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4 14《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更多中國資訊請瀏覽《共產中國》網站:http://redchina.ning.com

 

謝長廷出招;台灣新史學;愛港搗亂;京滬新病例;北韓潰敗中國出兵;明報責問馬釣;台人幣存款衝高;核4給台灣機會

 

謝長廷出招 港辦兩岸論壇

下月底登場 布局黨魁選舉

20130414  台蘋

 

據透露,謝長廷擬於下月底在香港舉辦兩岸議題研討會。資料照片

【顏振凱、張麗娜╱台北報導】繼拋出兩岸憲法其實都是「一個中華」構想後,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擬在下月底,民進黨全國代表大會結束後,以「台灣維新基金會」名義在香港和中國涉台智庫,舉辦兩岸關係座談會,謝並將赴港主持。據了解,黨中央對謝頻在兩岸議題出招頗防備,為因應謝的兩岸座談會,日前先由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釋出「民進黨智庫評估與中國智庫合辦研討會」,黨主席蘇貞昌與謝較勁意味濃厚。

 

蘇貞昌上任黨主席將屆滿一年,曾說要積極面對中國,並在去年11月底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卻因委員難產,中國事務委員會至今「只聞樓梯響」,所以日前謝長廷就曾公開表示,民進黨過去的兩岸政策是失敗的,這點應該有所檢討,否則憑什麼重返執政?謝長廷話說得重,蘇貞昌卻未回應。

 

衝撞基層傳統立場

對於謝長廷要在香港辦兩岸論壇,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說,民進黨對兩岸溝通交流,正面看待,類似活動可以增加彼此了解。

謝長廷從兩岸議題切入,外界咸認與他明年想選黨主席有關。謝系立委昨透露,曾問過謝選不選黨主席,謝不置可否。

一名黨中央幹部分析,謝長廷參選黨主席機率高,黨中央也多有謝系開始積極部署黨員組織,鎖定黨主席選舉的訊息,不過,黨內人士坦言,謝主張民進黨兩岸政策要改變,衝撞綠營基層傳統立場,將成為謝選黨主席最大挑戰。

黨內昨傳出,獨派有意在全代會運作,禁止黨員出席對岸涉台論壇活動,不過,考試院前院長姚嘉文昨說,他沒有這個提案,是否有他人連署,還不清楚。

 

傳獨派禁黨員出席

但姚嘉文重申,謝的「一個中華」論述就是「一中」,他無法接受,他強調獨派並非反對交流,而是反對「一中」,他將在29日與前立委蔡同榮、前閣揆游錫堃等人籌組成立「反一中顧主權連線」,力推制訂「台灣新憲法」。

對於綠營內兩岸政策分歧,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洪耀福也對蘇貞昌喊話,指黨內缺乏溝通平台,常常導致對外發言進退失據。

 

蔡辦促設溝通平台

洪耀福認為,黨內應建立平台,讓各方觀點能充分討論,讓複雜的兩岸事務有共同的基礎,形成戰略目標;對謝長廷、游錫堃婉拒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後產生的僵局,更應用誠意及智慧化解。

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昨也說:「蘇貞昌認為兩岸議題不要急,但是國際情勢對於台灣而言,是很急迫的,民進黨必須在面對諸多交流之前,黨內舉行共識討論,決定原則。」

 

民進黨人士近來 兩岸議題言論

4/8 謝長廷

民進黨應思考時間對台灣到底有利或不利?過去政策失敗要檢討,否則民進黨憑什麼重返執政

4/8 蔡英文

在臉書發文指,中國運用台灣內部政黨競爭、創造出一個「競標結構」,若欠缺根本的制衡之道,台灣可能籌碼盡失

4/8 蘇貞昌

低調訪星拜會前總理李光耀、吳作棟,外傳因2月赴日時拋出「民主同盟」,引發中國不悅,此行意在請李當調人。蘇駁斥:「黑白講!」

4/12 許信良

籲馬政府積極與各國簽自由貿易協議,並盡速與大陸展開政治對話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中國政策 林濁水:不能為搶分 犧牲主權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馬政府執政績效不佳,「民進黨重新執政」被國際社會視為台灣未來重要的政治議題,如何在固守台灣主權的前提下和中國進行政治對話,是民進黨的挑戰;前立委林濁水昨天分析指出,兩岸關係可分四大面向,民進黨在主權維護、社會分配方面居於領先,國民黨則在經貿順暢、兩岸和諧方面佔上風,雙方其實各擅勝場。

 

藍綠兩岸主張 各擅勝場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一再強調兩岸交流的腳步不能急,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則批評民進黨兩岸政策失敗。林濁水強調,民進黨應努力從中取得平衡,而不是為了要在落後項目搶分,甚至妄想扭轉情勢,讓北京更喜歡民進黨,就自我犧牲主權,這麼做得不償失。

 

林濁水指出,兩岸關係可分為主權維護、兩岸和諧、經貿順暢、社會分配等四個象限。民進黨在「主權維護」方面佔優勢,也獲得民眾肯定,相對就會讓北京不高興;而國民黨顯然在「兩岸和諧」及「經貿順暢」方面較佔贏面,但衍生的「社會分配」不平衡,又讓民進黨在此領域較得民心。

 

領先項目 綠勿隨便放棄

 

林濁水說,國、民黨在這四個象限各擅勝場,這樣的格局在未來十年、廿年內不易變動,他認為民進黨應該在自己領先項目維持優勢,不要隨便放棄,在落後項目,則應該採取穩健方式,減少損失,而不是妄想要在這領域和國民黨競爭,甚至以為可以翻轉情勢。

 

他舉例,謝長廷最近的說法,就是太講究兩岸和諧,想要和國民黨拚場,讓「北京更喜歡民進黨」,就自動犧牲主權,要求民進黨調整國家定位,這對台灣和民進黨都不是有利作法;林濁水強調,主權維護一直是民進黨的優勢,也獲得民眾肯定,連馬英九總統都逐漸向民進黨靠攏,如果只優先考量不得罪北京,台日漁業協議是不是也不應該簽?

 

林濁水說,最近很多人對民進黨的中國政策提出看法,但若過度偏重經濟、主權等任何面向,走過頭,反而會造成傷害。民進黨應該更宏觀的在四個象限中做出權衡,建議黨中央可舉行共識會議,整合各種意見價值。

自由時報

 

 

羅致政:民進黨的主張 是主流民意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民進黨中國政策引發討論,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羅致政說,他從不認為兩岸政策是民進黨的弱項,民進黨很多主張,例如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未來由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等,都獲得多數台灣民眾支持,已成為主流民意,民進黨要對自己有信心。

 

羅致政近年多次以學者身分前往中國參加研討會,他昨天受訪表示,兩岸情勢在二○○八年以後確實有很大變化,兩岸人員往來超過○八年以前任何一個時期,民進黨當然需要與時俱進,務實調整政策,但不代表民進黨需要放棄原則和立場。

 

羅致政說,民進黨並非在兩岸政策屈居弱勢,事實上民進黨很多主張和基本原則,都是和多數台灣人民站在一起的,例如台灣認同、堅持國家主權、台灣未來應該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等,這些都得到大部分民眾支持,民進黨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不要懷疑自己是不是主流民意」。

 

對於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批評民進黨兩岸政策錯誤,羅致政說,任何政策都必須考量當下的時空環境和實際需求,用成功或失敗一筆帶過,不是很好的描述,例如陳水扁前總統的兩岸政策,現在常被批評躁進,但當時曾讓扁在二○○四年成功連任;過去成功的政策,事後才說失敗,意義不會太大。

 

羅致政說,民進黨應該思考的是,面臨兩岸局勢,既有政策是否足以因應,民進黨一定要整合意見,向民眾說明黨的政策立場,不能老是等國民黨出招,民進黨才被動因應。

自由時報

 

 

與台灣史對話的101個問題

 李筱峰

 

我大學時代開始學台灣史,看到一些前輩在爭論鄭成功來台登陸地點,張三說應該往南兩百公尺,李四說不對,應該往北一百公尺…;我真想告訴他們,如果無聊,其實還可以再進一步考證鄭成功登陸台灣時,是右腳先踩地,還是左腳?

