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 6 4《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的評論與其他信息。)
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建設民主中國」的質疑;被「平反」顛覆的六四;與同學商榷六四集會;六四五毛vs.丁子霖;小英訪美 崔天凱:要過13億人考試;馬卡不住蔡


「建設民主中國」的質疑
林保華

  今年是「六四」的二十六週年,香港支聯會照例會在維園主辦燭光晚會。但是在四月下旬,香港專上學聯經詳盡及深刻討論後,最後共同

決定不以學聯名義出席支聯會所舉辦的活動。這將是二十六年來學聯首次缺席支聯會的「六四」晚會。

  香港年輕人對「六四」晚會有些看法,不是今年才有,有的本土團體在尖沙咀鐘樓另起爐灶,但是因為人數不多,尤其去年維園的集會還

維持最高的十八萬人數,因此也沒有引發支聯會的重視。

  專上學聯在香港的學生團體中不算是激進團體,如果連學聯都退出支聯會的活動,支聯會就不能再不當它是一回事了。一些學生團體對支

聯會有意見,不是認為中共的「六四」屠殺是正確的,也不是反對紀念「六四」的活動,而是認為香港人應該把爭取香港民主放在首位,而不

是支聯會的「建設民主中國」。因此雖然學聯退出維園集會,但是並不反對同學出席活動,只是不以團體名義參加;擺放在香港大學的「國殤

之柱」每年一次的洗刷,學生仍然在做,只是自己做,而不是與支聯會一起做;巡遊全港十八區的「六四報哀音」活動也將由學生繼續做。

  香港支聯會二十多年的努力,全球有目共睹,也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讓香港市民沒有遺忘「六四」屠殺,認識共產黨的殘暴與一黨專政的

罪惡。當年提出「建設民主中國」的口號也沒有錯,那是九七年以前,香港人應該關心中國的民主運動,那時香港人在英國人保護下去關心中

國的民主建設。

  但是九七以後,情況有了很大變化。那就是香港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已經面臨「中國化」的威脅,這個威脅更隨著梁振英的管治而

變本加厲,讓香港年輕人感受到「亡港」的危機。

  香港人是否應該關心中國的民主建設?當然應該關心。但是香港只有七百萬人,傾全香港之力,對中國民主運動的貢獻非常有限。但是傾

全中國之力來消滅香港的核心價值,卻容易多了,如「自由行」就把香港搞得雞飛狗跳;「自由行」與中資來香港炒樓、炒股,也把香港經濟

引向畸形發展之路。如果香港人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和香港人的福祉上,卻一味高喊「建設民主中國」,是不是捨本逐末,

甚至是空喊口號?對香港人來說,香港是香港人之本,如果這個本沒有了,還建設什麼「民主中國」?

  一些年輕人的意見,其實不止只是在紀念「六四」問題上,更包括作為支聯會主要成員的「老泛民」,吃「六四」老本而沒有與時俱進,

甚至不敢提出「香港優先」的口號,關心中國新移民超過對香港人的關心,這是爭論多年的老問題,現在逐漸成為不同世代越來越深的鴻溝。

  支聯會已就這些質疑作出《六四問答》。然而除了強調中國民主的重要性,還是迴避「香港優先」的議題。中國沒有民主,當然香港很難

有民主;但這不等於不爭取中國民主,就無法爭取香港民主,到底香港爭取民主的條件比中國好多了。讓這些條件流失而將主要精力用在建設

遙不可及的民主中國,久了以後就讓有些人懷疑是否另有居心?如果把「建設民主中國」改為「對抗獨裁中國」,不是更符合香港年輕人的要

求?
《爭鳴》月刊  2015年6月號
--------------


林保華按:
只有站在大中華民族主義之外,才能看清六四鎮壓與平反六四的本質。把自己陷在“愛國”的泥淖裡,最終只能成為掌握國家機器的共產黨的

奴才。支聯會再不醒覺,遲早變成共產黨的附庸。

被「平反」顛覆的六四(楊長鎮)
2015年06月04日
台蘋

六四事件,為何是個平反與否的問題?多年來,幾度與中國海外民運人士討論,但似乎很難得出相互理解的交集。2011年紀念活動中,我與王

丹就此交換過意見,他後來寫了篇文章《期待六四翻案而非平反》,但我覺得仍有待斟酌。當機槍掃射群眾,在歷史正義的法庭上,不早已宣

判了統治者作為劊子手的不義了嗎?
六四紀念活動的主力香港支聯會,每年主題,大概都不脫「平反」與「愛國」兩大概念。周日,支聯會號召約1500多人遊行到中聯辦抗議,活

