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 11 12《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貼在林保華部落格:

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 李源潮汪洋焦點大熱?海內外驚呼胡錦濤保守;看習近平;12.6%港人自認中國人!92共識須升級?退將銅臭味

 

入常焦點人物汪洋李源潮

作者:  

 

更新於︰2012-11-04

走近十八大:中共十八大118將在北京開幕。大會及一中全會將決定高層人事及政治路線。這次大會的形勢極為複雜,面臨空前激烈的鬥爭。本特輯根據會前資訊及歷史資料對大會相關的權力分配及政治改革議題,作出分析與報導,等待大會的印證。

 

汪洋與李源潮(左右)是18大政治局常委人選的爭議焦點。由於胡錦濤政治上的保守倒退,竟然支持劉雲山壓倒汪洋,而李源潮則受到六四屠夫李鵬的激烈攻擊。

 

十八大常委人事是中共改革與否的指標,本文指出,七人入常名單中,習李之外,只有張王比較肯定,排除名聲惡劣的劉雲山是黨內外共識。關鍵人物汪洋李源潮的進退,應該由七中全會差額選舉決定,抵制李鵬江澤民的幕後干預。

 

在十七屆七中全會召開前夜,十八大召開前的一個星期,作為權力最高層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單還在變。其實名單的不斷變化,只是中共內部不同派系對外放出的不同消息,有真有假。有不同需要,也就有不同版本;或者是本來有初步協議,因為情況變化而翻盤。總之,是黑箱作業,因此真相只能以最後一分鐘決定的官方版本作準。

 

胡錦濤可能留任軍委主席

由於所有消息來源都沒有具名,其真實性也就要打許多問號,不要說許多與中共有千絲萬縷聯繫的海外華文媒體,即使是權威的外國媒體,也很難做到準確。到執筆時為止,比較可信的消息,應該是韓國中央日報對來訪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的採訪。因為這是「實名制」,他也有相當的地位,又是對外發言,自然比較慎重,經得起一定的檢驗。金燦榮的講話有幾個要點:

 

第一,澄清了最近不斷由境外媒體報導的政治局常委人事消息;那些消息基本上是有利於江澤民派系的,江澤民雖然還有一定影響力,但影響力已經不大。

 

第二,希望胡錦濤退下軍委主席,以增強習近平影響力,也就是改革的影響力。但據中共軍網透露,胡錦濤主席辦公室主任的陳世炬將出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那是走十年前江澤民秘書賈廷安的路,說明胡錦濤很可能將繼續保留軍委主席職務。

 

第三,總結胡溫十年,肯定胡溫十年的功績。但是如果溫家寶主導經濟被肯定,胡錦濤的政治改革就使人失望。但胡主導的兩岸關係被肯定,因為有別於江澤民的武力恐嚇。

 

第四,外交情況惡化。由於胡錦濤是中央外事領導小組的負責人,是否應該由他負責?這是否也顯示釣魚台爭議可能進一步降溫?

 

第五,明確習近平在推行太子黨的「新民主主義」綱領。但是許多中國問題專家似乎根本不知道有這個綱領存在,即對中共太子黨及推這個綱領的劉源、張木生缺乏認識。

 

應該承認,金的講話還比較客觀,也是比較傾向習近平的立場。他敢對外講這些涉及中共內部的敏感問題,公開評論胡錦濤與江澤民,除了可能有後台,有意放風,也反映中共政壇出現了一點鬆動的氣象。

 

政治局十名委員有資格入常委

人們最關心的還是未來政治局常委的名單,因為中共權力結構還是金字塔式的集權統治。根據各種消息來看,常委人數決定為七人應該已經成為共識,以便容易「集中」決定政策。但是哪七人?則是眾說紛紜。

 

首先,這七個人是從現政治局成員中選出,不過要剔除超齡者。何謂超齡?十五大時以七十二歲劃線,江澤民續任,喬石退下。十六大時則是「七上八下」(六十七歲上,六十八歲下),江澤民把他不喜歡的李瑞環一起帶下,此後這個潛規則基本未動。按照這個規則,現政治局十一個人有機會,在薄熙來出事以後,剩下十個人。據說,胡錦濤原準備將現任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辦主任的令計劃作為大黑馬跳級進入常委作為隔代接班人,但是不幸北京三一八凌晨著名的法拉利車禍,死者正是令計劃的兒子令谷,貪色問題曝光,不要說入常,連中辦主任的職務也提前讓給栗戰書了。

 

不到六十七歲的十名政治局委員及其年齡是:習近平59、李克強57、王岐山64、劉雲山65、劉延東67、李源潮62、汪洋57、張高麗66、張德江66、俞正聲67

 

誰入常機會最大?根據大量消息來看,習近平與李克強是鐵定的。這已由五年前十七大把他們列入常委,就確定了他們雙接班的主角地位。從失蹤事件習近平以退為進,寧願讓出儲君地位,就迫使其他常委及政治老人與他妥協,可見他的接班地位已不可動搖。

 

張德江王岐山入常第二選

除習李之外,比較沒有爭議的是張德江與王岐山。江澤民喜歡張德江的名字,胡錦濤喜歡他留學北韓金日成綜合大學的背景,張德江出任廣東省委書記時,曾經出版《習仲勳主政廣東》一書,並接見習仲勳的遺孀齊心而得到習家的好感,因此入常沒有什麼阻力,雖則在處理去年七二三溫州動車慘劇被批評,但是接任薄熙來的重慶市委書記職務,穩住局面,沒有出亂子,可以將功補過。

 

王岐山是太子黨,岳父是十三屆政治局常委姚依林,姚很保守,但是王岐山從事對外經貿事務已有相當經驗,形象比較開明,派系色彩也不突出,因此入常沒什麼爭議。他的高調行事作風,江澤民派系一度想讓他取代李克強的未來總理職務,但是因為涉及「雙核心」的更換,牽動太大而未遂。

 

十人中最沒有希望的是現任政協副主席的劉延東。本來作為女性,而且也是太子黨,有人捧她,如果像台灣有「保障名額」,未始不可以作為女性入常的突破,尤其適合做統戰工作。然而她口碑不好,太靠攏江澤民而出賣團派,胡錦濤很不喜歡她,工作能力平平,加上已到六十七歲年限邊緣,因此入常渺茫。

 

原不被看好的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長期在廣東工作,轉山東、天津第一把手,都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容易出成績。在廣東與江澤民女將黃麗滿結緣;在深圳時,也對養病的習仲勳無微不至的照顧,讓習家非常感激。久未出巡的胡錦濤,九月二十日居然到天津考察,被當作為張高麗造勢。故傳入常有望。

 

胡錦濤支持劉雲山嚴控傳媒

薄熙來案爆發後,被看高一線的是與薄唱對台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但是這兩個月來,各款名單中已經把他踢出,理由是他還年輕,下屆還有機會。汪洋與李克強同歲(57),李克強五年前就已入常,汪洋五年後還太年輕?故年輕說不能成立。

 

汪洋表面上是團派人馬,又是胡錦濤的安徽同鄉,實際上他的改革主張已經與胡錦濤漸行漸遠,胡錦濤趁機以犧牲他作為與其他派系討價還價的籌碼而未力保他入常。如今公開支持汪洋的是溫家寶。然而,正是溫家寶與汪洋比較「激進」的改革主張,尤其汪洋在廣東肅貪行動,嚇壞那些利益集團成員。

而根據某些版本看來,取代汪洋入常的竟是本來呼聲不高的中宣部長劉雲山,他與政法委書記周永康都是眾矢之的。但是他作為團派,對媒體的嚴厲態度,頗得胡錦濤讚賞;二○○五年劉雲山主導出版庫恩署名的江澤民英文傳記《他改變了中國》,其吹捧功夫深得老江歡心。近來他似乎也摸到習近平力圖改革的心跡而讓媒體唱些改革調子,以圖討好習近平。

 

甚至有消息捧他不但入常,還可能主持書記處,出任國家副主席,真是馬屁萬歲也。彭博通訊社對習近平家族財富的報料,《紐約時報》對溫家寶家族財富的報導,中宣部毫不猶豫將他們的網站屏蔽,應該深得最高層的歡心,顯示他們需要一條看門狗,哪管他有沒有其他領域的工作經驗。

 

俞正聲讓賢汪洋是否可能?

