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 5 31《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更多中國資訊請瀏覽《共產中國》網站:http://redchina.ning.com

 

支聯常委冒犯丁子霖請辭;大中華沙文主義;平反64支持新高;中國對TPP轉開放;郭美美公佈51億存款;不要命的自負

 

(林保華按:香港支聯會紀念今年六四的“愛國愛民”主題的“愛國”引發爭議,而且繼續擴大。我不贊成因此就不參加六四燭光晚會,但是“愛國”主題的確值得商榷。因為“愛國”已經被中共壟斷並且污名化,沿用這個口號令人生厭。如果要與中共爭“正統”,沒有可能,反而會墮入其陷阱,同唱愛國調子而使狹隘民族主義更加氾濫;如果害怕被人罵“漢奸”,也大可不必,假如害怕被中共扣帽子,那就什麼事情都不必做了。人權早已超過國界,不必愛國,也可以關心六四,所以這個口號不但多餘,而且狹隘。支聯會可以吸取這個教訓,以後避免再提愛國。至於當年強調“愛國”,那是歷史因素,不要食古不化,要與時俱進,現在是人權高於主權的時代了,何況是中共特權集團的主權,愛它幹嘛。愛人才最重要,尤其是在專制制度壓迫下的弱勢族群。)

 

支聯常委冒犯丁子霖請辭

愧爭論愛國口號言詞過火 致函道歉

 

【明報專訊】六四事件24周年前夕,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丁子霖與支聯會出現嫌隙,雙方就支聯會提出的「愛國愛民」口號爭拗,丁指她不滿意這口號,便遭一名徐姓常委以電郵辱罵她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對她人格的侮辱,反駁這指控是「屁話」,並指事件會影響今後與支聯會的合作。支聯會常委徐漢光於今凌晨致函丁子霖道歉,並引咎辭去支聯會常委職務。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說,該會之前內部有討論丁子霖的意見,但無想過常委徐漢光把個人意見電郵給丁子霖。

 

李卓人表示,徐漢光昨深夜已撰寫了道歉信給丁子霖,就冒犯言論希望獲得丁原諒及寬恕。徐漢光在信中強調,有關言論純屬個人意見,因為支聯會常委在討論「口號」事件時,他表達了有關意見,他認為有必要將副本給丁觀看,不意帶來冒犯。他對自己的措辭過火及冒犯表示歉意,並提出引咎辭去支聯會常委職務。

 

李卓人稱,已接受了徐漢光的請辭,又對徐過去多年來的工作和努力表示肯定,又稱徐日後仍會繼續參與平反六四活動。他又稱,會親自致電丁解釋及道歉。

 

蔡耀昌﹕縱被批評仍會支持丁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說,一向尊重天安門母親,「相信是一些字眼上的誤解」,即使丁對支聯會有批評,仍會支持她。本報截稿前未能聯絡上徐漢光。

 

丁子霖昨晚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支聯會之前幾次向她寄郵件和報章,叫她批判本土派的「歪論」(見另稿)。丁反對杯葛六四燭光晚會,但同時提到不同意用「愛國」的口號。她指其後有一名姓「徐」的常委的電郵回應,轉寄了給她。

 

電郵指「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丁指該郵件有16點意見,其中第4條提到對該「愛國」口號立場是「撐到底」,第5條就批評她不了解香港形勢,第3條就說泛民本質關心中國的事和發展,這就是愛國,又指丁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病態情結)。丁指她了解香港情況,「(支聯會)把我這老太太當成文盲、當成猴耍啊」。

 

丁﹕太專制了 把我們都打

 

丁起初不明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其後上網查閱才恍然大悟,「我要很粗魯的罵一句,這簡直是對我人格的侮辱,太過分了」,又形容有關郵件內容是「屁話」,「我對他今年的燭光晚會提點意見,希望他有所改進,即使不對,也不至於招來如此辱罵啊」。

 

丁說﹕「這樣一個民主機構,但行事方式卻這麼不民主,以這樣不民主的態度來對待我,我提點意見,你就把我說成這樣子。我看他們轉來的一些東西,我看人家(本土派)提的意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啊。」她續說﹕「老是天下第一,以我獨尊,我覺得這是不民主。一個爭取民主的機構,用這種辦法來對待包括我在內,包括香港一些本土派,那也太專制了……他們這樣把我們都打,而且把人家本土派說是五毛黨。」

 

「難屬捨不得捐遺物 非怕當局」

 

丁在訪問中又提到另一名天安門母親張先玲捐遺物給支聯會一事,她引述蔡耀昌說當局報復張先玲捐遺物,所以不讓她和丈夫來港,會令其他難屬會更害怕,不敢捐贈。不過,丁表示,捐不捐是張自己的意願,她尊重張的選擇,「我要用最明確的語言告訴蔡耀昌,難屬不捐不是害怕當局,而是捨不得現在就把遺物拿出去,我們有權捨不得,有權自己保管,你不能說我們是害怕當局」。

 