動主題就是「平反六四──愛國民主大遊行」。支聯會作為當年救援天安門政治犯的主要團體,他們「平反六四」的主張,高度影響了海內外

對於六四紀念的思考方向。
至於支聯會紀念活動的「愛國」一詞,近年來隨著香港社會本土意識的興起,政治意識高升與分化,以「愛國」為題紀念六四,開始受到批判

,但對「平反」則毫無懸念。2013年,為避免爭議,支聯會主席李卓人最終決定去掉「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八個字,僅留「平反六四,永不

放棄」。但今年的紀念活動,香港政治光譜益趨分化的結果,「愛國」兩字又重返舞台,而本土派藐不與焉。

紀念成為一種膜拜

紀念六四的「平反」與「愛國」,其實是一組共軛的概念,去此留彼,實在無關宏旨。談這問題,我們必須回到1989年的天安門現場。抗議學

生批判當權者,卻同時強調這是場「愛國」運動,學運的定性因此歧出。當民主女神像對面的天安門牆上高高掛起「中國魂」大字的布條,似

乎意味中國正面臨八國聯軍外侮,而不是國家內部的貪贓腐敗或政權的不公不義。學生與北京市民為何把運動掛鉤到毫無內在關聯性的愛國與

否上?也許是當時人們思想的限制或貧乏,也許是出於與中共對弈的考量。但「愛國」的話語權無疑掌握在國家機器手裡,因此坦克車最終以

「國家」之名輾過廣場,統治者也以「國家」之名定性這場運動為暴亂反叛。關於民主人權的話語完全消失在國家巨靈陰影裡。
六四運動導火線也許在於官倒、腐化、不公不義的財富分配,但運動引爆後已直搗問題源本,指向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但中國人揮之不去

的潛意識裡,國家、民族的巨靈不但降臨在廣場上空,甚至在大屠殺事件後,人民與受害者仍必須乞求於巨靈的救贖。在「平反」的話語空間

裡,六四成為一種關於國家與人民的主奴哲學。「平反六四」的話語樹立了能給出一切事物的價值或意義的巨靈。紀念,乃成為一種膜拜。
當六四事件的義理從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異化為關於「愛國」與「平反」的國族主義,原來的「反叛者」就給現實世界的統治者獻上了聖杯

與權杖而顛覆了自我。等待誰來平反六四?誰能平反六四?關於「平反」的話語,無意間將「人」或「人民」去主體化。這樣文不對題的荒謬

錯置,使「平反六四」的訴求變成對六四意義的終極顛覆。

台灣民主學院主任
----------------


林保華按:
王丹應該給支聯會提出改革的建議,而不是老套的儀式。

 與同學商榷六四集會
(前學運領袖 王丹)
港蘋
■每年六四,香港維園都會化身成一片燭光的海洋。資料圖片
 
今年是六四二十六周年,跟每一年一樣,六四當天晚上,香港的維園都會變成燭光的海洋。今年有一點不同的是,過去每一年都以團體名義參

加的香港學聯,決定不參加維園集會了。對此,我有些不同意見,想跟不欲參與集會的同學商榷。
其實,我完全理解你們的心情和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北京當局對香港的蠻橫,換作任何人都不會再對他們有任何期待,也會想跟中國切割,

用更大的精力來維護香港的民主。因此,對你們做出這個決定,我百分百尊重。我的不同意見在於:
首先,六四不是中國,你們切割錯對象了。我們每年紀念六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六四的象徵意義,在於青年對國家和社會的參與,在於

理想主義的熱情,在於對曾經為理想奮鬥的人的犧牲表示尊敬。紀念六四,更多的是表達對一種普世價值的認同,是對死難者的人道同情。這

樣的紀念,當然也有其推進中國民主化的政治符號意義,但是更多的,其實是文化性的,人權意義上的,從同情心出發的一種社會關懷。你們

在試圖用杯葛維園晚會的方式切割中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同時也切割了剛才我講到的那些呢?有句俗語說:「潑洗澡水也潑掉了孩子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
其次,我們做一件決定,要衡量的是實際意義。今天,假如你們杯葛晚會的行動,確實能夠達到有效地維護香港的民主的目的,就能夠給香港