十月中下旬,又有最新版本的消息傳出。現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將出任國家副主席。早先曾傳他已經出局,原因是也六十七歲,缺乏競爭優勢,且被視為鄧小平家族的代理人,因為擔任過鄧大公子鄧樸方的康華公司總經理;鄧家已經過氣。但他是江青前夫、中委黃敬的兒子,也屬太子黨的老大哥輩而有競爭優勢,而為人圓融也少樹敵。雲南省長李嘉廷案的「公共情婦」李薇,他是一名皮條客。

 

最近傳出的入常名單,俞正聲的名字又頻頻出現,蘋果日報報導,上海市流傳說,俞正聲願意出任國家副主席,但是不入常,把常委名額留給汪洋,也算他體恤比他年輕而有改革雄心的人。這種讓賢風格現在殊為少見。

 

俞正聲被傳入常,那誰出常呢?居然是原來被視為十拿九穩的現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李源潮也算太子黨人馬,父親是文革前的上海市副市長李幹成。整個一九八○年代,李源潮都做共青團工作,擔任過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無疑是團派;而他的太子黨與上海背景,他與曾慶紅有良好關係。他的工作歷練非常完整,除了團中央,還有宣傳部門、組織部門,並且在擔任江蘇省長與省委書記時,有不錯的政績。他思想開放、知識多面、工作踏實、人脈廣泛,是主持書記處的最佳人選。

 

李鵬插手人事亟欲幹掉李源潮

什麼人與李源潮誓不兩立?原來是李鵬。據各方的報導,李鵬多次向胡錦濤告狀,指李源潮數度在高層會議上提黨內民主,要將幹部選拔方式的改革作為政治改革的前導進行試點,並已著手進行相關方案的研究。李鵬認為,拋開黨所堅持的,行之有效的幹部任用方式,是想從結構上徹底改變共產黨,刨共產黨的根——這個嚇人的帽子,可能打動處事保守的胡錦濤。還有消息稱,李鵬告李源潮,還因為六四後,李源潮在共青團保護了一批人,因而擔心李源潮成為常委後,會平反六四。

 

李鵬是現今退休元老中的極左分子,是六四屠殺的第二號禍首,拆李源潮的台並不意外。但是李鵬還有不能宣諸於口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兒子李小鵬的問題。李鵬二子一女最早下海撈錢致富。李小鵬與李小琳分別是電王、電后,經常炫耀富貴。但是李鵬嫡系羅幹十七大退休,心腹高嚴也因貪污於二○○八年在李鵬包庇下潛逃國外。

 

政壇無人繼承李鵬的香火,唯恐家族被清算,於是急急安排兒子小鵬棄商從政,辭去華能國際電力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二○○八年五月出任山西省副省長。李源潮身為組織部長,對省部級幹部的升遷調動有管轄權,可是四年下來,李小鵬還窩在那個常常發生礦難而領導幹部難以卸職的地方,眼看十八大換屆,也沒有李小鵬的喜訊,相信這是李鵬要拉李源潮下台的主因。但李鵬很難得逞。

 

常委人事應在七中全會公開評選

可是十月二十三日明報報導說,中組部與中宣部已經提前交棒,年齡適宜的李源潮如果不入常,還會到哪裡去?如果李鵬扳不倒李源潮,那恐怕是他的災難的開始。因為李鵬倒潮不但得罪不少政壇人士,也引發對六四屠殺的新仇舊恨。而中共第五代的改革,平反六四是繞不開的,鄧小平已經死了,承擔最大罪責的就是李鵬,即使不交法院審判,在千夫所指下,李鵬的日子也屈指可數了。

 

十八大常委的人事,可以判斷共產黨是否想要改革的指標,因此觀眾希望缺乏改革意識的,不准入常;有意改革的,必須入常;這是胡溫十年改革停滯的最大教訓。

 

現在看來十八大還有兩個變數不可不留意:一是常委七人九人之爭,二是七上八下的潛規則。這兩條都是人治的規定,沒有固定的合理性,任何變動都會影響人事的安排。

 

江澤民最近頻頻亮相,想做什麼?繼續操控第五代?而習李一代又會聽任擺佈?我看不能。江澤民是不是想與李鵬結合,捂住六四不讓平反,為李鵬陪葬?

 

因此,汪洋、李源潮被排斥入常,就是十八大一個重要的看點。他們如果被排斥,應該訴諸輿論進行公評,至少也要在七中全會上交中央委員會討論,必要時進行投票,選出提名名單,交給十八大及十八屆一中全會,進行差額選舉。從選出來的人選中,可以檢驗十七屆中央委員會與十八大代表的眼光與素質。這也算是改革的序幕吧。標籤:

 

《開放》雜誌  201211月號

http://www.open.com.hk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

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要了解中國最新重要資訊,請觀看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網

http://www.twyac.org內的“共產中國”網站:

http://redchina.ning.com

 

 

權力核心卡位 李源潮、汪洋入常大熱門

 

特派記者李春北京11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November 10, 2012 03:28 AM | 6904  | 0 | 2 | |

 

中共十八大即將進入中央委員選舉等人事議程,十八屆中共核心領導人選令人關注。之前傳出李源潮和汪洋「出局」政治局常委之說 ;不過,北京權威消息說,中共中央組織部長李源潮和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不僅沒有「出局」,還身在「建議人選」之列。 換言之,如果成功通過中央委員選舉,李源潮和汪洋將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躋身十八屆政治局常委。

 

海外近期傳出李源潮「出局」的消息,但李源潮名列十八大三位副秘書長之一,說明「出局」之說,可能是空穴來風。十一月九日上午,胡錦濤到十八大江蘇代表團參會,由李源潮陪同,被視為重要的政治訊號,即胡錦濤要向外界表明他對李源潮的親疏遠近,有力挺的意思。

 

李源潮被歸為「團派」,中共十七大由胡錦濤提名,出任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長。十七大後,李源潮成為習近平分管組織人事領域的重要助手,推動中共組織人事改革、黨內民主試驗等,同時也在黨內建立廣泛人脈。

 

中共十八大籌備期間,李源潮是習近平的主要助手,從十八大代表選舉到會議召開,他和緊急接手中共中央辦公廳的栗戰書,是重要策劃人之一。

 

中共十八屆政治局常委人選討論期間,確實有人對李源潮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質疑。其主要問題有三:一是文革期間李源潮曾經參加「造反派」組織;二是「六四」期間李源潮在共青團中央曾有立場不穩的表現;三是傳言李源潮的兒子經商。前兩個問題,在李源潮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前,已有相應結論。最後一個問題,近期的相應調查,證實傳言不實。

 

跟李源潮突然傳出「出局」之論不同,汪洋早就被人放話,指他不在新政治局常委考慮之列,主因是汪洋「改革派」色彩太濃厚,近期又被抹上「黨內民主派」的顏料。

 

與三月到北京參加兩會不同,汪洋此次出席中共十八大顯得一臉輕鬆。三月時未染的髮,這次精心染了,只是按他的要求,把帶霜的鬢腳留下。

 

汪洋曾是中共最年輕的副省長,如果他能入常,將是只比李克強大四個月的年輕政治局常委。正因他年輕,有人提出意見,說汪洋可以「再等一屆,下屆再進」。

 

實際上對汪洋威脅最大的不是年齡問題,而是他的廣東政績。汪洋到廣東後,從經濟到政治推行多項極具汪氏風格的「新政」。這些「新政」,外破地方舊局,比如烏坎事件,令部分地方對他不滿;內傷廣東傳統勢力,比如他最近推行的「三打兩建」和抓貪官。甚至在薄熙來事件中,他不僅沒有得益,反而令保薄勢力更恨他。

 

凡事有正有負,汪洋升遷的負面阻力,也是他的正向拉動力。當新一屆中共核心領導層決意要推動真正的「新政」,甚至重啟政制改革時,就需要高層中有更濃改革色彩的人,而汪洋是體現這種需求的重要人選。在此背景下,汪洋不僅沒有「出局」,還是入常的主要人選。進可攻、退可守,正是汪洋一臉輕鬆的主要來源。

 

 

海內外驚呼:我們沒有料到胡錦濤會變得如此保守!

“我們沒料到胡錦濤會變得如此保守”

 

  溫家寶曾說過:“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由此可見,身為上位者不管做得如何,總得面對不同的褒貶和公民檢視。中國在2002年至2012年這段期間,有些人認為是“黃金十年”,因為他們看見不可置信的經濟成長,但也有人說是“失落十年”,只因胡錦濤過度保守的態度讓許多改革原地踏步、停滯不前。十八大後胡錦濤即將下臺,或許現在對他的功過蓋棺論定尚嫌太早,但不可避免地,外媒已開始對這位中共第四代領導者出現毀譽參半的評價。

 

  引領中國黃金十年

 

  目前來看,如果胡錦濤能順利完成十八大所賦予他的歷史任務,那將是他任內最後一項重要功績。117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克裏‧布朗(Kerry Brown)為雜誌《外交政策》撰寫的文章提到,如果胡錦濤能完成權力移交並在未來6個月內維持政局穩定,那意味著他不只鞏固了交接流程,更讓規則制度化,畢竟在中國,新的領導人沒有民意或法律基礎,他們的合法性可能是極其脆弱的。

 

  胡錦濤可以吹噓的還有很多,“黃金十年”也全非言過其實的溢美之詞。美聯社分析,胡錦濤執政下,他促進國內繁榮,取得國際上與日俱增的影響力,這可能是幾個世紀來前所未有的成就;2002年,這個國家只是一個比義大利大的經濟體,如今它排名全球第二;中國擁有最多的互聯網和手機用戶,它更像一塊大磁鐵吸引大量外國投資,人均收入從1200美元翻倍到達5400美元;中國在國際事務上也佔有一席之地,是美國唯一公認的軍事競爭者;現在它還有能力將人送上太空及成功舉辦奧運(專題)會,中國的崛起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胡錦濤主持了史上偉大的經濟變革。10年前,每1000名中國人只有15人擁有汽車,2011年成長至80人,中國擁有最快、最大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系統,更從一貧如洗躍居為諸多國家的債權國。對習近平(專題)或世界上任何一個現任領袖而言,很難超越這樣輝煌的經濟成就。

 

  此外,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試圖將資源從富裕的沿海地區轉移到貧窮落後的內陸,平衡區域發展。他們在養老金、失業問題與醫療保險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免除農業稅是農業改革的重要步伐。同時,胡錦濤也學會如何通過党、武警和宣傳機器讓這個龐大國家不至於走上他所稱的“邪路”。

 

  單調保守的個人特質

 

