犯高金郎等人延續上述理念組成台灣民族同盟,更與台教會無關,這些資料Google就有,陳嘉君(和她先生施明德)多年來與本土社團完全脫節又懶得做功課,用了別的社團名字當黨名,被抗議卻惱羞成怒指桑罵槐,實在有辱施先生的前輩風範。

 

 

回歸歷史評價人物

陳嘉君說我在美麗島時代是極右團體「疾風集團」最強悍的打手之一,她還引用李勝峰的話(?)說我和他和某人是「疾風集團」三劍客,不知何時及如何混進黨外及民進黨,陳嘉君最惡毒的話是,迄今不知道我的「真實身分」!按,《疾風》雜誌創刊於19797月,確實是針對當時黨外政團而來的右派刊物,李勝峰等人在98包圍《美麗島》雜誌創刊酒會一戰成名,而那一年的夏天我正好完成碩士學位入伍接受中心訓練。李勝峰在政大三民所(今名國發所)是我的學弟,記得有一天我回台北去李家與他深談,辯到三更半夜不歡而散,當時我的女朋友(現在的太太)和李太太可為見證,她們在旁邊有時打圓場有時加入戰局。總之我不但不曾參加「疾風集團」,也不曾在該刊寫過文章,而且他們的作為乃是我不久以後政治轉向、政治態度趨向成熟的主因之一。

我們這一代1950年代出生的台灣青年,不諱言是吃國民黨的奶水長大,不少人還在高三或當兵或大學時加入過國民黨。我們「政治轉向」的過程可能足以寫一本書。所幸我在199012月成為台教會創立者之一,19914月發起「反對老賊修憲」運動的過程中,我們有28位教授學者集體退出國民黨,包括賀德芬、管碧玲、張忠棟、林玉体……其中陳師孟還特別感謝我製造這個「處理」黨證的機會。

目前我在大學任教的課程之一是「台灣政治發展」,美麗島軍法大審常是我要學生加強的功課,同時提醒學生評價歷史人物要回到歷史情境,當時的施明德是鷹派、是英雄,不要受到他後來爭逐權位常常混淆公義與私怨的毛病所影響。現在他們夫婦說要「向風車挑戰」卻如此顛倒黑白,讓我的教材又多了一頁。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前任會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