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ecember 29,2015 16:15
No.486 國與國特殊關係的神來「特殊」 [林保華]
攝影:楊武男
尤其朱立倫向「兩國論」開砲,否定了自己當年強烈支持「兩國論」的立場,就如已經背叛國民黨投身新黨的邱毅否認當年曾經就宇昌案向蔡英文道歉那樣。
不過因為這與未來台灣的自我定位有關,也與目前馬英九的急促賣台有關,因此還不妨談一談。
當年李登輝總統為兩岸定位「特殊國與國關係」,這「特殊」兩個字是神來之筆,有無限的遐想空間而不斷變化或充實其內容。我為此就寫過多篇文章。
李 總統發表這個觀念以後,曾經引起老共的暴怒,尤其是統派媒體將之簡化為「兩國論」。記得當時台灣駐香港的中華旅行社負責人鄭安國(後來曾經擔任馬英九辦公 室主任)因為挺李登輝的言論而在香港受到圍攻,被迫離開香港回國,台灣將他升級為陸委會副主任。當時的政府就有這個格調。同是國民黨,李登輝離開後,見到 老共就因為乞求利益而軟了膝蓋。
為了緩和當時的共產黨輿論,我曾就「特殊」做出和緩的解釋。例如台灣與中國都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台灣有許多從中國飄泊過來的大陸人,如果條件允許,台灣與中國未來也可能統一等等。當時這樣說,是因為民進黨尚未執政,本土力量還不夠強大。這是對老共的「正能量」。
但 是現在情況有了許多變化,因此對「特殊」需要做新的解釋。例如對待中生的問題,中資要收購台灣核心企業的問題。親中人士提出的理論是中生要與外國學生一樣 對待;台灣是自由市場經濟,因此中資收購,也要比照外資對台灣企業的收購。這還可以擴及到對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的簽署等等。
對此,也必須搬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與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關係不同,因此對這些事項應該嚴格審查,進行限制、配套,乃至完全拒絕。
這 時,兩岸的特殊關係,重點就在中國對台灣的敵對關係。不是台灣對中國的敵對,因為台灣已經取消臨時戡亂條款,但是中國的憲法還有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云云之 說。因此台灣即使不想對中國持敵對態度,也必須採取防範立場,不可能與其他國家平等對待。這不是「歧視」或「平權」、「自由貿易」等問題,而是國家安全與 伸張正義的問題。這問題難道不「特殊」嗎?全球有哪一個國家在憲法中規定其他主權國家是它的「神聖領土」?最大不了就是邊界糾紛而已。
未來形勢的發展,這個「特殊」可能還會有其他解釋。我們不是先知,只能做未來的後知後覺者。
(作者為資深媒體評論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