 

鄭成功登陸地點差幾公尺?我毫無興趣,我有興趣的是:鄭成功為何要來攻佔台灣?他真的要「反清復明」嗎?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放棄閩南的據點,在台灣建立東寧政權,算不算是一次台灣獨立建國?東寧政權是憑著什麼實力在台灣發展?鄭氏政權從閩南撤退來台,曾標舉「反清復明」的目標,並曾發動反攻大陸的軍事行動;兩百六十六年後,蔣介石政權也撤退來台揭櫫「反攻大陸」、「中興復國」,這兩個政權有何異同?

 

以上所舉例的問題,彰顯出史學的重要意義,那就是史家經常強調的「歷史是現在和過去的不斷對話」。要能與當前的時空產生對話的問題,才有意義。歷史學者應該是一個在當前時空裡,能夠提供過去經驗給今人參考的人。這本書的101個問題,就是這樣產生的。

 

所以,積極地說,本書這101個問題與解答,就是身為現代台灣知識份子,透過現在的台灣,與過去的台灣對話的心得。消極地說,這些問題與對話,是跳出過去歷史教育的制式框架,跳出漢族本位主義,跳出中原中心的史觀,跳出男性中心父權社會的價值,跳出外來統治者的立場,跳出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站在當前台灣的時空基點,回顧台灣歷史而提出的。

 

願本書能拋磚引玉,讓研究室裡面許許多多研究台灣史的學者,能為台灣的明天,提出更多的歷史課題。(作者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小啟:李筱峰教授《台灣史101問》、戴寶村教授《「小的」台灣史》、陳君愷教授《解碼228 三書聯合分享會,時間:四月二十日(週六)下午二點半至四點;地點:台灣國際會館(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一二五號偉成大樓四樓),歡迎參加!

自由時報

 

 

台灣需要一場新的史學運動

 陳君愷

 

六十六年前的三月七日,二二八事件處委會廣納民意,向行政長官陳儀提交三十二條政治改革要求;然而,當局卻於翌日出刊的報紙上栽贓,在原有的條文前,增加了十條條文,做為武力鎮壓的口實。

 

六年前,中央研究院院士黃彰健,竟然以「考證」為名,將責任推給受難者,而讓這個被隱沒的真相,更加墜入五里霧中。

 

威權統治者原本即依靠欺騙統治國家。而造謠、抹黑、栽贓如此容易,澄清真相卻如此困難!要證明他們「栽贓」,既吃力又不討好;那麼,做人何必要誠實正直?偷搶拐騙豈不更佳?這難道不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嗎?

 

只可惜,台灣社會素來瞧不起「讀歷史的」;許多人總認為歷史學者無法賺大錢,且不過是說說故事而已。

 

然而,令人納悶的是:這麼視錢如命的台灣人,花費稅金,平白供養研究品質如此低劣的「院士」,竟能毫不在意?

 

況且,史學研究從來就不只是說說故事而已。為澄清真相,史家除了要尋找證據外,還要立足於科學的方法。

 

問題是:直到今天,威權殘渣的中央研究院學閥及其附從,還在繼續扭曲事實;並且,透過國科會等權力機構,操控期刊與學者的評鑑,迫使許多學者成為論文生產線上的奴工,量產一些迎合其意旨、但卻無關痛癢的研究。

 

如此一來,還有多少歷史學者,會去關心歷史真相呢?

 

更何況,歷史的意義,並不止於此。

 

如果不重視歷史,從外國引進的社會科學理論,根本就不算「移植」,而叫「插花」;至於民法裡所謂「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也終將成為具文!

 

因此,如果你痛恨無恥政客、恐龍法官、敗德學者;那麼,史學為追求真相所培養的能力,正是讓我們看穿虛假、掙脫束縛、追尋自由的不二法門。

 

台灣,需要開展一場新的史學運動!(作者為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自由時報

 

 

小的台灣史,活跳跳!

 戴寶村

 

《「小的」台灣史》是一本有關清代台灣的小歷史,筆者策畫時,不以「朕的聖旨」或滿大人「奴才的奏摺」做為主要素材,而是利用當時小人物們所留存的相關檔案文獻加以改寫敘述,透過「小的供詞」反映了早期台灣社會活跳跳的歷史。

 

本書收錄十二則清代台灣的歷史事例,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從市井小民的角度出發,重現十九世紀台灣社會的樣貌。主要內容包括林爽文反清事件中的平埔族女軍師如何振奮軍心;縱橫台海的「海賊王」蔡牽與其妻蔡牽媽的傳奇故事;被原住民收養的漢人之子日阿拐,如何以化「番」身分周旋於官方、漢人與「生番」之間 ;以及因愛生恨的同性情殺事件等故事。

 

而其中「憨虎晟——萬生反的猛將林日成」,則是改以戴潮春手下的猛將林日成做為中心,鋪陳更豐富多樣面貌的反抗史,除了進一步了解官兵、反民與大族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可看到在屢敗屢起的民變中也呈現任征不平、任反不成的宿命。戴潮春事件在一八六二年爆發至一八六五年才平息,是清治時代歷史最久的民變,此時適值萬生反一五○年之際,更具有時代意義。

 

筆者受過完整的學院歷史學訓練,但出身鄉野草芥,故心中常抱對庶民百姓歷史世界的關懷,希望透過這本小的台灣史,幫助大家對台灣歷史有更多不同面向的認識,體會歷史的「心識」和趣味。(作者為《「小的」台灣史》策畫人)

自由時報

 

 

跳上枱叫囂爆粗 屢打斷講者發言

愛港力闖佔中論壇大搗亂

港蘋

 

 ■陳淨心(左)及多名愛港力成員,昨在佔中論壇表現囂張,站在枱上指罵在場其他人士。羅君豪攝

愛護香港力量繼上次搗亂真普選聯盟論壇後,昨日又帶隊在佔領中環論壇上,除以粗言穢語破口大罵、挑釁台上支持佔領中環的講者外,包括召集人陳淨心在內的愛港力人士,更罔顧其他觀眾安全,多次站在枱上揮動國旗與區旗。出席論壇的愛港之聲召集人高達斌雖與愛港力劃清界線,但他指民主不是港人的核心價值,同遭台下市民大喝倒采。

記者:呂浩然

雜誌《陽光時務週刊》昨午在城大舉行佔領中環論壇,邀請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香港自治倡議者陳雲、愛港之聲召集人高達斌、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出席,吸引逾千名市民出席,在論壇開始前一小時,已有近百人在場外排隊等候入場,但這時有疑似愛港力成員企圖插隊,一度出現混亂,其間在場排隊的教協理事韓連山高呼「唔好打尖」,又即時要求保安員維持秩序。

 

愛港之聲:民主非核心價值

愛港力及愛港之聲成員入場後,立即開始在場內搗亂。論壇還尚未開始,20多名愛港力和愛港之聲成員跳上枱上叫囂、又高舉國旗和區旗挑釁,現場支持佔中人士立即反擊,拿出港英龍獅旗抗衡,雙方叫陣對罵,後經主辦單位多次呼籲,才能勸服愛港力成員收回旗幟及坐下,令論壇可以開始。

 ■戴耀廷表示與中央不是你死我活的對手。謝榮耀攝  ■支持佔中人士與愛港力成員昨在論壇上短兵相接,氣氛緊張。

不過就算在論壇舉行期間,愛港力成員亦未有停止滋擾行為,當戴耀廷與陳雲發言時,愛港力成員不斷喧嘩;當梁國雄發言時,愛港力成員更失控,群起喝罵梁國雄,甚至有人以粗言穢語破口大罵,枱上梁國雄即時反擊:「愛港之聲,正一妖精。愛港力,示威搵食」。

