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 10 10《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貼在林保華部落格:

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 日中經貿戰;習近平四世同堂;退任領導頻亮相;正視龍獅旗 回歸基本法;感受『姓中』善意;日本向右轉

 

〈林保華專欄〉從稀土看日中經貿戰

 

中國的反日群眾運動已經落幕,對釣魚台的軍事威脅,暫時也不會引發軍事衝突,除非中共內部有人要讓十八大流產。但是經貿方面則是不宣而戰。之所以不宣,就是自知理虧。

 

中國發動的經貿戰爭,除了衝擊日本的在華企業,還包括取消赴日的中國遊客,國內的抵制日貨,以及撕毀一些貿易協定,連「東芝二○一二中國足協盃」的「東芝」兩字與東芝廣告也臨時抽掉,雖然東芝是贊助廠商。

 

我不曉得主辦單位會不會把贊助資金也退還,還是趁機吞沒?

 

九月底,著名的旅日台灣作家黃文雄來台時,我與他提及中國這一波對日本的「經濟制裁」,他說,日本方面已經計算過對GDP帶來的影響,已有思想準備。正好上星期出版的《新新聞》一三三五期也刊出前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劉黎兒的文章,分析日本可能受到的損失,提供了一些數字。他們預估的最壞情況,包括中國政府拋售日本股票。

 

不過劉黎兒也指出,經貿戰是兩敗俱傷的事,日本在華企業僱用中國員工一千萬人以上,中國從日本進口的高科技工作機具等沒有替代性,不如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國的反日情緒、中國投資環境的惡化,將促使日本在華企業撤走。

 

已有許多評論指出,中國對日經貿戰,將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然而中國的民族主義不是自卑就是自大,現在自以為已是第二大經濟體而「目中無日」,中國內外一些人大颳膨風,似乎日本很快就要投降。

 

兩年前因為釣魚台撞船事件,中國撕毀合同,發動稀土戰,以為會給日本致命一擊,其實日本早儲備了相當數量的稀土,再開發其他地區。因此不但沒有出現日本投降的局面,反而導致稀土價格暴跌,中國廠商希望日本多下訂單。

 

日本從一九九○年代初期經濟不振,至今超過二十年,還沒有走出困境,加上去年三一一地震海嘯,但是日本社會還很平靜;目前的經濟制裁,大部分日本財團也比台灣財團愛國,沒有以經圍政。但是中國一旦自損八百,失業人數增加,中國老百姓恐怕就坐不住,出來鬧事了。

 

對中國的反日活動,其他外商就沒有感覺了嗎?台灣一些評論幸災樂禍談到轉單效應,怎麼沒有想想,這種暴力與報復手段,也可以隨時拿來對付台商與其他外商。因此可以預料,更多的外商將因「拳匪」在中國的復出而駐足,甚至加快撤退的步伐,其他東南亞國家已在挖角。

 

目前中國的經濟已在下行,再來「自損八百」,自是雪上加霜。這點,主管經濟的領導人不會不知道,但是為了政治的需要,在民族主義狂熱下,誰敢說出不同的話?這就是中國劣質政治體制的問題。(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自由時報

 

 

四世同堂 習近平當家難

要聞組綜合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9, 2012 06:05 AM | 22806 | 2  | 5  |  |

中共實現新舊領導層交接班的18大召開前,中共高層領導人的露面和講話都成為中國政治觀察家分析和猜測的素材。曾經擔任過國務院改革雜誌社社長、獨立研究者和社會活動人士李偉東表示,18大的方針和人士變化基本由胡錦濤主導,習近平上位初期仍然要受胡錦濤影響的箝制。

正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出席中國和亞洲民主化研討會的李偉東對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表示,中國的局勢可概括為「三國四方,四世同堂」。「三國」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代領導人同時發揮作用。江澤民高調在大劇院亮相,說明其對時局的影響。另外還有圈內人士說,甚至五世同堂,像宋平這些老人仍然在發揮作用。

 

「一方」為溫家寶。溫家寶十年來高調提倡政治改革。雖然只說不做,但在高位發表政改言論,為中國支持改革的力量提供了一定的話語空間。溫家寶僅被歸為「一方」,是因為其權重不及江、胡和習。

 

李偉東認為,習近平雖然為江澤民隔代欽點,但習、江並非一派。習近平並未進入角色。如果習近平已經掌控大局,就應該是習近平中共18大召開前在中共建黨周年作七一講話,而不是胡錦濤。

 

他指出,胡錦濤在71香港主權移交15周年紀念日訪港慶祝遭遇港人大規模遊行抗議,他參加香港新特首梁振英的就職典禮等活動後匆匆離港。胡錦濤在723對省部級主要官員發表重要講話實際上是補講七一講話。

 

他說,無疑胡錦濤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七二三」講話不僅是一次統一思想的講話,也被官方媒體稱作為18大定調、制定未來治國理政的路線圖的講話。顯然胡錦濤已經為未來五年的政治思想路線定了調。

 

李偉東並稱,18大人事安排基本由胡錦濤決定,然後才同江派討價還價;而且胡錦濤繼續擔任軍委主席的可能性很大。從最近胡錦濤頻繁對軍隊發表講話看,他裸退的可能性不大。

 

展望未來,李偉東說,中國很可能會發生一種「低烈度的辛亥革命」,低烈度即非劇烈手段改朝換代的暴力革命,但也不是改良,因為在現有體制上修補提高的改良已經沒有餘地,原因就是權貴資本主義發展已經把自然資源,人力自由,社會資源推倒了極限,到了「山河不堪忍受,人民不堪忍受」的地步。

 

這時候如果統治階層不主動審勢度勢做出自上而下的改革,類似「阿拉伯之春」那樣自下而上的草根暴力或革命隨時噴薄而出。

 

 

十八大前激鬥 退任領導頻亮相

吳儀現身撐懲薄挺習

   港蘋

  

 919】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接受美國CNN專訪,披露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早前神秘失蹤兩周是因游水傷背,現已康復,於十八大接班已無疑問,還大爆胡錦濤卸任中共總書記後,將繼續留任中央軍委主席一段時間。

距離中共十八大開幕不到一個月,但中共高層的人事鬥爭並沒有塵埃落定的?象!繼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接受CNN專訪,罕有地披露胡習在十八大後的動向後,江澤民(86歲)突然高調亮相國家大劇院,引起外界關注。正當外界解讀江派將在十八大佔上風之際,江的死敵李瑞環,周日竟罕見地在北京第一、第二把手的陪同下現身,還與吳儀一起欣賞網球賽。分析指,當年為打擊薄熙來而裸退的鐵娘子都亮相,顯示出中共元老正聯手撐嚴懲薄,打擊江派。