  然而,對他的批評可能跟對他的讚譽一樣多,尤其在他即將功成身退之際。美聯社指出,許多媒體評論、智庫文章和較少受到審查的博客,都認為胡錦濤已錯過解決中國根深蒂固的問題的最佳時機,包含貧富差距、日益惡化的環境和僵硬的獨裁政治等,因此,他們用“失落十年”為胡錦濤的統治貼上標誌。知名博客作家吳稼祥說:“我們沒料到胡錦濤會變得如此保守”,他的失望起源於2005年政府強制關閉一系列思想開明的網站。

 

  “保守”或“平淡”可能是許多人用來形容胡錦濤的字眼。布朗指出,這位即將離任的最高領導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他的“單調”,10年執政生涯中,他只講過一個關於染發劑的笑話,這令人吃驚,因為胡錦濤帶領的是全世界最有活力、變化最大的國家。他時常以一種不帶情感的空白面對世界,用最無害、最官腔的語言闡述政治理念。2008年北京奧運(專題)的開幕式上,他僅簡單宣佈,2008北京奧運(專題)會開始,在他身上幾乎看不到激情和熱情,像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物。

 

  他為人單調的另一面可能是不擅與人溝通。118“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易明(Elizabeth C. Economy)撰文指出,胡錦濤是個不太偉大的溝通者。他幾乎沒有存在感,避免接觸記者,面對危機時的應對大多交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當人民遇到災難像是地震、洪水或疾病,溫家寶總會立馬現身與民同在,也因此為他贏得深情的綽號“溫爺爺”。此外,胡錦濤的政治口號“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很難激起熱情,易明相信,習近平(專題)應該不至於是這樣的人。

 

  胡錦濤決不是毛澤東或鄧小平那種魅力型的領導,甚至連薄熙來(專題)都比不上,他的保守主要顯現在政策方向上。根據美聯社,2011年政府花在公安、法院和檢察機關的支出超過國防預算,這些錢用來購買監控設備與加強網路審查制度,也讓警方有更大的許可權維穩。這些手段說明胡錦濤亟欲追求“和諧”,但和諧所付出的代價是呆板、無創意的社會停滯。

 

  另一方面,官方媒體急速膨脹,中國人所被允許得知的資訊都經由當局精心篩選,外國媒體只要出現不利報導,如《紐約時報》和彭博社的前例,立即遭到遮罩,政府也封鎖社交媒體上人們討論的自由。而中國境內的編輯或記者,更常常受到威脅,只要不乖,他們可能隨時被解雇或失去營業執照。

 

  在這樣看似和諧的社會中,“順從”才是最重要的事。天空新聞台(Sky News)記者麗莎‧荷蘭(Lisa Holland)指出,她的一位朋友告訴她:“在中國,你可以追求名利,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只要不試圖顛覆領導者”。美國總統奧巴馬將美國描繪成一個人們可以帶著夢想在這邊生活的國家,在中國,雖然共產主義令人迷惘,但你還是可以完成你的夢想,只要記住不要批評共產黨。

 

  留給習近平(專題)改革任務

 

  除了個性使然,美聯社認為,令胡錦濤變得過分謹慎的原因在於,從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的民主革命中,中共看見美國是如何在背後操控民間團體,資助當地的社會運動份子來推翻獨裁政府。因此,中國對待異議人士就更嚴苛,即使是主張和平的也不免遭受迫害。2004年的一次講話中,胡錦濤就曾讚揚北朝鮮和古巴保持堅實的思想控制。

 

  所以,胡錦濤所走的路線與第二代、第三代領導不同,這些前人野心勃勃,積極改革,“改革意味著放棄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他們不想放棄控制權”,美國波士頓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傅士卓(Joseph Fewsmith)告訴美聯社。所謂的和諧社會也是一把雙面刃,政府會滿足人們需求,變得更公平,但前提是人民不該挑戰党的權威。

 

  中國人無法用自己手中的選票制衡政府,因此他們選擇用“腳”投票,這是胡錦濤執政底下另一個潛在危機。10年間,有錢人紛紛選擇出走中國,易明點出,27%資產超過1500萬美元的中國人移民他國,47%的人正考慮移民。讓他們想離開中國的原因有很多,教育、環境、醫療保健和食品安全等,更重要的是,他們想保護自己的資產。貧窮的中國人無法移民,他們走上街頭抗議,中國每年有超過18萬起的示威運動,顯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已正式到來。

 

  (編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分為5個層次,從底到頂依序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該理論的基本假設“人是一種追求完全需求的動物”,在底層需求被滿足後,將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下一個胡錦濤留給習近平的是改革的任務,誠如前文所敘,胡錦濤保守的態度使改革推動窒礙難行,但中國不能再“以不變應萬變”,改革勢在必行,哪怕習近平只做一點,有總比沒有好。易明引用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調查,指出有超過80%的民眾想要政治改革,70%的人認為北京應該在接下來5年內處理醫療保健、養老金和社會福利等問題,而人民最希望看到的政治改革是一種能監督政府的力量。然而,單看習近平的背景,我們無法得知他會優先進行哪種改革,但如果他不想見到更多的社會動盪、資本外移及人才流失,總該做些什麼。

 

  這10年中國在外交政策上的改變也令人吃驚。過去中國一向以柔軟和細緻入微的姿態來贏得他國信任和讚譽,但易明認為,現在中國比較像小巷子裏欺負人的惡霸。在亞太地區,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都有嚴重衝突,不滿新加坡和澳洲,與過去穩定的盟友緬甸和北朝鮮間的關係也產生裂痕。中國無法獨善其身,如何與周遭鄰國打好交道是胡錦濤遺留給下一代的難題。

 

  以經濟成長取代改革

 

  至於經濟方面,布朗說,這位世界上最謹慎、看似最無私的領導者卻做出巨大賭博。面對挑戰時,胡錦濤採取的策略是保持經濟成長,而不是從政治或法律著手,只因他相信,要解決中國巨大的治理問題,得等到她變得夠富裕,積累更多實力並在最低風險下才能進行,但這也相對延宕了處理的時間。

 

  中共見證過蘇聯的毀滅,許多黨內分析者認為,蘇聯領導人在國內經濟還不夠強勢時就試圖政治改革,因此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所以,胡錦濤決不願重蹈覆轍,至少在他的任期內。無論是胡錦濤或他的政治常委,都對經濟成長有著近乎偏執的意念,而忽視了日益不平衡和治安敗壞的社會。

 

  批評者指出胡錦濤的問題在於不惜一切只為經濟成長的策略,使得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上。事實上,“經濟成長”議題一直以來都位居中共領導人施政順序的最上方,但胡錦濤的手段,像是讓銀行更容易借貸、擴張安全設備及仰賴龐大的國有企業等,在成長放慢與債務上升的情況下,都使事情變得更糟,任人唯親、腐敗、社會不公和大規模抗議活動都是胡錦濤不得不面對的燙手山芋。

 

  2002年胡錦濤初接下江澤民的擔子時,同樣面臨挑戰。經濟上,江澤民是個自由派,他鼓勵企業家入黨,因此胡錦濤所接掌的中國,各地存在著富人與窮人間的巨大差異。2004年,他開始提倡以人為本和創建和諧社會的概念,就是嘗試解決自江澤民時代以來的不平等。

 

  可是布朗認為,當胡錦濤將專注力放在經濟發展時,貧富差距非但沒有緩和,反而變得更劇烈。中國可以誇口她現在擁有超過96位億萬富翁,但仍有1.5億的人民在跟貧窮奮鬥。即使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人均收入只排名全球第90,大約與古巴和納米比亞相同。中國最富有的地區在上海,上海人年收入超過12000美元,而最窮困的貴州人,1年只掙不到2500美元。身為領導人,胡錦濤不可能不知道這一切,1911年滅亡的清朝和1949年垮臺的中華民國政府,都與社會不穩定脫不了關係。

 

  執政十年賭上中國前途

 

  於是乎胡錦濤才要賭,把一切賭在經濟上,唯有經濟夠健壯了,政治改革的衝擊才可能降到最小。中共已無法再假裝目前的系統是最佳,必須進行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讓黨現代化並更有效率地運作以保持權力壟斷。布朗提到,如果接下來10年胡錦濤的接班人有能力加強法治,發展健全成熟的公民社會,以及讓共產黨變得更透明、更值得信賴,那就證明胡錦濤的賭博是正確的。

 

  相對地,賭博不見得一定能贏,如果結局顛倒,不只將造成領導層分裂、社會衝突也會增加,胡錦濤以經濟成長取代改革的手法便顯得短視近利,中共本身可能通過內鬥消耗殆盡,社會變得比以往更不平衡、更不穩定,甚至引爆眾怒讓執政黨走上衰亡之路,此時就會有很多中國人同意,胡錦濤賭錯了,他錯過了改革中國的最佳時機。

 

  可惜習近平已無法再賭,中國越來越接近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均水準,此時經濟成長率上升的條件變得越加嚴峻,以出口導向和外國投資為本的增長將告一段落,轉型成由國內強勁的消費市場帶動發展。所以,習近平現在面臨的難題,比當初胡錦濤上任時更艱巨,畢竟他的前任回避了改革。

 

  中國政治像黑手黨

 

  胡錦濤是工程師背景出身,多少也影響他處理事情的態度。牛津大學現代中國政治教授拉納‧米特(Rana Mitter)在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上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歷任高層領導大多是工程師,包括冷淡的李鵬和深不可測的胡錦濤(善變的薄熙來(專題)是例外,他學歷史),然而,工程師治國不全然是一件好事。國家是一個多元化的系統,經濟快速增長同時伴隨大規模的社會變動,對工程師而言,這不是一個整齊的和可預測的過程,並非他們所習慣輸入X就能得到Y的結果。現在中國看起來像一幅淩亂無章的藍圖,當事情開始發生錯誤時,米特懷疑,這些工程師是否有足夠創意讓問題迎刃而解。

