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6 4《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
全文刊於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香港抗爭運動的三大分歧;蔡英文六四感言;六四與蔡英文;洪秀柱六四感言;安倍母來台 與蔡同聽NHK交響樂;蔡英文:光油漆、除草不會讓國軍更好;王金平拒穿藍戰袍;六都施政滿意度;張德江赴港考察涉中聯辦班子調整事宜;毋忘六四 與強權鬥爭莫分中港;政治局前常委籲習重評六四;亞洲安全論壇 中方勢成箭靶
香港抗爭運動的三大分歧
林保華
《看》雜誌 168期(2016年6月號)
www.watchinese.com
香港的非建制派,或者說是爭取自由民主而對抗北京與特區政府的反對派,目前是山頭林立,原因是理念與手段都存有許多分歧。這些不但會影響到今年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也將影響到未來抗爭運動的進行及其壯大。
這些分歧,大致上來說就是激進與溫和、本土與中華、暴力與和平的分歧。
激進VS.溫和
所謂激進與溫和的分歧,包括目標與手段的不同。這些政黨與團體,有主張獨立的,有主張自決的,有主張自治的,當然也有依照原有的基本法模式爭取香港的民主自由,雖然基本法已經被綁架與特區政府糟蹋的不成樣子。在這些目標中,主張香港獨立與自決的,自然最激進,按照中國的觀點,自決就是獨立之故,因為敢於以自己的民意為依歸,豈非就是擺脫共產黨而自立門戶?依照基本法模式維持在立法會內部進行議會鬥爭的,自然最保守與溫和,基本上願意接受北京所設立的框架,間有突破性的言行,也難撼動大局。
本土VS.中華
在理念的激進與溫和中,涉及到認同本土還是中華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本土膠”與“大中華膠”。毫無疑問,本土比中華激進,因為本土包括了獨立與自決(住民自決就是本土民眾的自決),至少也是中共所反對的“地方主義”與“本位主義”,公然與中共唱對台戲也。在北京違背基本法而拒不認錯時,就只能在基本法之外尋找香港的出路。
承認大中華理念的,往往就是承認中共的合法地位,香港是地方政府,因此在北京拿出中央的架勢為所欲為時,基本上也只能服從。因為基本法規定的一國兩制與高度自治,只是紙上的東西,不論如何橫行霸道,地方又能怎樣?自治派也屬大中華,就是在“一中”框架之內的自治,只是對“自治”有更完整的論述,不完全依照北京的基本法。
這樣的“愛國”與中共認定的“愛國”雖然有認同普世價值與認同獨裁專制的區別,但也很難完全區別開來。例如即使說“中共”不是“中國”,能夠得到13億人民的認同嗎?能夠得到國際的認可嗎?中共一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難道不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嗎?何況從1949年到現在,有大規模的對中共的“顛覆活動”嗎?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乖乖的做了順民。即使八九學運的百萬人遊行,也是認同中共的統治,只是要求它改革而已。
如果中共不願改革,也不認同香港的改革,並且迫使香港“中國化”,面臨香港的存亡之秋,不去保衛香港本土核心價值,而是附和北京的主張,或只是言語上做裝模作樣的反對,那是毫無意義的,是兩種“愛國”的逐步合流,最終必然是犧牲了香港的普世價值。所謂“中國沒有民主,香港就不可能有民主”之說,不但藐視香港人的基本權利,也是軟弱投降的遁詞。
暴力VS.和平
至於手段上的激進與溫和,主要有主張暴力與和平抗爭的不同。但是所謂激進,也不一定就是暴力,例如因為街頭運動導致的肢體碰撞與佔領行動,並非暴力鬥爭。即使暴力,也有不同主張,有的認為要主動出擊,有的只認同在受到暴力攻擊時進行暴力反抗。
然而中共的獨裁統治,即使沒有對你進行暴力攻擊,它也是一種暴力統治。因此如果要“以牙還牙”,對前面那個“牙”要如何界定?
反對暴力抗爭的有一個“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口號,簡稱“和理非”,但是也有人擴大到“和理非非”,後面一個非是“非粗口”。這種抗爭不止是和平,還是“溫良恭儉讓”。至於和平、非暴力就是理性,恐怕也很難說。像1989年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在群眾集會時被民眾運用暴力抓起來槍斃,難道就不理性?那個時候還強調非暴力,要求這位獨裁者自願引頸就戮嗎?還是讓他自願離開?