由於愛港力成員站起來搞事,遮擋後排觀眾視線,惹來不少觀眾大叫「愛港力坐低」,有城大學生更在提問時,斥責愛港力成員弄污枱面,要求愛港力向城大校工道歉;韓連山借發問機會,向愛港力成員展示「尊重講者」的標語,促請愛港力「請勿喧嘩」,但愛港力置若罔聞,繼續搗亂。

 ■愛港力高舉國旗和區旗挑釁,與支持佔中人士對罵。      ■一名與愛港力同聲同氣的男子,追罵支持佔中人士。

高達斌發言時與愛港力劃清界線,揚言現場愛港之聲的成員全程都沒有叫囂,高又表明不支持也沒有能力反對佔中,但強詞奪理說:「民主只不過係近呢三、四百年嘅事,根本就唔係香港人嘅核心價值。」惹來大部份觀眾喝倒采。愛港力召集人陳淨心提問時,一邊質問戴耀廷,普選的國際標準是哪些國家的標準,一邊又站在枱上再度高舉區旗,當戴耀廷回答根據聯合國標準時,其他愛港力成員即大叫,打斷他的發言,令戴無法再解釋下去。最終論壇在愛港力成員喧嘩及搗亂下完成,不致被腰斬。

 

戴耀廷:一定唔會搞顏色革命

【本報訊】發起佔領中環的戴耀廷與反對佔中的香港自治運動發起人陳雲首次對壘。陳雲直指佔中荒謬,斷言以目前方式推行將會失敗,更揚言佔中可能令香港出現顏色革命。戴耀廷重申,佔中目標是爭取符合國際標準的特首普選,「一定唔會係去搞任何顏色革命」。

陳雲在《陽光時務週刊》佔領中環論壇上指出,爭取民主必先「要等啲人知道民主同切身利益有關」,故此要跨階層進行,他擔心真普選聯盟、戴耀廷等會在爭取民主時退讓,他又將佔中與顏色革命拉上關係,「如果(佔領中環)拖咁耐嘅時間,而參與嘅人係咁少數,而且局限於某一個黨派,而個黨派係親美嘅話,係有可能發生(顏色革命)嘅」。

 

非挑戰中共主權地位

戴耀廷重申,佔中並非要挑戰中央,「唔係要去挑戰中國共產黨喺整個中國同埋香港嘅主權地位,亦都唔係挑戰一國兩制」,只是要求有公平的選舉制度,更加不是要癱瘓中環,因為參與佔中的人都是願意透過公民抗命及被捕,去喚醒其他港人。

戴日前亦撰文解釋佔中程序,包括今年56月間由認同佔中人士,討論佔中要面對哪些問題的第一次商討日(D Day1);68月間找出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的第二次商討日(D Day2);以及設計具體普選方案的第三次商討日(D Day3),最後透過電子表決方式議決方案。另外,戴耀廷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稱,若果組成普選特首提名委員會的方法,符合普及而平等原則,是否有預選便不是大問題。

 

警不排除動武 佔中重申和平

【本報訊】「佔領中環」行動持續受到親建制抨擊及挑釁,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昨回應佔領中環行動時強調,警隊絕對有能力應付在本港境內發生的任何突發情況,若屆時有暴力場面出現,警方不排除會動用武力達到維持公眾秩序的目的。

曾偉雄昨出席警隊步操後表示,警方絕對有能力應付大型公眾活動時發生的突發事件,也能應付本港境內發生的任何情況。他指不希望佔領中環活動時,會發生暴力場面,若有暴力事件發生,警方的責任是採取適當措施回復秩序,有關措施包括使用武力。他稱,警方只會用最低限度武力,會根據相關守則,在達到維持秩序的目的後,即時停止使用。他早前出席立法會會議時,拒絕披露警方配備的胡椒噴霧數量,指現時仍未完全掌握佔中細節。

戴耀廷一直強調,佔中是以和平理性,為了爭取公平的普選特首制度,符合國際標準,並非要挑戰共產黨的主權。他指參與行動的人有決心為公義訴求自我犧牲,如警方拘捕參與者,參與者不會反抗,中環也不會被癱瘓。

 

 

北京有禽況 首爆H7N9病例

大陸新聞組北京13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868  | 0  | 2  |  | 中央社報導,北京市今天發現首宗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是地壇醫院收治的七歲病童,成為華北地區首名病例,該童家住北京東北郊的順義區後沙峪鎮,父母在當地從事活禽販賣工作。全國確診病例增至44宗,11人死亡。

上海、浙江又增病例

 

當局確認H7N9疫情以來半個月,截至昨日為止,病例一直局限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四省市;如今北京發現首名病例,使疫區頓時向華北擴大,後續疫情值得注意。

 

新京報報導,上海市當局昨晚通報兩宗新確診病例,53歲沈姓男患者本月3日出現不適,兩天後發燒住院,至本周三病情加重,昨通報確診。86歲段姓男患者也在本月3日不適,三天後在楊浦區市東醫院就診,病情穩定。至於上周六確診的74歲姓周男農民,前晚搶救無效死亡。

 

浙江省衛生廳通報三宗新病例,當中二人為杭州人,66歲姓李男患者周一發病,74歲姓何男患者上周六發病。另湖州市54歲姓吳女農民,則是上周六發病。三人都屬重症,病情尚算穩定。

 

鍾南山:比H5N1易傳染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昨在非典研討會致詞,指H7N9在中國仍在發展,加上禽類得病後不發病,傳染性較H5N1高,需要警惕。另指研究所已對板藍根進行六年研究,作為清瘟解毒藥物對治療感冒有效,但板藍根多具毒性,可對造血系統及胃腸造成損害,也沒有足夠證據可大量用於治療流感。

 

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表示,已要求各地將H7N9納入當地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補助,以及疾病應急醫療救助基金支付範圍。病患可透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醫療費。

 

據報導,北京市市應急辦主任黃春表示,北京從開始發現病例起,即對和禽類有密切接觸的人群開展監控,主要包括禽類從事養殖、屠宰、加工、銷售、轉運等整個環節的參與人群,「我們視作高危人群,或叫高暴露人群。」目前,北京已累計監測44萬人次高危人群,今後還將持續監測。

 

北京市衛生局透露,H7N9疫苗已經開始研製,但最快也要六個月。

 

 

妻染禽流 6日後發病

首親密接觸者「中招」 專家:人傳人風險仍低

 

【明報專訊】內地H7N9禽流感疫情持續擴散,北京首次有感染個案,上海則發現H7N9患者的親密接觸者「中招」;全國昨新增6人確診,累積至49例。上海新確診的顧姓患者,本月1日起發燒,經兩次測試證實感染H7N9,其妻上月底因感染H7N9死亡。傳染病專家稱,需了解該對夫婦曾否到過相同環境致病,但病毒內3組關鍵基因未有異變跡象,相信人傳人風險仍低。至於北京新個案的7歲女童,發病後15小時內處方特敏福,加上中藥配合,情況好轉。

 

測上呼吸道呈陰性 測下呼吸道始確診

 

據上海當局通報,新增確診的56歲男患者顧×,本月1日起出現乏力、發熱等病徵,在7日後進行的上呼吸道病毒測試呈陰性反應。之後患者仍然高燒,醫院上周四(11日)再測試,並加採下呼吸道樣本,證實對H7N9病毒呈陽性反應,目前仍在救治。顧×的妻子于×(52歲),曾在上月27日發燒,7日後即43死亡,翌日證實感染H7N9

 

此病例為首次有兩夫婦同染H7N9,兩人的潛伏期大約相隔6日,令人擔憂病毒可能人傳人。但香港傳染病學會代表曾德賢稱,不能單靠潛伏期評估病毒人傳人的風險,還要調查兩人是否到過相同的環境而受感染。其次,H7N9病毒其中3組可影響人傳人的基因並未異變,科學上未有足夠證據支持病毒人傳人。他說,上海及江蘇病人多有接觸家禽紀錄。

 

病例顯示上呼吸道病毒不高

 