張先玲原獲邀請月底來港出席活動,但其後主辦取消邀請,理由是時間敏感。丁說張先玲捐遺物一事,很多難屬被警察禁止出門,差點讓天安門母親登的公開信都夭折。每年她們都要聚會討論公開信,但今年被警察警告「不要參加張先玲的活動」,結果他們要提早一晚連夜在丁家裏討論定出公開信。

 

明報記者

 

 

導火線「愛國」口號

丁﹕愚蠢 李﹕非愛黨

 

【明報專訊】觸發丁子霖與支聯會爭拗的導火線,是支聯會今年提出「愛國愛民」的口號,丁子霖指「愛國」已被政權曲解為「愛黨」,認為支聯會用「愛國」一詞「愚蠢」、「莫名其妙」,要求支聯會「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但呼籲市民出席六四晚會。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回應,愛國成了污名實屬悲哀,但他強調,支聯會提的愛國絕不是愛共產黨,中港人民更要共同對抗共產黨爭取民主,希望丁老師明白這觀點。

 

丁﹕絕不認同本土派杯葛

 

丁子霖分別接受港台及本報訪問,談論「本土派」提出杯葛支聯會六四晚會的言論。丁說絕對不認同本土派的觀點,指兩地不能割裂,兩地人民「本是同根生」。她指台灣有人搞台獨,但如果本土派想步這後塵,「便是小島寡民心態」。她指是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你能跟大陸分開嗎?分不開的」。

 

不過,丁子霖對「愛國愛民」的口號不滿,指1989年血腥鎮壓之後,愛國的概念變歪了,政權把愛國變成愛黨。她指支聯會用這口號,遭本土派抓住話柄,「本土派的觀念絕對不對,但是你港支聯一幫,我勸你真是需要好好反思一下」。

 

丁昨晚對本報說,用「愚蠢」一詞,情緒是有點激動,語氣有點重,但是不會收回言論。「尤其看了那個什麼斯德哥爾摩症之後,我收回幹嗎。我覺得我沒錯,現在當他們面我都這樣說。」不過,丁子霖重申,呼籲市民參加燭光晚會。

 

李籲放下歧見參與晚會

 

李卓人昨晨在電台回應稱,愛國並非愛共產黨,而是愛民主及普世價值,「燭光如海,燭光力量要靠大家團結去做出來給中共看,我們無忘記六四」。

 

李希望大家放下怎看愛國愛民的歧異,「你來,不是叫大家認同愛國」,呼籲大家不要分化,「不要給共產黨高興」。

 

 

陳日君﹕「愛國」無錯 杯葛晚會「愚蠢」

 

【明報專訊】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昨晚出席六四事件彌撒,首度回應支聯會「愛國」口號爭議。他說愛國是代表為正義而犧牲,「絕對無錯」,反問質疑者是否「唔認中國人」,又指主張杯葛六四晚會的人「愚蠢」。

 

問反對者:是否不認中國人

 

天主教團體支援中國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昨晚舉行六四24周年彌撒,邀請陳日君主禮。他表示,六四事件不是一個人造成,而是制度所造成,「一個黨,專權,在一切之上,為求自己,不擇手段,還以此制度控制國家」。他指有內地同胞失去傳統美德及尊嚴,平反六四是黨要認錯,否則制度只會繼續,很多人繼續受害,「沒人說真話,沒有真理,不理(別人)死活,只顧眼前利益」。

 

不會出席晚會「免混亂」

 

對於支聯會「愛國愛民」的口號,陳日君認為沒有新意,強調愛國「絕對無錯」,並非愛專權,「真正愛國是為正義犧牲」。他質疑反對者「是否不認中國人,香港從來不是國家……(他們)有無能力成立國家?」,又指香港不能擺脫中國,內地人只是被制度教壞,應可憐而非反抗他們,「祖國不改善,香港沒希望」。

 

陳日君表明自己多年未有前往六四晚會,今年也不例外,「費事製造混亂」。

 

 

大中華沙文主義

劉雲龍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30, 2013 06:00 AM | 508  | 0  | 2  |  |

支聯會將今年悼念六四的主題定為:「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引致極端本土派宣布與其「分手」,不少對民族主義幼稚病反感的市民,也對支聯會的決定大為不滿。然而支聯會「大老」似乎不明白問題所在,不檢討主題,反而斥責不滿者邏輯混亂,「黨國不分」。

一些極端本土派的言論也許充滿排外和法西斯色彩,但他們並非停留在「黨國不分」的簡單思維上,而是在分開黨、國之後,仍覺得這個國家和民族並不可愛。

 

港人目前所面對的不僅是中共統治下的國家機器,港人同時要面對的,是有13億人口的中國社會。昔日兩地政府對民間嚴格區隔,香港與內地社會未至於直接碰撞,但近年自由行旅客大量湧進,加上北京有意藉內地民眾移居香港,進行人口大換血,令香港社會與中國社會發生直接碰撞,各種文化和利益上的歧異和矛盾遂不斷曝露,為極端本土派的排外意識提供了土壤。

 