“和理非”對其他國家也許適用,但是對共產國家,尤其是毛式共產國家卻不一定不適用,因為列寧主義聲稱統治階級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除非自行改革,否則如何實現政黨輪替?然而因為巨大的利益糾葛,他們會改革嗎?如果不改,還不是“共產黨萬歲”!
民主運動要有胸襟包容不同分歧
對目標是激進還是溫和,手段是暴力還是和平,我的看法是:目標不妨激進,也就是有一個終極目標;但是在實現目標方面,必須講究策略,除了要有階段性而非一步到位目標,在敵強我弱時盡量運用體制內的合法形式以減少損失,但是必須有適當的街頭運動,乃至某些衝擊行動,才能對當政者形成壓力。
由於港獨與自決超越了中共的規限,他們在議會中也欠缺代表人物,因此他們會用激進的手法引發社會的關注。而泛民因為有議會議席,加上惰性作怪,比較上反對激進與暴力。
如果有人認為只有暴力抗爭才能有效對抗中共,而且決定以身試法,我尊重他們,敬佩他們的勇氣,但是也勸說他們要保重,注意自己的安全。但是我不贊成鼓吹暴力,卻是要別人衝鋒陷陣而自己卻躲得遠遠的,對衝鋒者也不施以援手。
民主講究包容,對民主運動者,應該有廣闊的心胸來對待不同意見,可以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不合作,但是切勿相互攻擊而親痛仇快,不要把不認同自己主張的,當作是敵人派來的,或者就是出賣香港。對抗中共的獨裁專制,是最大公約數。然而本土優先一定是前提,沒有香港這個本土根據地,怎樣去關心中國?去“建設民主中國”更是在沙灘上的空想。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
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
蔡英文總統:六四感言
2016-06-04
臺灣許多書店的書架上,擺滿了有關中國大陸琳琅滿目的書籍。有許多來自對岸的朋友,會在這些書架前面停留。很多時候,他們認為,在中國看不到真實的中國,於是,他們把握機會,迫切想知道世界是怎麼看待中國。
在總統選舉期間的電視辯論,海外的中國留學生,透過網路,看到候選人間一來一往的辯論。他們覺得,這種決定公共事務的方式很新鮮。甚至,在我個人許多競選行程裏,我也經常看到來自中國大陸、港澳的朋友,隱身於人群之中。他們對臺灣的民主選舉充滿好奇。多數的朋友們,在親身經歷之後發現,民主其實沒有很可怕,下午 10:47 2016/6/4民主是一件美好可愛的事物。
如果我有機會,我想跟這些朋友說,今日臺灣民主的美好,其實一路走來很艱辛。不同國家有不同民主化的路徑,不過,民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以及,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是透過人民的努力來爭取。這兩點,是所有民主國家共同的結論。
我相信,中國大陸也不例外。今天是六月四日,27年前,北京發生了天安門事件。有許多人因此失去了家人,有許多人因此而對改革失望,也有許多人,被迫離開了故鄉,在海外流亡。這些,臺灣都曾經經歷過。這就是為什麼,27年前,每一個在電視機前面看到那些畫面的臺灣人,心裏都能感同身受。因為我們也走過這一條路,我們比誰都能清楚體會,天安門廣場的學生對民主與自由的渴望。
身為總統,我不是要對對岸政治制度指指點點,而是願意真心誠意跟對岸分享臺灣民主化的經驗。今日的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成績有目共睹。在對岸執政黨的努力之下,中國人民確實擁有比以前更好的物質生活。這一點,沒有人可以否認。不過,也沒有人可以否認,中國大陸內部政治和社會也正在面臨轉型的壓力。如果對岸能夠給予中國大陸人民更多的權利,世人將會給予中國大陸更多的尊敬。
這是正視過去的時刻,這也是邁向未來的時刻。中國大陸正在改變。改變也正在考驗執政當局的智慧。珍惜那些在書店裏找尋另一種視角的人民,珍惜那些體驗過民主生活的留學生。他們很可能是讓中國更往前邁進的人。
不要讓六四成為兩岸之間永久的難言之隱。中國人民的過往的傷痛,只有對岸的執政黨有能力來化解。我的責任,是保有臺灣人做為民主人與自由人的身份,建構一個和平的、穩定的、一致的、可以預測的兩岸關係。希望有一天,對於民主和人權的看法,兩岸之間會趨向一致。
--------------
林保華按:
