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分 六四悼念不再疲憊
信報    2016年6月6日
練乙錚

從89.64到64廿四,在香港的悼念活動,儘管人數

起落曾經很大,主辦方式卻非常穩定。自前年佔運

之前那次開始,情況有變,年輕人不少對支聯會的

動員口號不認同,主要歸結到兩點上面。其一是,

「要求平反」包含了一個他們無法接受的隱義:中

共是屠殺犯,卻竟然成為了道德申訴的對象和終極

的裁決權威;其二是「建設民主中國」,與他們倡

議的香港社運新路線牴觸:中國民主遙不可及,香

港卻後欄起火燒到眼眉,抗爭心力應該傾注在本土

反共抗赤的防守性工作上,行有餘力了,則河水干

犯井水、出擊干預中國政事也不遲。

偏激偏頗 歪打正着

這兩點的邏輯其實很都清楚,大家無論派別,深挖

下去必有可觀,但可惜其後的爭議略嫌失焦,有些

本土/獨派的言論不是激進而是偏激,個別的媒體

報道則掛一漏萬,把某些片言隻字放大成為新聞主

題,失諸偏頗。

偏激的例子,莫過於樹大編委的「龜公鴇母論」。

如此提法,傷及太多群眾,實在不智;同樣的意思

,盧斯達說的「支聯會是泛民和中共污穢的離岸愛

國交易場」便更精準妥當(不代表筆者同意此說)