內地社會對港人形成的壓力,往往來自深植於民間的「大中華沙文主義」。昔日港人對「影響中國」充滿豪情壯志,商人想把香港的管理模式帶到內地;民主派則希望利用香港的法治和自由影響內地民主進程,但當「強國崛起」之後,遇到的卻是內地民眾的傲慢與歧視,將港人視為邊緣和具「異心」的族群,令部分港人由洩氣而變成排斥。

 

「大中華沙文主義」不僅深植於平民百姓,也存在於開明的知識分子之中;在不久前香港「限奶令」及最近六四主題的爭拗上,內地維權人士和民運人士對港人的批評,便多少帶有「大中華沙文主義」的味道。這也是極端本土派認為中國一旦有了民主自由,反而對香港形成更大壓迫的原因。

 

 

六四集會 一直是本土運動

(華人民主書院董事 陶君行)

 港蘋

 ■六四臨近,「本土派」不斷呼籲港人杯葛六四集會。資料圖片 

 

六四臨近,「本土派」不斷呼籲香港人杯葛六四集會,所持的理由不外乎中國與香港的民主運動應作區隔、拒以「愛國」為六四主題、否定支聯會的存在價值。最大的原委莫過於近年興起的所謂「本土意識」,意即香港人不應介入中國民主運動的發展,這對香港本土運動百害而無一利。

其實,23年來維園六四集會的燭光,都是為香港人點燃的。

1949年以來,不少港人為逃避中國共產黨南下到港,逐漸在香港落地生根,成為本土文化意識的支柱。直到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香港人的命運再一次與中國連結。在恐共的氛圍下,部份港人計劃移民、部份港人選擇冷對政治……

然而,八九民運重新觸動香港市民的潛在政治意識,此與港人面對97回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年響徹街頭的囗號,「今日的中國,明日的香港」,乃香港人面對回歸對政治現實的反應。

八九民運期間,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情景,使向來「現實」的香港人,看到了人民民眾團結一致,奮起抗爭的力量。當年競相奔走支援內地民運的香港人,不單是被內地民運所牽引,更加繼承了內地民眾的抗爭精神,為自身香港前途打拼。

無奈,六四屠城後,香港人懷着失落、無助的心情,不少人選擇放棄、逃避,但亦有更多人投身推動中港兩地民主的行列;堅信面對強權,惟有依靠自己,站起來向當權者說不,自始便奠定了九十年代香港另一波的民主運動。

由那時起,內地人與香港人的命運便緊密的結連在一起。

 

每年的六四燭光,港人除了悼念六四死難者,更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政治表態。於參與者而言,明顯不過的政治含意為:拒絕謊言、拒絕遺忘、抗拒打壓、抗拒強權,將顛倒的重新顛倒過來,還原是非黑白、真假對錯。這不唯獨一代人的事,更為下代人,尋找真相、尋回公義。

回歸以後,六四的燭光,更代表着香港人對中共極權及管治的反抗。試想像,逾十萬人結集的六四集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消失了,又或是出席人數不增反減,國際社會、中共、以至特區政府會如何詮釋背後的政治意義?2003年,支聯會在六四集會上呼籲大家出席7.1遊行,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強行立法,直接鼓動香港人參與本土政治活動。由此反映,內地與本土的民主運動密不可分,並不是非此即彼,截然二分。由六四所引申及傳承的本土運動,不僅是狹隘的地方主義,更是對13億內地人民,以至人類普世價值的追求。

可以說,六四集會燃點的燭光,更是人類文明與墮落的寫照,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一代人承傳下一代人的擇善固執。每年悼念六四的活動,有不少年輕學子參與,這不正是讓年青一代認識何謂民主、自由、公義的最佳一課嗎?華人民主書院最近舉辦了一系列學校講座,邀請當年身在北京的香港人分享,陳清華是其中一位,他提到自己八九民運的故事。六四之後他從北京機場過關,關員搜到他身上的菲林,問他是否在天安門拍攝的,陳清華直接說是,關員的反應是甚麼?便是着陳清華快點過關,將那些相片帶回香港。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培育着一代又一代堅持民主自由的香港人。

所謂不出席六四集會會令中央政府更害怕的說法,完全是倒果為因。港人不出席六四集會,只能說明香港人對政治失望,放棄對核心價值的堅持,放棄對民主自由的追求。如果六四集會出席人數減少,中共更可肆無忌憚,插手干預本港事務,箝制香港人的人權自由。

 

有說中國的問題與我們何干,專注本土事務便可,這不過是眼不見為淨的鴕鳥心態。

「放眼世界,在地行動」(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是全球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基本價值和取向。面對強權的壓迫,面對人權的侵犯,面對自由的剝奪,我們不能獨善其身,在互相支援和砥礪下才有推翻暴政的可能。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接受傳媒採訪時辯解,「鄰居沒自由,你都沒有自由」,有人以南北韓作例子,「在北韓旁邊的南韓不也是有自由嗎?」蔡耀昌的例子或許不夠清楚,容我再舉例說明。春秋時代,晉獻公打算攻打虢國,大臣荀息進言以寶石及良駒賄賂虞國,借虞道滅虢,晉國的軍隊功成回國時,順道將虞國都滅了。