敢於摸老虎屁股,才是大智大勇者。
蘋論:六四與蔡英文
2016年06月04日
台蘋
今天六四,蔡英文將首度以總統身分發表六四感言。據報導,蔡不會以公開的演說或總統府新聞稿的方式來談論六四,而是透過臉書,以較「溫和」的方式表達立場,內容「不會太刺激中共」,而是強調自由民主人權價值的重要。此事讓人看到蔡希望「務實」與中共交往的轉變,但如此軟調地面對六四27周年,其中透露的訊息很值得關注。
選後軟掉自打嘴巴
1999年六四10周年時,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公開接見民運人士王丹說:「天安門前肅殺流血,令人感慨落淚!」「六四不平反,統一不可談。」甚而在馬首次參選總統的前一年更投書媒體,指責中共血腥鎮壓學生踐踏人權,而封殺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更是傷害台灣人民情感。不過馬接任總統後,對六四的基調一次比一次軟,不僅未再談「平反、血腥鎮壓」,甚而極少對中共強力鎮壓中國異議人士提出聲援。
過去幾年,民進黨人總譏諷馬英九對六四態度在當選總統前後判若兩人,這標準剛好來檢視民進黨自己。在蔡英文就職典禮裡,公開演出當年畫家陳澄波被槍斃的場景,凸顯台灣爭取民主歷程的艱辛;但若民進黨要說服外界所謂「轉型正義」只為普世人權而非對國民黨的政治惡鬥,又豈能在六四議題上心口不一、前言不對後語?若為「務實交往」就可拋棄口中的民主人權價值,那,國民黨的「九二共識」豈不更務實?何必看民共兩黨扭扭捏捏,最後還是讓中國老大哥說了算。
在六四前夕,中國外長王毅在出訪時「教訓」了一位質疑中國人權狀況的加拿大記者,王毅宣稱記者提問充滿偏見與傲慢,「你去過中國嗎?」「你知道中國從一窮二白,幫助六億人擺脫貧困嗎?」「知道中國人均(GDP)8000美元的第二大經濟體嗎?」這種「養活十數億人最大」的「中國模式」謬論,不僅流貫全世界,甚而震懾台灣人心。而如今,就連我們剛選出的新總統也得全部埋單,不敢攖其鋒芒,說出屬於台灣的民主價值?
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給無法出席的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時,諾委會主席亞格蘭在頒獎台上表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要繼續保持快速的經濟增長,就需要有言論自由、研究自由和思想自由作為前提……中國在國際社會的新地位,意味它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中國必須做好準備接受批評,並將此視為一種積極輸入,一種改進的機遇。」
民主人權價值之爭
以上一段話,既是對中國政府的警惕,也是對台灣民心的鼓舞,更該當成民進黨新政府面對兩岸關係的試煉。兩岸關係不是統獨之辯,而是民主人權價值之爭,這才是蔡英文面對六四時無可迴避的課題與高度。
----------
洪秀柱發表六四感言 楊偉中怒轟「奴才論調」
民報 記者唐詩/綜合報導 2016-06-04 14:53
洪秀柱發表六四感言 楊偉中怒轟「奴才論調」
楊偉中(圖右一)評洪秀柱六四感言是「奴才論調」。(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4)日在臉書發表780字的「六四感言」,文中提到希望大陸當局能夠以更大的寬容,早日撫平這個存在於大陸社會與改革開放歷史中的傷口,讓這些承受歷史傷痛的人們,也有為民族奉獻自己的機會,「也讓我們生活在台灣的中華兒女們,看到寬容、尊重之花,在大陸這片大地更欣欣滋長」。
洪在文中也提及「期盼在中國大陸走向富強的道路時,也能夠讓全體中華兒女共享因自由、民主所帶來的彼此尊重,彼此包容的生活」。
不過,國民黨前發言人楊偉中炮轟洪秀柱六四感言,指她歪曲理解了六四鎮壓與中國改革的歷史關連(六四之後,真改革、全面改革就已夭折),全文更貫串「向壓迫者、獨裁者懇求寬容」的奴才論調,勉強看完,只有憤怒。
楊偉中指出,六四這一天,蔡總統談了普世價值、民主道路,馬前總統則呼籲中共平反六四,其中枝枝節節,不會人人滿意,但整體方向總是希望中國當局可以真正面對六四鎮壓的史實真相。
他批評說,原來,在洪秀柱心中,中國已經在中共統治下,「一致走向」「民主法治」,所以現在存在的問題僅僅是統治者要「寬容」「六四菁英」,讓他們「參與」、有機會「為民族奉獻自己」?!
