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的洋校長風波 林保華
《看》雜誌 第138期 2013年 11月號
www.watchinese.com
中國人習慣把老外叫做“洋人”,那是自命為內陸國家之故。雖然現在因
為崛起而躍躍欲試,也想前進大洋,做個“洋人”,但是腦袋裡卻還沒有
改變觀念,還是內陸式思維,對洋人的普世價值不願接受,“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的狹隘心胸也難以解開。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雖然稱呼洋人是“鬼佬”(洋鬼子之意),但是心
胸顯然開闊許多,因為當年一些主子,不管你是否喜歡,許多是洋人。九
七後歷經愛國主義的教育,號稱“洗刷百年恥辱”,但是一時之間還難以
洗刷乾淨。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愛國主義”還是不斷擴大它的地盤。
因此今年香港大學請來一位洋校長,就掀起一場風波。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本來還可以連任,但是因為前年8月,李克強作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國務院副總理訪問香港,並且出席香港大學慶祝建
校100週年活動時,大批警察進入校園,對抗議學生採取了過分的暴力行
為;而且在安排兩位主禮嘉賓(李克強與擔任過香港大學校監、在英國也
有頗高學術地位的前港督衛奕信)時太過厚此薄彼,前者是第一排的“核
心”座位,後者則是二排末座。這種權力崇拜侮辱了香港大學的國際學術
地位,因此受到激烈抨擊。這些問題即使徐立之事先不知情,也難脫要負
上行政責任。他自己對續任也就意興闌珊了。
時隔41年 港大再現洋人校長
因此,這次聘請新校長,海外有崇高學術地位的華人多不敢問津,耽心在
這個地方難以抗拒政治壓力,捲入是非而壞了自己的清譽。港大的校長遴
選委員會最近建議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醫科及
牙科學院院長馬斐森教授(Peter Mathieson)為下任校長唯一候選人,
擊敗參與競逐的香港學者。這是香港大學41年來再見一位洋人校長。在九
七後“愛國”氣氛下,敢於聘請一位洋校長,得佩服遴選委員會的膽識,
至少他們是獨立思想,沒有考慮政治因素。遴選委員會由11名成員組成,
分別來自港大大家庭的主要成員代表,包括校友代表。
但是建議公佈後,引來強烈反彈。率先的反彈來自本身是港大校友的港大
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她提出5點質疑,包括馬斐森的醫
學成就僅及格,只做了5年醫學院院長,不能說是資深;對香港、亞洲地
區的有關經驗近乎零,和香港幾乎沒任何關係;不懂中文;“使命陳辭”
空泛;懷疑將向烏干達應徵校長的簡歷信轉發港大。其他反彈的還有盧寵
茂(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作為遴選委員會成員之一
,他在接受中共喉舌《文匯報》採訪時,炮轟馬斐森“無知、無能、無心
”,還上綱上線說,任命非中國人擔任校長是侮辱香港及中國。而身為傳
統左派的前港大副校長、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則對馬斐森也有所保留
。程指馬是不錯的行政人員,但欠缺願景,要做港大校長則“差一大截”
。
但是支持者也不少。例如,馬斐森來到港大與遴選委員會接觸後,委員會
成員、港大理學院院長郭新說,經過約一小時的交流,認為很多同事均對
馬斐森有正面印象。他認為港大需要一位多方面的人材出任校長,馬斐森
具教學、行政及研究等經驗,學術地位亦高,是適合人選。郭新認為,批
評馬斐森學術地位不夠,並不公平。
反洋人校長者 均有中國利益
資深媒體人吳志森則揭露,港大反對洋人當校長的教授都有中國利益連結
。陳婉瑩教授兼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盧寵茂教授在深圳