這故事的寓意在於唇亡齒寒的道理,虢國與虞國正是唇亡齒寒的關係。無論有多心不甘、情不願,香港人的命運,與內地的民主自由是緊扣在一起。中共政府擁有香港的主權,由行政長官到各級司級官員,均由中央政府任命,解放軍還有數千兵力在港,無論是爭取獨立或是自治,你的主要矛盾和敵人,均是中共政府。中共政府的壓迫除了是針對港人外,更多的是數以億計的內地同胞。

明乎此,我們才不至於切割中港兩地,排拒內地人,視他們為異類。近年的六四集會有越來越多自由行旅客出席,網台的直播也有過萬的內地人收看,內地人在高壓管治之下,正從香港的有限自由空間,學習及認識民主抗爭的真諦。近年內地小規模抗議,如烏坎村、廣州廣東話事件等等,正是從香港的經驗所引發。去年數萬港人遊行到中聯辦為李旺陽呼冤,大部份人與李旺陽素未謀面,但他們會因為這宗「內地」冤案視而不見嗎?不會,因為港人明白到,在地行動會令中共政府在內地及本港的管治同時感到壓力。

 

中共政府最樂觀其成的,就是港人與內地人互相分割、互相敵視,這也是在內地越來越普遍的論述,如「香港受惠於內地政策」、「香港是靠內地供水」等等,煽動內地人敵視港人的情緒,站在當權者的一邊,視香港為眼中釘。港人的回應絕不應該是以掃水貨客等所謂「本土」招數回擊,這正中中共政府分化人民的策略。這也是為何特區政府樂於回應「本土派」的訴求,因為這是尋找假敵人、爭取民望的手段,而客觀效果是加深中港鴻溝,令兩地人互相敵視及孤立,無辦法再互相支援,進而共同對抗中共政府。

不少參與者會對支聯會老化的儀式及其口號有所不滿。不過,支聯會縱有萬般不是,但這個運動不屬於支聯會,而屬於全香港市民,以至13億備受壓迫、掙扎求存的內地同胞。

於港人而言,八九民運賦予的深層意義,在於民眾面對極權威脅,不畏強權,勇於站出來,在於無私地為公義而戰,在於讓我們明白到「改變,在於我們今日的認識和行動」。六四在內地已被「河蟹」二十多年,如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惟有香港才能點起燭光。在每年的春夏之交,以燭光拷問屠城者、說謊者、獨裁者的良心。六四集會的燭光,由港人燃點起,傳遍內地和世界,展現大家的良知。

享受相對自由的我們,為何對這麼容易的一步,也有懷疑,也要卻步?

 

陶君行

華人民主書院董事

 

 

平反六四支持度 回歸後新高

 

【明報專訊】下周二是「六四事件」24周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周年調查顯示,支持平反六四的受訪者比率,升至香港回歸以來新高的62.8%;認為中國現時人權狀較1989年有改善的比率則跌至回歸後新低(50.7%)(見圖)。港大民研計劃總監鍾庭耀分析指出,香港市民的主流意見繼續認為中國政府當年處理不當、同情北京學生及支持平反六四,而市民年紀愈輕,平反六四支持度愈高,這大概顯示年輕一輩對民主的追求。

 

港大民研計劃在52325日透過訪問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電話訪問101318歲或以上市民。在95%置信水平下,評分誤差不超過正負1.7,百分比誤差不超過正負3%

 

愈年輕 支持率愈高

 

調查亦結果顯示,估計3年後中國人權狀會有所改善、及認為香港人應該偏向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多於民主發展的比率,亦分別跌至19941993年來的新低;認為中國現時應該重視民主發展多於經濟發展的比率,則升至1993年來新高。

 

惟對比一年前,市民對支聯會的評分跌了1.7分(滿分100計),至52.8分;反對解散支聯會的比率仍屬主流意見,但亦明顯下跌8個百分點,至48%

 

 

中國對TPP轉開放 美國歡迎

習近平訪美在即 兩國互動勢增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啟程訪問拉美3國,此行最重要的是隨後到加州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峰會。有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官方對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態度有所轉變,中央決策層對此某程度上轉持開放態度。就在習近平訪美前夕,美國高官也主動歡迎中國加入TPP,預計雙方就這一議題的溝通互動,將從過去的「冰封狀態」開始升溫。

 

國際輿論多數認為,美國在世貿組織(WTO)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架構之外,另起爐灶搞TPP,是用來遏制和隔離中國,因此,中國官方對TPP多持批評態度。但在習近平即將訪美之前,中美就TPP議題的互動突然增加。

 

商務部:美不邀請 也要迎頭而上

 

516,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桑切斯(Francisco J.Sanchez)在日本表示,歡迎中國加入TPP,並表示沒有排斥中國之意。此前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也強調,哪怕美國不邀請,中國也要「迎頭而上」,在必要時加入TPP。魏建國說,關鍵是參與、對話、加入,取得話語權,以及取得遊戲規則的制定權,不被邊緣化,不被排斥在這個圈子外。