「鎮壓的歷史真相呢?無數名不見經傳,橫遭殺害、壓迫的庶民百姓呢?每日進行中的人權殘害、言論箝制、生態破壞、階級壓迫呢」?楊偉中指出,多少年來,我們(包括世界各國)已經給了中共統治者太多寬容。
他列舉,包括「開槍鎮壓,譴責幾天,繼續笑臉做生意;讚揚經濟開放,輕輕放過空談政治改革;歌頌改善民生,對民權問題越來越迴避;紀念六四儀式化,遑論反右大躍進文革;期待英明領袖改革,替現實壓迫找藉口;「如今,難道我們還要乞求專制政權的寬容、尊重」?
楊偉中表示,說到底,這是洪秀柱的「中華兒女」民族情懷,遠遠壓過了對普世價值、歷史真實的信念。他批評洪秀柱,如此「向壓迫者、獨裁者懇求寬容」,是永遠實現不了你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業,你的「一中同表論」又怎能得到人民支持」?
洪秀柱《六四感言》全文如下:
今天是「六四事件」二十七週年,每逢這個日子,我都有一種特別的感觸,這一事件當然是個不幸與傷痛,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六四」的確曾短暫阻擋了大陸前進的腳步,但中華民族的邁向現代化,是一個沛然莫之能禦的潮流,因此,在經過短暫的搖擺之後,大陸畢竟又走回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於是有了這二十年來飛速地成長。
我有一個與許多大陸朋友也許不那麼一致的看法,那就是當年參與「六四」的一群人,對大陸今天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有重大貢獻的。無論我們對他們的評價有何不同,他們都呈現了一種對時代的敏銳,與希望高度參與的意願,我認為正是由於同樣的意願,才能讓整個大陸社會如此快速地擺回開放的正軌。各位想想,當年那批六四菁英們追求民主法治的呼喚,不正是目前大陸一致走向的道路嗎?
其實,撇開歷史的恩怨,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努力,不也是在為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摸索一條更民主自由的康莊大道嗎?這裡面原有兩岸人民的共同理想,我們期盼在中國大陸走向富強的道路時,也能夠讓全體中華兒女共享因自由、民主所帶來的彼此尊重,彼此包容的生活。今天,無論實踐的程度如何,我們的確看到兩岸的社會正在朝著這個理想前進,既然大陸社會已經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的包容能力,那麼是不是也可以考慮給予這樣的歷史傷口一種更寬容的處理呢?
我也曾是政治受難者的家屬,我是深深感受過那種遭到社會否定,有苦無處訴之痛苦的,但這並沒有影響我為國家,為民族奮鬥進取的決心。如果我個人的際遇還可以作為某種啟示的話,我多麼希望大陸當局能夠以更大的寬容,早日撫平這個存在於大陸社會與改革開放歷史中的傷口,讓這些承受歷史傷痛的人們,也有為民族奉獻自己的機會,也讓我們生活在台灣的中華兒女們,看到寬容、尊重之花,在大陸這片大地更欣欣滋長,並因而對大陸產生更多的信心與希望。我相信,若真能如此,必能大大縮短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並為兩岸問題的解決創造更好的條件。
----------
音樂外交// 安倍母來台 與蔡同聽NHK交響樂
自由時報
2016-06-04
台日斷交 相隔45年後來訪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昨受邀出席NHK交響樂團古典音樂會,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之母安倍洋子一同欣賞,這是該團自台日斷交後首度來台演出,充分顯示出日本安倍政府對台灣的善意及對小英政府的重視。
日本NHK交響樂團暌違45年,昨晚登台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總統蔡英文受邀出席,與安倍母親安倍洋子坐在一起欣賞。(記者趙世勳攝)
日本NHK交響樂團昨晚在國家音樂廳演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母親安倍洋子(左)在日本駐台代表沼田幹夫(右)陪同下到場,穿藍色套裝的洋子一路面帶微笑進場。(中央社)
音樂會昨晚八時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安倍洋子由日本駐台代表沼田幹夫陪同抵達,七時四十五分蔡英文抵達後直驅休息室,開場前三分鐘兩人低調入座,兩人座位相連,不時微笑交談,中場休息時還一起離座,前往休息區。
蔡、安倍母緊鄰 不時交談
蔡英文起身時,受到座位附近觀眾熱烈歡迎,她也揮手向民眾致意。