官方中新社昨罕見地圖文報道全國政協前主席李瑞環(78歲)和國務院前副總理吳儀(73歲)二人輕鬆交談、欣賞賽事的報道。中央黨校退休幹部杜光對《蘋果》分析,「二人同時曝光的可能:一,他們都是網球愛好者,觀看球賽是個人行為;二,薄案將會得到比較嚴肅的處理,因按他們過去的表現應都是徹底查處的主張者,媒體報道此事,可能意味?他們對薄案的處理意見受到了重視;三,如果十八大決定重新建立顧問委員會,他們是最理想的領導人選。」

 922】中國前總書記江澤民(箭嘴示)突然現身北京的國家大劇院,並發表演說,但身邊僅國家前副主席曾慶紅等,沒有現職高官陪伴。  107】被稱為江澤民「剋星」的前政協主席李瑞環(中),出現在2012年中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場上。值得關注的是,現任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右)、北京市代市長王安順(左)分別陪伴在側。

 

與李瑞環看網球

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建議成立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作為解決新老交替的一種過渡性質組織,讓退出第一線的老同志做中央委員會政治上的助手和參謀,但在中共十四大後撤銷。此屆十八大權力交替派系鬥爭異常激烈,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案件是磨心之一。難道會重新採用顧問委員會模式?

江澤民主政時,曾對他的權威構成制衡的只有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李周日先在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代市長王安順陪同下欣賞中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再與吳儀一起欣賞男單決賽,官方媒體更分兩日報道,實屬罕見。反觀,江早前現身國家大劇院,不僅全是退休官員,就連官方媒體亦隻字不提。

 

曾指薄:不甘於當下屬

「這些老人紛紛亮相就是挺習近平,支持嚴辦薄熙來!」消息靈通的北京作家鐵流認為,不光吳儀和李瑞環,前總理朱鎔基、喬石也是這一意見。他認為,目前形勢下撐薄的江澤民處於劣勢。

曾任商務部部長、主管外經貿的吳儀,在十七大裸退,並公開表示「希望你們完全把我忘記」。據說,就為換自己的副總理一職,不讓薄熙來接任,把他「下放」到重慶。吳曾評價薄:不甘於當下屬,只想當第一把手,為爭權奪利不惜一切手段。近五年來,她幾乎沒有公開亮相。此刻,她與李瑞環一同現身,被指為幫胡錦濤阻擋江澤民擬主導十八大人事佈局的意圖。有北京消息指,無論是常委人數或候選人,目前還沒有最後定案。《蘋果》記者

 

 

挺薄網友:政變在十月

港蘋

  

海外多維網論壇昨有挺薄網友發起「政變在十月」,呼籲全國人民今日一起行動(圖),佔領各地黨委辦公大樓,「迎接民主的到來」,並揚言「(周)永康的人馬在這一天還會發動政變,配合人民群眾的行動」。有人跟帖響應:「只要有一支軍隊起來挺薄,這支軍隊就會勝利,因為人民支持薄,有兵源!狐瘟(胡溫)軍隊代表權貴,沒有兵源,就會像當年國民黨軍隊一樣一敗塗地!」可見薄擁有一批忠實的支持者。

「不知道又是哪個派系故意放風。政變怎可能,周永康不敢搞也搞不起!」北京老右派鐵流認為,在中共權鬥激烈,不斷借海外放風造勢的十八大前夕,多聳人聽聞的消息都不奇,但中共是鐵桶一個,一夜變天很難:「中共的組織嚴密是你難以想像的。上街政變?馬上被消滅。」

 

有派系故意放風

另有爆料說,薄熙來除了搞「群眾運動」博取政治資本之外,「至少掌握三個以上政治局常委的黑材料,隨時可以整得他們灰頭土臉,一敗塗地」,更點明包括曾任重慶書記的委賀國強的黑材料。

而現任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日前在反腐會議上,總結十七大以來的工作時特別強調,「堅決查處了薄熙來、(原鐵道部長)劉志軍、(原深圳市長)許宗衡等一批重大違紀違法案件」。據悉,賀和薄本身就積怨很深,賀再次高調提出處理薄案,一是為自己,二為他的舊部重慶前司法局長文強「報仇」,同時再次呼應胡溫習的反腐論。《蘋果》記者/多維網

 

 

盡論中國:薄熙來自揭與王立軍恩怨?

 港蘋   

 

繼習近平致中共政治局常委及元老的信後,網絡上又傳出薄熙來《致重慶及全國人民公開信》。這封正在多維博客(http://blog.dwnews.com/post-243275.html)連載的公開信,其真實性與習近平的信函一樣受到質疑,但行文風格的確頗似薄熙來,所?說的與王立軍的恩怨、對谷開來的愛恨又頗具可讀性。

公開信疑是合成版

公開信的前兩部份據稱寫於3911日,即薄熙來到北京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期間,一開頭就大打悲情牌:「當你們看到我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已經不在人世,至少已經身陷囹圄。」信中將薄熙來倒台,歸咎於西方帝國主義勢力聯合中國內部第五縱隊打擊中共,又聲稱因相信全國愛國人士,故「在關鍵時刻選擇自我放棄,而不願意為了個人的命運而使國家陷入紛爭、動亂乃至內戰。」

薄熙來倒台,一方面是中共高層權鬥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其作為中國新左王、逆歷史潮流而行的結果,但其中有兩大問題一直令人困惑不解:一是谷開來緣何在丈夫爭取「入常」的關鍵時刻鋌而走險殺人、留下毀滅兩人前途的罪證?二是王立軍、薄熙來緣何反目成仇?