 

本周三(29日)官方英文《中國日報》在一篇報道中稱,過去中國官方對TPP多持批評態度,但現在中國對TPP的態度更加開放。報道引述一名內地學者稱,那種認為美國企圖拋開中國的觀點是狹隘的,中國不應該害怕TPP

 

學者指加快改革 難趕上TPP要求

 

在習近平即將訪美前夕,官方智庫、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告訴內地傳媒,今次習奧會,一個重要關注點可能是TPP。不過他也指出,對於美國打出的歡迎中國加入TPP這張牌,中國短期還很難接,因為比如國企制度、氣候變化及環保、知識產權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等,即便是中國加快改革步伐,也不大可能在短期內適應TPP的要求。

 

據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今次習近平訪美與奧巴馬重點談及TPP的可能性很小,但中南海決策層對TPP的態度已經有所變化。目前內地經濟放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在努力尋找改革經濟體制的新動力。過去為加入WTO帶來的「開放紅利」,或將成為可以借鏡的經驗,讓加入TPP起到同樣的作用。

 

明報特約記者 鍾健 北京報道

 

 

(林保華按:為何不說中國必須有普世價值的視野?美國不是沒有東方視野,只是如何做的更好,例如對中華文化的邪惡部分必須有更清醒的認識;但是中國卻已經把普世價值視為“邪路”,又如何與“邪首”的美國打造良好的新型大國關係?)

 

建構新大國關係 美須有東方視野

香港新聞組/香港2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30, 2013 06:05 AM | 549  | 0  | 1  |  | 考慮到近期中美因釣魚島爭端、南海問題以及中美網路戰而關係緊張的背景,習近平的訪美之行也被外界寄予厚望。有評論指是否應該考慮採用東方傳統視野,來建構一個新的「中美大國關係」。

香港中評社評論中指出,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衝擊下,中美關係漸趨緊張,雙方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壓制了合作趨勢。這種趨勢一直延續至今,且未見緩和跡象。而且諸多事件都表明今日之中美關係積攢太多的不信任與誤解。中美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認知仍缺乏共識,思維方式差異性決定了中美在一些關鍵性問題上難以取得共識,這將嚴重制約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

 

中評社指,在這關鍵時刻,中美需要的是轉變思維方式,增進政治互信。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體現出中美雙方在發展中美關係方面正在做出積極嘗試。也因此,習近平的訪美之行才會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

 

外界期待中國新任國家主席能夠與美國連任總統歐巴馬達成一些共識,共同修復中美關係,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構建。

 

但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的背景下,新型大國關係的構建仍然缺乏理論根基以及現實操作程序。評論指出,若依當前的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以利益為導向的國家行為將迫使新興大國尋求戰略擴展空間,這會不可避免地與傳統強國產生利益糾葛,從而爆發衝突。

 

在這種理論指導原則下,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評論指,此時需要呼喚新的、現實的、可行的國際關係理論作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構建的理論先導。

 

評論最後指,作為東方傳統古國,中國的外交行為雖然受到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影響,但中國傳統外交思想的影響仍不容忽視。因此是否可考慮嘗試用中國式的思維來理解中國的外交行為。如果美國能夠領悟到這一點,而中國也樂意接受,那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構建並非遙不可及。  

 

 

北京聞風﹕習王反腐 先治標後治本

 

【明報專訊】王岐山領導下的中紀委周一要求紀檢幹部自行清退所收受會員卡,以「正人先正己」行動貫徹「習八條」(八項規定)。用王的話說,是要「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一個信號」。「會所腐敗」是當下內地官場的畸症之一。早年賴昌星創辦的紅樓,即為此類隱秘腐敗的雛形。煞會所消費奢靡之風,是中紀委反腐的連環辣招之一。

 

一個月前,中紀委監察部高官曾一對一約談53名派駐中央和國家機關的紀檢組長、紀委書記。有被約談者承認,其部門「一把手」及黨組、黨委成員深受觸動。分析人士稱,紀檢部門此番「自清門戶」與「投石問路」,意在「敲山震虎」。肅吏行動未來將從紀檢內部漸次擴展到各級官員,據信高層已有時間表。

 

黨政推反腐 嚴家法樹國法

 

十八大後,中共反腐正從黨、政兩線推開。一嚴「家法」之繩,二樹國法之威。從前者看,中共近日公布兩條「黨內法規」。一時雖惹「家法」與國法孰大爭論,但據參與起草人士透露,此舉無逾法之意,而是希望理順黨規制訂規範,整體而言有進步意義。

 

這名中南海智囊人物判斷,在習李主位10年中,中國法治將從量到質有正面改變。在反腐上,除黨紀外,國法將是重要依託。制度反腐有四方面可為:一是立法約束公權力;二是立法規範行政程序;三是在信息及黨務公開法上有所突破;四是加強類似《廉政準則》的公務員倫理道德法等。

 