原名「新交響樂團」的NHK交響樂團是日本第一個專業交響樂團,歷史可上溯至一九二六年十月五日,一九五一年起因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贊助而更名,是具日本代表性的樂團。
該團首次來台演出是一九七一年二月十七至廿日,隔了四十五年後,才又第二次訪台,也是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後第一次來訪,被認為是日本政府祝賀蔡英文政府開展新局的文化盛事。
昨晚第一首曲目是輕鬆、歡快的《費加洛婚禮》序曲,接著演出漢柏汀克歌劇《糖果屋》第二幕序曲與晚禱&夢的默劇和布拉姆斯《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
樂團懷感謝心情 演出兩天
指揮下野龍也彩排前受訪表示,台灣人很親切,在二○一一年福島核災和今年熊本地震時都無私地給日本人很多幫助,懷著感謝的心情,這次特別安排一些耳熟能詳的名曲,希望大家享受這兩天的演奏。
今晚演出曲目包括葛令卡《露斯蘭與魯密拉》序曲、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德佛札克《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並由柴可夫斯基大賽金牌得主神尾真由子擔任客座小提琴首席。
----------
視察陸軍 蔡英文:光油漆、除草不會讓國軍更好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總統蔡英文上午赴宜蘭金六結營區,視察官兵訓練狀況,並致贈加菜金。(軍聞社提供)
2016-06-04 13:14
〔記者涂鉅旻/宜蘭報導〕總統蔡英文今中午赴陸軍宜蘭金六結營區視察,並和官兵共進午餐。蔡英文致詞提到,她剛看到有些基地設施油漆是新的,但這不是最重要的事,「油漆與除草,代表了各位對我來視導的重視,我非常感謝。各位的用心我都看到。但是,光是油漆與除草,不會讓國軍更好。」她更重視國軍裝備品質、是否有妥善防護機制等。
總統蔡英文4日上午赴宜蘭金六結營區,視察官兵訓練狀況,並致贈加菜金。(軍聞社提供)
蔡英文表示,她看到基地設施有些地方的油漆是新的,不過,她想告訴大家,這不是最重要的事,國軍裝備品質夠不夠好,才是她最關心的事情。同樣的道理,基地的草除得乾不乾淨,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她最在意的,是各位有沒有妥善的防護機制,確保各位在訓練時的安全。新政府推動國防改革,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優先改變一些既有的文化。希望全國士官兵,都要牢牢記住這件事。
蔡英文也向新兵鼓勵說,各位第一次接受軍事訓練,第一次體驗軍事生活,第一次了解到身為軍人的榮譽與責任。剛入伍的時候,大家一定會覺得非常辛苦,跟在外面的生活相比,有很大的改變,會覺得不再那麼自由,生活裡面要遵守很多紀律。
蔡英文說,在各種的訓練課程中,生理及心理上,都要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尤其還要學習團體生活,跟同儕合作,才能順利通過種種考驗。
蔡英文向新兵表示,各位現在接受這些訓練,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大家成為一個保家衛國的軍人。在真正執行任務的時候,有能力保護自己,保護夥伴、保護國家。
她希望,各位都能夠經由這些訓練,精進自己、快速成長。當兵不是數饅頭過日子,當兵可以是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全國人民靠山的光榮日子。未來國防的改革當中,她也會督促國防部,訓練一定要跟上時代,符合實際需要,相信這才是軍事訓練的意義所在。
蔡英文說,國軍戰力要強,最重要的是制度要好,制度好、效率才會高、士氣才會強,軍人才會有尊嚴,國軍才能吸引好人才。她相信一個現代化、人性管理的國軍,就是推動募兵最好的宣傳。
蔡英文說,各位請和她一起加油,一起來為軍人的尊嚴、軍人的使命來努力。基地長官的責任,是讓大家在軍隊裡面抬頭挺胸,「我的責任則是讓大家,面對社會的時候,能以軍人的身分抬頭挺胸。」
----------
王金平拒穿藍戰袍「送我也不要」
2016年06月04日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右)稱不樂見議場抗爭,拒穿黨團戰袍。趙元彬攝
【劉冠廷╱台北報導】國民黨立院黨團周二在立院杯葛行政院長林全施政報告時,全體黨籍立委統一穿上藍色戰袍,展現團結氣氛,不過,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仍是西裝筆挺,未著藍色POLO衫,引起側目。王金平昨受訪表示,他擔任17年的院長,不樂見議場內出現抗爭,就算把衣服送給他,他也不會穿。