曾德賢說,內地染病的病人臨病徵顯示,感染最嚴重仍是肺底部,該處一向具有容易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受體。同樣,上呼吸道如鼻孔、咽喉的感染和病毒量不高的情依舊未變,即患者不會透過打噴嚏將病毒在空氣中散播,故至今H7N9人傳人的風險仍低。

 

據新華社報道,于×生前常去菜場買菜,攤檔與活禽攤檔相近,夫婦住所附近亦有禽類飼養。上海當局稱,目前病例仍未發現有人傳人的流行病學關聯。

 

特敏福加中藥 京首確診童退燒

 

北京則首現感染H7N9病例,該名7歲姚姓女童,上周四起出現發燒、咳嗽等徵狀,北京當局昨通報確診感染H7N9,並在地壇醫院隔離。醫院在女童發病的15小時內及時給予特敏福,以及用中藥雙管齊下治療,令女童高燒減退,逐步好轉。

 

女童居於北京順義區後沙峪鎮古城村中心街,父母在居住地販賣活禽,目前需在住所隔離。北京市昨下令將停售活禽,以及停止信鴿放飛,女童所在的順義區逾500隻雞、鴨、鵝亦須撲殺。

 

袁國勇:48小時內用藥快速治癒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稱,北京女童個案能在48小時內用藥,故可快速治癒,從過往H5N1至現時的H7N9,可見小童感染後病情較輕;目前確診者雖多為長者,但亦可能有小童因無特別病徵,沒去醫院求診致未能測試。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良說,過往長者病例多是病情嚴重時才處方特敏福,但北京女童個案及早前的4歲男童個案,都是在病發初期已用特敏福,難以比較是否小童染病後的病情會較輕。

 

明報記者

 

 

禽業損百億 盼領導「帶頭吃雞」

大陸新聞組北京13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914  | 0  | 1  |  | 「從H7N9暴發後的一周之間,家禽行業的損失高達100億。」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整個家禽行業無論從雞苗、肉雞還是雞蛋等全線遭受「虧損」重創。協會人士說,如果是跌價還好,最大的問題在於即使降價也不容易賣出去,滯銷已開始危及企業資金鏈。禽流感疫情威脅的不僅是公眾的生命安全,更是相關產業數百億元的經濟利益。

中新社報導,在疫情衝擊下,多地禽肉類價格大幅下挫,其中處於禽產業鏈條下游的百勝集團等餐飲企業銷售收入大幅縮減。百勝集團中國市場3月份的銷售額下降13%,降幅超過預期。

 

同樣受到波及的還有禽類交易市場,在上海等地的活禽市場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後,採取了關閉交易市場、撲殺活禽等疫控措施,一些未檢出病毒的市場選擇了主動關門,市場交易停止,產品積壓嚴重,大批經營者陷入深度虧損。

 

「最盼領導帶頭吃雞」,據報導,曾經歷過SARS疫情的廣東一名活雞批發商販說,疫情報導已經嚴重影響生意,他最期待的就是有政府領導帶頭吃雞,說吃雞是安全的。

 

對於此次整個行業遭受重創,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兼禽業分會秘書長宮桂芬頗為痛心,「希望公眾對H7N9理解為H7N9流感,而不是禽流感。」協會禽業分會副秘書長仇寶琴也呼籲,禽流感不等於雞流感,建議對病毒重新命名。

 

 

瘋狂歛財

雲上風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812  | 0  | 2  |  |

湖南湘西地方,有個鳳凰古城,以前這裡被當成傳奇來講,以後這裡被當作笑話來講。因為當地政府像很多地方無知老農,拉起條草繩就要收買路錢。

11日傳出的一大笑話是,有個鳳凰古城本地男子,欲帶女友回家見父母,被要求買門票才能回家。男子苦惱得要命,結果是買票進家,還是就此告吹,未有下文傳來。

 

出現這種笑話,是因當地政府頒布了一個「旅遊景區門票管理辦法」,按這一辦法,410日起,鳳凰古城實行「一票制」,除當地居民及其直系親屬外,其他人進城都要買門票,門票要價148元。

 

女朋友不是直系親屬,不能進到男方家,還只是笑話。隨後發生的事,就是中央說的「群體事件」了。11日這天,大批鳳凰古城商戶和當地居民因不滿「一票制」政策,關門歇業,同時聚集在古城北門碼頭附近。大批警方趕到現場,結果暫時未知。

 

鳳凰古城發生的事,雖然特別,但不是個別事件。近年來,地方政府圍山、封鎮、鎖園,瘋狂收錢,已成普遍現象。而民間對政府當局的這種表現不滿,也日漸增高。不只是鳳凰古城,類似的民眾與當局為封景點亂收錢的事,衝突不斷出現。

 

其實這事沒什麼可議之處,因為該封該攔的,已經封了攔得七七八八。爭論收費合不合理,探求政府依何權收費,沒人會理。唯一可以跟政府講理的,只是求他別再亂加價了。

 

但一個新的威脅已經出現,是不止風景點被封起來收錢,以後城市裡上路也要收錢了。廣州當局說開始試驗,用道路收費的辦法,來解決城市交通的壅堵問題。相信各地政府要馬上跟風,因為這等於再開一條大財路。

 

 

《蘋果》直擊武漢民間兵工廠

奇男獲北韓邀製潛艇

港蘋

 

 ■這艘可載人的潛艇因無法獲當局批准生產,製了一半已停工。《蘋果》記者攝

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北韓為強化軍力,不但發展衞星和核彈等尖端武器,也透過不同途徑,全力引進發展常規武器。內地有專門造小型潛艇的民間製造商對《蘋果》記者透露,他成功研製出民用潛艇,引起海內外用家興趣,其中有聲稱代表北韓的買家主動跟他聯繫,諮詢購買的可行性,惟他的企業創立不久,且未取得當局批出載人觀光潛艇生產許可,交易無法繼續。

記者日前在湖北武漢市黃陂區武湖長江堤邊、一個掛着「張五一船舶廠潛水船製造基地」牌子的院內,見到了這位引起北韓有關方面關注的民間奇人張五一。他正在車間內,和多名工人一起組裝一艘如八爪魚般、前後都伸出「手腳」和管道的潛艇。而他身後的車間內,還有多艘已經成型、但還沒有完工的潛艇,其中一艘還噴上「中國釣魚島」幾個大字。

 

「這是為大連一個養殖場生產的採撈潛艇,下周要交貨,正做最後調試。」張五一邊工作邊回應記者問題。這艘潛艇長約4,最大直徑約1.5,艇背有圓塔,兩個螺旋槳在後下方。最奇特是有四個腳狀支架,艇鼻還有一條如手樣可彎曲的鈎臂。「四肢是用來海底移動的,手臂用來捕撈海參。」張五一對記者介紹說:「這是無人潛艇,電子攝像,遙控指揮。」

作為民間造潛艇的先行者,張五一最早想打觀光牌,並於去年8月成功造出能載12人的觀光潛艇,那艘艇長9、高2.8,重14噸左右,內有電腦、空調等,潛深可達30。不料消息傳出,即有部門登門警告,指他的潛艇未經批准生產,不能載人下水,否則處罰。「我問去哪裏申請生產許可,他們也說不出來。」張五一苦笑指,內地對民間製造潛艇,迄今未有法律規定,找不到主管部門。

 

「造得出北韓間諜潛艇」

民間潛艇製造成功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後,轟動一時,張五一接到數以千計從國內外來的查詢,「很多,有電話,有傳真,有電子郵件,還有信函。有國內的,也有外國的。」他透露其中有聲稱是代表北韓的商家來郵,向他了解情況,並徵詢能否製造更大一點的潛艇,以及技術可行性等。「我只能告訴他們,技術上我絕對沒問題,問題是我不知道找誰批准讓我生產。」

記者問他,如果北韓是要把他的產品或技術用於軍事目的,他能否答應,張五一紅着臉答稱,小型潛艇是軍用還是民用,其實沒有太大分別,「我造的潛艇是民用的,沒有武器系統,用戶買了用來幹甚麼,我管不着。」張五一坦承,他現有的技術力量,要造出2030噸,能載20多人的潛艇「絕對不是問題」,他曾在網上見過外國一些小潛艇,包括北韓被南韓繳獲的間諜潛艇,「那種檔次的潛艇,我完全可以造得出。」