公開信似乎也有意解開這兩個謎團,直指谷開來、王立軍都有精神問題:「身邊有兩個精神都不太正常的人卻不能採取最恰當的措施,直至如今大勢已去我也沒想出正確的處置辦法。」公開信指,谷開來懷疑有人要毒殺她、要殺死其兒子,結果淪為王立軍的「傀儡」,而王立軍因參與違法活動而被中央調查,為脅迫薄熙來予以庇護,佈局讓谷開來毒殺英國商人並保留證據,最終引爆薄、王衝突。

公開信引用的薄熙來、谷開來、王立軍的對話,與早前官方及網絡公開的版本太過一致,也令人懷疑公開信是合成版,但或多或少代表了薄粉的看法,是中共權鬥與輿論戰的一部份。且看接下來的連載又如何解構薄熙來的政治立場,解構中央調查王立軍的絞索如何套到薄熙來這個「最終目標」。

李平

 

 

汪洋推薦《大數據》一書

大陸新聞組廣州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9, 2012 06:00 AM | 1943 | 0  | 1  |  |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昨天上午到省財政廳進行專題調研。南方都市報報導,汪洋給財政廳全體幹部推薦《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一書,希望全省財政系統幹部更加重視數據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堅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改進管理、用數據推動創新。

據報導,2007-2011年,來源於廣東的財政總收入從7751億元增加到13668億元,年均遞增15.23%。汪洋充分肯定全省財政工作並表示,廣東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財政收入從高速增長期步入平穩增長期,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改進稅源培植工作,既要抓那些可以給財政帶來明顯增長的重點項目,更要轉變觀念、著眼長遠,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壯大創造更好外部條件,實現財政可持續增長。

 

他表示,廣東省的財政總量雖然大,但支出壓力也很大,部分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重分配、輕管理」、「重作用、輕績效」的情況依然存在,要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增加資金使用透明度,優化支出結構,真正把錢花到刀刃上。

 

報導稱,汪洋還結合十一假期的讀書體會,給財政廳全體幹部推薦了《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一書,希望廣東省財政系統幹部更加重視數據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堅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改進管理、用數據推動創新,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財政收入、改進財政支出、提升財政工作水平,使政府運行更有效率、決策更為科學。

 

報導指出,《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該書作者是旅美信息管理專家、專欄作家塗子沛,探討的是世界範圍內興起的「大數據」浪潮,以及這一技術變革如何成為在全球範圍啟動透明政府、加速企業創新、引領社會變革的利器。簡而言之,從各種各樣的海量數據中,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數據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車聯網、手機、平板電腦以及遍布地球各個角落的各種各樣的傳感器,無一不是數據來源或者承載的方式。

 

 

法改白皮書面世 隱現政改思路

 

【明報專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發布中國第一份《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白皮書全文約1.8萬字,是官方第一次介紹司法改革情和成就。有分析指出,白皮書中全文並無「加強黨的領導」和「防止西方滲透」等字眼,隱現未來政改思路。

 

白皮書稱,司法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標是保障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中通社引述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稱,這表明官方已對司法改革的方向、原則問題定調,「未來政改或將從司法領域進行突破」。

 

未提「西方滲透 加強黨領導」

報道指出,白皮書沒有出現「西方滲透」等類似字眼,在司法改革的原則中,也沒有強調「需加強黨的領導」。這與《人民日報》此前在頭版論述司法改革的文章措辭上有明顯差別。

 

白皮書指出,近年來,國家刑事賠償標準隨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每日賠償金額從1995年的17.16元人民幣,上升到2012年的162.65元。法律工作者劉曉原對本報表示,這個金額的上升並不預示賠償力度增加,每年賠償金額都會根據國民平均收入調整,且每年都會公布。

 

賠償額增 學者:無助減冤案

 

劉曉原說,賠償金額上升,對冤假錯案不可能產生任何阻止作用,因為這些賠償都是從國家預算中撥出,並非由執行冤假錯案的地方執法機關支付。此外,不少冤假錯案的非法羈押根本沒有經過法律程序,因而很難就此提出訴訟,申請賠償。由於《國家賠償法》賠償仍然偏低,不少著名冤假錯案的賠償金額是高於國家賠償法的,不然被賠償方會覺得無法接受。

 

 

金條有假

雲上風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9, 2012 06:00 AM | 1092 | 0  | 2  |  |

中國的「黃金周」,本身與黃金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國際金價持續上漲的背景下,「黃金周」中國市場黃金持續熱銷,令兩者有了密切關係。但十分有意思的是,在「黃金周」結束之際,傳出市場賣假金條的說法。

說市場買的金條有假,本來就會令很多買了和想買金條的人大吃一驚,說市場上四成金條有假,就令人們由吃驚變震驚了。

 

在「黃金周」結束之際,網路上盛傳,市場上買的四成金條有假,是用銥或鎢摻假的。這一說法真假難辨,但各大微博都在轉來轉去,聽到此說的,有人相信,因為中國假菸假酒常見,假骨董假人民幣不稀奇,出現假金條,不足為怪。有人不相信,是因金條從生產到銷售,都還是被政府嚴格控制的商品,這種商品一旦出假,那中國市場可以說被假貨徹底擊潰。

 

但那傳言有言之鑿鑿,點明說是工商銀行銷售的一公斤黃金金條,又附帶證明和發票,是到金銀加工廠出售時,送到南京黃金檢驗中心檢驗時發現,而檢驗報告明示,金條摻雜「銥」。

 

被傳言中點名的工商銀行,堅決否認有假。星期一晚發出「情況說明」,稱該行發售金條全由國有大型精煉廠或造幣廠加工生產,加工企業均獲得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可提供標準金錠企業」合格證書。黃金原料從上海黃金交易所統一出庫。

 

但有業界人士說,中國黃金不只銀行有賣,還有百貨公司等經營,就算銀行的金條全真,其他經營管道出現摻假,不足為怪。而目前摻假,還真的是摻鎢,因其密度與黃金相近,價格只有黃金的三分之一。摻銥的道理差不多,只是銥稍貴點。

 

 

思科終止與中興結盟

大陸新聞組北京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9, 2012 06:00 AM | 1724 | 0  | 2  |  |

全球網路設備製造大廠思科(Cisco Systems)終止與中國大陸中興通訊的結盟關係,主因中興被控涉嫌向伊朗業者出售設備。

據彭博社報導,思科發言人恩哈德8日發布電郵聲明指出:「思科目前與中興已無結盟關係。」

 

思科總部位在美國加州聖荷西。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兩大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與中興通訊,為情治單位提供機會,入侵美國電信網路,進行間諜活動。

 

根據調查,中興拒絕回覆有關與大陸政府互動往來的相關問題,以及有關涉嫌向美國經濟制裁目標例如伊朗等國出售設備的問題。

 

路透3月報導,中興向伊朗一家電信業者出售監控系統,可偵測傳輸線、行動與線上通訊。

 

總部位在深圳的中興,代銷思科產品,以此作為兩家公司結盟的一環。路透指出,中興向伊朗出售的設備包括思科的轉換器。

 

 

正視龍獅旗 回歸基本法

王永平(信報)

 

今年十一國慶。數十名市民往中聯辦外揮舞殖民地時代的龍獅旗

,顯示的標語是:「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用象徵英治

的區旗示威抗議始於今年七一遊行,而啟發這個表達方式的應該

20116月在書面發起的香港城邦自治運動。陳雲著的《香港城

邦論》為這個運動作出詳細的論述。

 