 

  美聯社認為,學者和評論家對胡錦濤的諸多批評目的在於提醒習近平,期盼他能貫徹政治改革,讓決策系統更透明、公民更有參與空間。值得玩味的是,自1989年六四事件被武力鎮壓以來,許多年來中國人對民主的態度隱晦,但現在這辭彙重新出現,擁護者也更振振有詞。由政府支持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CSER),在八月份提出一份研究報告指稱,如果中國繼續保持現狀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那可能爆發新的革命。

 

  中國獨有的政治體制的確令改革變得棘手。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Andy Xie)接受CNBC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訪問時,形容中國的政體像是沒有皇帝的帝制揉合沒有投票的民主,因此當領導人並不是一件簡單之事。習近平會發現他的控制權在減弱,國家主席或總理不再像以前那般強大,因為不同派系分割了權力,他得和小團體共同治國。但謝國忠無法肯定,新領導人是否在必要時會有膽量消除他的對手。

 

  “沒有君主的專制體制就像黑手黨”,謝國忠說:“中國的政治結構類似西西里,如果你想瞭解它,你應該看教父(The Godfather)。”

 

  雖然胡錦濤留下不少治國危機給習近平,但不可否定他帶給中國的輝煌成就,且危機是由“危險”和“轉機”所組成,如果習近平能化險為夷,將是中國邁向超級大國的轉捩點。

 

 

對胡錦濤十八大講話不必絕望,更大看點是習近平怎麼說

(博訊北京時間20121110 首發 -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中國18大即將政改的傳聞已久,各界對18大的講話翹首以待,但胡錦濤十八大開幕式上的100分鐘長篇講話給世界潑了一盆冷水。錢剛在給紐時的撰文中分析了10個關鍵字語:1,“四項基本原則”(含毛澤東思想);2, “維穩”;3, “政治體制改革”;4, “文革”;5, “權為民所賦”;6, “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7, “黨內民主”;8, “社會建設”;9, “科學發展觀”;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這些詞句在胡錦濤報告中出現的次數,和17大報告比較,得出結果:保守勢力依然頑固,政改難有實質性推進。

   

     熟悉北京政情的人士告訴博訊北京記者,胡錦濤的報告只是表明了他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態度,給他執政10年進行了總結,代表中國未來走向的看點是習近平的講話和作為。

   

    胡錦濤在講話中16次提到“科學發展觀”,等於是對自己的提法表示讚揚和肯定。而大會開始,胡錦濤下令向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默哀,把十八大搞成了一個追悼會,在他的報告中,數次提到“毛澤東思想”,此舉等於鮮明的表白了他自己的政治立場:胡錦濤是毛澤東思想原旨主義的奉行者,支持極左路線。

   

    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中國改革開放不會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他對到底什麼是“邪路”並沒說明,所以政治改革、經濟改革都可以歸為“邪路”。胡錦濤在此等於宣佈他是反對改革的。

 

中國過去10年的“成就”就是維穩費超過國防軍費開支,看管一個陳光誠就耗資7000萬,寧可用維穩費建造黑監獄、打壓維權民眾,為什麼不把這些錢拿出一些改善民生呢?分析人士稱,世界民主潮流浩浩蕩蕩,中國的保守勢力依然試圖走被世界都唾棄的老路,將中華民族帶入深淵。胡錦濤的講話表明保守派勢力依然強大,而胡錦濤也亮出了底牌:他就是黨內最大的保守派。博訊以前曾提到,胡錦濤本性正派,但思想停滯在毛澤東思想、馬列主義。分析人士表示,胡錦濤給自己這樣定位對他自己也是很可悲的。

 

    政情分析人士告訴博訊記者,十八大上半場是胡錦濤的告別演說,不是習近平的就職演說,因此不能因為胡錦濤的講話而絕望。更大的看點是習近平的講話和作為。如果習近平的講話和胡錦濤的講話完全一致,中國走向開放、包容、法制的說法就要懷疑了,中國的所有改革希望會破滅,中國會走向深重的災難和危機。不過,以習近平的性格和中國的現有體制,習近平18大講話對胡錦濤的提法不會針鋒相對,但應該還是能看出一些動向。

 

[博訊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Modified on 2012/11/10) (博訊 boxun.com)

4840219

 

 

政經新局 習近平嚴峻挑戰

編譯中心綜合10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November 11, 2012 06:10 AM | 1614  | 0  | 3  |  |

中共正在舉行18大,預料習近平可成為中國第五代領導人。但美國媒體普遍認為,習近平將面對嚴峻的未來,包括國有企業改革,以及是否能帶領中國走出新道路。

中國共產黨正在北京召開全國第18次黨代表大會,預計將在北京時間14日選出新任領導班子,習近平可望接下國家主席與中共總書記職務,成為中國未來十年的最高領導人。

 

但習近平接手的中國正面對嚴峻的挑戰,政治、經濟、社會都出現空前的局勢,如何面對,將是習近平最大的挑戰。

 

「紐約時報」就點名,145000家國有企業改革將是習近平要面臨的一大問題,特別是從中央、省級到地方政府,在相當程度上都十分依賴國有企業利潤,也為黨內派系提供政治支持的前提下,改革國有企業將困難重重。

 

北京春華資本創辦人胡祖六警告,如果無法根本改革國有企業,中國經濟前景將逐漸黯淡,步入已開發國家的機會將會大為降低。哈佛大學教授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也同意這個看法,認為中國高層一直對此十分低調,因為不知道該從何做起。

 

「華爾街日報」周末版以大篇幅介紹習近平這位中國新領導人。報導認為習近平是個出身菁英、行政經驗豐富、極富個人魅力的政治人物,但問題在於他能否利用這些資源,解決黨內既得利益問題,將中國帶往新的發展道路。

 

報導指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更依賴私有企業與消費者支出,這意味著必須處理國有企業問題,遏止地方官員腐敗與土地爭奪,以創造數以百萬計的新消費族群,推動大陸經濟持續成長。

 

與此同時,中國也面對和周邊國家在領土爭議,以及和美國的軍事與貿易緊張關係。

 

儘管外界認為習近平是個個性溫和、親西方,喜歡好萊塢電影、喜歡踢足球的領導人,不過在習近平於2007年晉升政治局常委之後,和他接觸過的美國前任官員都認為,雖然習近平會回答所有問題,但仔細研究會發現,他經常是含糊其詞。

 

 

盡論中國:中委今預選 四大潛規則

港蘋

中共十八大的日程一如既往,並不完全公開。參照往屆,今日各代表團將投票預選中央委員,並會沿用過往的四大潛規則,包括選舉辦法、人數增幅、年齡限制及官職資格。如果中委人數續按等差數列增加,今屆將有211名;如果以年齡劃界,現有204名中央委員最多只有95名可留任,即換馬人數達109名。

人數按屆遞增

潛規則之一:預選防意外。中央委員的差額選舉,一直是中共自鳴得意的黨內民主,但預選方法決定其實質只是作騷。所謂預選,就是各代表團分別投票,以差額方式選出中委候選人,此舉主要是方便高層掌控代表意向,即使高層屬意人選得票較低,仍可經主席團會議協調列入正式候選人,周三提交大會進行等額選舉。

潛規則之二:人數按屆遞增。十七至十四屆中委人數分別為204名、198名、193名、189名,分別增加6名、5名、4名,呈等差數列,今屆循此應增7名,增至211名。候補中委的增加也呈等差數列,今屆或為178名;中紀委委員則每屆增加6名,今屆或為133名。

換班人數達109

潛規則之三:年齡「三八線」,即中央委員三上四下(63歲可留任、64歲須卸任)、中央領導人七上八下(67歲可留任、68歲須卸任)。現有中委中,只有80人年齡未超63歲,未超68歲的中央領導人有11名,加上年屆65歲又未卸任、或有機會晉升的張平、周小川、馬駇、趙洪祝,可望留任的有95名,而須換班的達109名,比例為五成三。

潛規則之四:正部級資格。中央委員的資格一般是一線的正部級,即各省市的黨政一把手、中央部委的主管、解放軍正大軍區級將領,還有部份在全國人大、政協或群體組織任職的正部級高官。因此,十八大之前的省部級異動,其實是佈局今屆中委。周三出爐的中委名單,如果有副職出任中委,等同宣佈其很快就會被扶正。

李平

 

 

中委今預選 政壇新星矚目

差額比例增至不低於10

 

【明報專訊】出席中共十八大的38個代表團昨日起舉行分組會議,醞釀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建議名單。差額預選將於今天舉行,據透露,差額比例將大於5年前十七大的8%。這份「三委」名單將構成未來5年習近平、李克強的治黨治國班底,也反映了中共各方勢力的博弈結果。

 

各代表團閉門「醞釀」建議名單

 

中共黨代會的「三委」選舉分醞釀、預選、正式選舉三步進行,前晚大會主席團將候選的「預備人選名單」發給38個代表團,昨日由各代表團閉門「醞釀」,每名代表獲發一本預備人選簡歷介紹,然後在分組會議中討論這些人選,其間各代表團負責人及中組部官員還要對名單作一些「說明」,對一些特定人選的背景作特別關照。預選在今天進行,新一屆「三委」在後天(14日)正式誕生,新中委周四(15日)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常委。

 