 

 ■一艘潛艇刻上「中國釣魚島」幾個大字。《蘋果》記者攝        ■工人正為一艘潛艇外殼油漆。《蘋果》記者攝        ■這艘準備交貨的無人捕撈潛艇造價為30萬元人民幣。《蘋果》記者攝

 

張五一小檔案

年齡:38

學歷:中學畢業

家庭:與妻子育有一名6歲兒子

經歷:

•中學畢業後在武漢紡織機械廠工作

2008年下崗,與妻開小食店維生

2009年與人合夥開始試造觀光型潛艇,因安全問題被當局叫停

2010年獨立造艇,專研無人潛艇,取名深水採集器

2012年接到三艘無人潛艇定單,收到數百個國內外用戶諮詢,包括北韓中介

2013327,首艘深水採集器下水

 

無武器潛艇 也可軍用

【話你知】

潛艇是指能夠在水下運行的艦艇,分軍用和民用兩大類。據張五一介紹,軍用潛艇與民用潛艇的最大分別,主要在有無武器系統,以及追求速度和消音上;其實沒有武器系統的潛艇也可軍用,例如用於滲透敵方、偵察等。民用主要有觀光、海底撈捕、開發等

小型潛艇通常指100噸排水量以下的潛艇。無論大小主要技術都包括沉浮、動力、維生等系統,這些技術多公開和普及化,並無秘密可言。沉浮主要靠沉浮箱進水和排水完成,動力主要靠電力驅動馬達、推動螺旋槳前進,電力可分固體電源、柴油發電及核發電等。

 

北韓間諜潛艇被逮獲

小型潛艇雖無武器系統,但它所具的隱蔽性仍受軍方歡迎,事實上各國小潛艇研製,有不少用家是軍方。例如北韓經常派出小潛艇到南韓海岸偵察,這些小潛艇能搭載10多人,巡航達上百公里;北韓曾有間諜小潛艇因失事被迫浮升,被南韓軍方繳獲,艇上北韓軍人全部戰死或吞槍自殺。

北韓的小潛艇製造技術,主要來自於前蘇聯及東歐國家,以及前南斯拉夫,由於90年代這些國家紛紛易旗改轍,令北韓不得不向其他國家謀求最新的潛艇技術。北韓的間諜小潛艇不但針對南韓,也曾在中國北海沿岸出現過;北韓還向越南、古巴等國出口。

不但北韓這等小國看重小潛艇,美國這樣超級大國也不例外。美國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就有專用「人蛇」型潛艇(ASDS);這款小潛艇排水量61噸,長20,最大直徑2.06,水下航速8節,最大航程230公里,能搭載16名海豹隊員及裝備;由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馱行,接近敵方海岸後釋放,悄悄靠岸,實施突擊。

除美國外,目前世界上主要軍用小潛艇生產商是意大利COSMOS公司、克羅地亞里耶卡造船廠、伊朗DIO組織(朝鮮技術支援)和俄羅斯天青石設計局。其中克羅地亞生產出口的Velebit潛艇,在國際軍火市場相當暢銷。這種小潛艇排水量99噸,主要搭載突擊隊偷渡。

 

毒犯潛艇運毒

此外,小潛艇也被南美等毒販用來偷運販毒。2011年,美國緝毒局(DEA)在哥倫比亞叢林繳獲一艘特製小潛艇,用玻璃纖維製造,長30,能潛到9水深,搭載6人和8噸毒品,航行7天。

《蘋果》記者

 

300萬創業 拒與國企合作

張五一的潛艇製造廠,簡陋得讓人無法相信。沒有大門的車間、漏風的窗戶、斑駁的牆面,牆角隨意堆放着燒焊工具、鋼板、從拖拉機拆下來的各種配件等,讓你無法與現代化潛艇聯系。但就在車間內,正在製造多艘小潛艇,紅褐色的封閉船體,形似大茶壺,工人在施工,焊花四射。

 

「遠沒到回報的時候」

「現在載人的不能造,我只能製造無人潛艇,用於海底捕撈。」他坦承已接到多份來自山東、遼寧和浙江等沿海養殖捕撈業的定單,但因資金不足,只能賣一艘收到錢再造下一艘,每艘造價視乎用戶要求配置不同而異,例如他準備交貨的一艘遙控捕撈潛艇,造價約30萬元(人民幣.下同)

下崗工人出身的張五一因興趣所致,選定造潛艇這項冷門為生意,並認定很有前途,他先跟人合夥,後租廠房自己幹,「民用潛艇涉及的技術都是公開可查的,沒有秘密,另外我還聘了多位造船顧問,他們都很支持民造潛艇。」為造潛艇,他這幾年已花去300多萬元積蓄,「現在還遠沒到回報的時候」。

他的成功引起內地一些造船業興趣,武漢鋼鐵公司、宜昌葛洲壩集團等曾與他接觸,欲跟他合作生產,但前提是須由國企控股,「我當然不能接受這種條件。」他說,「只要國家允許民間生產潛艇,我一定能把我的企業做成國內一流的!」

大連金洲養殖專業戶叢志傑是張五一第一個潛艇客戶,他購買了一艘單人操作水底捕撈艇,他表示,用潛艇捕撈,不受潮水限制,相當請5個潛水員,一天至少省一萬元,買艇花了15萬,成本早已收回。

《蘋果》記者

 

 

晤克里談朝鮮 李克強﹕生事者搬石砸腳

 

【明報專訊】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昨日抵達北京訪華,分別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外交部長王毅,外界普遍認為克里會尋求中方對朝施壓。李克強見克里時表明,在半島挑事生事者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王毅則重申中方「堅持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堅持對話解決問題」的立場堅定不移。

 

王毅:堅持無核化對話解問題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會見克里時讚賞對方一直致力於發展中美關係。習重提剛當選國家主席時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確認中美關係的戰略定向和發展方向。針對美國的太平洋戰略,習近平強調「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他又特別指出不能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克里向習近平表示,世界正處於關鍵時期,中美面對一系列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包括朝鮮半島、伊朗和敘利亞局勢。

 

李克強與克里會面時特別談及朝鮮問題,指出各方都要負起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責任、承擔後果。他明確表示﹕「在半島和本地區挑事生事,會損害各方利益,也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同時呼籲美方在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上有實質行動。

 

外長王毅向克里表示,中方對半島局勢的立場堅定不移,不管出現什麼情都必須堅持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堅持對話解決問題。在亞太問題上,王毅認為中美要實現互動,讓那些企圖挑撥中美矛盾、從中漁利的作法不能得逞。他說,希望克里此訪共同規劃明確中美關係路線圖。克里回應說,奧巴馬也希望他能與中方明確兩國關係發展的路線圖。

 

針對中國黑客被指攻擊美國網絡的爭議,王毅重申網絡安全應成為中美增進互信、發展合作的新領域,而不是互疑和摩擦源頭。克里昨晚透露,中美雙方同意在網絡安全問題上加快採取行動,兩國將就此成立工作組。

 

韓指朝導彈發射車停移動

 

這是克里履新後首次訪華,此前他已訪問韓國,今天將訪問日本。半島危機尚未明朗,韓國總統朴槿惠提議韓朝對話、克里訪韓時也表示美國願與朝鮮對話,但朝方未見反應。不過,南韓媒體昨引述政府消息稱,朝鮮導彈發射車由上周四(11日)起已停止移動,未再出現發射導彈的跡象。

 

 

「韓戰」千鈞一髮 中國拆引信

要聞組綜合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10 AM | 10756  | 0  | 3  |  |

北韓不斷對南韓和美國武力恫嚇,似乎箭在弦上的同時,南韓總統朴槿惠卻出乎意料地於11日公開提議朝韓對話。這是南韓繼推遲美韓作戰磋商之後對北韓再次退讓。「多維新聞」12日引述熟悉中韓關係的分析人士指出,在半島戰爭一觸即發的狀態下,南韓的退讓有中國在幕後作推手,再次展示中國在朝鮮半島不可撼動的地位。