揮舞回歸前的香港區旗當然令不少中國人側目。有在金紫荊廣場

觀光的內地同胞斥責示威港人不承認是中國人,又不會被英國收

留,所以不是人!港澳辦新副主任陳佐洱表示痛心,並乘機批評

英國只是把香港當作獲取亞洲最大財富的提款機,反觀中央政府

一直優先考慮香港利益。政協委員劉夢熊撰文,指責英(美)國

駐港總領事楊甦棣是策動香港自治運動的背後黑手。

 

我沒有機密資料,也沒有興趣猜度箇中複雜的國際政治角力。但

根據陳雲撰寫的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總綱,這個運動「只是促進一

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公民運動,並不是鼓吹分裂國土獨立運動。

」但運動發起者假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會解體,到時香港政府

便須與新的中國政府交涉,維護香港本土利益,例如與台灣與和

澳門一起,加入中華邦聯(Chinese CommonwealthChina

Confederation),變成一國四府。(總綱全文可在網上找到。)

 

這個假設,在擁護中央政府的愛國人士眼中屬非常政治不正確,

結果當然是要口誅筆伐。

 

我對龍獅旗重見天日沒有感到痛心,更不會以外國勢力結合反對

派和港英餘孽的陰謀論視之。我反而認為要正視這個「反常」現

象。在電視畫面上揮舞龍獅旗的絕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沒有深

刻的經歷去懷念港英時代的政績。他們強調「去中認港」的身份

是不忿近年內地同胞壓港而特區政府無心無力護港的情緒反彈。

 

所以在「光復上水」的行動中,我們便看到龍獅旗海。發起香港

自治運動,並以龍獅旗為標誌的的是一群中年人。他們有清晰的

論述(同意與否是另一回事)。總綱亦肯定一國兩制,高度自治

。他們言論自由的權利不應被故意曲解,或被戴上政治「罪名」

 

回歸15年,香港的經濟的確受惠於內地的發展,而開放自由行亦

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實際利益。但同時期,香港很多問題和困

難都是與內地有關(例如本土經濟空洞化、樓價狂升、雙非孕婦

、上水淪陷等)。愈來愈香港人,特別是沒有上兩輩逃難來港,

搵食至上心態的年輕一族,感到香港有逐步內地化的危機。他們

對與內地大不相同的自由、人權、法治、環保的執着便從舞動龍

獅旗中反射出來。與此同時,梁振英領導的新政府在維護一國兩

制、高度自治的表現加深了他們的疑慮。讓我在下面以國慶日特

首梁振英的言行為例,證實疑慮非虛。

 

梁振英曾經在接受傳媒訪問中說,假如香港與內地發生矛盾,他

會站在香港那邊。但在國慶酒會致辭時,他強調的訊息是香港和

內地共同發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完全沒有說到其中可能出現的

問題和矛盾。整篇演辭沒有提到香港本身在一國兩制下的獨有優

勢對國家發展的貢獻。假如這篇演辭是梁特首配合國慶的政治範

本,他在晚上陪同港澳辦副主任李剛往醫院探訪撞船傷者的表現

更是大失身份。在電視畫面上,我們看到李剛公開宣布會與廣東

省聯繫,安排救援船來港,而梁特首只是站在一旁。這場面正如

以前特首公開宣布決定時,司長或局長都在旁侍候一樣。梁特首

事後表示李剛是主動要求前往醫院,而香港需要調動所有港內外

的救援力量。這個解釋不會洗脫市民對梁振英上場後,「西環治

港」或駐港中央代表與梁特首上下分明的印象。在政治上,一般

人不會知悉實情,所以印象便等於事實。一個聲色影像勝過無數

巧言,更反映一個梁振英必須糾正的問題或印象:特區政府偏離

了《基本法》容許香港高度自治的原則和精神。

 

鄧小平構思的一國兩制容許香港特區高度自治,是包括行政管理

權及以「中國香港名義參與對外事務的權力。行政管理權指特區

政府自行處理香港內部事務,包括與各省市聯繫,例如要求廣東

省派出救援船等。中央所屬各部門(包括中聯辦)不得干預特區

(見《基本法第2條,第13條,第22條等)。特首對中央負責,同

時對特區負責,更負責執行《基本法》(見《基本法第43條、第

48條)。除了中央擁有釋法權外,香港的高度自治可以媲美聯邦

制國家轄下的省、洲(州)政府。在對外事務上,香港更勝一籌

,因為可以獨立地位參與經貿組織,例如WTOAPEC及簽署雙邊協

定,例如自由貿易協定、航空協定等」。

 

香港的高度自治源自龍獅旗時代港英政府已經享有的權力和自主

,然後再由《基本法》明文規定。特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維護香

港的高度自治。這個責任包括不容許任何人(例如中央政府官員

)損害市民對香港高度自治的信心。所以特首完全應該在有需要

時向有關的人或事說「不」。當選後,梁振英不像上任曾蔭權上

街謝票(雖然是做騷),卻選擇拜訪中聯辦,已經惹來不少猜疑

。今次李剛公開「作主」後,政府在與內地有關的政策上,例如

東北發展,如何令港人相信最終決定不是由中央拍板,難度愈來

愈高。為了避免愛國人士誤會,讓我鄭重聲明,中央和中聯辦關

愛遇難港人值得我們感謝,但為了體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精

神,儘管我們對特首有多少批評,我們不願意看到他在處理香港

事務時退缩一旁的形象。基於同一原則,我對上次政改時,民主

黨繞過特首與中聯辦談判的做法有極大保留。

 

回歸《基本法》的精粹是在具體事務上,特首讓市民見到和感受

到他是切切實實貫徹香港高度自治的原則和精神,而不是跟隨內

地官場規矩或《基本法》以外的潛規則辦事。這才是應對龍獅旗

重現的正道。

(王永平,GBSJP(英文名:Joseph Wong1948年-),生於香港,1969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並於1973年加入香港政府,歷任助理貿易署署長、副貿易署署長、副銓敘司、副工商司、香港駐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即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常設代表、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教育統籌司(香港回歸後改稱教育統籌局局長)以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2006122,王永平重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出任問責官員,職銜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退休後在信報寫專欄。

 

 

國教科爭議畫句號 揭國民教育新一頁

 