爭來真普選。那我會舉雙手贊成你們杯葛晚會。但是,說實話,我真的看不出杯葛晚會,會對香港民主有多大的促進意義。也許,通過這樣的

行動,你們表達了你們的理念,這是一個意義。但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的理念的表達,可以有更多的其他的方式,你們想跟中國切割,也

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方式,甚至說極端一點,不說中文,不是更直接徹底的跟中國切割的表示嗎?你們為何一定要選擇這樣一個悼念死難者的活

動來作為切割的手段呢?我可以同意你們的切割理念,我不能同意的,是你們切割的手段和對象。
民主運動應互相支援

各位做出杯葛晚會決定的同學,我和很多其他原來的八九學生一樣,高度敬佩你們在雨傘革命中的表現,我們也曾經盡力想從各種不同的方面

給予你們鼓勵和支持,我們這麼做,並不是因為我們認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所以才支持,而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要支持一切爭取自由和

民主的行動,從太陽花運動到雨傘革命。而當我們看到,當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的時候,需要你們站在維園晚會的舞台上,大聲地表達對六四

死難者的哀悼,對專制者的抗議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卻是杯葛和切割。我們的心情,至少是我個人的心情,是非常沉痛的。
香港一年一度的維園晚會,已經不僅僅是表達跟中國的關係的一項活動,它已經是香港廣泛獲得國際社會尊重的標識,是港人長期以來的驕傲

,因為26年了,你們都沒有放棄過。我知道你們也會在別的地方進行悼念活動,對此我很感謝你們,我也知道你們的切割動作不是針對我們。

但是我還是要說,我是多麼期待還是能看到你們也能站在維園晚會的舞台上,因為,只有所有的力量團結在一起,香港的燭光,才會更加明亮


最後,我也呼籲所有的香港的朋友,希望你們能夠像每一年一樣,繼續在今天晚上,把維園擠爆,讓香港變成燭光的海洋。那也是希望的海洋

王丹
前學運領袖

港蘋的一則跟貼:
Shi Wah Ching
王丹先生,所有論文,大前提一錯,則全篇論據一定全錯。
你的大前提是學生不參加維園活動等於不紀念六四,不知話你蠢定故意歪曲事實,人地明明白白説拒絕遺忘,堅持悼念,只是,再講一次,只

是不要服膺配合於支聯會的旗幟下,有何不可?有何不對?
支聯會功也罷、錯也罷,今日青年或港人,完全可以根據自己愛惡去做任何事,你 , out 了。
雖然,在我個人而言,十分敬仰你二十多年前的英勇對峙,但也請清醒睜眼看看把持主導支聯會的是甚麼人?
支聯會,和閣下一樣,在歷史上曾有耀目光輝,但現在,好 out !

----------------

 
自由廣場》六四五毛vs.丁子霖
自由時報
2015-06-04 06:00

◎ 傲將軍

六四臨近,討論又再炒熱。去年,香港支聯會以「愛國愛民,香港精神」為口號,受各界抨擊,包括「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丁子霖,稱支聯會

行事方式不民主、唯我獨尊,更爆被該會要求她批判本土派說「歪論」,惹來支聯會常委徐漢光反罵她「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今年,香港大學學生會另起爐灶在校內悼念,表明將本位放在港人身上,不認同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已有一半院校退出的學聯,亦將首