中共中央委員的人數從十三大時的175名,增至十七大時的204名,預計十八大中委名額約在210名左右。5年前十七大時預選的差額比例為8%,在221人中選出204名中委。據透露,十八大的預選差額比例將不低於10%,中委候選預備名單有230多人。

 

這份中委名單中除了有機會進入最高領導層的10名現任政治局委員習近平、李克強、王岐山、劉雲山、劉延東、汪洋、李源潮、張德江、張高麗、俞正聲外,還有一批政壇新星引人注目,包括新任中辦主任栗戰書、傳聞會接掌廣東的內蒙書記胡春華、傳任重慶書記的吉林書記孫政才,以及被傳接掌天津的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等。

 

江胡親信政途受關注

 

而在可能新晉身中委的人選中,有幾個備受關注的重點人物,包括曾任江澤民秘書的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賈廷安,以及胡錦濤辦公室主任陳世炬。鄧小平的前秘書王瑞林(也曾任解放軍總政副主任)曾任3屆中委,賈廷安會否仿此例進入中委值得觀察;之前有報道稱陳世炬已接掌中央軍委辦公廳,為胡總續任軍委主席作準備,而剛升任副總參謀長的前軍委辦公廳主任王冠中是十七屆中紀委委員,陳世炬會否也躋身中紀委,引人注目。

 

另一方面,被視為習近平智囊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何毅亭和被視為李克強團隊成員的國務院副秘書長尤權,預料也都會躋身新一屆中委。

明報記者﹕許書凎 、 張聞文 、 麥俊 、 林迎

 

 

十八大觀察﹕團結守成為上 新班子摒棄極端

 

【明報專訊】中共十八大是近30年歷屆黨代會最錯綜複雜、人事佈局最詭異的一次大會,用胡錦濤的話說,皆因黨情、國情、世情發生了深刻變化,鄧小平之後,即使是江澤民,也難再一言九鼎,中共各種政治勢力的角逐可謂空前激烈,這從十八大報告到十八大高層人事佈局都可略見一斑。

 

爭鬥激烈 歷史罕見

 

十八大前發生了薄熙來事件,令左派勢力大為受挫,但其實兩年前的劉志軍案(案件據說涉及總理溫家寶的秘書)及大會開幕前夕爆出的《紐約時報》報道,也令以溫為代表的黨內自由派遭受打擊。年初還因扳倒總後勤部貪腐中將谷俊山而慷慨激昂的軍中太子黨領袖、劉少奇之子劉源,十八大卻因受薄熙來牽連,在軍中高層人事調整中「四大皆空」,大會上面對鏡頭低頭不語,這種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泥漿摔角式的爭鬥,在中共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由習近平這個接班人主導起草、由胡錦濤宣讀的十八大報告最後特別用了一段來談團結,呼籲「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全黨同志要用堅強的黨性保證團結」。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報告中7次提到馬克思主義,3提馬克思列寧主義,6次提到毛澤東(其中毛澤東思想4次),6次提到鄧小平(其中鄧小平理論次),6次提初級階段,4次提三個代表,14次提科學發展觀,看來「團結」的基礎就是向傳統的復歸。

 

明瞭這一背景,再來看現在流傳的高層人事版本,就很清楚了,十八大是一個妥協折中的大會,左右兩邊的極端人物薄熙來、汪洋都被擋在最高領導層外,江澤民、胡錦濤給習近平留下的是一個中間偏保守的守成班底,李克強雖是團派,但並沒有激烈的改革言行,被視為江系的張德江,其實是受改革派元老萬里提攜的,俞正聲一身兼具紅二代、鄧、江三系色彩,劉雲山也兼具江系和團派色彩,張高麗是出身改革前沿廣東的江系大員,至於王岐山,個人極具自由派色彩,岳丈卻是保守派元老姚依林。如果這個七常委版本是真的,那習近平在上任的頭5年幾乎難有大刀闊斧的舉動。

 

60後」大舉進軍 50後」仕途多變

 

這一常委版本中,除習、李兩人外,其餘5人全是1940年代出生,但隨之傳來的多名「60後」官員如胡春華、孫政才等人入局的安排,令包括汪洋、李源潮在內的大批「50後」官員生存空間大受擠壓,上無法入常,下有胡、孫等後輩緊追,仕途從此多變。

孫嘉業

 

 

曝溫家財富 紐時張冠李戴?

香港新聞組香港10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November 11, 2012 06:20 AM | 5014  | 0  | 5  |  |

前中國香港人大代表吳康民10日在香港撰文指出,紐約時報有關報導中國溫家寶總理家人鉅富的事,都是「張冠李戴的舊聞,是打擊改革派溫家寶總理威信」。

香港「明報新聞網」10日刊出吳康民所寫「紐約時報抹黑溫家寶家人」一文,反駁溫家寶遭到紐約時報抹黑報導。溫家寶曾於20114月在北京與吳康民單獨會面,兩人交談一個半小時。溫家寶夫婦還與吳康民夫婦合影拍照。

 

據吳康民在網上刊文中說,溫家寶總理去年在北京單獨見他,臨別時交給他一個牛皮袋子,大概是一些文件。溫家寶沒說什麼,他也沒有馬上拆開。回到賓館,拆開一看,原來是一大疊影印剪報。但分門別類,加上小標題:一)謠言的由來,20047121世紀經濟報導。二)有關「平保」謠言、各報、雜誌、網路闢謠資料。三)有關珠寶展台灣代表團的聲明。四)徐明假冒女婿。五)近日有關溫雲松的報導失實。

 

吳康民談到「紐時」攻擊溫家寶的「黑材料」時表示,這些材料,早在紐時最近的抹黑文章刊出之前就有,而且資料不少。由此可見,要搜集抹黑溫家寶及其家人的黑材料,由來已久,不是紐時最先得到。

 

吳康民指,當時溫家寶把這些影印材料送給他,沒有要求他為做什麼事。但他說他知道,這些對溫家寶抹黑的海外報導,顯然是希望「出口轉內銷」,打擊作為改革派的一面旗幟的溫家寶威信。

 

吳康民指攻擊溫家寶的黑材料是「張冠李戴」。同時那些抹黑溫家寶的資料,都是舊聞。

 

他指,平安保險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當年已引發指該公司向溫家寶及其子溫雲松贈送股份的謠言。其實持股人鄭

 

 

採訪手記﹕首都服務業道德堪虞

 

【明報專訊】十八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這是從鄧小平、江澤民的理論發展出來的。可惜的是,記者在北京採訪這些天卻發現,鄧小平30年前定下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兩位一體」至今尚未完成。

 

記者在著名購物、文化商圈西單的一家掛有中國聯通大招牌、自稱聯通合作商的手機店辦理一張3G上網卡,回到房間插上平板電腦一用,聯通就發來短信告知已經扣除100元。致電聯通,客服稱該卡已在9月份用,該店也非聯通營業點。回去手機店質問,店員說:這張卡快過期,「所以我們提前啟動了」。

 

大店騙售上網卡 的士黃牛囂張

 

所謂「精神文明」,其中重要部分是提高道德水平,但像這種缺乏道德、近乎詐騙的事情並非個案。在西單圖書大廈內熙熙攘攘的人潮中,活躍形形色色的「食者」,有「聾啞人士」募捐,有發票販子兜售、收購發票。

 

記者前晚在遊客區王府井大街截的士,連截幾輛的士都說不按計價器收錢,一名女司機乾脆說:「我們這裏出租車是包車的。」記者稱北京政府規定按表收錢,她臉一黑答道:「不搭拉倒。」在十八大期間尚且如此,很難想像北京服務業的職業道德滑坡到什麼地步。 至於「物質文明(即經濟建設)」,內地經濟發展不斷擴大貧富差距,窮人愈來愈多,正如央視前晚節目中對各地民眾的街訪所聞,對小康社會很多人的理解僅是「有肉有菜、電燈電話」的溫飽要求。

明報記者

 

 

各省派京截訪 信訪局罕見零上訪

大陸新聞組香港11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November 11, 2012 06:30 AM | 647  | 0  | 2  |  |

中共18大於北京舉行期間,地方政府為防潛伏北京的訪民上訪,空群派出截訪人員捉拿漏網之魚,國家信訪局前日出現極度罕見的「零上訪」現象。香港東方日報報導,信訪局周圍通道、巴士站除有便衣人員監視,更出現大批來自不同省市的警車。近日多名在京訪民試圖上訪時,遭截訪人員圍捕,傳有河南訪民在押返家鄉途中被毆致死。

據報導,北京為18大會議舉行,天安門連日設立安檢站,民眾需搜身才可進入,市內主要機關亦有警員駐守。早前消息指出,數百名各地訪民已潛伏北京,準備在會議期間伸冤,海外博訊網指東城區的國家信訪局,內外均有民警及便衣警駐守,四周拉起警戒線及架起鐵馬,保安極為嚴密。

 

報導指出,信訪局除駐有北京警方,周圍出現大批掛有不同省市車牌的警車,並有來自各省派京的截訪工作組,以「守株待兔」方式,等待捉拿逃過攔截的「漏網」訪民。截訪人員均自帶椅子在外坐守,監視疑似訪民人士走近。博訊網指截訪嚴密,信訪局前日出現極罕見的「零上訪」。

 

自由亞洲電台則指出,上海近30名訪民於18大開幕當日,在北京被抓獲將被遣返;朝陽區有維權村民連日被阻止外出。河南省平頂山市訪民張耀東,上周一在北京的酒店內被截訪人員抓獲,翌日遣返家鄉途中,疑因拒交出手機遭人打死。家屬目前被限制自由。

 

 