醫院有合作項目,傳統左派程介明教授也有汕頭大學淵源。他們在中國的
發展,過去得到華籍港大校長的大量資源支援。因此,對洋人當校長強烈
不滿。
也有專家指這三位親中教授的批評尖酸刻薄,近乎人身攻擊。除了肯定馬
斐森的學術地位與行政能力,更讚揚他不計利益,在擔任英國教職時,還
抽身到烏干達這個落後、混亂的國家去工作,有奉獻精神。
而被問到他的政治立場,以及是否支持以公民抗命方式爭取普選,馬斐森
表示,他沒有固定政治取向,過去曾投票予英國不同政黨;他一定會保障
教職員及學生的發言權利,若有人因參與“佔領中環”被捕,他會提供協
助,但認為要尊重法律;他形容自己會像“家長”一樣保護學生。顯然,
他是洋人,也不大了解中國,所以依據普世價值的立場回答,因此深受學
生歡迎。但是聽在“愛國人士”與北京耳裡,恐怕就很不入耳了。
聘請洋校長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擺脫中國文化中的人治作風。1980年代初
期,中國的改革開放起步,有虧損的國營企業就聘請洋廠長,可以阻止來
自上級與不同部門的關說(紙條與電話),尤其是人事關說。後來證明這
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九七前,香港各個大學聘任的校長,已經是北京所能接受的,儘管他們不
會認同中國的制度,但是至少不會抗命而便於“平穩過渡”。現在為了更
好控制,嶺南大學乾脆任命“梁粉”做校長,簡直是侮辱斯文。但是,如
果香港大學有一個敢於抵制政治介入的洋校長,對其他學校“血濃於水”
的華人校長,無疑可以讓自己處於二線而幫減壓,因此應該是他們所樂見
的。
一九九二年,彭定康出任末代港督時,是一位對中國完全不了解的政治人
物,也不懂中文,但是他深諳民主政治,任內不遺餘力推動香港民主化,
做的比前兩任的“中國通”要好,以致被中共斥為千古罪人、妓女、小偷
等等。當“愛國人士”理屈詞窮進行人身攻擊時,就說明事情是做對了。
對這位洋校長亦應作如是觀。
反不反洋 香港流盡心酸淚
當愛國人士情緒激昂表達他們近似義和團的理念時,應該是對洋人同仇敵
愾才是;可惜作為香港愛國頭子的特首梁振英,卻不是這樣子。10月初出
席在印尼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時,香港記者因為詢問菲律賓總統艾
奎諾三世有關3年前菲律賓警察濫殺香港遊客,導致8名死亡,至今為何沒
有道歉,9位香港記者的採訪證被印尼政府沒收,並被驅離會議場所。
香港媒體請特區政府出面維護採訪權利,特首梁振英卻交涉無功,他在會
見港媒時,只能表示,“不好意思”。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只是
表示“期望雙方可通過溝通協商妥善處理”這樣的“中間立場”。注意“
雙方”這兩個字,難道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成為中國的一方嗎?香港
有難時就被中國拋棄了?後來雖然總理李克強向艾奎諾三世施壓,也沒有
什麼效果了。
台灣《工商時報》在10月16日有一篇周慧如撰寫的“編輯室報告-香港,
APEC獨憔悴”,道盡了香港的辛酸。由台灣的親中媒體作如此報告,不正
是對台灣的提醒嗎?
因為梁振英的失敗“外交”,正是馬英九總統推行“外交休兵”後把台灣
外交納入到中國主導下的大外交,這正是絕大的諷刺。如果台灣現在已經
是中國的一部分,那麼今年5月發生的“廣大興28號”被菲律賓海警射擊
導致死亡事件,就要服從北京的“大戰略”,那還會有賠償與道歉嗎?
歐美是洋人,日本是洋人,菲律賓也是洋人,區別只在於西洋、東洋、南
洋而已。香港的愛國人士為何只仇西洋,而不仇南洋,難道只是因為艾奎
諾也有中國血統?可為何這位“龍的傳人”偏偏親美反中、反港?難道也
是“漢奸”?可是愛國人士既沒有對“洋人”的敵視,也沒有對“漢奸”
的仇恨。總之,這是混亂的價值觀。由此也看出“愛國”云云,只是為了
自己短期利益的權謀手段而已,只有白痴,或者“馬粉”、“梁粉”,才
會相信中共“血濃於水”的“愛國主義”統戰口號。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
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