次缺席維園,壓力團體熱血公民將會遊走全港,宣揚要借六四確立本土的精神,守護香港,不被中共入侵及赤化。而丁子霖再受訪,謂「毋須

任何事都搞『大一統』,尤其是民主...(若香港年輕人有)『不想管大陸民主,只管香港民主』的想法,應該讓他們去試...試驗通了,就更

好,試錯了,還可以回來,毋須非黑即白……即使不在一起做,也不要反目成仇,互相攻擊」。活在共產黨治下,身受牢禁,失去自由,但思

想不被極權囚禁,且對中共有透徹了解,沒有被大中一統陳腐思想上腦,這就是丁子霖的智慧,亦見其胸襟,更與支聯會上年的醜態形成強烈

對比。

反而,近日網上出現了「六四五毛」。五毛,本為在網上發表傾向於中國政府言論的網絡打手,有指一個留言可得人民幣五毛錢而得名。在香

港,一些常談政事面書專頁及作家,受到「六四五毛」洗版,就算在與政治無關的帖中,也有三至五個今年新啟帳戶,貼上「建設民主中國」

、必要到維園的六四晚會、「香港是中國一部分,血濃於水」的留言。這些帳戶不僅今年新建、沒多少朋友,只有六四、燭光、支聯會、黃傘

等圖騰的相片,更有不同帳戶在同一帖子,貼上字眼一模一樣的留言。手法與中共控制的一般五毛如出一轍,連常見錯誤亦一致。當然,將軍

執筆之時還沒有證據去確認,這班有組織「六四五毛」是何等人策劃,是否屬於中共,害怕香港本土意外擴散,企圖用假戶口去箍住大中華一

家親這毒思想;亦不會斷言這是支聯會去做,奢望保住人數、籌款數目及政治能量。誰的好事我們不確定,但肯定的是,有組織害怕港人爭取

自主、港中分隔,甚至獨立。

中共喉舌黨報多年力阻港獨,一步步收緊承諾了的高度自治;支聯會近年亦想以血統去綑綁港中兩地社運事業;網上出現「六四五毛」作打手

,害怕今年維園燭光冷清。這些不民主自由的行徑,與丁子霖的豁達開放,形成強烈對比,後者更懂得甚麼叫文明。看著香港如何被中國化,

高牆壓雞蛋,台灣朋友請堅守土地,體現真正的獨立、自主、開放。(作者為香港公民,https://www.facebook.com/eric.generalpride
------------


林保華按:
為何不修改口號呢?可以改成“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香港”。死牛一條筋只會失去群眾。

90後支聯青年組執委:「先救國才救港」屬個別情懷
部分年輕人不認同支聯會的綱領及晚會模式,但也有年輕人加入支聯會青年組,成員陳煒皓(左)及鄧卓儒都認為,參加支聯會或晚會的人不

一定是「大中華」思想。(梁卓怡攝)
部分年輕人不認同支聯會的綱領及晚會模式,但也有年輕人加入支聯會青年組,成員陳煒皓(左)及鄧卓儒都認為,參加支聯會或晚會的人不

一定是「大中華」思想。(梁卓怡攝)