李克強重法輕權 呼應反腐

 

李克強近期力推「簡政放權」,也是為反貪腐減少權力尋租的「釜底抽薪之策」。在3月的國務院首次廉政會議上,李強調要「依法促廉」,「法必須大於權」。這與習、王在黨內多次宣示反腐決心的講話相輔相成。

 

老話講,「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當前腐敗情勢令中共執政充滿危機感,其反腐路數是先破「山中賊」,後破「心中賊」。破「山中賊」靠制度建設,破「心中賊」靠「純潔黨性」、整黨整風。

 

王岐山在宣布「清卡」行動時明言,這將是下半年啟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前奏曲』。」「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習近平對其接班後首次整黨活動的要求。習的「群眾路線教育」,與「拍蒼蠅打老虎」同時進行,多方下手擒「賊」意味明顯。

 

鍾鳴九

 

 

粵人大成反腐重災區 7個月6官落馬

大陸新聞組/香港30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30, 2013 06:00 AM | 814  | 0  | 1  |  | 廣東紀檢監察網29日公布,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陳華一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但未透露更多內容。香港文匯報報導,這已是過去七個月來,第六個「落馬」的局級以上人大高官。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官員大多不是在政府任職期間被查,是退到「二線」後才被「秋後算帳」,使人大淪為反腐「重災區」。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認為,要嚴格實行官員離任審計制度,立法補漏。

據報導,陳華一曾任清遠市清新縣副書記,後調任省政協副秘書長。據初步統計,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廣東省、市、地方(區)人大被拉下馬的第六個高官。

 

報導說,512,佛山市高明區人大副主任陸幟然因被舉報「住超4畝別墅、身家過億」等,經查確定其嚴重違紀並涉嫌犯罪被「雙開」,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而在4月,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前局長、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珠江因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接受組織調查;今年1月,深圳和東莞先後爆出人大官員被查:5日,深圳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對原南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江立案偵查,並執行逮捕;6日,廣東省紀委稱,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歐林高因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牟取利益,先後多次收受他人賄賂,數額巨大,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報導指出,這些接連「落馬」的官員在過去任地方主官、政府要職時就已暗藏了經濟、瀆職等問題,但卻是在他們離開上任人大後才被徹底清算。

 

據報導,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認為,儘管官員離任審計已被討論了多年,而且從上到下審計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但對官員的離任審計還是存在薄弱環節,尤其對廳局級以上高官的離任審計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因此,審計部門要立法補漏,不僅必須程序性地對官員進行離任審計,更要對那些「急流勇退」的官員進行嚴格而徹底的審計,絕不能流於形式,以杜絕「舊官一走了之,新官不理舊帳」的問題。

 

 

郭美美51億存款被斥無恥

 港蘋

 

■郭美美 

令中國紅十字會聲譽掃地的郭美美,近日又在網上炫富,大晒51億元(人民幣.下同)存款。網友圍觀熱議,有讚賞其勇氣可嘉,有罵其厚顏無恥:「51億!每個中國人捐款三塊錢才他媽夠養活你。」

 

炫耀1.7萬元水晶鞋

月初在澳門豪賭的郭美美,沉寂一段時間後不甘寂寞,又跑出來在網上炫富。她在微博晒自拍,炫耀腳上價值1.7萬元的名牌水晶高踭鞋,又展示一條提醒賬戶餘額為51億元的手機短訊(右圖)。網絡輿論譁然,認為郭美美此擧儼然嘲笑捐款給紅十字會的民眾:「總之就是告訴公眾:咱有錢,咱牛逼!郭美美插一腿,紅十字會被摧毀。」

不過這條晒出的所謂51億元銀行賬戶餘額短訊並沒有顯示戶口屬於郭美美,也有網民質疑,其實只是一個冒充郵政的詐騙短訊。

人民網/新浪微博

 

 

 

不敵洋豬 中國名豬瀕臨絕種

特派記者程嘉文/北京2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30, 2013 06:05 AM | 1688  | 1  | 1  |  | 豬是中國最重要的家畜,不過,許多「名豬」都面臨消失 ,原因是農民為降低成本,紛紛改養歐美白毛豬,淘汰傳統黑毛豬。近年隨著中國社會逐漸富足,消費者開始追逐美味的黑豬肉,由於許多豬種已經絕種,市面上少數黑豬肉,價格也比一般豬肉貴得多。

中國農業部在「十一五」期間,花費五年完成「第二次全大陸畜禽遺傳資源調查」,發現全中國共有125個豬品種;雖然本土品種高達72個,但飼養量遠不及國外引進的洋豬。本土豬種中有34個,已被列入「國家級禽畜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舉例而言,浙江金華豬是「四大名豬」之一,頭頸與臀部為黑色,中間為白色,綽號「兩頭烏」或「熊貓豬」。金華火腿或杭州東坡肉,原本應以兩頭烏為原料,但由於數量銳減,現在通常用一般洋豬。著名川菜「回鍋肉」應該使用當地的「成華豬」,但成都當地的保種養殖場裡只剩下100頭。八個過去有記載的豬種,如今根本找不到,其中四種確定已經滅絕。