分析人士指出,47美韓首次做出讓步的前一天,中國外長王毅於6日作出「不允許(北韓)在中國家門口生事」的強烈表態;而此次朴槿惠表示朝韓對話之前,中國政府於9日向南韓派出了中國外交部和中共中央黨校專家組成的代表團。南韓外交部高層當天證實,「中國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副代表徐步訪問了南韓」。他還補充說,中共中央黨校內負責戰略問題的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韓保江也帶領由十名成員組成的代表團一同訪問了南韓。據稱徐步與朝鮮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林聖男(副部長級)、朝核外交企劃團長李度勛等外交官員會面,就朝核等朝鮮半島戰略問題交換意見。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是培養中共高層幹部的中央黨校下屬組織,主要負責研究國際關係和對外戰略,向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國務院)提供政策建議等,此次戰略對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於半島局勢非常敏感,外界相信北韓導彈在10日隨時都會發射,此時中國代表團訪問南韓,雙方圍繞北韓問題的對話內容格外引人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美韓最近多次呼籲中國施壓北韓停止挑釁。「六方會談」雖未重啟,但中國仍是朝鮮半島問題的核心。南韓的每次退讓都是在中國出手之後,絕非巧合,而是中國這一作用的突出體現。

 

分析人士說,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後,南韓賀電、通話不斷,南韓總統朴槿惠不僅發給習近平賀電,320日還親自打電話給習近平祝賀他當選。從兩人談話內容可看出,習近平認為半島問題的關鍵在兩韓和解,在於朴槿惠能與金正恩邁出和解的歷史性一步。而朴槿惠就職後,一直避免對北韓強硬發聲,也是寄希望在緊張的半島氣氛下為金正恩留一扇對話之門。

 

 

美檔案:北韓若潰敗 中國將出兵

要聞組綜合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6178  | 0  | 1  |  |

美國最近解密的1994年北韓危機歷史檔案顯示,美方情報人員評估,如果朝鮮半島爆發戰爭,北韓潰敗,中國軍隊有可能越過鴨綠江,占據先機,控制局勢。

根據美方近期公布的「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檔案指出,如果平壤攻擊南韓,中國可能不會支持,並將協調解決方案。如果美國和南韓擴大戰事,北京不會積極回應,但會採取步驟防衛邊界安全。

 

機密資料顯示,美方認為,解放軍可能派遣部隊越過鴨綠江,對北韓戰敗、美國和南韓部隊推進,採取先期行動。

 

美國國防情報局人員當時認為,中方始終以經濟利益為優先考量,接受聯合國任何投票結果。但北京為防止國際制裁導致北韓經濟崩潰,可能向平壤提供援助,避免中朝邊境政治危機擴大。

 

解密資料指出,平壤蓄意發展核武讓北京十分頭痛,中方面臨朝鮮半島穩定和維繫北韓關係的兩難。

 

非核化的北韓符合中方利益,北京得避免在聯合國安理會中觸犯眾怒,還得與美國、日本和南韓保持友善關係。

 

解密檔案還顯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瘋狂文攻武嚇,不脫父親金正日1994年繼任期間的行為模式,美方當時評估,北韓難有實際行動。

 

根據國務院公布的1994年北韓前領導人金日成死亡當年的國家安全資料指出,當時權力尚未穩固的金正日,嚴詞猛批美國在南韓部署愛國者飛彈為「不可饒恕的自毀行為」,但美方評估金正日純為嘴上功夫,未見實際行動。

 

解密資料同時指出,北韓強烈反對1991年聯合國任命南韓將領擔任「軍事停火委員會」成員,當時便打算撕毀兩韓停戰協定。金正日得親自主導任何軍事協商,以彰顯統率軍事將領的能力。美方評估,金正日是難以預料的變數。

 

雖然當前北韓情況與歷史相異,但領導人金正恩文攻武嚇的手法,不脫1994年的模式。

 

喬治華盛頓大學國家安全檔案資深研究員汪普勒(Robert Wampler)指出,這些資料可在美方評估北韓行動時,提供先期性參考,由於大部分解密資料發生在危機前,甚具史料價值。

 

 

(林保華按:明報責問馬英九總統,不如去問美國政府,因為馬英九是美國人與美國人的老爸。)

 

日本對釣島野心未滅 離間大陸台灣圖取利

社評

 

【明報專訊】延宕17年的台灣與日本漁業協定,在日本外務省向諸多不滿的水產廳施壓後,迅速與台灣達成協議。從此之後,台灣漁船增加了1400平方公里漁場,每年魚獲至少增加4萬噸;日方的設限,在於台灣漁船不可「進入」釣魚島周圍12海里範圍。台灣總統馬英九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任務的完成」,並稱「以後有機會再來討論」釣魚島主權問題。

 

日本外務省出馬

 

促成台日漁業協定

 

釣魚島主權糾紛是近年中國大陸、台灣及日本之間的主要外交議題,目前中日關係處於冷凍期,兩國高層官員互訪全面中斷,雙方船艦和軍機先後在釣魚島海域及上空出現,氣氛最緊張時,國際關注會否擦槍走火引發軍事衝突,這一切都是為了釣魚島主權。台灣在這次保釣有其角色,早前台灣漁船到釣魚島海域宣示主權,海巡署船艦貼身保護,並與日本海上保安廳船艦爆發水炮戰,寫下保釣新一頁。

 

從台灣漁民角度出發,能夠在大漁場撈捕,一年多4萬噸魚獲、800條漁船進入協定下的漁場,對台灣漁民來說當是美事。不過,當人們研究這次「迅速達成協定」,背後會發現這是日方用以離間大陸及台灣保釣的對策。據台灣傳媒報道,台灣社會在311大地震後對日本的援助,加上爆發釣魚島議,日本外務省從上而下壓住專業部門水產廳,一舉拍板簽約。一個本來純粹是經濟課題的漁業協定、更是17年來日本一直不願讓步的漁業談判「死結」,就在日本官方的政治策略下簽訂。尤其甚者,是該協定規限台灣漁船不得進入釣魚島周邊12海里範圍,儘管有分析指出,台灣漁船毋須理會這一限定,但這畢竟是以後的事,現實是台日已簽協定,按其內容,台灣船不可進入這一範圍。客觀上,日本通過協定造成既成事實,進一步可通過國際宣傳,指台方在協定中承認日本有此「主權」。

 

漁民在大海討生活,哪裏有魚就得去,人們不能批評他們為魚獲忘掉主權,台灣政府亦是為了漁民的生存,17年間鍥而不捨在台日漁業協定上與日方周旋,然而日本卻鑽了這一空子,讓台灣表面上在漁業協定得利,卻在另一邊造成台灣在釣魚島主權鬆手的印象。北京對台日協定的評論尚算低調,或者這是因為與台灣關係良好,不欲因此傷了和氣,只表示「關注」,以及要求日本恪守「一個中國」政策承諾。倘北京措詞強硬,徒令台灣感到連掙口飯吃的空間北京也介入,對兩岸關係反而不美。

 

至此,北京可做的實在不多,只能重申對釣魚島的主權,不過,近年台灣漁民投訴大陸漁船群起逼近,生計受到影響,我們建議大陸當局在漁業方面對台灣網開一面,在中共的說法,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既是如此,何不對台灣漁船有所照顧,反正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這就可以把中共長年所說的「台灣同胞是我們骨肉兄弟」具體實現。

 

回到釣魚島主權問題,日本與台灣簽署漁業協定,路人皆見是因釣魚島糾紛而企圖分化大陸與台灣,也就在側面顯示,安倍政府沒有誠意與北京就釣魚島主權解決紛爭,相反是視之為長期策略,挖牆腳攙砂子不一而足。近期有一種說法,指日本一些前高官或「知華派」人士陸續來中國訪問,企圖解決釣魚島糾紛引發的兩國摩擦。對這些人士的努力,從維護中日長期友好角度出發是值得讚揚,但從日本執政當局的連串做法看,安倍政府沒有解決摩擦的誠意,這次漁業協定便是彰彰明甚的例子,想方設法把釣魚島據為己有。