【明報專訊】隨特首梁振英接納「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的建議,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政府雖然未撤科,但是反對國教科人士的主要訴求,基本上已經達標,因此,國教科爭議告一段落;然而,由於國民教育仍會推行,而且值得推行,所以,我們期望教育界與家長學生等社會人士共同努力,發展出一套適合港情的國民教育,培養出多元、多角度、獨立思考的愛國新一代。

 

破除了洗腦式課程指引

助學生健康成長的國民教育待建立

 

反對國教科人士主要爭取3點,即是撤銷國教科3年開展期、毋須獨立成科、撤銷國教科課程指引,經過政府修訂政策和接納開展國教科委員會的建議後,反對人士認為政府已經回應民意,做法等同撤科,宣布接受政府的方案,一場為抗拒「洗腦」而迅速蔓延的政治運動,戛然而止;然而,破除了有洗腦成分的國民教育科及相關課程指引之後,如何建立一套有助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國民教育,是值得教育界和家長學生思考的課題。

 

政府推動國教科,原意使香港的下一代系統地接受國民教育,但是,國教科爭議,不但未能提高市民及學生對國民身分的認同,反而使「國民教育」成為負面詞彙,市民心理上對此有一種莫名戒懼,窒礙了國民教育的健康發展,事態發展與政府的主觀願望背道而馳,相信此乃政府或據云態度強硬的教育局官員始料不及。但是損害已經造成,政府要謀求補救之策,從建立互信手,破除市民抗拒國民教育的心理。

 

國教科爭議期間,不乏社會人士與輿論(包括本報社評)都提出「撤科再議」,因為經過激烈對抗之後,若社會未能營造一套新共識,國民教育會遭到衝擊。事實上,不少反對國教科的人士,都認同本港要推行國民教育,只是要求內容多元客觀和教學方法正確而已。現在政府變相「撤科不再議」,不知道箇中有什麼考慮,但是「破而不立」,實際上留尾巴,例如,反對國教科的人士轉而關注其他課程指引、教材和科目有否「染紅」,就是「不再議」的後遺症。

 

政府的國教科新政策,雖然有人形容為植物人,但是科目未撤,而且教育界都認同學校要推行德育、國民和公民教育,因此,預期學校仍然會有相關科目和教學內容。政府以學校為本,尊重教師的專業知識,讓學校和教師自訂教材,可以預見,日後有關教學內容將出現百家爭鳴、百家齊放局面。這種情難斷良窳,不過,基於家長與社會對國民教育已經提高警惕,學校要與家長坦誠溝通,以釋除疑慮。

 

目前,教育界一些做法和意見,對營造國民教育的健康環境,有一定積極作用。例如,鮮魚行學校以極高透明度推行國教科,包括科目內容公開、容許家長旁觀教學等;香港中學校長會建議優化或修訂2008年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指引,發展成為適合香港民情並具當代意義的公民教育課程框架,供學校參考之用。另外,有更多教育界人士早已提議,加強中國歷史、中國文學等課程,認為有助提高學生對國民身分的認同。

 

學者應發揮所長

發展適合港情的國民教育

 

國教科減少了官方主導色彩之後,學校在德育、國民和公民教育方面可以自行發揮,或許給國民教育提供一個較寬鬆環境,但是教授什麼內容仍然是一個問題,特別是面對教學任務繁重的教師,要他們自行制訂國民教育內容,可能有一定難度,我們認為,現在是學者發揮作用的時候,他們若能根據學術原則,提出具體的教材建議和選擇,相信可以協助發展適合香港民情的國民教育教材和環境。

 

 

蘋論:兩岸和平如何達成

20121010 台蘋

 

謝長廷的中國行與馬總統第二任的總目標,都希望和中方建構一

個穩定和平的機制。

 

國際很難為台出頭

學者徐斯儉在《兩岸正在走向「穩定和平」嗎?》的論文中,鋪

陳了西方學者對穩定和平的理論探討,頗具啟發性。問題是那些

模式與理論是從兩個或多個主權國的前提出發,與中國否定台灣

主權的情況不同。當台灣在國際上被普遍認知為中國的一部分,

中國只要認定台灣正在叛離,違反中國的《反國家分裂法》而予

以入侵,國際上和聯合國即很難為台灣伸張正義。俄羅斯軍事侵

佔欲獨立建國的車臣時,西方國家只能口頭譴責。

徐提出卡爾.杜意奇的「安全共同體」概念,主張「共同體成員

彼此不會產生武力衝突的保證,以及願以其他方式解決彼此間糾

紛的承諾」,對中、台關係有參考性嗎?肯尼士.伯汀的穩定和

平是指「戰爭的可能性低到任何一方從未將此可能性納入其計算

的一種狀態」,並強調「彼此相容的自我形象」及「相互讓步」

理念,似乎也與兩岸現狀不相容。武力統一從未被北京排除。

 

兩岸和解最不穩定

亞歷山大.喬治提出三種和平模式:脆弱和平(暫時沒衝突但不

排除武力解決)、條件式和平(靠嚇阻達成的和平,但不穩定,

如台海現狀)、穩定和平(糾紛的兩國都從未考慮使用武力,或

威脅使用武力)。查爾斯.庫普欽將穩定和平分為三類:和解、

安全共同體、聯合體。和解最不穩定,有如目前的兩岸;聯合體

最穩定,但除了統一,中、台如何成為聯合體?庫普欽將穩定和

平分四階段:單方讓步、互惠式克制、社會整合、論述產生與認

同變化。這四階段不像兩個主權體的和平關係,反而像兩岸統一

的程序。統一後當然就是穩定和平了。

徐也指出西方的這些穩定和平理論,難以適用在中國對台的態度

和政策上,因此建議「從共和主義尋找共同價值」。既然中、台

雙方都有認同歧異與政治結構的牴觸,阻礙了兩岸的穩定和平,

那就共同追求一種「超越小群體之上的整體共善」和「保護人民

個人的利益與權利」兩組都可被兩岸接受的政治價值,也就是貨

真價實的「共和主義」。

 

學者推崇共和主義

這是台灣無分藍綠都期待的境界,但要北京接受恐怕很難,只有

從全方位努力說服中國各階層認同共和主義的共同價值觀,才可

能據此獲得穩定和平的基礎。

 

 

央視評謝長廷登陸:感受『姓中』的善意

大陸新聞組北京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9, 2012 06:00 AM | 4449 | 1  | 3  |  |

台灣前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謝長廷昨天結束大陸行,央視《新聞1+1》即播出《 謝長廷登陸:調的是哪一味酒!》,大篇幅報導謝長廷來訪,有畫面還有謝講話內容,報導稱謝以福建祭祖拉開參訪序幕,尋根求源,感受血緣親情。央視形容謝「是台灣民進黨舉足輕重的人物,四天前以個人身分到訪大陸」。