【明報專訊】支聯會晚會被本土派及年輕一代批評形式化及太悲情,有90後則表示晚會是他們的政治啟蒙,更加入支聯會青年組當執委。他們

否認自己是「大中華膠」(關注中國情况的社運人士),認為「先救中國,才救香港」只屬個別執委的情懷。對於本土派批評支聯會「建設民

主中國」綱領,他們認為建設民主中國和香港民主進程無矛盾,「但為何我們會特別注重中國的事?因為我們有同一個敵人」。
广告

參與晚會成政治啟蒙

支聯會青年組內務執委陳煒皓1994年出生,去年六四事件25周年,他首次參加六四晚會,形容當晚是他的政治啟蒙。對於支聯會被批評「大中

華膠」,陳說,去晚會後難免會被大中華情懷感染,「若你本身有政治認識,六四那晚你不變大中華膠你就好嘢,我話你聽!」

不過,陳煒皓很快跳出大中華。「你會否關注中國而不關注其他地方?韓國光州事件,其實他們也很慘。」他說自己在血緣及文化上較「接近

」中國,但他更認為人類是一體,應該平等對待,「但為何我們會特別注重中國的事?因為我們有同一個敵人」。

另一執委:非盲目擁護大中華

支青組外務執委鄧卓儒同在94年出世,因着父親一句「這是中國人不應忘記的事」開始尋找六四始末。鄧卓儒說,支聯會個別執委或有「先救

中國,才救香港」的情懷,但他相信不是個個也是這樣想。他認同,資源上要本土優先,亦不是盲目擁護大中華。

對於支聯會晚會被批評太悲情,鄧卓儒說,「我想是現在的政治局勢不同了,而他們(支聯會)未有很大意欲去改悼辭,令件事不合年輕人聽

,但在89年或90年代的時,這些說話其實很鼓舞到人心。」

鄧指,支青組是支聯會友好組織,不算支聯會成員,他們對支聯會流程沒有太大話語權,但他認為悼念和行動可以並行,例如他們過往亦有參

與過遊行及佔領運動,把關注付諸行動,而支青會過往便有組織電影會及讀書會,去年讀本土主義文章,如近年陳雲《城邦論》,也有邀請香

港本土派組織成員交流。

明報記者 梁卓怡
-------------


林保華按:
這位中國年輕人比香港的“大中華膠”清醒許多。真的,看來這是世代的鴻溝。

東北Ray﹕支聯離地 「民主中國」無共鳴
來港內地生Ray前年參加燭光晚會,但支聯會對暴雨毫無準備,讓他失望。(陳淑安攝)
來港內地生Ray前年參加燭光晚會,但支聯會對暴雨毫無準備,讓他失望。(陳淑安攝)

【明報專訊】來自中國東北的Ray,中學畢業後來港升讀新聞專業,參加過兩年六四晚會,他認為支聯會的晚會拘泥於形式,口號與訴求也有些

「離地」,年輕人不願參與情有可原。他希望支聯會能多從參與者的角度出發,若不同地區、不同組織根據自己的訴求舉辦紀念活動,或更能

吸引市民參與,延續八九民運精神。對於「六四與我無關」的思想,他認為不值得大驚小怪,社會亦不應用輿論綑綁年輕人參與。
广告

現時23歲的Ray,其父母當年曾打算進京支援學生,結果在天津被親戚攔下。Ray表示,他的父母並非激進的人,甚至有點保守,對父母欲參加

民運感到不可思議。來港升學後,他在「牆外」才了解到這事件。

他曾參與維園燭光晚會,遇上滂沱大雨,支聯會卻似乎毫無準備,音響失聲,逾10萬市民「傻站在暴雨中」,令他十分失望。他認為晚會每年

形式一樣,主題離地,例如「建設民主中國」,在內地大多數人不關心政治的環境下,這個訴求無法引起內地人的共鳴,而香港土生土長的一

代,既沒經歷過八九民運,也沒有對內地的歸屬感,自然覺得與自己無關 。

分歧顯示社會多元思考

Ray認為近年社會對六四與支聯會晚會多了不同聲音,顯示社會經過討論,這種多元化思考值得鼓勵,不去維園燭光晚會,甚至不紀念六四,他

認為其實無所謂,因活動本身除籌款外沒有實際效用,傳承八九民運精神才是目標。
----------------


林保華按:
身為中國人,自然希望香港人不要忘記六四,可以理解。香港人也不會忘記六四,因為那是發生在香港身邊惡鄰的大事。同樣,她也理解香港

年輕人的絕望心情,老泛民就是缺乏這種與時俱進的心理,如果不是既得利益,就是“大中華膠”膠住他們的思維模式。

廣東小A﹕港人自顧不暇
居港內地人小A過去不理解為何有人將建設民主中國與香港切割,但佔領運動令她感受到港人自身難保的絕望,理解了他們。
居港內地人小A過去不理解為何有人將建設民主中國與香港切割,但佔領運動令她感受到港人自身難保的絕望,理解了他們。

【明報專訊】居港從事文化工作的廣東人小A,是八九後出生成長的一代,知道六四是在中學時期,她的學校和香港某中學有學生交流活動。她

來港數日,參觀香港大學時經過國殤之柱,帶團的香港中學教師偷偷地告訴學生們八九民運及六四鎮壓。
广告

大學畢業後,她來港升讀碩士,首次參加維園燭光晚會時,面對人潮湧湧的維園,感動亦感觸。她於大學期間參與過台灣的六四紀念活動,僅

數十人參與,香港的燭光晚會卻聲勢浩大,「感動是覺得八九民運和香港關係不大,相信多數人都抱着對同胞的感情才來;感觸則是因為悲劇

在內地發生,卻要在香港才能紀念」。

去年熱血公民在尖沙嘴舉行六四晚會,小A一度不能理解,因「紀念六四是一個儀式,儀式當然愈多人愈好」。她以為這是中港矛盾的後遺症,

她自己亦一度覺得香港本土政治與她無關。去年罷課期間,學生與市民們「建構出一個大同社會」,令她意識到運動追求的是普世價值,於是

決定辭去工作,全程參與運動。

參與佔領 體會港人絕望

在雨傘運動後,她切身體會到香港人對爭取民主的絕望,理解港人在強大中共對手面前自顧不暇的景况,「連自己民主都無法爭取,好難幫內

地」,亦是因為中共的操控,令港人產生對立情緒,令他們想與中國切割。

她感激香港仍有六四紀念活動,可以幫內地保存記憶、保留力量,亦希望紀念活動可以繼續,但若香港年輕一代遺忘六四,她認為十分可惜。
------------------