 

馬英九在台日簽署漁業協定後表示釣魚島主權「以後有機會再來討論」,這究竟是從擱置爭議開發漁業的思考出發,抑或是拖字訣把釣魚島主權糾紛冷凍,還是放棄爭取釣魚島主權的前奏?曾是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保釣健將的馬英九,日後必須以事實來說明。

 

 

熱錢擋不住! 人民幣飆8年新高

大陸新聞組北京13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354  | 0  | 1  |  |

看好人民幣升值空間的歐美熱錢,再度蜂擁進中國,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存底迭創新高。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昨天盤中最低一度觸及6.1900,收盤價6.1912再創匯改以來八年新高,更是一周內兩次刷新紀錄。

新浪財經報導,外匯交易員表示,昨天結匯壓力較重,迅速消化早盤曾出現的一波大行購匯,同時,近日中間價走勢似乎鞏固了市場的升值預期,昨天中間價調整與隔夜美元跌幅較大有關,而美國國務卿將訪問中國也被市場視為人民幣走高的因素之一。

人民幣即期匯率在10日才創下6.1923的盤中高點,昨天隨即就創出新高,中間價也同時破同樣在10日創下的6.2548紀錄,升值預期仍然不停。據報導,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從6.2298升值到6.1900,升值幅度約0.6%,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則升值391點。事實上,去年全年,人民幣即期匯率也僅僅升值600多點。

經濟參考報報導,商務部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表示,在美日等國實施量化寬鬆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但升值幅度應保持3%以內。

中國經濟網報導,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人民幣匯率指數報告」指出,今年第二季,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復甦,日本、歐洲仍維持量化寬鬆政策,加上美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都給人民幣帶來一定升值壓力。

香港文匯報稱,分析人民幣一個多月來的升值走勢,除了外商直接投資、貿易順差外,國際資本加速流入,應是外匯存底大增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境內外存款利差大雙重因素,是吸引跨境資本加速進入,今年中國的匯淨流入壓力會比去年大。

另據香港東方日報報導,人民幣屢創新高,專家預期全年人民幣有機會升至2%或以上。此外,人民幣的強勢也令大陸和香港通脹再現隱憂。

 

 

DBU人民幣存款 185

記者陳美君、邱煜婷台北13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334  | 0  | 1  |  |

中央銀行昨日首度發布人民幣業務成績單,國銀外匯指定分行(DBU26開辦人民幣業務以來,3月底存款已達人民幣185.04億元,已較2月底成長逾九成。銀行業者推算,今年底存款餘額上看人民幣千億元不難,離岸中心資金池已儼然成形。

央行副總裁楊金龍曾表示,依照香港經驗,銀行業必須累積人民幣600億元的資金池,才有發展理財商品的基本條件。但國銀在開辦首月,成功吸金人民幣96.3億元,差點就突破百億元規模,為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奠定基礎。

 

渣打銀行助理副總裁符銘財指出,台灣今年人民幣存款可望達人民幣1500億元,若未來五年達1兆元規模,加上市場開放,有機會跟香港一爭高下,成為全球最大的境外人民幣中心。

 

在亞洲貨幣吹起競貶風潮時,人民幣一枝獨秀,加上銀行祭出高利專案「吸金」,國銀3月新進的人民幣存款達88.74億元,累計餘額達人民幣185.04億元。銀行主管說,人民幣業務開放後,有不少民眾將家中庫存多年的人民幣統統存進銀行,有些大戶一存就是數十萬。

 

 

在台籌人民幣 擬准投資大陸

記者李淑慧台北13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368  | 0  | 1  |  |

為使人民幣回流管道順暢,政府正跨部會研議向陸方爭取,台資企業若在「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目前為昆山)設籍登記,台灣企業可先在台籌措人民幣資金,再轉到大陸投資,且無額度限制。

在人民幣貨幣清算機制上路後,台灣的銀行積極吸收人民幣存款,金管會也鼓勵企業發行人民幣債券,但目前大筆人民幣資金無處可去,非常需要建立人民幣回流管道。

 

目前大陸已經為香港在深圳開闢「淺海特區」,台灣爭取比照。大陸國務院日前已批准昆山設立「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上月底昆山市長路軍訪台時曾表示,昆山是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最密集的城市,總投資超過520億美元,有超過4200多家台資企業在昆山投資。兩岸在特區的合作內容,將在5月底公布。

 

金管會、中央銀行、陸委會12日共同召開「發展具兩岸特色的金融業務計畫」推動小組會議,確認計畫執行成果,由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主持。

 

「發展具兩岸特色的金融業務計畫」,包括開辦人民幣業務、建立兩岸金流平台、建立人民幣債券市場、協助金融機構大陸布局、發行人民幣保單、基金等多項都有不錯的成績。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部分,成績差強人意,開辦兩個多月來,整體業務量僅人民幣6.76億元。

 

據了解,12日會議檢討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額偏低的原因,央行將調整方向,放寬企業跨境貿易結算相關規定,包括相關證明文件不再以貿易提單正本,作為唯一交易憑證,也可用發票或提單影本。

 

另昨天與會人士也認為,人民幣業務量能有多大,與人民幣回流管道是否順暢息息相關,因應大陸正在「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將向陸方爭取,在試驗區設籍的台資企業,可以在台籌措人民幣資金之後到大陸使用,且額度不受限制。

 

金管會官員表示,在昆山設籍的台資企業可以向台灣的銀行業借人民幣,也可以發行人民幣債券,籌得的資金再匯到大陸來使用。

 

如此一來,不僅企業可籌得更方便、便宜的資金,也可有效消化台灣的人民幣。至於相關作業細節,還有待研議。

 

 

《星期專論》核四帶給台灣的機會

◎盧世祥

 

台灣第四座核能電廠建廠案爭議持續延燒,許多人擔心,它將成為分裂社會的根源。其實,換個角度看就海闊天空,妥善處理核四案可以帶來絕佳機會。

 

核四案爭議至今,突出了幾項事實,有助關心的公眾瞭解問題的基本面。

 

首先,核四不得人心,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民調都指出,有六、七成民眾支持停建核四。

 

其次,核四建廠已經投下近三千億元經費,它變更設計而拼湊施工,所處又係地震海嘯的風險極高地點,官方不敢保證其安全無虞,公眾也疑慮重重。

 

第三,公民投票原係以直接表達民意、消弭社會爭議的途徑,但它受盡偏高門檻等不合理「鳥籠」框限,主政者乃從命題下手,試圖以貌似直接民權的公投封殺反對核四的廣大民意。

 

第四,台灣是能源匱乏的國家,必須透過能源、產業政策力求節約與效率,其績效決定非核家園目標達成的快慢;而台電長期壟斷電業的結構必須打破,整體能源結構才可能合理有效。

 

主流民意 支持核四停建

 

基本現狀如此,如果主政者一意孤行,照其算計,經由「鳥籠公投」而讓核四繼續興建並運轉,形同在新北市貢寮埋下超級核彈,不要說反核人士不甘罷休,與執政當局從此沒完沒了,抗爭永無止息,一般人也不能放心,且難以處理的核廢料必貽害子孫。

 

主政者可能硬幹,原因甚多,主要心態是核四興工已十四年,不論其安全與利弊,只能完工運轉,以免所投巨資盡付東流。同時,執政黨一向以擁核著稱,十三年前以廢核四案做政治鬥爭獲利,食髓知味使它對核四難以割捨。

 

正因如此,主政者無視主流民意已經轉為反核,仍然堅持立場。台灣人民反核,關鍵在兩年前日本三一一地震引發福島核災,許多人看到,以講求一板一眼著稱的日本工程師面臨危機幾乎束手,核電廠用過的燃料棒儲存廠內過熱而導致危機,貽害至今仍在。

