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評估趙紫陽  1986.9.4

    由於中共仍缺法治,以人治為重,因此明年中共「十三大」的人事,已成
為這一兩年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尤其是今夏召開了北戴河會議,今秋又要召開
十二屆六中全會,因此這個問題更加突出。

    人們一般認為改革派的領導人物,就是鄧胡趙。鄧已不在第一線,胡則主
管路線思想,而大量具體的經濟工作和體制改革工作則落在身為總理的趙紫陽
身上。胡啟立接替胡耀邦,相信比較順利,但誰來接替趙紫陽,則均未具「成
熟」條件。

    趙紫陽是在一九八○年的人大五屆三次會議上擔任總理職務的。憲法第八
十七條規定,「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趙紫陽到
一九八八年的七屆一次人大會議時,他任總理一屆半,如果「四捨五入」,可
算兩屆,但若從八二年憲法通過後才算,那麼,趙紫陽可以「合法」擔任至一
九九三年的八屆人大。除非政治形勢和健康情況有變,否則諒會照此辦理。

    鄧小平復出以後帶出的兩個黨政接班人胡耀邦和趙紫陽,筆者當時期望更
多於胡耀邦而非趙紫陽。理由是胡耀邦文革時是硬骨頭,思想也頗開放;而趙
紫陽以往是陶鑄的助手,和陶鑄一樣,善於看風使舵,有政客之味。但通過這
幾年的實踐,以上的看法需作修正。

    胡耀邦似相當開放,但有時頂受不住壓力,發表極左言論,最突出的是去
年二月八日關於黨的新聞工作的講話。在那以前,有關戲劇的講話(禁沙葉新
的「假如我是真的」),頂不住對「苦戀」的批判(壓力來自鄧小平),均使
人大為失望。

    趙紫陽這幾年來的表現則顯得比較穩重,在工作態度上,有周恩來之風,
埋頭搞經濟,其他事情就不大過問。就是在經濟報告之中,也是把政治最大程
度的淡化。西方政界和學界對他印象均不錯。但是趙紫陽要避開政治,政治卻
不放過他,因此改革問題成了「路線鬥爭」的焦點。而在這問題上,雖然改革
也有不小問題,但有兩個該肯定的基本點----

    一,趙紫陽重用體改所和一些研究中心的青年知識分子,吸收外界的科學
成果來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使中國面目為之一新;

    二,對「窺測方向,以求一逞」的保守派,也給予應有的回擊。

    趙紫陽也曾為兒子的問題承受壓力,固然兒子中也許有不肖之徒,但散播
小道消息是中共黨內鬥爭的一種手法,所似也須分析。

《信報》  凌鋒:人在香港專欄

(2009.5.28掃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