不樂見議場有抗爭
王金平說,國民黨抗爭有理由和民意基礎,希望保障人民的各種安全,以及維持國家權益,這是正當理由,但他不樂見議場有抗爭場面,應用協商來處理各種爭議,「不要說沒有把衣服送給我,衣服送給我我也不會穿。我過去一貫的主張就是這樣子。」
媒體詢問有無收到藍色戰袍?王金平說:「上一次沒有。」媒體笑稱:「書記長林德福要打屁股了!」王金平立刻緩頰表示,這是庶務性的事情,林德福非常盡責,經驗也很豐富,各方面處理都非常得當。
----------
六都施政滿意度 朱立倫擺脫墊底 柯P跌入谷底
自由電子報
六都施政滿意度評鑑結果顯示,2016年5月清算價格高至低依序為高雄市陳菊、台中市林佳龍、台南市賴清德、桃園市鄭文燦、新北市朱立倫與台北市柯文哲。(圖擷取自未來事件交易所)
2016-06-04 10:5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未來事件交易所以專案評鑑市場的方式,進行2016年5月六都市長施政滿意度評鑑,價格越高表示越「滿意」。評鑑結果顯示,高雄市長陳菊仍獲最多滿意,新北市長朱立倫擺脫墊底,台北市長柯文哲卻跌入谷底。
未來事件交易所評鑑,5月份六都施政滿意度,台北市長柯文哲跌入谷底。(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高雄市長陳菊滿意度仍居六都第一。(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新北市長朱立倫4月施政滿意度最低,5月擺脫墊底追上。(資料照,記者何玉華攝)
未來事件交易所自5月1日至31止,進行「市長給評嗎?2016M05施政滿意度」調查。未來事件交易所以專案評鑑市場的方式,進行施政滿意度評鑑;價格越高,表示越「滿意」,反之則越「不滿意」。
評鑑結果顯示,2016年5月清算價格由高至低依序為高雄市陳菊(53.80)、台中市林佳龍(53.70)、台南市賴清德(53.10)、桃園市鄭文燦(50.00)、新北市朱立倫(48.70)與台北市柯文哲(46.90)。總交易口數達到20萬5017口。
就5月份六都市長的表現而言,前三名綠營市長陳菊、林佳龍、賴清德的差距不大,可說是平分秋色,鄭文燦也緊追在後。新北市長朱立倫擺脫墊底追上,反而台北市長柯文哲落後許多,跌入谷底。
未來事件交易所指出,柯文哲對於民調低迷曾表示會檢討,但世大運能否成功舉行除了關係到個人滿意度,更重要的是有關國家門面。柯文哲對於舉辦世大運具有相當責任感,曾表示「辦不出來我就切腹自殺」,但如大巨蛋後續處理等其他議題,仍須市府團隊的智慧和努力。而6月份的「市長給評嗎?」已經開始進行評鑑。
----------
獨家報導:張德江赴港考察涉中聯辦班子調整事宜
(博訊北京時間2016年6月04日 首發 -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張德江抵港,梁振英和張曉明前往接機。)
【博聞社獨家】5月17日至19日,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到香港考察。外界對張此行目的眾說紛紜。本社從北京消息人士獲悉,張德江此次香港行一個重要目的,是代表中央為調整香港中聯辦領導班子做前期準備。
張德江的三天香港之行,中共喉舌新華社稱之為“視察工作”。張德江本人則在下飛機發表講話時,用“看、聽、講”三個字來概括自己此行程。香港輿論則各有各 說:為九月立法會選舉保皇黨月臺、為明年特首選舉“揀蟀”、推廣一帶一路、為特區政府反“港獨”打氣等等,不一而足。
北京消息人士對博聞社透露,張德江此行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代表中共高層對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領導班子進行實地考察,為明年底改組中聯辦領導班子做準備。
消 息透露,根據中共的幹部任免規定,黨政領導幹部每屆任期為五年,香港中聯辦現任班子是2012年12月,即中共十八大後不久改組完成的,明年底屆將滿,而 明年底中共十九大將是習近平第二個任期開始,也是習主導組織一支真正“習家軍”的機會。十九大之前,從今年開始,各地方諸侯將率先大洗牌,各地“換將”已 經陸續展開。
(張德江與親中議員譚惠珠握手)
消 息指,中聯辦作為中央政府駐港代表機構,過去四年以來對香港的工作,守成有餘,創新不足,完全跟不上香港社會的發展,在中共黨內受到不少非議,特別是這幾 年香港連續發生一系列影響巨大的事件,反國教、占中、“驅蝗”、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失敗、以及“港獨”勢力日益猖獗等等,中聯辦在香港“到底做了什麼”的 質疑聲,在黨內高層時有提出。