。偏頗的報道,則以「學生要為悼念畫句號」為最

;這個錯誤理解,前晚維園晚會的一些台上發言裏

也不免。好在,後來《明報》的一個採訪視頻把港

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的宣言完整記錄,大家才知道

她主張的僅僅是「以大中華愛國主義為出發點」的

悼念可以止矣,而她在宣言之後帶領在場者為當年

六四死難抗爭者默哀一分鐘,更顯示「畫句號」的

報道確實偏頗了。

可幸的是,6月4日傍晚的悼念活動沒有受到多大影

響,維園燭光如海大體依舊,中大港大的另類悼念

內容則比去年更豐富,論壇上老中青猛將如雲,媒

體的採訪也非常有效出色。過往,六四翌日各大報

不外在年年如是的燭光照上方打出參與人數再加一

些小訪問便幾乎是全部,但今年的報道不僅深入詳

盡,還抓到了路線分歧背後的根莖枝葉,如《明報

》之在維園、立場新聞之在中大港大。

然而,從實效的角度看,輿論之前的一些偏激和偏

頗,卻很可能起到了歪打正着的效用,讓更多的受

眾更小心閱讀這兩天的精采報道。現代傳媒的生態

裏,煽情渲染是常態,最要求客觀冷靜的政治文字

,動不動就用上「踢爆」、「狂轟」等語詞,老早

令你我的耳朵與大腦都麻木;連年有關六四悼念的

訊息重重複複,筆者也覺得有點「催眠效應」,今

年大家忽地聽到一些很刺耳的說法,很自然豎起耳

朵瞪大眼,結果是有利於接收關鍵細節,了解爭拗

的來龍去脈。這既有利於年輕人新路線的推廣,也

逼着傳統泛民反思舊做法;這對兩派而言,都是很

好的【註1】。

「行之無效」:後視 v 前瞻

2014年,香港經歷了政改失敗、佔運無果的連串打

擊,年輕人的挫敗感很強烈,對一切「行之無效」

的做法都抱懷疑甚或持否定的態度,六四維園晚會

乃首當其衝。但大家若留意解讀這兩天的有關報道

,當可看出,失望的悼念參與者的最不滿,不是「

行禮如儀」等技術性指控,而是傳統悼念的後視傾

向。年輕人認為更應該向前看,悼念是為了在中共

恐怖統治的陰影之下求出路、在替時日不多的「自

由香港」找前途。港大當晚的悼念研討主旨是「六

四屠城血未乾,港人前途在何方」;中大現場的兩

個論壇則先後以「重組記憶碎片:六四本土面向」

、「面對獨裁政權:香港命途的未來去向」點題,

都着重前瞻。

兩三年前,筆者便從與年輕人的交談知道,他們並

不全盤否定過往的六四悼念,反而十分肯定老一輩

社運人多年來在六四問題上的堅持,更明白六四維

園晚會 是不少八九十後政治啟蒙源頭。傳媒前晚

在中大、港大集會訪問年輕人,發覺有一半以上仍

然認為維園的燭光悼念有意義。由此可見年輕人並

不太偏激。但是,他們要求更多、更進取。

假如年輕人不滿的聲音出現之後,支聯會順應潮流

,把六四維園晚會的組織工作和政治綱領都開放,

滙集新的想法並尋得各派共識,未嘗不可以在社運

界維持一種團結的局面。不過,這未必是最好的。

新路線的孕育、發展和形成,總離不開起碼在一段

時間裏與原來的一套劃清界線,甚至有時須把分歧

誇大,才能傳遞出有關的訊息;舊的人與事不一定

全錯,但由頭到尾與之摻和一起,新的一方卻未必

能夠做到最好。「分裂」也許令不少人心疼,但那

是大可不必的。

若干看點值得留意

這幾天的事態發展裏,不少值得留意之處,現舉出

幾點,分別探討。

《明報》記者前晚分別在維園、中大和港大的集會

做了現場調查,其中一個發現是:在立法會選舉投

票取向方面,維園受訪者中,獲最多支持的政黨依

次為公民黨、香港眾志及青年新政;本土民主前線

及工黨並列第四,多年來是泛民最大黨的民主黨僅

排第五。在中大及港大的集會群眾裏,本民前所獲

支持率最高,分別為41.1%及25%,民主黨得到的支

持卻是0【註2】。

公民黨和香港眾志,不久前先後提出了新的政治綱

領,共通處是主張「命運自主」。香港眾志提倡

2047年的香港前途由公投解決,不排除港獨選項;

公民黨對公投和港獨都有保留,但也在該黨的創黨

十周年宣言裏強調「本土、自主、多元」,主張在

2047前途談判上港人發揮主體性,「自主命運」不

缺席。上述調查顯示,便是在一般認為政治取態比

較溫和泛民的維園晚會民眾當中,港人「命運自主

」這個佔運裏浮現出的政治綱領,已經成為最大共

識。佔運是「民主回歸」與「命運自主」、統一意

識與分離主義的分水嶺,之後是急轉直下,就是在

傳統泛民群眾裏,此勢亦不可擋;在前晚維園晚會

的群眾裏,青年新政和本土民主前線得到的支持度

高於民主黨的,便是一個證據。這對9月立法會換

屆選舉有很大影響。

中大、港大的六四悼念會/論壇的積極參與者相當

多元,既有獨派人士,也有被指為「左膠」者;響

叮噹的名字包括李怡、陶傑、劉銳紹、王慧麟;較

年輕的學者方志恒和社運土地正義聯盟執委朱凱迪

也在其中。這個情況顯示,港獨已經登堂入室進入

香港政治主流,不再是望之令人生畏而要避之則吉

的極端主張。過去,泛民中人不少對本土/獨派有

意見,極端一點的甚至認為他們是「偽本土」、中

共收買得的無間道;這種看法,會逐漸退潮。各派

應該停止無根據的指控,在思想的市場上公平、公

允地競爭。

本土/獨派人士說,過度專注與關懷89.64,會導

致一種不自覺的對鎮壓的無形恐懼,結果是令抗爭

運動自我設限、裹足不前;因此,社運界不應沉鬱

於六四情結裏,而應該適當地與之抽離,方能生出

足以支持抗爭直至成功的信心和勇氣。但是,中共

專制政權到底有多危險呢?筆者認為,起碼在香港

而言,由於紅色資本有其一定程度的理性,進駐香

港之後,反而會對像六四那樣的殘酷鎮壓起若干抑

制作用,但並不是絕對的;在某些令中共政權極度

不安的狀態之下,其政治基因裏的殘酷因子便會發

作,武力鎮壓便作為一種返祖現象重現。因此,抗

爭者還是須對專制政權採取一種步步為營的博弈方

式。這或從台灣的形勢可以看出。

蔡英文在總統選舉中得勝,而且贏得漂亮,票數相

當懸殊,但是她上台前後,對中共還是非常非常的

謹慎,不僅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作出必要的姿態上的

退讓,在論述方面更是講分寸,最大限度營造出無

懈可擊的策略性含糊。在上周的六四談話裏,她雖

然表明不搞「建設民主中國」、以保衞台灣的民主

自由和人民生命為其當總統的志業(這些方面和香

港的本土/獨派立場差不多),但還是放軟身段非

常客氣,以防對方藉故挑釁。大陸方面對蔡的這種

處理方式感到困惑,老鼠拉龜無從入手,只好讓《

環時》寫社評,警告蔡英文「不得搞柔性台獨」,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香港的本土/獨派朋友應該仔

細研究蔡英文的玩法,從中汲取有用成分。

(未完,下續)


