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按:馬英九要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只有死心塌地做台灣人,因為劉曉波作為“純種中國人”,已經搶先在馬英九前面拿走這個獎;也因為兩者理念的截然相反,馬英九更沒有機會了,嗚呼哀哉,尚饗。)
劉曉波獲和平獎 馬與中國同樣難堪
記者鄒景雯/特稿
中國「零八憲章」的起草人劉曉波獲選為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造成中國當局的難堪不在話下,居然仿效「北韓模式」對內封鎖消息因應。同樣尷尬的何只一者?台灣的馬政府同樣五味雜陳,尤其是企圖藉由兩年簽署十四項協議與一個共識「成績」爭取和平獎的一群權力追隨者們。
馬英九想爭取諾貝爾獎?此一說法自數月前開始就自涉外單位盛傳而出,不論是否為真,確實有一些幫閒積極奔走希望至少能獲提名,該等憑藉的理由,正是馬英九最自豪的「降低兩岸緊張,促進台海和平」,不用說,結果當然事與願違。
但,馬比不上劉曉波,這並不是重點,更令人深切思考的是,和平獎委員會決定頒獎給一位中國民運人士,其所彰顯的價值,事實上是對馬政府這兩年多的中國政策,提供了強烈的對照組,這是馬政府必然尷尬的關鍵。
獲獎彰顯價值 與馬傾中政策強烈對比
對於劉曉波,其遭中國無故逮捕,早在前年十二月,在這將近兩年的期間,台灣不乏聲援的行動,在野的民進黨也由蔡英文做過正式表態,然而獨缺馬英九的角色。獲獎前與獲獎後的劉曉波有沒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馬英九只在劉曉波獲獎之後才呼籲中國釋放?外界難免因而產生「搭順風車」、「錦上添花」的喟嘆。
單點絕不足以評價一個人的言行,提供上述觀感的佐證,則是馬政府對待另兩位異議人士的反人權表現,一位是同樣獲得諾貝爾獎的達賴喇嘛,入境台灣竟有時機宜不宜的待遇;另一位更慘,熱比婭女士甚至被影射為恐怖份子,至今不得其門而入。這兩位同樣令中國「頭痛」。
人權降格、政治妥協 兩岸偽和平
何以劉曉波可以讓馬英九開「金口」,他們卻不能?原因出在這兩位被界定為「獨」。顯然,馬英九的人權觀不是普世的,他是有選擇性的,有人、得了諾貝爾獎,可以開始講人權;有人、不管得不得獎,則不配有人權。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給獎的理由,描述了劉曉波推動中國民主的努力,這才是「和平」的定義;反觀馬政府這兩年多來形塑的「和平」,避談民主、人權降格、政治妥協、經濟至上,根本就是偽命題。這不正是對馬英九對中全面扈從路線的徹底否定?這點恐怕尤其是尷尬中的尷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