林保華按:
他在最後一段說擔心香港年輕人被“政治力量”利用,應該講清是什麼樣的政治力量,以邊年輕人有所警覺。
港漂看六四談兩地

中大新傳學院副教授邱林川每年六四都會參加燭光晚會。

【明報專訊】香港26年來都以維園燭光晚會悼念死難者,但今年學聯首次不參與支聯會晚會,社會開始萌生建設民主中國與我無關的思想。本

報找來3名在港生活的內地人,從另一視角看待中港民主發展。有經歷八九民運的內地學者認為中港割裂思想是不成熟;有「港漂」(旅港內地

人)起初不明白,但雨傘運動後理解港人自身難保,無力建設民主中國的疏離感;也有來港內地生,對支聯會的晚會不滿,希望改變。

明報記者 田青青

中大教授﹕切割中國爭民主思維幼稚

八九民運轟轟烈烈,北京之外,全國各地紛紛爆發遊行示威,原籍湖北的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邱林川便見證了這場運動,他的

親友雖沒有傷亡,但暴力鎮壓造成的悲劇卻並不遙遠。每年六四時只要他在香港,便會去六四燭光晚會,因他相信平反六四最終要靠堅持,他

亦樂意看見不同的紀念活動。對於將建設民主中國與香港切割的思維,他認為這是政治幼稚的表現,因香港民主道路上最大的障礙為中央,若

脫離此政治現實追求香港民主,只能是空中樓閣,無法實現。

政治現實﹕最大障礙是中央

1989年,邱林川仍是中學生,在家鄉旁觀大學生們罷課、公開演講,佩服他們敢抗爭、有堅持,「當時無論是報紙、老師還是市民,幾乎一面

倒支持學生,民意支持度遠高於(香港)雨傘運動」。六四暴力鎮壓後,政府大肆抹黑學生運動,讓他十分反感。他到1998年來香港攻讀碩士

後,才能首次參與公開紀念六四的活動。

「那時來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不多,但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中文大學田家炳樓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看八九民運的資料」,邱當時有內地同

學便在「天安門母親」丁子霖核對的六四受難者名冊中,找到在六四後下落不明朋友的名字,發現他在六四當晚被坦克輾過遇難。除此之外,

他在北京大學讀書時,有同學在六四當晚目睹鄰居大娘中流彈身亡;另有北大的師兄因舉辦悼念活動被拘捕,釋放後考博士、找工作都困難重

重。

對於學聯今年首次不參與支聯會晚會,邱林川表示樂意看見不同的六四紀念活動,例如今年香港大學學生會自行舉辦紀念活動,「我們這一代

人有維園燭光晚會,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紀念活動,也未嘗不是好事」。但對於將建設民主中國與香港切割、「六四與香港無關」的思維,他直

言很幼稚,是不了解香港政治現實,「我希望這些人思考一下,香港民主化的障礙是什麼?」他認為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民主化的障礙在於

中央,這是香港基本政治生態,若不承認現實、脫離民主中國而爭取香港民主是難以實現的。中共曾承諾「港人治港」,現在卻不希望港人有

政治主體性,同樣地,1949年建國時,共產黨承諾過的「人民當家作主」也沒實現,他指兩地命運相連,香港難獨善其身。

青年想法激烈正常 但要多思考

邱林川曾因六四燭光晚會的氣氛而增強對香港的歸屬感,面對本土思潮,他也不感到失望,「年輕人有激烈的想法很正常,因政治觀念形成也

需要一個過程」,但也想提醒年輕人應多一點思考,盡量避免被政治力量利用,因要求平反六四的人數減少,其實是幫了中共的忙。
----------------------


林保華按:
這個老王八憑什麼代表13億人民?13億人民關在防火牆裡,知道個屁。美國對台灣友好,所以台灣當然對美國說。中國不是拒絕與民進黨來往

嗎,那台灣何必與中國說什麼屁話?