對支聯會的幾點建議

對支聯會的態度,便是很多六四維園晚會的忠實支

持者也很矛盾,既肯定它這麼多年來的堅持,但同

時又認為它的做法死板,未能與時俱進。看來,就

是為了滿足支持者的要求,支聯會也是須作變通的

。變什麼、如何變,筆者有如下意見。

政治論述方面,應該就「平反六四」和「建設民主

中國」這兩點作出修改,納入本土/獨派的意見,

找出一個符合「一個說法,可以(口頭上)各自解

讀」的 行動綱領。視之為文字遊戲,便不太難玩

;台灣兩黨能夠玩,為什麼香港泛民就不可以?舉

例說,如果把組織的名字「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

運動聯合會」改為或理解為「香港人支援中國大陸

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那就已經差不多。關鍵是

在於組織的名字裏有「支援」這兩個字。只是「支

援」大陸人要求平反、「支援」他們愛國爭民主,

而不是號召香港人「越俎代庖」去親手做,則與本

土/獨派在這方面的矛盾便可消弭過半。

組織綱領方面,發揮民主精神,大方開放執委會,

承諾委員的成分按各非當權派選舉得票變化而變化

即可。

在悼念的內容方面,支聯會應該從對89.64天安門

大屠殺的狹隘專注,擴大到針對中共自1949年以來

的歷次大運動、大屠殺。筆者說過,89.64 遠遠

不是中共大屠殺死人最多最兇殘的一次,對中國社

會文化的損害、對人性的扭曲也不是最嚴重的。死

人最多,是毛搞出的1959-1961「三年自然災害」

;對社會文化損害最大的一次是1957年鄧負責執行

的「反右」;對人性的扭曲最嚴重的是文革(這三

次災難背後的關係其實密不可分)。這些為什麼都

不控訴?事件中的死難者怎麼都不值得悼念?中共

對歷次運動裏犯下的錯誤,「反省」都是虛假不實

的,就算是有些事件和人物「平反」了,也完全未

有承擔政治責任(如同赤柬一樣,就算是下台也彌

補不了)。

政治力學中的「三體問題」

九七之後的10年裏,香港政壇上只有兩極,即民主

派和當權派。2009年「五區公投」之後,民主派出

現溫和與激進翼。去年尾的區議會選舉、今年新東

補選,年輕本土/獨派支持的青年新政、本土民主

前線等組織一炮而紅,香港政治進入當權派、傳統

泛民及本土/獨派「三分天下」的局面,往後的政

局走勢因此難以預料。

古典物理動力學裏,有所謂重力場裏的「n體問題

」(n-body problem)。當n = 2 的時候,問題相

當簡單,一般(無例外地)有解:給定兩個物體的

質量及在同一時間點上的位置與速度向量,則這兩

個物體於其後任何時刻的位置和速度向量都是可以

預知並計算出來的。

可是,一旦n = 3,問題就複雜得多,經過牛頓、

歐拉、拉格朗日、彭卡萊等大師的努力,也只不過

在少數特殊情況之下能解。特殊情況之一,就是當

三個物體A,B,C當中,有一個(C)小得不成比例

(寫成c);此時,可將這個三體問題(A,B,c)

先分解成兩個雙體問題(A,B)和(B,c)分別解

決,然後再把A對c的作用視為一種外在干擾

(purturbation),得到的解就幾乎可以無限準確

問題是,在今天的香港政治重力場裏,三分天下的

三股勢力當中,按上述兩次選舉的得票數字以及近

月來的民意調查結果推斷,新出現的本土/獨派已

經不能視為當權派A和傳統泛民B之外的一個小c。

那麼,如果可以借用力學理論作類比的話,這就是

說,今後的政壇發展基本上不能預測。對一切專制

政權而言,政治前景裏的不可測性誘發出的惶恐,

是一種最難忍受的苦惱;但是,對被受迫的弱小者

而言,一旦感到這種惶恐,就意味着找到了快樂的

泉源。

練乙錚  特約評論員

註1:這一節提到的盧斯達文章在作者的個人網誌

裏: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06/offshore

-fucker/。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的宣言完整記錄

在《明報》下列網頁的視頻裏: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 ...

00001/1465064230923;孫的講話內容鋪排恰當、

得體,顯示了她的潛質。立場新聞的中大港大六四

集會報道見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

六四中大-11院校論壇情況-發言精選-不斷更新/及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港大六四晚

會-論壇發言精選/。
註2:這些現場調查數據見《明報》昨天的報道: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 ...

00001/14650642233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