12.6%港人自認中國人

港人除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驟減外,對國旗國歌的抗拒感亦升至新高。

港蘋

【本報訊】回歸15年,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感驟減。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最新調查發現,自覺是「中國人」的港人跌至回歸以來新低;而以香港人身份為優先的比率卻逾65%,是96年以來新高。有政界中人指中央干預日深、加上負面事件頻生,影響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有學者則指結果與中港矛盾加劇、港人不滿內地人高度滲透生活有關。

記者:陳雪玲

中大傳播及民意調查中心於10月中訪問819人,結果發現自覺純粹是「中國人」的僅12.6%,是調查以來最低,自覺是「係中國人,但都係香港人」的則有22.1%,即以中國人身份為優先者只為34.7%

 

調查指,以「香港人」身份為優先的港人達65.2%,是96年以來新高。

65%人以港人身份為先

但自覺是「香港人」的比率自1996年反覆跌至2008年的16.8%新低後,今年回升至23.4%,另有高達41.8%受訪者覺得「係香港人,但都係中國人」,換言之以香港人身份為優先者達65.2%,是96年有關調查進行以來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80後自覺是「香港人」的比率為33.3%,遠高於非80後的20.3%;覺得自己是「中國人」的80後僅得2.4%,較非80後的15.9%為低。調查也發現港人覺得在自律、重視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及平等機會等方面,與中國人有最大的差距。

負責有關調查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指,結果不反映香港有港獨情緒,因為高逾64%的受訪者自覺有混合身份。他指港人回歸後對國內情況有更詳細了解,加上日常生活中,「對內地人都有好貼身嘅感受,(內地人)高度滲透生活,令(港)人反彈情緒高」,相信調查反映港人擔心固有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受兩地融合而被蠶食。

 

中央干預惹港人反彈

工黨主席李卓人則認為,中央近年對特區大肆干預,惹港人強烈反彈,加上中國的負面消息、如李旺陽「被自殺」等不絕,「港人因而對國內高壓統治好反感,相信令佢哋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減少」。

「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的發起人陳梓進則表示,在雙非童湧港、水貨客逼爆港鐵等「爭資源」事件下,中港矛盾加深,港人或對中國人身份認同驟減。

他又預告,明年元旦會到中聯辦外舉港英旗請願,標榜港人身份。

 

 

港人國民認同感見新低

抗拒國旗國歌新高 80後重港人身分

 

【明報專訊】親建制重量級人物喝停「港獨」聲音,期望港人能「人心回歸」,但中文大學最新調查顯示,港人自覺是「中國人」的比率跌至16年新低,只得12.6%,自認是「香港人」的則有23.4%,為10年來新高,當中「80後」以港人身分為優先的比率較非「80後」更高出21.3個百分點,只有2.4%的80後自覺是「中國人」。另外,有逾8%港人抗拒國旗及國歌,同樣升至歷年新高。

 

學者歸因本土意識 非關港獨

 

負責今次研究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認為,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感急跌,未必與反國民教育科風波有關。他分析,回歸後兩地融合,港人對國家的自豪感一直上升,但近年趨勢明顯轉彎,「早幾年各界都在談經濟融合、重振經濟、資金自由行,沒人再談香港身分,但近年不少政治事件及社會運動的興起,包括皇后碼頭、菜園村、東北發展等,提醒了香港本土意識仍然存在」。

 

馮應謙又稱,目前認同自己既是香港人又是中國人的港人仍佔大多數,顯示港人接受香港是中國一部分,「與港獨無關係」。

 

「港人又是中國人」仍佔多數

 

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10516日做電話調查,訪問了819名港人對自我身分與國民認同的看法,結果顯示,有逾四成覺得自己是「香港人,但都是中國人」,其次有23.4%自覺是「香港人」,覺得自己是「中國人」的只有12.6%。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920日曾在本港稱,見到有港人持「米字旗」(港英旗)感痛心,而港澳辦前主任魯平1012日致函英文報章,批評鼓吹港獨是傻瓜。

 

比較中大過去16年的調查數字,2012年認為自己純粹是「中國人」的比率,較兩年前少3.9個百分點,跌至16年新低;自覺純粹是「香港人」則較兩年前多了6.1個百分點,為10年來最高。若合併「香港人」及「係香港人,但都係中國人」兩項,亦即以港人身分為優先的比率,則高達六成半,是16年最高,當中有81.4%的「80後」有此看法,較「非80後」的60.1%多出21.3個百分點。

 

國旗國歌自豪感急跌

 

教育局委託製作的國教科教材,曾被指「引導」港人聽到國歌會流淚,但調查結果卻顯示,分別有8.9%8.5%港人抗拒國歌及國旗,較兩年前上升3.1百分點及4.7百分點,兩者同是16年以來新高,抗拒特區徽號的亦上升1.2百分點至4.8%,是回歸後以來最高。另一邊廂,港人對國歌及國旗的自豪感在回歸後一直上升,在08年京奧更超越50%的界線,但在今次調查卻明顯下跌,分別由兩年前的54.8%52.7%,急跌至今年的36.4%37.6%

 

劉銳紹﹕港獨言論惹反感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認同自己「係香港人,亦都係中國人」的比率是香港主流,「北京絕對不需要再擔心會出現港獨」。他指出,近年北京積極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及選舉,又以強悍形式推行國民教育,令港人有感內地要扭轉香港的價值觀,從而加緊捍衛自己的核心價值。他相信,魯平對「港獨」的言論,亦會引起港人反感。

 

 

自評道德文化遠勝內地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與內地的跨境人數激增,兩地交流遠較回歸前頻繁,但港人與對內地人在「自律」、「有道德」及「有文化」等15項特質的印象差距卻愈拉愈遠,反映港人就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自我評價,較評價內地人為好。事實上,不少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打「港人優先、拒絕內地」旗號的候選人,最終都贏得選民支持。

 

24特質僅「愛國」不如

 

中大的調查還針對24項特質,要求受訪者就「香港人」及「內地中國人」的印象評分,再將兩個評分相減以得出兩者的印象差距。結果顯示,在24項特質中,有多達23項均較兩年前增加,當中15項的差距感均在甚高水平,意味港人自覺與內地人的差異甚大。印象差距最高的5項依次為「自律」、「重視新聞自由」、「重視言論自由」、「重視平等機會」及「西化」,港人自我評價顯著較評內地人高。各項特質中,港人只認為在「愛國」一項不及內地人。

 

倡「港人優先」立會候選人當選

 

中港矛盾升溫,亦造就政治人物以此議題作號召。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公民黨毛孟靜以「抗拒大陸化」為口號,支持捍衛港人身分及核心價值,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則打「港人優先」牌,反對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更長期出任「認字特警」,批評使用簡體字來宣傳的商戶。這兩名立會「新丁」及其政綱得到不少網民支持,能夠順利進入議會。

 

 

劉兆佳:中央憂外國勢力多於港獨

香港新聞組香港11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November 11, 2012 06:30 AM | 495  | 0  | 1  |  |

 

劉兆佳指市民對梁振英政府信心不足,預計惡劣形勢會持續頗長時間。(圖:東方日報資料照片)

slideshow 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指出,中央政府並不擔心「港獨」,反而憂慮外國勢力借香港進行不利中央的活動,這亦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目的,但他認為國家現時仍未面對真正的安全威脅,毋須催促香港就23條立法。

劉兆佳昨日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中共18大報告強調對港政策須維護國家主權,又提到外部勢力干預,反映中央確有憂慮,但並非針對香港團體或所謂的「港獨」問題,而是擔心外國勢力以香港作為橋樑,進行對中央不利的活動。

 

劉兆佳解釋,美國近年拉攏東亞國家,令中國安全受到威脅,加上內地經濟放緩,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香港又有反對中央的聲音抬頭,民粹主義高漲,令中央態度變得強硬。他指23條正是用作阻嚇境外勢力,但國家現時仍未面對真正的安全威脅,相信23條立法並非港府急需於短時間內完成的工作。

 

劉兆佳又說,香港有很多深層次問題未解決,包括貧富懸殊、年輕人發展受阻、土地產業結構不全面等,令社會怨氣日深,這些問題並非一屆政府可以解決,加上市民對梁振英政府信心不足,令政策推行缺乏共識,政府內部亦有衝突,影響施政效能,預計惡劣形勢會持續頗長時間,只能透過更大程度團結社會人才,以更審慎手法,逐步做出成績。

 

 

2013年台灣的內憂與外患!/文﹕南方朔

 

【明報專訊】前周台灣的民調公司「台灣指標」公布了10月中旬的民調報告,馬英九的不滿意度由72.1%暴升為76.6%,滿意度則降為15.2%,這乃是馬上台迄今的最低紀錄。

 

由這樣的民調變化,人們已可看出,馬英九在台灣由於施政表現太差,可謂已民心盡喪。這也是國民黨的「四中全會」會成為反馬大會的原因。

 

而上個星期,《蘋果日報》又公布了另一種民調,那就是有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應再由馬英九擔任國民黨的黨主席。支持馬英九繼續擔任黨主席的只有15.67%,支持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擔任黨主席的有27.22%,支持台中市長胡志強為黨主席的有22.26%。由這個民調已可看出,國民黨的次級領袖為了避免被馬英九拖累,已出現「彼可取而代之」的心情。這似乎意謂,儘管馬英九仍然在想「馬英九時代」,但國民黨的群眾已在想「後馬英九時代」了。所以上個星期,新北市和台中市的國民黨議員都正式的亮起了反馬擁朱和反馬擁胡的旗幟。由此已可看出,從2012年起,必將是國民黨的反馬內鬥更加表面化的階段。