 

兩相對比,台灣核電廠也建在地震帶,用過的燃料棒爆量儲存,加上核四從當初設計、採購、發包到施工,不但事故頻傳,且屢遭監察院彈劾糾正,令人難有信心。台灣的反核民意因此明顯激發,核四尤成眾矢之的。

 

偏偏台電及行政部門在說服公眾時,所用的仍是老套:既強調不用核能,台灣即面臨缺電及漲價後果;也宣稱再生能源成本高、供應不足,火力等化石能源不符減碳要求。千言萬語,核能縱有百般不是,仍不可或缺。

 

時代與環境都已改變,官方多年不變的說詞,不合時宜且未必現實,說服力當然大減。套用「紐約時報」上月底一篇專欄標題:沒有石油天然氣,地球照樣轉動。

 

再生能源發展 台灣潛力大

 

說到現實,台灣電力供需有幾個特性。整體而言,台灣並不缺電,但存在明顯的電力投資失衡現象:幾乎全賴進口、輕忽本地及再生能源、台電壟斷整體電業。這些現象存在數十年,受本位主義與既得利益阻撓,長期未能扭轉改革。

 

台灣不缺電,尤其近年經濟成長減緩之後更為明顯;或有的缺電,只存在地區性與季節性。就地區來說,北部電力供不應求,中部供需相當,南部供過於求,以致至今仍需「南電北送」,也是南北發展失衡又一明證。以季節而言,冬天不缺電,只在夏天午間都會區冷氣機全開的尖峰時刻可能發生電力不足。

 

發電屬能源轉換,過程必有耗損,輸配電過程也會減低能源效率。有鑑於此,我國不但要從能源使用及產業積極節能,開拓新源,還應透過電業自由化等改革提升效率。從而,至今半吊子的自由化須改變,台電從發電到輸配電一把抓的局面須打破,而積極鼓勵發展再生能源,發電走向就地、小型、分散與效率化,都屬必要。

 

然而,台灣雖然有豐沛的再生能源潛力,將近九成電力投資仍集中於非再生能源,包括一成核能,是全球排名第十九的「核能大國」;水力、風力、太陽能的比重都微不足道,官方的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也長年輕忽而不求改變。

 

相形之下,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資料,二○一一年有十三個國家經由再生能源獲取所需三十%以上電力。按各國經驗,發展再生能源要因地制宜,也需獎勵。挪威利用它充沛的水力發電,加拿大更以水力為主的再生能源提供超過六成三電力;丹麥、葡萄牙和德國由官方獎勵風與太陽能新科技,德國前年有超過兩成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二○二○年希望增為三成半。由此可見,隨著科技進步,再生能源發展事在人為︰昨天沒做,今天落伍;如今再不做,未來更遺憾。

 

核四爭議走到這一地步,主政者有下中上策幾個選擇。

 

下策是繼續推進既有的盤算,經由題目設計,以鳥籠公投封殺反對的普遍民意,讓核四繼續砸錢完工運轉,既維護台電壟斷局面,阻斷電力多元永續發展契機,也為社會留下難以消弭的裂痕。

 

中策是打破鳥籠,讓公投在公平合理的情況訴諸公決,直接民意得以伸張,則核四繼續與否,在公投居少數的一方至少比較服氣,可望一舉解決公投不公不義與核四多年爭議。

 

宣布終止核四 主政者上策

 

至於上策,是有鑑於民意走向至為清楚,由主政者斷然宣布終止核四,向世人展現台灣邁向非核家園無比的決心,並旋即展開電業大力改革且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宣稱要追求歷史定位的馬英九,終於有機會做對的事,而以「廢除核四的總統」名垂青史。

 

核四案因此帶給台灣絕佳的機會,創造民主與永續發展的歷史轉機就在眼前,大家應該為自己、也為子孫做出明智抉擇。(作者盧世祥,資深新聞工作者)

自由時報

 

 

辣蘋果:法務部敢決定嗎(余艾苔)

20130414    台蘋

馬英九接受《蘋果》專訪,針對台北榮總建議,扁患有重度憂鬱症宜居家療養一事,明白表示由法務部決定。馬曾擔任過法務部長,他說如果今天他是部長,也不希望有人下指導棋。

扁能否離開北榮回家靜養,是不是就是法務部長曾勇夫說了算,未必有人相信,不過馬英九先打預防針,似乎想告訴外界,最後結果與他無關。

扁任總統時,內政、外交方面就製造過不少驚奇,如今已成階下囚,卻還是新聞焦點,這點恐怕連馬英九都始料未及。但是扁的問題不宜再拖下去,北榮報告寫得很清楚,扁不適合再待在北榮,扁的主治醫師周元華也盼望法務部趕快把他帶離北榮。

 

扁回籠恐爆政潮

雖然醫生不能趕病人,但是連醫生都認為,再待在醫院對扁病情無益時,法務部也不得不面對問題,只是兩周後攤牌,究竟能否做出讓民眾「雖不滿意,也能接受」的處理方式,著實需要大智慧。

如果讓扁回北監,扁家與綠營勢必會有大動作抗爭,搞不好因此引發政潮;但若讓扁回家,深藍支持者的抗議電話,將打爆國民黨中央黨部。所以法務部任何決定,都將牽一髮動全身,法務部長一人真能擔下這個政治責任嗎?

 

 

美菲軍演 壯大菲自衛能力

編譯中心綜合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741  | 0  | 1  |  |

 

美菲雙方派出8000多名部隊,展開12天的兩國軍事演習。(美聯社)

slideshow

 

美菲軍演中,菲律賓軍人從美軍兩棲突擊車中衝出攻擊目標敵人。(美聯社)

slideshow

 

美菲雙方派出8000多名部隊,展開12天的兩國軍事演習。(歐新社)

slideshow

美國和菲律賓陸戰隊12日在年度軍事演習中進行裝甲車突擊課目。菲國認為,這些演習對建立自衛能力攸關重大。

美菲雙方派出8000多名部隊、12F/A-18大黃蜂式戰鬥機等共30架軍機和3艘軍艦,參與12天的兩國軍事演習。

美軍中尉蘭里(Garth Langley)表示,這次演習凸顯兩個軍力不等的盟國部隊,如何攜手打敗共同敵人。

目前亞太地區情勢持續升高,菲律賓也尋求加強與美國的外交和軍事關係。

菲律賓外交部長羅沙里歐(Albert del Rosario)在上周演習開幕時表示,軍事演習對打造菲國捍衛領土完整性的能力有重大助益。

不過蘭里說,今天的實彈演習並未針對特定敵人。

他說:「我們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並不受世界情勢影響。」

 

 

俄砸500 重振太空霸權

編譯中心綜合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13, 2013 06:00 AM | 736  | 0  | 2  |  |

俄羅斯總統普亭12日透露一項總額500億美元的新計畫,目標是重振俄羅斯的太空霸權地位,包括興建一座嶄新的太空中心發射場,希望在2018年進行載人太空飛行任務。

前蘇聯時期英雄人物加加林(Yuri Gagarin),是全球首位上外太空的太空人,在他成名52年後的今天,普亭造訪俄國遠東阿穆爾(Amur)地區,視察正在興建中的伏斯托契尼(Vostochny)發射場。

 

他在一項與國際太空站(ISS)多國太空人連線的實況對話中表示,俄羅斯希望伏斯托契尼發射場能在2015年進行首次發射,2018年進行載人太空飛行任務。

 

在國營電視台轉播的談話中,普亭表示,伏斯托契尼發射場將會在2020年之前全面運作。

 

俄羅斯目前仍在哈薩克的貝康諾太空發射場(Baikonur)進行所有載人升空任務,當地也是當年加加林進行歷史性飛行的同一發射場,但近年由於租約問題,俄哈兩國陷入齟齬。

 

在此同時,俄羅斯的太空計畫也頻遭挫折,包括無人探測器和人造衛星的發射失敗等。但普亭誓言莫斯科將會持續挹注有關經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