央視評論員白岩松說,提到民進黨,大家會想到台獨、深綠,謝長廷的到來是否意味民進黨大陸政策的一種改變?他是以私人身分參加世界調酒大賽,「那麼他的到來,到底調的是哪一味酒呢?」

 

謝長廷祭祖時提及此次是人性尋根之旅,政治不能超越人性,希望我的第一步能促進未來兩岸交流。他還寫了「追遠厚德」四個字,對此,白岩松用中國文化作出解讀,即「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去哪兒?」他認為,這句話不光對謝長廷,對民進黨,對海峽兩岸關係,都至關重要。

 

謝長廷是到訪大陸民進黨級層最高人士,以個人身分見到了王毅、陳雲林直至戴秉國,能夠談很多很多東西。白岩松認為,謝長廷是民進黨內相對務實一派,其中對於大陸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他強調要遵從憲法,「在憲法那就是一中,不管你是綠的,或者說是藍的,或者是怎麼樣,但是你只要是姓中,這種交流就會好辦一些,就會釋放出這種善意,我覺得這可能也是謝長廷到來見到了王毅,見到了陳雲林,也見到了戴秉國,很重要的一點,感受到來自大陸這方面的這樣一個善意」。

 

 

謝登陸 王毅交漂亮成績單

記者 韓劍華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9, 2012 06:00 AM | 3093 | 0  | 2  |  |

迎來綠營重量人物謝長廷,中國充分展現了對台工作的原則堅定、策略靈活;在18大高層換屆前夕,國台辦主任王毅交出漂亮成績單。

從接待規格、媒體報導,北京並未藉機消費,且讓來客感受到尊重;在低調禮遇過程中,也獲得來客的投桃報李。謝長廷一下機就表示「像是到了兄弟家」,接著謁祖尋根,凸顯「大家的祖先都是中國人」,不能因政治否認自己的根源。謝長廷與北京學界和官方交流時,淡化政治主張,提出「憲法共識、憲法各表」,作為兩岸互動基礎。對於謝長廷來訪,央視昨晚播出謝的專題報導,顯示北京對謝來訪是滿意且正面肯定。看來謝長廷的「開展」之旅,創造了北京與綠營間的搭橋契機。

 

今年初民進黨總統敗選以來,各方檢討認為中國政策是其罩門,如要問鼎2016年大位,勢必要認真「補課」,一些綠營代表人士相繼登陸,包括:蔡英文幕僚羅致政、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以學者身分赴雲南參加兩岸研討會;黨內大老洪奇昌以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身分參訪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蕭美琴以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身分赴上海參加研討會。直至謝長廷登陸,達致高潮。

 

兩岸關係早已走出冰封,自2008年即重啟協商,簽訂了18項協議,然而民進黨和共產黨兩黨之間的鴻溝,一直很難跨越,恐非謝長廷一句「超越差異」,就能讓民共兩黨融冰。

 

長期來北京把民進黨和民進黨人士,是區別對待的。針對黨對黨的關係,王毅直言,民進黨如不放棄台獨立場,不承認九二共識,黨對黨交流有困難;只要改變台獨立場,「我們與民進黨交往的大門是敞開的」。

 

至於民進黨個人,北京則抱持歡迎態度,歡迎民進黨人士以適當身分到大陸走走看看,多了解大陸發展情況和對台政策。今年來民進黨人士絡繹於途,包括謝長廷等人都是以適當身分得以成行。

 

謝長廷在大陸提出的沒有九二共識,北京不可能接受;而憲法共識、憲法一表,引發黨內雜音四起。謝長廷返台之後表示,台灣只會因為停止進步而崩潰,絕不會因為跟對岸接觸就滅亡,接下來但看黨內同儕是否與時俱進,向台灣人民展現民進黨是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估計北京會暫時聽言觀行,靜待民進黨內部先行發酵。

 

民共兩黨之間的機會之窗,悄然開啟,惟機會是屬於謝、還是黨,就要看民進黨人的抉擇了。

 

 

期望找到民共互動好模式 (梁文傑)

20121010 台蘋

 

雖然民進黨內外對謝長廷出訪的看法不一,但這是民進黨第一次有這樣高層級的人物前往中國訪問,其意義當然不小。

基於主權立場的不同,民共兩黨不可能也不需要像國共兩黨那樣水乳交融,但至少要能從「相敬如冰」進展到「相敬如賓」。中共這次不失禮數的盡了地主之誼,且盡量不觸及雙方在主權立場上的差異,這證明只要互相尊重,中國共產黨和民進黨還是可以找到互相往來的方法。

但是,謝長廷所提倡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其實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根本沒有差別,所以注定只會成為個人主張。兩者都是在說:「大陸和台灣都同屬一個中國,只是大陸的《憲法》稱這個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的《憲法》稱這個中國為中華民國」,這也是為什麼馬英九再三強調「九二共識」完全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而來(特別是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前言「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

而民進黨的根本主張是,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這個國家的國號叫中華民國,但不論治權或主權都不及於大陸地區,《憲法》中殘留的遺跡必須修正。至於未來是否有可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為一個國家,那是未來的事,不能在現階段就當成交往前提。

 

民進黨不滿《憲法》

民進黨對現行《憲法》是不滿意的,特別對增修條文中有關「國家統一」、「自由地區」、「大陸地區」的說法更是不滿意。「九二共識」是以現行《憲法》為基礎,若民進黨能夠對現行《憲法》滿意的話,那何不直接肯定「九二共識」,何須另立名詞?

若要依謝長廷的主張去和中共達成「《憲法》各表」的共識,那民進黨就得先承諾要放棄修改《憲法》,並同意這部《憲法》永遠以此形式固定下來,這其實是比承認「九二共識」更激進的主張。目前看來,絲毫不見民進黨大多數支持者會同意此做法,這也是民進黨中央黨部會再三強調謝的主張是「個人意見」的原因。

不論如何,這是第一次,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但盼能在這次經驗的基礎上,找到讓民共兩黨互動正常化的模式。

作者為台北市議員

 

 

評謝長廷中國行要實事求是 (洪智坤)

20121010 台蘋

 

昨「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民進黨可以為了免於『執政成為傳說』,為了『證明其有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而急於取得『北京認證』」,又說:「國民黨當年為取得『北京認證』而付出此等代價,民進黨還要重蹈覆轍嗎?」

該會聲明先是指稱:「我們樂見兩岸政治領袖經由互訪,增進彼此了解」,接著一頂「北京認證」紅帽子就往民進黨丟過來,「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是不是再確認一次,要以最廉價的戴帽子方式論述事情?謝長廷訪中得失可以批評,但是要以「北京認證」以取得執政的罪名戴到民進黨頭上,令人難以接受。

該會又說:「2012年大選的挫敗,讓部分民進黨人陷入『2016年大選前必須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彼此同意的政治共識,以利勝選及選後執政』的迷思。」

誰是「部分民進黨人士」?我從未聽聞民進黨人曾經說:「2016民進黨要執政,必須與中共達成彼此同意的政治共識。」還「以利勝選及選後執政」?