 

除了最近的那兩項民調外,上個星期台灣的財政部也公布了10月份的出口總值為負1.9%,進口為負1.8%,這顯示出由於出口及內需都不佳,主計總處原來估計的第4季會成長,而使今年的GDP1.05%的成長率可能落空,這意謂今年台灣的成長率可能掉到1%以下。

 

因此,由民調及經濟統計數字,已可看出台灣仍走在下坡路上,當整個下坡的趨勢未停止,人民的不滿就不會停止。因此預估馬英九的不滿意度還會繼續上升。

 

北京對台壓力出現

 

以上這種形勢乃是馬政府的內憂,而在內憂的時刻,最怕的是外患也一起併發。而上個星期由兩件事,已可看出北京對台的壓力已開始出現﹕

 

第一,乃是118北京的「十八大」揭幕。胡錦濤在做政治報告時,揭櫫未來5年的對台工作最高綱領,他希望兩岸探討國家尚未統一時特殊情下的政治關係,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等。由胡錦濤的報告已可清楚看出,北京未來5年的最高綱領,乃是要把兩岸和平統一前的過渡政治狀態確定化,也就是要把「促統」的目標確定。

 

第二,乃是大陸的商務部長陳德銘,1110日在胡錦濤報告之後也立即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希望台灣給予大陸「世貿組織成員間的最惠國待遇」,他的談話似乎已在暗示,大陸方面已不願再對台灣繼續「讓利」。目前大陸在「讓利」的前提下,容許台灣管制及禁止2000多種大陸的農業與工業產品,現在在和平促統的最高原則下,大陸已決定深化兩岸的一中市場,不再「讓利」!

 

由前述的兩個「十八大」所釋放出來的信息,我們已可看出,十八大之後,「習李體制」上台,大陸的對台策略已轉趨積極,它已由過去的「和平反獨」,轉而變為「和平促統」,而且是以經濟為實力做為促統的第一線。馬英九政府過去4年多,一直對未來的兩岸政治談判在那裏拖延閃避,由十八大所釋放出來的這兩個信息,已可看出大陸方面對馬政府的拖延閃避,已到了極限,台灣既有內部經濟的凋蔽,現在再加上北京的促統,內憂外患相繼而至,2013年必將使台灣更加挑戰嚴峻。

 

任何人都知道,馬英九的兩岸策略,乃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戰」,企圖把「一中」表成「兩國」,讓台灣的現狀永遠化,俾達到「一中一台」的終極目標。對於馬政府的企圖,北京當然心知肚明,只是犯不戳破。因此在過去的4年多裏,北京對馬的企圖故意假裝不知道,而只是在ECFA上努力,加強兩岸的經貿,鼓勵台商至大陸投資。由於大陸有龐大的市場,它對台商有極大的誘因。截至今年7月,台灣的上市櫃公司有登記的對外投資已達5.68兆(台幣,下同),單單大陸即有3.53兆,台商在大陸獲利1.37兆,但匯回的利潤只有896億,不到7%。馬英九上台後,從2009年到今年前3季,他開放的到中國投資已有6131億,但這4年台商匯回的利潤僅336億,匯回比例只有5.4%。這已顯示出兩岸的經濟結構乃是大陸佔據了上風,資金、技術,以及技術人力都在加速往大陸流動,靠這種經濟整合,北京對台其實已有了極大的結盟勢力,那就是台商大老闆們,有了這些大老闆的支持,北京的反獨可謂已相當成功,現在當然要更進一步的促統了。

 

馬英九拖延閃避「促統」

 

對於北京近年來的促統,馬英九政府始終在拖延閃避,據了解,稍早前馬的智囊曾有過兩次會議,一次是統派智囊,他們主張兩岸應簽訂和平協議,這乃是2011年底馬英九透過金溥聰放話,表示不排除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原因。只是金才放話,國民黨內的「兩國派」即大反撲,於是馬的親信遂開始了第二次會議,結果是「兩國派」一面倒的大勝,那次會議確定了馬英九「聯美反中」的新路線。只是他們不敢公開的說「聯美反中」,而只是說「親美和中」,馬英九「聯美反中」的新路線,北京當然知道,因此遂有了「和平促統」,不再對台經濟「讓利」的新綱領。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的反反覆覆,已使台灣問題在北京的時間表上大幅提前。由最近這兩天的發展,人們已可看出馬政府對胡錦濤的報告和陳德銘的講話都刻意的「冷處理」,只是十八大胡錦濤的報告乃是官方的正式報告,馬政府仍想拖延冷處理,北京的壓力必然會隨之而至。

 

因此,2013年已注定是馬政府內憂外患交相到來的嚴峻階段。台灣要如何解困,值得特別注意!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國台辦官員促兩岸政治對話

特派記者林克倫北京10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November 11, 2012 06:25 AM | 1000  | 0  | 2  |  |

 

「紀念九二共識20周年學術研討會」10日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台辦前副主任唐樹備()與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都與會,他們都是「九二共識」的見證者。(中新社)

slideshow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日前有關探討特殊兩岸政治關係說法,引發兩岸是否將展開政治談判的高度關注。大陸國台辦研究局長黃文濤10日在北京呼籲,兩岸存在矛盾與分歧,並不可怕,但有些政治問題是需要面對的,兩岸的中國人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善和對待處理政治問題的辦法。

大陸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10日舉辦「紀念九二共識廿周年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邱進益、國台辦前副主任唐樹備,以及兩岸涉台學者,閉門研討深化鞏固「九二共識」基礎。

 

黃文濤在開幕致詞時先從歷史背景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在開啟接觸對話的起步階段,經過務實協商取得的寶貴成果,既確認了雙方的共同立場,又擱置了雙方的政治分歧,是兩岸中國人發揮政治智慧、求同存異的成果。

 

黃文濤表示,中共總書記胡錦濤8日在中共18大報告提到,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這是中共首次把「九二共識」寫進全代會的報告中,表達對「九二共識」的高度重視,且成為重要的政策主張。

 

他說,「九二共識」既確認共同立場,又擱置政治分歧,是兩岸中國人發揮政治智慧,求同存異的成果,得來不易、難能可貴,不僅奠定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也為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發揮十分重要與不可替代的作用,才有辜汪會談及制度化協商。

 

黃文濤以今年台灣總統大選為例表示,這幾年來「九二共識」在台灣日益深入人心,是否承認「九二共識」,實際上成為選戰最後關頭的一個焦點,而選舉結果清楚表明,台灣民眾支持兩岸和平發展。

 

對於胡錦濤的探討特殊兩岸政治關係說法,或是黃文濤的呼籲,與會的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蔡瑋認為,現實難處是台灣要先處理好內部分歧,大陸也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馬英九總統的回應非常明確,「我不認為揠苗助長會是件好事!」

 

與會的台灣專家有海基會前副秘書長李慶平、台北大學教授鄭又平與台灣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周荃;大陸學者專家有社科院台研所長余克禮、全國台研會秘書長周志懷、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以及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等學者。

 

 

進「深水區」 九二共識是否須升級?

記者林克倫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November 11, 2012 06:10 AM | 981  | 0  | 2  |  |

兩岸政治談判因大陸方面「常講」,引發台灣內部理解成「急統」而有疑慮。大陸國台辦官員黃文濤表示,兩岸有些政治問題要面對,暗催兩岸對話或協商已從經濟走入政治面。然而,兩岸的政治對話或談判涉及的共識基礎是否需要「升級」,身分確認是否會和平演變為「國與國」等諸多問題,都需兩岸深思熟慮,做好準備,先「試點」循序漸進,不盲動躁進,才能使兩岸關係穩步邁進。

先回歸歷史原點來看「九二共識」,當年「九二共識」是為了解決兩岸事務性協商所遇的政治瓶頸,遂達成兩岸均以口頭各自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內涵與定義不同的「一中各表」共識,目的在解決「事務性」議題,而非政治性議題。

 

若兩岸要進入政治議題的「深水區」,「九二共識」能否擔當重任?需不需要再起「新共識」並更名,抑或添加新內涵升級成2.0版?都需兩岸當局深思。「共識」對大陸不是問題,但台灣內部卻呈現嚴重分歧,台灣內部沒有基本共識,貿然與大陸進行政治對話或談判,對台灣社會和朝野兩黨來說,都是一場政治賭博或冒險。

 

談判是一種法律行為,首要確認彼此「身分」名稱,即我是誰、跟誰談。以大陸所提「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為例,光是「中國國民黨黨軍」、「中華民國國軍」,抑或「中共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軍」等稱謂,都會引發雙方爭議,更別提最終的「落款」簽署。

 

再以扮演兩岸白手套的海基會與海協會準備就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展開協商為例,光是「白手套」辦事處內的人員「身分」就有得談。

 

互設辦事處看似步伐雖小,大陸可能不滿意,但卻是兩岸累積經驗與互信的重要「試點」;畢竟北京初始對「九二共識」也不滿意,現在接受了。套句大陸用語:實事求是,不盲動、不躁進、更別躍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能長久。

 

 

蘋論:誰該向誰道歉

20121112    台蘋

台灣目前的情況是:政府一窮就省、一省就鬧、一鬧就放、一放就窮……國家窮了,各類退撫基金都將破產,政府於是大砍浪費和不合理的津貼補助,很正確啊!但每次只要既得利益被限制的人們出來抗議,不管有理無理,所有的改革立即叫停,尤其是威脅選舉時不投票或投反對黨的恐嚇最管用,嚇得執政黨屁滾尿流,不是對改革偷斤減兩,就是暗中停止,一切歸零,打回原形。台灣向合理化進行的改革就這樣在蹉跎中失去生命力。

 

退將被銅臭味掩蓋

最令人感到噁心的是中央軍校校友的退役將領,竟口出狂言說什麼:「政府敢刪(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就造反。」完全不顧及慰問金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會正義、是否對勞工階層公平。這樣叫囂極為無理、無禮,讓我們對軍人剩下的一點尊敬全部蕩然無存。民主國家軍人馴服的美德在這些退將身上完全被銅臭味掩蓋。退將的優渥月退俸不能滿足他們無饜足的胃口,還要壓榨納稅人的血汗,有沒有良心啊?