消息稱,過去兩年習近平等中共高層忙於內部事務,如党的建設,反腐敗,軍隊改革,經濟調整 等重要內務,無暇他顧港澳問題,隨著十九大前期地方班子調整全面展開,中央駐港澳聯絡辦的調整,也擺到了習近平的案頭。張德江的香港之行,實際上就負有對 中聯辦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人的實地考察之使命。
消息透露,中共高層曾收到不同管道對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投訴,指他 在香港公開講話時,動輒“代表中央”,以中央政府代言人自居,經常出言違反一國兩制的原則,尤其是2015年9月12日出席一個基本法研討會時,居然公開 宣稱行政長官擁有超然于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機關之上的特殊地位,而且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
(張曉明發表的“特首地位超然”言論引起軒然大波。)
張 曉明此言不但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還惹來國際社會對中共“言而無信”、拋棄一國兩制的質疑。消息透露,中共中央政治局為此曾經專門開會討論,結論是張曉明 的表態雖沒有違反原則,但“時機和場合選擇不當”,“給中央對港澳工作帶來一定的被動”。中共同時下令內地媒體“不得炒作”張曉明的講話,本應被內地傳媒 大事張揚的“特首地位超然”論,竟在內地銷聲匿跡。
北京消息人士表示,張曉明的任期基本上已確定“到此為止”,最晚明年底他就要和香港社會告別,“這次張德江來香港視察,其中一個主要內容,就是對中聯辦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負責人進行實地考察,為中央調整該班子做決策參考。”
(博聞社原文報導:點此鏈結) [博訊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支援此文作者/記者 (博訊 boxun.com)
3330027
---------
林保華按:
中共罪行永記史冊,紀念方式有待改進。
蘋論︰毋忘六四 與強權鬥爭莫分中港
港蘋
今晚維園見,約不約?往年這對非親共人士來說不是問題,孰料今年受到一些青年學生、本土派的挑戰,維園的第27個六四晚會的燭光蒙上了陰影。不過,港大民研昨日發佈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主流民意仍支持平反六四、支持推動中國民主發展,更令人欣慰的是,受訪者年紀越輕,越傾向支持。這正正說明,多數港人仍相信,毋忘六四、毋忘歷史,就是與中共強權的鬥爭,豈能強分中港?
主流支持推動中國民主
時移世易,曾經是凝聚港人反強權、爭民主的六四集會,今年受到空前的衝擊。要不要保留維園六四燭光集會、要不要解散支聯會、要不要推動中國民主建設,竟然不再是非親共人士與親共人士的對抗,而是非親共陣營的內訌,甚至發展到惡語相向、人身攻擊,大有民意逆轉之憂、親痛仇快之遺憾。
然而,極端的言論從來不代表主流民意。港大民研的調查顯示,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佔59.4%,認為香港人有責任推動中國民主發展的佔61.8%,認為唔應該解散支聯會的比率也回升至50.7%。由此可見,港人對中國民主的支持、對平反六四的堅持,並未因六四燭光集會、支聯會近期頻受攻擊而逆轉。
當然,不同的政治取態對民調結果仍會有不同的解讀。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認為有責任推動中國民主發展的比率,比1993年的調查下跌21.8個百分點;認為沒有責任的則上升至26.6%,比1993年上升20.5個百分點。這一跌一升所反映的正是今年六四爭議的效應,中港關係之密不可分、甚至是民主人權的跨地域性都因此受到挑戰。
不過,這種挑戰的產生也可以從民調的另兩組數據中看到。受訪者認為中國人權現時比89年差些的佔23.7%、三年後會差些的佔24.6%,都創1993年調查以來的新高。正是這種對中國人權失望、對中共失望的情緒,助長了本土和港獨思潮,助長了對傳統民主派的批評。
但是,不能不指出的是,圍繞六四的爭議,既有代際矛盾、身份認同矛盾,即有年輕世代與親歷八九民運世代的矛盾、有香港人與香港中國人的矛盾,更有社運主導權矛盾。哪怕是有共同的反共立場,這種功利性的矛盾仍容易導致人身攻擊,以致出現要求瓜分支聯會資源的聲音。
黨同伐異為撈選舉好處