 

批判不該亂栽贓

論述批判要有具體依據,不可以憑空捏造,也不可以栽贓戴帽,這不是知識份子該有的行為,我想也不是「台灣守護民主平台」一貫討論事情的方式。我再說一次:「憑空捏造和栽贓戴帽」都是很糟糕的論述、不負責任的批判。

民進黨與中國的互動,須建立在自由民主人權的基礎,也必須從國際秩序定位中國。民進黨無法避免與中共互動,就像是民進黨必須建構在美、在日的遊說組織工作一樣。光是以《憲法》的概念,是無法描述兩岸關係的互動。

民進黨應盡速舉辦「中國政策」的討論或辯論,讓黨內同志就「國際秩序下的中國政策、台灣的戰略地位、民共互動的原則規範」3項議題形成民進黨具體主張,否則類似「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單憑想像的批判,將會接踵而至。

作者為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

 

 

綠委倡 天王天后掌「對外小組」

20121010 台蘋

 

謝長廷(圖)昨在電台表示,昨早已和蘇貞昌分享訪中心得。【連線報導】甫結束訪中行的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是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熱門人選,但隨謝訪中的立委李應元昨建議,不組中國事務委員會,改由黨主席蘇貞昌邀前主席蔡英文、謝長廷、游錫堃、前副總統呂秀蓮等黨內領導階層組成「對外小組」。謝則說:「這些都可以討論,不是我能決定。」

 

蘇謝分享訪中經驗

李應元表示,目前組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動能」有所變化,黨內可借鏡在北京會謝的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的職務思考,戴在黨內是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統籌國際、兩岸事務;民進黨應組對外小組,除可納領導階層,也可聘學者或前政務官任諮詢顧問,討論重大涉外事務決策。

對何時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黨內高層昨說,沒急迫性、也沒時間表,「連主席自己也不會設定時間點。」顯示黨中央似有意冷處理。黨內高層透露,蘇貞昌昨上午與謝長廷會晤一個半小時,氣氛融洽。謝傍晚受訪說,前天他返台時已說要和蘇貞昌見面分享經驗,蘇昨早主動約他見面。謝轉述,蘇認為此行非常難得,並對謝說「辛苦了」。

 

社團憂「北京認證」

謝長廷昨在廣播指出,兩岸差異要解決可能是幾十年的事,但要執政「每四年就要遇到國民黨一次」,所以要勇於創新。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徐偉群質疑,民共互動不應涉及政治前提,也不要讓「北京認證」成總統大選門票。

蔡英文昨表示,希望將來能看到民進黨與中國有常態化交往,謝長廷訪中對雙方交往常態化有幫助。至於黨要如何因應情勢,蔡說,大家應坐下來談,由整個黨一起決定。

 

 

辣蘋果:無感的國民黨(余艾苔)

20121010 台蘋

 

國民黨籍基隆市長張通榮涉及為酒駕女關說,還對警員拍桌怒罵,並以脅迫調職方式逼警方放人,前天遭基隆地檢署起訴。

 

說話口吻像「大哥」

張通榮一再辯解是選民服務,顯然不認為自己有何大錯。離譜的是,國民黨面對自家人惹出這等不名譽之事,卻只是停權三個月,完全不懂民意的憤怒,難怪馬英九民調直直落。

張通榮是市長,他親自出面為一名酒駕女子進行所謂的「選民服務」,試問警員能不埋單嗎?而地檢署起訴書指出,張通榮對著承辦警員咆哮,並揚言自己就是記恨的人,隨時可以叫警政署長把人調走。

這種說話口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什麼「大哥」在嗆聲,誰知是出自民選市長之口,不是很諷刺嗎?難怪基隆市施政排名每每吊車尾,因為張通榮真如他自己所說很「混蛋」。

國民黨面對林益世涉貪事件,二話不說就開除林的黨籍,但對張通榮則只是薄懲,莫非黨主席馬英九認為,與林益世相比,張通榮縱放酒駕之人,其所涉的道德爭議較小嗎?原來國民黨對道德的堅持是有兩套標準的。

 

市長帶頭仗勢欺人

對民眾而言,仗勢欺人最可惡,何況帶頭的人還是市長,這等行為太超過,但國民黨卻無感到不懂民意了。

 

 

《夢想家》夢遊一年後 (馮光遠)

20121010 台蘋

 

檢方趕在此貪腐醜劇一周年前,將案子簽結,結案報告被譏是一份幫當事人擦屁股的作文,報告中荒誕到連審計部對《夢想家》提出的質疑,檢方都以「審計部誤會」草草帶過,反正,司法體系裡頭的夢想家們為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都豁出去了。

是的,《夢想家》不是只在藝文界,也不會僅在司法界發現他們,自從馬英九主政後,我們赫然發現,台灣到處都是夢想家,這些夢想家有個特色,就是非常能夠利用馬英九用人特色,並且以執行馬英九意志為他們施政或行事準則,然後,在得到政府包案或取得政府公職後,也順利駛上致富的捷徑。

問題是,這些年來精緻包裝一層一層脫落的馬英九,套句監察院長王建煊的話,「雖然任期還有3年多,但歷史定位大致已可確定,那就是兩個字『無能』。」於是我們的國家,成為一個環繞「無能」運作的政治體,馬英九像隻無頭蒼蠅,西裝筆挺地飛舞在剪綵及致辭的場合,說一些台灣最優秀的喜劇編劇都不可能想出來的台詞,如「當你說吹喇叭的時候,我這邊知道是,叫做……我剛才還在看,很有意思……這種說法,對照起來……喔,拍馬屁,大陸上叫做吹喇叭。」

 

鑽行政疏失漏洞

於是,除非你是一個少年得志的夢想家,得意忘形到連索賄對象已開啟錄音筆且言語間處處設下陷阱卻渾然不知,終於被打出原形,要不然,只要稍微用心,謹慎選擇白手套後,在用度編列及執行流程上更加模稜兩可,讓「行政疏失」的空間得以豁然開朗,此時,一個個流竄在不同領域的夢想家,所主導的一齣齣超級製作,便可一一開始。