 

專家指出,金華火腿、東坡肉、回鍋肉、蒜泥白肉等中式料理,肉質半肥半瘦口感才好,否則就太老太硬,中國傳統黑豬的脂肪比例高,正好適合這種烹飪方式。

 

但是黑豬的缺點是生長速度慢、肥肉比例高,例如「兩頭烏」飼養六個月只有60公斤左右,白豬卻可以突破100公斤;「兩頭烏」的瘦肉率只有四成,白豬可達六成。農民為提高獲利,紛紛拋棄黑豬,改養洋豬。

 

不過,近年隨著中國社會逐漸富裕,消費者從「有肉就好」轉為追求「美味」,因此出現高端黑豬市場的空間。浙江開始出現標榜專賣「兩頭烏」的肉店,比一般豬貴三、四成,照樣生意興隆。廣東業者推出的品牌「壹號土豬」,去年產值已達6億人民幣,甚至有意推動股票上市。

 

 

自焚 青海又一藏人亡

大陸新聞組/北京30日電美國之音05.29.2013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30, 2013 06:00 AM | 308  | 0  | 1  |  |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日前發生一起新的自焚事件。 34歲的藏人丹增謝布拉用自焚的方式,抗議中國政府對西藏宗教和文化的持續鎮壓。他的屍體在事發後被當地警察沒收,並要求盡快火化。

美國之音報導,事發前,丹增曾跟朋友談及他對中國邪惡政策的不滿,並宣布他對西藏事業的忠誠。他說:「我們再也不能忍受生活在中國政府下的酷刑和鎮壓。」

 

這是自2009年以來發生在藏區的第118名自焚者。大部分自焚者要求達賴喇嘛返回西藏,也有部分人呼籲西藏獨立。

 

 

蘋論:不要命的自負

20130531    台蘋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2013年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台灣比去年退步4名,降到第11名。評比的4大標準:「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和「基礎建設」的排名都比去年下跌。

 

忘了角色過度干預

大前天行政院提出振興經濟4大措施,像中央計劃經濟那樣過於細微末節,忘掉了政府在自由市場經濟中的原則性與基礎性的角色,沒作好自己的功課,卻過度干預市場,導致競爭力排名下滑,全年經濟成長保三可能落空。

從振興經濟措施的內容來看,台灣朝野的經濟思想都還陷在政府計劃經濟的泥淖裡。中國傳統的儒家經濟思想和西方19世紀社會主義的經濟思想不謀而合,都主張中央計劃經濟(或部分)。這是海耶克所宣稱的「不要命的自負」,即相信人類有能力規劃和掌控自己的命運。然而事實卻不然。根據經濟史的經驗觀察,國家絕對不可實施中央計劃經濟,否則經濟將會凋敝(前蘇聯、改革前的中國)。

理由有六:一、計劃人員不知該做什麼來有效協調現代經濟生產。像振興措施中的許多項目公務員就不知怎麼進行;二、摸著石頭過河之後,執行者不知達到什麼效果,只好鑽漏洞並欺騙督導人員;三、計劃官員不知道上千萬人的不同需要,以致按計劃推出的政策讓人民仍舊無感;四、由於是政治決定,無法計算出價格與成本,以及生產作業必須增加什麼和減少什麼;五、執行官員會發現這些新生事物充滿麻煩和不方便。任何創新會自動瓦解計劃,也帶來額外的不確定性。實務上,計劃經濟會阻礙創新,而市場經濟容易走向創新;六、對外貿易無法與計劃做成功的整合,除非計劃官員能控制外國人。

 

計劃經濟注定失敗

政府的角色應是後勤型,而非前鋒型,亦即打造一個適於經濟成長的良好投資環境,不是鉅細靡遺的計劃經濟,因為那注定會失敗。

 

 

辣蘋果:誰太超過(余艾苔)

20130531    台蘋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從去年第七名下滑到今年的第十一名,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或是如何辯解,總是退步,面對這樣的成績,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竟然在國民黨團記者會說,台灣仍是亞太第三名,每天盯著排名上下一兩名,有點超過。到底是管中閔自我感覺超級良好太超過,還是老是當不報憂的喜鵲太超過?

這項評比前晚出爐,當時管中閔回答媒體時就認為「不是特別嚴重」,顯然他對台灣非常有信心。沒人會責怪大官對台灣經濟有信心,但信心背後必須正確認知台灣的問題。管中閔學識傲人,但他面對台灣經濟的樂觀認知,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沒認清台倒退嚕

大家還記得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腰斬時,管中閔說的話吧,他說對這個數字意外,還很訝異民間消費大減;他是該訝異的,因為二月時,他還信心十足說,期望今年達到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百分之四的「黃金交叉」;對台灣這種昧於現實的樂觀,怎能認清台灣已在倒退嚕。

面對台灣競爭力下滑,閣揆江宜樺認為值得警惕,經濟部長張家祝也認為是個警訊。台灣政經大環境確實出了問題,愁容檢討總比樂觀吹捧好。

 