同樣不能不指出的是,真正傷害港人六四情懷的,並不是本土情結,而是一些打着本土旗號、謀求權利的政客。但是,如果把香港是否支持平反六四、是否有責任推動中國民主發展,視為黨同伐異、爭權奪利的手段,而不是爭取香港民主的不同途徑,必定得不到主流民意的支持,試圖藉此撈到選舉的好處恐怕也難如意。
尊重、包容不同意見,本是香港核心價值範疇,市民是否約定今晚維園見,都不應該受到指摘。所幸的是,港人還有選擇去維園的自由,不用擔心像天安門母親一樣受到警察的監視、控制,不用擔心去維園的路上被攔截,不用擔心離開維園後被秋後算賬。這種自由、人權,港人如果不能共同珍惜、維護,還要相互攻訐,勢必為傲慢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用。不要以為你不支持中國民主、人權,就可以免受中共干預,就可以換來香港的自決或獨立。
捷克出生的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說過:「人類與強權的鬥爭,其實也是一場記憶與遺忘的抗爭。」可以說,放棄悼念六四、遺忘六四,就是放任中共強權繼續為禍中國、為禍香港。可以說,毋忘六四,繼續點燃維園的燭光,就是守護中港民主、人權的希望之光,「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着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
李平
----------
政治局前常委籲習重評六四
港蘋
【本報訊】六四27周年到來之際,傳當年同情學運、投票支持趙紫陽反對出兵的中共政治局前常委胡啟立(圖),再度致信中共當局及胡錦濤、習近平,呼籲重新評價六四。這是胡啟立自2002年以來,第14年上書要求中共重評六四。
中共私下立場逐年軟化
本港時政雜誌《爭鳴》報道,胡啟立在致中共政治局、全國人大常委及習近平的信中籲重評六四事件,望中央成立調查組,全面調查事件成因過程等。
儘管中共表面上對六四事件已定性,但私下立場逐年軟化,黨內重評六四期望日高,尤其是習上台後更是如此。習的父親習仲勛八九學運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強烈反對出兵鎮壓。86歲的胡啟立1989年是政治局五常委之一,89年5月17日鄧小平召常委商量平定學運,李鵬主張出兵,姚依林贊成,趙紫陽反對,胡啟立支持趙;喬石最後支持出兵。六四後胡降至副部,後恢復副國級至退休。
《蘋果》記者
------------
林保華按: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巍然不動;就是不開第一槍,惟恐亡國又亡黨。
南海問題成焦點
亞洲安全論壇 中方勢成箭靶
港蘋
■解放軍副參謀長孫建國(左)與新加坡防長黃永宏會晤。
第15屆「亞洲安全論壇」(俗稱香格里拉對話)昨晚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舉行。20多個國家政府高層、軍方將領及安全專家共聚一堂,商研亞太安全問題。中國在南海強化主權問題成為今次論壇焦點和中心議題。分析認為,中美在南海雖磨拳擦掌,兵戎相見,相信為期三天的論壇同樣會唇槍舌劍,火花四濺,中方勢成眾矢之的。
■美國防長卡特(右二)昨出席對話會前登上P-8巡邏機。 路透社
本屆香格里拉對話,美方由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領軍;去年他曾在同一場合指摘中方在南海修建軍事據點。卡特一直敦促奧巴馬在南海採取更強硬政策,上月27日他在一個演講時又批評中國「前所未有的擴張主義行動」,警告中方行為可能會築起一座「自我孤立的長城」。昨日他還與新加坡官員同登上P-8海神式巡邏機,其動作具濃厚象徵意味。
媒體期待「火花四濺」
中方照例是解放軍副參謀長孫建國上將率隊。中國軍力增長引發本地區一些國家擔心,中國正積極推進軍事現代化,加上傳中國要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國際仲裁法庭本月將就菲律賓告中國南海劃界案作出判決,令中方成本屆對話焦點。
昨晚卡特分別與新加坡防長及日本防衞大臣舉行會談,但沒有與中方會晤的計劃。這令今日將舉行的全體會議更具期待,媒體記者們都等待中美高官交鋒時「火花四濺」。根據安排,三天論壇將有多場全體會議,那很可能成為中美代表打口水仗的時間。
與會的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復國表示,雖然區域形勢緊張,但美中軍事對峙中其實有非常密切的對話和溝通。因此不管香格里拉對話如何火花四濺,南海緊張情勢相信都在美中兩國的掌控當中。
新加坡資深媒體人韓詠紅則指,香格里拉對話打嘴仗免不了,但相信各方會保持「鬥而不破」局面,因對話是為促進了解,不是為吵架。
中央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