當然,若你跟馬英九總統不但有特殊性關係,還做出特殊性貢獻,此時,就算是個二、三流角色,也可竄上重要位置如駐美代表、陸委會主任委員,理由無他,已如上述。

不過,在《夢想家》一周年的今天,我倒是要代表許多我的同儕在此強調,就算以馬英九為核心的諸多夢想家充斥,前副總統蕭萬長甚至說:「半世紀以來,沒見過台灣如此茫然。」其實許多台灣人如我們,依舊戰力堅強,因為我們沒有忘記民主前輩的託付,我們更要誓死捍衛後代子孫賴以生存的民主空氣。

作者為自由作家,《給我報報》創辦人

 

 

陸生納健保 官竟稱「財政沒負擔」

20121010 台蘋

 

行政院明將通過修法草案,來台修讀正式學位的陸生將可投保健保。資料照片【綜合報導】行政院會明將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把陸生身分從「停留」改為「居留」,以利納入全民健保。政院官員昨說,待立院完成修法,來台修讀正式學位的陸生可能比照外籍生投保,每人每月保費七百四十九元,將有一千九百多人受惠。

健保局副局長李丞華表示,陸生納保會比照外籍生或僑生,陸生和台灣同齡學生在鄉鎮市公所納保的保費相同,沒有獨厚陸生,外籍生、僑生的健保使用率只有台灣同齡生的四成,不會造成健保財務負擔。

 

台聯:杯葛到底

民進黨團書記長蔡其昌昨說,陸生納保可討論,但應站在公平正義、國家財政前提下討論。台聯黨團總召黃文玲批,台灣有十幾萬人健保被鎖卡,卻要陸生納保,這是不公不義法案,杯葛到底。國民黨團書記長吳育昇說,民進黨能否將意識形態調整為務實公共政策,就從陸生納保開始。

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朱俊彰昨說,開放陸生可投健保,僅限來台修讀正式學位的陸生,目前需在台居留四個月以上才能投保,二代健保實施後則得居留六個月以上。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日前說,修法後陸生可拿到居留證,但完成學業就須離台。

 

 

司馬觀點:日本向右轉 (江春男)

20121010 台蘋

 

日中關係快速惡化,從政冷經熱到政冷經也冷,日韓關係的惡化,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加上美日在經濟和安保存在許多矛盾,日本的右傾勢力大為上升,野田政府四面受困,處境艱難。

日本在失落的20年間,國民生活水準未下降,許多經社指標仍然亮眼,學術科技工業研發仍居世界前幾名,經常有人獲得諾貝爾獎,然而,大地震大海嘯和核災同步發生,政局長期動盪,日本社會充滿危機感,渴望堅強有力的領導人,帶領他們走出困境。

竹島和尖閣諸島前後發生,日本同時與中韓兩國槓上了,中國反日浪潮洶湧,但釣魚台在日人手中,勉強可以「一島各表」,你尖閣我釣魚,竹島在韓國人手上,日本想訴之國際法庭,韓國根本不鳥你。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因太親中而被換下來,繼任者西宮伸一還未走馬上任就去世,現在找到的木寺昌人,曾擔任泰國和法國公使,但對華經歷甚有限,好像台灣駐日代表沈斯淳對日本亳無經驗一樣,中日關係只能看天意。

 

野田內閣皆外行人

野田上任一年,防衛大臣已換了三人,第一任的一川保夫是農業專家,對國防一竅不通;第二任田中真紀被稱為「笑咪咪的蓋章大臣」,發言荒腔走板,幹不完5個月就下台。現任的森本敏是拓殖大學教授,他是首位民間出身的防衛大臣,也是《產經新聞》的顧問。

野田無識人之明,他的財政、經產、外務、法務和防衛大臣都是外行人,內閣軟弱無力,經濟疲軟,黨內分裂,東京大阪諸侯向中央挑戰,反對黨虎視耽耽,中韓美三國對日本施加不同壓力,日本政經之困窘,為右翼勢力提供最好的土壤,日本向右轉,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今年玉米矮得無法做迷宮…

美聯社印第安納波里斯8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October 09, 2012 06:00 AM | 2598 | 0  | 2  |  | 

 

阿肯色州Schaefers玉米迷宮受到乾旱影響,比往常矮了四呎。圖為農場主人走出玉米迷宮。(美聯社)

slideshow 今年春天天氣嚴寒,後來又嚴重乾旱,使秋季鄉野觀光魅力大消,玉米矮得無法做迷宮,果園長不出蘋果,炫麗的秋景也大為失色。

美國心臟地帶的農業觀光活動,每年產值達到幾億元,今年卻難以吸引遊客。

 

對於許多農場和果園,秋天是農業觀光旺季,許多家庭也趁機體會鄉野風味,舉家遊逛玉米迷宮、搭乘乾草車、摘蘋果或南瓜。

 

農業部的資料顯示,2007年觀光活動為美國超過23000座農場帶來大約56600萬元收入。但是,就像農業本身,農業觀光也是看天吃飯。

 

阿肯色州Lollie鎮附近的Schaefers玉米迷宮,今秋的玉米只有六呎到八呎高,比往常矮了四呎。肯塔基州Mayfield一座農場更慘,玉米只有兩、三呎高,根本做不了迷宮,只得強調寵物動物園、踩小車比賽和搭乾草車逛農場。

 

今年3月異常暖和,使蘋果提早開花,4月卻暴寒,把花蕊凍死,使中西部和新英格蘭各地果園損失慘重。有些果園在今年4月損失多達九成蘋果,許多果園取消讓民眾自己摘蘋果的活動,並從外州買進蘋果,或與其他果園交換不同品種蘋果,以應付客戶的需求。

 

克蘭家族在密西根州Fenville經營了五代的120英畝果園,經過今春的寒夜侵襲,只有5%蘋果得以收成,往年持續60天的開放摘蘋果活動被迫縮短至兩周,還不到10月,蘋果就已被摘光。

 

今年秋色也大受影響。密西根州西南部Saugatuck/Douglas觀光局即表示乾旱導致一些樹木提早落葉。

 

印第安納波里斯以東占地160英畝Boondocks農場,6月玉米播種時趕上100度高溫和歷來最嚴重的乾旱,乾脆放棄播種免得浪費種子,轉而爭取主辦秋季婚禮以彌補收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