 

經濟預測的是與非(佘健源、劉玉皙)

20130531    台蘋

 

政府施政若隨預測數字起舞,端出急就章措施,反而更糟。圖為台北一○一前人群。資料照片

主計處近日發布經濟成長預測,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2.4%,較二月份預測下調超過1%,調整幅度甚大,加以今年經濟成長率似乎保三無望,馬上招致各方批評,江內閣亦隨即宣布多項景氣刺激方案因應。

 

多次調整的經濟預測,引起各方對於主計處預測能力的質疑。然而,經濟預測數字的修正本屬兵家常事,毋須太過重視。比對主計處二月份與其近期之估算,可知下調的關鍵在於第一季出口淨額不如預期。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國際經濟情勢的波動易對台灣造成巨大影響。主計處於二月份所發布之數字,參照其他機構同期所發布之景氣觀測雖稍嫌樂觀,但近日之下調尚屬合理。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經濟預測數字?應不應該隨之起舞?

 

不應該隨數字起舞

既然經濟預測數字原本就可靠性偏低,各種公開發布之預測又有宣示效果、會對經濟活動造成進一步的影響,政府施政便不應隨預測數字起舞。據報載,在主計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後,行政院馬上祭出十三項景氣提振措施。細看此類措施,泰半屬原先預定推行或正在推行之政策,現在只是提前進行。號稱預計投入的32.4億資金,對整體經濟顯然是杯水車薪。這些措施,主要還是政治上而非經濟上的應對,宣示意義濃厚。如同前述,政府施政不應隨預測數字起舞,如果這些急就章的措施具實質效果,反而更糟;貿然投入的大量資金會導致資源的錯置與浪費,更增添政商勾結、劫貧濟富的可能,對整體經濟弊大於利。

事實上,長期低迷的台灣經濟有其長期與結構性的病灶,非短期之景氣提振措施所能解。國民黨由於意識形態以及其支持者結構的關係,一向主張大力西進,不主張任何有助分散風險的海外投資,不鼓勵有實效的根留台灣的產業升級措施。長期下來,兩岸「要素價格均等化」的結果,自然導致台灣實質薪資長期停滯不前。再加上馬政府上台後,政策上助長房地產炒作,受薪階級的消費力又受制於高房價,大量資金鎖在不具生產力之部門,自然國內需求欲振乏力。

 

提升薪資解決炒房

近年來,有鑒於台灣經濟受制於國際景氣波動甚鉅,馬政府一直想要加重國內需求的比例,但施政上若要能真正刺激國內消費,便必須要有效提升實質薪資,並解決房市炒作的問題。遺憾地是,若要真正處理此問題,必得動到執政黨核心支持者的利益,並損害其政治獻金來源。病灶已深,處理起來將傷筋動骨,在馬總統缺乏擔當的情況下,也就注定了行政院所有的景氣提振措施只能聊備一格。

施政要有感,不必以GDP成長率為重點。對零點幾個小數點斤斤計較,還不如改善所得分配、保障社會安全,後者才能讓絕大多數受薪階級在國際景氣不佳的局勢下,保有起碼的生活。然而,國民黨過去一直標榜自己是經濟治理的長才,並宣揚以經濟成長為核心的價值觀,面對當前因結構性問題所導致的經濟停滯,也就無法阻止民眾以此為單一標準來審視執政成效。江內閣的財經閣員們,也就只好概括承受,當替罪羔羊。

 

佘健源為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劉玉皙為美國薩佛克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

 

 

沈呂巡返台 傳掌外交部

20130531  台蘋 

 

沈呂巡外傳是接任外長熱門人選。

資料照片

陳郁仁╱台北報導

在外交圈有「沈大砲」稱號的駐英代表沈呂巡近日返台,外交圈傳出,由於外交部長林永樂被質疑在菲律賓槍殺我漁民一案上,表現軟弱,林本人也多次表示事件告一段落後會負責,不排除下台。外交高層表示,若當初外交部長是由強硬派的沈呂巡接任,情況或許不一樣,「上面開始考慮探詢沈接林位置的可能性」。外交部表示,沈返國是為了準備下周一、二國貿局舉辦的台英經貿諮商會議。

 

曾批金溥聰引不滿

沈呂巡在擔任外交部政務次長期間,作風就非常強悍,多次在立法院備詢時打斷立委發言,回嘴「我不講,怎麼defend(捍衛)政府政策」,立委曾質疑總統馬英九出訪南太友邦,外交部送的車竟沒顧慮到對方的左、右駕問題,沈不甘示弱回嗆說:「難道現在要把這兩部車丟海裡嗎?」

外交官員透露,馬總統連任時,與總統是高中同學的沈呂巡,是當時接外交部長的熱門人選,但因曾在外交部內部會議上,批評金溥聰在總統大選期間訪美,把國內政治口水帶到美國,引來高層不滿,才未接任外長,轉任駐英代表。外交人士說,沈與金的心結是能否接任外長的最大變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