小英訪美 崔天凱:要過13億人考試
字級:   發稿時間:2015/06/03 10:09 最新更新:2015/06/03 10:09
(中央社記者鄭崇生華盛頓2日專電)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訪美,大陸駐美大使崔天凱今天說,她為何有話不跟對岸說,要找外國人面試?

他還說,蔡英文要通過13億中國人考試,對「一中原則」不能矇混過關。

蔡英文本週在華府展開此趟美國行重頭戲,她已強調,來美國不是接受面試,並說自己的兩岸政策重點是要強調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穩定發展

,這將是民進黨執政後重要目標;而台美共同語言就是「民主、民主與民主」。

中國大陸駐美大使館今天舉行新任公使李克新的歡迎會,崔天凱會後接受兩岸媒體訪問、台灣媒體問及對蔡英文訪美行的看法時,他做上述表

示。

崔天凱先強調,大陸非常警惕任何可能的台獨動向,「也和美方清楚表達,中國反對任何有台獨傾向者到美國活動,也反對美國給予舞台」。

他還說,「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一部分,「不管什麼人、到這(美國)來、有什麼活動,我們絕

不允許任何人損害這個原則」。

對大陸與民進黨未能有對話,美國宛如溝通橋樑般,他是否覺得可惜?崔天凱指出,有人說蔡英文來面試,他想反問「她為什麼有話不能跟對

岸的同胞說,要來找外國人面試呢?她首先要能過得了13億中國人的考試,她能不能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而不是含糊其辭地想矇混過關

」。

記者問,若蔡英文表達訪問大陸的意願,中方是否歡迎?崔天凱則說,他並不負責兩岸事務,而假設性的問題也無法回答。1040603
--------------


林保華:
最後卡死自己。尤其配合共產黨卡蔡英文,凸顯卑鄙小人的賣國本質。

蘋論:馬卡不住蔡
2015年06月04日
台蘋

最近江湖上流行講馬總統卡(K)張三、卡李四,非常鮮活有趣,彰顯了馬對明年大選的焦慮和急切,也形象地延伸了國民黨作為K黨(KMT)的

特質,就是專K(卡)別人,絆腳掣肘。
最強動新聞看這裡
搞小動作真無聊

這幾個月來,被馬卡住的戲碼就有:馬卡王、馬卡洪、馬卡朱、馬卡龍、馬卡蔡。馬卡蔡是指蔡英文訪美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

演講前一天,馬在台北與史丹佛大學舉行視訊會議,重申兩岸和平的重要性。和4年前一樣的老把戲,趁蔡訪美,馬就在台北與美國搞視訊會議

,給蔡點眼藥、穿小鞋,分散台美對蔡的注意力。這種小動作實在無聊。雖然視訊會議另有名目,表面上無關小英,但兩次大選前都搞這種飛

機,也未免太湊巧了吧。
平心而論,蔡英文此行的身影、態度和準備遠比上次成熟充分;而美方態度也比上次熱誠有禮。蔡英文赴華府面試,朱立倫去北京趕考,各取

所需,各奔其主,顯示小國台灣無奈的窘境。
與美國擴大合作

小英離台前先投書《華爾街日報》,在她抵達華府的前一天刊出,以收先聲奪人之利。文章中她提出她對台灣外交政策的四大支柱,希望透過

四管齊下,達到「維持現狀」的目的。四管齊下是指:擴大與美的多面向合作、強化國際連結、提升台灣經濟自主性、增進與中國有原則性的

互動。
蔡指出,與美國穩固的、全面的、持續的夥伴關係,是台灣整體國家安全的基礎;她建議與美在軍事安全領域、經濟領域(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和民主價值等方面擴大合作。兩岸關係部分,蔡舉太陽花社運反兩岸黑箱的教訓指出,未來和中國互動,須建立透明機制來強化兩岸的互

信與合作。
蔡英文的兩岸論述或許讓美方放心,但北京方面絕不滿意。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就酸溜溜地說:「她為何有話不跟對岸說,要找外國人面試?

」況且,蔡從頭到尾不提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也讓中方懷恨。以前美方為了不開罪中國,都會暗示甚至壓迫台方表達一中,各表則可有可無

;但是現在美方不再那麼屈就還禮遇蔡,中國已嘗到在南海製造緊張的苦頭了。
成敗看日後表現

目前為止,蔡訪美是成功的,馬卡也卡不住。至於總體而言是成是敗,得看接下來的表現而定。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