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港公民社會運動研討會
2015-03-22 11:00
[民報專欄]林保華
圖為香港特區政府舉行中共建政紀念升旗儀式

,場外聚集爭取普選的香港民眾,紛紛撐起雨

傘表達訴求。(中央社)

去年,在台灣爆發太陽花運動以後,香港也爆

發雨傘運動,都是以學生為主的社會運動,而

且都是面對中國的強權。這兩場運動有何經驗

教訓?在318太陽花運動一周年前夕的3月15、

16日,華人民主書院等若干公民團體在台北舉

辦了「台港公民社會運動研討會」。

研討會開幕前夕,香港的中共喉舌已經進行聲

討。《文匯報》在3月14日發表「『華人民主書

院』又勾『台獨』意欲何為?」的文章,胡說

華人民主書院準備照搬台灣「太陽花革命」,

再度衝擊和「佔領」立法會。何俊仁、鄭宇碩

並將安排台灣街頭暴力專家前來香港訓練骨幹

,為7月份的大規模「佔領」行動作出部署。文

章還說:「何俊仁、鄭宇碩、陶君行等赴台,

還有籌集鬥爭經費的重要任務,尋找台灣大水

喉,源源不絕供應予香港反對派。」文章甚至

把這個會議與「反水客」行動發生的肢體衝突

聯繫起來,說是「為將來更大規模的街頭暴力

運動,試探警方底線」。

可惜,這樣偉大的陰謀,台灣媒體居然沒有注

意、沒有報導。我只在1463期的《新新聞》周

刊看到該刊總主筆郭宏治的文章中說:「三月

中,華人民主書院在台北舉辦的『台港公民社

會運動研討會』來了不少『左膠』,左右路線

矛盾也成了話題。」

香港「左膠」又稱「大中華膠」,「右膠」又

稱「本土膠」,基本上擺明了他們的統獨立場

。不過「本土膠」比較複雜,不一定主張獨立

,有的只是「地方主義」,例如有的鼓吹「華

夏文化」,有的高舉英國殖民時期的龍獅旗,

沒有「港獨」的口號與旗幟。

其實,最近反水客行動發生肢體衝突,何俊仁

就立即進行批評劃清界限。梁國雄、陶君行都

是社民連的成員,反對本土主義。還有一些「

左膠」成員因為太討好中國新移民與中國遊客

,被本土派指責為「賣港」。可見,不論如何

迎合「大中華」,中共也不會「從寬」。

我因為有其他安排,所以只有16日上午與會,

只那半天,我就嗅到台港發言者側重點的不同

,其中包括對「中國」的態度。香港科技大學

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在交流中就表示,社福

界用所謂「人權」來為中國新移民的福利說話

,缺乏說服力而流失他們的支持者。《新新聞

》在訪問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葉寶

琳時,她也承認:「對中港矛盾,我們沒有提

出一個新說法。」而右翼本土懂得操縱民意,

「現在情勢對社運左翼更困難。」

目前香港社會對本土派每個星期天向中國遊客

嗆聲,甚至出現肢體衝突有爭議。即使泛民內

部也認為:第一,不應該針對普通遊客;第二

,不應出現肢體衝突。

我作為與會的聽眾,出來說:應該要看主流。

即使出現肢體衝突,也是因為當局一直沒有出

來解決這個問題。針對遊客也是不得已,因為

沒有可能到北京抗議。即使要批評過激行為,

主要還是要先批評北京與特區政府拒絕處理的

態度。我還認為,97前後香港的「法治」已經

不同,因此對衝擊事件不可全部否定。

面對中國的國家暴力與香港警方的濫施暴力,

抗議行動的推擠算得了什麼?這點不能混淆黑

白。

會上有香港成員質疑學聯的「命運自主」。其

實,自主就是自決,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但

共產黨認為就是「港獨」。自決可統可獨,學

聯作為一個團體,當然不能輕易說主張港獨。

其實,不論是國家,地區、個人,我都主張「

獨立」,為何要聽命於一個獨裁者?1997年我

無法搞「港獨」,就自己「獨立」離開香港。

離不開香港的人,為了擺脫共產黨的獨裁統治

而尋求獨立,我能夠不支持嗎?我看不慣一些

中國人,自己離開了中國,卻要台灣與中國統

一。那是精神分裂!對香港亦作如是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