 

政府搖擺朝令夕改

最該譴責的是政府,搖擺不定、朝令夕改、前後不一、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所有最失敗的領導模式馬政府一應俱全。

退將陳鎮湘(現任國民黨立委)表示,不分朝野都應向退休軍公教道歉,「還我們的清白和尊嚴。」

其實,在討論退休軍公教福利津貼時沒有人玷污他們的清白、更沒有人踐踏他們的尊嚴,只討論他們的津貼如有不當就應停發,這是國法,無涉尊嚴。事實上,退將們的福利津貼已經好的太過分了,不是全球第一,就是第二。沒尊嚴的是沒有退休俸或是少得可憐的勞工階層。

老實說,民國38年到現在,社會民眾都怕軍爺,他們槍桿子打不過老共,鎮壓人民(從228到漫長的戒嚴時期)那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呢。

 

使國家競爭力退步

反過來,軍公教才應向人民道歉。領這麼多薪水,拿那麼優渥的退休俸,沒做事年終還領獎金,結果國家退化、軍力一落千丈、公務部門怠惰粗疏、封閉保守,致使國家競爭力退步到四小龍的尾巴,是軍人和公務員該向人民道歉,還是人民該向他們道歉?

 

 

(林保華按:與中國的主權爭議,馬英九為何就不敢堅持說“中共竊據大陸”?可見馬英九的親共本質。)

 

府贈日賓文宣 「日非法佔釣島」

20121112  台蘋 

 

總統府贈送給日本訪賓的禮物中藏有「釣魚台列島是日本在1895年非法佔據」(紅框處)的文宣,引發不滿。

【陳郁仁、李英婷╱台北報導】繼馬英九總統在國慶演說重申我對釣魚台主權,來台祝賀的日本國會議員團前一晚臨時決定不出席國慶典禮,外交人士昨透露,國慶後,只要有日本訪賓到總統府拜會馬,府方都會在贈送外賓的禮物袋中,藏一份「釣魚台列島是中華民國固有領土」文宣,引發訪賓不滿,事後透過日本駐台單位要與我政府溝通。

 

「是待客之道嗎」

外交人士透露,到總統府拜會的日本訪賓收禮時不知情,事後打開禮盒才發現,文宣上竟寫有「釣魚台列島是日本在1895年非法佔據」等字眼,訪賓覺得「不可思議」,明明剛剛跟馬總統還聊得很開心,都沒提到釣魚台,離開後卻發現這種「不禮貌的文宣」,質疑「這是總統府的待客之道嗎?」

民進黨立委蕭美琴昨批,政府對釣魚台立場可以公開講,把文宣藏在禮物裡面,這樣偷偷地處理,有失國格,且會來台訪問的都是對台比較友善的日本議員,「這樣做很不禮貌。」

 

文宣偷藏禮盒中

國民黨立委李鴻鈞說,政府宣傳主權沒錯,但請人家到府內卻發這種文宣,似非待客之道,相信馬總統應不知有此文宣,府幕僚應多注意待客之道。

日本交流協會昨不願回應。總統府說,很多國內外訪賓到府晉訪,都會獲贈釣魚台與東海和平倡議文宣,釣魚台是中華民國領土,政府相關單位都會利用機會加以宣導,不論對象是誰;至於為何把文宣「偷藏」在禮盒中,府方則不回應。外交部說,總統府送給外賓的禮物是府方準備,不清楚內容。

 

 

「北京暗示處理《大話》」

鍾年晃指「捨鄭弘儀 進中國」 三立全盤否認

20121112  台蘋 

 

鄭弘儀

【吳家翔╱台北報導】三立電視台今年5月停播《大話新聞》,引發震撼,固定來賓鍾年晃在即將出版的《我的大話人生》爆內幕指出,主持人鄭弘儀比媒體記者更晚得知《大話》將停播,過程中,三立高層也未真正慰留鄭弘儀。鍾認為,三立會停掉《大話》是因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加上馬政府上台對三立的封殺,經營高層轉而以中國市場為目標,北京當局一再暗示三立必須「處理大話新聞」,雙方才可合作。

 

對鍾年晃新書提到的內情,三立副總張正芬全盤否認,強調鄭弘儀請辭單純是家庭因素,三立也一直慰留。《蘋果》昨天無法聯絡上鄭弘儀,鄭在新書序中表示,鍾的消息「總比我靈通太多,我常要經他指點,才能略曉迷津」。

鄭弘儀還說,原來內幕這麼精采,「令我也結舌瞠目。」

 

鍾年晃新作《我的大話人生》。

5條件致停播

書中提到,雖然三立與鄭弘儀都對外說是因鄭「要回歸家庭,多陪家人並照顧太太」,但絕非真正原因,鄭主持《大話》10年,只主動請辭過兩次,都不是「家庭因素」,一是2008年總統大選後,當時鄭身心俱疲,第二次是今年總統大選後,這次請辭非單一因素,而是4年累積下來的沉痾;「照顧家庭」等說法是三立高層要求鄭配合說的。

鍾年晃指出,鄭弘儀今年初請辭,三立董事長林崑海3月還極力慰留說:「弘儀,咱作夥繼續打拼。」讓鄭打消辭意。不料,不到兩個月情勢逆轉,鄭還是在媒體詢問下才知道節目要停播,515專訪前總統李登輝當天,三立新聞部主管提出若同意5個條件(《大話》名稱、布景、製作班底與來賓全換、談論主題轉為社會新聞),鄭可留下,但鄭最後決定走人。

該書提到,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三立挺綠色彩很難拿到政府標案,商業廣告又只剩下以前的一半,於是三立總經理張榮華把腦筋轉到對岸。

 

盼賣戲劇到對岸

根據可靠消息來源透露,2012總統大選前後,三立都派人到北京磋商戲劇事宜,對方一再暗示必須「處理大話新聞」,北京方面說:「你一直要我們讓你賺錢,你們自己都不處理,要怎麼讓你賺錢呢?」

 

西藏問題也禁談

新書也提到,《大話》改為內製後,三立加強對節目內容控管,希望不要批評中國,後來變本加厲要求主持人及製作人轉告來賓,「西藏問題不要談」。鍾年晃回憶,20095月底、6月初,《大話》正在討論六四天安門事件,新聞部經理突然拿著手機,氣急敗壞跑到副控室,一直問製作單位,「怎麼回事,怎麼會談這個?」原來是張榮華看到《大話》討論六四議題,直接打電話給新聞部經理。經溝通後,果然下一段節目改變議題。

 

三立《大話新聞》停播事件

2012.1總統大選後:

.鄭弘儀請辭《大話新聞》主持人

3月: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極力慰留,對鄭說:「弘儀,咱作夥繼續打拼。」

5.14

.鄭弘儀接獲《財訊》雜誌記者詢問:「你有聽說6月起《大話》要換主持人嗎?」

5.15

.三立新聞部主管告訴《大話》製作單位,公司說6月初《大話》要轉型,名稱、布景、製作班底與來賓全換、談論主題轉為社會新聞(即後來的5個條件說)。

5.21

.鄭弘儀不接受5個條件,告知三立決定走人

5.22

.鄭弘儀與三立總經理張榮華會面,只談了5分鐘,張榮華始終沒有說出「慰留」

5.24

.《財訊》報導,「為前進中國,關掉大話」;《新新聞》報導,「鄭弘儀跟大話新聞說拜拜!」

.鄭弘儀在《大話》證實將卸下主持棒

資料來源:《我的大話人生》

 

鍾年晃。翻攝畫面

鍾年晃小檔案 46

◎婚姻:已婚

◎學歷:淡江大學法文系

◎現職:

.綠色和平電台《新聞別晃神》節目主持人

.電視節目來賓

◎經歷:

.《聯合報》記者

.《蘋果日報》記者

.《大話新聞》固定來賓

◎著作:

.《走出金枝玉葉》

.《失落的民進黨》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黃睿靚義演 助單親兒

20121112 台蘋  

久未公開露面的前總統陳水扁媳婦黃睿靚(圖),昨天在東吳大學舉辦「愛與勇氣」慈善鋼琴獨奏會,吸引數百名觀眾買票聆聽。

黃睿靚昨一身低胸禮服,相當吸睛。她在彈奏前向台下觀眾表示,全部門票收入將捐贈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現場響起掌聲,隨後她陸續演奏莫札特等五名音樂家曲目,包括黃夫婿陳致中、民進黨立委陳唐山、台聯立委許忠信等人都到場聆聽。文╱吳家翔˙圖╱杭大鵬

------------------------------------------------------------------------------------------------------------------------------------------------------------------------------------------

 

 

蘋果數:床上做的事 睡覺只佔27

20121112   

英國研究指出,一般人10年平均在床上吵架720次、做愛480次、發14600則簡訊、讀200本書,還會講電話、看電視,睡覺只佔28個月、約27%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