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主意識的成長
林保華
要求真正普選的電子投票,主辦單位原來以為可能只有十萬人投票,因為北京發表「一國兩制」實踐白皮書,聲稱香港是否高度自治,權力操在北京手中。香港人一下子淪為只能聽命於北京的奴才,於是投票人數激增到七十九萬,「七一」遊行人數也激增到五十一萬人。
北京發表白皮書後,香港律師會會長林新強表示支持,認為法官必須愛國,把政治上的愛國放在「司法獨立」之上,並且讚頌中共的偉大,引發律師會許多律師的反彈,召開特別會員大會,即使今年五月選出的理事會是親北京的,即使北京對這個大會舉辦的信任投票施加許多威脅利誘的壓力,最終以大比數迫使林新強下台。
也就是說,北京的壓力越大,香港的反彈力也越大;北京越要香港「中國大陸化」,香港越要「本土化」。這是香港自主意識的提高。這種自主意識,在九七後,隨著國民教育洗腦的加強而加強。以二○○三年超過五十萬人的「七一」遊行開始要求特首董建華下台進行普選,再隨中國大陸「自由行」遊客的增加,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烈。期間伴隨保衛皇后碼頭而保留香港本身的文化、歷史記憶,反對北京強迫香港建造高鐵而保護香港人安身立命的蔡園村,都增加了對本土的認同感。
香港從當年鴉片戰爭的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大量人口是因為「避秦之亂」從中國南來的「過客」,對香港沒有認同感,認同的是大陸的「祖國」,是所謂的「大中華意識」。但是隨著九七「回歸」,大中華意識日益淡化,自主意識越來越濃厚,尤其是年輕一輩。這是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與政治問題,更是北京當局必須深思的。
香港泛民主派在普選問題上分為激進與溫和兩派,但是在北京的強大壓力下,泛民被壓成一塊了,雖然還不至於雷打不散,但是可以說是這幾年來最好的情況。
中共在寸步不讓的情況下,頻頻作出邀請泛民議員北上會晤的政治秀,企圖在民眾中造成有「誠意」的感覺,就如一九四五年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那樣,結果即使簽上和平協議,最後內戰還是開打,直到打出勝負為止。
這次南下深圳會見泛民議員的是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但是一個月前,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也南下深圳,會見的是「自己人」。級別大不同的「親疏有別」做法意味著什麼?很簡單,親者,可以談心裡話,真正了解香港的情況,以便作出定奪。疏者,不一定完全是假心假意,但是至少也是三心兩意,帶有許多作秀的成分。因為即使再有誠意,因為不是第一手的了解,匯報到最高的政治局常委那裡,已經是七折八扣了。這種安排,就說明了重視程度的不同。
既然如此,泛民也有所準備。泛民議員已經集體簽署政改承諾書,表明若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不符合國際標準,必定會予以否決。目前泛民議員有二十七席,如果被北京「爭取」四席,立法會就可以通過特區政府秉承北京意圖制定篩選泛民候選人的政改方案。如今已有二十六名泛民議員簽署,北京要分化瓦解就相對比較困難了。泛民必須表現出強有力的自主意識,而不是一直幻想得到北京的垂青,才可以維護香港應有的權益。
《爭鳴》雜誌 2014年9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